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匯輯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間居士,江蘇昆山人。他博通經藏,深信淨土法門,自號為「懷西居士」。因為見到眾生造罪無量,以淫、殺二業佔有一大半,因此譔寫戒殺的《萬善先資》、戒淫的《慾海回狂》,又譔寫《陰騭文廣義》三卷、《西歸直指》四卷,合稱《安士全書》。
印光大師讚歎《西歸直指》說:「若能一閱是書,諦信不疑,生信發願,求生西方,無論根機之利鈍、罪業之輕重,與夫工夫之淺深,但能信願真切,持佛名號,無不臨命終時,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既往生已,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悟自心於當念,證覺道於將來。其義理利益,唯證方知,固非筆舌所能形容也。」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故八萬四千法門,無不從信而入。人若無信,便如焦芽敗種,無藥可施。何況念佛往生,尤為難信之法乎?】
這一段是強調信心的重要性。《華嚴經》說:信心是道的源頭,出生一切功德的母親,能長養一切善根。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以信心而趣入。人如果沒有信心,就像焦芽敗種,無藥可以施治(無信心就不能生長善法,如燒焦的苗芽、種子,無法開花結果般),何況念佛往生是尤其難信之法,更需要堅定信心,以發起願力與實行。
【往昔禪宗長老,暨博學鴻儒,皆有闡揚淨業,設為問答之詞,如天台智者大師之《十疑論》,天如老人之《淨土或問》,王侍郎之《決疑集》,袁中郎之《西方合論》。其外復有為集為文,目不勝賞,無非欲人堅固信根,同歸安養耳。】
往昔,禪宗長老及博學大儒都有闡揚淨業、設立問答的文章,如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天如老人的《淨土或問》,王侍郎寫的《決疑集》,袁宏道集的《西方合論》。此外多有大德為集、為文,妙義連篇,目不暇接,無非欲使人堅固信根,同歸淨土。
【茲特統匯群編,撮其領要,間亦竊附管窺,補所未逮,總名之曰《疑問指南》。敢曰制錦以成章哉,聊雲釀花而作蜜爾。】
我在此統匯諸編,攝集要領,其間附上我個人的鄙見,彌補原文未說到的地方,總的取名為《疑問指南》。怎敢說是織錦成章呢?只能說是釀花作蜜罷了。(自著一部大作是「織錦成章」;采百花之精釀成淳蜜,表明僅是採集古德著述精要,集成此文。)
第一疑
【問: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淨土,專為自利,捨離眾生,毋乃闕大慈悲,障菩提道耶?】
問:諸佛菩薩以大悲拔濟苦難為事業。如果欲救度眾生,只應發願生在三界,於五濁惡世、三惡道中救苦眾生,為何專為成辦自利求生淨土而捨棄眾生呢?不是有失慈悲、障菩提道嗎?
【答:菩薩有二種:一、久修行菩薩,已曾親近諸佛,證得無生法忍者;二、初發心菩薩,未嘗親近諸佛,未得無生法忍者。久修行菩薩有大神通,有大威力,故能為天為仙,為帝為王,為鬼為畜,出入生死,廣度眾生。若初修行人,力量淺薄,雖發菩提之心,猶住凡夫之地,自疾不能救,焉能救他人?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濁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
答:菩薩有兩類:第一類、久修行菩薩,就是已經親近過諸佛、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第二類、初發心菩薩,就是沒有親近過諸佛、沒有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
久修行菩薩有大神通、大威力,因此能化現為天、為仙、為帝、為王、為鬼、為畜,出入生死,廣度眾生。如果是初發心修行的菩薩,力量淺薄,雖然發了成佛度生的菩提心,但自己處在凡夫地,連自身的生死都救不了,怎麼能救他人的生死呢?所以《智度論》說:為惑業繫縛的凡夫說自己具有大悲心,願生在濁惡世中救苦眾生,無有是處。
【何以故?五濁世中,聲色貨利,刻刻糾纏;煩惱怨家,重重密佈。略一失足,便成墮落。縱使得生人中,難逢有佛之世;縱使有佛出世,難生信向之心。幸而信向佛乘,修行出家,轉生若遇大富大貴,未免耽著塵緣,廣造眾惡。從此一失人身,何時更當解脫?】
為什麼呢?因為處在五濁惡世中,時時有聲色貨利纏繞身心,而且貪、嗔、癡等煩惱、外在的怨家、魔障等重重密佈,稍一失足,就會造惡、破戒導致墮落。縱然沒有墮落而生在人中,也很難遇到佛出世;縱然有佛出世,也難以對佛生起敬信趣向。縱然萬幸信向佛道、修行出家,如果轉生遇上大富大貴,就不免耽著在五欲的塵緣上,廣造惡業。從此一失人身,不知何日才再解脫?
上面講到初發心菩薩道力薄弱,處在濁世熾盛的染緣之中,沒有無生忍力,無法做主。也就是內有煩惱種子,一遇到染污境緣引誘,就不由自主地生起非理作意,無力把持而墮落。所以先聖有言:「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
【所以有智慧人,將欲度生,先求見佛,果能一心不亂,念佛往生,業已為金剛不壞之身,然後可行隨類度生[ 隨類度生:隨順眾生的根機、意樂等而善巧地度脫眾生。]之願。】
所以有智慧的人為實現普度一切眾生的大願,先求面見阿彌陀佛,果真能做到念佛一心不亂、往生淨土,則已轉成金剛不壞之身,永超生死、遠離煩惱、具足廣大智慧、神通、威力,之後再回入生死,就所向無礙,既不為業緣所牽,也不被外物所惑,就能實行隨類度生的大願了!
【譬如救溺,須自乘舟筏,方能引人出水,若徒從井[「從井」疑為刻板失誤。《十疑論》云:「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從井」或許是「入水」的誤刻。]救人,未有不與之俱溺者。非闕慈悲也,正善用其慈悲也。】
好比我們去營救溺水的人,必須自己乘著船筏,才能把人搭救上來。如果直接跳進水中救人,沒有不與溺水者一同沉溺的。
這不是缺乏慈悲,反而是善用慈悲。「善用」,是指在智慧的無誤抉擇之下,合理地運用慈悲。智慧猶如眼目,其作用是抉擇清楚怎樣做的方法和次第等。慈悲是與樂拔苦的心,怎麼實施與樂拔苦要靠智慧來抉擇斷定。
還可以說兩個比喻。第一個比喻是消防隊員救人時,首先要穿上防火衣和戴好防毒面具,如果沒有防護裝備,就冒然進入,不但救不了人,反而自己會被火燒死、被毒煙熏死。這比喻菩薩在有無生忍力的保障時,進入三界火宅營救眾生,就不會被業火所燒、被煩惱毒煙所熏,而能從容地營救。
第二個比喻:發願行醫濟世的人首先應當拜師學醫,沒有學成之前不能莽撞地給人治病,因為自己還沒有掌握醫術,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善巧施治,如果莽撞行醫,就會庸醫誤人。完成行醫濟世的大願應當分兩步走,第一步、拜師學醫,掌握醫術;第二步、學成之後,應病與藥,廣做救濟。這比喻菩薩為了完成普度眾生的大願,首先求生在佛前,依止佛學法成就功德,之後再回入生死界中隨類度生。
第二疑
【問: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何乃捨此求彼,欲生西方?經云:「心淨,則佛土淨。欲求淨土,當先淨心。」何乃不求淨心,而求淨土?】
問:諸法體性本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為什麼捨此土求彼土而欲生西方呢?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欲求淨土應先淨心。為什麼不求淨心而求淨土呢?
【答:欲生西方者,謂是捨此而求彼,則不欲生西方者,獨非捨彼而求此耶?若云彼此兩無所求,是執斷見矣,若云彼此兩無所捨,是執常見矣。】
答:如果把求生西方說成捨此而求彼,那麼不求生西方不也是捨彼而求此嗎?如果說娑婆、極樂兩無所求,那是執著斷見。如果說娑婆、極樂兩無所捨,又成執著常見。
意思是:如果認為娑婆、極樂兩土都無所有而無所求,這是把有顯現的穢土、淨土幻相視為無有,墮入了斷見。如果認為娑婆、極樂兩土都是實有而無可捨,又是把現而無實的穢土視為實有,墮入了常見。實際上,娑婆、極樂都是如幻的國土,既不是實有,也並非空無。所以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才是第一義諦。比如正從東往西去時,有沒有真實的去呢?這只是前一剎那的相滅了,後一剎那的相現起,而不是一個不變的實體從東走到西。同樣,往生淨土也是生而無生,無生即生,不是以不生為無生。
如果以諸法無生的緣故就不能求往生,那不妨問:米飯也無生,為什麼求吃飯呢?衣服也無生,為什麼求穿衣呢?行住坐臥也無生,為什麼還行住坐臥呢?是否像枯木死灰一樣才契合無生呢?如果硬執兩處都無所捨,不是把幻相執為常有嗎?實際上,盡管吃飯而不著吃飯,盡管穿衣而不著穿衣,才是從容中道,契合無生妙體。死執不取或不捨,已經落在斷常二邊中,哪裡契合無生呢?
【《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故雖熾然往生,不礙無生之理。】
《維摩詰經》說:雖知佛國和眾生本來空寂,仍常嚴淨佛土、教化群生。所以雖然熾燃往生也不礙於無生之理。
《華嚴經》也說:「菩薩摩訶薩,了達自身及以眾生,本來寂滅。而勤修福智,無有厭足。於諸境界,永離貪慾,而常樂瞻奉諸佛色。知佛國土,皆如虛空,而常莊嚴佛剎。以是義故,菩薩樂修淨土。」《法句經》云:「菩薩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
所以,以佛土、眾生自性空寂故,不著實有;以佛土、眾生不無假相、作用故,淨佛國土、教化群生。所以,達生體了不可得,即是真無生,並非離生而有無生。
【至於「心淨佛土淨」之說,有理有事。若言乎理,何見求生者之心必非淨,而不求生者之心反為淨耶?若言乎事,與其淨此心常居五濁惡世,何如淨此心以居極樂蓮邦耶?況居濁世者之求淨而不淨,在蓮邦者之不求淨而自淨耶?】
至於「心淨佛土淨」的說法,有理上解釋、有事上解釋(理是理體或本體,事是事相或現相)。從理體上說,諸法平等清淨,哪裡是求生者的心就不清淨,不求生者的心就必定清淨呢?若從事相上說,與其淨治此心而常住在五濁惡世,何如淨治此心以生入極樂蓮邦呢?況且住在濁世的人求清淨而難得清淨,住在蓮邦不求清淨而自得清淨呢?
總之,從諸法的本性上說,東行西往、語默動靜、說話做事都本自清淨,不是端坐靜默才清淨,言語行動就不清淨,也不是住在此方才清淨、住在彼方就不清淨,諸法本來就離開有無、常斷、一異、來去等一切戲論,本自清淨無垢。但是從心的現相上說,沒有證得無生忍力之前,處在娑婆五濁惡世,不免對境生心、迷惑顛倒,墮在惑、業、苦的雜染境中,而居處淨土蓮邦,境緣清淨,佛力加持,不起惑業,因此說不求淨而淨。但是也要知道,這是就普通眾生的狀況而說的,如果是大根器人,能做到在塵不染,火中栽蓮,就不在此例了。
第三疑
【問:十方諸佛土,功德皆平等,何不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淨土,而乃偏求一佛淨土耶?】
問:十方世界都有佛的淨土,功德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不普念一切佛土功德、求生一切淨土,而專門求生彌陀一佛的淨土呢?
