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法求財

前面說過,正命就是合理的謀生手段,也是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將謀生方式作為修行的內容,足見其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的黃金年齡幾乎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將是最大的浪費;如果有意無意地造下惡業,就更是得不償失。

什麼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為公民,我們不能違背法律的規範;作為佛弟子,我們還不能違背戒律的準則。在家居士必須遵循的十種善行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反之,則是必須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經中,還列舉了十種非法謀財的現象。可嘆的是,這些不法行為至今仍然存在,並繼續危害著社會大眾。

一、竊取他財:以搶劫、偷盜、詐騙等方式竊取他人財物,或將拾取的財物據為己有。

二、違法貪污:包括走私販毒、倒買軍火及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等。

三、抵賴債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欠債不還,以不正當手段抵賴自己的債務;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閉或攜款潛逃,從而侵吞他人的財物。

四、吞沒寄存:以欺騙性手段,非法佔有他人寄放或委託管理的錢財。

五、欺罔共財: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偽造帳目等方式,將共同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佔: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損公肥私。

七、籍勢苟得:利用職權替人辦事,從中撈取錢財。

八、經營非法:包括漫天要價、短斤少兩等不正當經營手段。

九、詐騙投機:包括造假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經營方式。

十、賭博淫業:開設賭場或色情行業以牟取暴利。

由此獲得的不義之財,不僅會玷污我們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棄,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對為黃金所害的父子一樣,到付出慘重的代價時,已悔之晚矣。所以,我們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財富。

如法求財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正如佛陀告訴我們的: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忽怠;

三者當儲積,以擬以空乏。

四耕田商賈,擇地而置牧;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

開源就是掌握各種謀生和致富的手段,節流就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同時,我們還要勤修善業、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這幾點,財富就會日益增長。

五、合理的支配財富

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麼,如何使用卻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花錢還需要智慧麼?這個世界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消費渠道,商店裡琳琅滿目的貨架在熱情地召喚著我們,媒體上觸目可及的廣告又為我們提供了選擇和參考。但我們要知道,改善物質生活並不是花錢的唯一途徑,更不是使財富發揮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為人敬重的卻不多。原因是什麼?主要就是取決於他們如何使用自己的財富。在對待財富的問題上,有幾種比較典型的例子。

1、不合理的使用方法

一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吝嗇鬼,他們珍愛金錢超過生命。即使擁有再多,依然捨不得以財富去幫助他人,不但捨不得造福社會,也捨不得給家人使用,甚至捨不得給自己享用。這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爾紮克塑造的老葛朗台及《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直到生死關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護的錢財。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即使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只是財富忠實的保管者而已,當他們撒手西歸之時,這些錢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一點利益。所以說,「身死留財,智者不為。」這種以積攢錢財、守護錢財為樂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當錢財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時,不過是些毫無意義的金屬和紙片。

另一種極端,就是揮霍無度的暴發戶。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驟然暴富,卻沒有承受這份財富的健康心態,於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揮霍來炫耀所謂的成功,沉溺於窮奢極侈的生活方式之中。他們將人生當作一場及時行樂的遊戲,覺得財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屬於自己,只顧自己拚命享用,卻不願為他人付出分毫。這樣的行為同樣為社會所不齒,因為他們只是在無端地浪費財富,也是在無謂地消耗自己的福報。

還有一些人,虛榮心非常強,總是花錢做表面文章。即使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要添置高檔的用品,追逐時尚的潮流,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辭,這也是錯誤的生活觀念使然。在他們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體現,高檔就是價值的尺度。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無多,我們需要飲食維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們需要衣服抵禦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們為什麼在衣食無憂之後還不能滿足?因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我們吃飯,有時是為了吃給別人看,有時又是為了應酬需要而吃;穿衣也是同樣,有時是為了炫耀,有時是為了工作交際而穿。所以,現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經演變為用來攀比的道具。

還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注一擲,將所有家產用來作風險投資。他們不僅希望財富來得多一點,再多一點;更希望財富來得快一點,再快一點。而在這樣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們很容易喪失正確的判斷能力,或是受騙上當,或是投資失策,最後落得傾家蕩產的悲慘結局。

2、合理分配財富

如果我們擁有財富而無理財之道,那麼,十分的財富或許只能發揮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們為其所害。如何合理地支配我們的財富呢?佛陀也在經典中為我們作了具體的指導。

財富應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開支;第二分用以投資增值,否則財富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業,一方面回饋社會大眾,一方面為自己耕耘福田。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是對於未來幸福的投資,而我們能從中收穫的,決不是有限的財富所能比擬的。

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追求財富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慾,而是為了要得到一種行善的工具。」只有將財富當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財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那麼,人間就會充滿溫暖,許多社會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會有耗盡的一天,也就不再屬於我們所有;一味地積蓄財富,也未必就能屬於我們所有,因為貨幣會貶值,股票會下跌,銀行會倒閉,即使將財產緊緊地鎖在保險櫃中,又能有幾分保險係數?所以佛法認為,只有佈施出去的錢財,才會真正屬於我們所有。就像播下的種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會為我們帶來百倍、千倍、甚至千萬倍的收穫。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既是收穫者,也是播種者。只有不斷地播種和耕耘,才能使我們「恆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也才能為當下的人生和未來的解脫積累足夠的資糧。

六、從物質財富到精神財富

現代人追求財富,總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基礎上。以為擁有物質財富就有了人生的一切。其實物質財富只是滿足人生基本的需要,人生的低級需要。一個人如果只會追求物質財富,那也只能說明他的生命層次是很低的;而只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追求上的人,他的生命層次永遠都提高不上去。所以,一個人當他的物質財富可以滿足基本生存的時候,他應該進而追求精神財富。

