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要參禪嗎?那你必須提起話頭,放下萬緣。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時也唯有放下,始能提得起。如果既提不起又放不下,參禪的工夫便無法得力。關於提話頭的方法,另找機會再談,今天先跟諸位談談「放下萬緣」四字的意義。
一、棺材本與柴火錢
「放下萬緣」的意思,可分作物質的及精神的兩大類。物質類是身體以及身體所賴以生存的資生之物。一般的人,不僅惜生愛命,對於身體的執著,從生到死,沒有人願意放下;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連帶的對於資生活命的身外之物,也是放不下的。
在我少年及青年時代,見過不少逃難的人,自己也曾有過逃難的經驗。逃離瘟疫、饑荒及戰禍,都是為了保全生命;為了逃命,可以丟下一切既有的財產乃至父母妻兒。為了保全重要的,可以放棄不重要的;為了保全最重要的,可以放棄次要的,而在一般人眼中最重要的便是生命。記得逃難的時候,有的人什麼都不要了,但在貼身的內衣袋裡,或在褲腰袋裡,卻藏著金耳環、金戒指等,就是防備萬一到了沒飯吃的地步,可以拿這些東西變賣去換取食物,所以什麼東西都可以放下,最後的保身活命錢不能放下來。萬一在途中不幸又遇上盜匪時,怎麼辦?為了留下腦袋,當然只有丟下保身活命的錢財了。
有的人已經老了,隨時可以入土,他還拚命的存錢,問他為什麼留這麼多錢,他會告訴你是存棺材本。甚至出家人也要存一些錢,過去我看到一個老和尚,生活很艱苦,但他有一點錢,問他:「出家人留錢做什麼?」他說:「留著買柴火。」柴火就是我們出家人死了,用來火葬的,留柴火錢和普通人留棺材本一樣,這都是放不下。
如果真的完全沒有錢,怎麼辦?有一個名叫Chris Marano的美國青年,在我紐約的禪中心打完禪七,便背一個包包準備遊歷加拿大及全美國。他說:「我現在往東北走,進入加拿大境內往西走,到了西部後再向南入美國境內,最後再往中部走,回到這裡,約需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臨走時他拿一點錢給我,我說:「你還是學生,現在又要長途旅行,怎麼身邊不留一點錢呢?」
他說:「我上一次出去,身上只有十塊錢,結果回來時有十六塊錢。」像他這樣只帶十塊錢就玩遍全美國,回來後還多出六塊錢,所以,這次也打算只帶一點錢,看來,他算是放得下來。因為美國的生活環境及社會制度,能使他們放得下,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福利條件作保障,而且地大物博,到哪個地方都可以討生活。但是我要他放下在家生活,終生過出家的修行生活,他就辦不到了,可見這位青年,並不是真的放得下。
二、肉體與心靈
至於一個禪的修行者,首先要放下的是身外之物,如穿的、吃的、住的、用的,以及權力、地位、名望等。放得下,並不等於丟下這些東西,有許多東西,是不允許我們丟下不要的。此所謂放下,乃是對於身外之物,告訴你自己說:「這是我暫時有的,不是真的屬於我的。」
其次再放下我們的身體和心。我曾經在〈從小我到無我〉的一篇文章中說過,你要進入禪門的話,「不但不准攜帶兵器,連所有的衣帽鞋襪也要脫下;不但要一絲不掛,連你的肉體和心靈也要全部解除了,方許你進去。」只要我們能把身內和身外的東西在禪門前丟下、放下,就可進去了。
不過,打坐修行有一個竅門,就是不要焦急緊張,因為要放下身心和世界,也不是想放下就放得下的。妄想如蟻見蜜,如蠅見血,揮之不去,去後復返,揮不勝揮;越想揮去妄想,妄想越多,與妄想搏鬥的結果,身心疲睏,接著便是昏沈。如何能把驅逐妄念的妄念也放下?那就是不管妄念之有無,不管昏沉之輕重,一發覺到有了妄念,或陷入昏沉之時,立即注意用你的「方法」,如數息,如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等話頭,若能如此,便會漸入佳境了。
三、虛懷若谷的捨身法
剛才一位居士說,他過去跟某老師學,現在想來我這裡學。在我看來,一個人學了太多東西,便會利弊互見;學得太多,若能運用自如,當然是好,否則所學越多,越使你不知所從。
