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大家談一談修學佛法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

佛法博大精深,尤其在今天這個資訊和媒體極為發達的時代,我們得以廣泛接觸各種法門。除漢傳各宗派外,還有因緣了解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目前,甚至有不少年輕人是通過網絡學佛。網上不僅有很多佛學資料和講經音像,還可以接觸並認識不少出家師父,足不出戶便可聽聞妙法,請益受教。可以說,現代人學習佛法的機會遠比古人更多、更便利。

在這個看似「容易」的過程中,相關問題也就產生了:我們如何分辨法義的真偽、邪正?我們雖然見多識廣了,但真正產生作用的有多少?落實於心行的又有多少?我們不妨認真反省一下:修學佛法之後,煩惱減輕了沒有?對人生的認識改變了沒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問題又出在何處?

學佛的關鍵,不僅在於接觸了多少法門或讀誦了多少典籍,而在於所學能否落實於心行,轉化為改造生命的力量。佛法雖然浩如煙海,談理論有三藏十二部典籍,論實修有八萬四千法門。但基本要領是共通的,核心部分也並不太多,這正是古德所說的「佛法無多子」。

那麼,哪些是佛法的根本呢?

一、人身的價值

首先,必須認識到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

很多人不曾意識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為我們此生是以這一身份來到世間,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殊不知,在無盡的生死輪迴中,我們歷經多少劫的沉淪漂浮才有機會生而為人。雖然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但從六道輪迴的角度來看,和無窮無盡的空間中難以計數的生命總量相比,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得以生而為人者幾何?正如佛陀告誡我們的那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茫茫宇宙間,我們有幸得到人身,是今生所能擁有的最大福報。除此而外,即使貴為帝王,其價值也無法與之比擬。當我們談到價值時,往往只想到家中的房子、汽車值多少,想到自己的孩子、事業有多重要。我們關注的,無非就是這些,每天的用心也無非糾纏於這些,似乎人生的所有價值就蘊涵其中。或以日進斗金為人生價值,或以身居高位為人生價值,或以生活奢華為人生價值。當然,也不能說這一切就毫無價值,只是對人生而言,其意義是短暫而非永久的。可悲的是,這些眼前利益反而成了很多人終生不悔的追求。

我們學佛,應明確何為真正的價值。和財富、地位相比,擁有人的身份顯然更有價值。當然,社會上也有很多要錢不要命的莽夫,為賺錢一切都在所不惜。但深究起來,這些人往往是存有僥倖心理,若必須一對一地交換,一邊是錢,一邊是命,又有誰願意達成這筆交易呢?當生命和金錢不可兼得時,再貪婪的人也會意識到生命之可貴:若是一命嗚呼,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無論財富、地位,還是事業、感情,在死亡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對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人而言,曾經孜孜以求的這一切,不再有任何意義。即使我們再執著、再留戀、再不捨,也只能兩手空空地離開這個世界。在那個時刻,財富不過是空洞的數字,事業不過是逝去的舊夢,家庭不過是難以割捨的牽掛。往往是,生前擁有得越多,離開時的遺憾也就越多。

不僅是生命,乃至我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比財富、地位更為重要。一般人不會意識到,健康的眼睛或四肢有多大作用。因為我們習慣於使用它們,習慣得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唯有失去時,才會發現它們的價值:沒有眼睛,就會失去五彩的世界;沒有耳朵,則會失去音聲的世界。

人類之所以貴為萬物之靈,正在於我們擁有的色身和身份。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但又強調「人身難得」。因為我們的所有追求必得依賴這個身份才能實現,尤其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精神追求,如藝術生活、宗教生活。遺憾的是,多數人並未有效利用這一身份,反而成為色身的奴隸,一生只為飲食男女忙碌,為接踵而至的慾望操勞。不僅為此付出了今生,更為這份執著造作種種必須償還的惡業,殃及未來生命。尤其在世風日下的今天,稍有不慎就會沾染種種不良習氣。常常是事業做成了,心態和品行卻做壞了,實在是得不償失。因為事業是暫時的,而做事過程中積累的心行卻不會過期作廢。

事實上,人生最大的價值,不在於物質追求,也不在於普通的精神追求,而是成就佛陀那樣圓滿的慈悲和智慧,如諸佛菩薩那樣盡未來際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否則,即使因行善而感得人天果報,終是流轉生死的有漏之因。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發現: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們和佛菩薩是無二無別的,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我們和佛菩薩有著天淵之別。原因何在?因為我們是活在凡夫心的層面,所作所為都不曾超越凡夫心。無論怎樣努力,所成就的利益也是有限的。若想實現生命最大的價值,唯一的道路,就是開發我們本具的佛菩薩般的品質,這才是生命的無價之寶,盡虛空、遍法界的財富皆不能與之比擬。

