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甲二、別明止觀體性
那麼前面一堂課呢,我們是講到念佛的一些方法,這一課是講到止跟觀的體性。這當中分兩科,先說明止的體性,再說明觀的體性。
乙一、止的體性
我們首先看乙一的止的體性。這當中我們提出了兩個內涵,一個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第二個是《解深密經》。第一個是略說,第二個是廣說。先看第一個,一、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論》—
那麼這段論文,我們再解釋分兩段,先解釋修習止的因相,看因地的相貌。那麼修習止呢就是有兩個因相:
第一個、以善緣心。
那麼修習止,他的內心是一種善良的心。比如說我們今天去偷一個人的東西,那麼偷東西當然是貪慾的煩惱了,雖然你很專注,這個不能列為止,因為這個是跟煩惱相應的。所以修止的第一個條件,他必須是跟無貪、無嗔、無癡的善良的心相應,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心一境性。
當然第二個是主題了。那麼我們凡夫的心啊是攀緣心,就像這個猴子在抓這個樹枝一樣,抓了一個樹枝就放掉前一個樹枝,再抓一個樹枝再放掉下一個樹枝。所以我們如果平常去觀察這一念心,它是不喜歡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不喜歡的。如果我們不訓練,我們的心是不斷地變化的。但是這個修止,它必須要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那麼你首先一定要選擇一個所緣境,然後強迫自己的心專一、相續地在所緣境安住。修止剛開始都是強迫的,強迫習慣以後它就自然。
所以它這個止的所緣境,簡單講就是內心專一相續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所以我們說什麼是修止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心一境性,那麼這個是一個因地的修行內涵。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禪定的止是成功了呢?
這以下講它的果地的相貌:諸三摩地。修止的功德相是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
那麼我們的心平常是不平等。什麼叫不平等呢?就是我們的心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那麼打妄想的時候是躁動的,心太高了,躁動;如果不躁動就昏沉了,心太低了,太沉。那麼這時的平等持心呢,以平等來攝持這一念心,就是你這個時候不是昏沉,是一種明瞭的狀態;它也不是妄想,它是寂靜的狀態;它是明瞭而寂靜、寂靜而明瞭,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安住,叫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裡面相續地運轉、相續地安住。
所以這個止就是等持,就是你對於所緣境,假如你是念佛,你心中在佛號安住的時候呢是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那麼這就是修止的一個功德相。那麼這樣子的功德呢,都是奢摩他的因相跟果相。所以簡單地說呢,不管你今天是持大悲咒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觀世音菩薩,所謂的止就是你面對你的所緣境的時候是明瞭而寂靜的、寂靜又明瞭的,他破除了妄想的躁動,也破除了這種昏沉的昏昧。那麼這個是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看第二段的《解深密經》講得更清楚了:
二、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品。
—《解深密經》—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個、止的環境:第一個是說明修習這個禪定這個止的環境。我們剛開始修止要獨處空閑,你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因為我們平常的心太過於散亂,那麼現在你規定你自己的心要安住在佛號,這本身內心他一定會抗拒,攀緣心的等流會抗拒。如果你自己的妄想抗拒,你又在一個嘈雜的環境,那你這個內憂外患呢,你就更難成功。
所以剛開始你修習這個止,你要找一個沒有人干擾的處所,比如說在你的佛堂,把電話線拿起來。你剛開始你要全心全意地的去調伏你心中的昏沉跟掉舉,你一定要讓你的外在環境沒有干擾,不要再增加你的負擔。所以剛開始你這個修止的環境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
