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節疏。如泥中刺不覺其傷者。愛慾所覆猶如溺泥不知其傷。言如瘡中刺者。即是肉刺故。涅槃中名為息肉故。彼十三經云。深觀此愛凡有九種。一如債有餘。二如羅剎婦女。三如妙蓮華莖下有毒蛇。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初一即聲聞緣覺餘習。二生子便食後食其夫。愛食善子後食眾生。令入三惡道。三五欲華下有愛毒蛇。令其命終。四強食患下墮三惡道。五與愛交通奪其善法。被驅逐墮三惡道。六纏繞凡夫善法令死。七如人久患瘡中生息肉。其人要當勤心療治。莫生捨心若生捨心息肉增長。蟲疽復生。以是因緣。即便命終。凡夫愚人五陰瘡痍。亦復如是。愛於其中而為息肉。應當勤心治愛息肉。若不治者。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瘡中息肉。八暴風能偃山夷岳拔樹深根。愛於父母所而生恶心。拔菩提根。九愛之彗星能斷一切善根。令凡夫人孤窮饑饉。今正用瘡中息肉一義耳。

疏。普見通於性相故離二邊者。此上總釋一偈。此下別解上半。上半。雲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今應問雲普見諸法。如何即能離得二邊故。今答雲。通性相故。唯見相者即是有邊。唯見性者即墮無邊。性相無礙故離二邊。中論雲。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常。即由空有相即離二邊也。從謂真故無有下。引影公中論序以釋之。真即是性。俗即是相。依二諦融故離二邊。然二諦之義玄中已明欲釋此疏略申四義。謂或說妄空真有。如涅槃雲。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二者妄有真空。即是今文。三俱空相待無性故。四俱有性相不壞故。於諦常自二故。今此正當第二俗有真空義。而有四對。初對定有無所在。我約真諦上。說空是無性空。不同無物空也。我就俗諦明其有。此是緣有非定性之有也。二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下一對。彰有無體相。是不壞有之無。不礙無之有故成中道。三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下。彰有無之德。若是定性之有。此有則唯是有。不得即無。若是定性之無。此無則唯是無。不得即有。今二互相即故不偏滯。四不滯於無下一對。彰有無離過滯空則斷累有則常。既不滯不累故無斷常。又釋。初對雙離有無。故云無有無無。此成空觀。第二對不壞有無。故云雖有而無。雖無而有。此成假觀。第三對明二諦相即故。不偏滯有無故。不為有邊所動無邊所寂。成中道觀。肇公亦云。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此不累有也。不厭有而觀虛。故觀虛。而不證。此不滯於無也。第四離過。准前有釋。初對中初句雲真故無有。無彼定性之有是真空義。次句俗故無無。無彼斷滅之無故。是妙有義。第二對亦有亦無義。第三對非有非無義。第四對離過則成具德四句也。又初對雙離二過。一離有二離無。第二對離非有非無。第三對。離亦有亦無。第四對總明離過故。起信雲。真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即斯義也。是以結雲。俱不俱等何由而有。謂第四對正離斷常。第三對不偏滯。故離於俱句。第二句不壞二故。離於雙非故俱寂也。又若有二可得名俱。今有即無故。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今無即有故。則無外無有可與無俱故。亦有亦無相違不立。言不俱不立者若定有定無。遮彼有無有俱非句。今有即無何有非無。今無即有何有非有。故雙非亦寂。既無有無亦無一異斷常來去。靡不皆如。故云都寂。是以經言二邊皆捨離。皆捨離者。一切二邊非局有無。又言離者性自離故。不取著故了真性故。非有諸邊可捨離也。

