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學子們,大家晚上吉祥。我們依然還是請大家合掌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今天我們接著上一次講到《心經》的經題。在開講《心經》的時候,也跟大家說過這個《心經》,既然是佛法的核心,是非常高難度的。他在闡述這個究竟圓滿的空性的時候,我們還得會聽、會用。為什麼常說到"有好入,空難解",我們從事相上怎麼去起步,怎麼去積累,盡管是比較勤苦一些,我們還能夠依教奉行。但是在這個玄談,這個空性的,靈性的道理上,是很難契入進去的。所以說,我們事相上的積累,積功累德這種勤苦的修行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你看我們馬上要講的「波羅蜜多」,上一次講到六波羅蜜。在另外的《大般若經》裡面講到,如果有的行者不能夠久行,就是不能夠持久的修前五度,就是從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波羅蜜的話,那麼終不能信解,深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說連《心經》講的道理信都信不起來,解也解不了,不要說去證去悟了。所以說,從這一點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事相上的修行。
我們既然知道了上一次講到般若的內涵,以及般若的這種觀照,般若的持之以恆的修法,那下面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就比較好理解了。他是一個名詞概念上的描述。因為印度話就是梵語,在這裡是一個倒裝句。「波羅」是彼岸的意思,「蜜多」是到的意思。其實他這個意思也是解釋「般若」,就是我們稱之為彼岸到,或者到彼岸。相信大家到了廟裡邊,去朝拜的時候,都會見到有一個碑,上面寫四個字「同登彼岸」,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第一個意思他說是「彼岸到」呢?是指我們這些煩惱,痛苦呀,造業的地方我們稱之為此岸。那麼如果說解脫,出世間,包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都叫彼岸嘛。此岸彼岸間一定有一個苦海,這個苦海就是要由般若為舟船才能夠到達,所以就叫做彼岸到。
另外這個「波羅蜜多」還有一個意思叫做度無極。度,就是度脫的度,太極的極。無極,顧明思議就是沒有餘地了。就等於說,度脫了一切煩惱,一切惑業,都能度脫究竟了。沒有任何的,給他留下餘地有漏的地方。所以叫做度無極。有時候也叫做遠離,遠離一切妄想執著。有時候也叫做究竟,圓滿了一切智慧,圓滿了一切菩提。我們常不是說,如果一個老和尚走了,稱之為圓寂。就是圓滿一切智慧,寂滅一切惑業。那麼「六波羅蜜」,這裡指的是波羅蜜多,統稱六波羅蜜。我們上面講的般若為正行,五度為助行。只有般若在的時候為眼,其他萬行就像足一樣往那走。所以,這就是波羅蜜多的意思。
下面我們就開始要跟大家講到,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心字是一切,不要說佛法了,也不要說世間法了,是一切法的所存在的根本。我們就是依著這個心,而有了六道上下的輪迴,也是依著這個心,而去修行解脫成就佛果。所以說,度眾生也是用的這個心,六道裡面生天墮地獄,也是用的這個心。所以我們都知道「若人欲了之,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家在讀《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有一個《華嚴經》中的覺林菩薩偈:心如工畫師。我們常常會說:「萬法所生,唯心所現」。所以說,佛法講的根本法就是一個心法。我們來修行,其實也是修心的。
很多時候現在的佛法,大家不在心地上用功夫,好在身上面做文章。甚至有時候調節的覺得身體舒服了,甚至健康了。當然有時候也會講到,借假修真這個色身。那麼我們對這個色身太在乎,無休止的追求他的健康長壽的時候,一定會忘了心。因為你在妄想中,一定會忘了心的本來面目。所以真正的佛法與外道法在根本上的區別,就是要用這個心,來進行決定、了別、抉擇。
所有的宗派,一切的佛法,三藏十二部,其實全都是對我們這個心作為註解的。我們常說到一切的眾生,都是靠起心動念而存在的。講到心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比如說,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那心有生、住、異、滅的這四種狀態。如果說去觀照這個心,很多時候我們是粗的,粗線條的。根本就覓不到心的真實狀態,都是在粗線條這個幻覺上,自以為是的認知他。真正的用心用到一定的地步的時候呢,我們才知道能把心的相狀捕捉到,能跟進的上來。這才叫般若波羅蜜多,我們講的心法。
