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正說。

疏。前中論文分為四。下疏文分四。一依論科。二依四道科。三依三心科。四依論釋文。初一可知。

疏。又此四分即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者。第二四道科如雜集第九說。俱舍賢聖品雲。應知一切道。略說唯有四。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釋曰。加行道者。謂引無間道前之加行也。無間道者。謂斷惑道也。解脫道者。無間道後名解脫道。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勝進道者。除前三外所餘諸道。漸勝進故。即解脫道後所起諸道也。是涅槃路。故名為道。釋曰。所起諸道者准雜集。即為斷二障。謂煩惱所知。有加行無間。更有異釋大意皆同。

疏。又此四中初一下。三依三心科。具如初地。

疏。今初因分者。第四釋文。即第一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以是次二分因故。唯牒一因字耳。

疏。今初十法明門下。疏文有五。一單釋門。二故論經名入者引證。論經云。當以十法明入四地故。三明為下雙釋明門。四故論雲下舉論釋。五言證地智者下。疏釋論。於中五。初正釋證地智光明。二亦猶下引例釋。三故前地下引證釋。四言所說下釋下句中所說法言。五便以下通釋下句依彼智光入如來所說法中。論經云思惟是今經觀察耳。疏略以三重釋之者。一總別釋。二染淨釋。三能所依釋。依第三釋文。

疏。因成有二者。謂人法二空。從二空所顯下。會其三觀。言即是真如者自有二意。一者順法相宗。二空非真如故。二成三諦。假名為有諦二空為無諦。真如為中道第一義諦。有三諦三觀矣。又空有不二總為空觀。不壞假名即假觀。合上空假以為中道。下觀二假例此成觀故。相續結雲亦入二空真實。二空真實即是真如異名。名相待假後。結例可知。

疏。後五依此所依立能依下。於中有二。先總明。後初三句下別釋。今初。此識亦通二宗。若生滅識生。染淨依他亦依心有。即法相宗。若真妄和合識亦生染淨。即法性宗。並如前說。

疏。著欲等者。由著欲故有於欲界。由著受故有於色界。四禪不出於四受故。又著正受故。由著想故有無色界。空想識想無所有想。非想非非想中。雖欲絕想亦不出想。三界唯心總結上文。如下六地。

疏。後二廣大下。於中三。初依論釋。二今經下桉今經釋三。又皆言下。通釋界字。第二清淨分。

疏。初中文有三句下。疏文有三。初桉經釋。二辨家不同。三會論釋。今初。初句十智為能生者。即下所列之十句也。智因所觀而成十智。言得內法者。疏釋以證性故。亦是如來教化之法故名為內。何時得耶。論雲。此法明入同時得故。應知。若爾何異前分。而雲前分為此因耶。答因分觀十未得上品。猶在三地得上品竟。即入四地與此同時。若遠公雲。十智十入名異體。一故得同時。而自問雲。兩法相似可得言同。明智體一何得言同。彼自釋雲。此雖體一隨門有別。是故說同。云何門別。前就眾生世界等十。以彰法明。今此乃就三寶等以說法智。故云別也。復應難雲。所觀既異。何名體一。故應如前鈔家之釋。復應問雲。前觀十明得入四地。此前未觀十智云何言生。故應答言。有二義故一前以能化觀所所化。今以所化成能化法。為分能所。所觀沙殊能所相成。故得一時。二者前十明門了相會性。今此十智雖舉十相意在一性。故云內法。性相少異分之成二。性相不離故得一時。問何以將此教化之法為如來家。論雲。如來自身所有諸法。以是法故顯示如來。釋曰。若無此法不名如來。故此十法佛所安住。名之為家。

疏。然如來家下第二辨家不同。准下林神八地亦生。生無生忍家故。如來亦名究竟生家。故云略耳。

疏。若准瑜伽下。第三會於論釋。二論意同。言此中智契下。顯所證體成上內法。即前地五方便中第三方便也。

疏。謂大乘是菩薩自所住處等者。釋上名也。然論主一時列四名已屬經竟。重複料揀解釋。今初雲自住處畢竟智。即初列名。謂大乘下是復重釋。論具雲菩薩自住處者。謂大乘法中故。

疏。上二約行德等者。三寶是已之上故云勝進。

疏。四餘六句明分別說智者。即論立名。謂是教智下。疏釋論分別染淨故。是論總釋。謂初二句下。是疏釋論。

疏。故論與經影略而說者。經云因業有生。論雲。初二句隨煩惱染故。

疏。言此順論意者。以論雲煩惱。今將經文生死就論。故云此順論意。

疏。即不濫前因業有生者。今雲觀眾生國土業故濫前也。

疏。後二句自利行者。疏文有五。一正釋經文。二煩惱影取生死下。以理會經。三菩提之智下。通影取菩提難。恐有難雲。涅槃性盡。可雲無所有盡。菩提非性。何言無所有盡。故以符理全同涅槃四。然是世諦下通。約順理解釋上難以約理釋。濫前如智故。故通雲異。異相云何。其猶相見道中。亦觀非安立諦。而是後得。此亦如是。雖觀於如而是教智。又後二句下。更顯別理自有兩意。一即四出偈。謂觀前際後際故。即本有今無本無今有。觀無所有盡。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第五經疏已廣分別。後亦是下。觀緣生觀。然上十智正觀如來教化之智。智之別相必由所觀。不觀所觀安識佛智。佛智證彼內法。四地菩薩亦如是證思之。第三對治修行分。

