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若約所說法相者下。第三約所詮辯異。然賢首義分齊內。第二卷廣明。今但略說。於中上一句標。下皆別釋。初小乘中四。一約法數多少。二約二空差別。三約所依根本。四結成有餘。今初。言七十五者。謂五類法中有多少故。謂一色法十一。俱舍頌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二心法一。即是意識。三心所有法。有四十六。謂遍大地有十。俱舍頌云。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大善地有十。頌云。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大煩惱有六。癡逸怠不信。昏掉恆唯染。大不善有二。謂無慚及無愧。小煩惱有十。頌云。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嬌。如是類名為小煩惱地法。不定有八。謂悔眠尋伺貪瞋慢疑。上之六類有四十六。四者。不相應行法。有十四種。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無想異熟。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異。十一滅。十二名。十三句。十四文。故頌云。得非得同分。無想二定命。及生住異滅。併名句文身。五者無為法有三。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總上五類之法。合七十五法。比於大乘欠二十五。次下當明。

疏。但說人空下。明二空差別。以其根劣未堪聞說二空真理故。智度論四十一雲。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起信雲。計我見者。依二乘根鈍。如來但為說人無我等。縱說二空少未明顯。

疏。但依六識三毒下。明所依根本。然小乘計生死根本。雖有多義。略舉其三。一計識心。如順正理論第八說。經部師計以現在色心等。為染淨因。意雲如大乘中第八為所熏故。二者三毒為因。義如大乘能熏故。今引阿含但證三毒耳。而雲等者。謂以三毒為因緣故。起於三業。三業因緣故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中論十二因緣品頌云。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識受六道身等。即其義也。三者合取上二義。同有能所熏方流轉故。若爾焉異大乘。然似參經意而不同者。但六識非第八為所熏。縱說賴耶但有名字。能熏又非七識。故全不同。

疏。未盡法源下。第四結成不了。可知。

疏。二始教中下。

疏。文分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分二。先對後彰劣。後對前顯勝。前中以相多性少故。言法相宗。言所說法性即法相數者。說真如法性。乃是百法之中六無為數。後說有百法下。對前彰勝。言百法者。謂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色有十一。不相應行有二十四。無為。有六。故成百數。於前七十五中。加二十五。謂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識故。心所加五。不相應行加十。無為加三。並如彼說。

疏。說有八識下。第二別明。文有九節。即前會二宗。中十對之內。法相宗中十義。而皆如次對前。唯第一當第三。第二當第一。及第二者。以第三唯心真妄為對。六識三毒為所依故。今初。第一云何對前說。有八識為所依故說八過前教。唯是生滅明其劣後。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者。不同前教以明三毒六識為因。不同終教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故攝論第一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界即因義。謂種子識等。下文廣說。

疏。法爾種子下。即第二對一性五性別中。五性之義。含前第一對。一乘三乘別中。三乘之義以乘性相成故。但明五性。則有三乘。而三乘但是化法。非所詮中別義。故略不明含在五性之中。言法爾者。此明本有揀異新熏。故瑜伽雲。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等。習所成者。謂先慣習善根所得。顯揚論雲。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一切界差別可得故。五中前四為有。後一為無。故云有無永別。

疏。既所立識唯業惑生等者。第三明真如隨緣凝然。別中凝然義。上一句躡前生滅識起。言業惑者。以現行第八名異熟識。由過去煩惱及業熏習成種。招此識果酬引業故。其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故其八識皆業惑生。故所立真如下。正明不變之義。若識從真如如來藏起則有隨緣之義。識既從於業惑辨生。明知真如不變。故唯識釋真如名雲。真謂真實。表無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若隨緣變。豈得稱如。

