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各位成佛之道的群友們,大家晚上吉祥。緣起殊勝,殊勝緣起,今天我們一起開始學習新的一個篇章,一個法本,也是跟我們群的名字同步、完全一致的《成佛之道》。在此開始,請大家都把心念正起來,憶念三聲。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了,我們先三稱本師尊號,然後再念一個武則天作的加持偈,希望以此今天好的緣起一直把《成佛之道》能夠進行圓滿。
開始我想說一下,為什麼咱們在群五又設這麼一個道場,就是因為我們今年開始也號稱居士佛學院,大家要知道佛學院就是學佛院,就是要成佛的。既然要成佛,至少知道成佛的脈絡是什麼樣的,整個次第是怎樣的。在此之中,有一些主線不能夠忽略,不能夠走偏,怎麼樣來了解一個主脈絡,這是我們這次講《成佛之道》的第一個初衷,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整個釋迦牟尼佛,從因地凡夫開始到果地的究竟成就,中間他是怎樣的次第,如何的進行,這個《成佛之道》把其中的內容都囊括其中,很圓滿。
第二點就是在具體的內容裡邊,因為大家一直在聞思講堂裡聽法,也在講一部經典論著、淨土、乃至實修等等,可是確實沒有一個比較大的、整體性的一個熏習,我們還是對一些比如人天法、大乘、小乘,整個因行果報種種這種差別相,法門上面都還不太清晰。特別是原來咱們這兒不是叫沙龍群嘛,沙龍群就容易各抒己見,那到底是不是正見,也得有個理論的大背景。所以把這個轉成成佛之道的道場,就是想從思想理論上給大家做一個整體的安排。
我們要知道怎麼樣叫做施設法門。在修行的次第上,從開始三十七道品,再接著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六度裡面的佈施第一,功德怎樣,登地菩薩,什麼叫做登地。佛的功德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這些,大家都至少要有一個了解,心裡有一個模式模版,這樣你才能知道他的篇幅有多長,他的幅度有多大。那麼你在第幾層心裡也有數,大家來回討論的時候,我們都在第幾層。或者是你在哪裡,我在哪裡,相互申辯的時候,才能把佛法越辯越明。這也是我們這次開《成佛之道》的又一個初衷。
再一個講《成佛之道》,佛經裡面有一種叫「長行」,我們讀其他經典的時候,你看裡邊不知道字是多少,一句又一句這樣的不規則的話叫做「長行」。還有一些叫做「偈頌」,就是像詩詞一樣的,五個字、七個字一句一句的,特別的朗朗上口。
挑《成佛之道》來跟大家共同學習,就是希望能讀、能誦、能解,特別是能夠背下來那就更好了,那就非常方便了。而且《成佛之道》這部論典是我們當代的印順法師(不是深圳弘法寺的印順法師,是台灣印順導師),深入經藏以後,通過自己對經藏的了解整合,再參照了古德大賢的一些現成的論本,然後傚彷寫出了這麼一篇精華,概括性很高的偈頌形式的一部論。所以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方便,障礙比較少一些,至少在貫文上面會少一些。這是又一個初衷。
再一個就是不管怎麼樣,既然跟我們聞思講堂有緣,那就要不斷的結這個緣,要續這個緣,續我們的清淨佛事、同修法緣,不管有多少人來聽,總比在世間浪費時間好嘛。很多時候我們還是無事生非,外邊的世界紅塵中的誘惑這麼大,我們一不小心就喜歡投身進去,總是不願意抽身冷眼。參與進去了,總是貪、嗔、癡就顯發,造的就是不好的業。所以以此講法因緣把大家拽著,天天在這個道場裡面聽經聞法,這也不為失為非常殊勝的功德一樁。
我當時遁入空門,同年考入普陀山佛學院,那個時候讀預科班,《成佛之道》就是我們入門的一個教科書,一個課本。今天再把這部課本轉供養奉獻給大家,希望我們在學這部論典的時候,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這是我們這次要講這個《成佛之道》的一個初衷,希望大家明瞭。阿彌陀佛!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課本的作者印順導師,通常把他老人家稱之為導師,也叫印順法師。概括的介紹:他是從一九零六年到二零零五年,走完了九十九歲的一生弘法之路。他俗家姓張,生於光緒三十二年,他老人家當時就很聰明,所以說古來大德,不是說一輩子修學佛法的事,六歲就到私人教學的私塾裡邊去學習,小學畢業家中停了半年以後,又進一步去讀書。
在高小三年的時候,當時他的老師還是一個秀才,有一次他寫一篇文章,老師看的是大加讚歎,不但給了他滿分,又給加了兩分,這樣來嘉獎他,所以說從小他在文筆功力上就是一個天生的著作行家,這樣的天才。到了二十歲那一年,具足了學佛的因緣,接觸到他後來也是最心傾注的中觀一宗,也就是三論宗。他首先接觸了一部論典叫做《中論》,從中領略到了佛法的高博精深,對佛法義理上面的領解到了一個很理性的程度。
建立起來一個信仰以後,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佛法的這種精神,這種智的信仰,跟現實中的佛法差異很大。其實這也是我們到現在還一直沒有擺脫出的困境,時代的烙印。比如說,我們現在總是把神跟佛連在一起,或者一說我是信佛的,他撲面而來就說:「我是無神論者」。有時候一看見燒香磕頭,下意識就是說迷信等等這些,現實中佛法流通出來的這種樣態都是跟真正的佛法這種精微,這種心性,究竟的義理,確實差別太大了。他想不通,所以他就帶著這種使命感發願出家了。二十五歲的時候在普陀山,大家聽明白了,就是南海普陀有一個叫福泉禪林。