回答有兩點:第一點、置心一處、三昧易成;第二點、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第一點、置心一處、三昧易成。
【答:諸佛淨土,固皆平等。但眾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心一處,三昧難成。故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答:諸佛的淨土固然平等,無有高下,但眾生根機鈍劣,內心濁染、散亂的居多數,如果不專一其心、置心一處,則三昧難以成就。所以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用「日光聚焦」的比喻來說,當放大鏡把太陽光聚焦在一個點上時,此點的溫度就會極劇上升,能將紙張點燃;如果不做聚焦,光線發散地照在紙上,就無法燃燒。這是因為太陽的光線照在了多處,分散了能量,所以不能快速升溫。類似地,把心力專注於一處,就容易成就三昧;心緣多境而散漫,就難成就三昧。
凡夫心散亂不堪,只有讓心繫在一個所緣上,才能止息散亂。這樣集中心力,緣念一佛淨土,心容易成熟。總的緣念一切佛,緣境寬泛,心力分散,不容易成就三昧。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即得三昧。」智者大師也說:「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
【《隨願往生經》云:「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淨土,世尊何故偏讚西方彌陀淨土,專遣往生?’佛告普廣:‘閻浮提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讚西方一佛淨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易得往生。’」】
《隨願往生經》講到,普廣菩薩問佛:「十方世界都有淨土,世尊為什麼專讚西方彌陀佛土,專遣眾生往生呢?」
佛告普廣:「此方閻浮提眾生,內心多有污濁、散亂,為此我專讚西方一佛淨土,使眾生專心地緣在一個境上,容易往生。」
第二點、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華嚴經》云:「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譬如淨滿月,普應一切水。」】
《華嚴經》說:一切諸佛身,就是一佛身。就像天月普應一切水而映現一樣。
「天月」比喻法身;「水中月影」比喻眾生心前所現的佛身;「天月普應一切水,而現影像」,比喻法身普應一切機而現色身;「一切水月即一月之影,本月無二」,比喻一切釋迦、彌陀等色身影像都是法身所現。所以「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再者,西方一土是彌陀法身智慧所現。《往生論》說:一切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統攝而入於一法句。一法句者,即清淨句。清淨句者,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智慧法身即是常寂光土,一切淨土都由此流現,一切淨土都在其中。因此說,生西方一土後可遍入一切淨土。
【故知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一淨土,無異生一切淨土也。】
由此可知「念阿彌陀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西方一土,無異於生一切淨土」。
《文殊般若經》說:「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此亦證明:專念一佛,念念相續,即能見三世諸佛,與念無量佛功德同等。
總之,專求一佛淨土的原因是:由於凡夫的心散亂、污穢,所以只有先使心繫在一個所緣上,才容易攝心成就三昧,得以往生。而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念一切佛、生一切土。
第四疑
【問:十方佛土,無量無邊,隨念一佛,皆得往生,何為偏念阿彌陀佛?】
問:十方有無量無邊的佛淨土,隨念一佛都能往生,為什麼專念阿彌陀佛呢?
【答:有三因緣:】
答:有三個因緣我們在無量諸佛中專念阿彌陀佛:第一、阿彌陀佛和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緣;第二、釋迦本師慇勤指示我們專念阿彌陀佛;第三、十方諸佛共同證誠此事。
首先第一個因緣:
【一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有緣故。無量劫前,發四十八種誓願,皆欲接引念佛眾生故。今娑婆世界人,信口念佛,必稱阿彌陀。】
由於阿彌陀佛和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很深的因緣,所以在無量佛中專念阿彌陀佛。這又有兩個證明:第一、阿彌陀佛無量劫前,發四十八種大願,都是為接引念佛眾生的緣故。現在娑婆世界的人信口念佛,一定稱阿彌陀佛,這證明娑婆眾生和阿彌陀佛有甚深的因緣。
比如生病做手術時、坐飛機時、開車經過危險地帶時、深夜走在偏僻處時,在意識到有危險後,人們信口就念出阿彌陀佛、就祈禱阿彌陀佛。這時候不會想: 「那麼多佛,我念哪一尊呢?」不假思索,脫口就稱出「阿彌陀佛」。可見彌陀信仰已經深植人心,這是多生歷劫與佛結下深緣的表現。
也就是阿彌陀佛久遠劫前做法藏比丘時,就已經發了四十八種大願,以此大悲願力攝受我們娑婆眾生,而我們得到大士攝受後,也歸投向化,累世的積累就積澱為深深的信賴,所以關鍵時刻不假思索,信口就稱出「阿彌陀佛」。
【將來眾生福薄,法欲滅時,諸經皆去,獨有阿彌陀佛經,遲去百年,非其驗何?】
第二、將來眾生福德減薄、佛法已瀕臨滅絕的時期,一切佛經都已隱沒,唯有《無量壽經》住世百年,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娑婆眾生與阿彌陀佛有緣的證明嗎?
這裡想想:法滅時一切佛經都已隱沒,唯獨《無量壽經》住世百年、普度眾生,這是什麼原因?應當是這時候的眾生還跟阿彌陀佛有緣,還能依淨土法門得度,所以《無量壽經》才遲去百年。
表面看來,這只是一本薄薄的經書住在世間遲去百年,其他佛經則次第隱沒。裡面隱含的意思是:在佛法即將滅盡的最後時期,眾生還能信受此法、修持此法,還能依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了生脫死。在法欲滅時期,世間極為惡濁,眾生還能信受阿彌陀佛,證明和佛有甚深因緣,所以才能對佛生信心,才能念佛名號而得到度脫。
第二個因緣:
【一因本師釋迦如來指示故。三藏十二部經,所說甚廣,獨有持名一法,不念他佛,但念阿彌陀。苟非至切至要,胡為再四諄諄?】
因為釋迦本師指示我們念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尊佛教導,專念阿彌陀佛。
佛在世時講述三藏十二部經,其中說到的法門特別廣大,只有宣講持名這一法時,不念他佛,只念阿彌陀佛。如果這不是對娑婆世界的眾生至切至要,為什麼再三諄諄教誨呢?
「至切至要」中的「切」,就是指切合娑婆眾生的生死病情;「要」,是指對將來眾生的解脫極其重要。「再四諄諄」,指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等幾十部佛經中,再三慇勤勸導眾生專念阿彌陀佛。
釋迦如來針對我們娑婆世界末法眾生的情況,在八萬四千種法藥中,拈出淨土這副包治百病的阿伽陀藥,一再地囑咐末法眾生信受服用,以解脫曠劫不斷的生死之苦。其中的原因是:娑婆眾生和阿彌陀佛有甚深因緣,而且彌陀願海攝受凡夫往生淨土、橫出生死,相比於其他淨土,阿彌陀佛淨土凡夫最容易往生。以這些原因就為我們選定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深信佛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在為我們選擇道路,相信這種選擇是準確的、合適的,因此遵從釋迦本師的教導,專念阿彌陀佛。
第三個因緣:
【一因十方諸佛,皆作證明故。蓋淨土法門,係難信之法,故世尊每說阿彌陀佛,即有十方如來,共作證明,以見不可不信。】
由於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共同證明《阿彌陀經》真實不虛,因此專念阿彌陀佛。
淨土法門屬於世間極難信之法,所以世尊每說阿彌陀佛法門時,就有十方諸佛出來共同作證,以見證西方淨土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不可不信。
淨土法門有很多不可思議之處,比如:五逆罪人臨終懺悔,依至心十念而頓超生死;凡夫未斷煩惱,一經往生,就得涅槃分、入不退位;西方一土,橫具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種淨土;持一佛名,就為諸佛護念,無異於持一切佛名……凡此種種,都是彌陀不思議大願神力所致,難思難議,因此是世間極難信之法。
【然則欲修淨業者,安得不專念彌陀哉?】
由於以上這三個因緣(婆娑眾生與阿彌陀佛有緣,本師慇勤指示勸導,十方佛共同作證),欲修淨業的人怎能不專念阿彌陀佛呢?
第五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未斷,一毫福德未修,若西方淨土,已是超出三界,過於天帝天仙百千萬億恆河沙倍。凡夫念佛,安能遂生其國?】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未斷一毫煩惱,未修一毫福德,而西方淨土超出三界,不論相好、受用、智慧、神通等,都百千萬億恆河沙數倍超勝天帝、天仙,凡夫念佛怎麼能就往生其國呢?
這就好像一字不識的農夫貧困勞苦,光著腳在泥水中種田,黝黑丑陋、為人輕賤,忽然一夜間直步青雲,進入京城金鑾殿裡,成為皇帝身邊的重臣。從此,錦衣玉食、莊嚴相好、文韜武略、萬眾景仰,遠遠超過知府、巡撫等官,這不是匪夷所思的事嗎?
【答:此仗阿彌陀佛之力,非藉自己之力也。譬之跛人行路,終日不能數里,若乘轉輪王之象寶,一朝能歷四大天下。】
答:這是仗阿彌陀佛的大願神力,而不是單憑自己的力量。就好比跛人行路,一天走不到幾里,但如果能乘轉輪王的象寶,就能一天遍游四大部洲。
這比喻單憑自力修道進程緩慢,兼仗佛力加持,成道快速。
【又如寒士,欲親近帝王,倘從州縣小試,以望登科甲,位通顯,則難而未穩。若能托胎而為王子,不過旬月之間,便與帝王同為一家。往生者之專仗佛力,亦猶是也。】
又好比貧寒之士欲親近帝王,如果從州縣小考開始,逐級通過鄉試、會試,登上科舉,做官後再逐級陞遷至顯赫地位,這是難而不穩的一條路。如果能托胎帝王家而成為王子,不過十個月就誕生在王宮,和帝王做一家人。往生者專仗彌陀願力託生於佛國蓮胎,也是如此。
「逐級通過考試和陞遷」,比喻單憑自力通過資糧道、加行道漸次升進,伏斷三界粗細煩惱。「難而未穩」,指單仗自力層層歷過,對具縛凡夫而言,有相當難度,而且不穩當,稍遇惡緣牽引,就有可能造業墮入惡趣,千萬劫中難以出頭,因此有一定危險性。
「托胎帝王家」,比喻仗佛願力託生於佛國蓮胎而生在佛前。「成為王子」,比喻生在佛家,貴為佛子。「十月間」,比喻今生短暫幾十年時間。「王子墮地、貴壓群臣」,比喻初生淨土,就已經恆河沙數倍超過天帝、天仙。
【修行人若不求生淨土,僅在濁惡世界修持,則頭出頭沒,不知經若干年劫,尚不能成一羅漢,何況至於菩薩地位!若修淨土法門,只要精進修持,一心不亂,現世便可往生,竟從西方修行,永不退墮,直至成佛,最為捷徑。譬如竹中之蟲,向上欲出,必要咬穿無數竹節,不勝其苦。若識得從旁便可咬穿,則橫出甚易。】
修行人如果不求生淨土,而只在濁世修持,那麼在六道裡頭出頭沒,不知經多少年劫,尚不能修成一阿羅漢果,何況修至菩薩地位。
如果修持淨土法門,只需盡一生勤修,一心不亂,現世就可往生,從此在西方修行,永無退轉、墮落,直至成佛而後已。所以這是最便捷的出生死之路。
就像竹筒中的蟲子想豎著向上鑽出,就只有一節節咬穿無數竹節,直到咬穿最上一節才能出來,不勝其苦。如果知道從邊上咬一個洞就能出來,這樣橫著鑽出,就容易多了。
這說的是出三界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單憑自力漸次伏斷三界煩惱而超出;第二種方式,兼仗佛力,由信願勤修淨業,臨終得佛接引往生淨土而超出。前者是豎出,只有斷盡煩惱才能超出,因此難;後者是橫出,不必要斷盡煩惱,只要做到一心專念、和佛的本願相應,就能由往生淨土而超出,所以易。
【所以修淨業者,謂之橫出三界,而何疑凡夫之不能遂生也?】
因此把「修淨業往生」這種方式稱為橫出三界,既然是橫著超出,又何必懷疑凡夫不能往生呢?
