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華嚴綱要辯性相二宗之十異。一、一乘三乘異,法相宗以三乘為真實,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二、一性五性異,法相以五性各別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義,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別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實。三唯心真妄異,法相謂萬法由阿賴耶之一心而生,法性謂真如與無明和合而緣起諸法。四真如隨緣凝然異,相宗謂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性宗謂真如具不變隨緣之二義,因隨緣之故,應染淨之緣而作善惡之法。五三性空有即離異,法相謂三性中遍計性是空,依他圓成之二性,皆為有,有為無為別也,相性謂依他之無性即圓成也。六生佛不增不減異,相宗謂五性之中,有無種性之人,不能成佛,故生界不減,佛界亦不增,性宗謂一理齊平生佛體無二,故生物二界不增不減。七二諦空有即離異,法相謂俗諦為空,真諦為有,空有各別,性宗謂即有之空為真,即空之有為俗,真空妙有,體一名異。八四相一時前後異,法相謂生住異滅之四相,前後異時,生住異為現,滅為未來,生滅不能同時,法性謂同時之具足四相剎那,相有名生,實無名滅,正生即正滅,不待後無也。九能所斷證即離異,法相謂能斷是智,所斷是惑,能證是心,所證是無為之理,體性俱別也。法性謂照惑之無體即是智,能證之智外,無所斷之惑,又照智無自體,即是如之德,如自體自具光德也。故智之外有如,無智之所入也。如之外有智,無能證如也。十佛身有為無為異,法相謂如來之四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依種而生,是與有為無漏涅槃之無為不同,法性謂有即於法性之色心,故佛之色心皆無為常住,非四相之所遷。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一)位於福建福清縣城西十七公里處。又稱南山。以盛產黃檗(其樹皮可作藥用與染料用)而得名。唐貞元五年(789),...(書名)一卷,聖天菩薩造。唐玄奘譯,皆五言之偈頌。破我見等之一切法。...行宗記·釋四提舍尼法:「坊外,即伽藍外。」(戒疏記卷一六·一一·九)...【能隨順教授教誡】 p0897 瑜伽九十二卷三頁云:又由四相,名能隨順教授教誡。一、能分析諸處差別:於諸行中,...梵名 Uttara-kuru,巴利語同。又作北拘盧洲、北洲、北單越、郁單越、北郁單越、郁多羅究留、嗢怛羅句嚧。意譯勝處、...在佛教中根據義理的淺深、說時的先後等方面,將後世所傳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類別,以明說意之所在的叫做教判。教...(雜名)娑羅雙樹之略。佛入滅之處。寄歸傳一曰:跡滅兩河,人天掩望。影淪雙樹,龍鬼摧心。...(雜語)住於人界者。即人類是也。法華經法師品曰:生於此人間。...慈,梵語 maitrya,maitrī,巴利語 metti;悲,梵語 karuna,巴利語同。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名數)真宗謂以自力專修五種正行中之一種,其功德足以往生淨土。即專禮,專讀,專觀,專名,專讚歎也。...十種含藏無盡法海之法,即行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辨藏。...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小琴覺得這個世界太虛偽了。在別人看來,小琴很幸運,家庭環境不錯,自己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當別人在為就業發愁的...我們常常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對一般人而言,確是事實。不過,能發心受戒,已經很不錯了,最怕是犯錯而不知悔改...凡大部頭的佛經,若欲深入地去學習和研究,必先要選擇一份理想的科判,藉以梳理全經的脈絡結構,然後再剖析經文的意...用力少而收效大,淨土法門的這個特點是適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說你非得要出家不可,你非得要一天有很長時間的修...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宗和教下二種途徑,一概不敢妄行染指。只對仗佛慈力,帶業往生...這講到對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貪吝。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這是舍貪...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存在。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剛硬的東西一定很堅固,其實剛硬的東西...今天和大家講清淨心。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又說:清淨心植眾德本。一切功德從清淨心來。要...
性相二宗十異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二宗 | 下篇:二宗 |
【所通達與所遍知】 p0743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五卷十二頁云:所通達者:謂一切法。皆是善慧所通達故。所遍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