疏。大智自利異凡者。二行總有四對。一名自利利他對。二大智大悲對。三護凡護小對。四不住生死涅槃對。即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後結成無住。以攝前位。

疏。論主別有道品論者。出不釋所以。今之四門亦無所不具矣。

疏。諸乘覺因者。通三乘菩提故。俱舍賢聖品雲。覺謂盡無生智。順此故名分。釋曰。覺者無明睡眠皆永斷故。盡無生智為此覺體。三十七品順趣菩提。名菩提分。今順亦因義。

疏。二顯同異者。疏文有二。先明大小通局有異。後若准智論下。明法一心異。於中四。一立理。二引證。三揀差別。四廣證大義。

疏。如分別四諦下。第二引證暗引涅槃。即第十三經。南本十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昔一時在洹河岸尸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少許樹葉。告諸比丘。我今手中葉多。一切因地草木葉多。諸比丘言。世尊。一切因地草木葉多。不可稱計。如來所捉少不足言。諸比丘我所覺了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為諸眾生所宣說者。如手中葉(迦葉難言)世尊爾時說如是言。如來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即為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問則能利益安隱快樂無量眾生。善男子。如是諸法。悉已攝在四聖諦中。下云智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善男子。知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皆是苦。非是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廣說(云云)又云。善男子。知愛因緣能生五陰。是名中智。一人起愛無邊無量。聲聞緣覺所不能知。是名上智。又云。善男子。知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非是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又云。善男子。知是道相能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釋曰。皆明四諦有無量相。而皆攝在四諦之中。故知三十七品。若分別之有無量相。則三十七攝無量道品。

疏。但心行大小不同者。三揀差別下。釋文中廣見其相。

疏。淨名下第四廣證大義。總引三經四文。一引淨名二文。一即光嚴童子經。初已引。今但舉其中雲三十七道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下結雲。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釋曰。意明得道之處即是道場。萬行得道即為道場。即大菩提因也。二即法身因。亦淨名方便品。由國王等皆來問疾。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廣訶身竟。便雲。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佈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諸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既雲能生法身。明非小矣。

疏。大集名菩薩寶炬陀羅尼者。第三文也。寶具諸德故。炬能破暗故。攝一切法名陀羅尼。豈是小耶。

疏。涅槃雲下。四引涅槃。即第二十九經。南本二十七。佛言。善男子。眾生佛性不一不二。諸佛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生同共有之。若有能修八聖道者。當知是人即得明見佛性。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則成醍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釋曰。斯為正義下。師子吼牒難亦云。如佛所說。若有修習八聖道者。則見佛性是義不然。下難意雲。道若是一餘人無分。故佛舉平坦之路。以況八正。明知八正能見佛性。即非小矣。疏中義引。疏三明體性等者。疏文有二。先正明體性。後總指宗源。前中有三。一假實出體。二五蘊出體。三諸法出體。初中有二。先標列。後辨成三十七義。今初。俱舍賢聖品亦云。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釋曰。尋即此中思惟。輕安即除。除是智論之名。即經猗覺分。猗者美也。即輕安義。

疏。由信二戒三下。二辨成三十七義。言信二者。即一信根。二信力。言戒三者。即八正中正語正業正命。言念開為四者。一念根。二念力。三七覺中念覺四八正中正念。言精進為八者。即四正勤為四。五精進根。六精進力。七精進覺分。八正精進。言定有八者。謂四神足為四。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覺分。八正定。言慧有八者。四念處為四。四念慧為體。隣近名念故。五慧根。六慧力。七擇法覺分。擇法即慧故。八正見。見即慧故。言餘四各一者。即除喜捨思惟也。由依漸開及不開者。為二類故不依俱舍之次。而先信次戒等。若毘婆沙即實事有十二。以戒中分出正語及與正業。以身語業不相離故。餘九同前。今依瑜伽俱舍故。但有十。

疏。復束此十以為三蘊下。第二五蘊出體。曲有三義。初剋實出體。唯有三蘊。二五類法中下。約五類出體。由攝受行以為心所。故於五類唯有二類。則無心王及不相應。並無無為故。三若取助伴下。即相應出體。所必依王。必依於想取身等相。故雜集雲。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法等。