疏。次一慈力降魔者。大乘方便經說。波旬兵眾滿三十六由旬。圍菩提樹欲作留難。菩薩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八萬四千八部大眾。皆發大菩提心。故云慈力降魔。經云。導師降眾魔慈悲故如是。觀佛三昧海經第二。說觀白毫功德中。說慈悲降魔。今取意引波旬。召諸八部及曠野鬼神十八地獄閻羅王神。其阿鼻等諸大地獄。全至佛所。及有無邊諸怖畏事。一時逼迫菩薩。菩薩。爾時徐舉右臂。申眉間毫下向用擬阿鼻地獄。令諸罪人見白毫中流出眾水。澍如車軸。火滅苦息心得清涼。獄卒見鐵叉頭如白銀山。龕室千萬有白師子。蟠身為坐。於其座上生白蓮華。有妙菩薩入勝意慈心三昧。獄主發心。眾多罪人諸苦休息。稱南無佛。皆得解脫。無邊惡事無由近佛。魔王憔悴懊惱卻臥床上。有三魔女。又懷惑亂菩薩。亦以白毫擬之。諸女皆見三十六物九孔不淨。背負老母抱死小兒。皆九孔流溢匍匐而去。魔王奮劍向前。世尊又以白毫擬之。令魔眷屬身心安樂。如第三禪。餓鬼見毫端皆有百千萬億諸大菩薩。入勝意慈心三昧。皆是慈力降魔。經云。光中演妙義者。即眉間光。謂時魔波旬既不能壞佛。忽然還宮。白毫隨順直至六天。於其中間無數天子天女。見白毫孔。筒中皆空團圓可愛。如梵王幢。於其空間有百千萬恆河沙微塵數諸寶蓮華。一一蓮華無量無邊。諸妙白毫以為其台。台上有化佛菩薩。放於白毫。大人相光亦復如是。諸菩薩頂有妙蓮華。其華金色。過去七佛在於華上。是諸化佛自說名字與修多羅等無差別。即光中演妙義也。然是慈心三昧之力。是故總雲慈力降魔。疏次一智斷致用者。初句智次句斷。此即精義入神故。能一念頓現一切。是致用也易系辭雲。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注雲。精義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也。故能乘天下之微。會而通其用也。今借此言。以智斷冥契。為精義入神耳。第三節。疏性相無礙。是真通達者。

疏。釋通達無礙。有其二義。一所達之法性相無礙。二能了之智無有二礙。二礙即二障了相故無智障。了性故無惑障。故次句雲。無二礙著。則轉依心淨者謂轉無常雜染之依唯以功德依常法身。故云心淨離眾著。通達是智。無礙是斷。調生是恩。雲三德備。

疏。皆言或見者此九別中有九或見在義易了。而人尚迷。今寄清涼五台求見文殊。以況法界。見佛差別總有十義。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一者如有五人名為多機。各在一台名為異處。一人南台見菩薩。一人西台見師子。一人中台見萬聖。一人東台見化佛。一人北台見聖僧。是各感見一也。二或同處各見者。五人同在中台故云同處。一見菩薩一見師子等。故云各見。三或異時別見者。一人朝見菩薩。暮見化佛等。四或同時異見者。上異時別見不局一人多人今此要是多人。謂二人同於晨朝一見化佛。一見菩薩。五或同時異處見者。亦約多人同於晨旦。一於東台見。一於北台見。所見之境。或同或異。或同見菩薩。亦是同時異處見。或則一見菩薩一見化佛。亦同時異處。六或同處異時見。同於中台朝見暮亦見。而能見亦通一人多人。所見亦通一境異境。但取處同時異耳。七或異時異處見。時則朝暮不同。處即東西台別。而能見亦通一人多大。謂或一人朝於中台見菩薩。暮於北台見菩薩。異人可知。然約一人其所見境亦通同異者。同見菩薩如上已明。或一人朝於中台見菩薩暮於北台見師子。然多分且約一境。八或同時同處見。亦約多人同在中台。同於中時見菩薩。所見亦通同異。且約同說。九或一人於同異交互時處見多人所見者。言同異交互時處者。謂同時異處異時同處。名交互時處。然同時異處即是第五。而要是多人異時同處。即是第六通一人多人。今唯一人頓見前多人。所以見此機亦是不思議人。能於同時異處見故。謂有一人於晨朝時在於中台。見中台多人所見。亦在西台見多人所見又於中台。於朝於暮皆見多人所見也。十或一人於同異俱時處見一切人所見者。謂同時同處異時異處。名同異俱時處。既是一人時該多時處遍諸處。見通諸境。故是普眼機也。

疏。然佛不分身下。不分而遍。無思普現頓應前十也。疏如第八會者。即五十九經各有十意。說者應引。第四節疏。今觀於身若我即陰等者。即中論法品中意。論雲。若我即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即非五陰相。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即身滅。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釋曰。上中論意。正觀於身五陰之法。而如來品五蘊上求如來。亦能就於我及我所說。即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若了二我本自空寂。則見法身堪然常住。