但是問題是,這是從凡夫到修行者、到菩薩、佛是不一樣的。你比如說,凡夫只能夠知生的滅相,生、住、異、滅四種相中的滅相。也就是說,往往事情過去了才發現了,後悔了。事情正在發生時候,我們的心跟著事情正在投入的時候,沒能夠把他止的住,只是過了以後後悔了,木已成舟了。果報現前了以後,凡夫覺得怎麼能這樣呢,才煩惱。所以說,凡夫只能知道心的滅,滅了的這個相。請大家用自己的心也去進行體悟。那麼羅漢這樣的聖人,就是修行了脫了生死,出了三界的聖人,他能知道心的異相,生、住、異、滅的異,變異的異。他能夠感覺到異,這個異相沒異了,觀照到心的異相把他看穿了,這個異就空掉了。打個比方,我們夢醒後,覺夢了就沒有夢了。認識到錯的時候就沒有錯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羅漢的人,能知道心的異相。
如果說修行到菩薩的次第,大家知道菩薩他能觀照到、守得住心的住相。我們在迷的時候,每一個心都是有住的。一個念頭就是一個住,一個執著。念念積累。所以我們迷的時候,是有住。覺得時候是沒有住的。《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覺住的時候就不住了。所有住都是妄心,一切不住就是真心呀。所以不住就是無相。沒有人相,沒有我相,沒有物相。所以說菩薩修行的地步,他能夠知道心的住相。
但是,只有佛,才能知道心的生相。為什麼說諸法無生才能成佛。你修到快成佛的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分無明,十地菩薩裡面,初地還有十分無明。只有佛見到生相的心,才能覺到生是無生法,觀一切法無生,能夠徹底的究竟圓滿的達到這個無生法忍。所以你看為什麼說,佛才能夠觀到不生的心的相狀呢?煩惱不生不就是菩提嗎?業障不生時不就是解脫嗎?生死不生不就是涅槃嗎?眾生不生了不就是佛了嗎?所以說,只有佛對於心的這個生、住、異、滅四相徹底打開最為明白。我們才稱之為明心見性。一明就永明瞭,沒有了生了,住、異、滅都沒有了。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
這是從觀照上來講,我們怎麼來觀照心的這個生、住、異、滅的流動狀態,這就是一種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在觀心時並不是說我們上一講時說的,跟心去做鬥爭一樣的。而是跟進,守著,明白著,隨他任用自如著。但是我們很多的時候,對於佛法講的這個心還是吃不透。很多人下意識的就會想到,我們胸腔裡的這個肉團心的這個心,其實他只有生長的意義。是沒有其他任何意義,只不過維繫我們一個色身、假體這樣存在,然後讓我們用妄想來依附這個條件,作為合二為一,有一個錯覺有個我的存在以外,他沒有任何意義。所以當我們以為說,咱倆心心相應,都以為說難不成,就是你肚子裡這塊肉,跟我肚子裡的這塊肉步調一致了嗎?沒有任何作用。這就是大錯特錯把心給誤會了。
那我們現在最多的錯認的一個心,叫做緣影心,也叫緣慮心。就是我們的攀緣心這個妄識,每時每刻的錯覺,就好比說,本來是一個麻的狀態,我們把他編成繩,就以為有一個繩子的存在。這個繩呢,其實是麻。再進一步錯認知,就以為這個繩子是一條蛇的時候,就會生起恐怖和緊張的作用。這就是我們每個凡夫,現前心的錯覺。這個心本來是平等的、自在的、清淨無染,我們常說的打破時空,橫遍十方,豎窮三界,遍一切處,本自自覺的。
但是,就因為被我們這個無名的妄想所局限,所迷惘的時候,那我們就把他當真了,就是我們現在正在犯的毛病,就有了局限性,就浪費了這本有的心。所以真正這裡的《心經》,最後要了悟的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講的,佛能觀照到的無生之心,也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這個東西真的是我們常在比喻說,成了佛了,他也沒有增加一點點,你是凡夫也沒有減少一點點,本來就是現成具足的,就是被我們客塵的煩惱所染了。就跟一面大圓的鏡子一樣,但是上面有了煩惱,有了灰塵了,就被蒙住了。雖然被蒙住了,但是,鏡子可以照天照地的這個作用並沒有失去。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對於這個心,大家要有一個觀照和了解。
為什麼你看《金剛經》裡講到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呢?大家設想一下,就是我們所想的過去、未來、現在,其實都是現前一念的妄想鋪展開來的,就跟我們剛才,我一直在講法的過程中說,有人在這裡發合掌的頭像。那我們設想一下,就是剛才我們在講,大家在聽那個話的時候,跟我們現在又進行到我們在講這個遍法界,真如心的佛性心的時候,是一念呢,還是兩念呢?如果是兩念的話,包括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這個念,那我們在顧及到當下的這個念的時候,就回憶不到剛才的那個念了,可是我們可以回憶得到。如果他是一念的話,他為什麼又是剛才和現在兩種感覺呢?過去和現在兩個時間段呢?所以你看,就同樣的一個念頭,就看你怎麼去認知。