疏。若取所緣通一切法者。第三諸法。出體可知。疏廣顯下。第二總指宗源。不欲繁文。令知本故。

疏。四正釋文即是行相者。疏文有五。一標章總示。二總科類別。三明其次第。四隨文別釋。五總以喻彰。

疏。三十七品總有七類者。第二段也。即雜集瑜伽之意。其中義旨至文當釋。

疏。此七次者下。第三明次第。於中三。初正明次第。二會異釋。三辨圓融。今初。即雜集意。故彼論釋七覺雲。七覺所緣即四聖諦。如實性。釋八正雲。八正所緣境者。即此後時四聖諦如實性。由見道後所緣境界即先所見如實性為體。釋曰。此則八正是修道矣。若准俱舍賢聖品中。七覺即當修道故。彼論問雲。當言何位何覺分增。偈答雲。初業順抉擇。及修道見位念住等。七品應知次第增。釋曰。初業者即修別相總相念住。此初業謂能照身等四境。慧用勝故說念住增。言順抉擇者。即煗等四位也。具煗法位中能證異品(抉擇分也)殊勝功德勤用勝故。說正勤增。頂法位中能持善趣無退轉位。定用勝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說五根增。世第一位中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說五力增。言及修見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說七覺增。見道位中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說八正增。有餘師說。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聖諦故。於見修二位。建立八聖道支。以此二位俱通直往涅槃城故。釋曰。後解正順今經見道。後說修道。見是七覺。前解雖七覺居前而名修道。八正為見義。當約位八正在前。智論亦云。修道用故名覺。見道用故名道。同俱舍初意。亦是義當八正居前。以見道後有修道故。又俱舍雲。七覺八道支一句是無漏。三四五根力皆通於二種。則非見道之前別有修也。今疏意符雜集及俱舍後師故。以七覺為現觀自體。八正為現觀後起。

疏。有時八正在前下。會異釋。即上俱舍意。

疏。然上猶寄位下。第三圓融於中三。初句指前。是約位說隨增勝義。次若約行者。諸教證明初心通修者。大小乘說皆初通修。後況入地菩薩下。三況出入證。久已證如豈不齊具。

疏。今初對治顛倒道文前有七。一釋名。二出體。三辨相差別。四彰所由。五辨其次第。六明倒通局。七明觀相異同。今初釋名若云念處處唯。約所住。若云念住。住通能所。

疏。體實是慧下。第二出體。若准雜集具二為體。論雲。念住自體。謂慧及念。由佛經中有隨觀言及念住言。故今疏隨增說慧為體。故俱舍雲。四念住正斷神足隨增上慧勤定為體。實法加行。善言加行善者。即相應五蘊。即下明助伴。正勤神足例此。念處一時辨體。而疏雲由念得住者。即婆沙意。若俱舍論雲理實由慧。令念住境如實見者。能明記故。所以但取以慧為體。今疏依婆沙者。是其源故。要須明記慧方住故。故具以慧由念而住。

疏。雜集雲。一切菩提分法下。第三辨相差別。亦當引證。證於前後出體等文。即第十論。先列五名。後今初下約當科釋。一所緣如彰四所由。二自體如上出體。三修習如下釋文。故此三門列名而已。四破四顛倒下。引論辨果。趣入四諦者。由身念處趣入苦諦。所有色身皆行苦故。麁重所顯故。是故修觀行時能治於此。輕安於身差別生故。由受念住趣入集諦。以樂等諸受是和合愛等所依處故。由心念住趣入滅諦。觀離我識尚無所有。懼我斷門生涅槃怖。永遠離故。由法念住趣入道諦。為斷所治法修能治法故。言身等離系者。是論文。論雲。又此四種如其次第。能證得身受心法離系之果。由此修習。漸能遠離身等麁重故。問上列有五。何唯釋四。答有二義故。一經唯有四故。上疏雲文或略無二。前已總明出體中雲。若兼助伴五蘊為性故。若別說者。雜集雲。謂彼相應心心法等。彼者彼念慧二法。釋曰。論雲等者。等取心不相應行。及同時四相。亦是助伴類非一故。

疏。此身等四前三即三蘊。下第四彰四所由。於中有二。一者對我。二對障。今初對蘊開合。為破我故。我有四類故合為四。即是釋前所緣之境故。雜集雲。念住所緣即身受心法。上已略明。又云。復有四事。謂我所依事等。今疏但列名。論釋雲。由顛倒覺愚癡凡夫。多分計我。依止有根身故(即我所依事也)受用苦樂(即我受用事)所了境相(即我自體事)由貪等染污。由信等清淨(即我染淨事)是故最初為正觀察真實事相故。建立此四種事。為所緣境。

疏。要此四者下。第二對障。障有四故即是重明第五修果為治四倒。合五為四。言治三可知者。如初句苦治樂倒。無常治常。無我治我故。彼論雲。修不治觀故。了知諸受皆是苦故。通達諸識依緣差別念念變異故。觀察染淨唯有諸法無作用者。能如是知。是名修果。疏此次第下。第五彰其次第。先正明後解妨。今初從麁至細者。身色最麁受領外境。望身次麁。心復為次。不約境故。法最為細。攝涅槃故。麁者易治。故云從麁至細。教對治故。次引智論下。證次第對治之相。後言破此四倒下。結行功能。亦是修果。對於常等以無常等而為正行。而非實相。由此悟實。故稱為門。

疏。若爾下第二解妨。妨次相違。答以義別。此約輕重前約麁細故。謂常倒最重。由計心王而為常故。生邪見等。無因無果無善無惡。故最為重。樂次輕前但計妄樂不必邪見執樂受常等。生過淺故。次於想行計有主宰。主宰不礙有修行故。此復次輕。計身為淨但生妄貪。無大過故。故為最輕。