疏。中初二句即論。初兩句明即陰無我。陰是有為生滅之法。我即是陰故同生滅。次兩句是論第二兩句。異陰無我。而論主但云則非五陰相。今雲以何相知者。是長行釋語。謂凡一切法。皆以相知有離陰有我。即不以五陰為相為用。何相知有我耶。故但妄情結成論意。妄情計有我性實無。故云我性未曾有。

疏。既無有我下。以我破所。釋經我所亦空寂。即論雲。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疏。我我所空身從何有。以無我遣身。釋經下半云何諸如來而得有其身。即論內外我我所下。一偈半文。

疏。無身之身下。結歸疏意。三德內圓法身為一耳。故經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矣。

疏。二顯解脫般若德者。即三德之二也。先釋解脫德。引於涅槃。略有二種。即二十五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八功德中一義。經云。云何菩薩心善解脫。貪瞋癡心永斷滅故。是名菩薩心善解脫。若瑜伽八十五雲。由三種相。當知心善解脫。一於諸行遍了知故。二於彼相應煩惱斷德作證故。三煩惱斷已於一切處離愛住故。經云。云何菩薩慧善解脫。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知無障礙。是名菩薩慧善解脫。因慧解脫昔所不聞而今得聞。昔所不見而今得見。昔所不至而今得至。釋曰。心善解脫即滅定障。慧善解脫即脫智障。二障既除翛然無系。故名解脫。涅槃下經重複問起以顯前義。謂心定有貪等則不可脫。定無貪等即不須脫。欲明相有性無。此二無礙方名解脫。言涅槃略有一百八句以顯深廣者。即第五經廣釋二德中。解解脫之德。迦葉問言。世尊何等名為涅槃。善男子涅槃者。名為解脫。先示其體。亦色非色下。迦葉重請明解脫相。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愍重垂。廣說大般涅槃解脫之義。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繫縛。若真解脫離諸繫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曰不生。迦葉譬如醍醐其性清淨如來亦爾。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清淨。所以示現有父母者。為欲化度諸眾生故。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解脫無二無別。譬如春時。下諸種子得暖潤氣尋便出生。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此是一句餘如彼經。然依遠公雲以義相從有九十四句。隨別細分有一百九句。第二十二無逼切中別有七句。第二十三無動義中有四句。第二十四希有義中有其二句。第二十五虛寂義中。亦有兩句。第四十甚深義中有其二句。第五十一平等義中亦有兩句。第六十七無窄狹中有其三句。餘各有一。是故分為一百九句。今言一百八者。即於二十二無逼切中。但有六句以遠公見有七喻。故分為七。而第三句雲。云何逼切無逼切耶。譬如凡夫我慢自高。而捉蛇虎毒蟲。是名逼切。不逼切者。如轉輪王所有神珠。能伏毒蟲名不逼切。六句皆是無逼切義。唯此一句兼明逼切。以顯無逼。看似兩句實是一句。表除百八煩惱。亦同楞伽百八句問。

疏。言明行者。即般若德。朗照萬法故稱明行者。即如來具三德人。

疏。若作明行足釋者。重釋明行二字。即十號之一。先引瑜伽。由有止觀雲禪慧德。彼後更有極善圓滿。以釋足義。約滿足義無腳足義故。

疏。不引。

疏。涅槃十六下。此經十八先釋明後釋行。前中先引經。彼有四釋。今當第四。就行修證入釋明。即證入之體。後然皆般若因果理智異耳者。是疏釋經。菩薩明者因中證智。佛明者果中證智。上二皆智。無明明者是所證理。智即觀照。理即實相。智度論雲。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即斯義也。

疏。足有二義者。即釋行字。此中略無足字行字所攝。然經四釋不出二義。第一釋雲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腳足。善果者名無上菩提。腳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大菩提。名明行足。釋曰。此則據果尋因。釋以明為果以行為足。行即是足腳足義也。行足不分是今經意。二者經云。又復明者名咒。行者名吉。足者名果。善男子是世間義。咒者名為解脫。吉者名無上菩提。果者名大涅槃。釋曰。此偏就果德釋然以世間況於出世。此以涅槃為足。是滿足義。亦智斷總別耳。三者經云。又復明者名光。行者名業。足者名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光者名不放逸。業者名六波羅蜜。果者名無上菩提。釋曰。此即從因釋果。釋謂明行皆因以足為果。前釋三皆是果。此獨菩提是果耳。今疏所引。即當第四。但引釋明。彼釋行足雲。行者於無量劫為眾生故修諸善業。足者明見佛性。釋曰。此亦滿足釋足。以足為果以行為因行足義開。今經無足故取初釋。行足合義不引此文。