第六疑
【問:九品之中,下三品,多是惡人,止因臨終念佛,所以往生。萬一既生彼國,仍有邪見三毒,奈何?】
問:往生者分成九品,下三品多是惡人,只因臨終念佛,所以往生。萬一生到佛國後,還有邪見和貪瞋癡,那時該怎麼辦呢?
【答:只愁不生,不愁生後復惡。其中蓋有五因緣: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所持故;二者所願如意,無所貪求故;三者寶樹花鳥,咸宣妙法故;四者純以菩薩為良友,惡緣永斷故;五者壽命長遠,歷劫修持故。所以一生西方,直至成佛,永不退轉,良有以也。】
答:只愁不能往生,不愁往生後還造惡。這裡有五種因緣:
首先,生在淨土,恆時都為彌陀大悲願力所加持,因此不生恶心。
其次,生在淨土,以佛大願力、大福德力加持,思衣得衣、念食得食、欲聞即聞、想見即見等,一切所願都遂心如意,無所貪求,所以不會因追求、競爭等起貪、嗔、嫉妒等煩惱,造諸惡業。
第三,生在淨土,寶樹羅網、蓮花禽鳥、水聲風聲等普皆宣演妙法,因此恆時聞法發起善心,而不起惡念。
第四,生在淨土,交往的純粹是菩薩善友,永遠斷除惡緣,所以不會因惡友的染污而助長煩惱造業。
第五,生在淨土,壽命無量,歷劫相續不斷地修持,所以不會造惡。
所以只要能生到西方,就直至成佛之間永無退轉,確實有它的原因。
總而言之,造一切惡業都是在因緣聚合時發作的。如果因緣不具,孤因或孤緣都不能生果。雖然往生者心裡還有惑業種子,但西方的境緣一切清淨,沒有引生惑業的助緣,就像種子沒有水、土等資助不能生果那樣,永遠不可能現行惡業。
第七疑
【問:繼釋迦而成佛者,即彌勒菩薩,今現在兜率天宮說法,人能修上品十善,便生其處。何不往生兜率天宮,親侍彌勒,將來下生成佛之時,隨之而下乎?】
問:繼釋迦佛在此世間成佛的教主是彌勒菩薩,現今住在兜率內院說法,如果能修持上品十善,就可往生兜率內院依佛聞法。為什麼不往生兜率親侍彌勒,等將來彌勒下生成佛時,隨佛下到人間呢?
【答:上品十善,固得生天。但欲必生兜率,恐亦未穩。不觀《彌勒上生經》乎?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試問修十善者能之乎?若阿彌陀佛,但得持名,無不攝受,較之廣修十善者,其易數倍。】
答:修得上品十善固然能生天,但要做到決定生兜率,恐怕也不把穩。不見《彌勒上生經》說:「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嗎?試問:修十善的人能修諸三昧、深入正定嗎?像阿彌陀佛只要執持名號,就無不攝受,較之廣修十善,不是容易多倍嗎?
【況兜率天宮,多欲界退位天子,天女之多,不可勝計,天人見之,往往耽染,何況凡夫?《薩遮尼乾子經》云:「諸天大繫縛,無過於女色。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較之西方,萬不及一。】
況且兜率外院多有欲界退位天子,天女多得不可勝數,這使天人增長愛著五欲之心。天女容色微妙,天人見到時往往耽著愛染,沉迷而難以自拔,發不起向道之心,何況一般的凡夫?《薩遮尼乾子經》說:諸天大繫縛,無有超過女色的;女人纏縛諸天的心,使其在天福享盡之後,淪落惡道。
這不像極樂淨土,沒有女人和小乘發心等,是純一大乘清淨海會。不論水鳥樹林,風聲樂響,都宣演法音,聞者都念佛、念法、念僧,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因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畢竟能證無生忍果位。因此說,較之西方淨土,不及萬分之一(指兜率外院)。
【又況縱見彌勒,未獲聖果,一生淨域,永不退轉乎?】
況且縱然見到彌勒慈尊,也未必就獲得聖果,而一生西方淨土就永不退轉呢?
第八疑
【問:凡夫宿世今生,廣造無量惡業,臨終十念,云何遂得往生?】
問:凡夫宿世、今生造過無量惡業,怎麼臨終只憑十念就得以往生呢?
【答:今世造惡,臨終十念往生者,必其宿世修行,今生不過一念之迷耳。不然臨歿之時,惡緣必至矣,安能反遇善知識,教以念佛乎?即教以念佛,彼安得而聽信乎?】
答:「今生造惡,臨終十念往生」這一定是宿世修過,今生不過一念迷失罷了。不然臨終時必有惡緣降臨,怎麼能反遇善知識教導念佛呢?即使教導念佛,怎麼能誠心聽從、信受呢?
從果推究其因,就知道這樣的人在宿世已深植善根,到臨終時因緣成熟,所以一說法就觸動善根而能猛利念佛、求生淨土。
【況彼念佛之時,必其幡然覺悟,痛悔前非,大怖切心,萬緣齊放,止認西方一條路,更無別處可回頭。如此念佛,雖然一句,可當千聲,所以《十六觀經》云:「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果能辦著此種精誠,又加以宿生福業,佛來接引,夫亦何疑?】
況且在他臨終念佛的時候,一定是幡然醒悟,追悔從前的過失,非常恐懼墮落惡趣,所以就一切放下,只認西方一條路,更無別處可回頭!這樣孤注一擲地全力念佛,念一句頂得一千句。所以《觀經》中說:「念念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果真能發起這種精誠,又加上有宿世福業,還有佛悲願接引,何疑不徑生淨土呢?
第九疑
【問:極樂國土,去此娑婆世界,尚有十萬億佛土。如此遼遠,凡夫豈能即到?又聞女人根缺,及二乘人皆不得往生,信乎?】
問:極樂世界離此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如此遙遠,凡夫怎麼能一念到達呢?又聽說女人、根缺和二乘人都不能往生,這可信嗎?
【答:道遠難去者,形也;一念可往者,心也。念佛者生彼國土,只在此心,非挾此形骸以往也。如人夢遊他國,雖在千萬里外,一呼便醒,豈因道近易覺,道遠難覺耶?】
答:首先要弄清往生是用身體去,還是用心去。「路遠難去」,指的是身體。比如身體要去遠方,一念絕對到不了。而「一念可往」,指的是心。是心與佛願力相應而化生在西方,不是肉體軀殼去西方。
比方人做夢在外國旅遊,雖然夢中離家有千萬里,但是一喚醒,就回到了家中,這就是一念越過千萬里,哪裡因距離近就容易醒、距離遠就難以醒呢?
這意思是說,不論哪個世界的眾生,不論距離極樂世界有多遙遠,只要一念與佛相應,就能當即化生在淨土。
【女人及根缺不生者,謂極樂國土,無有女人,及根缺之人也,非謂女人及根缺者不得往生也。若女人不得往生,則韋提希與五百侍女,世尊何以授記其悉得往生乎?《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佛有一願云:「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捨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
「女人、根缺不生」,是說極樂淨土沒有女人和根缺,不是女人和根缺生不了淨土。假若女人生不了淨土,世尊為什麼授記韋提希和五百侍女都將往生呢?《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佛有一願:「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捨命後再受女身,我就不取正覺。」這也證明女人念佛,命終後就轉女成男,化生淨土。
【女人如此,根缺可知。且鴝鵒鸚鵡,尚因念佛而往生。豈根缺者,反不如異類[ 異類:非人類。]耶?】
女人如此,根缺也就可以知道了。況且八哥、鸚鵡等都因念佛而往生,難道根缺之人不如旁生嗎?
【至於二乘,乃果位中人,凡夫尚得往生,豈有反擯二乘之理?《阿彌陀經》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將謂獨非二乘耶?故謂生彼國者,無二乘之執心,則可謂二乘不生;生彼國者,即無二乘,則不可。】
至於二乘羅漢是證得聖果的人,凡夫尚能往生,何況阿羅漢呢?哪裡有彌陀願海反而擯棄阿羅漢的道理?《阿彌陀經》上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這不是二乘能往生的明證嗎?
所以,從「生彼國者沒有執著二乘的心」,可以說「二乘種不生」,但如果說生彼國的人中沒有二乘,那就不可以。
第十疑
【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功行,何等發心,得生彼國?又世俗之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淫慾,得生彼國否?】
問:現在我想決定生到極樂世界,不知做哪種修行、怎樣發心才能保證往生?又世俗之人都有妻子,不知道不斷淫慾能否往生?
【答:欲決定生西方者,持名之外,當具二種念力,必得往生。一者當生厭離濁世之念,二者當生欣慕樂邦之念,又當發菩提心,隨力作善以迴向之,未有不往生者。】
答:如果想今生決定生到西方,那除了持佛名號之外,還要具有兩種念力,就決定往生。哪兩種念力呢?一要生起厭離濁世之念,二要生起欣慕淨土之念。此外還要發大菩提心,隨分隨力做善法迴向往生,這樣就無有不往生的。
【至於妻子之緣,在俗亦所不礙,苟能使之共沾法味,斷不因之而反種孽根。】
至於妻子的因緣,在世俗中也不妨礙修道,如果能讓家人一同學佛,斷不會因此反種下輪迴業根。
總之,要看自己怎麼處理,如果彼此愛慾牽纏,那就成了互作生死業緣,同陷輪迴。如果結成菩提眷屬,也就轉成修道的增上緣,同生西方、同出生死。
【所謂厭離濁世者,濁惡世中,動生荊棘。世人只為衣食二字困苦一生,為名利兩途奔波一世,手忙腳亂,甘為妻子做家奴;晝思夜夢,總為色身尋煩惱。】
所謂厭離濁世是在什麼處生厭離呢?就是見到濁惡世間,任遇一種境緣,都發生苦及苦因。受用總不出苦苦、壞苦、行苦三種。又見到人世間,只是為 「衣」、「食」二字勞苦一生,為「名」、「利」兩途奔波一世。也就是說,為了得到衣食名利,起早摸黑地勞作,毫無意義地奔波,忙到死時只落得兩手空空,又隨業輪迴生死。
後兩句是說人從成家後,就手忙腳亂、心甘情願地給妻子、兒女做家奴;不論晝思夜夢,都是為這虛假色身而自尋煩惱。這是很沒意思的事。想一想,這個身體只是大糞桶、只是虛幻的泡沫、百病的巢穴,但糊塗的人卻像奴僕一樣成天服侍它、養護它、裝飾它,不辭辛苦地賺錢養它、護它,在這期間生了多少妄念、起了多少煩惱、造了多少業、又要受多少生死,哪一樣不是自找的呢!
