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慧大和尚慈悲,讓我給大家講《普賢行願品》,我本人對這部經典沒有什麼研究,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普賢行願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的功課。在我們早晚的課誦文中,也有關於《普賢行願品》的內容。普賢的十大願,在很多叢林的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的修行法門,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太重要了。

信仰、見地、行願

不論在家學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認為在修學佛法上有三大要領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這就是信仰、見地、行願。

1.信仰

佛法以信仰為基礎。信是無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概括了修學佛法的要領。佛法深奧廣大,不具信心,則不得其門而入;法門無量,眾生煩惱無邊,沒有智慧,則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說"信如手"。我們因為擁有雙手,才能夠創造很多的財富;學習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成就功德法財,就不能離開信仰。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就是說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證果。但佛法的修學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強調信仰,以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視經教的聞思,那麼,佛法與其它宗教就很難分別出有什麼不同了。

2.見地

見地,指知見、認識。在八正道的修學中,第一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認識。在學習佛法時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取決於自己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認識,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認識會使我們造下很多的罪業。眾生無始以來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每天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中,卻對宇宙人生感到茫然無知。由於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無知,使得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經教呢?原因就是通過學習佛法,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把佛法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佛法的修行要從聞、思、修下手。聞就是聽聞經教,把經教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個佛法的修學中,見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的信仰,往往會流於迷信。

拿因果來說,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因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變我們自己未來的生命和命運。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會給他的人生帶來不如意的結果;一個人要想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命運,那麼,現在就要種什麼樣的因。《三世因果經》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瞭人生的因果,我們才有能力開創美好的未來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學佛法的基本見地,而整個佛法的修行始終都離不開因果。

3.行願

我們現在先說"願",然後再講"行"。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心,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確的願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就會迷失方向;但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願"就會成為空談。所以,願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遠,你將來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沒有願力的話,你做的好事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也許,來生你會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樣樣都有,事事如意順心。但是因為你沒有願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因此,願力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同樣非常的重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願力的大小。如果我們學佛僅僅是為了現生平安,求佛菩薩保佑家庭、事業、財富......那麼,你學佛的成就,最多隻能得到這些;有的人學佛,修功德,做好事,是為來世服務,希望來世比現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話是希望下輩子享福。那麼,你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因,只能為來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生活條件,卻不能擺脫六道輪迴的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往生西方淨土。那麼這種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為將來往生淨土的資糧。淨土宗裡非常強調信、願、行,認為這是往生淨土缺一不可的資糧。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有兩個方面:一是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二是願意往生西方淨土。這種願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們願意往生西方,但又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像這樣的人能往生嗎?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你說:唉呀!這個世界這麼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滿,我們夫妻恩愛、兒女又孝順;或者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兒女剛剛長大成人,積累下一點財產,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實在划不來;或許還有人會說:我的事業有成,我的公司、企業剛有成效,這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戀。要是我走了,我的企業、公司交給誰呢?我還捨不得離開這一切。請佛、菩薩保佑我再多活幾年吧!讓我過一段時間再走吧!假如存有這樣的心態,你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往生嗎?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願,就是要願生西方,同時還要願離娑婆。願力在修念佛法門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修學佛法來講,如果你想成佛,就要發願。大乘佛法修菩薩道,有四種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多麼宏偉的誓願!這四種大願叫做四宏誓願。你想成佛,就要發這樣的四種大願;然後按你所發的大願去修行、實踐,你才能成佛。一個合格的佛子,他應該有以上四種宏願。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薩,原因就是他們都有非常宏偉的大願。比如地藏王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魄!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彌陀佛,他曾是一個國王,後來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隨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師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然後按自己誓願去修行,隨著他的功德圓滿,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修淨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彌陀佛的誓願有關。念佛往生西方,主要還是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假如沒有阿彌陀佛的悲心與願力,那麼念佛往生西方這個超越生死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藥師佛的佛土--東方琉璃世界,這也是一個淨土,它跟西方淨土一樣莊嚴。藥師佛為什麼能夠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發了十二大願。所以,發願在修學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賢行願品》,它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普賢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大菩薩呢?原因是他初發心時,發了十個大願。這十種大願,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法門。我們學佛行菩薩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有了一點點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薩幫忙,這種人能成為佛、菩薩嗎?我看永遠都成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著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應該擔負著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使命,以一種極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怎麼能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薩幫忙呢!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不順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薩,這種人永遠都是佛、菩薩保佑的對像,永遠都是可憐的眾生。這種人永遠也成不了佛。為什麼呢?因為他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沒有想到要去幫助別人。

《普賢行願品》中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就是要向佛、菩薩學習。佛怎樣修行度眾生,我們也怎樣去修行、去度眾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成佛的資糧,我們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為菩薩。

本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來歷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於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想像得到的。為什麼不可以想像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在學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普賢行願品》跟善財童子的關係非常密切。據《華嚴經》記載:在印度福德城裡有一位長者,他是福德城裡的大企業家,家財萬貫,平時樂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惱的事,他已經四十幾歲了,還沒有孩子。後來終於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出世之後,他家裡的財物與日俱增,生意很紅火。福德長者感到這個孩子的來歷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請了一個看相先生,來給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訴福德長者:你家財寶的來源與這個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個孩子的福報非常大!隨著他的出世,你們家的福報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就給這個小孩取名為善財(即能生財的意思)。

善財童子眼看一天天長大了,雖然家裡很有錢,但他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考慮的是尋找人生的歸宿,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擺脫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想雖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很窮,很痛苦,應該怎樣去幫助這些人,把他們從痛苦的深淵裡解脫出來呢?光有錢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比如說你看見一個窮人,你給他二百塊錢,但是用完之後,又怎樣呢?明天再給他一千塊,但一千塊也會很快用完的,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雖然很有錢,但他們生活得並不幸福。所以,善財童子想探求徹底解決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到福德城裡來弘揚佛法。善財童子聽聞佛法後,找到了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途徑。當文殊菩薩講完法後,他就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現在要發菩提心,要解脫生死,想幫助世界上的人們擺脫痛苦,但我不懂得應該怎樣修?"文殊師利告訴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參訪善知識。"善知識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參訪善知識非常重要。參訪善知識的好處是什麼呢?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我們才能聽聞正法,才能走入修學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識指導,便有可能誤入歧途的。善財童子聽了文殊菩薩的話以後,他參訪了很多的善知識,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典範。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最後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菩薩後,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門就是十大行願。"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

本經的翻譯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譯成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消息,《晉譯華嚴》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于闐有更完整的梵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于闐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在于闐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安排了專門的譯場,開始譯經。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裡面均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從印度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對《華嚴經》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裡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裡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的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什麼是佛呢?佛,梵語稱佛陀,在這裡主要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像,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已經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裡面去流轉。另外,解脫有兩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裡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認識上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的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著作裡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中國佛教裡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台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地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如果我們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裡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的成就。

記得拿破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那麼,我認為一個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對像。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和"行"。行和願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發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普賢行願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有按照自己的發心,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大願,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本經的組織與內容

學習一部經典,了解它的組織結構,有利於把握其整體及思想脈絡。《普賢行願品》的組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頌是後面的詩歌部分。偈頌基本上重複長行的內容,但並不完全相同。在語言上表現得比較精煉,內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普賢行願品》的整體內容,主要是由十大願王組成。十大願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第二章 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菩薩資格的考察

一般經典的開頭,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可是《普賢行願品》沒有這個開頭。為什麼沒有呢?前面講過,這部經是《華嚴經》中的一品,是從中間開始的。這一段經文有點序分的味道,先把一種一種的行願說出來,然後再依次解說,像是一本書的總目。

"爾時",是指佛陀說法的那個時候。"菩薩摩訶薩",是梵語。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不但自己覺悟了,也要使眾生覺悟。菩薩摩訶薩,是指大菩薩。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在於:菩薩自己覺悟了,併發心去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希望他們也能覺悟。相反的,自己覺悟了,不去幫助別人,沒有去度化眾生,就自稱證入了,稱為阿羅漢。佛跟菩薩又有什麼區別呢?佛的覺悟是圓滿的覺悟,而菩薩的覺悟還沒有圓滿。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相比,雖然它們也放光,卻是有缺陷的。而佛的覺悟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它放出的光是圓滿的。

菩薩,有小菩薩、大菩薩、新菩薩、老菩薩之分。比如學佛的人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將來去度化眾生,幫助世界上的人,這人現在就是菩薩了。但是他是屬於初發心的菩薩。雖然也叫菩薩,但是跟普賢、觀音菩薩一樣不一樣呢?不一樣的。因為他的功德、智慧、能力都不能同這些大菩薩相比。就拿忍辱來說,假如人家需要你的眼珠,你能把眼珠挖出來嗎?對於一個大菩薩來說就很容易辦到。但對於小菩薩,尤其是一個初發心的菩薩而言,就很難做到了。所以,同樣是菩薩,境界卻有高低之分。

菩薩這個概念,許多人往往不能正確的理解。一提到菩薩,就覺得他們是來無影去無蹤。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高僧大德就是菩薩。像太虛大師,他一生的修行是完全按照菩薩的標準來修持的。他在一首詩裡說到:"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呼我為菩薩",所以,大家都稱他太虛菩薩。又如台灣的慈航法師,人們都稱他為慈航菩薩。

我們大家如果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也可以稱為菩薩。從小菩薩、新菩薩開始做起,將來隨著智慧和功德的成就,也像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那樣,成大菩薩了。所以,菩薩是由普通人開始做起的;菩薩是從日常生活中修行得來的,是非常現實的。只要我們能用菩薩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我們每個人都是菩薩。菩薩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像雷鋒那樣,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幫助別人,給社會大眾帶來幸福和歡樂的人,就是菩薩。我們不妨把雷鋒稱為雷鋒菩薩,因為他具有菩薩的精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示現各種各樣的身相。經中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了方便善巧度化眾生,有時當國王,有時當男人,有時當女人,有時當乞丐,有時當畜生,有時當佛教徒,有時則示現其他身相。因此,看一個人是不是菩薩,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學佛的,而是要看他的所作所為,符不符合菩薩的精神和標準。這才是最重要的!