疏。依他起性下。第四三性空有即離別中。不即之義。言三性者。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故唯識論第八雲。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此中二頌。初一釋遍計。次二句辯依他。後二句明圓成。初中一偈有多師義。今從護法。初句能遍計。次句所遍計。後二句明所執。其能遍計正義。唯六七二識所計有多。故云彼彼。其所遍計正唯依他。為親所緣依展轉說。亦通圓成為疎緣故。此非凡境故非親緣其所執性。若安慧師。三界心及心所。由無始來虛妄熏習。雖各體一而似二性。謂見相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無。此相說為遍計所執。其所依體實託緣。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若護法師。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亦依他起遍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計所執。二句依他起性者。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二句圓成者。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虛謬。揀自共相虛空我等。釋曰。遍釋圓滿。常釋成就。體非虛謬。釋實性義。此一體言貫通三處。遍揀自相。常揀共相。非虛謬言。揀於空我。若爾淨分依他體非常遍。如何亦是圓成實耶。故次論雲。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週遍亦得此名。然今頌中說初非後。釋曰。此中離倒名實。究竟為成。勝用週遍以釋圓義。是則圓成。有其二種。一約理說。二約果德。故論揀雲。今此頌中說初非後。以約三性。通一切故。上來論文方釋圓成實言。次釋餘文雲。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二空所顯真如為性。說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常遠離言顯妄所執能所取性理非恆有。前言為顯不空依他。性顯二空非圓成實。真如離有離無義故。上來所釋。一依唯釋。今疏語意。揀法性宗。法性宗中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即依他無性。無性即空。空即圓成。今言似有不無。非即空也。語則但釋依他。影出圓成名耳。說經空義。但約所執者。三性之中遍計所執。此一則空。二性不空。故云但約所執。

疏。既言三性下。第五生佛不增不減別中。不減之義。此但義別而言全同。不同前後一乘三乘。但取三乘之義等。謂五性之中無種性人。決不成佛故。有此眾生守眾生界如何可減。

疏。真俗二諦迢然不同下。即第六對二諦空有即離。別中離義。於中含有二義。一但明二諦別。二兼明中道別。言二諦別者。依唯識第九。有四種勝義。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依瑜伽論六十四。有四世俗。一世間世俗。謂軍林等。二道理世俗。謂蘊處界等。三證得世俗。謂預流等。四安立世俗。即安立真如。以四世俗。對前唯識四種勝義。則有四重二諦。一世俗二諦。謂軍林為世俗。蘊等為勝義。二事理二諦。謂蘊等為世俗。苦等為勝義。三勝義二諦。苦等為世俗。安立真如為勝義。四安立非安立二諦。謂安立真如為世俗。非安立真如為勝義。又真俗各四。便成八諦。一世俗四者。一名假名無實諦。二名隨事差別諦。三名方便安立諦。四名假名非安立諦。謂二空理依詮而說。但有假名不得體故。勝義四者。一體用顯現諦。二因果差別諦。三依門顯實諦。四廢詮談旨諦。然上八諦名則小異。義不殊前。又四重中初一世俗唯局世俗。後一勝義唯局勝義。中間六諦各通世俗勝義二諦。如第一勝義。望前為勝義。望第二為世俗故。既四重二諦一一差別。故云迢然不同。不同法性二諦相即。疏。非斷非常果生因滅者。於二諦門中曲開此義。此則於俗諦中明非斷常。不同法性二諦互融明非斷常。言果生因滅者。因滅故不常。果生故不斷。故唯識第三雲。此阿賴耶識恆。轉如瀑流。釋雲。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等。意雲。若因不滅遷至於果。則名為常。若果不續因無所生。則墮斷滅。今常相續故無斷常。廣如唯識。

疏。同時四相滅表後無者。即第七四相一時前後別中。前後義也。成唯識第二雲。然有為法因緣力故。本無今有。暫有還無。表異無為。假立四相(標也)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即說名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名滅。(別明相也)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揀異小乘生在未來餘三現在)如何無法與有為相(難也)表此後無為相何失(總答也)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別釋表義)故此四相。於有為法雖俱名表。而表有異。此依剎那假立四相(結也)。今疏但舉滅者。唯此一句異於法性。不許同時故。