【自想七尺形軀,外面只因一片皮包,所以妄自尊大,若將天眼一觀,中間不過滿腹屎溺,及膿血惡露而已,所以《涅槃經》云:「如是身城,愚癡羅剎,止住其中。」何有智慧者,當樂此身,而謂不當厭離乎?】
想想自己這七尺的軀殼只因外有一層表皮包裹,就妄自尊大。如果用天眼透視,裡面只是滿腹屎尿和膿血穢聚。所以《涅槃經》說:「這身體城市中有愚癡羅剎居住在內。(有漏蘊中潛伏有貪、嗔、癡等八萬四千煩惱,隨一煩惱都由愚癡引生,能致人生死,故稱‘愚癡羅剎’。)」哪裡有智者歡喜這樣的身體而不生厭離呢?
所謂的厭離濁世,歸根就底,就是厭離這萬苦之源的五取蘊。怎麼對五取蘊生厭離呢?就是要識得這是不淨、苦惱、無常、無我的本性,識得了真相,就自然生厭捨之心。人只是蒙昧不知,被一層表皮騙住,才樂在其中、愛在其中,不思出離。如果能見到五取蘊是苦、空、無常、無我的自性,就曉得這是萬苦之源、不淨穢聚,空無實義,也就放下對它的貪著而一心尋求出離了![ 觀察五取蘊為苦性的內容,可閱拙著《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中士道》部分,及《四法印講記·有漏皆苦》部分,茲不繁述。]
【所謂欣慕樂邦者,西方之樂,非天宮之可比,不可以言語形容。每日但將經中所言,一一靜想,以為吾將來必定到此,則欣慕之念自生,淨土之緣自熟。】
所謂欣慕樂邦,就是要認識到往生西方的快樂不是天界可比,無法用言語形容,每天只要把經上講到的西方莊嚴,一一在心裡靜想,而且作意:我將來一定生到這裡。這樣欣慕之心自然引生,淨土之緣自然成熟。
【何謂發菩提心?《往生論》云:「菩提心者,誓願成佛之心也。誓願成佛者,憐憫一切眾生輪迴六道,受苦無極,是以發心救度,使其超出三界,同至西方極樂國土而後已也。」】
怎樣叫做發菩提心呢?《往生論》上說:菩提心就是誓欲成佛的心。誓欲成佛,就是憐憫眾生在六道中輪迴不已,受苦無窮,因此發心救度眾生,同出三界,同生極樂。
【念佛之人,若能具此二種念力,又加以發菩提心,仰體如來度人之意,有不決定往生,蒙佛授記者,未之有也。】
如果念佛的人能具足厭、欣兩種念力,又加上發起為利眾生誓願成佛的菩提心,仰體阿彌陀佛普度眾生之心,就沒有不決定往生、蒙佛授記的。
「仰體」,就是體會阿彌陀佛為普度眾生而發大願,在發願之後積功累德,最後圓滿現前極樂淨土,把輪迴中的無量眾生攝持到淨土,橫超生死,直至成佛。因此我也傚彷阿彌陀佛,發心攝持眾生往生淨土。能夠這樣仰體佛心,就和佛的大願相合,而能往生佛淨土。
(以上十疑論)
*【客問天如老人[ 天如老人:元天如惟則禪師,中峰禪師得法弟子。]曰:永明壽禪師,海內推為宗匠,而自修淨土,且以教人。謂:「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無乃自屈其禪,而過讚淨土耶?】 *
有客人請問天如老人:永明禪師海內推為禪門宗匠,卻自修淨土,而且以淨土教人。曾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這不是貶低自己的禪而過讚淨土嗎?
印光大師解釋:上偈中的「有禪」,指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而明心見性;「有淨土」,指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十人九蹉路」,指雖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須歷緣鍛煉,令其淨盡無餘,方可出分段生死……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十人之中,九人如是。「蹉」是蹉跎,即世俗所說的耽擱。(就禪宗立場而言,如果真已見性,縱然習氣未了,只須七番人天就能了脫。讀者在此應謹慎,勿輕毀禪宗。)
【答:永明大師,非過讚也。淨土法門,至廣至大,淨土修法,至簡至易。廣大者,一切機緣,收攝都盡。上而等覺位中菩薩,下至愚夫愚婦,五逆十惡之徒,臨終念佛懺過,無不往生也。】
答:永明大師不是過讚淨土。因為淨土法門極為廣大,淨土修法又極其簡易。廣大是指一切機緣都收攝在內,上至文殊、普賢的等覺位中菩薩,下至愚夫愚婦、五逆十惡,臨終念佛悔過,都無不往生。
所以此法如天空覆蓋萬物、如大地荷載萬物,攝受面極其廣大。
【簡易者,初無艱難勞苦之行,但持六字名號,即便往生,得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已也。】
「簡易」指最初修時無艱難勞苦,但持六字名號,就能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直至成佛。
阿彌陀佛的名號不會算數的兒童也會念,不識字的老人也能念。世間學一門技藝,要培訓幾個月或幾年才能掌握。而彌陀名號一聽就會念,根本不必培訓。修其它法門要學很多教理,開啟正見後才能起修,而淨土法門只要誠心信受,當下就能修持。而且把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執持不捨,臨終就能得佛接引,往生西方,直至成佛。所以這是最簡易不過的了。
【試問修行出世,更有捷於此者乎?非壽禪師,不能以此自修;非壽禪師,不能以此教人也。】
試問:修行超出世間有比這更便捷的嗎?若不是永明禪師,不能以此法自修;若不是永明禪師,不能以此法教人。
淨土法的攝受面如此廣大,修法又極其簡易,所得利益又如此殊勝,可見永明大師讚揚淨土並非過分。
【問:廣大簡易,既聞命矣。但禪宗悟達之士,既曰見性成佛,何必復求淨土耶?】
問:淨土法門的廣大、簡易我已經信受了,但禪宗悟達之士既說見性成佛,又何必求生淨土呢?
意思是:悟達之士明見本性是佛,善自保任,消除餘習,就可成佛,實不必求生淨土以成佛。
【答:惟其悟達,故願求生,汝但未悟耳。使汝既悟,則淨土之趨,萬牛難挽矣。】
答:只因他悟了,所以願求往生。你只是沒悟,假使你已悟,則趣向淨土之心萬牛也難以拉回。
一悟不等於頓證佛地,悟後還需進修,使習氣損之又損,以至無為,才能圓成聖果。
《淨土或問》中說:現在釋迦佛已滅、彌勒佛尚未下生,正是無佛住世時期。在此世界,惡趣因果牽纏不斷(就是常常陷在造惡業、感惡果中,牽連不斷),又有邪魔外道橫行於世,顛倒邪說大肆傳播(比如今天媒體大量傳播斷滅論、享樂論、自我論、鬥爭論等,時常接觸這些邪說就深受感染,讓心顛倒錯亂),又時時有美色、淫聲惑亂道心,染惡因緣交相侵擾。因為無佛可依、常為境緣擾亂,所以初心悟達之士少有不退轉、失壞的。而西方有佛現在說法,國土境緣一切清淨,依止彼佛,容易證得無生忍力。這樣得佛授記之後,就能回入生死,普度群生,來去無礙。所以上根利器尚發願託生淨土,何況中下之輩初發明心地者呢?
【且汝謂一悟之後,結習已除,諸漏已盡,無量劫來之怨對已消,更不復受後有[ 受後有:此生死後,還須受三有之生。]耶?抑或尚有結業未完,不免重報輕受耶?】
而且,你認為一悟之後,習氣即已遣除、煩惱便已斷盡、無量劫來的怨對都已解除而不再受後有嗎?抑或還有惑業未盡,不免重報輕受呢?
從斷德上講,不是一悟就消盡了煩惱障、所知障。通常初悟之人連伏惑也未必做到,何況斷惑。如果還沒有斷惑,就一定再受後有,還須重報輕受。
【且謂一悟之後,遂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世界乎?抑或神通威力,一時尚未具足,猶待他生後世也。】
從證德上講,你認為一悟後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嗎?就具足三身四智、無量三摩地、陀羅尼嗎?就能以神通力見聞十方色聲、了知他心、無礙遍行嗎?或者,神通威力一時還不具足,有待他生後世修道才現前呢?
【倘謂只消一悟,大事已畢,則諸大菩薩之廣修六度,動經塵劫者,反有愧於汝矣。】
如果說只消一悟就已斷盡障礙、圓成功德,再沒有修行、證果等事,已經與諸佛同等,那麼諸大菩薩廣修六度,動經微塵數劫,反而在你面前感到慚愧嗎?
【《觀佛三昧經》,載文殊菩薩,自敘宿因,謂得念佛三昧,世尊記之曰:「汝當往生極樂世界。」《華嚴經》載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教善財童子,亦終之以導歸極樂。《楞伽經》中,世尊授記龍樹,亦有往生極樂之語。至於《大寶積經》,世尊印許淨飯王及七萬釋種,同生安養。《十六觀經》指示韋提希,及五百侍女,同覲彌陀。】
《觀佛三昧經》中記載文殊菩薩講述自己宿世修行的因緣:當我證得念佛三昧時,世尊為我授記:「你將往生極樂世界。」
《華嚴經》記載,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和華嚴海眾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願文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楞伽經》中,佛授記龍樹大士往生極樂世界:「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南印度有位美名顯揚的大德比丘,名為龍樹。其智力能破盡偏執有、無的一切邪宗,在世間顯揚我無上大乘。證得初地,往生極樂世界。)」
《寶積經》上,佛告父王:「一切眾生都是佛,你現在應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發精進,則能成就佛道。」王問:「如何說一切眾生即是佛呢?」佛說:「一切法無生、無動搖、無取捨、無相貌、無自性。你將自心安住於此法中。」當時七萬釋迦族人聞法後,信解歡喜,得無生忍。
佛現微笑,授記說:「釋種決定智,是故於佛法,決信心安住。人中命終已,得生安樂國。面奉阿彌陀,無畏成菩提。(釋迦種族有決定智慧,是故有決定信心安住於佛法中。釋迦族人命終後都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成就無畏佛果。)」所以佛印許父王與七萬釋迦族人同生極樂世界。
《十六觀經》中,佛指示韋提希與五百侍女一同往生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
【若夫東土之廬山遠公,天台賢首,諸宗尊者,無不宣揚淨業,共修西方。豈其所悟所證,反出今人下耶?】
又如東土廬山慧遠大師、智者大師、法藏大師等諸宗尊者,無不宣揚淨業,同修西方。難道這些西印東土的大菩薩、大祖師,所悟所證反在今人之下嗎?