佛陀的功德有多大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稱,是稱讚。嘆,是佩服、讚揚的意思。普賢菩薩聽了釋迦牟尼佛說法後,稱頌讚嘆佛的功德。勝功德的"勝"字,是說如來的功德,超過尋常人的功德。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功德無量無邊。世界上誰的功德最大呢?如來的功德最大!

我們經常念的一個偈子:"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是說,不管天上還是地上沒有任何眾生的功德,比得上如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向佛陀學習呢?因為佛陀的道德已經徹底圓滿了;我們假如不向佛陀學習,還向誰學習呢?

世界上盡管有成就、有道德修養的人也不少,像古代的聖賢,如孔子、老子,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以及我們現前的師長等。雖然他們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從他們身上多多少少總能挑出一些毛病。總的來說,他們的道德是有缺陷的,是不圓滿的。然而,我們在佛陀的人格中,找不出任何的缺陷,佛陀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是圓滿無缺的。所以,普賢菩薩稱讚如來的功德,勝過所有的人。把如來的功德告訴參加華嚴法會上的許多菩薩,還有善財童子。但善財童子是此次法會的當機者,因此特別提出善財的名字,向他說法。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普賢菩薩在說法前,對法會上許多聽法的人,先叫了一聲"善男子"。指以善財為代表,所有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如來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教認為:在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十方(東、南、西、北,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世界都有佛陀的存在,就像微塵那麼多,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的。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這麼多的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如來的功德,還是演講不完的。

什麼叫佛剎?剎,是梵語,是國土的意思。佛剎,是佛所住的國土。那麼,宇宙中有多少佛剎呢?宇宙中佛的國土,無法用數字來說明。一個佛剎,在佛經裡面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佛教以須彌山為中心,一個太陽,一個月亮,眾多的星球構成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地球是人類所住的地方,地球主要由地殼、地幔、地核所組成。如果把地球剖開,一直剖到最小的程度,化為眾多的極微塵,那麼試想,把一個佛剎,也就說把眾多的星球剖成微塵,這個數量是不是很大啊?實在是太大了!何況用這麼多的數目,來比劫數的長久。

劫,是一個時間單位。一劫到底有多長時間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說的小劫,是怎樣計算的呢?是根據人的壽命來計算的。佛教經典裡說,人的壽命從84000歲開始,然後每100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10歲為止,稱為減劫;再從人的壽命10歲開始,每過100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84000歲,稱為增劫。把一減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佛教所說的芥子劫,時間就更長了,長得難以計算。佛教只用比喻來說明,就是在一座方圓40里的城市里,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過五百年下來一次,從這裡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這座城裡的所有芥子為止。從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後一粒芥子,這麼長的時間,就是一個劫,這叫芥子劫。現在說的是極微塵數劫,不是一個劫,那就可想而知這個極微塵數劫的數目實在太大了,這種時間實在太長太長了。

上邊這一段經文的主要意思,簡單總結和歸納就是:如來的功德無量無邊,倘使十方世界的許多佛,拿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的時間,接連不斷地去演講佛的功德,還是永遠講不完的。換而言之,佛陀的功德簡直大得不得了!佛陀的功德不可窮盡,沒有辦法說盡和說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因為佛陀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如何成就佛果功德

那麼如何才能成就佛陀的功德呢?這是佛教徒都很關心的問題。普賢菩薩告訴我們:"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倘若有人要成就佛陀廣大無量的功德,應該要依普賢的十種廣大行願去修,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十種大願,然後按照所發的大願,至誠懇切地去修行、去實踐。那麼,就能夠成就佛的功德,可以成佛。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這一段經文,是普賢菩薩接著上邊所說的十種行願,把每一種的行願說出來,像是一本書的目錄,或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先讓讀者知道,到後邊再詳細地講解明白。

普賢菩薩前面只說了十種廣大的行願,並沒有說明是哪十種。那麼聽法的人,一定急著想知道。所以普賢菩薩又接上面的話題說道:我上邊說的十種廣大行願,是哪十種呢?然後把這十種行願的名目,一個一個地說出來。下文將對十種行願的內容進行具體介紹和說明。

第三章 禮敬諸佛願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的意義

"禮敬"什麼呢?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低頭、鞠躬)。禮的意義在哪裡?禮的意義表示恭敬,禮跟敬必須配合在一起。光有禮而不敬,行不行啊?不行。

記得《六祖壇經》有記載:永嘉玄策去參訪六祖,他磕頭的時候,頭不點到地上去。六祖說:"禮拜表達恭敬,本來是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頭都不點地,這算什麼禮拜呀?"這段話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就是說禮要跟敬結合在一起,禮敬的意義主要在恭敬。我們學佛首先要對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對三寶。恭敬,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平常的禮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對自己的長輩,或是有德行的人,我們都要恭敬他們。所以,禮敬是一種很平常的法門,並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學佛法首先要對三寶產生恭敬心、虔誠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會上的人來說吧!一個學生,他在學校裡,瞧不起他的老師。那麼,對老師講課會不會接受,乃至會不會按照老師所說的話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個孩子在家裡對他的父母,沒有絲毫的恭敬心,你說他會不會聽父母的話呢?自然也是不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對三寶缺乏恭敬心,那麼能依教奉行嗎?我看是很困難的;即使能的話,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我們更好的修學佛法。

拜哪些佛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諸,是所有、全部、眾多的意思。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兩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禮敬的佛陀,到底是什麼樣的佛陀呢?一般社會上的人,由於不了解佛教的關係,對佛教徒的禮佛,往往會產生一種誤會,他們以為學佛的人是把木頭、石頭雕塑的泥像,作為崇拜的偶像,這是對佛教極大的誤會。其實,我們拜的並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著偶像,那是佛弟子表達對佛陀的追思!同時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

我們拜佛,應該拜哪些佛呢?"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們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兩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著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只局限於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會用一種凡夫的心態去衡量佛的思想和境界。擔心現在拜觀音菩薩,沒有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不會生氣呢?在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沒有拜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不會生氣呢?沒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薩,如果得罪了他們,佛、菩薩怪罪下來怎麼辦呢?

其實,這種擔心和顧慮是多餘的。因為我們拜佛著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心態。現在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去拜佛。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盡法界,也就是整個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諸佛。過去世諸佛,是指已經圓寂的佛陀;現在世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轉法-輪,說法的佛陀;未來世諸佛,是指未來世界將會出現的佛陀。十方三世諸佛,就像世界的極微塵數那麼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們要頂禮的對像。所以,我們在拜佛的時候,不能執著於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樣一來,在一拜中一切諸佛菩薩都拜到了,你想想,這種拜佛功德,比起以往執著於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億萬倍都不止!

怎樣拜佛

有人可能會問:這麼多的佛我應該怎樣去拜?這麼多的佛陀我怎麼拜得過來呢?"我以普賢行願力故",現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時候"深心信解,如對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諸佛存在的同時,還要觀想十方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們面對無窮無盡、無法用數目可以計算的諸佛,身體拜佛、口念佛、意念想著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誠的心去禮拜。拜佛的時候,心裡不存絲毫的私心雜念,當我們沒有任何妄想的時候,心才能清淨。所以,要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常常修禮敬諸佛的大願。為什麼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應,有人卻不能呢?這跟你的心清淨不清淨、虔誠不虔誠有關係。因為佛陀不是有意要在你心中顯現出來,佛也不是因為要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裡。假如這個人拜佛,佛跑到這個人心裡;另一個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裡。假如同時有幾千萬個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會忙得暈頭轉向,肯定會累壞。

佛不是有心示現,他完全是無心的。佛隨著他的願力,千處有求千處應,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掛在天上,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不過,有的地方雖然有水,為什麼卻見不到月亮呢?因為水只有清淨如鏡的時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來;如果水是渾濁的,月亮還能顯現嗎?每一個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總處在妄想狀態中,這就猶如一潭濁水,佛陀自然不能顯現在我們心中。一個人通過修行,以清淨三業拜佛,猶如一潭清水,那麼,佛、菩薩就能顯現,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感應道交。

有這樣一句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麼時候沒有烏雲,什麼時候就有太陽。同樣的,什麼地方有一片虔誠、清淨的心,那麼,什麼地方就有佛、菩薩顯現。佛、菩薩可以說成是佛陀、觀音菩薩;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心的佛性。假如我們離開了自己清淨的心,也就離開了諸佛菩薩。如果我們隨時都能把握自己,讓我們的心,隨時處於一種清清淨淨的狀態。那麼,我們隨時都與諸佛菩薩在一起。所以,修學佛法不能離開自己清淨的心,到外面去尋找佛、菩薩,如果是這樣的話,離佛道就會越來越遠。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有微塵那麼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裡。你說:我只有一個身子,這麼一來比例失調,一個人拜這麼多的佛,我拜不過來怎麼辦?那麼,就要借助觀想的力量,觀想宇宙中有微塵數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個我,我要顯出微塵數的身。有多少個佛,就有多少個我。我有千百億個化身,想像著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個我。

打個比方: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的面前有一個佛,佛的面前有一個"我"。如果前後左右上下都裝有鏡子的話,就會出現每一個鏡子裡都有一尊佛,同時每一個鏡子裡也都有一個"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時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禮拜。這時候,你就不只一個身,而是有無數多的身。以無數多的身去拜無數多的佛,這樣就能拜得過來了。如果用這種觀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話,功德就能無量無邊!這種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所以,雖然你現在是禮一拜佛,卻比起別人拜幾十生幾十輩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們以一種極大廣闊的心境去拜佛,這個"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我們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薩的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佛陀、成為菩薩。我們拜佛也不是拜一天兩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有沒有盡的時候?虛空沒有窮盡,所以我的禮敬也沒有盡頭。學佛的思想境界能有這麼高,這樣學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段話裡有三個比喻:一是眾生界盡,二是眾生業盡,三是眾生煩惱盡。眾生有沒有盡的時候?眾生界沒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的煩惱,都是沒有窮盡的。那麼,我此禮敬也沒有窮盡。這是一種反襯的方式,顯示我拜佛的這種願望和行為。"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我們拜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時間的,相續不斷的,心要時常想著,念著,沒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你說這樣會很辛苦,休息幾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沒有疲厭的。總之,禮敬諸佛是指禮敬已經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也可以把一切眾生作為我們禮敬的對像。