疏。無數下顯其離過。即下三句於中四。一總明。二因明立量下。釋世間義。三如說佛聲下。指事以明求過。不得定有則常。今非定有不同外常。因緣造作即是無常。今從法性故離造作。不同無常何可求過。四諸因量者下。隨難牒釋。言諸因者。謂即生因了因。言諸量者。謂現量比量。及聖言量。所言因者。所由所以順益待籍之義相也。為由有此所由所以順益待籍。宗果方明。故說此等名為因也。此即要是宗之所由。亦是宗之所以等。由此即顯與所立宗。一向一味能建立宗。故名因也。又因有三相。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異品遍無性。如立聲是無常缾等。為同品。虛空等為異品。於同品定有異品遍無。是無常等因。同喻異喻皆名喻也。言自他共等三種比量者。因明。第二疏中廣說。今略示之。如薩婆多立無表色自立量雲。我無表色定是實色。許色性故。如許色聲等此即自比量。謂自立義。令他解了。二他比量者。於他立中出宗因過。如大乘破薩婆多雲。汝無表色非定實色。許無對故。如心心所三共比量者。於他立中。出比量過。

疏。因為量主者。此即彼中三支有闕妨問。夫論立量三支圓滿。果明不舉獨唱因明。答有二解。一雲。對敵申量即能立。三支具足。敵者起智所由並得稱因所生敵。智即號為明。理智合舉故說因明。二雲。就比量中有許未許為成未許必有能成。即能成是因。所成是宗。宗由因顯。義得分明。此即因果雙彰理無違妨。上之二義。正以後義因為量主。又經中雲世間諸因量者。亦可世間相違求過不得也。

疏。蘊者聚義等者。俱舍界品雲。彼論。問雲。蘊處界等別義云何。頌曰。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釋曰。初句釋義。次句結成。聚謂積聚即是蘊義。諸有為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近若遠。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為色蘊。言麁細者。可見有對為麁。餘二為細。又不可見有對。望上為細。望不可見無對為麁。三唯是細染污名劣。不染污名勝。現在名近過未名遠。餘蘊例然。但麁細一門有異。謂意識相應四蘊為細。五識相應五蘊為麁。依五根故。或約九地下地為麁。上地為細。言生門者。處義謂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言種族者。界義論有兩釋。一族者謂種族也。是生本義。謂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是法生本。二族類義。十八種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也。

疏。俱舍論雲。愚根樂三下。此之半偈。論明教起不同。謂愚有三。一愚心所為我。二愚色。三雙愚心色。如次配三。言根有三者。謂上根聞略得悟故。說五蘊。中根聞中說十二處。下根聞廣方了說十八界。言樂三者。謂樂略說蘊。樂中說處。樂廣說界。

疏。因滅無常色即涅槃三十八如下當引。疏如來妙色常安隱故。但要此句具有一偈。偈云。不為時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獲得金剛不壞體。

疏。四嘆佛超絕根境德者。即其性本空寂。偈初句何法不寂獨嘆如來故。疏答。雲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故為佛德。所以無心於物境則未亡攝境歸心。心又未寂。今佛雙亡寂照方契性空。此以第二句成上第一句。次言根塵兩亡內外解脫。即上句釋下句。由契性空故亡根塵。心所知法一切皆空。故亡塵也。能知之心亦不可得。故亡根也。由內亡故根不能系。由外亡故境豈能牽。真解脫也。斯乃解脫惑障。次雲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者。此智障解脫。上寂此照寂照無二。真佛心也。次空上不存者。舉況釋第三句。空為所契尚不當心。妄念空華豈當佛意。第五節。

疏。次四修智上攀業者下。

疏。釋有二意。前意各別一行。後意通修諸行。文雖局一義乃兼通。如長時修。謂長時信長時樂。長時念長時學。下三亦然。若約所信。念等皆佛功德。

疏。如淨名觀佛前際不來等者。即見阿閦佛品。佛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佛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受想行識如。不觀受想行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而不永滅等。彼以觀身實相用觀如來。今但自觀為小異耳。真實觀同。