另外附加給大家說一句,福泉禪林就是當時的普陀山佛學院,剛出家的時候,我在那兒進行了兩年學習,真的是非常很感恩這個地方,培養了我對於佛學基礎知識的功底,就是在那邊才有一點點的進步。到現在我們回去的時候還是會睹物思人,曾經的教室、寮房、圖書館,那會兒也叫做印順圖書館,還是請印順導師親自提的詞。想念那時候的法師,現在已經天下的宴席,宴到各個自己所要荷擔的弘法的重任中了。那麼當時印順導師也是在這個福泉禪林出家的,禮請上清下念和尚為師,起名叫做印順。
有時候我們觀察這個人的一生,緣法很重要。印順導師從出家一路走來,可以說他的遭遇,他的依止,乃至他的同行善知識,都是當代來講是頂尖級的人物了。比如說他出家以後在天童寺受戒,我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當時江浙這一帶最有名的禪林,浙江的天童寺那是非常有名的古剎。
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老法師叫圓瑛法師,他那會兒是做戒和尚的,就是給印順導師授戒,我們都知道上海有個圓明講堂,就是圓瑛法師當時講《楞嚴經》的地方,他當年號稱叫做「楞嚴王」。到現在他的楞嚴講義還是所有學修《楞嚴經》最根本的一個參考、註疏。這樣的戒和尚來做了一個受戒,殊勝的因緣,而成為一名比丘。
後來他讀書的地方是廈門南普陀寺,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閩南佛學院,當時是插班進去的。可能我們聽了以後都覺得這些地方好像聽過,上個世紀,特別是民國年間,這些地方、這些人都是響噹噹的一線的人,一線的地,特別是在八月初的時候,又在當時福建的鼓山湧泉寺,親近到了當代的大德太虛法師,依止太虛法師學法。
鼓山湧泉寺這個地方也是非常有名,當時虛雲老和尚在這首開傳戒的時候,這個地方鐵樹當時就開花了,這是一個時間段的經歷。就是從他出家受了比丘戒,乃至開始去求學,一直親近到心儀的善知識,後來開始他的弘法,就是二十七歲的那年讀書的時候,就被破格讓他為他們同班的同學,去講《中觀》的另一部根本論典叫做《十二門論》。
可能是當時在講學的過程中,佛法上有一些疑情或者不到之處,就促使他在那年秋天的時候又回到普陀山的慧濟寺去閱藏,差不多前後一共三年,去深入經藏,把整個大藏經給看了一遍。一直到差不多三十一歲的時候才受太虛大師的法旨,到武昌佛學院指導三論宗的研究。
可能我們現在聽武昌佛學院這個名字已經很少了,在那個時候,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乃至後來印順導師到抗戰的時候,又到了重慶那邊有一個漢藏教理院,這些當時都是師資力量確實是非常頂尖的大法師、大德們在那授教,學習的地方。
當時他跟法尊法師是同學,又一位大德出現了,我們都知道,法尊法師翻譯了一個密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有一個他的翻譯法本。印順導師那會兒就給他在這個廣論裡邊參與他的潤筆。
可見他出家到求學生涯一直伴隨著這樣的殊勝因緣,我想這也是無量劫來湊齊的一個殊勝因緣,一直到四十二歲那年,是中國近代佛學泰斗太虛大師,也是我們新型佛教改革的先驅者,太虛大師圓寂了,他開始著手主編《太虛大師全集》,這是印順導師在當時做的一個非常大的功德事。
因為我們確實給大家講法的時候一直也沒有介紹過,好像古代的佛教是什麼,大家偶爾還會提及當代、近代的,我們基本上甚少了知到底有些什麼重要人物,《太虛大師全集》這部著作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
後來到四九年的時候前往香港,這是他後半生的一個分水嶺,五二年的時候去了台灣,因為當時的時代性,很多大陸的年輕僧才都要麼去港,要麼去台。我記得上次我回普陀山的時候,還跟一個老王居士聊天,因為他是普陀山前前一任方丈妙善長老的侍者。他說起那會兒從大陸去台灣的星雲大師,還有聖一法師。我不知道諸位聽過沒有,星雲大師肯定聽過。當時他們都在普陀山,都是很年輕的小和尚,那會兒都要去台灣,都要走,就問妙善長老走不走,結果妙善長老他說不走,當然那會還叫小和尚,還不是長老,就不去。
所以你看,弘法各有因緣,星雲大師現在在台灣的佛光山,那真的是為法前赴後繼,鞠躬盡瘁。普陀山的妙善長老他也是各有因緣,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整個普陀山百廢待興,就是他老人家一手讓普陀山又重新振興起來的。所以那會兒一個去,一個不去,這就是他們這輩子來的任務,各自在各自的點上完成。
印順導師的任務就是從香港到台灣以後,開始他後半生的弘法講學,後來一直住在台灣,有一個地方叫做福嚴精舍。在那住著,除了著作就是講學,後來到二零零四年,也就是他圓寂的前一年才去花蓮住,在那個慈濟功德會,那兒有一個慈濟醫院,證嚴法師(證嚴上人)就是這個大比丘尼,她的慈善事業做的全球都是非常大的影響,是他的弟子,也是在這裡結的緣。二零零五年印順導師圓寂,享壽九十九歲。