1、何為精神財富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影響之深遠決非物質財富可以比擬。回顧歷史,無論是古羅馬的繁榮,還是盛唐時的富足,都不再能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任何物質幫助。保留下來並至今影響著我們的,是古聖先賢的精神感召,是歷代智者的思想傳統,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

佛陀的一生,身無長物,居無定所,卻為我們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為我們指明了趣向解脫的道路。在他的身後,一代又一代的追隨者,都得益於佛陀留下的智慧,通過修學佛法獲得了究竟安樂。除此而外,還有耶穌為我們留下的博愛精神,孔子為我們留下的仁義教育……無法想像,如果沒有這一切,我們今天的文化會是怎樣?我們今天的世界又會是怎樣?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類同時擁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世界。飛鳥走獸都懂得為覓食奔忙,如果人類也僅僅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那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當基本生存解決之後,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更多是來自於精神體驗,它的平衡與否,正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精神世界,主要由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和人生經驗組成。一個擁有美德的聖賢,不論處於什麼樣的時代,都能潔身自好;一個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論遭逢什麼樣的人生境遇,都能從容面對。所以說,只要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有能力抵禦外界的一切干擾。

2、精神財富甚於物質財富

物質財富是外在的,雖然我們可能擁有房產、存摺,擁有汽車、家電,但所謂的擁有,只是一份使用權或保管權而已。佛教說財富是五家共有,或是天災,或是人禍,都會將它們化為烏有。所以,這些身外之物是虛幻不實的,隨時都可能更換主人,而內在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

我們可能會失去財富,但不會失去智慧;我們可能會失去健康,但不會失去慈悲;我們可能會失去家庭,但不會失去愛心;我們可能會失去事業,但不會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愛心和信仰也會失去的話,那只是由於我們不加珍惜而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自甘墮落。我們嘆息世風日下,嘆息人心不古,事實上,這正是由於人們的精神世界貧乏所致。在今天,舊的價值觀被推翻了,新的價值觀卻沒有如期而至。在丟棄了「越窮越光榮」的口號之後,壓抑已久的物慾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無休止地激發出來。隨著社會商業化的進程,人們的貪慾空前地膨脹起來:對奢侈品的需要,對財富積累的需要,對權利和虛榮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們來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實現。俗話說,「財迷心竅」,當我們的眼中只剩下金錢的時候,不僅職業道德不見了,甚至倫理道德也不見了。

在金錢掛帥的旗幟下,很多人似乎已經忘卻了精神的需求。正是這種忘卻,使我們的內心處於嚴重的失衡狀態。為什麼今天的人對物質的需求如此迫切?對財富的積累如此貪婪?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指引,沒有崇高的理想在驅動,沒有堅定的信仰在支撐,甚至沒有道德的力量在約束。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我們不僅忽略了精神財富,甚至以喪失精神財富為代價。當我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一片廢墟之時,物質能否填補其間的空白?能否成為我們人生的無悔追求? 

失去物質財富,只會使生活受到暫時的影響;而一旦失去精神財富,不僅會影響到我們一生,更會殃及後代。不難想像,一個精神空虛的父母會給子女什麼樣的教育?一個見利忘義的長者會給後代什麼樣的影響?所以,精神文明建設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未來人生,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後代,影響到人類的發展前景。

所以,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對於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3、法財甚於世財

作為佛教徒來說,除了追求世俗財富而外,更要追求功德法財。什麼是功德法財呢?那就是佛法。

在《華嚴經》中,佛陀告訴我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不僅供養如此,在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中,佛陀還處處以較量功德的方式,告訴我們法佈施的利益:「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所以說,無論是供養還是佈施,功德法財都遠比世間財富更為殊勝。

我們知道,世間的資產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之分,事實上,所謂的固定資產也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房產會折舊,設備會損耗,它們的使用壽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說有什麼可以稱為人生的固定資產,那麼只有功德法財才是當之無愧的。功德法財似乎是無形的,但它卻不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消失,不會隨著生命形式的轉換而失去價值。不僅如此,這善的種子還會不斷為我們帶來豐厚的饋贈。從這個角度來說,法財對於人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有形的錢財。

佛經中處處強調法財遠比世俗財富的重要性。因為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的困惑,樹立人生的正確觀念;可以幫助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生命中無盡寶藏。成就智慧,成就無量功德,這絕不是物質財富能夠代取代的。

七、結束語

很多人都認為,財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事實上,佔有越多就越不自由。因為慾望是被逐漸激發出來的,佔有得越多,期待和牽掛也就越多。曾幾何時,萬元戶就是富裕生活的標準。可多少萬元戶因此滿足了呢?有了一萬,就會想著十萬,然後是百萬、千萬。往往是錢越多就感覺缺得越多,使生活不停地圍繞這個軸心運轉,從而忘卻了人生的根本。

有個比喻說,假如把財富、事業、榮譽、地位都比作0的話,健康就是前面的那個1。否則,即使擁有再多,也還是等於0。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這一簡單的道理,為了掙錢毫不顧及身體。結果「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以金錢買健康」。那麼,健康是金錢可以買來的麼?金錢可以換來最新的藥品,換來精細的護理,但並不能保障我們的健康。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為獲取財富使健康遭受的損失固然是金錢無法彌補的,但我們為謀取私利而使心理遭受的傷害就更難以癒合。慾望是無限的,財富卻是有限的。我們為盡可能多地佔有財富,不僅直接或間接地侵佔了他人利益,也使我們自己滋長了重重煩惱。這些內在的傷害或許不會在短時間顯現出來,但它的影響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對財富有正確的認識。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懂得如法求財、合理使用;才能從容地駕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