疏。然此四處下。第六明倒通局。容各起四。即是通義。如一身上計其相續。但住為常。有身為樂。身即是我。紅輝練色如蓮如玉。故名為淨。餘三准思。次從多計下辨其局義。身多計淨受多計樂等。

疏。然觀不淨等通於大小等下。第七明觀相同異。於中有四。一正明異相。二引證成立。三別示觀相。四顯通非局。今初。引瑜伽釋小乘。略指大乘。具二諦修。然其世俗修多同小乘。但知緣假不計為實。則異小耳。

疏。大集般若下。第二引證成立。於中有二。先正證修相。後明破倒。今初。引二經一論。明具二修。後引無行有如實修。而智論雲乃至不念身受心法者。越於世諦故云乃至。觀身空等亦不取空真如實也。

疏。然有二意下。第二破倒。於中有三。初正立理。二廣引成證。三結成正義。今初二意。通前經論。但以法性唯破四倒。多約性相雙修而說。後意法空寂寥。唯約真實說故。中論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非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雲。諸佛或說常。或說於無常。諸法實相中。無常無無常。樂淨亦爾。

疏。勝鬘亦說下。第二廣引證成具上二意。勝鬘雲。凡夫識者二見顛倒。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者。則是清淨。邊見者凡夫。於五陰我見妄想計著。生於二見。是名邊見。所謂常見斷見。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續故。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心相續愚闇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故於彼義。若過若不及。作異想分別。若斷若常顛倒眾生。於五陰中無常常想苦生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一切阿羅漢及辟支佛淨智者。於一切智境界。及如如法身本所不見。或有眾生信佛語故。起常想樂想我想淨想。非顛倒見。是名正見。何以故。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於佛法身作是見者。是名正見。正見者。是佛真子。從佛口生。從正法生。從法化生。得法勝財。世尊淨智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波羅蜜。此淨智者雖曰淨智。於彼滅諦尚非境界。況四德智。釋曰。此上經文乃有數重。初見諸行無常涅槃是常。名斷常見者。自有二意。一以取相心見不合法體故。斯最深玄。則常與無常。二見雙泯。方能見理。二者見生死實有可斷。涅槃實有可證。不合法體。不知有淨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故。若如此知即非二見。二從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下。唯約生死諸蘊起斷常見。三從於彼義若過若不及下。雙結上二。以第一義起見著故。為若過。第二義不知剎那壞為斷。不知心相續為常。為不及故。上智妄見。四從眾生於五陰無常常想下。明其正見。謂破生死無常常想等。為二乘淨智見如來法身常樂我淨。為菩薩正見。破常等倒。廣病而略於藥。不言修無常行。以破常等故顯如來。常但舉其藥而略其病。不言二乘。謂法身等亦無常等故。然皆約五蘊即是總明四念。隨一一陰。容起四倒之義。若取言總意別。則無常常想。即屬心念。若有樂想。即是受念。無我我想。即是法念。不淨淨想。即是身念。既是三重破於八倒。故云勝鬘。亦以四念能破八倒。

疏。既除八倒下。第三結成正義例上勝鬘。亦有三意。若約初意取著。生死無常涅槃常等。即是八倒。無念而知生死無常涅槃常等。即是八行。若依第二意。計於生死若常無常等。皆成顛倒。故為八倒。則非常非無常等。而為八行。若依第三意。謂生死常等佛無常等。即成八倒。若謂生死無常等佛法常等。即成八行。依第三意。即雙照常無常故。經引二鳥喻。常與無常不相捨離。依前二意。雙遮常無常等故。中論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非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雲。諸佛或說常。或說於無常。諸法實相中。無常無非常等。餘如下說。言涅槃雙樹四雙八隻者。引事證成如來涅槃之處。四面各有一雙娑羅之樹。名娑羅林。娑羅此雲堅固。法瑤雲。風霜不能改。四時莫能遷。以況法身金剛之質。老死不能變。念念不能易。常樂之相也。言四雙者。第三十經云。善男子。東方雙者。破於無常以成於常。乃至北方雙者。破於不淨以得於淨。釋曰。既雲乃至者。應言南方雙者。破苦得樂。西方雙者。破於無我以得於我。又闍維經云。東方一雙在於佛後。西方一雙在於佛前。南方一雙在於佛足。北方一雙在於佛首。入涅槃已。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亦合於一。二合皆悉垂覆如來。其樹慘然皆悉變白。第一經云。爾時娑羅樹林忽然變白。猶如白鶴。釋曰。為對前後。先舉東次舉西。前為破四倒。右旋而轉。又首北者。增一阿含雲。表於佛法久住北天。長阿含第四雲佛告阿難。安我頭南首面向北。使佛法久住北天者。此必譯人不善迴文。豈有首南而面北耶。故北首為正。然彼經云。表尚順劣機。今以意求。北方主滅表證寂滅故。兼顯履道背苦觀於集也。然經文說樹無枯榮言。表法之中則有常無常等。桉智者之釋雲。有枯榮也。既表常等。或以義求。或別有據。桉僧亮雲。樹高五丈許。上合下離。其華甚白其實如瓶。香味具足。今以二樹鮮榮。二樹枯悴。明法不偏。釋曰。然未知所據。理甚昭彰。故以一枯表世間無常。一榮表涅槃常等。人不究之。但見於事。不知如來示此禎祥。以表人行遣此八倒。