這個就是給大家大概說一下,我們這篇論典的作者印順導師,他是這麼一個一生的弘法事業和人生經歷。印順導師的身後留下的著作,有一部叫做《妙雲集》,差不多有二十四本的樣子,有一部叫《華語集》有五本的樣子。像其中有一些《中觀經論》、《攝大乘論講記》、《般若經講記》等等這些,都有時候會被後來的這些法師們講學,或者自己受用,都會去參考,會去研習。這是當代一位特別是從教理上而言非常傑出的,稱之為印順導師,他的著作《成佛之道》。
下面我們再講講《成佛之道》的緣起。《成佛之道》差不多是在一九五零年,那時候印順導師還在香港,可是他的老師太虛大師,我們現在不是都知道人間佛教嘛,那個時候叫做人生佛教,就是依太虛大師,他主張是「人成既佛成」,太虛大師是有這樣的開示。
所以印順導師就參考這種思想、這個倡導,而萌發了要寫這麼一部《成佛之道》,由人而成佛的一個脈絡清晰的修學,教理上能夠讓人參考的一個論典、著作。而且寫這個緣起,確確實實當時在太虛大師時代,民國年間,佛教越來越多弊病,盡多偏信鬼神、神叨叨的,都是偏這些,在江南一帶這種經懺超度佛事越做越旺,大家都捨本逐末,好像佛教是除了死人就是超度,就沒有其他的事做了。
在這種情況下太虛大師振臂一揮,要提升佛教的這種理智信仰。印順導師繼承了太虛大師這個思想而參考了藏傳佛法裡面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他想參考這樣的一個形式,寫成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的一本著作。
一直到一九五四年,在台北的善導寺,這個寺院我還去過,有去過台灣的同修大家知不知道,在這個地方共修會邊宣講邊編偈頌,後來弟子們對這個《成佛之道》讚歎的說:「不僅是一本教科書,而且是成佛的指南,意義是非常大的。」主要就是說從人成佛。那麼印順導師在這部論典裡邊,他始終就是認為不可能有天生的彌勒,也不會有自然的釋迦牟尼佛,他認為人人都可以成佛,但凡是發心成佛的人就有成佛的可能,而且會成,就是依照這個主線思想而著這部著作。
特別是他裡邊,基本上跟《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邊的有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那樣,他也寫了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由淺入深的一個修學歷程,來開顯由人而成佛的道理。印順導師當時表達自己為什麼要做這部著作的時候說,(我想大家聽一聽,對我們現在也是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的)就是為了避免初學者開始犯偏取部分佛法,而拋棄了全體的這個總概括、總背景,是怕誤入到這樣一種誤區,所以寫的《成佛之道》。
另外,他害怕有的人取了一滴水,就以為大海的水都在這裡了,這樣的話他就會對佛法的理解和領悟乃至修學上會有缺失,而且他也希望弘法的這些大德們能夠參考《成佛之道》,在應機說法的同時,也一定要始終保持整個一代佛法的完整性。這個思想、這個發心是特別好的,非常到位。
所以說《成佛之道》是非常宏觀的把佛法整體做了一個梳理,從一開始例舉以人為本,然後直到入的大乘法。印順導師當時在看《阿含經》的時候,看到裡邊有一句話寫到:「諸佛都是降生出在人間的,他終不在天上成佛」。這個對匡正當時以鬼神流弊為根本的佛法在人視野中的形象,這種意義是非常大的,所以他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都哭了。
從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六四年之間十二年,他在隨緣教化上都是針對一般的信徒而言的,只有這本著作是為了流通而寫的。他的編輯次第也是由淺至深,所以說《成佛之道》是把佛法的經義與名相次第展開,特別注重信仰與理智的結合,他認為理智不僅是信仰的,而且義理的開導、修持的開示都是要通過理性而逐漸完善。
就是說「人成即佛成」我們說的人間正道吧。所以最後印順導師這篇論著的結尾說:「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表達了願一切眾生同得正等正覺的這種美好願望和迴向功德。這就是《成佛之道》的作者印順導師,還有《成佛之道》的初衷和寫作的背景,給大家做這麼一個大概介紹。
我之所以講這部論典,除了我曾經讀過的普陀山佛學院,就是他老人家出家的福泉禪林,這是一個共業。還有一點就是他在普陀山閱藏的時候,在那兒待了三年的慧濟寺,俗稱佛頂山,我在那兒出家,這就是因緣。因緣的碰撞現行,終於在今天晚上九點開始,跟諸位同修一起來殊勝的邁入這個《成佛之道》,希望大家能夠在聽聞的過程中去思索,去領悟,去認知,然後從正知正見上理性的建立我們的信仰,指導我們的修持,也通過理性的表達來溝通我們這種感性的宗教情懷,這樣的話才能夠不偏不倚的一直走在真正的、正確的成佛之道上。
在講具體的內容之前,我們題解一下《成佛之道》這四個字,講一下題目的內涵。當然這個題目一目瞭然,我們一看《成佛之道》,佛就是覺悟嘛,我們要成嘛,就是這麼一個門徑,通到那兒的這麼一個道路,介紹這個道路的書。