疏。又法華不顛倒等者。即安樂行品第二親近處經云。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釋曰。上經皆觀實相。即理實相也。雲皆寂滅疏中論法品下。引論全釋一偈。然順今經。引論乃倒。今先具引論文。然後釋義。論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釋曰。此有六偈。大分為四。初三明實相之體。次一智契實相。三有一偈。名實相之由。四有一偈。明實相之教。初三中。初一明實相雙非。次一明其深寂。後一語其體圓。又三是橫廣。三是竪深。初一非深非廣。又初一對我說實相。二約性顯實相。三該通性相明實相。以實是性非實是相故。略知大旨。今之所用。但用二偈。初以竪深釋經上半。以心絕動搖言亡四句。故云心行言語斷。理圓言偏理與言絕。故云言語道斷以欲言其有無狀無形。欲言其無聖以之靈。故口欲辯而辭喪。心以取相為行。實相無相故絕心行之處。是則心將緣而慮息。以起心動念不會理而。故體無生。既法本不生。今何有滅。無生無滅即是寂滅。言如涅槃者。舉喻以顯。然實相之體即性淨涅槃。而人知涅槃寂滅不生。不知實相寂滅。故以涅槃為喻。若了實相即是涅槃。涅槃之相亦叵得也。次以雙非實相。釋經下半。離我無我著。實相無我不可著。從亦無無我。亦不著無我。若著二無我理未免於著。從又離我者下。上來直就體明。此下對人以顯不著無我。則不趣證故能悲濟。從然我無我下。復以四句會融釋此四句。略有三意。一對人以顯成前對人。謂唯我即凡夫。無我即二乘。雙辯對小說大涅槃。雲無我者所謂生死。我者謂大涅槃。二乘之人但見無我。不見於我。雙非即泯絕大小。二者直就大乘性相。亦有此四。初句唯一真我逈然獨立。次句對病顯實我法皆空。雙辯句。真妄雙觀不壞性相。雙非句。性相融即故互奪兩亡。三者但約觀照。第一句。知諸眾生妄執有我。二稱理而觀離於二我。三亦雙照性相。四即真妄形奪。與第二釋異者。此初句有我此是妄我。第二初我乃無我法中有真我耳。第六節。

疏。初一揀迷此下。以經初句下五字為三節攝。佛地論嘆佛偈。偈云。自性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薄伽梵。今文具用此翻六義。以顯真佛最勝之法。初以自在熾盛二德。釋威德字。論雲自在者。永不系屬諸煩惱故。熾盛者。勐焰智光所燒煉。故此內威。德由內具此智斷二德。外攝群魔制諸外道。二以端嚴吉祥釋於色字。色即色相。論雲。端嚴者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吉祥者。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嘆故。三以名稱尊貴釋種族字。論雲。名稱者。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尊貴者。具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世間。安樂一切無懈廢故。此上二德前是功德。後是大悲。悲智功德為佛種族。謂佛以功德為種性故。佛以大悲為根本故。為出生故。即內種族故。能悲現剎帝利種。

疏。雖是薄伽下釋後半。躡上而釋。謂上之六義號為薄伽。依此而取未免顛倒。見從外來即不了唯心。是起信文雲。見從外來取色分齊。取相二字向上成心外取相。若就當句。設取心佛亦為取相。不了真佛無相相故。言顛倒者。顛者頂也。頂合在上向下即倒。如是合無為有。合內為外。皆名顛倒。故舉空華喻。通二義思之。疏一無限因成者。此中無文。含在隨樂見中。上普興雲幢主水神偈云。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此慈一門已無量矣。況於諸門。出現寶光主海神雲。不可思議大劫海。供養一切諸如來。普以功德施群生。是故端嚴最無比。即施門無量也。普發迅流主河神雲。如來往昔為眾生。修治法海無邊行。即無限因也。如是等或一切因共成一相。或一切因成一切相等故云無限。

疏。二應機普現者下。舉三喻。別喻色形諸相。

疏。後半重釋等者。前半雲。難可量則心行處滅。言說莫及則言語道斷。今重釋者。何以寂滅諸相心言罔及耶。釋意雲。寂滅是不和合義隨樂皆見是和合義。今亦不可作合與不合。而知而說故。重釋雲。於中寄三身說。初約法身住體遍應釋。則前無相寂滅。即是住體隨樂皆見。即是遍應故。今以二義相奪。故非合不合。其住體遍應猶如虛空。隨其竅隙方圓大小。二緣起修成下。約報身修成契實說。如鑄金成像像全同金。亦互奪叵說。三又緣即非緣下。約化身應緣說。猶如影像有而即虛。亦二相奪不可得說。已釋上句。從合相離故下。釋下句可知。