我常跟來我們這裡學坐禪的人說,我們的方法非常簡單、安全,很容易學,但你必須繼續不斷地練習它,並且不要拿你過去學過的任何方法來比較。法門有千萬,方向可能相同,層次未必一樣,但在未入門時,不要比較。一個禪的修學者,必得時時保持虛懷若谷的態度,改變先入為主的習慣,同時要隨時放下過去的知識經驗,乃至剛才滑過的一念也不得留住。當你要進入一個新階段時,必得把舊的去掉。
不論國內外,教打坐的場所並不少,多數人學習打坐的主要目的是健身,比如道家的吐納及導引術,便是為了長壽健康。禪的修行者,雖然也會有生理反應,但我們把它看作是過程,而不是目標。身體上的種種反應與呼吸、肌肉、神經及內分泌的活動有關。故在天台的止觀法門中,特別舉出身體的反應以及如何對治的方法,禪宗的典籍則甚少見到關於生理反應的記載。
若打坐,一定有健身的功能,有所謂氣機、氣脈等的活動現象;然於禪者而言,如果重視生理反應,便落於「守尸鬼」的層次,不僅不能自在解脫,反而增長更堅固的身見,由身見可產生其它的外道見。所以我在《禪的體驗.禪的開示》一書中,也講到身體的反應,我教人對付這些反應的最好方法,就是放下來,不去管它,這便是四祖道信所說的「捨身之法」。
有一位婦人打了一次禪七,回家之後,常常見到頭上有一朵蓮花,兩肩膀也各有一朵蓮花,並且,打坐時的蒲團也變成蓮花。她問我怎麼辦?我說:「拿蓮花供佛嘛!」她說:「拿不掉,拿了它還是在。」後來我教她不要管它,若管它,就老在看蓮花,不能打坐了。最近問她,她說已有好久未見蓮花了。
任何事情發生,如果不是痛苦得無法忍受,最好不要管它。聽到什麼,看到什麼,身上感覺到什麼,不要管它,便沒事。但如果打坐時,頭痛得要爆炸,胃痛得如刀絞,身體熱得發燙或冷得發抖或者震動不已,那是要請教老師的,老師會指示你如何處理。讓老師教你處理,其實即是教你放下自己,把你自己交給方法去了。
四、放下自己便得解脫
今天有一位青年說:「我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我夜裡打坐時怕鬼,一個人獨處時也怕怕的。」我問他:「你怕鬼的原因是什麼呢?」他說:「不知道,我從未真的見過鬼。」我說:「沒有別的,怕鬼的原因,是對不可知的事產生恐懼,怕它危害自己的安全,所以怕鬼即是怕死。你應該檢查一下為什麼要怕?是誰在怕?面對你自己,肯定你自己,再放下你自己時,你便可從怕鬼的心理得到解脫。」
我有一個美國弟子,求道修道,非常虔誠懇切,可是當我告訴他:「你要把你全部的生命,整個身心,通通擺在一邊,不要管它之後,你才能來打坐。」他說:「師父,我試過了,我好像捨不得,我活到現在也有二十六歲,你教我全部放下來,往前走的路上有什麼,我不知道。我覺得活到現在還算過得去,你教我把過去的我放下,還可勉強做到;要我把現在的我全放下,如果出現一個完全陌生的新我,我怕無法適應;不僅昔日的朋友都不能接受新的我,恐怕新的我也不認得昔日的朋友了,那該是多麼不幸的事呢?」
我說:「哪有這樣的事?學打坐並不能把你的性格、記憶全部都變掉,我還沒有這麼大的本領。我是說在你打坐的時候,暫時把你自己的妄想、經驗、榮耀、痛苦、倒霉的事、自以為是的事,通通放下來;能夠放下多少,你心裡就輕鬆多少;能夠全部放下,那就可以全部投注在方法上,等到連方法也用不到時,你便會享受到短暫的解脫自在,也能使你的人格昇華,智慧增長。」
五、禪門中無我
如果歸納起來,我們放不下的有六種根本煩惱,那就是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我見。
「我貪」是什麼?有的人喜歡特定的墊子或座位,換了就不舒服,就坐不下了。還有,喜歡寧靜的環境、柔和的光線、舒暢的空氣,才能修行,這雖是初心學禪者應有的選擇,但卻都屬於貪。
「我瞋」是什麼?比如說不喜歡太硬的坐墊、吵鬧的環境、粗重的身體、散亂的心。有一次,一位居士來報名打禪七時,先問:「某某人來不來?他來了我就不報名了。上次禪七中我本來可以打得好一點的,就是他那幾個經常的動作教我討厭,結果一坐下去就想到他,就沒辦法坐得好了。」這種容易對環境起瞋心的習氣,是修行的大障礙。