首先我們對《成佛之道》這四個字拆開來看,他的重點是成佛。諸位聞法、聽經乃至我們來共修,目標就是為了成佛。首先就是把這個「成」字,我們稍微剖析一下它的內涵。首先「成」,我們都知道「成」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嘛,現前嘛,就是讓這一道或者這個理或者這個目標現前了,就是得道了,住進去了,成就了,做好了做完整了,事情發展到圓滿了,所以第一層「成」就是成就的意思。
你看北京人都會說這事怎麼樣,成,好的,或者說這件事辦好了就是成功了。你們不知道這個出家的比丘們在受戒的時候,羯磨成就,一定會有三師、七證、七尊證,就是受戒的程序完了以後,旁邊的七位尊證都會高呼「成」,就是說這個成就的現前,圓滿了,這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成佛之道》的「成」的內涵。
第二點我們還要分析一下這個「成」,還有親自的意思,就是自己親自參與。我們常會下意識的去說:「我要成為某某某,我要成為怎樣怎樣。」所以這裡並沒有說是「學」佛之道,「向」佛之道,或者「問」佛之道,就說 「成」佛之道。
那我們就要明瞭,這就說明了親自的參與,是針對我們所有的眾生,每一個有緣的乃至整個法界的每一個眾生,共同的參與。這個參與就是親自的內涵,就是我們必須要親自去運作,然後親自去堅持,對於親自認可的目標,人人皆可,共同的志向,必將要達到將來那個地方,成為那個目標。
不是說我們坐在這裡是別人的事,大家在聽的時候,馬上就要有主人翁(意識),「成」,誰都可以成,我也要成,成佛之道。
再一層來講的話這個「成」的內涵就是現成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從理上而言,大家知道我們每個眾生都是有佛性的,還要說到這個老理。我們說的這個「成」,並不是從無而有的出現,也不是去舊而標新的建立,只不過我們把每一個人都具足的這個佛性,讓他顯現,他本來就在、常在,是我們現在比較冤枉,無明顛倒,錯認了而出現了一個幻境。
但是雖然在幻境裡面,我們本性的真境都在,所以只是一個轉身而已,只是一個顯現而已,這樣的叫做「成」。 我們從這三個方面來做一個剖析。
當然最後一個「成」,還有警醒的意思。既然要「成」,那麼就說明我們還沒有「成」,既然說親自,那就說明真的是法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成佛之道,「成」和「道」必須自己去幹。
既然是現成的,那我們現在不是還在無明中冤枉的做夢嘛,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要「醒」,要還原我們本有的自性清淨光明,叫做「成」,所以有警醒的意思。我們從這幾方面要醒來、看清,這就是《成佛之道》的「成」。上面這算是解題論題的第一個版塊。
第二個版塊,今天我們的重頭戲,成佛的佛。當然在此之前講法的過程中,我也已經講了一些經典,因為每一部經典都要說:「佛說某某經」,或者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就是「佛」字曝光率是很高的,已經講了很多次了,我們總會這樣信手就拈來,反正覺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正遍覺、無上覺,反正差不多都能記住了,都知道覺。
在此之前也給大家講過什麼叫做覺,覺是個什麼感覺。就跟做夢一樣,醒了,突然醒了,這就叫覺。那今天我們來理解「佛」的內涵,我不想從這方面理解了,因為大家已經都疲了,今天我們就索性再高的跨越一下,從根本究竟的層面往下來貫解,就是給你們開個眼界吧。
我們從佛的功德來講,成佛以後能夠達到什麼水平、到達一個什麼狀態,他有什麼樣的不可思議的神通也罷,妙用也罷,功德也罷等等等等這些,我們從這個層面做一個了解。
可是這個層面了解是有風險的,一個是因為我們現在是凡夫,凡夫的視野是非常有限的,跟佛來講的話,你想跨越的太多了,整個宇宙裡邊有十法界,有十重世界的高低層次不同,佛在最高的層面,而我們在最低的,分別來講,佛完了還有菩薩,菩薩完了還有緣覺,緣覺完了還有聲聞阿羅漢,阿羅漢完了還有二十八重天,下面才輪到人。當然我們比地獄、餓鬼、畜生強一點,比阿修羅性格隨和一點。可是這樣的直接從人去講佛的功德的話,大家一般是接受不了的,甚至都理解不了,何況去信受,所以這是要冒的一個風險。但是我們這樣講還有一個功德,就是直接把佛的功德這樣稱性的給我們展示一下,我們都知道生起好樂。生為一個凡夫是真的非常卑微,卑劣的,把生命的價值,把生命的展現,弄得確實是太冤枉,非常陋劣的一個層面。
所以我們今天首先大家要明瞭「佛」,我們就講佛的功德吧,這是我們下面一個比較大的版塊,請大家認真的聽,如理的想,隨順這個好好的想,然後渴仰的去信,最後發願要成,否則的話就真的成了天方夜譚了,講的這些功德我們夠不著。
首先我們從佛的第一個功德來講,就是三身功德。大家不妨設想一下,我們每天矗立在人來人往的街頭,每天就在人情世故里面行走迴旋。我們何曾想過,如此現前的生命狀態他有沒有超越的可能性。或者現前的狀態是一種沒被發掘打開,是一種非常粗糙的一種形成和相續。我們就要反觀,一定會有更好的、更殊勝的,一種徹底打開的狀態和呈現,給我們進行一個領略。這個領略,首先人人都有身體,我們就從佛的三身說起,什麼叫做佛的三身。這個概念大家記住,分別叫做法身、報身、化身。