成佛的修行,唯有人的身份才能成辦。若擁有人身而不加珍惜,精勤道業,未來又將流浪六道,不知何時方為了期。希望大家莫要蹉跎歲月,否則將是今生最大的浪費。

二、發心

發心代表著人生的目標和指向。不僅學佛要發心,成辦世間利益同樣需要發心。人們希望成家立業、陞官發財,也屬於發心的一種。世、出世間任何事情,都要心的參與方能成就。在做事過程中,人們通常只關注外在結果,卻忽略了心的參與及在參與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我們要知道,同樣的行為,以不同的發心來做,結果會大相逕庭。對於凡夫來說,一切行為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那麼,凡夫心又有哪些特徵呢?

凡夫之所以為凡夫,根本原因是在於無明。無明,又名不覺。當我們每產生一種想法、情緒或念頭時,無法在當下以智慧去觀照並照破,也就是《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的當下,一頭就栽進這些想法、情緒或念頭中,被它們左右數天、數月甚至持續一生。就像武俠小說描寫的那樣,一輩子沉浸於愛恨情仇中,似乎生命的全部意義皆維繫於此。

作為旁觀者,我們或許會為這種畸形的人生感到不值。事實上,我們自己也常常扮演類似的角色。每一種想法、情緒或念頭出現時,因為缺乏智慧的觀照,我們那顆四處攀緣的心就會粘附其上,進而產生執著。當心落入這些陷阱後,念頭又會繼續攀緣念頭,最終越陷越深。對我們所討厭的人,時時想到他的諸般不義,如此,負面情緒越想越大。一旦成為主宰我們的力量,痛苦自然在所難免。如果在這些想法萌芽之時,我們能以智慧進行觀照,便能將煩惱消融於覺照中,使之不能繼續產生作用。

無明而外,我執也是凡夫心的重要力量。凡夫的特點是處處想著自己,一切皆以自我為單位,如我的想法、我的事業、我的家庭、我的健康等,癡迷於自我感覺中。而這種關於「自我」的錯覺,正是一切貪瞋癡煩惱的根本。我們所以會起貪心,是因為「我」喜歡,於是想佔為己有;所以會起嗔心,是因為「我」討厭,欲除之而後快。

佛法的緣起觀告訴我們:一切現象本無「我」及「我所」。當我們粘上自我的感覺後,它就成為煩惱之源。比如這個茶杯,本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無「我」及「我所」,更不會對我們構成任何影響。但我們買下茶杯後,立刻在上邊粘附了自我的感覺,認為茶杯是「我的」。於是乎,當這個茶杯丟失或損壞時,我們難免會受到影響。

其實,世間時刻都在發生各種天災人禍,但並不是所有變故都會對我們構成傷害。能使我們為之動心的,只是發生在我們身邊並與我們有關的人和事。世間每天都有無數孩子患病甚至死亡,一般人只會對此感到同情,甚至漠不關心的也大有人在。但對於母親來說,孩子的病痛就是頭等大事,若不幸夭折,更難以從喪子之痛中擺脫出來。原因就是母親在孩子身上粘附了「我」的感覺。可見,真正構成傷害的,並非某個孩子的健康狀況,而是這種「我」的感覺。

凡夫心的力量,還包括貪心、嗔恨心、我慢心、嫉妒心。這些力量左右著我們的一切心行,滲透於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即使學佛之後,我們還會帶著這些心行習慣進入佛門。比如,我們會貪著寺院的環境,貪著崇拜的師父,貪著所修的法門。表面來看,我們似乎也在學佛,也在修行,但心行仍滯留於凡夫心。

若不能及時認識到這一點,最後成就的也只能是凡夫心。

了解凡夫的心行之後,便能明確以怎樣的心學佛。凡夫往往帶著世俗的功利心親近三寶,無非是保平安、求福報。若以這樣的目的學佛,是對生命的極大浪費。佛陀的教法,是讓我們了解生命真相,進而幫助我們實現人生最高價值,這才是佛法的不共之處。