常不輕菩薩

在《法華經》裡,有位菩薩叫常不輕,他看見人就禮拜,時間長了,有些人看見他覺得討厭。有的人不明白,這個人為什麼這麼怪呢?見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經有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扔石頭打他,用腳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樣對待他,他也不生氣,見人照拜不誤。有一天,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走上前問他:"你一天到晚見人就禮拜,別人打你、罵你,你也不生氣,這究竟是為什麼?"他回答說:"因為你們將來都會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輕慢你們。"這個故事說明兩個道理:一是說明眾生皆有佛性。常不輕菩薩這樣做,實際上是以身說法,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去勸化普渡眾生,使他們早日覺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愛。二是說明行菩薩道的人,對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們講禮敬諸佛,不僅僅是禮敬已經成佛的諸佛,同時也要禮敬未來將要成佛的一切眾生。如果學佛的人,把普賢的禮敬法門,推廣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能夠尊重一切人,使人歡喜。那麼也就功德無量了!

 

第四章 稱讚如來願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週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喜讚歎

第二大願:"稱讚如來"。稱讚,就是稱揚、讚歎。"稱揚讚歎"法門,在修學佛法中非常重要。一般人大都患有一種通病,往往喜歡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愛挑剔別人的毛病,總是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把讚歎的語言留給自己,把那些難聽的話送給別人。有的人愛在背後說他人的一些壞話,甚至誹謗他人。為什麼大家愛犯這種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這種人與周圍的人很難處理好關係。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現,嫉妒心有時來得莫名其妙。比如一般女孩子最愛犯的毛病,就是不願意看見比自己長得漂亮的姑娘,出現在自己的生活圈裡。盡管人家的美貌,在許多情況下,並不影響自己的利益,但是總會莫名其妙地產生反感和不滿。總愛從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種缺陷,跟自己的相比:眼睛長得不怎麼樣,鼻子長得不怎麼樣,膚色又不怎麼樣......。言下之意是說自己比這人長得好看。盡管說這話的人,長相不比人家好,但就是不服氣。這是嫉妒心的表現。

我慢心重的人,處處自以為是,自尊心、好勝心特別強。別人無論在哪方面勝過自己,不僅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反而認為自己處處勝過他人;聽到某人對某人的讚歎,心裡就不舒服。這種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在恭維讚歎聲中生活,一旦受到打擊,精神很容易崩潰。這種人是不堪一擊的。

嫉妒心、我慢心顯示了人的自私,體現了人的狹窄心量,破壞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幹出許多蠢事。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們普遍容易出現的心理。所以在佛經中特別宣揚隨喜讚歎功德。其實,隨喜讚歎是很廉價的。比如別人為寺院塑佛像,捐贈二萬元,你一分錢也沒拿出去,但是,如果你能發自內心地為別人感到高興,併用美妙的語言去讚歎他,那麼,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樣大!隨喜讚歎的功德,不僅廉價,而且還是對治嫉妒的有效方法。

普賢菩薩教我們稱讚如來。其實,不僅僅是對如來,而是要我們去稱讚一切好人好事。如來是世間上最值得尊重的人,我們稱讚他,是一件比較容易做到的事。不僅如此,稱讚如來的意義,還包括對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稱揚、讚歎,讓他們歡喜,這才是我們學佛人的本分。

如來的名號及功德

如來,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號,這十個名號主要是根據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來、佛都是常用的名號,如來跟佛不可以合起來說。通常有許多人把兩種名稱合起來稱為"如來佛"。其實,這種叫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稱釋迦如來、彌陀如來、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可以稱藥師佛、釋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稱"如來佛"。何為如來?如來是證如實之道而來。說證到了真實之理,然後再來這個世界度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如來也可以稱如去,稱如來如去,就是來去自如。我們凡夫之人能稱為如來嗎?我們不能稱為如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來去不自如。我們的來去受業力的支配,不能自主。壽命到頭的時候,你說,唉呀!我還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來就不一樣,他可以隨便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為了度化眾生,如來可以隨心所欲在幾千個地方,幾萬個地方來去自如。

稱讚如來,如來有哪些功德值得我們稱讚呢?如來的功德,在佛經裡簡單地說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斷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什麼是斷德呢?是斷除煩惱所顯示涅槃的功德。凡夫之人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煩惱。如貪、嗔、癡、我慢心、嫉妒心、愛心、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全斷除了這些煩惱,心裡沒有絲毫的煩惱,因而證得了涅槃。

什麼是智德呢?智,指智慧。佛教中所講的智慧與通常講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間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脫痛苦、煩惱,證得真理的一種能力。佛陀的智慧,對人生、對宇宙的一切所要發生的事,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反之,我們凡夫沒有佛的這種智慧,搞不清楚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的前生是怎麼回事?我的來生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恩德呢?佛陀對我們有極大的恩情,佛陀悲愍眾生無盡輪迴的痛苦,把每一個眾生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把自己親證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盤托出。換句話說,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證得了脫生死、得大自在、具體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給我們。讓我們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實踐,讓眾生也能證得涅槃,了脫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眾生看成和他一體,對眾生充滿無限的悲心;佛為了使眾生得到解脫,說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們大家都成佛!

如來的功德很大,我們要稱讚如來的功德!平常我們對釋迦牟尼佛讚歎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不論是天上的天人,還是世間上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人的功德能和如來相比。我們對其他人求全責備時,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在佛陀的身上,你是找不出任何缺點的。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經徹底圓滿了。

十方世界諸佛無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們稱讚哪些佛和菩薩?是稱讚一尊佛、菩薩,還是兩尊佛、菩薩呢?不是的。我們現在學的是《普賢行願品》,那麼,我們就要以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讚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切剎土,是指一切國土。把國土剖析為很小很小的極微,每一個極微元素裡,都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佛陀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尊佛出世,千萬尊佛歡喜,無數的菩薩歡喜,無數的菩薩跟隨佛陀、協助佛陀弘揚佛法。如釋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還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幾千聲聞弟子跟隨他。那麼,我們要稱讚這些所有的佛,要稱讚每一尊佛身邊無量無邊的菩薩。整個宇宙中所有佛、菩薩,都是我們稱讚的對像,可見我們要稱讚的佛不是一尊、兩尊。

稱讚如來

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讚歎如來:"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週遍。"這裡告訴我們要"有甚深勝解,現前知見",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滿著佛、菩薩。想像著這些佛、菩薩,都在我們的面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來這麼多的佛?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間幾千年、幾萬年,才有一尊佛陀出世,哪有這麼多的佛?如果你要這樣想,我也沒有辦法。不過假如你不肯相信,那麼你永遠也不能達到普賢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佛說的法是不會錯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佛,有人會這樣說,我只有一張嘴巴,怎麼讚歎得過來呢?每一尊佛我都稱讚一句話,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氣、不停地讚歎,一直讚到神經衰弱也稱讚不完。就是把我累病了,也讚歎不過來,你說怎麼辦?現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讚佛,那麼,再多的佛陀,也能稱讚得過來。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出過二字是什麼意思呢?出是超出的意思;過是勝過的意思。辯是辯論的意思;辯才就是有辯論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細、美妙、極好的意思。言辭就是說話。音聲海、言辭海都是形容音聲言辭像海那樣的大,像海水那麼多。

辯才天女,出自《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經中說辯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綵女,是天王差喚的女子。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根,每個舌根能發出五百種音聲,她所發出的每一種音聲,非常美妙動聽,好像是幾百種幾千種樂器伴奏出音樂的聲音。也許有人會說,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頭,而每個舌頭又能發出五百種動聽的音聲,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頭,怎麼能和她相比呢?我們就是要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頭,其實算不了什麼,我們現在觀想自己有五萬個、五十萬個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百種音聲,也算不了什麼,我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十萬種音聲,五千萬種音聲。我們要用觀想的力量,去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我們的每一個舌頭,都能發出無窮無盡的各種音聲來。這樣一來,有多少佛,我們也能讚歎得過來,你說是不是?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想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一個播音員在播音室裡講話,雖然只有一個舌頭,但在世界各地,任何一個角落在同一時內都能接收到這種音聲。你說播音員是一個舌頭?還是兩個舌頭?或者說他的舌頭有幾千、幾萬、幾十萬個?我們可以借助廣播、電視、衛星等現代科技方法去觀想,我們在那裡嘴巴一張,讓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諸佛、菩薩,都能接收得到我們讚歎的音聲,這樣我們就達到超過辯才天女稱讚如來的效果了。

《維摩詰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說法時,雖然用一種音聲,但眾生聽到的聲音卻不一樣。比如中國人聽到他的音聲,就是中國語,英國人聽到的是英語,法國人聽到的是法語,德國人聽到的是德語,日本人聽到的是日語。為什麼一種聲音裡,不同的人聽到的是不同的聲音呢?這是因為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說"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每一個音聲裡面都有無量無邊的言詞,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或者是畜牲,只要能聞到佛陀的聲音,你就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說話,佛陀使用的語言就是我的語言。

稱讚如來時,我們要觀想自己也具備佛陀這種神通的力量,用各種美妙的言詞去稱讚如來的功德。這種稱讚不是今天明天的事,而是"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週遍"。我們稱讚如來的聲音,遍及整個法界,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這就是稱讚如來的方法。"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一段經文的內容,大體跟前面講過的一樣,這裡就不重複了。

