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禪與祖師禪

諦老在的時候,觀宗寺冬參夏學,宗教兼修。因為諦老最初講經的時候,外人都說他學來的,不踏實,他個人也以自己歲數輕,不宜老早陞座講經受人禮拜。所以後來就又去參禪,在金山一口氣住了二年多,以後又到其他地方掩過幾次關,專修禪定工夫。後來又漸漸開座講經;可是與前所說的話,就大不相同了;因為他這是從自己心地悟出來的。

諦老深得參禪的利益,自己也很有見地,所以他在講教的時候,也多注重靜坐。學校每逢上課之前,先修止觀,靜坐一小時,就是先入定而後發慧。

禪、具雲禪那(Dyana)這是梵語,譯成中國文為「靜慮」。禪那的本體為寂靜,而又具足審慮之用,故曰靜慮。靜就是定,也就是止;慮就是慧,也就是觀;定慧均等之妙體叫作禪那。

最初,釋迦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這是在西域禪宗的初祖。到了第二十八代,達摩祖師,在梁魏時代來到東土,為東土禪宗的初祖。達摩以下,慧可大師領得無言心印,為第二祖,僧璨為三祖,道信為四祖,弘忍為五祖。弘忍以下,有慧能神秀二位大師;慧能之禪法行於南方,叫做南宗,神秀之化盛於北地,叫做北宗。

南宗的禪法,純粹得祖師禪之神髓,北宗的禪法,有些如來禪的痕跡,這是他們兩宗的特異點。六祖慧能之下,又分出南嶽、青原、兩系,南嶽傳於馬祖,青原傳於石頭。馬祖之後最盛行,輾轉傳持;而又分出偽仰、曹洞、臨濟、雲門、法眼、五家。到了宋朝,臨濟之下,又附揚岐、黃龍、兩個支流。總起來說,就是五家七宗。

中國之稱為「禪宗」,始自李唐時代,故中國之禪宗也就在那個時候最振興!

天台宗門庭講修止觀,不講參禪,其實修止觀和參禪用功的方法雖不同,然而它成佛的目的卻是一樣。參禪是抱定一個話頭,從疑中去參悟;止觀是大開圓解之後,從信中按照一定理路去修證。止觀是以慧門入手,先悟後修;參禪是從行門入手,先修後悟。(上根利智,亦有修悟同時者。)

從慧門入手的,如讓人先睜眼而後行路;從行門入手的,如讓人先行路而後睜眼,這就是因為眾生的根器,有「法性」與「慧性」之不同。「法性」根器者,自以修門先入為相應;「慧性」根器者,自以悟門先入為相應。

如密宗,為「法性」人多,故以修法是尚;台宗為「慧性」人多,故以悟理為先。這裡所謂悟,並不是開悟、證悟、而是承佛所說諸了義經之法相,啟後學之解悟,然後用性德能觀之智,而觀所觀之境,由此才能證悟。雖修悟先後各殊,然修極自悟,悟極是修,亦未嘗二致。

不過從「行門」入手的,是刳舊習而力猛,很容易走岔路,—如無聞比丘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從「慧門」入手的,是克舊習而力弱,很容易走入輕狂。修止觀的,初修空觀,次修假觀,後修中觀。參禪的人,初破當面關,次破重關,後破末後關(牢關)。

禪之中,還分如來禪與祖師禪;例如所說的「禪那,」「止觀,」「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都是如來禪。「天龍一指,」「臨濟四喝,」「雲門餅子,」「趙州茶,」「如何是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看念佛的是誰,」這都是祖師禪。古德說:「如來禪好悟,祖師禪難明。」

記得在禪宗裡有這麼四句話:‘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像這些話,都是機鋒話,能夠參透就算開悟。

「如來禪」,能契機契理,因地因人因時而教。教之中,又有權有實:如「藏教」者,契小機契真諦,純權無實;「通教」者,既通小機契真諦理,亦通大機契三諦理;「別教」三權一實,契大機及契但中理;「圓教」純實無權,契最上大機,及契圓中理。

「祖師禪」,但重契理,多不能通權俯就契機。世間禪,但能契機,不能契理。(如九次第定,就是這樣。)契機契理者稱名為「經」,契理多不契機者,稱名為「語錄」,契機不契理者叫做「學說」。

「止觀」是中國的譯音,梵語名奢摩他(Samatha)譯雲「止」。梵語名毘缽舍那(Vipasyana)譯雲「觀」。「止」就是止於諦理不動的意思,也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觀」是觀照,觀智通達,能夠契會真如。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止」屬於空門和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觀」屬於有門和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後斷煩惱,正證真如。止伏煩惱像磨擦鏡子一樣,鏡子磨光的時候,一切塵垢都沒了,(就比如已經斷惑。)再能夠顯現一切萬象,(比如證理)這就是觀。然而止觀是二而不二的,以法性寂然就是止,法性常照就是觀。觀必寂然,觀就是止,止必明靜,止就是觀。

在羅什法師的《維摩經註》裡說:‘繫心一處名為止,靜極則明,明即慧、為觀。’

《起信論》上也說:‘止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觀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

《摩訶止觀》上說:‘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靜,呼之為觀。’

天台智者大師,從南嶽大師傳受三種止觀:第一是「漸次止觀」,初淺後深,像登梯子升石階一樣。修的時候,最初要持戒,次修禪定,然後漸漸修實相。當時智者大師,曾按照這個義意和層次,說《禪波羅密》十卷。

第二是「不定止觀」,前後互更,像金剛寶在日中的時候一樣,現象不定,無別之階位,也隨眾生之根器不同。或前淺後深;或前深後淺,或淺深事理頓漸不定,智者大師曾依之說六妙門一卷。

第三是「圓頓止觀」。一念具足「空假中」三觀,緣真俗中三諦理,初後不二,自最初緣實相,至於最後,都是行解具頓。智者大師,也曾按照《圓頓止觀》的義理和層次,說了十卷《摩訶止觀》。唐朝湛然大師,又撰《止觀輔行》四十卷,專門解釋《摩訶止觀》。

湛然大師,他自己有著的《止觀義例》兩卷,內中分七科來解釋圓頓止觀,還有止觀大義一卷。

此外,陳朝南嶽慧思大師,著有《大乘止觀》四卷,內中分五門:(一):是止觀依止,(二):止觀境界,(三):止觀體狀,(四):止觀斷得,(五):止觀作用。在最後還有指出的禮佛止觀,食時止觀,及大小便利止觀。上面這些著述,都是對修止觀極重要的,很值得去研究。

《影塵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