如果你認知時,覺得說都是現前的一個作用,那他就是我們說的現前一念,如果你認為,真的有個剛才和現在,那就把他隔絕開來了,就是妄想。所以,在同樣的一個心的狀態上,你看見「真」,還是見「妄」,這就是我們說的《心經》的心,怎麼善用其心了。剛才你看同樣的一個心,生、住、異、滅,凡夫只能見到他滅的部分,羅漢和菩薩見到他住和異的部分。只有佛,才能見到他的真實狀態。就這麼用心的。所以說,心經講的這個心,他就是我們平等、究竟。心也罷,佛也罷,眾生也罷,沒有差別的這個遍法界真如之心。我們修行到最後也是要把這個心修得讓他顯現出來。因為這樣我們才有了佛法,才說要成佛,才在這裡講《心經》,就是為了讓我們讀懂這個心的,從概念到內涵乃至境界都要了解。
從邏輯的思辨次第上,我們要了解他不是緣引心,也不是肉團心,他是真如心。從現前的觀照上我們也知道,慢慢地學會觀照他的真實狀態。所以說只有跟般若相應的心,才能夠具足真如的意義,本來的面目,真實的狀態。宇宙萬法的真理,一定是跟般若相應的心,這就叫《心經》之心。那麼就是依著這個般若的智慧,來善用其心,最終一定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這樣的一個經典就叫做《心經》。
我們最後一個字,就是給大家講一下「經」了。什麼叫做經?一般我們都知道,只有佛說的叫做經。我們今天這裡,用兩個層面的意義進行一個理解學習。一個呢,他是不會變的,另一個呢,是我們一定要遵守的。他是一個正常的,有理有據的一個軌跡,而且決不會改變。因為真理只有一條,這樣的一個文字的內容才能稱之為經。這樣,我們了解了以後才知道,為什麼說,佛的三藏裡面第一個首推就是經藏,他是佛說的,是智慧的。智慧,他既然說了,就是讓我們去隨著這個智慧,正確地去走在軌道上,我們可以依著這個軌道而達到智慧的頂點。所以從我們了解的這個教法上也罷,從我們依著他的修行也罷,從這個道理的圓滿理解也罷,我們都是有軌道可尋的,不能脫離這個軌。
因為大家都會背《心經》了,我們把他的內容進行一個劃分。你看在經裡面講到說,開始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至後面說的「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以及最後說「無智亦無得」。就是這一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教法的根本軌道,叫做教可軌。這是這個經的教法。那麼裡面講的「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最後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說乃至「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是行可軌。我們就依著般若的智慧,不斷地這樣。後面講到的「行深般若波羅蜜」,行在智慧之中。那麼這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軌道,也是經的一個意義。第三個講到說,究竟涅槃。這就是理可軌。我們大家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究竟涅槃,所以這叫做教可軌,行可軌,理可軌,教理行都有這麼個軌道,你能不脫離了這個軌道,脫離了這個軌道就不是經法了,也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正義了,這就是我們講到的「經」字。首先他有一個軌道的意思。
那麼這個軌道,既然是正確的,那麼他就絕不可能會有第二個軌道出來,他不會變。永遠都是,真理就是唯一的,所有我們從教行理上他不會變。比如,經文裡面講到說,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說明這叫行不能變,就這麼一個行法,就這麼一個操作手段,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理也不能變,就是為了成佛的。後面講到,「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乃至最後說「真實不虛」,這叫教不變。就是這麼一個教法,你必須依著這個教法。所以教、行、理不能夠改變,永遠都是這個樣子的,這就叫做經。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學習經法呀,這個道理,他真是永遠都是亙古不變的,成佛的狀態是不會變的,修行的道路是不會變的,最終的目標是不能夠變的,只有這樣,我們才稱之為在學佛的經法,學佛的經教。一旦在這個上面動刀子,給他稀釋,不斷地歪曲等等,你看我們現在聽法如果說我們真正能夠意識到,不變和遵守的這兩個內涵的話,我們才知道,原來教、理、行、果他就是這樣設置的,你不能在上面歪曲、曲解佛意。