第五章 廣修供養願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供養的意義

這段經文是第三個大願的整個內容。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佛、菩薩上供的習慣;還有呢?天天吃飯之前,我們都要供佛,所謂"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養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是表達對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並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們的東西,到時候你不供養,佛就得餓一頓肚子了,不是這麼回事。供養,是表達我們對佛陀的虔誠和恭敬,同時也表示我們對佛恩的報答!佛教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師長恩是其中之一。佛陀是我們的本師,當然也屬於師長的範疇。因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們才懂得怎樣去認識真理,才知道怎樣修行,才知道怎樣擺脫煩惱和痛苦。佛陀於眾生有大恩德,我們粉身碎骨報答佛陀的恩情,也報答不盡。我們除了禮敬、稱讚如來以外,還要供養。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廣修供養,從經文表面上看,雖然只說到供養諸佛,但是從經的內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一切眾生。廣修供養,不僅僅是供養佛,而且要供養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佛教中提倡培植三種福田:一是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知恩報恩,懷著一種感恩心,來報答他們的恩情。佛經裡面講:"一個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沒有出世,我們孝敬、供養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養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們自己的福田。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在家裡連孝敬、供養、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好佛子。二是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像,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我們的敬田,我們都要供養他們。三是悲田。悲田,指我們慈悲的對像:如那些貧窮的人、乞丐。他們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難,需要人們幫助,作為學佛的人,我們要本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們,幫助他們。表面上看來,我們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在幫助自己種福報,所以只要看到有困難的人,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種田。種田,就像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如果春天不播種,那麼到了秋天,就一無所獲。一個人的福報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頭上,於是怨天尤人,說老天爺沒長眼睛,不幸的事情總落到自己頭上。事實上,運氣好不好,並不是取決於老天爺,倒是與個人的福報有關。而福報來源於培植福田。廣種恩田、敬田、悲田,通過佈施、供養才會有福報。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尊佛的身邊,都有很多的菩薩海會圍繞。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供養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供養的意義,一是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長福報;三是滅除慳貪,滅除吝嗇、小氣。供佛,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克服小氣。如果沒有供養、佈施心,捨不得把東西拿出來,將來會得貧窮的果報。佈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式,而且"利息"很高。一個人的財富,不是靠拚命賺錢就能得到。而是靠福報,靠運氣。供養、佈施不僅能培植福報,同時也能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執著。一個人如果貪著財物,捨不得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就像銀行裡沒有存一分錢。雖然銀行裡的錢很多,別人能從那裡取出十萬、二十萬,但你一分錢也取不出來。所以佈施、供養別人的同時,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存錢"。

人因為貪著的緣故,因此不能廣修佈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往往是過時的,自己不喜歡穿的,才會比較大方地送給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剛買的時裝送給他人。再比如送人家電器,總是看家裡那些用不著、用舊了的拿去送人,不會把剛買回來的大彩電搬去送人。為什麼我們捨不得把最高檔、最貴重的東西送給人家?原因就是貪著。因為我們對好東西產生了執著。如果對好東西不貪著,能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拿去佈施,拿去救濟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佈施的本身也是在破除我們的自私、慳貪、執著和煩惱。

我們執著某種東西,這種東西往往就是我們產生煩惱的根源。執著是我們解脫生死最大的障礙!在佛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一個禪師,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對任何東西都不會貪著。唯一使他貪著的是一個缽,因為這個缽是皇帝賜給他的。這一天,他感覺到壽命就要到盡頭了。果然,閻王爺派了兩個小鬼來抓他。禪師的功夫高得很,他往那裡一坐,進入禪定的狀態。那兩個小鬼四處尋找,連個人影都不見,怎麼也找不到他。兩個小鬼很苦惱,回去交不了差,怎麼辦呢?想來想去,他倆就去請教寺廟裡的護法神--土地公。護法神告訴他們說:這個禪師的修行境界很高,你們想找他,那是很困難的。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你們見到他:這個禪師有一個缽,這個缽是他特別喜歡的東西。你去把他的缽拿來敲一敲,他聽到敲缽聲肯定會出來的,不信你們試試看。

無常鬼變成一隻老鼠,在禪師的缽上跳來跳去,缽發出了響聲。禪師馬上從定中出來,他怕這個缽摔壞了!這時,兩個小鬼一下子撲了過去,用鐵鏈套住了他的脖子說:對不起,請你跟我們走一趟。禪師意識到缽給他帶來了禍患,就在這緊要關頭,急中生智,猛地把缽往地下一摔,"咣"地一聲,兩個小鬼嚇了一大跳!乘此時機,禪師趕緊進入禪定的狀態,結果無常鬼又找不到他了。缽沒了,禪師的命卻保住了!

香花燈果供養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起深信解,就是深信不疑。現前知見,多得無以數計的佛,就像在自己的面前一樣。這種修行方法主要靠觀想。我們要讓自己進入普賢菩薩思想境界中,相信宇宙中有無量無邊諸佛存在。

怎樣供養諸佛呢?"悉以上妙諸供養具"。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面對十方諸佛,我要用最好的東西去供養。所謂的最好,當然不是一定要你拿出金銀財寶、珍珠瑪瑙去供佛,而是在你經濟能力可能的範圍內,用最好的東西去供佛。"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華",指花,用鮮花供佛。"雲",表示眾多,用很多的鮮花去供佛。"鬘",就是花鬘,把花一朵一朵地串起來,串成花環,一串一串地拿去供佛,這就叫鬘雲。"天音樂雲",用音樂去供佛。我們唱爐香讚,就是用音樂供養佛。學彈鋼琴的,或是電子琴什麼的,你可以到佛堂去表演給佛聽。比如你剛學會一首新歌,你覺得好聽,你唱得又最好,首先去供養佛,這也是供養。

"天傘蓋雲",過去國王出巡時,黃金傘蓋撐在頭上。用這種傘去供佛。"天衣服雲",用最好的衣服去供佛。比如你剛買到一件高級的時裝,先拿去供佛,然後再穿,這也是可以的。供養的意義,主要是表達你的虔誠,至於佛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水果剛買回家,選一個最大最好的,先拿去供佛,表示你時時都有一份供心,這才是重要的。"天種種香",就是各種各樣的香。如末香,就是現在的檀香;塗香就是抹在、塗在身上的各種香;燒香,指供佛點的香。買回來,先拿去供佛,然後再往自己身上塗抹。

"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須彌山是佛教中一座最高的山,教中也有人認為是喜馬拉雅山。我現在供的這些花果、衣服、音樂等供品,猶如須彌山那麼高、那麼大,但不是真的,主要靠觀想。普賢菩薩教我們,要用觀想的方法去供養佛。"燃種種燈",燃各種各樣的燈,如酥燈、油燈,用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等"諸香油"去點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每一盞燈的燈炷,像須彌山那麼大。"一一燈油如大海水",每一盞油燈裡面的油,就像大海里邊的水這麼多。想想看,這盞油燈要點多長時間!這盞油燈永遠也不會熄滅!你供佛的時間與這盞油燈一樣,直到永遠!想想看,這種供佛的功德有多大?因此,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要展開自己的心胸、想像,讓自己的思想境界能夠包容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學佛就是要用佛的心量要求自己,使自己心胸開闊。這樣,我們才能夠向佛靠近。我們才有成佛的希望。如果心量老是停留在凡夫的水平上,那麼永遠都只能是眾生。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以如是等供養具,常為供養"。前面所說的衣服、鮮花、音樂、食品、塗香、各種油燈......這麼多的東西去供養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眾生。看起來這功德當然很大。但普賢菩薩接著告訴我們:"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善男子啊!你不要以為用那麼多、那麼好的東西去供養佛,就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了。不是的!對佛陀最好的供養,是對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是物質品。這就是說:"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

比方說,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什麼呢?兒女對父母怎樣才算孝順呢?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你的女兒,一天到晚光知道給你買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說的話,她一點也不聽。專門在外面惹麻煩,三天兩頭有人找上門來,找你的晦氣。相反,你的兒子,雖然沒有給你買什麼好吃的東西,但是他很聽話,不在外面惹麻煩,上門的人都在讚揚他,說他很有出息。請問,你喜愛女兒?還是喜歡兒子呢?肯定是喜歡兒子。假如你喜歡的是女兒,說明你不是一個好父母。

諸佛菩薩對待眾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很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證,就算完事,以為自己是佛子了。對於佛法的道理,一點都不放在心上,還是按照原來的觀念、習慣生活,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就對佛教大發牢騷。這種人,盡管每天給佛、菩薩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們永遠只能是佛法的門外漢。這就是說,作為一個學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

法,在我們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們信仰佛法僧三寶。有些人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這三種關係: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認為法沒有什麼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兒去;他最感興趣的是佛,對佛無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對佛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學佛修行嗎?顯然不太可能。像現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經是真經,但也有偽經。偽經是冒牌貨,它不是佛說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譽編譔的一些"經典"。如果你對佛法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正見尚未樹立,面對這些偽經,你信以為真,按照經中的話去做,就會誤入歧途。

還有一種人,他感興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師父之後,覺得師父就是一切了。他以為聽師父的話,把師父恭敬、供養好,就能了脫生死。這會出現兩種情況:如果拜的師父具有正知正見,是位善知識的話,你去親近他,就會得到解脫,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師父是惡知識呢?師父邪知邪見的話,他說什麼,你做什麼,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淵裡,還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個整體。佛法僧三寶中,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為什麼呢?因為佛能夠了脫生死,能夠成佛的關鍵因素,就是他依法證得了法的真實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為核心的!法是佛證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們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認識上的。我們要斷除煩惱,了脫生死,不能離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脫。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能夠依法修行,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養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如說修行供養,可以概括後面六種供養。"如說修行"指依照佛所說的種種法去實踐,通過長期的修行,得到解脫,直至成佛。這種供養,自然把其它的六種供養包括進去了。必須注意的是,在七種供養中,有三種提到"眾生",另外四種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眾生,但也包含度眾生的成份在內。學佛的人要知道,所謂解脫成佛,不僅為了自己個人,同時也為了所有苦難的眾生。所以在修行這七種法供養時,決不能忘記眾生,應當永遠把眾生放在第一位,這才是學佛人的本分。