疏。根本後得下。第八能所斷證即離別中。不即義也。因明斷證。復說緣境。根本緣真。後得緣俗。義說雙觀者。亦言了俗由於證真。二智雙觀真俗。以其宗中二智不融。二境不即故。正雙觀時而常別照。言斷惑別者。根本智斷迷理隨眠。後得智斷迷事隨眠。護法雲。不親證故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相。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於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相傳釋雲。正體能斷迷理迷事二種隨眠。後得但斷迷事隨眠。斷迷理時即觀理境。斷迷事時即觀事境。故不即也。既言根本有雙斷義故說雙觀。後得既不斷於迷理還成別照。不同法性一斷一切斷也。此中疏文影略而說。若約斷惑。應雲義說雙斷而實別斷。言以有為智證無為理者。唯約根本斷惑而說。上明斷惑。此辯證理。前緣境斷惑。但就所觀以論不即。今此證理。就能所證。心境相對。明不即義。能證之智。則是有為。所證之理。即是無為。故不即也。

疏。既出世智依生滅識下。第九明佛身無為有為別中。有為義也。佛地論第三雲。大覺地中無邊功德。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無為功德淨法界攝。淨法界者。即是真如。無為功德皆是真如體相差別。有為功德四智所攝。無漏位中智用強故。以智名顯一切種心心所有法及餘品類。若就實義具攝一切功德。若就麁相攝妙觀察等。明知四智皆有為也。唯識第十雲。四所轉得。此復有二種。一所顯得。謂大涅槃。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得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乃至雲。故此四智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以斯二論明皆有為。今疏。初兩句出有為所以。以從種生。生則有為。況能生識。體是生滅。所生之智。安非有為。既是修生有為必有有為之相。謂生住異滅。故云為相所遷。四智攝於三身。大圓鏡智成自受用。故說報身有為無漏。

疏。如是義類下結也。

疏。三終教中少說法相等者。

疏。亦有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對前始教互有少多可知。言所說法相亦會歸性者。如說五蘊。五蘊即空。空即法性。下文雲。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又如說心。心即離念。法界一相。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等。其文非一。故此宗中非不有相。宗意顯性以為玄妙。令物達此速證菩提。故光明覺雲。如來所轉等。

疏。所立八識下。別明文亦九段。如次對前成十段義。亦第三當其第一。以對前次故。今初。即唯心真妄別中。明具分唯識真心成故。然法性宗十義。即此經同教中義。至下廣引本文釋之。今且略引他經釋耳。通如來藏者。如來藏即不生滅。揀異前教唯生滅識故。楞伽第一雲。譬如巨海浪。由斯勐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期。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既言體即常住。明非唯生滅。常住即如來藏。言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者。即起信論文。具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既二和合名為阿賴耶。則知賴耶非獨生滅。謂唯真不生。純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成藏識。廣如問明品辯。

疏。一切眾生平等一性者。即第二明一性五性別中一性義。兼一乘義。對前五性三乘。廣如前說。

疏。但是真如隨緣成立者。第三真如隨緣不變。別中通隨緣義也。楞伽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皆明隨緣成一切法也。起信亦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其染心等。而疏雲但是者。躡上而起。謂上眾生但是真如隨緣成也。由此成立不失一性。對上始教但說凝然。故云隨緣。非謂此宗無不變義。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風。而成波浪。即由此我經中說言真如隨緣。若不能隨緣。體則不遍緣中。緣中既無。何成不變。是以二義及覆相成。故勝鬘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此經二對。上對即不變隨緣。下對即隨緣不失自性也。

疏。依他無性即是圓成者。第四明三性空有。即離別中。相即之義也。謂依他是因緣所生之法。緣生無性。無性故空。空即圓成。更無二體。此中無性。即無遍計妄執之性。法相宗中無於遍計。無即是空故。但空遍計。法性宗中。則依他性上無遍計性。故依他即空。空即無性之理。無性之理即是實性。故密嚴經云。名為遍計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為第一義。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一因緣上。三義具足。無前無後。故即有即空不相拾離。若釋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

疏。一理齊平故說生界不增不減者。第五生佛不增不減別。此但義異。名乃不殊。謂法性既同。設令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以生佛界既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如東方虛空是眾生。西方虛空是佛。不可以東方虛空。添西方虛空。令東減西增。故不增不減。大般若等經。皆約一性平等而說。