第二個、止的方法:正式講到它的方法——作意思惟。這個地方的作意思惟說啊,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修止一定有所緣境,那你的心一定要取,就像我的手去抓這個扶尺一樣,當然他這個不是手是心。那麼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既然修止,你一定要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把他分明地顯現出來,第一個工作,比方說你持大悲咒,你要讓大悲咒在你的心中現出一個清楚的影像,然後再去專一安住、相續安住;比如說你念佛,你心中要聽得到你的聲音,因為你一定要有個所緣境嗎,那麼心一境性,當然一定有個所緣境。那麼你在修止的第一個,先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現出來,這是第一個工作,就叫作意思惟;然後呢,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個時候你不斷地重複,現出來以後,對於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安住。當然這個當中是帶有一種作意,作意就是警覺,你經常要保持一種警覺的狀態。因為你一下子就會失掉你的所緣境,因為我們的心已經長時間處於攀緣的狀態,那麼你現在要違背它的等流的慣性,要強迫它在一個所緣境,它隨時會反彈。所以你要一不小心你的所緣境就失掉,就開始打妄想。所以這個地方呢,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作意就是警覺,你經常保持警覺,我的心是不是還安住在佛號當中?如果跑出去再抓回來。
那麼,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這樣的一種正行就是專一相續的這樣一種強迫的安住的正行,要多安住,這個多就是不斷地、有一定的定課。那麼這當然是一個成功的關鍵啊,就是你修止不是一次兩次就會成功,你要不斷地、數數地熏習、數數地強迫、數數地訓練你的心,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講修止的方法。
第三個、止的功德: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那麼這一段是說明止的功德。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種的粗重的妄想而經過我們的強迫的專一安住、相續安住,這個時候你內心會產生一種身心的輕安!
我們一個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你感到你的身心很粗重,就算你不生病,你感到很粗重。我們如果不修行,你也就不感到有什麼粗重、輕安。你要打佛七,打到第七天的時候,有些人第三天、第四天就有感覺,你感到你內心很輕鬆,那麼那個輕鬆帶一點樂受,快樂的感受。
我們這個世間的快樂有兩種,佛法說是一者五欲樂、二者聖道樂。就是我們這念心去造五欲的快樂,跟五欲的境界接觸,你會產生樂受,但是這個樂受是躁動的,它跟煩惱相應,躁動,你會覺得這個樂受是擾動不安的。那麼我們去佛堂拜佛、念佛,透過專注、相續,你會產生樂受,但是那個樂受是與寂靜相應的,你感到非常寂靜,寂靜又快樂、快樂又寂靜。那麼這個就是你肯定你自己那個止的方法對了。因為功德相出現了,表示你方法對了。
所以我們判斷修止的成功失敗,就看你身心是不是從一種粗重的狀態轉成一種輕安的狀態,那麼這樣子就是奢摩他品,就是整個修止的因地跟它的果地。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就是修止主要有三個方法:
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選擇你一個所要安住的境界。我們前面說過,站在往生淨土的角度,你用佛號,以佛號的聲音當作你的所緣境。
第二個,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強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你告訴你自己,我想離苦得樂、我想離開三界,我別無選擇。我除了強迫自己在佛號當中,這個「別無選擇」很重要。
念佛法門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沒有退路了,就是背水一戰——韓信在用兵的時候,他跟楚霸王打仗,楚霸王的軍隊是將近他的十倍,韓信一看,壞了,我是一比十。但是韓信這個人很會用兵,就是漢高祖的大將,他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到大河的前面,他對士兵們說:你們往後看看,後面是大河,換句話說,你只有一個選擇,往前衝啦!因為你往後也是死,好歹是死,你往前衝還有希望。所以這個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背水一戰」。結果他打贏了。
其實打仗和修行的道理是一樣的。打仗打的是氣勢,不是看數量多寡;念佛也是念氣勢。你說你念佛念了十年,你都悠悠泛泛,你還比不上人家念一個小時,他那個氣勢強,他有強烈的皈依的心。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自己專一安住,然後經常地檢查自己,昏沉、掉舉是不是起來,善加對治,然後相續安住。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這位比丘出家以後在僧團住了幾年就去住茅棚,住茅棚他修四念處觀,就一直不能進入聖道,沒辦法。後來大智慧的佛陀就知道他哪地方有問題了,佛陀就化作一個行腳比丘,就到這個茅棚的比丘去掛單說:我在這個地方暫住幾天可以麼?比丘說可以啊。佛陀所化身的比丘就和這位比丘一起打坐,平常一起打坐。
佛陀當然就知道這個人心思散亂,雖然修四念處,但心就是浮動、飄動。後來佛陀說我們不要在房間坐,我們到外面去坐。佛陀就帶他到河邊去坐。那麼剛好河邊有一隻烏龜在那邊爬,它爬了一半的時候,來了一隻野干,野干就跟狐狸很像,它要吃烏龜。這時烏龜就把它的頭和四隻腳、尾巴縮到它的殼子裡面去,野干就吃不到。
佛陀就說:你看到這只烏龜麼?比丘說我看到了,佛陀說:這只烏龜,野干為什麼沒辦法吃到它,你知道麼?