(1)如說修行供養:按照佛陀所說的種種法門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眾生供養: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我們都要積極去做。別人有困難,主動幫助別人,把他從困苦中解救出來,給他快樂。從表面上看,這樣做,跟佛法沒有關係。其實,這也是在供養諸佛。因為佛、菩薩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出世,你能利益眾生,自然是對諸佛最好的供養。

(3)攝受眾生供養:社會上有許多人,直截了當地跟他講佛法,他不一定會接受。這種人,首先要攝受他們。什麼叫攝受?佛法裡有四攝法門:一、佈施,二、愛語,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難,需要經濟、物質方面的幫助,我就給他這方面的幫助,這是佈施;愛語,是在愛心的基礎上,用真實的語言或利他的語言,去幫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對他人都有利益,沒有任何一種行為會對他人構成傷害;同事,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攝法門去做,即使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對方還不被你感動的話,那他簡直就是一根木頭了。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們對你好,那就要修四攝法門。修了之後,別人一定會對你好。因為,攝受眾生供養,是以四攝法門去攝受眾生,利益眾生。

(4)代眾生苦供養:需要有同體大悲的精神,把眾生和自己看作一體。眾生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眾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術急需用錢,還差兩百元錢才能住進醫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這時要毫不猶豫地主動去幫助他,把錢拿出來,讓他先住進醫院。假如他需要輸血,別人的血型與他的血型不脗合,恰好病人的血型與你相同,這時,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為了搶救病人的生命,你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輸給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應該為他的康復感到高興、幸福,這就是代眾生苦供養。眾生受苦的現象很多,像這樣的例子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地講了。

(5)勤修善根供養:學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眾善奉行。善的內容很多:如三歸,修止觀,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四攝,拜佛,禮佛,懺悔,放生......這些都是勤修善根的內容。今天修了,明天繼續修,一直堅持做下去。絕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

(6)不捨菩薩業供養:學佛,首先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在修學中,不能半途而廢。不捨,就是不要捨離。發了菩提心之後,不要捨棄,不要離開菩薩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種自覺覺他心,學習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佛過程是"自覺",學習佛陀度眾生的精神和行為是"覺他"。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能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機,方便善巧地弘揚佛法,普渡眾生,使自己和大家離苦得樂。

行菩薩道也屬於法供養。法施的功德很大,這個問題《金剛經》中講得非常清楚。《金剛經》裡說:用許多的七寶去佈施,但比起讀誦《金剛經》,或者能夠給別人解說《金剛經》的功德,那簡直差得太遠、太遠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財佈施跟法佈施相比,財佈施的作用太有限。別人有困難,經濟上需要幫助,我給他一百塊、一千塊、一萬塊,總有用完的時候,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呢,我給他財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時候他沒有錢還很幸福,錢多了反而不幸福。社會上有許多夫妻,沒錢的時候感情很好,日子過得很開心。隨著家裡的收入增多,家庭開始不和諧了:什麼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結果本來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錢多了,反而鬧得不可開交。所以有錢不一定能夠幸福,錢僅僅是幸福中的一個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說財佈施供養不及法佈施供養功德大。法佈施,就像我教你一種謀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給你錢的好處要大得多。因為,謀生的手藝學到後,只要勤苦奈勞,就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如果我能給你一種幸福之道,把佛法傳授給你,使你遠離憂愁、煩惱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實、愉快、安樂。可見,使人終生受用不盡,使人覺得幸福的,並不是錢,而是佛法。

(7)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學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們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剎那離開自己的發心,這樣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長起來,直到成就無上菩提,圓滿佛果。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說的就是這種道理。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俱胝、那由他、迦羅、算、數、喻、優波尼沙陀,都是極大極大數目的量詞名稱。普賢菩薩向法會的聽眾說道:善男子呀!你們要知道,像前面所說的種種財物供養,如須彌山那麼大,簡直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多,應該說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比起法供養的功德,那就差得太遠、太遠。如果財供養的功德有百分,那麼,它還不及法供養一分的功德大。這一段經文,主要通過一些比喻的方式,告訴我們法供養比財供養的功德,大了又大,是不可以用數目來比較的。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為什麼法供養的功德比財供養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諸如來尊重法故"。因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麼,我們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裡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為有了法,佛體驗到了法,證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從哪裡來的?佛從依法修行中來。如果我們行菩薩道,能夠依法修行,依法度眾生,這種供養才是真正供養如來。反過來說,你光是用好東西去供佛,這種供養永遠不會是最好的供養,真正的供養是法而不是物。那麼,以後是不是不用給佛上供了?也不是,供還是要上的。前面剛說過,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時也可以克服我們的慳貪、吝嗇、小氣,上供也是修行的一個方面。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段內容跟前面一樣,不管是修財供養也好,修法供養也好,真正的供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長時間的,盡未來際的。

第六章 懺悔業障願

【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困擾人生的重要因素

這是普賢的第四大願:"懺悔業障"。懺悔在修學佛法中非常重要,因為無始以來由於無明和貪瞋癡的原因,使我們造下了種種的罪業,這些罪業招感的果報,造成我們修行的障礙。我們要懺悔的障礙有三種:一是煩惱障,二是業障,三是報障。

(1)煩惱障,主要包括貪心、嗔恨心、愚癡、我慢、嫉妒......這些煩惱阻礙我們去修行。因為有貪心,使人造罪業。貪心使人不得安寧。你要打坐,因為貪心,所以總想著貪著的東西:有時想著哪筆錢還沒有賺,想要的哪樣東西,還沒有搞到手,所追求的某件事還沒有實現......所以貪心影響修行。嗔是記恨心,一個人記恨心重也很難修行。假如你跟人家吵架之後,時時處在一種記恨、無明火、想報復的心理狀態中,打坐時,你能坐得下去嗎?坐不下去的。因為內心有煩惱,不平靜。愚癡,就是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這也是修行的一種大障礙。比如說,有人聽佛法怎麼也聽不懂,看經教怎麼也看不進去,根機太鈍,這種人也是很難修行的。懈怠是懶惰,或者說是放縱自己,打坐時,瞌睡來了,腿有點麻了、酸了,就想,睡覺算了,明天再修吧!還有的人放縱自己,克制力差,經不起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刺激,見別人玩得開心,就放縱自己,不分時間地看電視、電影,跳舞,天天搓麻將。時間長了,就養成一種習慣,想改也改不了。搓麻將,搓上隱了,聽見搓麻將的聲音,心裡就慌,就想坐下搓幾圈,贏了還想再贏一點才肯下來,輸了又想再多搓幾圈,想把本錢撈回來,是不是?搓習慣了,一天不打,就感到空虛、難受、坐立不安。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隨便放縱自己,要把心收回來,不去執著那些對我們修行沒有利益的事情,這樣的話,打坐、念佛的時候,妄念就會減少。

(2)業障。在佛教理論中,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是梵語羯摩的意譯,從身口意產生。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從身口意發生各種業之後,業力會折射成影子,變成一種潛在的力量,影響著未來生命的發展。

我們無始以來,做下許多不應該做的事,造下了許多業力。我想打坐,但是身體有病,患有腰腿痛疼的毛病,經常臥床不起,三天兩頭往醫院跑,這是業障。有的人,家庭經濟十分困難,想修行,但沒有時間,為了謀生,一天到晚,拚命地掙錢養家餬口,這也是修行的業障。業障就是障礙。有的人,經濟條件好,人又十分聰明,但他不信佛法,或者生在聞不到佛法的地方,根本不知道世間上有佛法的存在,永遠也聞不到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永遠沒有機會接觸佛法,永遠沒有機會接受佛法的沐浴、洗禮,接受佛光的普照。全世界五十幾億人口中,能夠聞到佛法的人,並不是很多。我們今天有機會聽聞佛法,有機會修學佛法,應該珍惜時間、生命,加倍珍惜佛法!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時間在翻著生命的日曆,我們要認真對待,珍惜聞到佛法這份福報!

為什麼有的人能聞到佛法,有的人聞不到佛法呢?這就是業力、業障的緣故。比如你想出家修行,但你是家裡唯一的兒女,父母不同意你出家,你不聽,父母在你面前要死要活,你一定要走,他就上吊,看你往哪兒走?這個家你就出不成了。這是業障。但是也有很多父母送子出家修行。像我吧!從小就生在一個信仰佛教的家庭裡,十幾歲就出家了,一點障礙也沒有。我不知不覺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我來到這個世界,好像就是為了出家。還沒有認識佛法,我就出家了。出家時也搞不清楚為什麼要出家?反正那時候就出家了。起先也不知道出家的好處;後來學了佛,才知道佛法原來是這麼好。

我們在學修佛法的過程中,不管遇到任何障礙,不要埋怨或責怪客觀環境和其他人。我們要反觀自己,想到障礙的出現是自己過去造下的業障,在佛陀面前誠心懺悔。修行碰到人和環境對自己不利時,應這樣去想,不是別人的錯,而是自己業力的錯;不是環境不好,而是自己的業力不好。必需甘心地去承受,然後想方設法改善它。

(3)報障,因為一個人有了煩惱,就會造下種種的罪業,造了罪業之後,就要受到報應。因為造下的罪業,就像種子一樣,種在自己的生命裡,時候到了,就要受到報應。也許有人會說,我看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幹了許多壞事,為什麼還活得好好的?;有的人做了許多好事,為什麼他處處都不得意呢?你們說說這是為什麼呀?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沒到。你看農民春天把種子播到地裡,到了秋天才能收穫。所以,幹的壞事好事不是馬上就有結果,要等待因緣。