疏。第一義空下。第六明二諦空有即離別中。相即義也。雖有不即不離。對前成即。故仁王二諦品雲。波斯匿王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佛言。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是即名為一義二義。即說偈云。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法性本無性。第一義空如。諸有本有法。二假集假有。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涅槃十三雲。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世尊。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應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言。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則無二諦。佛言。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善男子。若隨言說則有二種。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以上二經對前二論。二宗有殊。前教則八諦區分。初一唯世俗。後一唯勝義。中間六諦上下相望。各通二義而皆約事。令第八諦獨居事外。今此二經。仁王則雖有二諦。智照無二。涅槃則本唯一諦。解惑分二。斯則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為真二諦。故昔人云。二諦並非雙。恆乖未曾各即其義也。生公雲。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諦為真。二言成權矣。即涅槃經意也。梁論亦云。智障甚盲瞑。謂真俗別執。然法相務欲分析。法性務在融通。各據一門。勿生偏滯。然疏雲。第一義空該通真妄者。真妄俱空非獨真空。妄有妄空真有也。而言第一義空者。非無物為空。乃即妙有之空也。真非俗外者。明不異也。影取俗非真外。即俗而真者。明相即也。影取即真而俗。而不雲俗非真外即真而俗者。一則影取如上所明。二則以妄必是其真。亦有真非妄故。如波即濕。有濕非波。即靜水故。即佛已證故。但言隨順觀察世諦。即入第一義諦。無有隨順觀察第一義。即入世俗故。故上涅槃中。文殊雙徵。如來但云世諦即第一義。疏。雖空不斷等者。由上二諦既融。令不斷不常。中道妙旨不唯約事。此即中論及智論文。且約空為真諦。有為俗諦者。空是即有之空故。雖空不斷。斯乃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龜毛兔角。方說名空。雖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乃即真之俗也。若執有定是有。便墮常見。故中論雲。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非斷非常即是中道。若滅故不常。續故不斷。但俗中一義耳。上則不壞有無。而離有無。有之與無。非一非異。故成中道。若其一者。有無之義俱壞。若其異者。便墮斷常。何者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如說三世有者。未來中有。遷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又定有者。應不從緣。不從緣者墮無因常。若法定無。先有今無是則為斷。若不融三諦明空有者。決不能祛斷常之見。

疏。四相同時體性即滅者。第七四相一時前後別中。一時義也。以性滅為滅故得同時。故楞伽雲。初生則有滅。不為愚者說。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淨名雲。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又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三世皆空故體性即滅。乃會相歸性也。故起信論雲。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同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前教假立四相故不同時。此教以所相法體隨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滅而無礙。

疏。緣境斷惑下。第八能所斷證即離別中。相即之義故。十地經云。非初非中後。論釋義雲。是斷結相。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言。非初非中後。故云何斷耶。如燈之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唯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說能斷假三時。斷則無定性。何者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推徵。三皆不斷。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由三時無斷方能斷結。是故論雲前中後取。故論主總取三時。方顯三時無斷。經論言反。意乃相成。經則約性。論則約相。性相無礙。方能斷結。大意如此。而疏有二節。初總明無斷之斷。後別明內證之相。今初。文亦影略。若約緣境。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證如。若約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以能斷是智。所斷是惑。惑體智體無二體故。故名不二。故涅槃雲。明與無明其性無二。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不壞相故。有能所斷即名為二。二而不二。說為內證。證者以能合所故。惑即如故。疏。照惑無本下。別明內證之相。謂智有二能。一能斷惑。二能證理。上說斷惑。今明證理。照惑無本即是智體者。尋此妄惑。都無根本。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三世推求都不可得。從無住本顛倒妄生。既以無住而為其本。則無本矣。無住之本即實相異名。故此惑本便是智體。智體惑體無二體也。照體無自。即是證如者。即此智體。本唯無念。不能自立。因惑說智。智不自名。智無自性。即是如體。無心存智。是曰證如。若以智合如。非證如矣。疏。非智外如為智所證下。反成上義。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豈離寂外別有智耶。上二句舉智收如。智外更無如矣。下二句舉如收智。如外豈有智耶。若智外有如。智則收法不盡。若如外有智。真如則不遍智中。舉一全收。不容相並。此即迴向經文。更有文雲。無有少法與法同住。則顯法性無容並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如斯斷證唯實教宗。不同前宗決有斷證。

