白衣觀音的靈驗故事

在中國,人們常常以「白衣」來辨認觀音菩薩,在塑像的規則裡,也堅持使用白色的材料來製作觀音像。白衣觀音的服裝風格受宋代婦女服飾影響,頭覆白巾,平易近人。

杭州上天竺寺的創立與錢鏐夢到一位白衣女子有關,她許諾倘若錢鏐有慈悲心,她將會保護他與他的子孫,並且告訴他二十年後可以在杭州的天竺山找到她。當錢鏐成為吳越國王后,又夢到同一女子,她要求一個立足之地,作為交換條件的是她將應允成為吳越的守護神。當錢鏐發現天竺山上的供奉著白衣觀音的唯一的寺廟時,他便予以資助,並將之建立為「天竺看經院」,此乃觀音信仰中最重要的朝聖中心之一。

宋代文學家洪邁將白衣觀音的靈驗故事彙集在《夷堅誌》中:有一位湖州的老農婦罹患手疾,經久不愈。有天夜裡,她夢見一名白衣女子來告訴她:「我也有相同的病苦,如果你能醫治我的手臂,我便能醫治你的手臂。」老農婦於是告訴她:「姑娘!你住在哪裡?」那女子回答說:「我寄住在崇寧寺的西廊。」

隔天,老農婦醒來之後,隨即入城至崇寧寺,便將昨晚的夢告訴西側廊捨的僧人道忠。道忠想了想說:「這一定是觀音菩薩,我房裡有尊白衣觀音像,因修理房舍時,不小心而誤傷了她的手臂。」說完便引領老農婦至房中瞻禮觀音,果然見到這尊觀音像有一手臂受到損傷,老農婦於是請了工匠來修復雕像。當觀音像的手臂修復好之後,老農婦的臂疾也就痊癒了。

在《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中,記載白衣觀音擁有允贈小孩(特別是男孩)的能力。在這部本土經典中,白衣觀音轉變成送子觀音。在作為經本卷頭插畫的木刻觀音像中,觀音菩薩的的膝上通常都抱著一名男嬰,這也是十六世紀以來,福建出產以白瓷與象牙製作的送子觀音的典型圖像。

不但觀音聖像被認為來自於白衣人,愈來愈多佛教徒在冥想中看到的觀音菩薩都是以這個形態呈現。宋神宗元歷二年(1079),侍郎邊知白自京師至江西臨川,因暑熱而生病,他夢見一個白衣人將水從他的頭頂灑下,他從頭到腳都感到非常清涼,等醒來時,病就完全好了。他誓言讚揚觀音的慈悲,並且發願要廣植信根於人們的心中。於是他搜集了觀音從古至今的靈驗事蹟,寫成《觀音感應集》四卷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