疏。大品明以一切種修下。第三別示觀相。然上引證。兼此別示。具五教意。初瑜伽中聲聞地說。即小乘教。次約大乘二諦別修。即初教意。二引大集般若。雙明通於二意。若性相抗行。即證成前義。若性相交徹即終教意。三引無行經。即頓教意。今引大品一切種修。即圓教意。疏文有三。初引經標示。二徵釋觀相。三結嘆深廣。今初。言一切種修者。即以一切種智同佛修故。三智之義已如前引。然有三意。一者對大乘。小乘一切智。菩薩道種智。如來。一切種智。今非此意。二者別對三諦。亦明三智。今亦非此三者。約教。圓教一諦三諦圓融修耳。通因通果。今當此意。

疏。云何一切種修下。第二徵釋觀相。先徵。後應觀下釋。於中二。一直就四境以明三觀後雙就枯榮。以明三觀。前中二。先別明身念。次身念既爾下例餘三念。前中亦二。先約一多以辨三觀。後約性相以辨三觀前中言法性緣生故。一色一切色者。謂觀此身色。非唯但是虛妄顛倒所生之色。或謂不淨。或謂為空。乃是迷於法性。合於法性隨緣而生。名為性起。以性融相故。一多自在。然即中論四諦品偈意。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四句。初句總顯所依。下三句皆帶此句。謂二因緣故空。三因緣故有。四因緣故中。今法性緣生故。一色一切色。即因緣故有也。若三乘緣生。但各各緣生。今是法性緣生。法性融故。令一色中一切色。大品雲。一切法趣色。則一切皆色。況十一色舉一全收。次句雲緣生即空故。一切色一色者。即論釋。緣生故空。則差別萬殊。但一性空之色。次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雙照一一切者。即論因緣故中。雙非即是雙遮。辨中以一與一切互即奪故。下雙照辨中。性相歷然不可壞故。

疏。亦非色非不色。雙照色不色者。即第二約性相以明三觀。則一多相並。上之數皆屬相攝。非色為性。文但顯中。略無空假。若具應言法性緣生故色。緣生即空故非色。法性即中故。非色非不色等。亦具遮照中道之義。

疏。云何枯榮下。第二雙約枯榮以明三觀。於中二。先別明身念。後餘三下結例。前中亦二。先明枯榮即顯空假。後是以八倒雙破下。辨其中間。即中道義。前中又二。先舉所治之病。後今觀色種即空下。明能治法藥。言假智常淨者。由假觀中分別名相。知凡之不淨妄計為淨。二乘謂實妄。謂不淨。今依佛慧如螺髻見。故云常淨。於中道中二。先結前生後。即雙照辨中。後觀色本際下。雙遮辨中。餘可知。

疏。是則對治法藥下。第三結成深廣。於中有三。初結四念。如常所明。身等但是所緣。觀無常等但破常等。今是法性之四。一一皆破八倒。故云法藥。稱性觀智方稱為念。四念之處皆具三諦。一切圓融。二一切即空下。結上三觀。三隻一念下結嘆。例餘可知。

疏。今經但云下。第四顯通非局。於中二別。

疏。今初觀身者。瑜伽明三。各別有體。身是聚義故。外無情亦得名身。智論二意。前約三人修觀各別。後約一人修觀淺深。

疏。今初觀內身者。疏文有四。一所緣念處。所緣即身受心法。今明內身。即別舉身中少分。以為所緣。

疏。次循身下。二修習。先總標舉。以何尋求。瑜伽雲。即聞思修慧。此雜集意。釋論文語隱。故取意釋。論雲。云何修循身觀。由隨觀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平等。隨觀於身境。隨觀身相似性故。名於身循身觀。由隨觀察分別影像身門。審諦觀察本質身故。

疏。次勤勇下。二別顯修儀。疏順經略。若准雜集雲。又修習者。謂欲勤策勵勇勐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習差別故。此有九修。一論雲。欲修習。為對治不作意隨煩惱。二勤修習。為對治懈怠隨煩惱。三策修習。為對治沉掉隨煩惱。四勵修習。為對治心下劣性隨煩惱。心下劣性者。謂於下勝品所證功德。由自輕蔑心生怯弱性。五勇勐修習。為對治疎漏疲倦隨煩惱。疎漏疲倦者。謂能引蚊虻等處所逼惱。六不息修習。為對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隨煩惱。由得少生知足喜故。止息所餘勝進善品。七正念修習。為對治忘失尊教隨煩惱。八正知修習。為對治毀犯追悔隨煩惱。毀犯追悔者。謂於往來等事。不正而行。先越學處後生悔惱九不放逸修習。為對治捨諸善軛隨煩惱。捨善軛者。由放逸過失故。於所造修勝進善品。捨勤方便不能究竟。釋曰。今經但有其四。而疏文中以四收九。而文有三。初明勤意。