業與果報

佛教的因果報應,強調因緣。因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緣是事物發展的外在條件。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把稻種放在倉庫裡,種子能開花、抽穗、結果嗎?不能。這些種子,必須有適合它生存的條件,它才有生命。如果離開了陽光、土壤、水分、氣溫、肥料、人工管理等這些條件,它就不能開花、結果。因果報應也是一樣,做了好事,做了壞事,沒有得到報應,這是因為外在條件、內在因緣還沒成熟;條件成熟了,遲早是要報應的。報應在佛教裡有幾種情況:有現報,現在就受報;有生報,來生才能報應,我們看不見;後報,可能要幾十、幾百、幾千甚至幾萬生才能受報;還有不定報,受報沒有一定的時間。

業,又有定業和不定業。定業,是必然要受報的;不定業,是說這種報應沒有一定,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我們怎樣去區分定業和不定業呢?所謂定業,是我們故意存心造下的業。例如某人,蓄意謀殺一個人,這種業就是定業;相反,一個人無意間踩死一隻螞蟻或蟲子,雖然傷害了一條性命,但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要殺死它們,這種業就叫不定業。這種情況以後可能會受報,也可能不會遭受果報。

另外,定不定業,也從懺不懺悔說明。你做了某件對不起人家的事,傷害了他人,要是你不感到慚愧、內疚、自責,一點悔改的心都沒有,那你做的壞事,就會貯藏在自己的生命(阿賴耶識)裡,等到業力的因緣成熟以後,將來一定會受到果報。就像你傷害了別人,對人家不表示一點歉意,對方一定懷恨在心,將來有機會肯定要報復你。反過來說,如果你傷害了別人,感到非常後悔,主動去向人家賠禮道歉,求得別人的諒解,對方氣消了,他就不會恨你,報復你。這樣的話,你的業力也就消除了。所以,我們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以後,要發自內心地譴責自己,誠心懺悔自己的罪業。不然,你的罪業就消除不了。所以,懺悔業障是重要的修行。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

懺悔的意思是什麼呢?懺,懺除過去所犯的過錯;悔是後悔,改過自新。懺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再犯第二次了。懺悔,並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很重視懺悔。佛教的懺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懺悔,他們向誰懺悔呢?向上帝、教主懺悔,求得主的寬恕、饒恕。主寬恕了你,你的罪業也就消除了。佛教的懺悔主要是面對大眾、面對自己,雖然有時也在佛的面前懺悔,但主要是自我譴責。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佛陀在經中說: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成就,第一種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會犯罪;第二種人是犯罪之後能懺悔。一個人有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沒有悔過之心,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保證以後不再犯罪,這樣在修學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環境衛生打掃乾淨,然而沒有注意打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為,沒有想到去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於無始以來,我們有很多煩惱,造下了很多罪業,我們的人格被貪瞋癡污染得一塌糊塗,如果不用懺悔去打掃清洗自己被罪業污染的人格,那我們的人格將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觀的時裝,本來很乾淨,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時間,穿髒了,脫下來也不洗,往那裡一放,過幾天拿來再穿,再脫;再穿,再不洗;過幾天,拿出來聞聞再穿,時間長了,已經髒得不能再髒、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後就這樣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這件衣服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呢?

我們的人格也像新衣服一樣,本來很乾淨,因為有了貪瞋癡的原因,使我們犯下了許多罪業。這些罪業,把我們的人格染污了。因此,我們現在學習普賢菩薩的第四大願"懺悔業障",使我們懂得用佛法的懺悔法門,去清除自己心靈上的污垢,使我們的人格恢復到本來的面目,這樣我們才能夠成佛!

由貪瞋癡造諸罪業

"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普賢菩薩想自己(當然也包括我們在內)在過去無窮無盡的劫數,一直到現在,由於貪瞋癡煩惱,造下了身口意業。諸,包括所有的一切惡業,多得不可以用數目來計算。佛教裡把貪瞋癡稱為三種不善,因為人類的一切不良行為,以及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罪業,大到世界戰爭,殺人放火、偷盜搶劫、謀財害命;小至撒謊騙人、勾心鬥角、面和心不和、相互利用、賣東西以假亂真、短斤少兩......這一切丑惡現象的存在,都是由於貪瞋癡三種不善造成的。

貪心使我們殺生,見錢眼開。自己沒錢花,見人家很有錢,日子過得比你好,出手比你闊氣大方,覺得自己活得不風光,趕不上他人,於是圖財害命,起心殺人,造下殺業。另一種人十分富有,錢財用不完,今天吃雞,明天吃鴨,後天吃蛇,慢慢地吃受保護的動物。吃來吃去,不知吃什麼才合他的口味。結果許多無辜眾生的性命,不幸倒在他的嘴下。這種人貪著一時的口福,傷害了許多無辜的性命,到頭來得了肥胖症、動脈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等,錢沒有用完,折福短命!因此,我奉勸諸君,嘴下留情,以免自害害他。

貪心還表現在另一種人身上。如某個男性貪著美色,見那個女的長得漂亮可愛,拚命地追啊、追啊,想佔有她。如果遭到女方的拒絕,或者這人已經有男朋友了,於是就去強姦、或是毀容,毀了別人的身子、容貌。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所以貪心既害自己也害別人。貪心也是罪惡的根源,像一些腐敗分子,利用手中的職權玩弄女人、貪污受賄,結果,貪心把烏紗帽給丟了,貪心把自己送上斷頭台。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如果貪心不除,那我們學佛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嗔心對於學佛的人來講,也十分有害。嗔心會使人失去理智,為了一件小事,雙方爭執起來,互不相讓,誰也不服誰。矛盾激化,大打出手,打著打著,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嗔恨心重,使人犯下殺人罪業,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個男青年,剛剛發了工資,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喝酒,本來大家玩得很開心,突然有人提議打麻將,這位青年起先站在一邊看,並不參加。後來看見有人接連摸了幾把,贏了幾百塊,見別人得意高興的樣子,加上嫉妒心的慫恿,心裡不服氣,上去摸幾把給他瞧瞧。結果手氣不好,一個月的工資,不一會兒就鑽進別人的口袋裡去了。帶著一把無名火回到家裡,在妻子面前交不了差。正在妻子嘮叨、吵得心煩的時候,家裡的一條小狗見男主人回來,本來是上前親近,表示歡迎主人的到來,沒想到主人拿它出氣,用力一腳把這條小狗給踢死了。所以嗔心使我們亂殺無辜,嗔恨心使人妄語、邪淫、偷盜......這裡就不一一點明了。

總而言之,如果人類的貪瞋癡存在一天,人類一天就得不到安寧。有的人說,現在國家很窮啊,世界上有很多人吃不飽飯呀,所以有很多人去犯法,如果哪一天富起來了,犯罪現象就會減少了。其實不然,富起來也會有人犯罪,因為人有貪瞋癡,即使社會進步了,國家富強了,犯罪現象也還是不能避免。像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的人都很富,但他們國家犯罪的人也不少。所以不在錢多錢少的問題上,而是在世界上的人,有沒有一顆健康的心靈和一種健康的心態,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因為有了貪瞋癡,造下的罪業到底有多少呢?說出來,不要把你們嚇得暈過去:"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們無始以來造下的罪業無量無邊,好在所犯下的罪業沒有實質和形象,如果有的話,整個虛空和宇宙都容納不下我們的罪業。

我們是什麼人呢?我們都是罪人。我們的罪業很多,所以基督教有"原罪說"。那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自懂事以來,對人一直很好,從來沒有幹過什麼壞事,包括一些學佛的人,也有這樣說的。可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他會發現自己經常都在造罪。《地藏經》中說:"閻浮提的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我們一天到晚有多少不好的念頭,你們有誰統計過嗎?有人說:只要心好就行了。可是,什麼叫心好?好的標準是什麼?一個人的心一天到晚,有多長時間是好的,你能搞得清楚嗎?其實,我們一天到晚有意無意中不知傷害過多少人,不知不覺犯下多少罪業了。

如何懺悔

無始以來造下的無數罪業,應該如何懺悔?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數,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界,一切功德。"從前我所造成的惡業,週遍法界,現在我用清淨的三業,在十方諸佛菩薩面前,誠心懺悔自己犯下的罪業,以後永遠不再造惡業,永遠安守在清淨戒律的一切功德上。那麼,無始以來所積累的罪業,都可以消除了。

不過,懺悔的效果有好有壞,比如你今天做了一件很對不起別人的事,隨便說兩句道歉的話,嘴巴在向別人道歉,心裡並不自責、改過、痛恨自己,這種懺悔的效果就很差,你的罪過也許就消除不了。相反,如果在懺悔時,用一顆十分虔誠的心,對這件事感到非常地後悔,埋怨自己當初不應該那樣去做,心裡感到難受,懺悔時甚至痛哭流涕。這樣去懺悔,效果就好,你的罪過才能消除。真正的懺悔應該表現在身口意三業上,懺悔時我的思想、語言、行為三者高度集中起來,渾身的每一個毛孔都有悔罪的表現,這才是清淨的三業懺悔。

佛教的懺悔方法大體有三種:

第一種是作法懺。僧團每半個月做一次布薩,這是僧伽自新的會議。在會上,把你這半月以來,做了哪些不應該做的事,一一說出來,作自我批評,求得大家的原諒,達到消除業力的效果。僧團的這種懺悔,有一套很嚴格的規定,根據你犯罪的大小、多少,來看你犯的是哪一種罪,你必須對著多少人的面懺悔,如有的要對十個人懺悔,有的要對二十個人,甚至更多的人面前去懺悔。僧團每隔半個月,僧人要做一次這樣的懺悔,這種懺悔叫作法懺。