由此而言大家要知道,比如我們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經題裡,那麼依照著經這個宗旨來講的話,般若,他必須依著般若的智慧才能成佛,那麼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到彼岸。一切的般若智慧到達彼岸,在哪個上面展開了呢?就在心上面展開,在心上面得到,在心上面用力,這就叫教、行、理有軌則,不能變。你看從經題上也有這樣的意義,經題本身也是這個經內涵的體現。就是這樣的一段文字,這樣的一段呈現出來的一個道理,提供的方法,然後我們照著這樣的一個道理方法,我們就能得到文字裡面所行的真實境界,這個就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好,那麼經題,到此就講圓滿了。希望大家對《心經》的經題,常能夠思維、意念和行持。下面開始,我們就邁入到經文的講解。
首先,來看這段經文,就是前二十五個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實這是這部《心經》綱領性的陳述,後面所有的,再多的經文也是在講解,這前四句話表達的意思。這裡也表達了四個概念:人、法、因、果。觀自在菩薩是指行者,修行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指的是他修行的法。照見五蘊皆空,是他修行得到的因。度一切苦厄,是由於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因,所感的殊勝的果。人、法、因、果就是這四句話,二十五個字的總綱領。
我們首先來看觀自在菩薩。菩薩是在人間的。當我們在描繪這個莊嚴的妙相,無邊的神通,覺得離我們很遠的時候呢,其實這個就等於是說,把菩薩推得太遠了。也就等於說,佛法好像不在生活中來學修了。只有我們真正說,對這種般若的智慧,現前我們人的念頭、心力,這樣真正是為了趨向於,確實可以做凡夫到聖人的解脫,這樣把自己的人生觀和身心世界騰飛起來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就是一個行菩薩道的行者。所以,菩薩確實是在人間的,修行也是非常具有生活化和現實意義的。那麼就在這樣一種行者的修行中,他這裡主要的關鍵詞,是你有沒有得自在。一切的修行者,也有因地的菩薩,凡夫一發心要成佛的時候,就已經成了菩薩行者了。我們生活中大家一塊去受菩薩戒,那也算菩薩了。但是菩薩是有區別的,真正的得自在的菩薩,才能稱之為觀自在菩薩。也就是說,觀自心所在,觀察自己的真心所在,觀自己的心,生、住、異、滅,念念這種差別所在,統一所在,這才叫做觀自在。
我們現在不要說自在了,我們連心在哪都搞不清楚。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我們也不能夠辨別明瞭。所以說,為什麼能夠得自在呢?就是因為他的心,由他的功夫所觀照以後,不是心隨境轉了,而是境被心所轉,心能夠轉境了,這才能叫做自在。一自在,一切自在,這就叫觀自在。我們一般下意識的理解的話,因為觀世音菩薩也叫觀自在菩薩。所以,我們都會把他具體到這尊菩薩,是特指觀音菩薩,這也是對的。
從狹義上來講,可以這麼理解。從廣義上來講,一切得到自在的,用心觀照,依著觀照般若,最後得到實相般若的菩薩,都可以叫做自在。所以,你看我們一般都覺得觀音菩薩,在《普門品》裡面的話,他是非常自在的。《法華經》普門品裡面講到,只要火燒的時候,念觀音菩薩,火就不能燒了;沉溺、漂流巨海的時候,也念觀音菩薩,也不能沉,這是人家於水火得自在;如果有人遭苦難、臨行,或者要壽終的時候,念彼觀音力,就束縛自在了;貪、嗔、癡三毒也能夠自在了。特別是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就等於說是生男女自在。甚至在《普門品》裡講到說,供養觀音菩薩,跟供養恆河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功德一模一樣的,這一個和多個也叫自在了。
最後他應以何身得度,即見何身而為說法,就等於說,於一切色身自在。這一切的自在來於什麼呢?來源於他,用耳根反聞聞自性,所得的圓通自在,所以叫做觀自在。因為觀音菩薩具有這樣一個代表性的,這種修證功夫和度生的作用,所以我們才把觀自在菩薩特指為觀世音菩薩,他確實是自在菩薩中的代表。
我們有的時候去廟裡拜佛,或者我們家裡佛堂供的菩薩就叫自在相。觀音菩薩的自在相是什麼呢?一般都是坐在一塊石頭上,須彌座一樣的一塊石頭,一條腿垂下來,一條腿翹起來,胳膊還耷拉在上面,看上去很不合規矩,跟其他的佛菩薩結跏趺坐那樣來講,他沒有。但是他給人的感覺又是很舒服、不拘一格,這就是他的自在相,觀音菩薩其中的一相。