首先我們理解一下,我們常說清淨法身,法身這個詞一映入我們耳根的時候,大家不妨這麼設想,法身他已經超越了我們靈動的肉體,或者說刻板的世界,他是把這兩個肉體世界整個打通以後,一個完全融合的、清淨自然的終極狀態,這個狀態始終是整個週遍所有世界圓滿中的一個無為自然的狀態。一旦入到這個狀態裡邊,他就是徹底超越了一個人和另外一個人的分別,一個世界和另外一個世界的分別,連一個人跟他所依的世界或者是所有的人跟他方的國土都已經超越了,沒有這些分別,徹底見到宇宙的真相。
宇宙的真相就是沒有分別的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稱之為清淨法身,他既不是死刻板的一個物質性的常態,他是有觀照智慧的,但是他又不是一個靈動的東西,他是從來都亙古不變的一種自然存在。那我們不妨這麼理解,這就叫做法身,有時候把他叫做自性身,一旦悟到這個法界,就標誌著你已經徹底成佛,究竟成佛,這是第一個:法身。
那麼法身的根本狀態下,因為我們還要度眾生,還要說法,還要到各個世界層面去度,到了這個層面時候就要有他的用處了。如果這個法身表達的就是他的本質的話,他還有現象怎麼顯現?就開始叫做報身了。
我們都知道一尊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修六度萬行,還要修百福,就是積一百個福,積累福德的事,才能具足一個相好,修成圓滿三十二相的其中一相,百福種相好。所以說真正佛的報身,才是他因圓果滿、最具莊嚴的一個色身狀態了,這就是靈動的有顯現的一個報身了。那麼這個報身我們是看不見的,他只給登地的菩薩顯現,就是他們清淨的狀態非常接近了,才能夠見得到,才能夠給看。
那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是什麼?像釋迦牟尼佛從二千多年前的印度降生,示現一輩子,從一個非常漂亮的男孩到一個壯年的王子,乃至出家修道者,最後一個老比丘身,說法四十九年,這叫做化身。就是依照著我們這個世界,人人都這麼高,都得長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軀幹上面有兩隻胳膊、兩條腿,頭上還有這麼多窟窿,就這個樣子,他隨類化身,就是一切眾生什麼樣,他就能化什麼樣,步調一致地生存在你的這個法界裡面,給你說法、變化,這就叫做示現。
一尊佛圓滿了以後,他可以隨意進出,就是隨時都可以展現。展現在法身,就是法身的層面,展現在報身,就是報身的層面,展現在化身,就是化身的層面,但是他的感覺從來都是一個身,這就叫做佛的第一個功德:三身功德。我們就知道了既然三身功德,比如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在極樂世界顯現的是報身,那麼他還得去整個他方世界,包括特別是娑婆世界都有求往生的人,他要跟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親自的不斷去接引,只要有一個人要滅,他就去接,一個人來求,他就去引。
那大家想想,法界的眾生,《觀無量壽經》裡面,幾百億、幾百億的菩薩在他方國土要往極樂世界往生,那他能顧得過來嗎。這個時候就等於他法身是不動的,哪兒都有,哪兒都是就地取材,那麼報身和化身是隨時可以啟動,這就是我們對於一個阿彌陀佛,同時可以分身散影去接引眾生,就是這麼來的。
要不然只有一個阿彌陀佛,又沒有化身、報身的話,那累也累壞了,而且在這兒,就在不了那兒,接了你就接不了他,那怎麼辦呢。所以第一個佛的功德,我們不要替他擔心,他具足了三身的功德,這是第一個。
觀音菩薩他早就成佛了,叫做正法明如來,但是他又示現成觀音菩薩,這就是他的一個化身,來輔佐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尋聲救苦,而且他要同時在極樂世界作為阿彌陀佛的上首菩薩一生補處,將來頂戴成佛。這就是那兒也許現得是報身,咱們這兒現的是化身。
所以佛教史上你看觀音菩薩的化身太多了,魚籃觀音、送子觀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變得無窮無盡,所以才叫做「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嘛,這是觀音菩薩。
講了這麼多,告訴諸位,佛就是因為有這個三身功德,所以又有一個名字叫如來,大家一聽都知道這是佛的功德,如來就是表的三身隨系之法。我們以前打過個比方,法身就像天上的一輪明月,報身就像月亮發的月光,變化身就像所有的江湖河海里面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映現出來月亮,所以叫千江有水千江月,法、報、化就這麼比喻的。如來就是法身,如如不動,而且可以報身,特別是化身一次又一次的來,所以第一個功德才叫如來。
再打一個比方,現在有時候我們出去看到有一種藝術表演叫做沙畫,真的非常神奇,特別在現代這種投影技術下。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沙畫整個它的根本東西就是那一堆沙,感覺很清淨,得洗乾淨,這個沙就是他的法身一樣,可是這個沙子雖然不變,畫板上的影像卻是層出不窮。
我見過有的沙畫高手,我們普陀山佛學院有一個小法師特別會表演這個,整個影像山水、月亮、樹、樹影娑婆不斷的變,這就等於叫做化身一樣。可是雖然化,一次又一次的化,一次又一次的來度眾生,他的沙子不變,這就叫做如如不動,而來成正覺,這叫如來。第一個功德記住了。
