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總是隨著外在的境界轉變,或者喜歡什麼,或者厭惡什麼,變化不定,不能平靜。當看到別人做的比我們好,進步比我們快,工資比我們多,職位比我們高,有些人就會心生嫉妒;當得了點小小的成績,有些人就自以為是,感覺別人都不如自己,驕傲且輕慢。看到好的東西就想得到,甚至寢食難安,這是我們的貪心在作怪;碰到自己不願看到的人,心裡就會忐忑不安、躲著走,這是因為心裡有愧。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心裡的煩惱習氣,是沒有「平常心」的表現。
外在的境界不斷變化,我們的心卻仍然活在對過去的記憶中,用過去所產生的想法看待當下,這是造成痛苦的原因之一。過去看到某個人不好,或有什麼缺點,我們就會一直這樣認為;當發現他做的不錯了,缺點沒有了,心裡就會詫異,他怎麼進步了?其實別人在不斷提升,而我們卻缺少敏銳的感覺,看待他的眼光一直不變。
有時我們做了一件比較成功的事,或突破了一個境界,就沾沾自喜,一直沉浸其中、樂此不疲;有時我們做了糟糕的事,就傷心不已,每當憶起,懊惱不安。我們的腦子裡全是過去發生的、讓我們或悲或喜的事情,或者自己所幻想的一些脫離實際的鏡像。這讓我們心裡不能平靜,頭腦不清醒。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說:「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謂妄想,就是過去所做、所說、所見、所聞的影像留在我們腦子裡。讓我們高興的,我們執著;讓我們痛苦的,我們也執著。想的次數多了,就會形成心理慣性,影響自己的行為。過去的種種的影像,形成了現在的我。
古來大德說,「平常心是道。」外在的境界是變幻無常的,我們的心也往往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訓練我們的心,讓它不管對外在的變幻還是內在的起伏,都能平等視之、平靜視之。
順境時要收心,逆境時要放心。順境時不可得意忘形,逆境時也不用頹廢不振。對於外在的境遇,要做到收放自如,過猶不及。
佛教講「一切唯心造」,其實外在的境界都是自己內心的境界。同樣一個境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樂觀的人總會看到積極的一面,悲觀的人則看什麼都是消極的。宋代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春花秋月本無情,夏風冬雪亦無義,倒是人心偏有意。
《心經》裡講:「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都是心的罣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