所以,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在因地發起宏願才成就的。如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大願,成就西方淨土;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上發十二大願,成就東方淨琉璃世界。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也都是從發菩提心開始,為利益一切有情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我們不必妄自菲薄,以為成佛是無法兌現的夢想。在因地上,那些業已成就的諸佛菩薩,也曾和我們一樣是可憐的眾生。我們之所以修不起來,是因為菩提心尚未發起。而我們現有的凡夫心是非常狹隘的,很難平等饒益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強化自己的發心,同時以正見剔除世俗菩提心中的雜質,由世俗菩提心昇華為勝義菩提心。如此,距離佛道就不再遙遠。因為菩提心具有覺悟、平等、無限、無所得的特徵,當我們以一切眾生為利益對像並將心量擴張到無限時,就能和佛菩薩相應。這正是《華嚴經》所說的「初發心即成正覺」。

我們通常認為:發心是起點,成佛是終點。而起點和終點之間三大阿僧祇劫的距離,足以使心力羸弱者退卻。但我們要知道,發心的心和成佛的心是一而非二,並無本質區別。所不同者,只是發心的純度尚未圓滿。若發心發得準確、到位、究竟,當下這顆心和成佛所成就的心,就是無二無別的。由此可見,成佛並非遙不可及,更不是天方夜譚。因為成佛所應具備的品質,眾生心中本已具足,只需將它圓滿開發出來。

如何開發呢?首先要發出離心,意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這就必須以放棄現世享樂為前提。若我們仍貪著現世安逸,是無法擺脫凡夫心的,這也正是古德特別強調的「捨棄今生」。其次是要發菩提心,不僅自己希望出離,更發願幫助一切眾生解脫。

發心,是修行能否成就的關鍵。如果發心正確,修行就成功了一半;如果發心圓滿,也就是修行的圓滿成就。以《華嚴》的見地來說,發心圓滿即等同於修行圓滿。同時,猛利的發心還可對治貪著等諸多煩惱。若我們發起猛利的出離心,不再貪著世間五欲六塵,再去念佛、修行,便能與道相應。一般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多是因為對現世的貪著太深,故一句佛號很難念得相應。

三、皈依

許多人只是將皈依當做獲得佛教徒資格的形式,很少意識到它對修行有多麼重要。其實,整個佛法修行都未離開皈依的內涵。我們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寶,代表著佛法的全體,缺少任何一寶,都是不完整的。學佛,從皈依外在的三寶開始,最終在自己生命中實踐內在的三寶,涵蓋了從修行到成就的全過程。

皈依三寶,關鍵在於對三寶生起強烈的依賴之心。通常,各人都有自己依賴的對像,包括感情、事業、金錢、地位等,並以此作為人生追求。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依托都是不可靠的。我們依賴感情,但親人可能會變心;我們依賴孩子,但孩子長大後未必聽話。於是有人說,世間唯有金錢最可靠,因為它永不變心,但世間每天都有破產的人,即使將錢財鎖在保險櫃中,通貨膨脹也會使它們大幅度縮水。

以佛法的智慧來看,人命無常,國土危脆,世間一切依賴都是不可靠的。而輪迴之路是崎嶇的,稍有不慎就會造下無窮惡業。在茫茫的生死苦海,在無盡的險惡輪迴,我們隨時可能落入三惡道中。人們只是被一些暫時的快樂所蒙蔽,看不到自身所處的險境。

死亡何時來臨?我們沒有絲毫把握。一口氣不來,轉息便是來生。來世投身何處?我們更是茫然無知,唯有隨著業風飄蕩。不斷地念死無常,不斷地思維惡道之苦,才能珍惜現有的分分秒秒。同時,對三寶產生強烈的依托感。在生死大海中,三寶猶如幫助我們逃離苦海的唯一舟航。離開這條救度之船,只能獨自在海中掙扎。不少佛弟子雖皈依三寶,卻未將三寶視為生命的依怙,甚至不曾在內心佔據重要地位。在我們的心目中,還是金錢好,還是兒女好,還是事業好。即使遇到挫折時,也不肯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薩所揭示的生命真相,寧願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道聽途說,相信街頭擺攤者的信口開河。這樣的皈依三寶,只是徒具形式而已,並未在我們的心行產生作用。

皈依三寶,應不斷憶念三寶功德。就像那些追星族,每天都在聽著偶像的歌聲,模仿偶像的裝扮,搜集偶像的消息。在這種強化過程中,偶像就在其心中樹立起崇高的地位。我們選擇三寶作為皈依對像,也應不斷思維佛陀無量的慈悲、智慧和功德,確信唯有佛陀才能將我們從生死中救拔出來,唯有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唯有僧寶才是修行不可或缺的助伴。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將佛法深入於內心,念念與三寶功德相應,最終成就三寶的功德。