佛的第二個功德,就是講到他的哪個層面呢,就是他可以給九法界的眾生做福田。福田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切眾生可以增福、培福、求福的一個田地,就是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功德利益、福利。曾經在教典裡面講到:有一個人拿一枝花去供養佛了,供養完了他就想,雖然是一枝花,可是我供養佛的功德是無量的。
他就去問勸化信佛的一個出家人,可是這個人說我也沒有讀過經書,不知道這個福德有多大,你還是問一問學經教的人吧。他就又去問了一個學經教的人,學經教的人說我沒有得六通,所以我只能照本宣科的告訴你福德很大,到底有多大我也沒有通,看不見,你去問坐禪的聖者,問一個阿羅漢。
那他就去問一個阿羅漢,這個阿羅漢就開始用神通入定給他觀,他看到供花的這個人因為供了佛的花,就這一朵花的功德(阿羅漢只能看到前後八萬劫)享了八萬劫還沒享完這個福德,後面他看不見了,那這樣他又不好意思,就用了一個化身(打坐還在那坐著)上到兜率內院去問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多高的道行,一生補處等覺菩薩。問彌勒菩薩的時候,彌勒菩薩說「好,那我去」(入定),結果彌勒菩薩入定去觀,等覺菩薩都沒有把這個人以虔誠心供了佛一枝花所感的福德,都沒有觀圓滿,到底有多大,最後沒辦法告訴說,「我雖然觀了,但也不知道,因為佛的福田功德太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佛的福田功德,佛的這個功德我們常把他稱之為應供,如來的另外一個名號就是應供,應受九法界的眾生來供養,這是另外一個功德。大家要聽好了,九法界都來供養,他還如如不動,你想這個福德種下去有多少。
我們本來也有應供的功德,可是我們現在自私,誰拿點東西馬上就想著自己吃,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吃或者帶回家裡,這就是差別相,凡夫跟佛的差別相,差別太大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佛,嚮往佛,不敢當天書來聽了,這是真實功德,就是供佛一枝花都是不可思議的,等覺菩薩尚不能見的福德,沒完沒了。
第三個功德就是佛的涅槃功德。什麼叫做涅槃,涅槃我們一般也把它當作圓寂。大家聽過說某一個老和尚圓寂了,就是圓滿了一切功德,寂滅了一切煩惱的意思。涅槃我們一般還分幾種,比如說每個人都具足的叫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剛才我們給大家講的佛性,這不管是佛也有,人也有,畜生也有,地獄裡邊,無間地獄裡面的眾生都有。
現在本質的這個佛性受用不起來,那麼我們就各享受各的性,我們享受的人性,天享受的天性,地獄、餓鬼享受的地獄餓鬼性。所以在這種情形上就還有涅槃,雖然你的涅槃功德在,但是你沒有往涅槃那兒走,你就涅槃不了,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兩種涅槃叫 「有餘依涅槃」和「無餘依涅槃」。這兩種涅槃其實是講的阿羅漢的一個地步,他已經斷除煩惱了,成為一個聖人了,但是他還沒有究竟到頂,這大致如此。
那麼佛的涅槃(主要介紹佛的功德)叫做「無住大涅槃」。我們要理解「無住大涅槃」,這太教條了,無住什麼意思?大家聽過大智和大悲吧,就是一旦成佛了以後,佛是不會執著我是佛的,佛也不會執著我一定得去度眾生的,雖然上下左右都不執著,無住(無住都是不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是他從大智大悲的角度來講,大悲,他就不會執著解脫,不住解脫而去度化眾生;大智就是他不住生死,雖然在生死苦海里度眾生,可是他不是像我們這樣在生死苦海里出不來,他是來探望的,來撈人的,大家知道吧。我們在生死裡邊有逼迫性,有苦就會逼迫,他來了沒有,所以叫做大智,既不住解脫而生大悲,又不為生死所控而行大智,唯以度眾生為自己的事業。
以前有一個比喻,我們不是說同登彼岸嗎,我們不是說生死苦海嗎,那麼他既不執著於彼岸,成佛了,也不執著於此岸,還在生死,又不停留於中間,唯以來來迴迴度眾生而為他的畢生事業,這才叫「無住大涅槃」。哪兒都不住,光是度眾生,這個功德是什麼?就是佛的善逝功德。大家聽過佛的名號,剛才講到的如來、應供,還有一個善逝,為什麼叫做善逝?就是他唯以一次又一次的度眾生。
你看虛雲老和尚走的時候不是說「水月光中又一場」嘛。就是說他「善逝」,他不是死了,他是無住的涅槃了,無住涅槃他不是死了就不來了,他不但能夠自在的走,色身融入法界,還能夠又乘願的來,又示現一回,所以這才叫善逝。
如果不是善逝,我們死了就死了,活不了了。活著活著就不能死,永遠都是隔別的。但是善逝就是他可以自在的走,還可以灑脫的來,誰也拿他沒辦法,他盤活了,善於逝就是去來,所以叫做善逝。
佛的第四個功德就是他的「四智功德」。這個比較專業,我寫出來給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看上去就比較難理解了,非常專業「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但是大家不要害怕,且聽我給大家講來。什麼叫做「大圓鏡智」,你們聽過一個詞叫做「轉識成智」,我們現在在凡夫層面的時候叫做識,妄識,分別識,對待識,就是自以為是有我的存在時候這種感覺。
