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大輪金剛陀羅尼...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眾俱,前後圍遶。 爾時長老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羅雙林,與無量無數聲聞、菩...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本事品第一之一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埿 ...成唯識論卷第一 護法等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我今釋彼說。利樂諸有情。今造此論為於...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一 聖天菩薩本 護法菩薩釋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破常品第一之一 稽首妙慧如日輪 垂光破闇...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說當來變經...佛說轉女身經...佛說是法非法經(出《中阿含》)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佛前自誓受戒。肇於梵網。詳於地持瓔珞等經。今參以諸經行法。總出十意。一嚴道場。二淨三業。三結界。四修供養。五...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其猶病起...虛空藏菩薩經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復與無量...淨土警語 菩薩苾芻 行策 截流 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劉宋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咒三首經...(譬喻)土製之器物,以喻人心之易敗壞也。止觀七曰:壞器易槌,庵華難實。歸敬儀曰:或比行廁畫瓶,或擬危城壞器。...日本佛教界舉行大法會時,有司重要職務之七位僧侶,稱為七僧。即:(一)講師,(二)讀師,(三)咒願師,(四)三禮師,(五...
《佛藏經》上說,出了家的人,應該一心用功辦道,隨順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掛慮衣食資具的來處。只要我們一心向道...首座和尚、班首師父、各位執事、各位護法居士: 你們各位來問我本煥小和尚,天天不過堂,為什麼今天來過堂?我現在倚...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如果你感到渾身沒勁,不妨給自己23周時間,改變一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疲勞感依然揮之不去,就可能是某種疾病的...
在這裡舉一個例子,講阿羅漢能受天人供養。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有很多的弟子啊,特點各不一樣,其中有很多很多...幾年前,在一所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可口可樂的首席執行官布賴恩戴森講到工作與其他義務的關係: 想像生命是一場不停丟...
太虛大師曾說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而禪的特質又是什麼呢?中國禪宗特別是四祖開創的禪風形成了祖師禪,可以說,中國禪...
從前,有兩個人結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個照應。一日,經過曠野,急於趕路的兩人不幸遇到了盜賊,其中一人連忙...
威儀門第一個就是敬佛,怎樣敬佛?我怎麼怎樣做,才能表現出,我們心裡虔誠的恭敬佛陀來?這個就是根據經文,根據文...
苦是由前生身語意三業作惡的因,今生所招來的果報。因果之道,絲亳不爽。《大寶積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蓮花表徵清淨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為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徵,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 而蓮花在佛門...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過程當中,就是修學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個字。而不迷是修行的...
【註音版】解深密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0:00 / 0:00
解深密經(聆志居士)1
解深密經(聆志居士)2
解深密經(聆志居士)3
解深密經(聆志居士)4
解深密經(聆志居士)5
上篇:【註音版】太子瑞應本起經 | 下篇:【註音版】金光明經 |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
僧伽吒經
【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右繞佛塔功德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成唯識論
大乘廣百論釋論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說當來變經
【註音版】佛說轉女身經
佛說是法非法經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
學菩薩戒法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虛空藏菩薩經
淨土警語
妙法蓮華經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正法念處經
【註音版】咒三首經
【佛教詞典】壞器
【佛教詞典】七僧

修行不必罣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天護持
本煥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緣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淨土法門
導致疲勞的七種病

受天人供養第一的牛嘶尊者
生命中的五顆球

脫離了生活,佛法一點用處也沒有

被煩惱賊掠奪

敬佛第一,怎樣才算是敬佛

面對痛苦的正確態度
佛菩薩為什麼要坐在蓮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