佛陀就說:烏龜有護身之鎧,野干不得其便。就是烏龜因為有保護它的鎧,殼子,就是硬殼,所以野干來的時候吃不到。
也就是說呢,你為什麼在茅棚住了十二年啊,你還是不長進啊,你就是沒有把六根收攝住,你那個心光外泄太厲害。所以你這個明瞭的心,去意念四念處,去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你就進不去。為什麼呢?心思散亂!就是你這一念心跟真理之間有一道很深的牆壁——妄想。
我自己的個人的經驗,我1987年讀佛學院,我在印象裡面,我第一年讀佛學院呢,哈哈……我佛學院一年級的時候,我發覺呢,我親近五位恩師,所有的老師上課我完全聽不懂!真的聽不懂。坐在那個地方,老師講的很好,但講什麼,不知道。哈哈!到了第二年的時候,誒!原來老法師講這件事情!到第三年的時候就懂了,講什麼就知道了。那麼我在回味,這怎麼回事呢?噢!我的心不同。
所以我們剛出家的人,心思粗重,這念明瞭的心去觀察道理,其實佛陀講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但是它中間就是妄想,煩惱障!如果諸位有些人,你去聽經,聽了半天,你不知道法師在講什麼,你這個人妄想打得很重!呵呵……事實是如此了。當然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你就有希望改變,是不是?
就是說雖然學佛的重點在觀,觀察諸法真相,但是你的心要有堪能性,要有能力!你平常都沒有一定的定課來收攝內心,你這個心發散太厲害,到最後你去聽佛法,你真的聽不懂,不知道講什麼。
現在的人,很多老人癡呆症,怎麼回事呢?就是他心光外泄得太厲害。因為勞心又勞力,現在人的精神耗損是以前的好幾倍。那麼你要是平常不靜坐,不把心收攝一下,每天充充電,你一直發散、一直發散,到中晚年以後啊……所以你看修行人的老人,你看老人家,很多修行人他的色身也會老、他也會有病痛,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沒有修行的人有一個地方不一樣,他的眼神不一樣。你看老和尚,他的身體可能敗壞到可能坐輪椅,但是他的眼神啊,炯炯有神,他年輕時經常攝心。
那麼你看一般人,沒有學佛的人,特別是企業做大的人,他到老年的時候糟糕了,兩個眼睛呆滯,呆滯無神,他的內心被他年輕的時候都耗損光了。這種人學佛沒有什麼用了,因為他的心已經沒有學習能力了。佛法說沒有堪能性,沒有造業的功能,他就在一種無計的狀態,這種人很容易就隨業往生了,因為你不可能對佛陀產生一種皈依的心情。
所以天台宗說:「心念是造惡的根本,但它也是造善的根本。」當我們的心是失控的時候,它是眾禍之門;但是你能夠用你的精神,體力好的時候學佛,就是眾善之門。你要發菩提心、思惟法義,增長心中的光明智慧,還得靠它。所以我們如果說,你年輕都不修持,你到老年之後,就有問題了,來不及了,就來不及了。
所以,當我們修止的時候,你會發覺,你經常用一個所緣境來攝心,讓它每天有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靜坐,心中把你的所緣境現出來。如果是念佛,就把聲音現出來,然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當然,它會跑出去,再抓回來,不斷地訓練,訓練久了,它就聽召乎了。這時你會發覺,你對生命的觀察,你讀經典,或者你看一些人世的因緣,你會發覺,你那個明瞭性比以前強了,理解性、記憶力都比以前好了,就是你那個心啊,功能增加了。這就是為什麼修禪定是智慧的基礎,是這個意思。好,那麼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前方便。
乙二、觀的體性
我們再看乙二的觀。觀的體性也是有兩個,我們先看第一段,根據一、《菩提道次第廣論》:
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毘缽舍那品。
前面的止,它是一種無分別住,它不能思惟觀察,它是無分別,專一相續地安住而已。
那麼這個觀呢,它的特性其實就是揀擇,就是一種思惟觀察,當然這個思惟觀察是依止聖言量的正見的引導,聖言量的的引導。那麼觀察什麼呢?有兩個:一個是如所有性,一個是盡所有性。
(一)、盡所有性
先講盡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觀察諸法的別相,就是整個十法界的染淨的因果。我們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雜染的困果,包括四聖法界的清淨困果。這個人為什麼會到三惡道去,他的因地是什麼?你能夠通達整個因果的道理。那麼這個是一種世俗諦的觀察。
(二)、如所有性
第二個是觀察諸法的如,如所有性,這個如就是不變的意思,是總相。觀察我空法空的道理。當我們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緣起上的思惟觀察,成就一種諸上妙慧。為什麼叫妙呢?因為這個智慧有成就解脫的功德。我們在世間上,讀醫學、科學,這樣的知識沒有解脫煩惱的能力,沒有對治煩惱的能力,所以不能叫妙。那麼當我們這樣觀察,我們就有解脫的功德,有對治煩惱的力量。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
