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必須要清淨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苦難嗎?沒有不高興的事嗎?你事事都能如意嗎?絕對不可能。不說大家,就說我,如果今天早上念這部經,念得心裡很喜歡,我就很如意。如果念了這部經,有妄想、有雜念,或者自己很慚愧——這慚愧也不是好的,沒慚愧是不行,還有懺悔。

如果正在念經的時候,有這些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呢?你已經起行了,那些在你沒起行的時候,你應當思慮、應當考慮,懺悔、慚愧,你正在修的時候,夾雜這些進來就不純了。這不叫清淨心,淨心觀就得這樣淨。

當你念經的時候,你夾著好多的思想在裡頭,雖然你在念,你心裡不清淨。你既然心裡不清淨,你所得到的果清淨嗎?好比你念普賢菩薩的《普賢行願品》,你心裡頭不清淨,你能跟普賢菩薩結合一起嗎?你能得到普賢菩薩的大悲心嗎?

若你念《金剛經》,你能體會到——須菩提一見到佛往那裡一坐,他就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須菩提跟著佛也二三十年了,天天如是,怎麼沒看見佛「善護念」、「善付囑」啊?怎麼今天才發現佛「善護念」、「善付囑」啊?須菩提證了阿羅漢果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見思惑都斷了,他今天才體會到佛是「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大家天天念《金剛經》,你體會到佛怎麼樣來「善護念」、「善付囑」啊?

你必須得淨心。你淨了心,觀你的心,跟佛所教導的教義、跟佛所製定的制度結合不結合?一定要結合。結合了之後,你就進入解脫道。不然你上不了,連道路怎麼走,到得了哪兒,你都不知道。你出了門都找不到家,東西南北往哪兒走啊?就是這樣一個含義。

你要想修,必須清淨你的心,然後好好觀察一下。事前有些準備,你準備好了,然後正式修行。像我今天要拜懺,拜懺了,你的心先靜一下,到正式拜的時候,每句話都講「一心敬禮」,你千萬不要兩個心、三個心、四個心,乃至包括好多心到這裡來磕頭。磕頭只有身體禮拜,效果不大。雖然也在磕,拜完了,也出一身大汗,汗白流!汗白流的意思是你得到的少,而付出的多。這樣子就需要淨心,需要觀心。

我們這裡說的淨心、觀心,是能把你的妄心降伏一下,不是斷,我們還沒有達到真心。真心具足一切,從降伏到斷,讓我們真心顯現;顯現了之後,依真而修,才能夠從菩提道的發心證入菩提果。這中間有很多過程,要不然佛不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