疏。中論雲。戲論破慧眼等者。即如來品。此前更有一偈半雲。如是性空中思惟不可得。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青目釋雲。諸法實相性空故。不應於如來滅後思惟。若有若無若有無俱。如來從本已來畢竟空。何況滅後。釋曰。此偈總遣三句。次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此偈二意。一者仍前破第三。此破第四非有非無戲論謗句。即今疏文二者。總遣四句百非謂起心動念皆成戲論。非局第四故。次疏雲。妄惑不生故非蘊聚起心則生便成戲論。彼青目釋雲。戲論名憶念取相分別此彼。言佛滅不滅等。是人為戲論。覆慧眼故。不能見如來法身。

疏。決定見者下。釋下半。謂決定見者。則見法身。如來法身其相云何。論雲。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真妄無性即佛法身。如是見者。不隨相轉。若隨相轉則不自在。不隨相轉即決定見。見同無性能所雙寂。何有有無能累其神。則不畏有無等也。

疏。初知解脫。智者摽也。此偈第四句結嘆。

疏。總不別釋。四句交絡相合而釋。謂初句身字。合次句外字。初句心字合次句內字。應雲外身內心。平等二字是身心理。解脫二字通上身心內外。而解脫不同外身。脫業系苦相。即以解脫字上取外身。下取第四句中無所繫字。內心脫執取等相。即以解脫字上取內心。下取第四句中無著二字。心無取著即為能證。契上平等名為正念。是第三句四句圓矣。從又內脫二障。更為異解。上解脫字別配身心。皆離障解脫。今釋內解脫者。離障解脫。外解脫者。作用解脫。如淨名有解脫名不可思議等。

疏。謂即前分別之器亦無所有者。上云月之一多由器有異。佛之一多由感不同。今雲心分別世間是心無所有。則分別之器亦忘也。其猶夢中見器中之月。豈唯月之不實。實亦器本自無。能現之器既無。所現之月安有。約法可思。疏此法是佛下。釋下半。依此見佛則如佛見。第七節疏。今初一句所緣及一切種清淨者。契經諸論皆說如來一百四十不共功德。今依瑜伽四十九說。論雲。依如來住及依如來到究竟地。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謂諸如來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今經略具。初三句中。具四一切種清淨言四種者。一一切種所依清淨。謂煩惱麁重並諸習氣。於自所依無餘永滅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轉。二一切種所緣清淨。謂於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緣。皆自在轉故。三一切種心清淨。謂如前說。一切心麁重永滅離故。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集故。四一切種智清淨。謂如前所說。一切無明品麁重永滅離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知無障礙智自在轉故。上四中除第二。皆有二釋。今疏之中皆具四淨。而文少略。取順經耳。初如來最自在句。有二清淨。所緣是第二一切種智。是第四。於所緣中無礙轉。釋第二所緣清淨。於所知中無礙智自在轉。即是第四一切智清淨。彼論二釋今取後釋耳。此二皆是最自在義。次句所依清淨者。即經超世無所依。是第一淨可知。三一切種心清淨者。即經具一切功德。是第三心清淨。亦二釋中。後釋對論易知。疏五無憂喜之離染安住捨故者。即無染無所著。是三念住。謂一者一心聽法不憂。二者一心聽法不喜。三者常住捨心。謂有憂喜即染不住捨即著。今無染無著故具三念住。

疏。六惡想都絕下。即經無想無依止。是三不護。三不護者。一惡想都絕。二不依止名聞。三不依止利養。今無想。成初一。無依止成後二。

疏。九智光遍覺即一切種妙智十可知。十一即無忘失法故。常明記。

疏。又此一偈即四無所畏者。謂光明遍清淨偈無畏有四。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出障道無畏。四出苦道無畏。至十藏品當釋。唯十力智在第三。約法以顯中。即百四十功德具矣。

疏。故大般若云覺法自在性下。即文殊分中如前已引。又心絕動搖。亦是此經次後那伽室利分。那伽雲龍。即龍吉祥菩薩。妙吉祥菩薩欲入城乞食。龍吉祥問雲。我欲入城為有情故巡行乞食。妙吉祥雲。隨汝意往。然於行時勿得舉足。勿得下足。勿屈勿伸。勿起於心勿興戲論。勿生路想城邑想大小男女想。所以者何。菩提遠離諸所有想。無高無下無卷無舒。心絕動搖言忘戲論。無有數量。今唯用後一對耳。