二、《解深密經》: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這一段講的比較詳細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
這個地方是說,你修觀的基礎是什麼。那麼當我們去觀察諸法實相的時候,不管是觀察真諦、俗諦都必須以身心輕安為基礎,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過修止把它調整成明瞭跟寂靜的狀態,避免有妄想跟昏沉的情況出現,這個是修觀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說明修觀的方法。那麼當我們的心已經明瞭寂靜以後,應該怎麼做呢?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
那麼善思惟法就是說,你在觀察一件事情,你應該要先學習。善思惟就是你已經透過經論的學習。比如說你要觀無常這個道理,那麼觀無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觀死亡,死亡會到來;第二個,死亡的時間不決定;第三個,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萬般帶不去。
就是說,每一個道理都有它文字的表達方式,這些你都需要學習,不是說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傳承。那麼你一定要把你所要觀察的內涵,透過文字的學習以後,這個時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
那麼你已經如理地學習以後,就在三摩地的明瞭寂靜的心中把這個法義的影像現出來。當然法義的影像是靠文字的基礎,文以載道,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文字裡面含有聖道的力量,含有聖道的功德。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把文字在寂靜的心中顯出來,它會現出一種法義的影像,或者無常無我、或者善惡業果等等。那麼你就在這個文字的影像當中,做三件事情:
1、觀察,深入地觀察:在寂靜的心當中,把這個道理隨順佛陀的文字,隨文去觀察。
2、勝解:那麼觀察以後,產生第二個,勝解。噢,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你開始相信我們所造的業,對我們的生命會有影響力。那麼當然你這個勝解是前面的觀察而來的,當然這個勝解就是你透過觀察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
3、捨離心相:我們經過觀察以後,這個時間不能太久,剛開始可能三分鐘或者五分鐘。那麼這時你觀察你的心就擾動了,這時把所觀境再捨掉,再恢復到無分別住,再加強心中的明瞭寂靜,等到明瞭寂靜成功以後再觀察。
所以這個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它是在不斷地循環。因為你一路觀下去,心開始擾動,擾動時你就不能觀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捨離心相,把心中再恢復到無分別住,然後再開始,把心再調整一下,把心調整明瞭寂靜,然後再觀察、勝解、再捨離心相。這個是整個修觀的方法。
第三段講到修觀的種類。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
就是觀有四種的差別:第一個,能正思擇,這個正思擇就是觀察真諦理;那麼最極思擇,是觀察俗諦理;或者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比如無常,我們可以粗分地觀察無常或者細分地觀察。那麼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是一個很rough的觀察,那麼伺察是細分的觀察。有粗細的觀察,有真諦、俗諦的觀察,這個是講到修觀的種類。
第四個,講到修觀的功德。我怎麼知道我這個功德出現呢?有五種功德:
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
當然這個功德主要是慧,一種正確的抉擇。我們在慧生起之前有兩個前方便:
