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就是指將財物、身體、智慧、佛法等等施與他人,幫助他人,為他人造福,以求自己積累功德。六度以佈施為首,四攝也以佈施為開端,由此可見,佈施在佛教中佔重要地位,龍樹菩薩說:「諸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功德具足,所願如意,皆從佈施得。」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生活在彼此的因緣中,因此人人都需要幫助,貧窮的人需要物質幫助,空虛的人需要精神撫慰,孤獨的人、失敗的人需要關愛鼓勵。由此可見,佈施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
佈施的種類
佈施,梵語「檀波羅蜜」或「檀那波羅蜜」,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佈施原為佛陀勸導在家居士的行法,本義足以衣物、食品等施與貧窮者,到大乘時代,為六波羅蜜之首,再加上法施、無畏施二者,擴大了佈施的意義。指用財物、體力或智慧等施與他人,為他人造福而積累功德,最終求得解脫的一種修行方法。《大乘義章》卷二:「以己財事分散與他,稱為布,己惠人,稱為施。」本文論述的是大乘之佈施,即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即用食品、財物等去救濟貧苦、疾病的人,而得到幸福的果報。眾生缺乏衣食住行,或生活貧困,或親屬離散,或洪災地震等等,我們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度過難關,這屬於財物施。這種佈施,無論是在家或出家,無論是有沒有信仰,只要有善根,只要有同情心,多少都能做到。
法施,是以佛陀的真理勸人斷惡修善,離苦得樂,得到功德利益。即指為他人宣說一切世出世間法,令眾生具足正確的知見,開啟智慧本覺,依正確的法門來修身攝心,得到世間的安樂與出世間的解脫。法施的功德,遠遠超過財施,因為財施的作用和範圍是有限的,而法施的利益是無限的。對於生活無著落的人來說,給一些暫時的資助,遠不如傳授他一項生活技能,那將令他終生受用,是別人沒有辦法奪走的。以佛法予以指導,明白因果之理,免受輪迴苦痛,這樣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法佈施易行易做,有時不需要說很深奧的理論,即使用至誠心念一聲佛號給他人,讓他身心愉悅沒有煩惱,也是一種法佈施。
無畏施,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使他人離開種種的恐怖。對需要救護的人,成為他們的救護者:對沒有親友的人,給予其親友般的關愛。佛經中說「一切有為善法中,救護有情之生命功德利益乃最大。」濟群法師說「無畏施,即受持五戒,使眾生不必擔心被傷害而生活在恐懼中。」受持不殺生成,他人就不會害怕被殺害:受持不偷盜戒,他人就不會時時猜疑提防;受持不邪淫戒,他人就不會擔心被強暴:受持不妄語戒,他人就不會害怕被拐騙;受持不飲酒戒,他人就不會擔心糾纏傷害。去惡就是行善,嚴謹個人的行為和語言,人間時時都吉祥和幸福。相對而言,身體及生命方面的佈施難度會很大,如佛陀在因地的捨身飼虎、代鴿餵鷹,只有大菩薩才能夠做到。當他人需要你的眼睛或肝腎,你有沒有勇氣給予?當他人困於洪流火災,你能不能真誠救助?