文殊、普賢示現為十地大菩薩,善財童子、華嚴海眾都是遍參知識、悟證高深之人,龍樹是現身證得歡喜地的大士,也是禪宗大祖師,他們尚願求生極樂、親近彌陀,難道成就反不如今人嗎?何不自己做一番衡量,悟證果真超過大菩薩、大祖師嗎?所得無生忍、受佛印證,真的超過淨飯王、韋提希嗎?淨飯王是佛之生父,七萬釋種是佛的親屬。如果生淨土無有利益,佛忍心耽誤父親和親屬嗎?通常證得無生忍,就許可在世間混俗度生,現在佛的父王和親屬都證得無生忍,佛還授記他們往生淨土,如來護持、保養之心不是既深且遠嗎?天台、華嚴、禪宗諸宗祖師尚且求生淨土,不正證明往生西方仗佛慈力能速疾成就嗎?所以悟達之士不是不必求生淨土。
【問:淨土攝機,誠哉廣矣。然所謂淨土者,在十萬億佛剎外,較之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似乎著跡矣。】
問:淨土法門所攝根機的確廣大,但所謂「淨土在十萬億佛剎之外」的說法,較之唯心淨土、本性彌陀的說法,似乎著在事相上。
【答:《楞嚴經》云:「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楞嚴經》說妙明真心,他經亦稱如來藏、圓覺、法界、法身、真如、佛性等。]中物。」又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安有佛土而在心外者哉!當知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所謂十方微塵國土者,唯我心中之土也,三世恆沙諸佛者,惟我心中之佛也。】
答:《楞嚴經》說:色身外的山河、虛空、大地等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現象。又說:諸法唯是自心所現。因此哪有佛土在自心之外呢?要知道「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十方微塵數國土,唯是我心中的國土;過、現、未恆河沙數諸佛,唯是我心中的諸佛。
唯心淨土的「心」字,指遍一切處的真心,不是肉團心和第六意識心。一切世界都是真心所現。比如,我們所住的房屋,是真心中的房屋;所在的城市,是真心中的城市;擴展至一國、一地球、一太陽系,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無量世界,都無不是真心中之物。十方世界恆河沙數諸佛也無不是真心中所現。
【知此,則知無一土不依我心而立,無一佛不因我性而現。然則十萬億剎外之極樂,獨非唯心之淨土?極樂國中之教主,獨非本性之彌陀乎?】
認識這一點後,就知道無一土不是依我真心而建立,無一佛不是因我心性而顯現。十方三世的顯現都以一念心性為體。哪一土不是我心中所有呢?哪一佛不是我真心所現呢?難道十萬億剎外的極樂世界就不是唯心淨土嗎?極樂國的教主阿彌陀佛就不是本性彌陀嗎?
上來提問:極樂在十萬億剎外的說法不如「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了義。對此回答:真心遍一切處故,十萬億剎外的極樂本是真心中物,教主彌陀本是自性所現,因此不是心外之土、性外之佛。
【問:淨土之說,蓋表法耳。智者當直悟禪宗,方為上著。若只讚揚淨土,將毋執著事相,不明理性[ 理性:理體本性。]耶?】
問:所謂的淨土只是表法而已(比如:「羅網」表自性包羅法界,「行樹」表自性長養善根,「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等等)。智者應當直接悟入禪宗,才是上等之舉。如果只讚揚淨土,不是讓人著於事相,而不明理性嗎?
這是認為經中說到的淨土莊嚴,如金地寶池、水鳥樹林、德風花雨、亭台樓閣等,心著在這些事相上,就會障礙悟入理性。
【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識得此意,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中峰大師云: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
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無量法門最終證入的本性並無兩種,趣入的方便則有多門。認識了這一點,就知道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一、以直指或參究,悟明本性而證入;一、以念佛念至能所雙亡或往生淨土依佛進修而證入,雖然入門的方便有差別,但所證的本性實無二種。所以中峰大師說:禪是淨土的禪,淨土是禪的淨土(此處「禪」指第六度的禪——般若)。
證得了禪,則心淨土淨,固然是淨土之禪;證入了淨土,花開見佛悟無生,也確實是禪之淨土。或者解釋為:淨土由明見本性而顯現,故為「禪之淨土」;悟證本性,器界必定隨之而轉依清淨,也是「淨土之禪」。
【雖互為闡揚,而修之者,必貴一門深入。故大勢至菩薩,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普賢菩薩,入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而曰:「願我命終時,往生安樂剎。」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養導師,宜各立門戶,而乃和會圓融,兩不相礙,安得尚執偏見耶?】
雖然禪與淨土可互為闡揚,但修持者又貴在一門深入。因此,勢至菩薩以親證念佛三昧的經驗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念佛是淨土法門,入無生忍是證禪境界,這是由淨土入禪);普賢菩薩為證入華嚴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而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最高深的禪。如何證入呢?大士選擇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為證禪境界而入淨土。)」
二大士中,普賢侍奉娑婆教主,勢至侍奉極樂導師,本應各立門戶,而又彼此會通、圓融無礙,我等凡夫豈能死執偏見而不捨呢?
【且爾雲淨土表法者,豈不以淨心即是淨土,不復有七寶莊嚴之淨土乎?果爾,則亦將謂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獄,不必更有刀劍鑊湯;愚癡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
況且你說淨土只是表法,豈不是認為「淨心即是淨土,此外無有七寶莊嚴之淨土」?如果是這樣,那也應當說「善心即是天堂,此外無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獄,此外無刀劍、鑊湯」,「愚癡即是畜生,此外無披毛戴角」等等!
問者把「唯心」誤解為「只有一個心,沒有現相」。實際上哪裡有離開現相的心呢?凡是心都有現相,要麼是不清淨的現相,要麼是清淨現相。清淨和不清淨中又有很多差別,從惡趣到善趣,到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現相上有逐漸清淨的差別。
很多人喜歡說:「善心即天堂!淨心即淨土!」實際上把「唯心」錯解成沒有現相的獨一的「心」,墮在執理廢事[ 執理廢事:執於理性,廢棄事相。]當中。為破除這種邪見,這裡駁斥說:你說「善心即天堂」,是否善心外沒有六欲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呢?是否沒有此方的天、彼方的天、十方的無數諸天呢?是否沒有一一天界中的池流花樹、宮殿園林等呢?你說「恶心即地獄」,是否沒有十八地獄、五百地獄呢?是否沒有一一地獄中的刀山劍樹、爐炭鑊湯等呢?你說「愚癡即畜生」,是否沒有水、陸、空行千形萬類的旁生呢?
再者,離開諸天的現相,怎麼說「善心即天堂」呢?離開畜生的現相,怎麼說「愚癡即畜生」呢?旁生的愚癡就體現在它的行為、智力、種種心理活動上。比如豬吃了睡、睡了吃,目光呆滯,行動笨拙,成天在髒髒的泥水裡打滾,表現的就是愚癡。離開這些現相,會有一個獨立的「愚癡」嗎?愚癡總該有事相的表現吧!
【然則既有寂光淨土,必有實報莊嚴等可知。】
既然有善心就有相應的夜摩、忉利等天界現相,有恶心也有相應的刀劍、鑊湯等地獄現相,有愚癡也有相應的披毛戴角等畜生現相,那麼同樣,有常寂光淨土,就必定有實報莊嚴、方便有餘、凡聖同居等淨土事相。
如果說人間的事相在人類心前有顯現,那麼極樂世界的莊嚴也一定在極樂人民心前有顯現!如果以人類的染業能變現人間種種事相,那麼以淨土行者的淨業,也一定能變現淨土種種莊嚴!
【況事外無理,相外無性,定要捨事求理,離相覓性,則理事尚不能無礙,安望其事事無礙乎?】
何況並沒有事外的理、相外的性,一定要捨事求理、離相覓性,則連理事無礙都通達不了,怎能期望他通達事事無礙呢?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六凡四聖等,是事;離言思、離名相、不生不滅的本體,是理。理是即事之理,事外無理;性是即相之性,相外無性。想一想:沒有事相,怎麼能成立理體呢?
「相外無性」說的是同一意義。在相外去找性是永遠找不到的,比如離開波能找到水嗎?水比喻性,波比喻相;波外無水,比喻相外無性。如果捨開淨土萬德莊嚴,只認一個空無的「唯心淨土」,這樣就墮在事理分張的過惡當中!實際上,隨著自心逐漸清淨,心所現的相也逐漸清淨。菩薩修到八地,證入淨土自在時,前五識和所對的五塵就隨著轉依清淨;修到佛地時就顯現為週遍虛空的淨土。
如果把事、理看成彼此分開的兩個法,那就無法通達理事無礙,也就是不會了知一切空寂中不妨顯現森羅萬象。而且如果把事看成理外的事,也無法領會到事事無礙。一切事相都是性體所現,本無自性的緣故,才容許事和事融通。長短、遠近、一多、廣狹等的事相都是唯心所現,所以能在一心本體中融通無礙。如果是心外存在的一個個獨立事物,怎麼可能彼此融通無礙呢?所以先要了達理事無礙,才能了達事事無礙。
【且爾雖具如來之性,現在猶是凡夫之身,若果能隨處淨土,試問能於廁溷之中,安之如衽席否?能與犬豕牛馬,同槽而食否?能與腐爛尸骸,蛆蟲鑽嚙者同寢同眠否?】
況且,你雖然有如來妙性,但現在還是凡夫之身。如果確實能做到隨處淨土,那不妨問問:你能臥在廁所裡跟睡在床上一樣安穩嗎?你能跟豬、狗、牛、馬同槽進食嗎?你能跟百千蛆蟲鑽咬的腐尸一同睡覺嗎?既然隨處是淨土,就不應當有什麼分別,都是一味清淨嘛!
【如其能之,任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任汝說縱遇鋒刀常坦坦。若猶未也,則是穢淨之見未空,愛憎之情猶在,而乃以過量境界,侈口高談,使淺見之夫,略讀幾本經書,略看幾則公案,便欲謗法造罪,伊誰之咎哉?】
如果確實能做到,任你說「高山平地總西方」,「縱遇鋒刀常坦坦」。倘若還做不到,那就是「穢淨之見未空,愛憎之情猶在」,這樣還以過量境界侈口高談,使淺見的人稍讀幾本經書,略看幾則公案,就欲謗法造罪,這是誰的過失呢?
「高山平地總西方」,喻處處皆淨土。「縱遇鋒刀常坦坦」,指即使利刀架頸,心裡仍然坦然平等。「穢淨之見未空」是指心中還有穢、淨的分別。比如睡在廁所、吃在豬槽,就覺得臭穢;睡在天宮、享受美食,就覺得香淨。有這樣的穢淨分別,怎麼是「一切清淨」呢?又怎麼是「高山平地總西方」呢?「愛憎之情猶在」,是指境界順心即生貪愛,境界違心又起憎恨,怎麼是一切平等呢?又怎麼是「縱遇鋒刀常坦坦」呢?
像這樣並沒有證到淨穢一如,卻以超出己量的境界隨意高談,說什麼淨土不了義、淨土只是表法,實際上沒有極樂世界、求生淨土是心外求法等等,這樣讓淺見者聽了就欲譭謗造罪,不是自遭罪愆嗎?
【問:修行求出生死,故貴無生,慕西方而願往,得毋乖於無生之義乎?】
問:修行是為了超出生死,因此貴在契證「無生」。現在欣慕西方而願求往生,能不違背無生之義嗎?既然願求往生,就與無生不相應。
【答: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
答:如果把生視為一個實體的人從娑婆生到極樂,那就落於常見。(這是把前人和後人看成一體,因此成了常法,落於常見。)如果把無生視為根本沒有緣起幻相,又落在斷見裡了。
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實體從此方生到彼方,也不是沒有緣聚時蓮花化生,而是正當蓮花化生時,了無「生」的實體可得;無「生」的實體可得時,不妨顯現蓮花化生、相好莊嚴等幻相。這樣生即無生、無生而生、空有不二,才是第一義諦。
【蓋妙真如性,本自無生,因緣和合,乃有生相,以性能現相,故曰無生即生;以相由性現,故曰生即無生。】
妙真如性原本無生,以因緣和合而有生的幻相。以無生之性能現幻相,故說「無生即生」;以幻相為無生之性所現,故說「生即無生」。
【知此則知淨土之生,惟心所生。若疑遠而難到,則心包太虛,量周法界,夫何遠之有?】
認識了這一點,就知道所謂的生淨土唯一是自心現出淨土的幻相而生。如果懷疑路遠難到,那麼真心含裹太虛、量周沙界,哪裡會遙遠呢?