等到修行成佛境地的時候,全部就是轉識成智了,功用還是一樣的功用,功德就不一樣了,他完全是一種智慧的體現。那怎麼轉的呢?比如說這個「大圓鏡智」,他顧名思義就是這個智慧就像一面大鏡子一樣,影現一切法界的諸法,這個智慧是哪一個識轉的?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識叫做「阿賴耶識」,我們每個人輪迴中就是「阿賴耶識」在做主宰,它在染污的時候,我們所有每天的這種信息都會儲藏進去,貪瞋癡慢疑,然後不斷的輪迴中下輩子再顯發出來,繼續造,造完了再存,存完了再顯,生生世世就一個凡夫這樣輪迴。
一旦成智慧以後,影現整個法界此起彼伏,一切的善惡種子全部成了光明法界,就是剛才講到的本來清淨自性,或者講到的圓滿清淨法身,都是一個狀態了,這叫做「大圓鏡智」。
這個「平等性智」是由什麼來的?就是由我們不平等的「我執」轉成的,在凡夫的時候有我,就會有你,有他,那麼咱們之間是不平等的。為什麼咱們之間是不平等的?有「我」,我是最近的,我看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你」的話,你可能是我爹、哥,那麼你是我爹、哥,就比旁邊的我叔、我爺又近了一等,所以你我他永遠是不平等的。
只有轉「我執」的這個識成為智以後,一切眾生悉皆平等,不會因為富貴貧賤乃至高矮胖瘦而有差別相、親疏遠近,這才叫做無緣同體、大慈大悲。所以這是佛的智慧,叫平等性智慧,就是他看一切眾生都沒有差別。
第三個「妙觀察智」怎麼理解。記住,我們在講佛的功德就是成了佛以後,他就是這麼來著的,不像我們這樣了。「妙觀察智」,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最聰明的人,哎,這個人有腦子、心眼多,你看他這個事情他分析的透徹,那個情況他能洞見的出來,都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分別、運作,然後來回說你的是、說他的非,整個像人情世故里,每天都是由我們這種小聰明、自作聰明的活著,這是凡夫。
那麼如果我們修行修行,觀空遣相,不斷轉轉轉,轉成智慧以後,所有原來的這些諸法的運作,人情的來往、事故變遷就會轉成一個觀,妙觀察是什麼?還是在這人世裡邊,可是不是像凡夫一樣的,為了自己或者跟他人交往中的小聰明,而是一種智慧的照見了。一旦佛具足妙觀察的智慧以後,他就觀察諸法的自相,比如說從人道而言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他的本性、他的樣子、他每天的心思,還有共相,他們之間的關係,前生後世的來往,還有眾生的根器是怎麼怎麼樣。
他這輩子跟佛有沒有緣,他是隨性型、還是隨理型等等這些,知道他怎麼想怎麼思,然後怎麼給他相應的說法,循循善誘讓他斷疑生信,這就叫做佛的妙觀察智。我們現在的人完全憑著妄識的溝通,他說什麼,你以為他說的是真的,好,那我就以你這個道跟你打交道,結果他都在騙你,心裡不是這麼想的,你不知道,這就沒有妙觀察。所以這叫佛的功德「妙觀察智」。
第四個「成所作智」就更有意思了。「成所作智」是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天的功能,見色、聽聲等等,都是由第六意識進行分別,根對境,五根、五塵對境產生光合作用,還是凡夫的一些情形。可是如果一旦轉成「成所作智」的時候,就等於說佛是為了利樂有情而發的本願。
比如說阿彌陀佛,就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國中沒有三惡道,或者如果有一個人到了我的國土裡面,壽命有限的話,我就不成佛。就是這些本願,從一切的事相上面面俱到的設置,他能做到的功德是為利樂有情,這就叫做「成所作智」。所有的這四種智慧就是佛的智慧,通過這樣的了解,我們就知道佛的第四個功德。
我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聽過,佛還有一個名號叫做「正遍知」,就是講的佛的智慧功德。 「正遍知」就是說他是正確的,你看這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他都是正確的,「遍」就是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沒有觸摸不到的地步,他都能夠悉知悉見,這四種智慧的同時並作才具足了佛的圓滿智慧,這就是「正遍知」。
那我們再從一個功德上來講,第四個佛的佈施功德不會散失。我們現在上到一個地步了還會退下來,有時候還會漏一點,有時候還會露怯,或者說中間有口、不圓滿、有間、留了尾巴。可是佛不會,佛的身口意三業是沒有失的,沒有漏洞的。
首先第一功德他的「身無失」,因為從無始劫來,修行路上,他是從戒定慧、慈悲來修治自己的身業,所以一切煩惱都盡了,「身無失」了,所以叫做「身無失功德」。給大家寫出來比較清晰,第一個是「身無失」,就是身業沒有失誤。