忍:這個忍就是隨順。我們剛開始去接觸一個道理的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隨順的,因為我們心中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顛倒。噢,真的有來生嗎?我們心中會有一些疑惑,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跟真理並沒有隨順。這個時候你在寂靜的心當中,一次一次地觀察以後,你那個顛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這個時候那個法義就進到你的心中,法義就變成你的知見。這個時候我們叫隨順,你的心已經隨順真理而轉。
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開始用道理來看世間,你開始用道理來判斷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這個道,不是無明瞭。就像說燈光打開了,不是在黑暗當中行走了。那麼當你隨順真理以後,你內心有一種法喜、好樂,這個時候可能是見或者是觀。這個見是現量,親自證入;觀是相似的理解。我們剛開始先觀,然後再見,那麼這個就是毘缽舍那。這是整個修觀的內涵。
所以這個止觀,止是一種念,由念住心、專注力,那麼由慧觀察,那麼這個觀是一種觀察。
所以我們在修什麼法門都是兩個:一個是專注,讓心寂靜下來,然後觀察,然後從寂靜當中出來再觀察,觀察以後再回復到寂靜。這是止跟觀。所有法門都是這樣,只是所觀境不同。
有些人說啊,說是佛弟子也勸人家斷惡修善,外道、一貫 道、天主教也勸人家斷惡修善,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哈哈!其實這句話不對,不對。
佛法有不共外道的地方:
佛法有正見,對生命有正確的觀察。從佛法的角度說,一個人他如果沒有接觸佛法,他也會在偶爾的環境當中,看到悲憫眾生,起惻隱之心,造一個善業,也可能。但是這個善業對生命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就是他頂多依止這個善業到天上去做一場美夢,掉下來,他的心還是原封不動、完全一樣。
但是你透過法義的觀察,產生對真理的理解,那這個跟你造善業就不同了,那是生命的一種根本的改變,你這個生命從這個地方開始觀察,那你整個生命是扭轉過來了。你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所以佛陀在《大寶積經》:
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
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佛陀在經典上把這個善業跟我們的正念做一個分別:
說假設我們今天用恆河沙的七寶去供養諸佛,這個功德很大,福報很大,但是你這樣的善業,並不能產生解脫的力量。就是,這個善業在你的生命當中只是在流轉當中做一個快樂的美夢,如此而已。你這個美夢受完了,你的生命還是這種相,還是這種境界,還是心隨境轉。
那麼我們能夠在短暫的時間修習止、修習觀,喔,這個時候心中對業果——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原來所謂的痛苦、不快樂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那麼,我們今天的生命是承擔過去的業力,我今天會有什麼果報,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可能造了什麼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所以佛法對果報沒有第二句話——逆來順受,因為這個果報是不能改變的。重點在於你的因地,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果報我們不能做主,但是因地你能夠做主。
所以我們知道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但是每一個水流的點,有兩個內涵:第一個,你同時在受用果報,第二個,你又創造一個新的因地。我們每個剎那都是這樣。
我們一般人沒有學佛法,很重視果報。我不能有災難!其實你緊張也沒有用,它該來還是會來,你應該緊張你是不是造罪業。因為假設你過去有這個業力,那你也沒有辦法,這個是定業,釋迦牟尼佛的家族都被滅亡了,佛陀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能夠干預的。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佛弟子,你要認知,佛法真的是有不共於外道的地方!不是說我們自己是佛弟子,讚歎佛法好。你看看在整個宗教裡面,哪一個宗教對生命有這麼透徹的觀察?我看是沒有。就是每一個生命,第一個,你承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你應該要承當。但這個果報一下子就過去,它無常,很快就過去,重點是你來生怎麼樣。你要注意你的因地!