在佛法修行中,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據經教,通過聞、思、修的熏習,依循持戒、得定、發慧的步驟進行。一是直接以佛陀為榜樣,以佛陀所行作為自身觀修和臨摹的對像。我近期所講的《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正是對這一修行方法的詳細闡述。《普賢行願品》出自被譽為「經中之王」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見地高超、至圓至頓的修法。雖有很多人以誦念《行願品》為日常功課,卻極少有人認識到其中蘊涵的觀修方法,更無法運用於修行實踐。我在研習《普賢行願品》的過程中,感到這一法門極其殊勝,乃「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成佛的臨摹方法」。《普賢行願品》的修法,是根據佛菩薩的心行而設定,每一願皆以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為利益對像。所以,修學《行願品》不應僅僅停留於念誦,更要認識並實踐諸佛菩薩的功德,以《行願品》揭示的心行特徵調整我們的心,從而使生命內在品質發生變化。

同樣,憶念三寶的過程,也正是念念成就三寶功德的過程。皈依三寶,就應以三寶為今生依托,通過誦經、拜佛、觀想,樹立三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皈依不僅是單純的儀式,也不僅是學佛的開始,而是自始至終貫穿著整個修行過程。

四、深信業果

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還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式的信呢?

對於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無明煩惱為什麼會使我們流轉生死?造作惡業為什麼會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規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為什麼能成就佛果?同樣取決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還會做出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原因就在於不曾深信業果,從而懷有僥倖心理,以為自己會是那個逃脫惡業懲罰的幸運兒。久而久之,對因果的敬畏日漸淡薄,甚而流於習慣性的麻木。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充滿因果的實例,只是以往未加註意罷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聲聲相信因果,卻毫無顧忌地造作惡業。這種所謂的「相信」,只是虛假的裝飾而已。同時也說明,他們對業果的認識是極為浮淺的。

佛教所講的因果是三世論,不僅貫穿著我們的今生,也貫穿著無盡的過去和未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對於不具備宿命通的凡夫來說,既看不到過去,看不到來世,也看不清現在,所以才會心存僥倖。如何才能加深對因果的認識?必須時常親近善知識,認真聞思經教,以此強化業果在內心的警策力。

事實上,因果的另一層面是我們當下可以感覺到的,那就是心行的變化。當我們與貪瞋癡相應時,內心的負面力量隨之增長,人性也隨之墮落。一個貪婪無比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心滿意足的快樂;一個嗔心熾盛的人,永遠感受不到心平氣和的從容。那麼,貪瞋癡從何而來?正是我們逐漸培養出來的。我們對金錢、色慾的執著,便是滋長貪瞋癡的養料。即使外在一切並未因我們的貪瞋癡有所改變,但這些不善的心行力量仍會對自身生命構成過患。每件善行乃至一念之善,將使人性中善的力量得到張揚;反之,人性中惡的力量也會隨之增長。世間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很自我,有的很開放;有的很尖刻,有的很寬厚;有的很吝嗇,有的很大度……每一種性格,都是生命的無盡積累。其中的負面因素,正是痛苦的源泉。

如果我們深知:每一件善惡行為必將對生命構成影響並留下痕跡,還會任意造作惡行嗎?事實上,不僅一切行為如此,甚至起心動念也是功不唐捐的。我們的阿賴耶識就像電腦硬盤一樣,忠實記錄著輸入的每一份資料。即使我們可以騙盡天下人,但永遠騙不了自己,也絕無可能逃脫因果的自然法則。

「業決定」的道理告訴我們:有所為必將招感業果。這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任何起心動念及外在行為,必將在內心形成力量。二是今生的樂果皆來自過去世的善業,而今生的苦果則來自過去世的惡業,所謂「業不作不得,業已作不失」。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已造作的惡業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因為焦慮和自責皆於事無補。當我們認識到曾經犯下的惡業後,應至誠地發露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以如法的懺悔清洗人格,蕩滌種種罪業。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從此深信業果,慎護身口意三業,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決不造作新的惡業。如此,才能生生增上,在菩提大道上勇往直前。

以上給大家提供了修學佛法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認知。佛法雖然浩瀚,但所有修行都離不開這些基礎。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將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作為學佛修行的道前基礎及共下士道的內容,又以「發心」貫穿三士道的修行。可見,這四點不僅是學佛之路的必要基礎,也是修行成就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