第二個「口無失」,佛具足無量的智慧,所以他所說的教法不會有一個字、一句話白說。一有白說就是廢話,就是口有失,或者說有些戲論,說了沒用,還能讓人生起一些貪瞋癡的心。而佛所說的教法,他一定是隨眾生的機緣,皆步步為營,沒有一點浪費和散失的,讓眾生起信、開解、修行、最後證果,從悟從證,口裡邊所有的功德都是點滴不漏的要體現在這上面,所以這叫做「口無失」。
那麼「念無失」是什麼意思?「念無失」不是說想著想著忽然走神了,大家聽清楚了,不是說走神的時候念頭失去了。是佛在三大阿僧祇劫的長遠修習禪定中,甚深禪定,心不散亂,慢慢從開始念念念念,念的成佛了以後,永遠住在佛的大禪定首楞嚴大定之中,永不散亂了,沒有失一念,於一切法如如不動,心無所著,第一安穩處,所以叫做「念無失」。不會走念頭了,一心不亂,永遠不亂了,入到三昧了。為什麼說「妙湛總持不動尊」,就是說他的念不動了,無失了,身口意三業都沒有失漏,所以他的這個功德就叫做「無上士」,是佛的又一個功德名號。
第五個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是最後一個。這個智慧跟剛才的智慧不一樣,他是一種「無礙智」,「無礙智」主要體現的不是他的智,還是從四個層面來講的。第一個叫做「義無礙智」;第二個叫做「法無礙智」;第三個叫做「詞無礙智」;第四個叫做「樂說無礙智」。給大家寫一下,這是佛的第五個功德。
什麼叫「義無礙智」。就是他對於整個世出世間的法義通達無礙,叫做「義無礙智」。
「詞無礙智」就是表達方法。有的人叫做悶肚,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就是他肚子裡有貨,他說不出來。怪的很,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有的人他肚子裡有十分,他只能說兩分,有的人肚子裡有五分,他能說四分,有的人肚子裡有兩分,他能把它演繹成八分,當然這就屬於浮誇吹牛了,不靠譜了,忽悠。那麼佛的這種智慧無礙,是在他的表達上面特別會說,橫說、豎說、歪著說,萬變不離其宗,還讓你全方位、立體式的一下子一目瞭然,領解了,叫做「詞無礙智」。
「法無礙智」就是真正的從道上來講的,整個匯通十法界。從義理上叫做「義無礙智」, 從操作上叫做「法無礙智」,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操作具體的實幹層面。大家常說佛法在生活中,比如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但是我們如果把它當作一種知識理論,或者離得遠遠的去觀望、研習的時候,他跟自己不搭界,但是如果我們就近的一看,原來我當下活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受想行識。所以這種法裡邊他是無礙智,是從具體操作實幹上而言。
那麼「樂說無礙智」就表示他不煩,這個我最能理解的。你看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不斷的就是「爾時某某從座而起,右繞三匝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又痛哭流涕祈願世尊給開顯」等等沒完沒了,可是他不會煩,而且很樂意說。
因為這個說,會疲厭的,特別是不斷的說,他還不懂;不懂也罷,他還不買賬,不信;不信還好,他還要反駁,那就是會退心的。可是佛不會的。這四種義、詞、法和樂說無礙智上表達的就是佛的這種功德,是一種世間裡邊可以通達一切,無礙,所以他的另外一個功德的法號就叫做「世間解」。
大家要知道,佛的功德,十方三世諸佛都出廣長舌相,塵說、剎說、熾然說,都不能把佛的功德說盡。所以成佛成佛,就是我們也要這樣,一句話,要有這個志氣。如果你一開始學佛,就鎖定了世間的那點鼠目寸光,今天好不好,明天吉祥如意,後天所求都隨願,保佑我平安,沒完沒了就這麼點,你也就這樣了。
好歹咱們有點檔次吧,至少我要向佛學習,要得佛的智慧,得佛的神通妙用、無礙辯才等等這些,這我們才可以談得上叫做成佛。
今天我們時間關係,我順勢隨便挑了這麼幾項,跟大家講講我們成佛,也不要教條的說佛覺悟不覺悟了,就是成佛了以後都具有這種大的功德,也就是我們也可以隨心所欲的這樣,本來就可以這樣,這些功德都是我們本來具足的。現在就是由於沒有成,本來的可能變為不可能,我們就把這個佛法浪費了。
很多時候我們學佛並不是想解決問題,得解脫,看破放下,而是我們在世間的煩惱,或者說貪慾得不到滿足,這漏了點拿點佛法來補,那開了個口用佛法來塞,這個就不是成佛之道,這叫利用佛之道,這叫迷信佛之道。
我們是要成佛,所謂的學佛,皈依受戒,乃至磕頭、禮拜、念都是為了成佛。所以這次的法本就叫做《成佛之道》,之道的道就是門徑、通往的意思,之道另一層也就是迴光返照,我們本有的佛性變為可能,所有的這些佛的功德都可以具足。我常常想,你看咱北京的,一會叫北海,一會叫南海、中南海、西海、後海等等,為什麼叫海?可能那會兒從北邊來的滿清還是元朝的統治,沒見過水,就這麼點水,它就稱之為海了,如果一旦你到了三亞或者到了天津,或者是山東的威海、青島,一望無際才知道原來這才叫海,這才所謂的佛法大海。
那麼你才知道這個海有多廣、有多深、功德有多大,根本量不完。所以我們《成佛之道》這個法本開始講,就希望大家往海邊走,別在內地小水坑裡面就沒志氣了。
今天就這樣,下一週再見吧。阿彌陀佛!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