第二種叫取相懺。通過拜懺,如拜水懺、拜梁皇懺的形式,之後,你的心才能清淨、安樂、輕鬆。不然,心裡老是有一種負擔。罪業的包袱沒有放下,心情就會沉重。現在社會上有的人,把古代祖師製定流傳下來的懺法,拿去替別人懺悔,利用這種方法賺錢,若是古代祖師看見一定要痛哭流涕。其實,懺悔本身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別人。我也念三昧水懺,經常把這種懺悔作為自己的功課去誦,每次念的時候,還是有感應的,覺得自己無始以來真是造下不少的罪業,懺悔之後,感覺特別的好,輕鬆很多。

第三種叫實相懺。觀罪業本空,罪業也是因緣所生,並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罪;但是不要以為觀罪業本空,我造罪業多少也無所謂,反正罪是空的,我可以繼續造罪,但是果報是空還是不空呢?肚子餓了,還要吃飯;肚子痛了,難受的是你,不是別人。實相懺從觀空著手,是一種很高的修懺悔的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如果能體會罪業的實相本空,我也本空,罪也是空,造下的罪業也就消失了。但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達不到,所以還是從作法懺、取相懺下手。所謂"誠心懺悔,後不復造",誠心懺悔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業,以後永遠不再造惡業。

"恆住淨戒一切功德"。要永遠持戒,守住在清淨戒律的一切功德上。佛教對一般歸依弟子要求持五戒十善。具足戒的條件和要求就更高,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五戒十善對在家佛子來講非常重要。修學佛法首先就從持戒下手,通過持戒,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去做,哪一些事情不應該做。通過持戒分清善惡,去惡從善,用戒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使我們的人格趨向完善。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段話告訴我們,懺悔不是一天兩天,而是要不斷地懺悔,盡未來地懺悔。眾生的業、煩惱不會窮盡,所以我的懺悔也不會窮盡。懺悔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永遠沒有間斷。用身口意清淨的三業,不知疲倦,至誠懇切地修懺悔。

 

要記住,在我們的修行中,要經常懺悔,這樣才使我們有一個清淨的人格,才能使你在修學佛法上有所成就。

第七章 隨喜功德願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佈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喜、不嫉妒

第五大願:"隨喜功德"。隨,跟隨、依順、不違背的意思;喜,歡喜、不恨、不討厭的意思。什麼叫隨喜功德呢?凡是別人得到利益,或做了好事,不論大小,不管是看見的,或是聽到的,哪怕一絲一毫,如像是自己跟隨他人同做一樣,表示由衷的歡喜、讚歎。比如看到別人給希望工程、給寺廟捐獻了一萬塊錢,雖然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捐獻,但是你從內心為他人的這種行為表示讚歎,感到高興、歡喜;即使你沒有出一分錢,但是你所得到的功德,跟這個人所得到功德是一樣大的。隨喜功德,成本非常低,效益非常大,是十分廉價的。

有人說,這種功德划得來,反正我又沒花一分錢,只是高興一下,這有什麼難的?其實,事情並非這樣簡單。對於一個嫉妒心比較重的人來說,恐怕難以做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通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如兩家人,在兩對門各自開了飯館,看到對門顧客多,生意興隆,一天到晚進出顧客量大,自己這邊的生意十分清淡,一天到晚守在那裡,自然會生起嫉妒,巴不得這個飯店早一天搬走,或是把他的廚師奪過來。還有的人,自己生得矮小,皮膚又黑,天生一副不引人注目的容貌,老大不小了還找不到女朋友,一次戀愛也沒談過。相反,對門鄰居家的小夥子,高大魁梧,長得英俊,一表人才,那些漂亮的姑娘們,成天圍繞在他的身邊轉來轉去,有說有笑。那你說,這個人會為別人高興嗎?我看,很難做到,是不是?所以嫉妒心是修學隨喜功德最大的障礙。

對於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講,要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對別人所做的一切好事,或取得的成就,我們要表示由衷的歡喜,不要說風涼話去打擊別人做好事的積極性,要說讚歎語,使人家高興。別人有錢,出一萬元修廟、架橋、鋪路什麼的,你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出上十元、五元表示隨喜。我們要學會一種隨喜的心態,要修學隨喜功德。

以佛陀為榜樣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修隨喜的功德,首先對佛、菩薩的善行和一切功德表示隨喜,諸佛如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諸佛如來,不是一佛、二佛,而是整個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他們所做的一切善事和功德,都是我們修學隨喜的對像。諸佛菩薩到底有哪些功德呢?普賢菩薩告訴了我們:"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諸佛如來之所以成佛,是從最初發心開始修成的。佛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普通人經過修行而成佛的。

佛教裡有這樣的一句話:"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釋迦牟尼佛不是生下來就是佛,彌勒菩薩也不是平白無故地就成為菩薩。佛祖釋迦牟尼,原先是跟我們一樣的凡人。他的父親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他是他們的太子。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說:他的母親回娘家,路過蘭毗尼園,手攀無憂樹枝休息時,忽然從右肋生下了他。長大後,像凡人一樣娶妻生子,過著世俗生活。從有關史籍上可以知道,他在修道中遍訪了當時印度著名的宗教師,最後才摸索出一條解脫人生痛苦的大道。釋迦牟尼這個名字,也是後世佛教徒對他的尊稱。釋迦指釋迦族,牟尼是聖者或賢人的意思。合起來的意思是"釋迦族中的聖者"。他的真名叫悉達多。

悉達多太子早年的生活很幸福美滿,擁有權力、財富。在他十七歲那年,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公主為妻。耶輸陀羅是鄰國天臂城主善覺王的長女,窈窕的姿態,秀美的嬌容,像初春的柳絮。英俊的太子,美貌的公主,就這樣結下了美好的姻緣。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名叫羅睺羅。有一天,悉達多太子突然拋棄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出家修行去了。關於他出家的年齡,一般資料也不明確。據研究者考證,有的說十九歲,有的說二十九歲。總之出家時很年輕就是了。也許有人會問,他既然生活得這樣美滿幸福,為什麼還要出家呢?這個問題說來話長,這裡只介紹一些悉達多修行、證悟的經過。

悉達多的父母知道他決意出家修行,都十分傷心、難過,想了許多的辦法勸阻,都沒能改變他出家的決心。只好悄悄地派了憍陳如等五人跟隨他,服侍他,盡到父母最後的心意。

太子出家成了沙門,托著瓦制的食缽,一步一步向王舍城走去。到了城郊,並不急著進城,而是在附近的靈鷲山上找了一個岩洞,作為修道和暫時棲身之地。後來,他離開那裡,四方行腳,尋師訪道,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這六年的生活經歷,是相當困苦的。經文中說"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有一次,在尼蓮禪河洗澡,因身體過度虛弱,洗完澡後連爬上河岸的氣力都沒有了。對六年的苦修結果,他很不滿意,覺得根本沒有證悟真理。最後,他來到尼蓮禪河畔的一棵大畢波羅樹下。畢波羅樹是梵文的音譯,漢文佛經上還將它譯為"阿沛多羅樹"、"貝多樹"、"阿輸陀樹"等。還有的經文將它稱作廣為人知的名字,即"菩提樹"。為什麼叫它"菩提樹"呢?"菩提"是梵文的音譯,意為覺悟、智慧,後來專指對佛教真理的覺悟。因為釋迦牟尼在這棵樹下證得菩提,覺悟真理。此樹沾聖人之光,被稱為"菩提樹",原來的樹名在中國反而鮮為人知。

菩提樹是一種熱帶的常綠喬木,樹幹呈黃白色,異常的高大粗壯;樹葉是橢圓形的,葉片非常闊大;樹籽堅硬圓潤,可作念珠。悉達多在這棵樹下鋪上一束軟草,敷上座具作為坐墊,然後盤腿坐下來,即"結跏趺坐"。並立下大誓願說:"不成正覺,不起此座!"由此靜靜地進入了悟道的沉思。

悉達多在菩提樹下究竟坐了多長時間才悟道呢?經典上說法不一,有的說七天七夜,有的說四十九天。最後一天的凌晨,他突然抬頭望見天上的啟明星,頓時大徹大悟。這就是佛經上常說的:"釋迦尊者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從此,覺悟後的太子,被人們尊稱為"佛陀",也就是"覺者"。

佛陀覺悟的是什麼呢?佛陀初轉法-輪時,向五比丘講述了他所領悟的生命的秘密。這就是十二緣生的因果法則的規律。這個內容,是佛陀七天七夜中沉思的主要成果。因為,他破譯了生命和宇宙的奧秘,突破了人的理性和思維極限,飛躍到佛的境界。所以,佛也是由人修來的。從佛陀出家、修行、證悟,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啟示呢?佛陀既然是人修成的,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只要修行,也是能夠成佛的。禪宗裡有的學禪的人,去問祖師,什麼是佛?回答:"你就是佛!"你敢不敢承認自己是佛啊?如果你不敢承認自己是佛,你離佛道就遠了。《大本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就是說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能,或者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成佛的資格,禪宗非常重視這一點。

"從初發心,為一切智"。佛陀從最初發心修學佛法的時候,就是為了成就一切智。什麼叫一切智呢?就是佛陀所成就的一切智慧。佛,是覺悟者或智者,它是梵文的音譯。不過佛教中所謂的覺悟,與通常的理解不同,它指一種特殊的智慧或覺悟,不是世間一般人的聰明才智所可比,而是指具有斷除煩惱和痛苦證得真理的智慧,佛教專稱這種智慧為般若智。佛陀就是徹底、圓滿、擁有般若智的覺悟者。佛陀跟凡人不同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就是證悟了宇宙人生真相,解脫人生一切的困惑和煩惱。

"為一切智"就是修道成佛,成就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呢?普賢菩薩說:"勤修福聚,不惜身命。"要想成佛,就要精進修福修慧。佛有兩種功德達到圓滿,就是福慧達到圓滿。我們稱佛為兩足尊,也就是說,佛陀的福德和智慧達到了圓滿。反過來講,我們的智慧修得怎麼樣呢?佛陀成就的智慧,我們尚未開發;至於福德呢?每一個人肯定都有,只是多少的問題。因此,福德在修學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壽命長、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兒女孝順、人緣好、臨命終時死得安祥......這些都是修福德而得到福報的具體的體現。但是世界上的人,不管是當官的,還是百萬富翁,擁有的福報都很有限,只有佛的福德和智慧是圓滿的。佛陀的功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打開經書能看到許多這樣的故事:地髒了,佛陀會去掃地;看到老比丘老眼昏花,穿針縫衣服,眼睛看不清,佛陀幫他穿針縫衣。老比丘感動地說:我不敢勞累您!佛陀說:"我也要修福報的,我能成佛,就是無始以來我非常重視福報的積累。雖然我已成佛了,但還得繼續修福報。"這就是說一個人的命運的好壞,福分的大小,是靠自己無始以來,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佛陀這樣的聖人都要修福,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之人,更應該向佛學習,勤種福報的善根!