法佈施最為殊勝
《無量壽經》云:「一切佈施中,法佈施為最。」法佈施指佛法的佈施,也唯獨法佈施能夠幫助眾生獲得無量的智慧,無盡的福德。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種佈施才是最圓滿、最殊勝的。
法佈施的殊勝
三種佈施中,以法佈施最為殊勝。法佈施是了脫生死大事所在,只有聽聞佛法,歡喜信受奉持,才可以使人得到最終的解脫,脫離三界,跳出苦海。法佈施,如同救貧不如傳授生活技能一樣,財施只是緩解一時之需,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如物品錢財用完後,又會重新陷入困境。
有一年輕經理,看見一個乞丐,頓生憐愍心,於是給了20元錢,以後的日子,經理每次經過都會給他20元錢。幾年後,經理結婚生子,經濟負擔增重,經過乞丐面前只給10元錢。乞丐奇怪地問:「以前你總是給20元,現今為何只給10元呢?」經理實言相告,乞丐勃然變色道:「你怎麼可以用我的錢,養活你的老婆孩子呢?」乞丐毫無感激之心,把別人的好意當作自己的權利。如此的幫助,使人變得更懶惰,只能解決人一時乃至一世的貧窮。另一個服裝商,看見乞丐,然後對他說:「我的服裝店目前只在城市的東部發展,西面卻沒有一家分店,你到西部開個分店吧。我借錢給你租店舖,暫時賒貸給你賣,等你賺錢了,再連本帶利還給我。」乞丐勤勞而努力地工作,逐漸在西城站穩了腳跟,服裝商成了他的長期供貨商。這樣的幫助,不僅僅幫助了乞丐,也擴大了自己的生意。
如上文中,經理以財佈施,不僅沒有使乞丐脫離困境,反而使其變得更加懶惰,猶如在六道中沉淪,不得解脫。服裝商以法佈施,不僅自利而且利他,這種雙贏的助人模式,使他人得到幫助,自己也得到不可思議的功德。
佛典論證法佈施
三種佈施,以法佈施功德為最。
《佛說佈施經》云:「法佈施可得五種利益:一、身相端正,因為人們聽經誦經後,心平氣和,所以施者將來能感到身材相貌端正莊嚴的果報;二、壽命延長,因為人們聽經聞法之後,不造殺業,所以施者將來能感到健康長壽的果報:三、福德增長,因為人們聽經誦經後,不會偷盜,所以施者將來能感到富有的果報;四、身份尊貴,因為人們聽經誦經後,信仰佛法,歸敬三寶,所以施者將來能感到尊貴和眾所愛戴的果報:五、智才無礙,因為人們聽經誦經後,明心見性,容易明白真理,所以施者將來感到智慧的果報,能為眾生種植善根,所生之處常得見佛聞法,通達無礙。」
《六波羅蜜多經》中,佛告訴慈氏菩薩,法佈施有三事超過財佈施:「一、財佈施有盡,法佈施增長無盡,故法佈施殊勝。二、財佈施,受者僅限於現在得利益,法佈施,施者和受者得到利益,而且受者現在未來都得利益,無量世中恆時隨逐,無人能奪,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都不捨離。三、財佈施,施者得利益,受者無利益,法佈施,施、受雙方都得到利益,即受者通過聞法發心,能速證無上菩提。」由於這三種意義,法佈施更為殊勝,修行法佈施,名聲遠播,人天尊重恭敬。
《大智度論》中講到,佛說財法二施以法佈施更為殊勝:「一、財佈施的果報在欲界中,法佈施的果報在三界或出三界。二、財佈施有量,法佈施無量。三、財佈施有盡,法佈施無盡。四、財佈施果報清淨少、染污多,法佈施果報染污少、清淨多。五、做財施要觀待很多力量,法佈施只要從心中流現,不必觀待其它,所以極為方便。六、財佈施能讓四大諸根增長,法佈施能令具足無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
法佈施的功德利益
法佈施不僅受者得益,同時施者也得益。如放生,放生的時候,稱念彌陀聖號,為它們種下一個善根,把誦經的功德迴向於它們,使它們得到解脫的因。《因果經》云:妻子是個居士,信持佛法,樂善好施。丈夫卻經常阻擾她修學佛法,而且經常讓居士殺生。居士每殺家禽的時候,就會稱念彌陀聖號,家禽因臨終時聞聽佛號,承此功德,往生西方。不久後,居士因此功德往生,彌陀親引,萬道霞光,梵音繚繞。丈夫與村民見此不思議事,皆發心棄惡從善,一心念佛,其村更名為彌陀村。女居士奉持佛法,行法佈施,不僅家禽獲得大利益,自己也因此功德往生西方,自利而且利他,可見法佈施功德不可思議。法施者,即使只是一句佛號,一句佛法,眾生受益,能正其言行,開顯其智慧,不但此生受用不盡,更可以正確的言行、修行而最終得到解脫,其利益遠非財施可比擬,如此燈燈相繼,無窮無盡。
佛住世時,每轉法-輪,即有眾生得阿羅漢果,廣大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現今高科技的時代,法佈施易行易做,可以在寺院中流通佛經、光盤、錄音帶等等,可以定期興辦佛學講座,可以引導信眾誦經念佛,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弘揚佛法。法佈施需要正見、正信的支撐,稍有差錯不但沒有功德,而且會誤導他人。只有使大眾得到正法,法佈施才能具有真正殊勝的功德。
結語
佈施是含攝無量利益,利樂一切有情的方法,成就無量的自利利他功德。我們應伸出力所能及的雙手,於眾生給予幫助,給予鼓勵,給予安慰,給予菩薩的慈悲,給予佛法的力量,這不僅讓我們享受到佈施的快樂,同時也是一種佛法的踐行,自利而利他,以期共同以佛法走向解脫之道,為共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