為什麼觀音菩薩能夠得到這樣的功德呢?這裡我們特別給大家說一下,因為在其他的經教中,像《悲華經》、《楞嚴經》、《法華經》裡面都講過,觀音菩薩觀自在這個名號的來歷。首先他宿世發的願力就是這麼說的。他曾經跟大勢至菩薩,那會兒他們是親兄弟,他的爸爸是阿彌陀佛。那麼在因地的時候呢,有一尊佛應世,叫寶藏如來。那個時代的時候,觀音菩薩是轉輪王的第一個太子。有一次這個寶藏如來到他們宮裡受供養,這三個月內,他跟其他的太子非常慇勤地供養寶藏如來。後來寶藏如來就問說,你這樣供養我是為什麼呢?他就說,我以大聲音告諸眾生,我所有供養的善根,迴向我將來成佛以後,行菩薩道的時候,所有苦難眾生,只要他受苦他的聲音被我所聞,被我的天眼所見,如果他不免除苦難的話,我就不成正覺。所以寶藏如來就說,太隨喜讚歎了。你現在就這樣的修行發願,我當為你授記,到時候名觀世音。那麼等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滅度以後,觀音菩薩也成佛,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那個時候是極樂世界,他的佛號叫普光功德山王佛。
所以第一個為什麼觀音菩薩有自在的名號,有自在的功夫呢,就是他因地發願的時候,啟動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願力,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那麼其次,為什麼叫做觀自在呢?是跟他因地中修正的法門有關係。因為我們一直也在講《楞嚴經》,《楞嚴經》裡面有一段叫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這裡就講到觀音菩薩當時修行,他怎麼從不自在到自在的。一開始不自在的時候,他聽到別人讚嘆他,歌頌或者誹謗,詛咒乃至嘆息、歡笑等等,他都不得自在,都會被這些所影響他的情緒。後來他就反過來觀察外來聲音的聞性,就是他只顧及到他能聞聽聲音的功能,他把心鎖在這個上面,而慢慢地忘卻了外在的聲音世界。就這麼鎖著鎖著,一直鎖著,就把心安住在不生滅的狀態下來調教了,沒有被外面的生滅的幻相所割裂和起伏。就一直這麼做功夫、做功夫,在做到一定的地步的時候,突然間整個把自己的身心世界,跟宇宙萬物合二為一了,打通了,就證到了我們剛才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真如遍法界心的狀態了。由於這樣以後,他就徹底得了自在。
所以他成就了菩薩道以後,成就了佛道,因為他過去叫正法明如來,乘願再來的嘛。所以他的度生的方法就是尋聲救苦,因地以聲音入門修的行,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還是以聲音為載體來進行救度。應以何身得度,即見何身而為說法,只要有人有求,必然來應,這就叫自在。當然我們也要知道,有求必應不是說你在這兒求,他嗖嗖嗖趕緊風塵僕仆地跑過來了。你在那兒求,他又趕著趟兒跟跑場子一樣又到那兒去救。不是這樣的。就是他把整個的心打開了以後,所謂的自在就是無處不在。那麼你整個遍法界無處不在的時候,我們所有的眾生不在這個世界,就在那個世界嗎?不在這一道,就在那一道嗎?不在這個時間,就在那個時間。所以我們有六道輪迴,有三世,有十方。但是觀音菩薩徹底打破了這個以後,他就哪哪兒都在,我們在哪兒求,他即刻就來應,這就是自在的內涵。
為什麼能夠得這個觀自在呢?就這三個。一個是因地他發了這麼個願,那麼所修證的法門也是這樣修的,最後在成了果位上,他利益眾生他也是這麼利的。所以我們一般說他在這個世界上叫施無謂者。在寶藏佛給他授記的時候名為觀世音,其實已經早就成正覺了,叫正法明如來,將來叫做普光功德山王佛。所以這叫做自在。特別跟大家說一下,有很多現的相,像我們現在見到的龍頭觀音,還有白衣觀音,《白衣神咒》就是從白衣觀音夢感來的。還有魚籃觀音,還有送子觀音,乃至水月觀音等等,這都是他示現的一個相。一般的話我們都說妙難酬,「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這就是觀自在菩薩。
既然說他能夠得到這樣的自在,憑什麼呢?我們再往後看。就是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一個理解,就是說行般若空性的智慧,一個是,他一直在這樣行,一直在這樣修行。二一個是,他已經住到深般若波中所行之處,已經住在這裡面如如不動了。一直在行多時,修行很久了,功夫也很深了。一個是住在其中,如如不動已經多時了,這是我們同這兩步來理解。
那麼首先我們來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那難不成般若也有深有淺嗎?確實如此的。這個深呢,一個是從功夫深來講,一個是從時間久來講。我們為什麼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呢?就是說累劫的這個修行功夫,因為我們過去的念頭,還是在我們心上做作用,我們起一念妄想,那麼就一定要用般若智慧把他窺破。我們在輪轉中,我們一定是在某一生,某一世積累的差不多力量夠了以後,從這一生進行突破,然後徹底把生生世世給打開,這就叫深般若。但我們現在如果力量不夠的時候呢,就比較麻煩。比如說,我們正在這裡聽經,聽到般若的智慧了,覺得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那麼般若的這種慧,他會生起來了。但是,如果你到了另外一個境界中,很可能,一個是沒有我們共同聽法的加持,你也不在道場裡面來共修,那麼這種記憶呢,就會馬上忘卻掉我們佛法的般若智慧,來看待一切的現前境界,你又被他轉了,就當真的去感受一切現前境界的時候,這就是淺。我們總是行的淺,行不到深。真正行到深的時候呢,就是說,用這種般若智慧始終在,就跟破冰之旅一樣,於一切境界上來進行觀照,這叫深。