疏。世出世智依如來藏下。第九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文中有二。先出所以。若法相宗從生滅識生則是有為。今依如來藏。所依常故。能依亦常。始謂始覺。本謂本覺。本覺理有眾許是常。始覺修生。義同無常。今以始覺同於本覺。無復始本之異。豈無常耶。若是無常。何得而言無有始本之異。以一常一無常故。今言不異。明即是常。疏。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者。以約修生義同有為。全同藏性故。即無為本覺義同無為。始覺即是有為。今說始本。明其不一。始本無二。明其非異。化身已下。正顯無為。化身最劣。尚是常住。報身更勝。安得無常。化身即常。此義乃是涅槃經文。故彼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恐人謂言但是不斷之常。非凝然常。凝然常者。即是法身。今雲即是常身法身。明知化身即法身。凝然常也。不墮諸數。即淨名經弟子品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以訶阿難謂佛化身有小疾故。上舉二經明化身常。下況於報體。即體之智者。若體外有智體常。智無常即體之智。體既四相不遷。智亦無能遷矣。智若可遷。體亦可遷。以相即故。故涅槃第二雲。若有善男子欲護正法。勿說如來同於諸行。不同諸行。唯當自責。我今愚癡未有慧眼。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是故不應宣說如來定是有為。定是無為。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何以故。能令眾生生善法故。生憐愍故。如有女人在於恆河。為愛念子而捨身命。善男子。護法菩薩亦應如是。寧捨身命不說如來同於有為。當言如來同於無為。以說如來同無為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女人得生梵天。何以故。以護法故。云何護法。所謂說言如來同於無為。善男子。如是之人雖不求解脫。解脫自至。如彼女人不求梵天。梵天自至。乃至(云云)文殊師利。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有為。持戒比丘不應如是於如來所生有為想。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如人自處於己舍宅。文殊師利。如來真實是無為法。不應復說是有為也。如是等文諸經皆有。涅槃中意。初則為與無為。二俱雙遣。後於此二中寧說無為。不應宣說是有為也。今明三身既得相即。為與無為本融。如此解於如來。是為真實觀佛。餘義至下當明。

疏。如是義類下。結廣從略。兼示法源。令知有據。

疏。四類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等者。意雲但諸經中。一向辯真性之處。即屬頓教。疏。亦無八識差別之相等者。八識心王尚無差別。況心所變豈當有耶。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故起信論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故疏雲。一切所有唯是妄想。疏。一切法界唯是絕言者。又拂前真性。辯離言真如。故起信論次文即雲。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諸法。不可言說不可思念。故名真如。故疏雲。皆是絕言也。言一切法界者。界者性義。以一切法性皆離言故。亦通四種法界。皆不可說故。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故。理本無言故。事理交徹。不可作事理說故。事事相即。不可作一多等說故。名名不盡。不可以一名詺故。理圓。言偏。言不及故。無有一法非實相故。疏。五法至雙遣者。即如楞伽。雖明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皆空寂。何者謂迷真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妄便稱智。則無名相妄想。唯如如智矣。智因如立。智體亦空。如假智明。本來常寂。故並空矣。況八識約事。皆緣生性空。因有我法。說二無我。我尚叵得。無我寧存。故中論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故雙遣也。訶教者。謂以心傳心不在文字故。勸離者。乃有二義。一令離教。成上訶教。二令離法。法雖無量不出色心。離心心如。離色色如。故今皆離。則契心體離妄念矣。毀相約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泯心約智。了境相空。假稱為智。相既不有。智豈有真。心境兩亡則皆泯絕。心無心相即是真心。故說生心即妄。不生即佛。言生心者。非但生於餘心。縱生菩提涅槃觀心見性。亦曰生心。並為妄想。念想都寂。方曰不生。寂照現前。豈不名佛。故達磨碑雲。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言心無者。雖了心空。不生於了耳。故下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言如是解者。如不生解而無解相。非謂空解於不生耳。疏。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者。重拂前跡。為迷眾生。言即心即佛。既無眾生。何曾有佛。故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執佛言無佛。非謂是無佛。故云無不佛矣。則遣之又遣之。若少有所得。皆是妄想。故佛藏經第一雲。舍利弗。乃至於法少有所得者。則與佛諍。與佛諍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是吾法賊。又只詺無佛以為真佛。故言無不佛矣。故下經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有生心。生心是妄。故說不生。佛尚不有。何有無生。作無生解。還被無生之所纏縛。故云無不生矣。又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故。雲無不生則生與不生。反覆相遣。亦反覆相成。唯亡言者可與道合。虛懷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遣智者可與聖同。故引淨名默住。以顯不二是也。然淨名第二入不二法門品。前有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後問文殊師利雲。何等是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然此經意。前後相成。共顯深旨。若辯優劣。或三重四重。言三重者。一諸菩薩以無二遣二。則是以言顯法。似有不二可說。便是對二明不二。非絕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無不二可說。令亡言會旨。三維摩詰以無言顯理。謂本自無言。不須更遣。故為三也。而言四者。文殊師利以言印彼。又明言即無言。非要離耳。若欲合者。然後三段反覆相成。但為一義。初文殊以言顯無言。次淨名以無言印言。後文殊以言印無言。三段二人共顯絕言之理。故前三十二菩薩以無二遣二。後二大士以無言遣言。則但有二節。若更合者。若無諸菩薩以言遣二。空有絕言何由顯理。是則前諸菩薩假言顯理。後二大士以無言顯理。言與不言雙亡。皆真不二矣。故雖三節一致無違。今取最後。故云如淨名默住也。

