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經印經需謹慎

「或有鈔寫聖文」鈔寫應該是提手邊那個『抄』;「體多舛錯」現在也有一些地方道場啊,他是組織大家抄經,有沒有?抄經書,這個我不太讚同這種做法,為什麼呢?現在印刷術這麼發達,拿去印刷工整。如果抄的,他容易出錯,不工整,人家不愛讀。所以你要流通,去印刷不是很好嗎?他說「那信徒來了沒事幹,幹嘛呢?就抄經唄。」誦經不行嗎?讀經誦經不是更好嗎。抄完了,他有的字不行了,那不行了,一抓一搓扔字紙簍去了,這個都不行的,它是聖文吶!不恭敬。

「既不勘治」就是抄完了既不勘治,勘治就是核對,叫勘。「又不護淨」就是做的不恭敬、不乾淨。「或將共同宿處」把經書放在床上 。我八六年在教學的時候,有一個學生他是別的佛學院去的,去再讀的,那麼他把經書放在哪裡吶?放在床鋪底下。

我有一天去查寮看見,我說你這大箱小箱底下裝的什麼東西裝那麼多?他說經書啊。我說你經書怎麼放在床鋪底下呢?他說我們住的上面還有色界天、無色界天呢。你看都學著變成這樣,你說咋辦呢?他理所當然,他覺得理所當然,放在床鋪底下。我說把你放在床鋪底下你行嗎?我說上面色界天、無色界天。後來沒話可說。我說你必須拿出來,你怎麼可以這樣?這樣子我就不留你。這個完全是見解上的問題,對經書如此不恭敬。

「處在門簷,風零雨滴。」就是不恭敬,不收拾好啊。現在我最近打這個材料也在猶豫,就是打完了到時間大家也是會到處亂扔的,現在我是比較不敢隨便打……那現在呀,這些經書的流通真的要慎重,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去隨便印刷。太多,真的太多,氾濫成災呀。有一位大德他有這好樂去弘揚,經書印的很多,運到外國去,人家還沒上碼頭就直接沉到大海去,他說不要,嫌拿來沒地方放,直接沉到大海里去。你看!不要去動不動就印這個了,印那個了。有人學有人看嗎?現在好樂學的人真的很少,很少。網絡又如此發達,他們都去學網絡佛法去了。

這個人因人而異,有一些人喜歡在網絡上看。我對那個東西看了沒有記憶,必須有紙質的本子擺在那裡看才有記憶,那是個人的因緣。現在已經太過發達,太過發達就會氾濫,氾濫就會導致不恭敬,這就是非常損減的事情。

這裡講了「蟲噉爛滅,或增削經論,加添俗語。」把這經論通過自己的語言增減,經過增減增加俗語。「科題品目,混濁聖文」—— 曾經我們這裡出去的有一位,他就自己根據康僧鎧翻譯的《無量壽經》,他也分分,一分一分的分法,然後書印了還給我,他自己洋洋自得。我罵他一頓,我說你是何許人吶?你這麼分我說你合適嗎?你割截經文,我說你罪過大的很吶,怎麼可以這樣?他根據自己的意思啊——「法會因由」,他也弄一個法會因由第一分。我說第一分應該到哪裡,你怎麼知道?我說翻譯家都沒有這麼分,你怎麼可以去分?所以說大家不要膽子太大了,這不可以的,要好好讀,好好學就好,不要去模仿。人家彙集本子那麼做,他也去想這麼做,這不好。這會怎麼樣?會濫於聖文。

《四分律比丘尼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