就肉團心和意識心來說,極樂是心外之土,心與極樂有遙遠的距離。但真心遍周法界,極樂本在真心中,哪裡有遠近呢?何必懷疑路遠難到呢?
【問:十方佛土,淨妙者多,今偏指極樂,又偏讚其境勝緣勝,何耶?】
問:十方世界多有淨妙佛土,現在專門指歸極樂淨土,教人求生,又專門讚歎它境勝、緣勝,這是什麼緣故?
【答:此間國土,眾苦所歸,縱有樂緣,皆招苦果。西方不然,所以經云:「是諸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答:此方國土是眾苦的彙集處,縱有快樂因緣,終究招致苦果。西方與此相反,所以經上說:「佛國人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試以兩土,略一較量,豈特天淵?只如此方投胎,必在胞十月,分娩之際,與鬼為鄰。彼則質托蓮房,安坐妙香宮殿,既不受胞胎之污穢,復不累母氏之劬勞,而人世之生苦謝矣。】
試對娑婆、極樂二土略作比較,豈只是天淵之別?像此方投胎為人,一定要受十個月胎獄之苦。分娩時,母子處境極其危險,離鬼門關只有一步。而生在極樂世界,心識寄託在蓮胞中,安坐在妙香宮殿裡,既不受胞胎的污穢,又不拖累母親辛苦生育,人間的生苦就從此永息了。
【此方年老之人,發白面皺,腰曲背駝,坐起須人,奄奄一息。彼則法味資神,永無衰老,十方國土,瞬息往來,而人世之老苦免矣。】
此方人到老年時,發白面皺、彎腰駝背,坐下、站起都需人攙扶,奄奄一息。而彼方以法味資養心神,清虛之體,永無衰老,瞬息就往返於十方微塵國土,人間的老苦從此免除了。
此方人的身體是煩惱和業造就的,所以在五蘊身成熟時,就會出現種種衰退、敗壞,而飽受老苦。彼方的身體是蓮花化生的清虛之身,以法味資養心神,長養慧命,所以沒有發白面皺、氣力衰減、六根衰退等衰老之苦。
【此方一遇疾病,則呻吟床褥,宛轉哀號。彼則具大神通,有大威力,國中不聞痛癢之名,而人世之病苦絕矣。】
此方的人遇到生病,就躺臥在床上輾轉呻吟。彼方的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佛國中尚聽不到痛癢之名,人間的病苦永遠絕跡了。
此方是地、水、火、風四大合成之身,四大就像四條毒蛇安住在身體中,只有彼此的勢力保持平衡,才能得到健康,有一界勢力增盛,就會損害其它三界,而發起病苦。彼方則以彌陀願海的加持,一往生其中,就得到蓮花化生的金剛之身,具足神通、威力,永無病苦。
【此方人必有死,死必有罪,唯有低頭就縛,押付閻羅。彼則一托蓮胎,便成金剛不壞之體,相好光明,壽命無量,而人世之死苦捐矣。】
此方受生後就必定有死亡,死亡時就必定有罪業,唯有低頭被鬼卒捆縛,押付給閻羅王審判。彼方一經託生蓮胎,就成為金剛不壞之體,相好光明,壽命無量,人間的死苦就從此捐棄了。
【此方有合必有離,劬勞之父母,難保長存,恩愛之夫妻,類多各散。彼則法中眷屬,永遠相親,寧有愛別離之苦乎?】
此方有聚合就一定有分離,辛勞一生的父母難以長存於世,恩愛情深的夫妻也多在因緣散時分道揚鑣。所以在這個世界免不了愛別離苦。而彼方是法中眷屬,永遠以道相親,哪裡有愛別離苦呢?
【此方仇敵相尋,有怨必報,大怖切心,無可逃避。彼則相親相敬,無非菩薩勝友,相與周旋,曾有怨憎會之苦乎?】
此方往昔結下怨仇,仇敵就一定會伺機報復,怨家找上門來報復時,內心生起極大恐懼,卻又無處可逃。彼方則相親相敬,往來都是菩薩勝友,哪裡有怨憎會苦呢?
【此方人類,皆為衣食奔波,妻子驅遣,困苦萬狀。彼則念衣衣來,想食食至,宮殿園林,無非七寶,各各受用自然,曾有所求闕絕之苦乎?】
此方人類都在為衣食而奔波,為養家餬口而備受驅遣,種種困苦,難以盡述。彼方念衣衣來,思食食至,宮殿園林都是七寶合成,各各受用自然,稱心如意,哪裡有需求缺乏之苦呢?
【不特此也,此方則丑穢形骸,根多缺陋。彼國則光明赫奕,相好莊嚴。】
不但有上述七方面的苦樂差別,還有其它差別。比如:
此方人類相貌丑陋、污穢、六根多有殘缺。彼國人民色身光明赫奕,相好莊嚴。
【此方則頭出頭沒,輪轉生死。彼國則一證無生,永不退轉。】
此方則頭出頭沒、輪轉生死。彼國一經往生,就橫超生死、永無退轉。
「頭出頭沒」意思是:出一人頭,做一世人後,頭一沒就又死去;又出一羊頭,又做一世羊;羊頭一沒又死去,又出一天頭……,像這樣轉生死輪!細心想想:「輪迴」的歷程只不過是無數段生死的組成,有什麼實義呢?好不容易生了又死掉!又好不容易生了再死掉!究竟得到了什麼呢?不就只是苦的輪轉嗎?
【此方則丘陵坑坎,荊棘成林。彼國則寶樹參天,黃金為地。】
此方器界穢惡,丘陵坑坎、荊棘成林、高山險阻、沙漠荒涼……彼國器界清淨,寶樹參天、黃金為地、蓮池光明,悅意、莊嚴,一塵一毛具足功德。
【又此方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國則二大菩薩,親為勝友。】
又此方對觀音、勢至二大菩薩只能是敬仰大名,不能親從依止。而生到彼國,就能親自與二大菩薩結為勝友,依止不離。
【彼此較觀,境緣迥勝。境勝者,可以攝取淨之心;緣勝者,可以助修行之力也。】
娑婆、極樂兩土對比觀察,境緣迥然超勝。「境勝」,指西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能攝持行者取淨的心,也就是攝住行者的心,使它恆時取清淨相,遠離染污。「緣勝」,指極樂國中教主、大眾、器界等境緣都能助長修行道力。
【問:欣厭之心,即愛憎之念,愛憎乃生死岸頭事,非修行人所宜,奈何?】
問:欣求極樂、厭離娑婆是愛憎之心,而愛、憎是生死這邊的事,或者是生死業因,修行人不應當生這樣的心,怎麼辦呢?要不要發欣厭心呢?
【答:厭離娑婆,欣慕極樂,雖具愛憎之心,然非世間之愛憎,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愛憎也。若非厭離,何以脫此娑婆濁世?若非欣慕,安能生彼極樂蓮邦?蓋惟厭離而後能轉凡,欣慕而後能成聖也。】
答:「厭離娑婆、欣慕極樂」雖然是有愛憎之心,但不是世間的愛憎,而是十方諸佛教導眾生轉凡成聖的愛憎。這又怎麼說呢?因為:如果心不厭離,怎麼能脫離娑婆濁世呢?如果心不欣慕,怎麼能生到極樂蓮邦呢?唯有厭離穢惡,而後才能轉捨凡情;唯有欣慕淨土,而後才能轉成聖智。
總之,愛憎有兩種:一是世間的愛憎,諸種世間法,合意則愛,違意則憎,都是生死業因;一是轉凡成聖的愛憎:對惡趣、生死等憎惡,對善趣、解脫等愛慕,利用這愛憎之心捨惡取善、捨穢取淨,最終轉凡成聖。
比如:憎惡、愛善,能使人斷惡行善;憎自私、愛利他,能使人離小行大;憎心濁、愛心淨,能令人捨染而淨。總之,愛憎利用得好,就成為善巧方便,能助人轉凡成聖。《妙宗鈔》云:「取捨至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在捨染、取淨到極處時,與不取不捨原非兩路。
【問:此間飲食衣服,宮室器皿,必待營為,方能受用。云何極樂世界,一應享福之事,皆可自然而來?】
問:此方飲食、衣服、住宅、器具都需要營作才能受用,為何極樂世界任何享福之事都能自然而來呢?
【答:享福之事,皆從修福而來。北俱盧洲,其飲食衣服,皆能受用現成,何況阿彌陀佛,萬福莊嚴之寶剎乎?】
答:享福的事都是從修福而來(修福是因,享福為果)。雖然南贍部洲要靠勞作來獲取受用,但不是任何地方都如此。比如北俱盧洲,飲食、衣服都能受用現成;化樂天,能用心化現資具而受用,欲界人天都有這等受用,何況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的寶剎?
【《大阿彌陀經》云:「此講堂宮宇,初無作者,亦無所從來,以彼佛願大德重,自然化生。」又云:「他方佛剎,悉皆為善,無造惡之所。故其福德,亦皆自然。其次有世界,為善者多,為惡者少,亦有自然之福,不待修營。若此世界,為惡極多,為善極少,故不自修治,物無自有。」】
《無量壽經》上講:西方淨土的講堂、宮殿,初無作者,不是建築師畫圖設計、工人砌磚蓋瓦而建成,也不是從某處搬運而來,又不是從地面逐層建起,而是因為阿彌陀佛願力廣大、功德宏深,自然化現。
又說:他方佛國的人普遍行善,無一造惡,所以福德都是自然現成的。其次,某些世界中,行善的人多、造惡的人少,也有自然享用的福報,不需經營、勞作。但此方造惡的人極多,行善的人極少,因此自己不勞作,就得不到資具受用。
【問:念佛往生者,臨終之時,皆見佛與菩薩,親來接引。經云:「誦持往生咒三十萬遍,阿彌陀佛常住其頂,衛護是人。」假令十方世界,皆誦真言,皆求佛與菩薩接引,阿彌陀佛安能皆住其頂,往而迎之乎?】
問:念佛往生的人臨終都見到佛和菩薩親自來接引。經上說:誦往生咒達到30萬遍,阿彌陀佛就恆常安住在頭頂上,護佑其人。假使十方世界無數眾生同時誦往生咒,佛怎麼能安住在每個人的頂上呢?假使十方世界無數眾生都祈求佛菩薩接引,佛怎麼能同時去迎接每一個人呢?
【答:天上日月之光,猶能普照世界,不患光之不足,何況佛之誓願神通乎?】
答:天上日月的光尚且能普照世界,不怕光不夠,不論大地有多廣闊,草木有多繁多,都能一時普照,何況佛有大誓願、大神通呢?一定能普現無量化身,加持接引!
又如天上只是一月,地上有再多江河,也能同時映現月影!月亮沒有飛下,河水沒有上升,因緣和合,就在一切江河中普現月影。就像這樣,念佛、誦咒的人沒有去,佛沒有來,因緣和合,就在各自心前顯現佛身。
【問:華嚴會上,普賢菩薩,現坐道場,眾菩薩盡其神力,不能得見。今往生者,皆博地凡夫,如何即能見佛?就其所見之佛,果與菩薩所見之佛,無以異乎?】
問:華嚴會上普賢菩薩現坐道場,眾菩薩窮盡神力也見不到。而今往生者都是博地凡夫,怎麼能一往生就見佛身呢?所見的佛身果真和菩薩所見無別嗎?