疏。又瑜伽九十五有六種戲論者。一顛倒戲論。二唐捐戲論。三諍競戲論。四於他分別勝劣戲論。五分別工巧養命戲論。六耽著世間財食戲論動搖尚無斯六豈有之。

疏。次偈入佛功德等者。文有三段。初略釋經文。二然一多相依下。束成四義以順經文。三復總收之下。融成十門。疏下文雲知一即多者。十住經文。

疏。一孤標獨立者。即前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法互無故得獨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廢己同他故云獨立。二雙現同時。即下經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故。故二雙現更無前後。如牛二角。三兩相俱忘者。即前二俱舍也。四自在無礙者。欲一即一不壞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准之。常一常多常即常離。故云自在。五去來不動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兩鏡相入而不動本相。相即亦然。六無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無力而持多。七彼此無知者。二互相依皆無體用故。不相知故。覺首雲。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用交徹者。即前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九自性非有者。互為因起舉體性空。十究竟離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壞相故。不可言不即不入互交徹故。口欲辯而辭喪。心將緣而慮亡。唯證方知同果海故。一多既爾。染淨等法無不皆然。第八節疏。今文具三者。具上三方便也。然其十偈皆具此三。取其相顯。八九兩偈但有第二故。下疏雲上之二偈但了差別即是方便。餘之八偈即是即實之權。約其因修。總是加行方便之力。如第四偈善巧通達一切法。差別用也。正念勤修涅槃道。加行方便也。上二皆權。樂於解脫離不平等。即是稱實。對上故為即實之權也。餘可意得。

疏。初二句有無無礙者。無即是理有即是事。次句定散無礙者。恆住禪寂定也。由契心性理也。禪不繫心。不礙散地即涉事也。

疏。初二句趣如法界者。二句之中唯取四字。是向實際。初句及一切智。皆迴向菩提。

疏。二界八地皆名為想者。以欲色二界有於五地。皆全有想。其無想天在第四禪。不攝一地全故。八地有想。其有頂天是第九地。不屬於想及與無想故。令無色一界四地不全屬有無。故云二界。其無色界下之三地。由是有想故。舉八地而以攝之。第九節疏。初句無餘修者。此有四修。一無餘修以皆修故。次句有二修。一長時修。二無間修。日夜不息。即是長時精勤無怠。故無有問。難度能度勇勐修也。此偈是總。總示度相。師子吼者。名決定說。即涅槃二十七師子吼品下。說法度類略有其六。亦攝下偈文有四節。初偈即說佛性。度一闡提。闡提佛性無明所覆迷真起妄如墮大河。二有一偈無我化外。三有六偈。皆說欲苦度於波旬。波旬為主諸類皆攝故。四有一偈濟度三乘。聲聞法執不了性空。緣覺無悲不隨六道故。悲智雙流普教群生。即化菩薩。

疏。五事難出。一水深即愛慾海。二即流轉。三即無明。四即網覆義。兼蟲執羅不得出五即大憂迫。次眾生下約法。釋五而四釋蟲執。雲妄見有德結網自纏。餘可知。第十節疏。初三句三達因圓者。三達即達三世。於中初句了相無量。劫言通過及未。次句了性。過去心不可得。故云無去。未未心不可得故云無未來。現在心不可得故云無住。故淨名雲。若過去過去心已滅。若未來未來心未至。若現在現在心無住。現在是住亦生即滅故云無住。第三句結知佛如是。知云何如是。非唯知無去等。亦知其相。又性相無礙。又一念能知為如是了。

疏。兼方便等者。勸物涉有故是方便。勸生發心即是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故。即修習力為智決斷。言佛果朝夕者。此有二意。一明果速。匪朝即夕故。一念相應功圓曠劫。此為正意結雲速成。二朝夕是海。文選雲。挹朝夕之池者。無以測其淺深。謂此是佛果大海以深廣故。與此相應亦得速成。於一切法都無所求。即淨名經身子念座因有此耳。

疏。上四義皆先義後利者。即佛地論。

疏。若無說無示同佛說也。亦淨名目連章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說約教道示約證道。無聞則不如言取。故為真聞。無得則心無所得。方真證得無聞無得。則後偈聽法行中。今此說法。但無說示。亦同寶積嘆佛偈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故言同佛也。

疏。次句悟理。揀去隨文者。不隨文故無聞。悟理故無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