疏。過於世間慈父等者。智論雲。離別常人易。離別知識難。離別知識易。離別親戚難。離別親戚易。離別自身難。親戚即父母等。故云過也。故須勤勇。

疏。勤即欲勤下二正釋修相。即以論四修釋一勤字。四皆勤類故。次以五六二修釋勇。故云勇謂勇勐不息。三念四知同論七八。疏又心若馳散下。三重釋念知。含其第九不放逸修。言重釋者。上釋明本念知。今釋策其退敗。准西域法。維那秉眾。於晨朝時常誦此言。以策懈怠。疏則能鞭心令複本觀者。即莊子意。如人驅羊不及群者。謂之為後鞭。令及群故云鞭後。修心如羊馳散如不及群。令複本觀。即及群也。無常三途等。即是鞭也。

疏。其不淨下。謂助伴自性等。疏准瑜伽等者。釋後三念處。內等三觀。引二論明。初瑜伽意雲。如觀上內身。以自身五根為境。對之成觸。觸故生受領不淨等。是名內受。觀上外身及內外身生受。例然。如受既爾心法亦然。疏智論雲者。釋有小異。心唯是內者。心是己之心王意根攝故。

疏。受法唯外者。謂十二入中。受唯在外。法入攝故。受必受於六塵境故。法謂想行。想取外相。行即思惟等。觸前境故。故唯在外。言身通內外者。觀於自身為內。妻子等為外。

疏。答受有二下論答。疏文有三。初別明三念。內外二義。謂此三念前二各二義。受中一約身心。二受。五根所受名身受。六識所受名心受。第二義就六識中自分內外。次心雖下。明心念二義。後法雖是外下。法唯一義。謂唯心故。初義大同瑜伽。餘皆不同。

疏。第二正勤下。疏文有四。一來意。二出體。三釋名。四釋文。今初攝前法喻雙辨。若瑜伽但云。如是於四念住中慣習行故。已能除遣麁重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從此無間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等。

疏。精進為其自體者。第二出體。即善十一中勤也。唯識雲。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勇表勝進揀諸染法。捍表精純揀淨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釋曰。勇明念念高勝。非如染法。設雖增長。望諸善品。皆名為退。不得名進。捍表精純不同無覆無記之淨也。

疏。故總名勤下釋名。於中有三。一正釋。二異名。三揀通局。今初分二。先仍前出體。以釋總名。後前二勤斷下。釋別名。義當辨相。於中三。初束四為二。不出惡止善行。二二惡二善皆所緣境者。明所緣三。前中未生下。揀四別相。未生之惡遏令不生者。遏者止也。經云為不生故。瑜伽雲。若未和合未現前。名未生。為令不生髮起希願。我當令彼一切皆不復生。言已生之惡斷令不續者。經云為斷故。瑜伽雲。已和合已現前名已生。先已和合為斷故發起希願。我當於彼一切惡皆不忍受。斷滅除遣。釋曰。只令不續即斷滅除遣故。遠公雲。已起謝往云何可除。此乃斷於已生種類。在未來者令不相續。非謂斷於起已滅者。

疏。後二未生善令生者。經云為生故。瑜伽雲。謂於未得未現前所有善法。為欲令得令現在前。發心希願發起勐利。希求獲得欲求現前。言已生令廣者。經云為令增廣故。瑜伽雲。謂已獲得已現在前所有善法。於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說言。為欲令住於此善法。明瞭現前無暗鈍性。依是說言。令不忘失於此善法已得現前數數修習成滿究竟。依是說言。令修圓滿。今經文略但云增廣。亦攝瑜伽令住明瞭及圓滿言。遠公亦云。已生謝往云何可崇。此亦崇彼已生種類。在未來者。令其續起。上云圓滿已是種類。疏亦名四正斷下。第二辨異名。於中五。初正明。次後二是修下別難。三善是斷處下總釋。四正修斷下略示所斷。五故瑜伽雲下。引論正證。後二是斷。以四皆名斷故。一律儀斷者。即已生惡法。由於已生惡不善事應修律儀。令其斷滅不應忍受。二斷斷者。即未生惡法為欲令彼不現行斷為斷故斷名為斷斷。釋曰。此意明斷絕不生。三修習斷者。即未生善法。由於善法數數修習。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能有所斷故名修習斷。四防護斷。即已生一切善法。由於已得已現在前諸善法中。遠離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習圓滿防護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斷名防護斷。釋曰。上疏雲善是斷處。正修斷者。斷懈怠故。即斯意也。由修習為能斷故。然瑜伽初釋。先明未生惡與今經次同而說四斷。即先明已生惡不正釋所以。而下結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謂為顯示於黑白品捨取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及加行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釋曰。意明二惡二善。各以前義為增上意樂。後義為加行圓滿。已生惡令斷是意樂。未生不生即是圓滿。故先辨已生。此約修行之時。前據說時。先明未生後辨已生。謂為物說時。應雲若未生惡莫令生。已生者即須斷除。若修行時。爾時有惡即須斷除。莫令復生。故遠公亦云。惡中先說未生者。此約說時非行時也。善中先明未生者。善非本有習之方起。是以先起未生故。釋中又云。亦可。已生是其先。成無明住地細故。後除未生是其四住現惑麁故先斷。