【答:佛相總如是,所見各不同。初生西方者,所見不過佛之粗相,如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之類。若《華嚴經》所云:如來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恐非大菩薩,不能見也。】
答:佛的本相恆常如此,但眾生以內心染淨的差別,所見的佛身有粗細、勝劣的差別。初生西方,見的不過是佛的粗相,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類。至於《華嚴》所說:「如來有十華藏世界海極微塵數大丈夫相」,恐怕不是大菩薩就見不到。
佛身不是固定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只是在心未清淨的眾生前顯現的。《觀經》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光明普照十方無數世界,攝受念佛眾生不捨。說的就是報身相。
【譬之諸天所食須陀之味,一器之中,色味各別。又如有病人與無病人,共嘗一物,甘苦迥殊。所以世尊佛土,本極嚴淨,螺髻梵王,只見如自在天宮,餘皆見其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見佛亦如是。】
譬如眾天人共用一個食器進餐,每個天人見到的食物色澤、味道等都不相同。又如病人和健康人同吃一種食物,苦樂的感受截然不同。健康人吃油食覺得香美,膽病人見到就生厭惡。所以,同樣的境界,以內心習氣不同,顯現的相就不同。
所以世尊的國土極為莊嚴、清淨,但螺髻梵王只見到像自在天宮般,其他人都見國土中土石山峰,充滿穢惡。見佛也是如此。九品眾生的心有染淨差別,所見的佛身就有粗細、勝劣的差別。
【問: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其花漸大,徜或退惰,其花萎落,信乎?】
問:此間念佛,西方寶池中就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持念,蓮花就日漸繁茂。倘若退轉懶惰,蓮花也隨即枯萎敗落,這可信嗎?
【答:此易明也。譬之大明鏡中,凡有物來,必現其影。且如舍衛城中,樹提伽樓閣,不過白銀琉璃所成,然其牆壁中,猶能現出一城中事,何況阿彌陀佛清淨莊嚴之寶剎乎?此間念佛,彼土生蓮,固無疑也。】
答:這很容易明白。比如一面大鏡子,只要有東西來,就會在鏡子裡顯現影像。(比如:物體放在東邊,鏡子豎在西邊,彼此構成了緣起,就在鏡子裡顯現影像,物體沒有進入鏡子,鏡子也沒有吞納物體,因緣和合即現影像。)又像舍衛城的「樹提伽樓閣」,不過是白銀、琉璃合成,樓閣的牆壁中卻能顯現一座城市的景觀,何況阿彌陀佛清淨莊嚴的寶剎!此間念佛,彼土即現蓮花一朵,有什麼可懷疑呢?
也就是,此方眾生以念佛為感,彼方彌陀以願力為應,眾生心與佛心和合,就在淨土寶池中顯現蓮花。
【問:帶業往生,且得不退,則人於生前,世緣未了,何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乎?】
問:既然能帶業往生,而且一往生就入了不退地,那麼在生前世緣還沒了時,何不先做些世間事業,等臨終再來念佛呢?
【答:此邪說也。存此一念,自誤多矣;發此一言,誤人多矣。惡人臨終,念佛往生者,必其宿有善根,又遇得善知識,所以臨終有此僥倖,此乃千萬人中之一,豈各人臨終,皆有此僥倖哉!】
答:這是邪說。存有此想,就耽誤自己多了!發此言論,就誤導別人多了!惡人能臨終念佛往生,一定是他宿世深植善根,又能遇到善知識,臨終才有這種僥倖。這在千萬人中只有一例,哪裡是誰臨終時都有此僥倖呢?
【《群疑論》云: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二者業累纏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風失語;四者狂亂失心;五者或遭水火;六者遭遇豺狼;七者惡友壞其信根;八者飽食過度,昏迷猝死;九者陣亡,十者高岩失足。有一於此,便難念佛。】
《群疑論》上說:世間有十種人臨終念不了佛。
一、臨終不一定遇到善友激發、助念,平時沒有用功念佛,所以念不了佛。
二、臨終身心被業障纏繞,不能自在念佛。比如身心極度痛苦,念不了佛。
三、身體中風,說不了話,念不了佛。
四、心識狂亂,喪失正念,不能念佛。
五、被洪水淹沒,被烈火焚燒,在地震中被土石埋住,或者車禍喪身等,都念不了佛。
六、遇到豺狼猛獸等,驚慌失措,不能念佛。
七、臨終有惡友破壞自己的信根,比如對自己說「念佛無用」等,動搖了信心而不再念佛。
八、飲食過量,在昏迷中猝死,也念不了佛。
九、和人爭鬥,被刀、槍等砍殺而死,也念不了佛。
十、在懸崖上一腳踩空,墜落跌死,也念不了佛。
以上情況只要發生一種,就念不了佛。
【縱使好病而死,當四大分離之候,亦未免風刀[ 風刀:命終時體內風大動搖,支解身體,如利刀刺身般痛苦。]解體,恐怖慞惶,豈暇安心念佛?】
縱然是正常死亡,但四大分離之際,也免不了感受風刀解體之苦。當時內心極度恐怖、驚惶,哪裡有自在安下心來念佛呢?
平時夢中都提不起念佛,生重病更做不到念佛,何況風刀解體的苦不是病苦可比呢!平時不修,期望臨終時能安心念佛,不是異想天開嗎?
有位法師講經時講到一個例子:
40多年前,有個老修行勸徒弟珍惜光陰,好好念佛。徒弟回答說:「經上講十念就能往生,我臨終前念他一個月,現在何須緊張!」沒過幾年,這個徒弟就生病住院。有位法師陪著老人前去探望,有點不客氣地說:「幾年前你師父勸你念佛,你不是回答臨終前念一個月嗎?現在正好念佛。」他哽咽說:「我現在連佛字都想不起來,怎麼能念佛?」說完嚎啕大哭。結果不到半個月,就嗚呼哀哉了!
【又或業緣未畢,世念未休,傢俬未明,後事未辦,而且求醫問卜,擾亂其心,子哭妻啼,驚惶其耳,方寸之內,一無主張,當此之時,求其從容念佛,望其一心不亂,萬無此理。】
又如果臨死時世間業緣還沒了結,世間耽念也沒止息,財產等家事還沒交代清,還有後事沒辦;而且家人為自己求醫問卜,擾亂心神。再加上子哭妻啼,聽到耳朵裡讓心驚慌錯亂,一無主張。這時還能期望他從容念佛、一心不亂嗎?萬無此理!
據說台灣獅山有一位中年出家人,臨終時大家來助念。她雖然沒有出聲,但嘴唇在動,手撥著念珠,跟著大家念佛。沒料到她俗家的女兒匆匆趕來,叫一聲: 「媽媽呀!」就把她嚇死了,兩眼一瞪,臉色突變,就走了。所以一定要在平時精進用功,盡量多集往生資糧,臨終才有保障,不然臨終稍有閃失,就為業緣所轉而生不成西方了。
再說正面的例子:
明朝讚歎寺義秀老和尚,為人敦厚誠實,修行精進。每天念十萬聲佛,晝夜不斷,堅持修行50多年。平時經行的地面、磚塊都被磨成溝漕,有的完全磨穿透底。
起初有個貧寒青年不能養活自己,來投靠他。他慈悲地接納了。時間一久,發現這個人行為不正,就呵責他說:「你真是個賊!」不久這人約同黨趁夜來害義秀。第一次毆打時,義秀念佛聲依然洪亮。第二次毆打時,念佛聲不中斷,但已變得微弱。隨後往生。
老和尚性命垂危時,佛聲還不斷,大腿被打斷還能結跏趺坐逝世。50年志氣如鋼,堅毅修行,才有這等表現。(《紫柏大師集》)
【所以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又云:「平時勸人念佛,皆說我忙,獨至無常一到,極忙也休。」】
所以古人說:不要等老來才念佛,孤墳中埋的多是少年人。又說:平時勸人念佛,都說我忙!唯獨無常一到,極忙也休。
比如今天被車撞倒,哪怕忙到極點,也只有放下!所以「忙不忙」關鍵看自己的認識。認為要放就全部能放下,連萬里江山、億萬資產都一齊放下。認為不能放,連一針一線也放不下。
【人生在世,能有幾時,乘此未老未病,便當屏棄俗緣,幹辦要事,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號,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不然,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矣,危哉!】
人活在世上能有多少時間?趁現在沒老沒病,就應當捨棄俗緣,辦好往生大事。有一日時光,念一日佛號;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不然這次失去人身,就萬劫難復,實在危險啊!
【問:待老修行,固無此理。但凡夫皆在世網中,有事不能撥棄,奈何?】
問:「等老來再修行」固然無有此理。但凡夫都纏在世間的網中,有很多事拋不開,怎麼辦呢?
【答:人在世間,必有一死。修與不修,總不得免。與其墮落,孰若超升?苟其痛念無常,何患用心不切。無論處靜處忙,順境逆境,總與念佛求生,兩不相礙。縱使世緣極重,亦當忙裡偷閑,定為日課,或萬或千,不可間斷。其冗忙之極者,晨朝十念,定不可闕。】
答:人生在世就必定有一死。不管修還是不修,總免不了。與其死後墮落,不如死後超升。如果能痛念人命在旦夕間,不怕用功的心不迫切。無論安靜、還是繁忙,無論遇到順境或逆境,都與念佛求生淨土兩不妨礙。縱然世緣極重的人,也應當忙裡偷閑,製定好每天的功課,或念一萬聲或念一千聲,製定之後就不能間斷。縱然忙到極點,每天早上修十念法絕不可缺。
這事就像男女相思,茶裡、飯裡都是「他」(「她」),做什麼事都牽掛「他」(「她」),只因為愛得深切之故。同樣,假如能痛念人命無常,念佛的心也一定會迫切。心一迫切,縱然事務繁忙,也能念念不忘求生淨土!
有這樣一則事例:
民國具行大師,雲南大理人。家境貧窮,在雞足山祝聖寺做工。21歲時帶領全家八口出家,受具足戒。虛雲老和尚教他念佛法門,讓他求生淨土。他就放下萬緣,一心繫念。
他又聾又丑,還不識字。白天種菜,夜晚禮拜念觀音菩薩,中間打坐,學課誦和各種經,非常精進。
不久,他參禮四大名山。迴雲南時,趕上虛老復興雲棲寺。虛老問他:「你去看過親屬嗎?」他說:「我不去管他們。」虛老又問:「你想幹什麼?」他說: 「極勞累的事別人幹不了的,我來幹。」以後凡是築牆、蓋房、種菜、植樹、挑石、挖土、灑掃、做飯等的苦行,他一刻不閑地勤作,而佛號也一刻未停。
夜晚開靜時,拜《金剛經》、《藥師經》、淨土經等,一字一拜。黎明敲大鐘時,照常上殿課誦,從未躺下睡過。偶爾自己縫衣,或代同參縫補時,縫一針就念一聲佛。
戒期請他做尊證,他把衣、被等日常用物賣掉,打齋供僧。別人問他上哪裡去,他笑而不答。
戒期圓滿時,他悄悄走到大殿後,朝西方結跏趺坐念佛,用火自焚。這一年他36歲。
焚燒後,身體形狀不壞,就像活著時一樣。遠遠皆聞異香。大家去看他取引磬時,身體忽然倒下成灰。
具行大師為廟裡做苦工,念佛卻一刻不斷。他用十幾年時間成就了三昧,得到生死自在。所以關鍵看人的發心,如果道心真切,再忙也能不忘記念佛。
【問:一心不亂,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一日七日內一心,此後不能一心,未知亦得生否?】
問:《阿彌陀經》上說,一日至七日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往生。如果在一日至七日中念到了一心,以後達不到,不知能否往生?
