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下很多祖師大德常常談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對這句話的理解上出現偏頗,他們認為既然是唯心淨土,就不要去求心外的極樂世界了;既然是自性彌陀,就不要去念心外的佛了。
這裡他們存在一個概念上的誤區——此處的「唯心」不是指生滅心、緣影心、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自性彌陀是我們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的妙真如性,當你沒有清淨心,真如妙心沒有顯現時,你奢談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還只是口頭活計,並非當下的境界。
宗門下首先注重開悟,就是對理要明白,所謂開佛知見,指歸向上一著,參透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向上一著之理是清淨本然,沒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的區別。為什麼宗門下要掃蕩呢?因為心性本然的層面上不能建立對待,所以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一切指歸向上本分。你首先開悟這個理,就叫見道。
然而此心性之理還只是你事修的原動力,因為你雖然開悟了,但還要修道,著手對治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依不涉因果修正凡聖生佛的理展開因地上的修行,修因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所以宗門下常說一句話:理可頓悟, 事須漸修。你事相上對治煩惱的修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斷一分惑證一分真。
某些禪和子不了解理和事的辯證關係,常籠統而談,認為一但見到理就萬事大吉,天下太平,其實並非如此。其實你見到理開悟後,正好知道了修行目標,知道該怎麼開步修行。如果只是執著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不談事相上的修行,這屬於知見的顛倒,於是他就可能撥棄事修的一些方便,比如他就指責捨娑婆求極樂是生滅心中的取捨。宗門下對取捨是要否定的,要無取無捨,因為在自性理體層面是離開取捨生滅之相的,但是在事相上的修行當中,你不能否定取捨。如果你認為捨東取西是生滅,要否定,那你難道不知道執東廢西是外道斷滅見,危害更大。
所以修行人在沒有證到妙覺位,把無明煩惱全都斷盡之前,都離不開取捨,唯佛一人,無取無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