但是我們現在比較淺,所以修行上呢,對境是很重要的。會修也很重要,善於調節也很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如果我們現在大家會用心的人,就會隨著我們對心地上的觀照吧,上次講的觀照般若,心地上的觀照久而久之以後,你一定要相匹配自己所適合的境界來修。當然,這也會有佛菩薩的加被和護法的成就。就是如果我們的心力所觀照所對的境界,你既不能被你的心力輕易地駕馭了,也不能讓你的心力完全夠不著。這個是什麼意思?就比如說我們平常日子中,我們聽了這個法以後,般若波羅蜜多,就會覺得這種空慧還是具足的,那麼在晃晃悠悠的途中呢,有時候稍微這麼一作意,他就能用得起來。那就是等於說外面的境界比較平穩。
這個時候呢,也沒有什麼大的考驗,那你就覺得好像自己修行還不錯,其實這是一種錯覺。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是比較淺。深的時候是什麼呢?就是他不斷地,不管是順境或者逆境,那麼他來圍攻你的心的時候,你的這個心盡量還能夠跟般若相應,來面對這個境界。這個時候呢,確實是外界的境界成就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個境界,比如說逆境,逆境太逆了,你根本心跟不上的時候呢,那你就索性又忘失我煩惱去了,這就打失掉了。包括順境太大了,很大的世間的成功,或者非常突如其來的得到,那麼這個時候你看不住了,你覺得一下子就受用去了,享受貪圖去的時候,這也打失。
所以,我們所面對的境界,為什麼修行人要講究因緣,講究時節,要有同行善知識,要有明眼人指導呢?就是你所對的境界,既不能讓你很舒服平穩的這樣不去長進,但是他讓你長進的時候,這個境界他向你湧過來的時候呢,恰到好處地不斷的帶動你的心勁,往上跟往上走。一下子順逆境幅度太大的時候呢,你反而跟不上,就把你給夭折了。所以這裡講到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等於說不要說菩薩,所有的行者,都是從時間久,從慢慢行的深上來講,這麼積功累德過來的。大家自己設想一下是不是?因為你平常沒有境界的時候呢,你用功了似乎你也在修行,知道般若的智慧。但是有境界的時候呢,就是這個境界,還真的是要剛剛好,不斷地引領著你往前走,太少太多都不行。
那麼觀音菩薩,也就是觀自在菩薩,他就是在這裡,通過這樣的一種積累,功夫深、時間久的積累,最後可以說難行呢,他也能行了,難忍呢,他也能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直到深般若現前的時候,徹底能夠像《金剛經》裡面講到的那樣,像歌利王,割他的身體的時候,這裡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他都沒有人相、我相、眾生相,生不起來嗔恨心。這才叫做深般若波羅蜜多。進入到深般若波羅蜜多以後,才能夠徹底地把這個空性吃透,注滿了。這叫做照見五蘊皆空了,空了五蘊了。
這裡我們就要涉及到一個名詞,什麼是五蘊了?大家都知道,色、受、想、行、識嘛。五蘊有時又叫做五陰,因為他是五種妄想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個陰影一樣,把我們本有的真如心、遍法性心,像樹蔭一樣遮擋住了,使我們本來空性的,像觀音菩薩般本具的自在發揮不出來。所以說,五陰有的時候,我們當真了就空不掉,沒有般若的時候就叫做五蘊,有了般若以後,五蘊就空掉了。所有五蘊又是聚集的意思,就是五樣東西結合在一起,組合在一起,又是陰暗的意思,把我們遮擋住了。
從概念上來講,色、受、想、行、識,什麼是「色」呢?就是質量的意思,障礙的意思。比如說,內是我們的身體和外面的山河大地,總之而言是地水火風,所組合成的這樣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他的最明朗的一個特質,就是他是有質量的,第二個他是會變壞的,這都是一切的色法。那麼「受」呢,就是我們所有每天下意識的感受,舒服的時候,我們就領納的是順受。不舒服的時候,逆境出來了,我們領納的就是苦受。
沒有感覺了,不苦不樂就是捨受。由於有受,我們就有想,想像嘛。取種種相,做種種想。你看剛才我給大家講色、受的時候,我們就有了色想和受想。男的也是,女的也是,老的也是,少的也是,這都屬於妄想。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妄想是不斷地遷流變化,念念不息,生住異滅的,這樣起造作行為,又去造善惡業,這就叫做「行」。那麼這一切的色、受、想、行,大家想想我們怎麼聽明白的,我現在給大家講,你們怎麼聽明白的?