疏。然其善惡有通有別者。第三揀通局也。疏文有二。先明於局。後約大乘下。辨通此門兼揀權實。疏唯顯實。然瑜伽雲。云何名惡不善法。謂欲塵染污身語意惡行所攝。及能起彼所有煩惱。云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若善對治。若結對治。釋曰。此即疏文中別者是也。論下廣說惡不善相。大意不出前也。疏若約大乘下。此言辨通。此應有二。一通一切事惡。二約理說。如今疏文。唯實相為善餘皆為惡。則取善相亦名為惡。斯則實教修正斷意。亦應言若有可斷不名真斷。無斷斷者則無所不斷。無勤之勤方名為勤。故法句經云。若起諸精進。是忘非精進。若能無有妄。精進無有涯。疏就一一勤中文皆有四者。釋文。文中三。初釋勤。次餘三下例餘三。若二惡下示其果相。初中疏節經文。以為四節。初一所緣。後二修習。第三修果。前已出體。助伴一種念處總明五門具矣。雜集雲。正斷修習者。如經所說。欲生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此中諸句。顯修正勤及所依止。所依止者。謂欲樂為先發精進故。故疏雲。發希願心希願即欲。

疏。四勤精進下。即雜集雲。正勤者為策勵等。於止舉捨相作意等中。若由止等相作意。不顧戀所緣境。純修對治。爾時名策勵。即勤精進字。疏發心正斷者。謂策心持心者。謂若沉沒隨煩惱生時。為欲損減彼故。以淨妙等作意策練其心。若掉舉隨煩惱生時。即以內證略攝門制持其心。爾時名為發起正勤。而疏雲增上意樂加行圓滿者。即瑜伽文。故彼論結雲。當知。此中由欲故增上意樂圓滿。由自策勵發起精進策心持心故。加行圓滿。彼瑜伽師云。唯有如是正所應作事。謂為斷滅所應斷事。及為獲得所應得事。先當起希願樂等。細尋上二論文。疏文易了。若二惡下。第三顯果中。已生未生之惡棄捨已生惡。已生未生之善增廣已生善。雜集論雲。正斷果者。謂盡棄捨一切所治。於能治中若得若增。是名修果。疏第三四神足。文前有五。一來意。二神即神通下。釋名。引論中二。先喻。後由出世下合。三神足下辨所緣。四神足下出體。五欲勤下明助伴。即是辨相。於中有二。一標釋。二出因。今初但標四助者。謂由此四親能助故。若通明助伴已。見念處之初釋中言欲者。瑜伽意雲。謂能生樂欲。於諸不善自性因緣過患對治。審正思察起心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能出離。審正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能害現行故名欲定。

疏。勤謂精勤無間者。意雲。謂自策自勵發勤精進。以斷二惡修二善故。

疏。心即是定者。謂專心已生未生惡。已生未生善。守護即名為心。此是加行得心一境性。故名為定。雜集雲。心三摩地者。謂由先修定力。觸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於前生數修定力。令彼種子功能增長。由種子力令心任運於三摩地隨順轉變。由此速證心一境性。釋曰。此明由昔種子。其心任運趣定。即是加行。亦有經論名為念定。系意住故。故能守境。

疏。由欲增上力下。結成定名。皆從加行受名者。受別名也。即以因名果。若四皆名定。則因從果稱。

疏。此四加行下。第二彰其所因。因前正勤生故。故前雲欲生。此名欲定前雲勤精進。此為勤定。前發心中開出策心持心故。有心觀二定。

疏。標舉所修助伴自體者。欲為助伴定為自體故。

疏。斷行二字總顯修相等者。對下依止厭等。別明修相。故云總明。對下成就神足。正明於果。故云亦修之果。

疏。八斷行者。疏文具足。瑜伽二十九釋欲勤心觀竟雲。如是修習時有八斷行。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為令三摩地得圓滿故。差別而轉。一欲二策勵。三信四安。五念六正知。七思八捨。瑜伽意雲。欲謂希望樂欲。我於何時修定圓滿滅惡隨眠。二策勵不捨加行。三於上所證深生信解。四心生歡喜漸除麁重。五安住其心於奢摩他。六住毘缽舍那慧品。七心造所作能順止觀。八三世之中心無染污。結雲。由二因緣於隨眠斷分別了知。謂由境界不現見思。及由境界現見捨故。對文可知。雜集同此。更依彼釋論雲。如是八種略攝為四。謂一加行。二攝受。三斷屬。四對治。一加行者。謂欲精進。信欲為精進依信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為得此義故發勤精進。如是欲求不離於信。有體等故。二攝受者。謂要由此輕安。攝益身心故。三繼屬者。謂正念正知由不妄所緣安心一境故。若有放逸生。如實了知故。隨其次第。四對治者。謂思捨策心持心。二加行力已生沉掉能遠離故。又能引發離隨煩惱止等相故。與前九修亦大同也。

