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跟其他地方或許大同小異。小年的時候祭灶王、掃塵土、吃甜食,今天,用佛法的角度來講,小年的的意義就是護法安僧、清淨內心、讚歎他人。

小年的時候都要祭灶,灶王在我們佛教裡面是監齋菩薩緊那羅王。緊那羅王是「天龍八部之一」,據《河南府誌》上說,元代末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頭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燒火棍,在廚房做雜務,盡職盡責,十分勤勞。由於地位不高,寺中無人知其姓名和法號。後來,劉福通帶領紅巾軍突然圍攻少林寺,危急關頭,他衝出山門,身體忽然長高數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緊那羅王也」。紅巾軍驚恐萬狀,到處逃邃,少林寺免遭大劫,但這位行者也隨後圓寂。從此監齋使者受到供奉,並建立了緊那羅殿。

監齋菩薩一般供奉在「大寮」,又稱「香積廚」,辦造飲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維摩詰經。香積佛品》裡提到,香積佛國的香氣為十方三界第一,他們會用香飯供養諸佛菩薩,因此佛門的大寮又被稱為「香積寮」。我們紀念監齋菩薩,就是要學習他老人家,那種不畏一切困難,護持寺院,護持常住,當寺院有難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使災難化解。護持三寶,是第一個佛弟子的責任。監齋使者,火部威神,調和百味薦唯馨;災耗永無侵。護法安僧,清眾永蒙恩。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在佛教中,掃塵的意義在於,掃除自己內心的塵垢,「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拭,未使惹塵埃」。佛世時的聖弟子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以持誦「掃塵除垢」四字,而成大阿羅漢的。周利盤陀伽尊者與摩賀盤陀伽尊者為親兄弟,皆屬婆羅門種族。兄長聰穎過人,長大後對婆羅門之《吠陀》及其支分都極為精通,後皈依佛門,更是精通佛法而證得阿羅漢果。而周利盤陀伽稟賦甚鈍,記憶奇差,連學習《吠陀》中「嗡希」等詞時,記住嗡字,便忘希字;當記住希字,便又忘嗡字。見兄長依佛出家後,也欲出家。兄長以阿羅漢的智慧觀察後,發現弟弟與自己有法緣,便接受周利盤陀伽出家受近圓戒,然後教他念四句偈:「身語意三不造罪,離欲不執諸世間,具足正念並正知,有害痛苦皆不近。」

周利盤陀伽學了三個月之久也未能學會,而當地的牧童卻已耳熟能詳,反過來教他念了。兄欲用呵斥的方法教導,故責令他回家,但他涕泣不願走。佛陀得知後教其掃塵除垢,替精舍做清潔工作,周利盤陀伽非常努力地去作清潔灑掃工作,由於他依教奉行勤奮清潔灑掃,其業障由此得以清淨消除。

有一天心便自然靜慮思維:「佛陀所說「掃塵、除垢」到底是指內在塵土,還是指外在塵土呢?」此時以前所聽三個偈頌躍然映現腦海中,心裡豁然開朗,「此塵是貪非塵土,塵乃貪名非塵埃,諸智者眾除彼塵,如來教中不放逸」,「此塵是嗔非塵土,塵乃嗔名非塵埃,諸智者眾除彼塵,如來教中不放逸」,「此塵是癡非塵土,塵乃癡名非塵埃,諸智者眾除彼塵,如來教中不放逸」。此後,周利盤陀伽努力靜慮思維修習這些偈頌文義,最終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佛法中的掃塵的意義即是要掃除我們自己內心貪塵癡慢疑等塵土,從而內心清淨,努力修行,而證道果。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過小年的時候,要吃甜食,叫灶糖,在年少時,曾記得鄉人說,以灶糖奉行給灶王,是希望他到天上去多給天帝講好話,以便降福人間。所以,講好話這個就特別的重要,看似迷信,其實換一種角度來理解,我們佛教裡,教人說柔和語讚歎別人,不要說粗惡語傷害別人。所以大家不要忘記了,在今天吃灶糖的同時,不是希望灶王替我們講好話,而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時時讚歎別人,說「愛語」稱揚別人,如是我們的人際關係自然通達,所以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的福報了。福不是上天賜的,是我們自己努力得來的。

在小年的日子中,借佛陀的慈光,祝福大家,新年裡事事如意,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護持三寶、清淨自己的內心,讚歎他人,從而福慧增長、六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