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聲聞眾望所識大阿羅漢,...無量義經...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上,與大苾芻眾俱。 爾時,大智...彌勒經游意 有十重。 第一序王 第二釋名 第三辨經宗體 第四論因果 第五出世久遠 第六論成道真應 第七辨三會...辯中邊論頌一卷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相品第一 唯相障真實 及修諸對治 即此修分位 得果無上...《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若諸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應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佛說彌勒下生經...佛語法門經...佛說解憂經...六字神咒經...觀虛空藏菩薩經...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佛念離塵。竊謂念佛一門實為禪教共履之通途。亦士庶同遊之捷徑。...佛說龍施女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維耶離奈氏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眾菩薩。 ...佛說老女人經...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捨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儀、菩薩千人共坐。中有...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毘耶離大林樓閣上,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八萬四千諸大菩薩,...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共摩訶比丘僧大...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 中阿含七法品...佛說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阿羅漢,時諸菩薩有四百...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止相】 p0389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頁云:云何止相?謂所思惟無分別影像之相。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頁云:云何止相?謂...【如來五轉無上修根】 p0582 瑜伽九十二卷九頁云:又此修根、依五品眾,有差別故;當知亦有五轉差別。謂佛世尊,...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作為佛教徒,你是不是正知正見來修行,你是不是講因果?這因果...
我們以電波和影像來體會,有心念的電波發出去才會投影出假相來,這大家可以體會吧?心念的電波就是因,投影出來的影...心病的六種對治法 (一) 眾生的煩惱無量無邊,所以對治的方法也多得不可計數。假如把煩惱歸納為八萬四千種,那麼,...
我小時候是個頑劣的孩子,尤其喜歡殺害小昆蟲,曾經回老家帶領小夥伴把全村能找到的馬蜂窩全部用火燒掉。佛經說殺生...
阿難說:佛陀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羅喉羅和他的老師舍利弗,有一天清晨,風和日麗,他們身上穿整齊了出家...曉雲法師,信定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居士: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蓮華學佛園來,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學和居士之中,...
恭敬心不僅僅是對佛、對菩薩,對人、對萬事萬物都要生起恭敬心來。你今天對佛有個恭敬心,就有功德了。你對這個人生...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 若見到僧團中有是非的事情,不得譏訶。誰跟誰好、誰...中醫看病講究辨證論治,同樣是傷精,每個人類型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表現為虛寒、有的表現為虛熱、有的氣虛、有的陰虛...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質,微細而複雜,通常人們都生活在自我營造的情感世界中,難能自拔,因此學習佛法,是必須要...
做為一個有情眾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絕對不可少的,比方說:吃飯、睡覺,但只要加以節制,少吃一點、少睡一點,...見美女時,做狼虎看;見黃金時,做糞土看。此中享了多少清福。 讓他說話,我只閉口;讓他指點,我只袖手。此中省了多...
【註音版】佛說彌勒成佛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上篇:【註音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三十五佛名禮懺章 | 下篇:【註音版】佛說伏淫經 |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註音版】無量義經
永嘉證道歌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彌勒經游意
辯中邊論頌
瑜伽菩薩戒本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註音版】佛語法門經
【註音版】佛說解憂經
【註音版】六字神咒經
【註音版】觀虛空藏菩薩經
淨土或問
佛說龍施女經
【註音版】佛說老女人經
六度集經
佛語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中阿含經
佛說佛印三昧經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教詞典】止相
【佛教詞典】如來五轉無上修根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於因果
心病的對治法

彌陀光明加持,病症不治而愈

羅睺羅忍辱的故事
聖嚴法師《學佛與日常生活》

因為吃飯而下地獄,這樣太沒意思了

譏呵僧眾過失,說僧團是非,將自失善利
彭鑫博士:傷精的藥方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