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山的菩薩各有所表: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大行,地藏菩薩表大願,觀音菩薩表大悲。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不捨本願,現種種的化身於世間,菩薩所作的一切,又無不被「慈悲」二字所攝。可見,慈悲心,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我們如何行持才能將菩薩的這種慈悲之心運用於現實生活之中呢?
慈悲要建立在平等心之上,真正的慈悲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準繩;慈悲是真愛的自然流露。在日常生活中,如能用一雙慈悲的眼睛去看身邊的事物:以慈悲的口隨喜讚歎;以慈悲的行為去感化冤親;以慈悲的心去撫慰別人受傷的心靈……如是種種慈悲之行,只要我們願意去做,願意去善用這顆心,你將會發現眾生都是大善知識。
「人難做,難做人」幾乎是每個時代的話題。人之所以難做,難在私心難去,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觀想行事,便不會太難。《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若能明瞭此理,見到眾生受苦,你不會伸出援助之手或生起願代其受苦之心嗎?見到眾生得安樂,你不會生起歡喜之心嗎?既然都曾做過我們父母,可見對我們的深恩不可言表,又怎麼會因為對他人那一點微薄的好,而懷著一顆施恩望報的心呢?
我們雖不能一時成就這顆廣大的慈悲心,但我們可以先觀想自己最熟悉,最貪戀的一個親友,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在自己的前方,然後依上述之理進行觀察,來修習平等之心,繼之選一中庸之人,如不認識的商店賣貨人,或走路的人,依上理而修;接著觀一仇敵於前,次第依理觀修,這樣從一個眾生,兩個眾生漸漸乃至一幢住宅樓,一個住宅區,一個鎮,一個城……乃至盡虛空之一切無邊有情,你都能以一顆平等的慈悲心對待。但應一個一個地修,否則,只是從表面上說,我已修了慈悲心,一遇對境,仍然生貪生嗔,此為不堅實之泡沫修法,故應次第認真地如理修持。
天下之事不能盡如人意,以慈悲行事也會有令人痛心的時候,但我們不能因一時的不順而頹喪,應當鼓起勇氣去看看別人的境遇,再反思自己的週遭,你會倍覺幸福美滿。因為,即使我們什麼都沒有了,但至少我們還有一顆寶貴的慈悲心。
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有慈悲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