社會上有的人福報很大,有許多人很有錢,但只懂得吃喝玩樂,享受福報。有的人只懂得拚死地去掙錢、拚命地去享福,不懂得做好事,也不知道一個人的福報是有限的。就像銀行的存款一樣,只知道往外面取,不知往裡存,時間長了,再多的錢也會被取光的,福報的道理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要惜福,要懂得修福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的福報享完以後,他就會提前死。佛教講人的死有三種:一是福盡死,壽命沒到,但福報享完了;二是壽盡死,壽命到盡頭就死了;三是橫死,就是意外的車禍傷亡。諸佛從最初發心開始修福報和智慧,甚至為了修福報,諸佛不惜獻出他們自己的生命。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佛陀的成就不是一生修來的,也不是幾十年就能成佛的。佛陀的成佛經過多長時間呢?普賢菩薩告訴我們"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佛剎就是佛的世界、佛的國土。我們把佛的國土剖析成微塵,這個微塵就像一個一個微量元素,然後把每一個元素比作一劫。在每一個劫裡邊,佛捨棄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的頭目手足。

佛陀在過去無數生中因地行菩薩道時,有一次,他在山上看見一隻母老虎守在三隻小老虎身邊。天正下著大雪,已經下了好幾天的大雪,山林裡的動物都躲在洞裡,老虎找不到東西吃,母老虎沒有奶水餵小老虎,眼看這幾隻小老虎就要餓死了。佛陀為了救活這幾隻老虎,就把自己身上的肉用刀割下來,拿去餵虎。

佛陀做國王的一生中,天人為了考驗他行菩薩道的道心,故意變做一隻老鷹,追捕一隻小鳥。那隻小鳥飛到王宮裡,就躲進國王的袖子裡。老鷹抓不到小鳥,開口說話:"請您把小鳥還給我,因為我肚子餓,小鳥是我的食物,請把它還給我吧?"佛陀說:"它跑到我這裡來是為了避開你的追殺,我只能盡力去保護它,我不能把它給你。"老鷹說:"你既然這樣慈悲憐憫它,你也應該慈悲憐憫我呀!你救了它的性命,就意味著奪去我的一頓午餐!"佛陀回答說:"那你想怎樣呢?"老鷹說:"你不想讓我挨餓,就把你身上的肉,割一塊下來,相當於小鳥重量,這樣才可以。"佛陀毫不猶豫,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滿足了老鷹的要求。

還有一生,佛陀作為仙人在雪山上修行。有位天人現羅剎相,來到仙人面前,宣稱他曾經聽過佛陀說法。仙人就向他求教佛法,羅剎說:"如果你想從我這裡得到佛法,我當然可以告訴你。不過,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否則,我不會告訴你。"仙人說:"你有什麼要求,盡管說吧?"羅剎說:"你必須用你的身體和性命來供養我,我要吃你的肉。"佛陀馬上答應了天人的要求。佛陀為了求佛法在因地時不惜自己的頭、目、手、足,這種例子非常多。佛陀的這種行為,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捨身為法"。為了追求佛法,得到真理,捨去自己的身體和性命,在所不惜。

捨身為法,對於一般修道人來講,簡直難以想像,更不用說做到了。但對於釋迦牟尼來說,他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他說:"我無始以來,生命的時間對於我來說,那簡直是太長太長了。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浪費了多少生命。現在為了尋求真理,得到真理,為自己、為眾生的解脫利益,雖然死得痛苦一些,但是死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孔夫子也曾經說過:早上能聽到真理,晚上死了也值得。

"為法忘身"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別人沒有錢,你可以或多或少地拿一些錢給他。假如他要電視,你讓他搬去就是了。這些東西對你的身體、性命不會構成傷害和威脅。但如果有人需要換心臟,才能保住生命,要你把心挖給他,你捨得把心挖出來嗎?我看一般的人是難以做到的。因為電視機搬走了,還可以再買一個,反正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但是一個人只有唯一的一顆心,如果把心拿給他,自己就沒法活了。你肯定會這樣說:有錢什麼東西都能買得到,但唯獨買不到心臟,這個要求我不能滿足你。這就難以做到,對嗎?但是作為每一個學佛、行菩薩道的人來說,就要向佛學習!佛能捨身為法,佛能做到,我們也應該去學習。

菩薩道的修行的具體內容是六波羅密。波羅密不是指那種又香又甜又好吃的水果菠蘿。佛教中所講的波羅密,是指修行的六度法門。波羅密是梵文,翻譯成中文,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六度,是使我們度過生死的痛苦、煩惱、困惑,到達成佛的彼岸的船筏。六度法門的具體修行的內容是:一是佈施,二是持戒,三是忍辱,四是精進,五是禪定,六是般若智慧。

因為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堅持不懈地修六度法門,所以"證入種種菩薩智地"。菩薩地,是把菩薩修行的過程分為十地。這十地的名稱依次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十地在佛法的修行中,它的果位非常高,要通過修六度後才能得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最高的覺悟,也就是成佛了。成佛以後,說法度化眾生,化緣已畢,然後就"分佈舍利"。舍利是佛的身骨形狀,像珍珠那樣圓的,質地有些像水晶,很透明,很堅固,顏色有紅綠黃白幾種顏色。北京的佛牙塔,就是佛陀的牙齒的舍利。佛滅度後把舍利分散給弟子們永遠供養。

舍利是一種寶貝,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弟子阿難等把他的身體火化後,發現許多許多明亮堅固的五色珠,這種五色珠,就叫舍利。佛陀的眾弟子們修造了一座塔,藏放佛的舍利,永遠供養。他們把佛的舍利分佈到各個國家,分佈到世界的各個地方去。這種舍利分散在各處寺院供養,功德是非常大的。

供養舍利的意義,也許很多人不一定清楚。佛因為已經涅槃了,世界上的眾生,都見不到佛了,所以特地把佛身體的骨頭舍利留在世界上,後世的佛子們見了佛的舍利,就像見到佛一樣。供養佛的舍利,就像供養佛一樣。"所有善根,我皆隨喜"。這兩句經文的意思,是綜上所述的種種功德,對佛所修的一切善法,我都會表示由衷的稱讚和歡喜,並以佛陀為榜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就佛果。

為他人的利益而高興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一切眾生的生命現像在佛教裡歸納為六趣四生。六趣,即六道輪迴,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四生,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胎生的動物如人、馬、羊、貓、狗等等,從娘胎肚裡邊生出來的;卵生的動物如雞、鴨、鵝各種鳥類,它們的生命從卵孵化出來的;濕生的眾生如蚊子、蒼蠅、水裡邊的沙蟲等之類的動物,它們靠濕氣出生;化生是無中生有,不借助物質條件而出生的有情生命。我們隨喜的對像不僅僅是諸佛,十方世界所有眾生,對他們一絲一毫的善舉也要表示隨喜。我們不僅對諸佛菩薩所有成就的一切功德表示隨喜,對一切眾生的善行或幸福也要由衷地歡喜。

隨喜功德的修習,就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看見某人把幾萬元錢,拿去為那些貧困山區失學兒童蓋上一所學校,給那些貧窮人家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解決特困生學雜費問題。雖然你沒有這筆錢去幫助他們,一分錢也沒有拿出去,但是,你能對他人行為感到由衷的歡喜、讚歎,那你所得的功德也跟他一樣大。又比如說,當你走在街上,看見某人把地上的西瓜皮撿起來,扔到果皮箱裡。雖然你沒有動手,但是你能為他這種良好的行為表示高興,那麼,你的功德也跟他一樣大。

我們為什麼難以做到隨喜功德呢?原因是嫉妒心、自私心理在作怪。為他人的利益往往高興不起來,主要是我們的心胸太狹窄了。普賢菩薩的第五大願"隨喜功德",就是對治嫉妒、自私、狹窄心量的最好方法。菩薩道為什麼說難行呢?因為菩薩道的特點是完全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成就別人。

見賢思齊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聲聞指聽聞佛陀說四諦法門之後,然後開悟成就道業的人。聲聞成就四種果位:初果須陀洹,他從人間到天上往來七次,然後才能了脫生死;二果斯陀含,他要往來人間一次,最後他才能證得佛果;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就不再來了,在天上證果;四果阿羅漢,徹底斷除煩惱,證得佛果。四果聖人又分為有學、無學。有學是說功德沒有圓滿,還應該繼續向上修的意思。無學是說所有應修的功德已經修學圓滿,沒有什麼再應該修學的了。

獨覺聖人自己看到花開花落,春去冬來,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突然領悟到世界無常,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稱為獨覺或緣覺。這種人慧根深厚,領悟力強,在沒有聽聞佛法的情況下,自己也能夠覺悟宇宙人生真實,解脫煩惱。所以,佛陀的出世與不出世,客觀規律是普遍存在的,只要你具備獨覺的這種慧根,你自己也能覺悟。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意思是說:以上所說佛陀在做菩薩的時候,立志發願度眾生,行菩薩道,證得成佛那廣大圓滿的功德,菩薩所修極難極苦的功德和行為,我都由衷地表示歡喜和讚歎。"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一段經文,也是同前面懺悔業障末後一段,完全一樣,不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