因為我們有意識、有心識去了別,我們所對這個語言的概念,大家聽了就說有色、受、想、行、識,這就叫「識」,有了別。所以總而言之,大家看,不外乎就是物質和精神兩大類的錯覺結合,組成了一個「我」的幻想的存在,這就叫做五蘊。
所以大家想想,從我們的人而言,我們都是執著自己的身體為我。從小時候一開始,有童蒙起步、有記憶力、有自我認知感的時候,就覺得說這塊肉就是我,這種分別的我執已經出現了,就具足了色蘊了。這是粗部分的。那麼,隨著我們色身我的感覺生起來後,慢慢就會生起受、想、行、識,因為他是跟著我們生生世世的與生俱來具有的,屬於心行方面比較微細。因為我們覺得我是這塊肉,這個比較粗顯。但是微細的就是,比如說,有了我的這個色身、身體以後,我們就需要來長養這個身體,讓他變得好,不斷地長養。那麼我們這個身體對境來長養的時候,就會有感受呀,要希望有衣食住行,那麼就會有接受、有領納的,每天的生活內容,和我們感受的苦樂的感覺。
那我們苦樂的感覺是怎麼來的呢?無非就是看有沒有達到自己的需求和理想,沒有滿足自己的心願,不合自己的這個,就覺得很苦,是苦受。那麼如果滿足了自己的要求、需求、願望,適合了自己的習慣,就感到快樂,那麼這樣的時候,這不就是受嗎?由於有了這個享受的需要,這個時候起心動念就起來了,為什麼?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永遠也填不滿,總是想著能夠更快樂,不斷地輾轉不停地想。這就是想。色、受、想,想蘊就開始了。那麼光想不行,你還得去造作,怎麼實現?有了理想你還得去拚搏,那這就必須要借助於行為了呀,身、口、意,天天去打拼,去勞作呀。
由於有了這個行以後,那麼這個行是遷流不息的,不斷地附著在我們行動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積累,慢慢就有了概念的認知,有了一切感受的習慣性,我們就給他定義,就給他相互的共許,有了溝通等等。這都是要有意識來進行了別,所以你看,這就叫做五蘊。我們每個人的自我存在感,就是這五樣東西結合在一起的。我以前在講《心經》的時候,說大家以為我是什麼?你是誰呀?你就是這五樣東西拼湊成的,如果你這五樣當了真,就是凡夫。這五樣你如果能夠照破他的真實狀態,覺得他是一個假象的結合,那就是佛。
另外,在這裡跟大家插一句,為什麼我們也常說,娑婆世界也叫五濁惡世,這五濁是怎麼來的呢?大家想想是怎麼來的?既然我們說一切唯心造,那五濁惡世,也是我們的心感召來的呀。我們的劫濁是怎麼來的?就是從色蘊上來的。為什麼有刀兵劫?為什麼有饑饉災?為什麼有瘟疫?等等這些,這不都是從身體上引發的嗎?色相上,總是由於我們的對於真正的智慧,般若不夠的時候,我們迷著於事物的色相,從而造業受報,不得安寧,這就叫劫濁呀。
那麼由於我們的感受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我們所領納的感受是知見,你是正不正的?與八正道相應呢,還是與我執、貪、嗔,向外攀求相應呢?這就叫見濁呀。所以說見濁怎麼來的?就是從受用上所感招的。那煩惱濁是怎麼來的?就是想蘊所造的。貪圖享受,慾望就應運而生,每天胡思亂想種種煩惱,這就等於說不擇手段地、虛誑不實地去鬥爭,這不就是煩惱濁嗎?眾生濁是怎麼來的呢?眾生濁,就是大家的行為全部不遵守了,不遵守道義了,都亂來了,不擇手段了。
那就是我們的行蘊所造就的。行啊,對於色、受這種執著追求,身心不淨了,不講道義了等等,家庭不和睦,社會不安寧,國家不穩定這不是眾生濁嗎?都是從行蘊上遷流造作,到了這麼一個漏劣的地步了。命濁,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執著色身,用我們的識來了別,再用我們的心識來造業。然後身心憔悴,壽命短猝等等這一切,都是由我們渾濁不堪的心意識。
