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如何看待死亡?
1、問:法師,請問該如何看待生死?求解結。
學誠法師答:死是一期生命的結束,也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好比睡覺是今天的結束,是明天的開始。
2、問:師父,昨晚十歲的兒子睡前忽然哭著說:「特別害怕!媽媽如果死了我該怎麼辦?」作為媽媽,我該如何答覆他?回想這種對自他死亡的恐懼,自己小時候也有過,當時大人都沒有給到讓我滿意的答覆。請教師父!
學誠法師答:每到寒冬,樹葉都會枯萎、掉落,可是它們並沒有消失,而是化作泥土的一部分,第二年春天,還會有新的樹葉長出來。生命就像樹葉,有生長,也有萎落,但永遠有無限的希望。
3、問:師父,為什麼年輕的生命會沒有任何預兆地突然消失?佛說善有善報,為什麼被人人稱讚有孝心、善良的人不僅沒有善報,甚至沒有了生命的權利?還要留給在世的親人無盡的悲傷?
學誠法師答:生命不會消失,只是轉為另一個形式。若勤修善業,生命必定會越來越好,善必有報。若能真正了解因果和生命的真相,就不會過度悲傷,每個人都應多造善業、互相善待,為來生更美好的相逢做準備。
4、問:法師,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看多了生老病死,近來很害怕生病,很恐懼死亡,害怕失去家人,害怕離開愛人,睡覺也不踏實,總是做惡夢。我不想這樣卻走不出來。怎麼辦?
學誠法師答:誰都躲不過生老病死,每個人一生的壽命都是有限的,不要去無謂的擔憂和害怕,而是要更清醒的認識到什麼是值得珍惜的,什麼是應該做的。讓自己的生命在他人的笑容中體現,讓身邊的人乃至更多的人因自己得到溫暖和希望,我們有限的生命便有了無限的價值。
問題二:怎樣看待親人的離去?
5、問:請教大師,如何看待至親的老去、病死。這種讓人悲痛欲絕的事,實難快樂起來。
學誠法師答: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人與世界,不過新陳代謝而已,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生死輪迴的循環。佛陀也正是看到了這種最不幸的究竟之苦,才發願修行、追求解脫。佛陀發現了人生與世界的真相,是無始無終無邊際無限度的,並且找到辦法讓人們在其中不斷進化,打破生死的循環流轉。
6、問:家里人去世了,到底怎樣從悲傷中走出來呢?
學誠法師答:一期的生命結束後,人會憑藉自身的業力進入下一個生命形態,即「來生」,修行人可以通過把握自己的業而把握來生,既利益自己,又能利益到與自己有緣的親友。與其悲傷,不如化悲痛為力量,積極修行,為自他都開創光明美好的未來。
7、問:我剛剛經歷了一場生離死別。我戎馬辛勞一生的父親離我而去,半月來我寢食難安。請教法師,有天堂嗎?我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天堂的親人無牽無掛,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學誠法師答:佛法告訴我們,這一生的死亡是另一生的開始。多行善,好好做人,父親也會感到欣慰的。
8、問:還是要向前看?自從爸爸今年去世以後,我總是回想起以前他在世時候的種種,妄圖停在那個階段,清醒後發現是徒勞的,卻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學誠法師答:人的生命不是一了百了,不是「人死如燈滅」,而還會有無限的未來。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過去的親人,所以我們要學會善待生命,善待有緣遇見的每一個人。
9、問:我盡力保護我的孩子,但他在我腹中五個月就走了,我很痛苦!我知道我要學會放下,但妄念控制不住,我真不知該怎麼辦,請法師幫幫我吧!
學誠法師答: 緣來則應,緣去不留;因緣無盡,願力相牽。
10、問:清明節快到了,我們應該怎樣緬懷世去的親人,燒紙錢有用嗎?
學誠法師答:燒紙錢是民間習俗,佛教沒有這種說法。緬懷親人、慎終追遠,不僅僅是抒發思念之情,真正的重點在於策發起自己內心的責任感,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是前人的延續,因此不能自私自利、不負責任的生活,既要報前人之恩,又要為後人創造可持續生存、發展的環境。
問題三:怎樣看待自殺?
11、問:師父,我們的老師選擇了一種決絕的方式離開世間,撲面而來的悲涼與空蕩讓我很無措,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一時不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和境界,我該如何面對呢?
學誠法師答:平常人們忙於種種事務,只有在面對死亡時才會想到生命這個真正的命題,這是逝者於我們最後的恩德。寶貴的生命,不要等到快要失去了才想起來去珍惜。要好好想想如何善用自己的生命,死亡來臨時,讓自己能夠問心無愧。
12、問:師父,我很脆弱,今晚又想輕生,活著真的沒什麼好的,死亡會不會讓我逃避讓人煩惱的社會。
學誠法師答:只要活著,就有機會越來越好。想讓死後比活著更好,一定要靠活著時的努力。
13、問:師父,如一個人對生活沒了興趣,是否應主動放棄生命?
學誠法師答:其實,他想放棄生命,也是為了追尋快樂,人心底深處總是有希冀、有期盼的。對生活沒興趣,只是不懂得如何找到快樂。有空時可以到北京鳳凰嶺龍泉寺來參加活動,體驗佛法,品味快樂。
14、問:多數人怕死,為「死」字擔驚受怕太多。而我卻不同,我嚮往著死亡,死是種快樂,因為那沒有痛苦。不瞞法師,我早已想自盡,卻怕死後有輪迴,而且又聞得自殺的人無法投生,沒日沒夜地痛苦下去。
學誠法師答:嚮往死亡,不過是因為覺得活著太痛苦。與其把快樂寄託在未知的死亡上,不如從當下開始轉念,消除痛苦、增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