「我癡」是什麼?自己彷徨無主,又不知信仰三寶,不願相信因果;自己愚昧無知,既不希望聽聞佛法,也不願意知道修行佛道的門徑;自己盲目附和,信奉鬼神,還指正統的佛法是迷信。曾有一位美國女士,學過一種外道法,再參加我的禪七,她總是執著以往的修行觀念,結果,第三天就離開了。理由是用我的方法修行,所產生的功能比她過去的更差。我告訴她:「戴了墨鏡看世界,連太陽也是黑暗的。若不能放下成見,你就無法窺見禪門。」可見「我癡」影響修行有多大。
「我慢」是什麼?是自以為是,恃才傲物,氣勢凌人,得少為足;自己才能不夠卻處處逞能;小有些微感應的靈異,便以為得大神通;自己實未解脫煩惱而以為已得解脫;或者自暴自棄而又嫉妒賢能之士;小有修行而以大修行者自視。我曾遇到好多位中外人士,說出我的修證位次,或要收我為他們的弟子,或者說出他們自己的果位,這些都是我慢的例子。
「我疑」是什麼?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和立場沒有自信,對人對事對物不敢信賴,稍有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杯弓蛇影,時時刻刻都在憂慮自己的安全問題,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會傷害別人。許多人懷疑他們自己的根器,以為不是修行的材料;只要在修行的道路上略受挫折,立即生起退心,不但不學佛了,而且反過來懷疑釋迦佛教法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我見」是什麼?是堅持先入為主的看法,不論是來自宗教、哲學、科學、常識或生活經驗的任何見解,只要違背因果原則及因緣觀念的,便落於邪見及我見。依據因果的原則,人人應該為善去惡地修福修慧;依據因緣的觀念,無一物不是暫時的假現。所以遇順境不致貪著,遇逆境不會失望,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總之,若對自己的身心及所處的環境有執著心,便是我見。
禪的修行,在幫助我們放下如上的煩惱,若不能從修行過程中把煩惱放下,便無法窺見禪的堂奧。
六、如何放下
至於如何運用修行的方法,放下自我呢?首先是選擇一個比較寧靜的地方,將打坐的姿勢擺好。接著在時間上把自己孤立起來,不回憶過去,不臆想未來,只有念念守住現在,所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再從空間上將自己完全獨立起來,所謂麋鹿興於右,泰山崩於前,都能把它們當作不關於己的幻境,不動聲色。
所有的一切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個現在的我,用這個現在的我,牢牢地綑縛在你所修持的方法上,比如數息觀、公案、話頭等。念念放下萬緣,念念提起方法,漸漸地,連方法也突然消失時,或者疑糰粉碎時,你便進入修行階段中的另一個層次了。
放下外在的環境,比較容易;放下內在的自我中心,相當困難。唯有不斷提高警覺,妄念起時,立時放下,放下妄念的最好方法,便是立即回到你所修持的法門上。久而久之工夫純熟,首先不見了你所處的環境,其次不感覺身體的存在,再其次方法用不上了,然後連自我意識也不存在,只剩下自在落實的全體感。最後,前後內外大小等時間及空間,全部消失,靈明廓澈,朗照萬有而未見一法,便是悟境顯現。
七、由妄念至無念
所以打坐時,教你數呼吸等的方法本身,就是因為你放不下你的過去、未來,放不下環境和身體,所以身體會痛、方法會中斷,心中胡思亂想。只要你的心往外有一念攀緣,你的正念和方法,就被打斷,或被干擾了。其實,修行的方法,也是妄念;方法只是用單純的同一個妄念,來取代混雜散亂的妄念,久久便能將妄念統一,成為正念,再由統一的正念而至於無念。
數息如此,念佛何嘗不如此?很多佛教徒念佛時,通常是佛號與妄念併駕齊驅。但是,真正的修行,要心無二用,念佛時,先要專心,才能達到一心,只準有一個念佛的念頭。但也不要緊張,不可鬆懈,緊張生散心,鬆懈起昏沈,既要全部放鬆,又要集中念頭。先要放得下身心世界的一切妄念,才能提得起方法,當你把方法也全部放下時,大自在的境界就會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