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八解脫」

八解脫,在沒有修成就的時候,叫做「八背捨」;修成功了的時候,得阿羅漢果以上的時候,稱之為「八解脫」。

這個法門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凡夫貪著的五欲,大概的說分兩種:一種是人間的色聲香味觸的這種粗鄙的五欲;另外一種比較殊勝的一種五欲,就是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這裡邊的境界,凡夫成就了也會有染著心,他會愛著這個境界、而繫縛在那裡不得解脫的。

那麼佛法,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也開導佛弟子這個八解脫的法門,修學這個法門能夠解脫、能夠除滅這麼多的禪定裡邊的染著心,成功了就叫做「八解脫」。但是成就了這樣功德的阿羅漢是大阿羅漢,大力阿羅漢,不是一般的阿羅漢;現在這個文是指菩薩成就的功德。

「八解脫」:第一個解脫是「內有色相外觀色」,第二個是「內無色相外觀色」,第三個是「淨背捨身作證」,第四個是「空無邊處」,第五個「識無邊處」,第六個「無所有處」,第七個「非想非非想處」,第八個就是「滅受想定解脫」,那麼這一共是八個。實在來說,修學這個法門的一開始是不淨觀。修這種觀的人,看這個經論上說,這個法門這是出家人修的法門,他一定要持戒清淨,他要長時期地精進勇猛才可以的,也應該是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之後比較好。

第一個「內有色相外觀色」。這個解脫修成就了,是到了初禪的境界的。這個「內有色相外觀色」,我們暫時不解釋這個名詞,先大概說他的修行的情形。是觀察自己內身的不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清淨的。他先是觀這個大腳指,這個足的大指先是腫起來,漸漸地腫起來像個雞蛋那麼大,那麼再觀第二個指、第三個指、第四個指、第五個指都是這樣腫,然後這個足全部的也都腫,就這麼向上一直到膝蓋和大腿骨,兩個足都是這樣子,到全身、到頭部都腫脹起來。腫脹了以後,又觀察這個皮破了,流膿、流血,很污穢、很不清淨的一個境界。

這樣觀察了以後,欲界的愛煩惱如果還沒能夠消除,就繼續地住在這個境界裡邊觀察,等到欲界的愛煩惱沒有了,就在自己的眉間(二眉之間這個地方)這個皮肉破了,露出來像指甲那麼大的白骨,觀察地很分明,然後向上額骨,這個皮肉剖開了,一直到頂骨也現出來了,然後乃至到全身這個皮肉都脫落了,就是全身是一個骨人。骨人,一節一節的骨連接起來,這樣子觀想。

觀想到最後觀它有多少發出光明的意思,觀察這個骨人。這個時候就是把心定在眉間,定在二眉之間這個地方,這個時候就發出來八種光明──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八種光明,發出來光明。如果是菩薩根性的人,這個時候在光明裡邊能夠看見十方諸佛的形相;如果是鈍根的人要由初禪、二禪、三禪到第四禪才能見到佛相的,有這樣的境界。那麼這樣子,在眉間這個骨這裡發出光明,在全身其它部位(這個額骨、頂骨、眼骨、耳骨全身每一個部位)都發出來八種光明來,那麼這個時候是得大安樂的境界。這就是第一個「內有色相外觀色」。

這個「內有色相」就是它本身的這個骨人存在,這個骨人全身發出來光明,這是「外觀色」的一部分,同時也觀其它的人也是這樣子,所以叫做「內有色相外觀色」。

第二個就是「內無色相外觀色」。這是到了第二禪的境界,觀察這個骨人它是虛假不真實的,觀察它是像糠那樣、像微塵那樣子漸漸地碎了,風來一吹就分散了,歸於空無了,就是沒有這個骨人了。沒有骨人了,但是還能夠觀察有八種光明的境界,也還觀察其他的人還有骨人的存在,也是放出來種種光明的。這樣觀察成功了,就叫做「內無色相外觀色」。

第三個是「淨背捨身作證」。就是第二個解脫成就了以後,就把所有的這個不淨的骨人都息滅了、都變成微塵了,只是看見有光明,有八種光明在虛空裡面照耀一切的地方;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光明在禪定裡邊,就是在二禪裡邊觀察這八種光明特別得清淨。因為最初從這個骨人放出來的光明還不是那麼麼清淨的,需要在禪定裡邊長時期地練,把它觀得像妙寶那樣的清淨的顏色的光明,成功了這個時候遍身受樂,所以叫做「淨解脫身作證」。遍身受樂所以叫做「身作證」。這個「淨解脫」,就觀察這個光明是特別清淨的,所以是「淨背捨身作證」,這是第三個解脫。

這三個修成了以後,第一個解脫是初禪的境界,第二個解脫是二禪的境界,第三個解脫是三禪和四禪的境界。

第四、五、六、七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是無色界的四空定。色界的四禪成就了,進一步他就不觀察光明了,就把光明滅了,這個時候就是虛空的境界了。那麼觀察這個「空」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又把它破了。然後就觀察「識無邊處定」,觀察這個識是無量無邊的,成就了以後,又把它觀察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又把它破了。

然後進一步修「無所有處定」,修無所有處定成功了,又觀察它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又把它破除了。又進一步修「非想非非想處定」,修成功了,又是觀察它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也觀察它如病、如癰、如刺、苦惱的境界,生厭離心,那麼把非想非非想處定破了。

再進一步就到了「滅受想定」了,到了滅受想定,這就是完全是佛法的修行方法,觀一切法是緣起有、是畢竟空的,離一切分別相,就入了滅受想定了,這是「滅受想解脫」。這樣成就了以後,這個修「滅受想定」的人,應該在三果阿那含的程度以上的人才能修這個定的。那麼菩薩若能修這個定,這個菩薩的程度也很高了,修成功了以後的人,這是有大神通的境界,能得到很高深的智慧。

那麼這是這個「解脫」,我簡單介紹這麼多。

「三昧」:就是三三昧。前面講過,空、無相、無作就是三三昧。「三昧」翻到中國話翻個「等持」,就是平等的攝持自己的心在一個境界上明靜而住,就叫做三昧。這個地方再解釋一下也好。我們沒有得禪定的人,我們睡著覺的時候,心裡面這個明瞭性不顯現出來,就是昏昧;睡醒了以後,心裡面散亂,想東想西、種種的妄想,雖然有明瞭性,但是不寂靜。

得禪定的人,心裡面不昏昧、也不散亂,心裡面很明瞭而又寂靜,寂靜而又明瞭,這個時候就叫做「平等」,前一剎那也是平等,第二剎那、第三剎那相續地平等攝持你自己的心明靜而住,那就叫做「三昧」。這個「三昧」,像四禪也可以稱之為三昧,八解脫也可以稱之為三昧的,現在是指空、無相、無作稱之為三三昧。空、無相、無作這三種三昧,也是在色界四禪裡面修行的法門,就是已經得到四禪了,在禪定裡邊去觀察空、觀察無相、觀察無作的道理,而又進一步得到定了,那麼就叫做三三昧。

菩薩「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