所以菩薩的心情跟凡夫的心情不同。菩薩是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很怕今生的果報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那麼為了讓自己趨吉避凶,什麼事都可以做。要得到今生的安樂,不擇手段。其實你錯了,你在造罪業啊!你來生要為這個罪業付出代價的。那麼,一個覺悟的人,他很注意自己的因地。我今生有痛苦的果報我認了,因為過去的業招感的,不是誰給我的。我今天會生長在這個家族,會跟某一個人作親屬,會遇到什麼事情——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宇宙間沒有誰在主宰這個,諸法無我,沒有一個主宰者。就是你造了這個業,就得這個果報。
佛法的重點就是,你要趕快啟發你覺悟的智慧,內心要有判斷力,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那麼這個就是觀。就是在寂靜的心中去觀察佛陀所宣說的真理,讓心中產生光明。不再跟著感覺走,開始用道理來要求自己、改造自己。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有一個從根本上的變化。這個跟你造善業就不同了,那個力量就不同了。所以這個觀啊是很重要!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回答幾個問題。
問:善導大師的全集當中有提到《文殊般若經》所說的一行三昧,請問一行三昧跟念佛三昧有什麼不同?
師父答:這個一行三昧啊,當然這個三昧有很多種,一行三昧就是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它沒有其它的助行。那麼我們應該說,一行三昧是一個總相,那麼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因為念佛三昧也是單一所緣境,也是一行,沒有所謂的很多很多的助行。你看天台宗它修行,它不是一行三昧,它要修五悔法門,淨罪集資,然後再開始觀心。
那麼念佛法門為什麼不用淨罪集資呢,因為念佛它本身有佛號,就是佛力加被,本身就有滅罪的功能。
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說,從剛開始到最後就是一個所觀境,沒有其它的,不必改變。就好像說,比如說,你從這個地方到Office去,你可能要我從這個地方坐到A,然後從A坐到B,要分幾段。每一個法門都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那就不是一行三昧了,你有很多的法門。
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它不是,就是從頭到尾一路是念佛。當然你通過你的人生的經驗,對佛法的學習,你對佛號的皈依會慢慢增長,但是所觀境是永遠一個,從頭到尾就一個,叫一行三昧。當然一行三昧的法門很多,那麼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所以一行三昧是範圍比較廣,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一行三昧的其中一種。
問:請問法師禪淨雙修是否可行?