疏。五圓教等者。義廣理深。非略可盡。故彰其宏奧。別立一門。然在立教之終。故須略舉。言十十法門者。一一法門。一一法中。多明十故。十身十忍十眼十通十種玄門。出十所以表義無盡。彰異餘宗。故文文之中多皆十句。一一十句。六相圓融方顯教圓。廣如下辯。如經宗辯者。即是第六宗趣門也。第四總相會通中。文多易了。隨難則釋。疏。三者三四二教下。雖則泯二異前者。三即終教。四即頓教。此之二教俱明一乘。故云泯二。則異前始教存三乘也。而言雖者。雖明一乘。由是對三顯故同前二教。亦入屈曲之數。則前四教皆屈曲收。後之一教方是平道。故順印公。

疏。此三亦順四乘者。初一小乘。次一三乘。此二皆是三乘教。攝以初小乘。即三乘中之小乘故。後三是一乘故。為四乘也。又梁論下。證成三一之義。前會三乘一乘文中已引。及妙智經部異執記。並如前引。

疏。一中間三教存三泯二別者。始終頓三名為中間。以初有小乘。後有圓教。故名中間。而始教存三故。別為一教。終頓二教泯二是同故為一乘。即合終頓二教也。

疏。二約歷位無位別者。始終二教皆悉歷位。頓教不歷。故合始終以為漸教。餘皆如名者。一小乘教。二漸教。三頓教。四圓教。則漸是新加餘三如本名也。

疏。然取多分下。遮外難也。恐有難雲。既破昔人不許指於一經以為一教。如何前立教中。亦云如法華等。故今通雲。從多分說所以略指。實不局判一經以為一教故。下出所以雲。以一經中容具多故。上來開合遍收。理無不盡。依此亦可總判教言。若唯為一難見淺深。非判教也。若欲判者。當漸開之。且分為二。一方便教。二真實教。故法華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亦即半滿。又方便即隨他意語。真實即隨自意語。又方便是三乘。真實是一乘。然諸經中對小顯大。即以二乘為方便。大乘為真實。若對權顯實。則以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則於方便之中更分為二。一小乘。二大乘。就真實中亦分為二。一行布。二圓融。行布即始終之教。圓融即是圓教。又小乘居然是別。大乘之中有多差別。一直顯一乘。如華嚴。二開權顯實。如法華。三會權歸實。如涅槃。四斥權讚實。如淨名思益。五權實雙明。如諸般若。六帶權說實。亦如般若。七帶實明權。亦如般若。勝鬘小似法華。央掘小似涅槃。於上七中有似其類之經。各以類攝。若就大乘分宗。亦可有四。一法相差別宗。多說相故。二相想俱絕宗。多約性故。三性相無礙宗。事理相即故。四圓融具德宗。以理融事故。故如來聖教意趣無邊。不可局執。今且依於古勢。如疏明耳。

