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業行人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

問:一、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二、山西太原的一位法師講《法華經》時,將《信解品》中「諸法戲論之糞」六字講成是,佛罵自己講的其他經典,是牛屎狗糞,只有《法華經》是真經,其他經典都是方便法、戲論法,並為其信眾授記為分證即佛。請問,這位法師講的是正法嗎?在家弟子如依據佛言祖語破斥出家眾的邪見,是否是犯說僧過?三、淨業行人是否應抵制夏蓮居會集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的流通?四、女居士可以把男出家師父請到家裡小住,請法並供養嗎?

大安法師答:信願稱名的淨業行人,他求往生這個過程也免不了有種種的情形:或者他的業力比較薄一點,身心比較健康;或者業障比較重一點,眾苦纏身。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不是說,眾苦纏身他就不能往生的,那生病,其實你要智慧地觀照。當你生病的時候,你對這個身體的苦患有深刻的認知,當下發出要轉換一個身體,轉為把血肉之軀的業報身轉為金剛那羅延的如來身,一往情深地念佛就能轉換。並且通過自己身體生病,也發慈悲的願:願天下的眾生不要遭受這樣的病苦。那你就是藉病苦為良藥,藉病苦增上往生極樂世界的信願,那這樣就能,更能感通彌陀的慈悲願力加被,能夠臨終接引,帶業往生。

這個講《法華經》一定要注意,這是大乘的一部重要的經典,開權顯實,摩訶衍,授記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那麼其他的經典,不能去否定,不能是一非餘啊。如果說唯有《法華經》是真經,那麼《華嚴經》就不是真經了?《無量壽經》就不是真經了?《金剛經》就不是真經嗎?所以這些一看就是一個很荒唐的話。這個《法華經》是真經,其他的經典都是方便法,這是你說的?還是佛說的?那這個《無量壽經》就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的一部經典,彌勒菩薩未來都要宣說《無量壽經》。《華嚴經》都是為界外菩薩大士稱性宣說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都是大乘全圓的經典,所以不能去心加分別。

如果為其信眾授記分證即佛,那更為荒唐,可以說他連佛教的一般常識都沒有。分證即佛是什麼?在六即佛當中,從理即佛到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到分證即佛,分證即佛至少是破一品無明的菩薩,才稱為分證即佛。分證就是破一品無明,分就是他證到了那個佛的法身,那分分所證,雖然他是初一的月亮、初二的月亮,但是跟十五的月亮,那個月亮本身沒有差異。這個時代誰能夠證到分證即佛呀?就是南嶽慧思禪師、智者大師、蕅益大師都沒有證到分證即佛,現在眾生還能談這個事情嗎?那根本就沒有談的可能性了。如果他能夠授記分證即佛,那他是什麼佛?那他不是究竟即佛嗎?那都是很荒唐的事情哪,這是以凡濫聖哪,大妄語呀,那是下地獄的。

所以在家弟子無論是誰,只要佛弟子,對邪知邪見要破斥。這個說哪一個比丘是邪知邪見,這不是說僧過。一個比丘不能稱為一個僧,僧是僧伽的意思,翻譯中文叫和合眾,就是以六和敬的原則所構建的四個比丘以上的這個僧團,才能稱為僧伽,一個比丘不能稱為僧伽。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概念。那這個比丘,說法是邪知邪見,那你作為居士你可以遠離,我就不說你這個事情。但是你就說了他,就事論事,說這個話跟佛言祖語不相應,跟佛的法印不相應,這是沒有關係的。真理就是真理,不能說他是有一個身份,披了件衣服,你就不敢說他,哪有這個事呢?因為他本身在末法時候,就是這些魔子魔孫要進入僧團,破壞佛法,這就是獅子身上蟲,自食獅子肉。佛已經懸記,佛法是外面的人是難以破壞的,就是佛教內部人破壞的,堡壘更能從內部攻破。

那麼對《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問題,其實我們就是按照淨土宗祖師的觀點來做。這個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多篇談到這個會集本是不合適的,從王龍舒的本子到彭紹升的本子,到魏承貫的本子,當然沒有直接指明是夏會本,但它的精神理念是一樣的,還是要注重原譯本。所以1933年印光大師就親自製定淨土五經的格局,就把康僧鎧的本子放進去了,所以我們就讀誦、講說康僧鎧的本子就可以了。其他的會集本作為參考也是可以的,但有時候連參考裡面都有風險,還是最好以原譯本為核心,以康僧鎧的本子為主,兼帶四種原譯本加以研讀,就足夠了。

女居士這個作為護法,你要知道怎麼去護,護持三寶要有智慧。作為男出家師父,就是比丘,比丘他就應該住在寺院裡面。這個原來有句話是賊投賊窟,僧投叢林,什麼人到什麼地方去。那你比丘不在叢林寺院裡面,你跑到人家居士家裡去幹什麼呢?這不相應的,這種身份完全不對,讓人家家庭不得安寧,你自己心也不清淨。所以你作為女居士,你護持比丘,你不要把他請到家裡去小住,你把人請去不僅沒有功德,而且有罪過的。你請法就在寺院請法,你供養也可以在寺院供養,為什麼要到家裡去呢?這是不許可的。這個我們叢林裡面比丘必須住在寺院,他不能到外去過夜的,那一過夜這個東西都要去跪香的,甚至要遷單的,這是叢林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