師父答:禪宗跟淨土宗,我們看中國佛教有八宗。唐朝當然是,唐朝是佛教最興盛的,八宗,人材輩出。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就很多都沒落了,特別唯識宗就沒落了,那麼天台宗維持了一段時間。唐宋元明,到後面,因為中國是一個,我們看中國歷史是戰亂很多,大家都想做皇帝,所以這個就很多的戰亂。
你看,你打開歷史,你會發覺中國有一句話很好玩,就是中國人見面:「你吃飽了沒有?」哈哈!可見這「吃飽」是不容易的。你看我們去美國,美國人看到你說:「How Are You?你好嗎?」哈哈!你問「你好嗎?」就是你一定吃飽了以後才想到好。
所以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災難很多的國家,戰亂很多。那麼災難很多,當然在災難當中,其它宗派都必須要有很嚴密的修學次第,所以後來整個八宗當中,這個傳承一直下來,就是禪宗跟淨土宗。因為念佛法門他不要經論,你這個逃亡的時候,你至少佛號還跟著你走,那麼禪宗它的方法是很簡單。
所以到了宋朝,永明延壽大師就提出了禪淨雙修。不過這個地方呢有一個差別,有差別。這個差別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說出來。後來禪淨雙修就分成兩派:
一、如果你是禪宗的人,他禪淨雙修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的所觀境也是佛號,但是他是把佛號當作是階段性的任務。他念完佛以後,他迴光返照,念佛是誰?為什麼能夠念佛?為什麼這朵花不能念佛?那麼這個時候他就迴光返照,觀那個,哦!原來是有一個心,那麼一直觀、一直觀,從粗的心、生滅的心一直觀到不生不滅的心。所以,禪淨雙修如果是禪宗的人,他是把佛號當作一個前方便而已,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他是念佛把心帶出來,然後心出來的時候,觀那個心,觀進去。
二、那麼如果淨土宗就不是了,淨土宗呢,我們講淨土宗的所觀境是彌陀的功德,他跟彌陀的功德是皈依的。但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誒?有煩惱出現,有罣礙,這個時候用禪宗的般若,觀察它是如夢如幻的,我們就可以從煩惱那邊通過去。所以,淨土宗的禪淨雙修是以淨土為主來攝禪宗,它的所觀境是佛號,是佛的功德!
所以說是禪淨雙修,看是以誰為主?這個意思大家懂嗎?就這個意思。禪宗的人他也說禪淨雙修,但是他主要是參禪,那麼淨土宗他在禪淨雙修的時候,他是以佛號為皈依境,那麼以這個般若的法門來幫助他破障。諸位要知道,中國的祖師禪,那個「禪」不是禪定,那個是般若,那是般若波羅蜜。
諸位對今天的課程有沒有問題,就是這個止觀的體性,還有念佛的方法?
這個止觀啊,它等於是把一些佛法的道理,把它輸送到我們的心中來。這跟我們去做慈善事業不同。比如說我今天有這個法會,我來這邊擦擦地板、做做義工,做完義工以後,你的心情跟這個做之前是完全一樣的,當然你的生命當中做了一個善業。我們剛開始應該這樣子沒錯啦,一開始先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但是當我們對生命的要求更高了一點,我們想要去改變我們的生命的時候,想要改造我們一些顛倒的思想的時候,那這個止觀就非做不可。因為佛陀不能把智慧灌到你的心中啊!佛陀是把法義宣說出來,那你要靠止觀來消化,要透過止觀啊,把文字的佛法轉成你心中的佛法。
那麼剛開始你修止觀呢,你一定會很困難。因為你會發覺佛陀所說的話,幾乎跟我們過去的思考都是相衝突的。我們願意這樣做,佛陀說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認為生命是常,我們不認為會死亡,佛陀告訴我們生命是無常的。
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止觀的時候,你心中的無明會抗拒真理。但這就是你要堅持下去的。你不斷地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佛陀是這樣子講的。其實這個我們的內心啊,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一件事情,講久了它就相信,不管是對的、錯的。
所以這個止觀啊,它的困難就是說,你剛開始內心當中會有一些衝擊,你原來的思想跟佛法的思想會有一點衝擊,但是你要相信真理一定能夠戰勝邪惡。問題是你真理的力量要強,你要堅持下去,那麼乃至於你在某一支香當中啊,突然間地相應,那你跟你平常做慈善事業,那就不一樣。
你能夠對一個道理真真正正地有種感受理解,然後你開始重新思考你未來的生命要怎麼走。很多東西你覺得應該做的,覺得是這個時候不重要了。這個時候你對生命開始重新規劃。那個時候我要恭喜你了,你的生命是脫胎換骨了!
佛法對你的影響,已經不再是給你一些人天的果報,那是一種解脫的力量出現。當然這東西是你自己要去努力。就是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