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惱都要修空觀,但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的空觀的確是有所不同。他們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造成不同的結果。
我們先講小乘的空觀。小乘的空觀,古人的形容叫滅色取空,他是從無常無我切入的。就是,我的色身會變化、會死亡,所以總有一天我會消失,叫滅色;當色法消滅以後,它顯現空的真理出來。滅色取空的道理,從無常切入有個問題,就是說,小乘的空觀是從作用上來空,所以它空了以後它出不來。
小乘一旦是從假相的因緣回歸到偏空涅槃以後,它就跑不出來,它是單向的思考。它可以從假相到空性,但是它不能從空性又回到假相。所以小乘的教法沒有「從空出假」這四個字,沒有,沒有這四個字。它的思考是單向的。
所以你看《阿含經》,它的思考模式就是無常故苦。為什麼是苦呢?因為我們身心世界是變化的,所以我沒有安全感。
我沒有安全感,我經常感到憂慮不安,所以這就是苦嘛。苦即無我。為什麼苦呢?那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己痛苦,但是我的痛苦就是不斷地出現,表示我沒辦法控制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沒有一個自我來控制它,是業力控制的,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
他從這個地方切入空性。但是,這樣的空切入以後有一個問題,他這樣的思考是單向的,他出不來。
大乘佛法的空叫緣起性空,它是緣起無自性。因為「因緣所生法」,所以「我說即是空」。它是從體性上,不是空它的作用相狀,而是空它的自體。所以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是不壞假相的,它把假相保存得非常好,從體性上空。它是從假入空以後又從空出假,這個假相出來還可以再用,還可以依止假相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依止假相積功累德、求生淨土。
所以小乘佛法是破壞假相的,滅色取空,它對因緣所生法的這個身心世界,你看小乘的經典,是全盤否定,是沒有價值的。小乘的觀念,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一個阿羅漢證得涅槃以後,他的生命大概只有一個目的:等待涅槃的到來。就這個想法而已。
他不會主動說是「為諸眾生不請友」,廣泛地度眾生,他沒有這種思考。所以他基本上比較悲觀主義,他對人生是認為這個人生是多餘的,早一點離開早一點好。
大乘佛法對人生是雙向思考。它認為說,我不能執著這個色身,但是我也不能沒有這個色身。它是「從假入空」。這是一個思考:我要跟色身保持距離,身心世界靠太近,會被它因緣所生法所繫縛。但是,你不能靠太近,你也不能沒有它,沒有它你用什麼來拜佛念佛?你還得要借假修真。
所以,諸位要好好體會滅色取空跟緣起性空的差別。滅色取空是單向思考,緣起性空是雙向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位你看大乘經典講話,很少講一句話的,除非佛陀在對治你。「猶如蓮華不著水」,下面一定有一句話,「亦如日月不住空」。佛陀基本上講話是空有雙照的。大乘佛法,你一翻開經典,基本上都是兩句話兩句話的,就是訓練一個菩薩的思考模式是雙向思考。你不能過分喜歡它,但是你也不能沒有它。
當然,這個跟我們凡夫的思考不同。凡夫的思考有問題,因為我們習慣是單向思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志於行菩薩道,你要慢慢訓練自己雙向思考,不即又不離,不取又不捨。初學大乘佛法會覺得這個心理很矛盾,又不取,又能不捨!但是你習慣的時候你就知道,哦,原來佛陀的意思就是這樣,中道。
所以說,「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這個身根當中會產生一種覺了的功能,當這個覺了的功能向外攀緣的時候,帶動了根塵識的因緣和合;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就回歸到一個清淨本然的覺性。這個就是雙向。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那只就是一分的覺。
同樣一個東西,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脫,用得不好它就傷害你。所以問題不在色身,問題是你的觀照力有沒有現前。問題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