【答:既能一心,以後心即稍散,定不至於大散。如顏子三月不違仁,三月以內,固是仁人,豈三月以後,遂為惡人耶?苟能常自檢點,屢發弘願,無不生者。】
答:既然能達到一心,以後就算心稍微散亂,也不至於有大的散亂。比如顏回在三個月中不違仁,這三個月中固是仁者,三個月後就變成惡人了嗎?如果能時時檢點自己,屢發弘願,就沒有不往生的。
【問:念佛者,念念相續,功方能密。但暑月之內,裸體時多,安得竟日衣冠。未知飲食坐臥,裸形盥漱時,皆可念佛否?】
問:念佛人要念念相續,功夫才能綿密。但夏季酷暑,裸身時多,不能整天穿衣戴帽,不知道在飲食、坐臥、裸形、洗澡、刷牙等時,能否念佛?
【答:默念無妨,所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
答:這些時候出聲念佛有失恭敬,心中默念並無妨礙。所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就是這個意思。
「造次」是倉促、緊迫之義。「顛沛」是跌倒在地之義,引申為流離不定。這是說匆忙時不離念佛,顛沛流離時也不離念佛。所以,飲食坐臥、裸形盥漱,都要盡量念佛。
【問:一心稱名時,又發求生淨土之心,似乎雜以兩念,如之何?】
問:一心念佛時,又發求生淨土的心,這樣有兩種所緣(一緣彌陀名號,一緣求生淨土),看起來雜以兩念,不成一心,怎麼辦呢?
【答:稱名,固所以求生也。經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云:「執持名號。」則知固一事,非兩事也。譬之做舉業家,其欲得功名,求生淨土也;其讀書作文,執持名號也。】
答:稱佛名是為了求生淨土。經上說「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說「執持名號」,可見發願往生和念佛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比如:讀書人希求功名,就像念佛人求生淨土;為求功名而讀書、作文,就像為求生淨土而執持佛名。
總之,這是成辦同一件事的兩方面,發願是發求生淨土的願,稱名是為實現此願,勤集往生資糧。
【此處似有微分也。則求生之念,宜於早晚發願時。若稱名之刻,又當專一其心,不可使之以夾雜也。】
這裡似乎有小的區別:發求生的心適合在早晚發願時;如果正念佛時,又應使心專緣佛號,不雜它念。這樣做就符合「一心念佛」的要求。
【問:終日念佛,遇福則作,固是學人本分,但作福時,未免心在福事,不在佛號,未識有礙一心不亂否?】
問:終日念這句佛,遇到有做福德就隨分隨力地做,這固然是學人的本分。但做福德時,心不免緣在善事上,而不在佛號上,不知這對一心不亂有無障礙?
【答:明鏡本空,物來則現,於鏡空何礙?人但事未至而將迎,事已過而留滯,乃為病耳。】
答:就像明鏡中空無一物,東西來了就現影像,並不妨礙明鏡的空寂。心猶如明鏡,事來則應,事去不留,做事並不妨礙心中空寂。人只是事沒來就迎接它,事已過還耽著它,才成了病。
【問:父母之恩,最難圖報,若能往生西方,未識有法,可以報恩否?且人生一世,即有一父母,若百千萬億世,即有百千萬億父母,未知往生之後,能各記憶姓名,各知其所在,可以一一報之乎?】
問:父母恩最難報答。如果能往生西方,不知有沒有辦法報答親恩?況且,做一世人,就有一世父母;做百千萬億世人,就有百千萬億世父母,往生後能記得每世父母的名字、能見到他們住在哪裡,而一一報答嗎?
【答: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昊天罔極:蒼天廣大,不見邊際。],此世俗之言也。以世俗之道報親,誠無可報之法。】
答:《詩經》裡說父母恩極其廣大,如同無邊的虛空,不知如何報答?這是世俗的說法。以世俗的道報答親恩,確實沒有可報之法。
世間報恩最多是供養衣食、立身揚名,這些對父母的解脫沒有直接利益。因為父母沒有修解脫道,命終後還要隨各自輪轉生死,受苦無窮。所以以世俗的做法做不到報恩。
【若往生之後,欲報其親,則易易矣。豈惟報一世之親,即欲報百千萬億世以前之父母,亦有報之之法。】
如果能往生西方,報答親恩就容易了。豈只報答一世父母的恩,想報答百千萬億世之前父母的恩,也有報答之法。
【蓋人一至西方,必得神通天眼,能見無數世界之事;必得神通天耳,能聽無數世界之聲;必具他心通智,能知一切眾生之心;必得宿命通智,能知無量劫前死此生彼之事。所謂某人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居裡,纖悉皆知,可以惟我所為,盡其報效。豈有父母之恩,不能酬答者乎?】
人一生到西方,必定得到天眼通,能見到無數世界中的事;必定得到天耳通,能聽到無數世界的聲音;必定有他心通,能了知一切眾生的心念;一定得到宿命通,能了知眾生無量劫前,從此處死去、在彼處出生的情況,比如某人在某處、姓什麼、名什麼、屬何種族、做何行業,乃至細節都纖悉畢見。
像這樣,見到累世父母的生處、狀況、意樂、根機等,就能竭盡己力報答親恩。
【昔孟子稱舜之孝,曰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使吾往生為菩薩,俾父母為菩薩之父母,不更尊於人類乎?且使父母得生淨土,念衣衣來,想食食至,受自然之福,享無極之壽,不更愈於以天下養乎?】
從前孟子稱讚舜王的孝道,說他建功立德,讓父親成為天子之父,尊到極點;以天下孝養父親,養到極點。但假如我往生後成為菩薩,讓父母成為菩薩的父母,豈不比人間帝王的父母更為尊貴?又讓父母生到淨土,思衣得衣,念食得食,享受自然之福、無極之壽,豈不超過「以天下孝養」?
【況一國土中,不過一天子,若有第二位孝子出來,也要想以天下養,則必謀為不軌,反做亂臣賊子矣。豈若淨土法門之盡人可以展其孝,仍無礙於世法乎?】
況且一國中只有一位天子,如果有第二位孝子出來,也想以天下養父母,那就成了圖謀不軌奪取天下,反而做了亂臣賊子。所以,世間只有天子能做到「以天下養父母」,哪裡像淨土法門,人人都能擴展孝心,又無礙於世間法?
【問:異類眾生,在三惡道中受苦者,其數無量,吾安能一一救之,而徒發此虛願乎?】
問:三惡道中受苦的眾生無量無邊,我怎麼能一一救度呢?不是徒發空願嗎?
【答:菩薩欲普度眾生,則一應三惡道中受苦者,皆我分內應度之人。豈可因其多而有畏心,因其多而有厭心倦心乎?地藏菩薩云:「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普賢菩薩十大願,願願以盡眾生界為期。然則修淨業者,欲生西方,不當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為願乎?】
答:菩薩既然發悲願普度眾生,那麼三惡道中受苦的眾生都是分內應度的人,怎麼能因惡趣眾生多而生畏難、厭倦呢?
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願願都以盡眾生界為行持期限。像這樣,修淨業的人求生西方,不應當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為行願嗎?
【問:微細物命,其類甚多。假令每見物類,即發救度之心,不識此心僅能畢我志願乎?抑或仍有益於彼乎?】
問:微小旁生有很多種類,假如每見一類旁生,就發一種救度的心,不知這樣發心是只能完成我的發願,還是能實際利益到它?
【答:當觀發心之誠否,苟能竭我之誠,無不有益於彼。觀世尊往劫為忍辱仙人,目連往劫為樵夫事,便知發心之有益。】
答:這要看當時發心誠不誠。如果能竭盡誠心,就沒有不能利益到對方的。看看世尊往昔做忍辱仙人和目犍連往昔做樵夫的事蹟,就會知道發心是有利益的。
【釋迦如來,於無量劫前,為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遇國王出獵,逐一走獸,問道人:「獸今何往?」此時若實告之,則害獸;不實告,又妄語。沉吟未對,國王怒,斫去一臂。又問之,亦沉吟不對,又斫去一臂,道人乃發願云:「我成佛後,當先度此人,勿使世人效彼為惡。」後首度比丘憍陳如,即當時國王也。】
釋迦佛無量劫前曾做忍辱仙人,在深山修道。有一次,遇到國王出外打獵,正追一隻野獸。國王問道人:「那隻野獸哪裡去了?」這時說實話會傷到野獸,不說實話又是打妄語,道人選擇沉默不答。
國王發怒,砍掉他一隻手臂。再次詢問,仍然不答,又砍掉另一隻手臂。道人發願說:我成佛後首先就度這個人,不讓世人傚彷他造惡。後來成佛時首先度的比丘憍陳如,就是當時這位國王。
【佛世有一城人難化。佛言:「此輩人與目連有緣。」因遣之往,其人果皆向化。問佛因緣。佛言:「目連往劫,曾為樵夫,驚起無數亂蜂,目連戒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時我若成道,當來度汝。’今此城人,乃當日聚蜂也,因其曾發一念,故與有緣。」】
佛在世時有一城市的人難以教化。佛說這些人和目犍連有緣。就派目犍連去教化,結果都接受教化。
有人問佛這件事的因緣。佛說:「目犍連往昔做樵夫,在山中打柴,驚起一群黃蜂。目犍連對黃蜂說:‘你們都有佛性,將來我成道,一定度你們。’現在這城市的人就是當時群蜂的轉世。因為發了這個善念,就感得彼此有緣。」
所以,只要誠心發願,就能利益到對方。到因緣成熟時,願力就自然發生作用。我們現在在因地時就要廣發善願,和眾生結善緣,將來就有眾生可度。
【觀此,不特見一切人類,皆當勸其念佛,發救度之想,即見一切異類,亦當代其念佛,發救度之想矣。】
看到這些就知道:不但見到一切人類,應當勸導念佛,發救度之心,就連見到一切異類,也應當代他念佛,發救度之心。
【問:念佛雖誠,然所念之數有限。假令百命而以千聲佛號施之,百命自然隱沾其福。萬一恆沙物命,而亦以千聲佛號施之,其福轉微,奈何?】
問:念佛的心雖然誠,但所念的數量有限,假如一百條生命以一千聲佛號佈施,這一百條生命自然冥冥中沾上了福德。萬一有恆河沙數條生命也以這一千聲佛號佈施,福德就變得十分微小,怎麼辦呢?
【答:譬如一炬,百人分去,此炬如故。千人萬人分之,此炬亦如故。】
答:比如一根火炬的光明,由一百人分享,每人都得到火炬的光,火炬的光依然如故,不曾減少;由一千人、一萬人分享,每人都得到火炬的光,火炬的光依然如故,不曾減少。像這樣,至誠懇切地念佛,佈施給恆河沙數生命,各自都能獲得福德,不會變少。
【問:昔有二僧,於念佛時,觀想身坐大蓮花內,作蓮花開想合想,如是五月,皆得往生。不知念佛者,可以之為程式否?】
問:往昔有兩個僧人念佛時觀想身體坐在大蓮花內,作蓮花開想、蓮花合想,這樣經過五個月,都得到往生。不知念佛人能以此作為修行方式嗎?
【答:可。然畢竟以念佛為主。】
答:可以。但畢竟以念佛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