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夢,吃虧與譏諷都不是事

在很多人心裡,善良就等於軟弱,等於老實受欺,慢慢衍生出很多奇談怪論,例如怕吃虧就不能太善良,等等。其實善良必須要與智慧結合才是完整的,要在與人為善的發心下,運用智慧去解決問題。

人生沒有「完」,走到谷底的時候,就只剩向上一條路。重新檢視自己,反省迷夢,珍惜現在,修福積德。

自己在意、計較,就會感覺「吃虧」;若不那麼精明,寬厚一點、少算計一點,心裡沒有「吃虧」的想法,反而憨憨地積下許多福德。業決定一切,哪有真正的便宜可佔,又何嘗有憑空的損失呢?

願意吃虧與勉強吃虧,心態截然不同:前者包容而廣大,後者斤斤計較滿腹抱怨。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怨天尤人是損福報的行為。

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吃虧多了,總有厚報;喜愛佔便宜的人,定是佔不了便宜,贏了微利,最後失了大貴。

再好的東西,你也不可能長久擁有,不必計一時回贈,莫如常懷憐憫之情,常施援助之愛,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別以為成敗無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開。

越想佔便宜的人,越容易覺得自己吃虧。總認為凡事是別人的錯,對自己的錯誤輕描淡寫,對別人的問題耿耿於懷。這些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我執越重,苦惱越多,「諸苦由貪自樂起。」

「吃虧是福」是一種豁達的心態,能夠坦然接受眼前的不如意,不比較、不鬥氣,在利益衝突時甘願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犧牲小我成就團體。有這種心態的人,表面上看起來損失利益,但其實是在為自己培植福德。這個心是關鍵,如果缺乏這種心,僅僅「吃虧」,是不能轉化為福報的。

接受自己,活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利益他人,才可成就自己;心量越大,福報越大。在意別人的譏毀,是懦弱。

別人的嘲笑只是一粒小小灰塵,把它彈開就好,不要放到心中,變成堵住心門的巨石。擁有自己的夢想,做自己該做的事,有一天你會發現,即使缺陷或許是另一種形式的禮物。

總佔小便宜的人,一定得不到大福報;反過來,若小處肯歡喜吃虧,則其福必厚。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擴大自己的度量,培植自己的福德。自己內心沒有煩惱了,也才談得上去幫助他人。錙銖必較,雙方都不好過。

佛法講「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無論讚美也好,譏毀也罷,都不要放在心上。自己的人生是自己走出來的,把他人的議論都當做微風吹過就好。

佛法的教授是建立在無限生命的前提下的,如果總是只考慮很短時間的苦樂,就不容易理解佛法的內涵。只看眼前和立足長遠,二者的價值觀截然不同,若能站在生死的層面上思考問題,百年一夢,「吃虧」與「譏諷」都不是事,造善業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