所以大家想想,五濁惡世怎麼來的?就是由這五蘊合作,而五濁叢生的。為什麼我們說圓轉五濁?就是因為轉嘛,煩惱的這種凡夫的心境中,才會有五蘊造出的五濁的幻相世界。那麼我們依照般若的智慧,就可以圓轉五濁惡世成清淨國土呀,還是在這個心地上。所以說,就是這樣的觀自在,觀自心所在這樣的一個菩薩,他能夠通過自己在心地上,與般若空慧相應,時間久功夫深,才能夠達到照見五蘊的不實在性,是當體即空的,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度一切苦厄。所以這裡講到的照見五蘊皆空,大家要看經典裡面,這種用詞多麼的有智慧。為什麼這裡面用的是照見五蘊皆空,我們曾經也講過,為什麼他不說,學了五蘊皆空,明白了五蘊皆空,理解了五蘊皆空,而用照呢?
這就是般若。你看,身在百花過,片葉不沾身。照,就是照了的意思,就是燈在屋裡照著的時候,他可以照到一切空間裡面的東西,都能夠明明朗朗,但是,燈並沒有挨著屋裡面的任何一個東西,這就是般若。雖然在百花,片葉不沾身,這就是照的功德。不去碰這個任何的物體,但是一切的萬事萬物全體真實的顯現,觀照的功夫。我們也常說照照照,只要我們的心跟佛法相應的時候,馬上就是這種智慧的觀照的感覺就出來了,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生,緣起性空的,這感覺就出來了,這就叫照。你只要一旦忘卻了佛法,不憶念佛法,那麼你一定憶念的是什麼?當即就是五蘊的蒙蔽狀態,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各自開始合作,欺騙我們,啟動妄想機製,然後開始造業感果,就是這樣子的。就是佛法的功用,永遠就在真妄之中,來相攻,看誰佔上風,看是道佔了上風,還是情在佔了上風,無非如此。
所以心經心經,就看你怎麼來用這個肉團緣影心,還是真如心呢?看你怎麼來看,一樣的心兩樣對待。那麼因為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度一切苦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空性的理解,不管從邏輯上,從感知上並沒有到位。大家要知道為什麼,我們學習佛法不能夠相應,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佛法說,要了生死,乃至轉凡成聖,我們沒有一種認同感,或者說觸摸到這個境界。我們很多時候,大家學佛為什麼淪落到玩票也罷,小資一下,乃至跟著就這麼天天隨大流,好像也是在作為佛弟子。
但是,從來沒有嘗到佛法的味道。聖人到底是什麼感覺呢?自在,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呢?我們沒有,就是沒有跟空性相應過,沒有照過見五蘊皆空,不要說皆空了,連相似的空,連甜頭那樣的空,我們都沒有嘗到過。所以,才導致我們的信仰禁不起推敲,因為空性必須要修證的。怎麼講呢?打個比方吧,如果你只能夠見到能飛起來的人,比如說有的人會飛吧,你只能見到飛起來的人,但是永遠不知道飛的味道。那就等於說,我們天天在聽聞著佛法,不會飛。只要你能夠飛起來一點點,哪怕只離地一寸,你真的是飛起來了,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決定地能夠生起說,相信飛起來一萬里高空的可能性。因為可能你飛起來一寸的高度,和你飛起來一萬公里高度的視野肯定不一樣,但是你已經有了飛的體驗,這時候你才會真實不虛地說,哎呀,真的能夠飛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的為什麼要有修有證,證量最重要,能證到空性。這樣的宗教體驗所指導出來的信仰,才是說真實的信仰,是實踐佛法的信仰,是求解脫的信仰。所以,我們今天講到的人、法、因、果。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法就講到這裡。下一次我們就要講到五蘊皆空的空法,有什麼差別相,度一切苦厄,那麼到底有多苦,我們下次再一起來學習。
今天感恩大家,一起來共同學修,就到這裡。下面我們依然把今天聽聞佛法的功德做一個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