疏。本末同時始終一類者。本是一乘。末即小乘。三乘然非前後。從初得道。迄至涅槃。此三類教。同時並行。故云本末同時。言始終一類者。若小始終俱小。若三則始終俱三。若一則始終俱一。故云始終一類。各無異說。然有三位下。別出其故。

疏。然此三類依於此世下。揀濫。恐有執言。小乘始終定者。豈非定性聲聞。故云謂非一人多世同聞一類。以容轉根器故。亦非通取不定性人。要約一世一類定者。

疏。如出現品日照下。文甚分明。此應廣引。

疏。約機各是一類之機者。揀濫也。非是一人先大。後小故。若一人身則明先小後大。乃攝末歸本門中有之。故攝末歸本門有二類人。一者一人備歷小大。如四大聲聞等。二者先稟小人。未必後時稟大。以小性定故。而聞後時說大故。異前始終俱小。後稟大人未必要從小來。以有頓悟機故。而知先來說小故。非始終俱大。

疏。法華亦云初轉四諦者。即第二經諸天說偈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等。

疏。上之四門者。通結上也。所以此中結者。前之四門義已略周。藏和尚立但有前四。今疏順彼且將略畢故。此結之下之六門復傍收異義。以顯玄奧。

疏。更有一類機下。上來牒列前之四門。生起第五。明第五門非前四攝也。疏六顯密同時者。是天台八教中。秘密不定之二教也。

疏。七一時頓演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無論小大三一顯密。一剎那中皆具演耳。

疏。八從初得道等者。即寂寞無言門。謂涅槃楞伽等經皆有此說。涅槃二十六雲。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人名為具足多聞。大般若四百二十五雲。我從成佛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五百六十七雲。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淨名第一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佛藏經第一念佛品雲。佛告舍利弗。不能通達一切法者。皆為言說所覆。是故如來知諸語言皆為是邪。乃至少有語言不得真實。上所引經。但明不說。未出不說所以。若楞伽經兼出所以。故第三雲。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當知不說是為佛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何因緣故。說言不說是為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說。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彼有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緣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說。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有云佛無色聲。總有五義。一遮過顯德。二真俗二諦。三傳古非作。四悲願所成。五本質影像。初者為遮過患。故云不說。約顯實德故說非無。如十卷楞伽第八雲。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若人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即妄語。佛性論第二雲。如來無有色聲麁相功德可得。兜率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此上皆顯有過失之色聲。則佛非有。無過失之色聲。則佛非無。二真俗二諦者。真諦離相故明無說。俗諦隨機故非無說。仁王觀空品雲。若有修習說聽。即無說聽。如虛空故。法同法性。一切皆如也。三傳古非作者。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作。般若論雲。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故。四悲願所成者。謂佛所有無盡三業。應眾生者。皆是曠劫悲願。為因順眾生感。非自所有故。說佛果無有色聲。然則以他為自故亦有說。下經文雲。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大願力。顯現自在法。亦此意也。五本質影像者。謂佛三業平等普應。無彼差別影像色聲。故說非有。然即與彼差別聞見為增上緣。因質有影故說非無。下經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所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由上五義會諸聖教。說默無礙。皆悉有理。然上五義刊定記有而引文雜亂。今上所引頗為改易。所以疏不引者。以不出楞伽二因故。謂初一即緣自得法。自所得法即是證道。證法在己。離過顯德。次三即緣本住法。本住即古先聖道。二即所證。三四即教道。傳古非作。即古先聖道。悲願所成即兼因果耳。其本質影像但通相說。本質無者順自所證故。影像有者順古聖人。即體妙用故。故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不說之義小有異相。故今敘之。上雖說所默之由皆兼有說之意。故思益第三雲。如佛所說。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答言。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違即是僧。是名聖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處而有所說。名聖說法。於一切法無所憶念。名聖默然。斯皆正說之時。心契法理即不說耳。明非緘口名不說耳。餘可知。藏教所攝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