疏。復顯修相兼辨所緣者。對上斷行總顯修故。名之復顯。即修習門兼辨所緣者。緣四諦故。即第一所緣也。

疏。緣此境時必求修習故。雲迴向者。雜集之中名為棄捨義一同此。

疏。亦是加行等四道者。即遠公意。此約分位而釋。一加行道。為厭觀過厭背故。二見道為離除見惑故。三修道為滅斷修惑故。四無學道為捨得涅槃故。亦即雜集八斷之中。攝為四義。厭即加行。離即攝受。得輕安故。滅即繼屬。不忘所緣心一境故。迴向於捨。即是對治捨沉掉故。何以念處正勤無此四耶。得定成就方有此故。

疏。第四五根文前有四。一總標舉。既屬忍位。忍可諦理修印順定故為方便。亦即所緣故。論雲。五根所緣境者。謂四聖諦由諦現觀。方便所攝作此行故。二增上名根下。總釋名。三五根自體下示體性。四此五通於下別釋。五得根名。此中有二。先明五根通望出世以得根名。前四復能下。後明前四。復望於後以得根名。謂信起後四進。起後三念。起後二定。起後一。其最後慧根。唯望出世。而有增上。即瑜伽意。疏文中先別明下正釋文。於中五。一總科。二顯修相。三通妨。四示體。五辨果。初文可知。

疏。今此所修下。二顯修相。若通顯修相。即依止厭等。故下總例雲餘如前說。今但別示信等之相。於中二。先釋信後例釋餘四。此文稍略。雜集論中皆相躡雲精進根者。既於諸諦生忍可。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修習念根。於諸諦寶發精進已。起不忘失行。修習定根。於諸諦寶既繫念已。起心一性行修習慧根。已於諸諦心既得定。起揀擇行修習。疏文雖略義已備矣。

疏。然始入佛法下。第三通妨難雲佛法大海初信能入。何以至此方立信耶。通意可知。今由前三科者。即三四也。故瑜伽雲。由如是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所有瑜伽故。於大師弟子所證。深生勝解。深生勝解已深生淨信。此清淨信增上義故。說名信根。復應問言。信由三科。信不可拔。餘四由何復不可拔。答餘四前修至此成根。於理何失。

疏。此中念即念處中念者。第四別示體性。前雖總雲即信等為體。未知信等從何而來。故此示之。念進定三即前三品。為順三品故先明念慧。即緣四諦慧即依止厭等念已配於念處。故云慧是緣四諦慧。理實慧根通前三科四念以慧為體故。正勤勤觀二善故。神足有觀定故。然後二但是助伴故。不說之。四念雖即慧是其體現名念故。所以但云觀四諦慧。以為慧也。又前三科。前二雖未建立依止厭等。而義通四諦。故云緣四諦慧。

疏。若依位下。第五辨果。於中有二。先依論辨。後就經辨。今初。雜集雲。五根修果者。謂能速發智諦現觀。由此增上力故。不久便能生見道故。又能修治煗頂。引發忍世第一法。即現此身已入順抉擇分位故。今在四地下。二就經辨。

疏。第五五力。疏文有二。先出體。後魔梵下釋名。於中二。一不為地伏。二能伏於他。二義名力。前中有二。先雜集及瑜伽二十九雲。若復了知前後所證。而有差別。隨此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生深勝解。難伏制故。說名信力。誰不能伏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諸沙門婆羅門。若餘世間無有如法能引奪者。諸煩惱纏亦不能伏。故名難伏。此為上首。此為前行。餘精進等亦名為力。

疏。又能損減下。二能伏於他。引於二論以果釋力。文中有二。先暗引雜集論雲。所說果者。謂能損減不信等障故。勝過於前。雖與五根所緣境界自體相似。然不可屈伏等義有差別故。別立五力。今疏即此論文兼捨瑜伽。但明伏他。論雲。由上諸力具大威勢。摧伏一切魔軍勢力能證。一切諸漏永盡。是故名力。二智論雲下。即明引智論以果釋力。然依雜集即現觀親近道。義通大小。今約菩薩故得無生法忍。若初地見道稱無生者。亦是現觀。

疏。第六七覺支。疏文有六。一釋名。二出體。三釋文。四辨果。五分位。六理觀。初中二。先總釋名。二若依位下。別示覺體釋成覺義。是釋通名故。瑜伽雲。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即釋名意也。亦即所緣故。雜集雲。七覺所緣者。謂四聖諦如實性實性者。即勝義清淨所緣故。故疏雲覺法自性。法自性者。即四諦如實性。覺即上如實覺慧之用。以所觀境釋成覺義。亦以能覺顯所觀境二義相成。

疏。覺支自體下。第二出體。然上約如實總體。今辨隨相別體。謂念擇法進喜輕安定捨。謂七各一法為性。念定擇法即別境。五中念定慧三擇即慧故。精進猗捨即善十一中三法所攝。精進即勤。猗即輕安。捨即行捨。喜即受蘊。受即遍行五攝。疏文中二下。第三釋文。於中三。初總科。二辨相。三會通相攝。

疏。然七覺分下。第二辨相兼顯分義。於中先總明。謂七於心所各別有體。以覺統餘故。唯擇法一支以覺為體。餘六皆分順成覺義。後謂念是下。別示其相。全是雜集論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