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好,請諸位放掌。
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我們還是每日聞思半小時,《八大人覺經》第四講。昨天,我們講到說「第二覺知,少欲無為」,然後身心能夠自在。佛法是我們用來實操的,在生活中,說是說少欲無為,可是他管不住呀,他想要呀,你說這個心念發在那兒,你不去滿足,那麼他就始終跟五花大綁綁在那裡,他不甘心一樣。
所以今天的第三覺知,是既要修這個少欲,還要懂知足,雙管齊下,內外夾攻。因為我們這個心,大家看今天講到了一個心的,「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這叫做知足守道覺。「心無厭足」,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心的這個力量之猛之大之強,或者說可怕,真的可怕。好像說「心無厭足,惟得多求」,那我們得在自己的過往中仔細地想想,哪一件事好像有這麼回事兒,又有時候又覺得提煉不出來。
實際上跟大家講,我們基本上常態就是這樣的,你看其他的不說,像出家人,我們跟咱們居士接觸的多,我給你們舉兩句話的例子。一個是,很多人他就講到說,哎呀,師父,我知道佛法好,可是我現在怎麼怎麼樣,家裡還需要什麼,小孩兒怎樣,老人怎樣。然後就說,哎呀,等我到了一定一定,等我怎麼怎麼樣,等我怎麼個時候,然後我就不再怎麼繼續進行。
諸位可能這種話耳熟能詳,自己都說過。那大家作意一下,一直,一直,等到什麼時候?那這個什麼時候是什麼時候啊?難道我們現在真的就是已經丟幫跌底的,日子過不了了,或者不夠了,或者兒孫就我們一定要給他打點好,從兒到孫都得打點好嗎?那我們的上一輩祖輩也是給我們這樣的,都不是自己自然而然,兒孫自有兒孫福,實際上就是我們這個貪得無厭的心在作祟。
我們還常聽到說,哎呀,等我將來什麼時候,然後我再好好學佛。等到我退休的時候,然後再到廟裡,總之是一定要到一定的時候,然後再怎麼怎麼樣。可能大家會不經意,覺得這有什麼關係,這個表的就是貪得無厭法。一直給自己找藉口,一直往後推移,我們一直在創造條件,讓我們的心不斷地相續這個貪慾,不斷地讓它繼續膨脹,再生這個想法。所以大家要知道「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給慣壞了,一步一步慣壞了。
所以在佛陀時代,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阿含經》裡面就有這樣典故。就是一個國度裡面的國王,那麼他治國治得人的福報漸漸地損減。損減了以後,有一次,他的國土中有一個子民,實在窮得不行了,沒辦法,偷盜,偷人家的東西。偷了東西來了以後,這不是被官府抓了嘛,就去見王。
這個王一看,說你為什麼要偷,他說我沒吃的沒喝的,再這樣下去,我要餓死了。這國王很仁慈,可能是他暫時不善治理,他就說,那國庫裡面拿點寶貝,讓他回去,給他點吃的喝的,夠吃,這輩子就可以了,就這麼處理了。結果這個事情傳開以後,全國人民這些沒吃沒喝的,所有的人都去偷東西,他們就傳開了,說為什麼?說只要偷東西讓大王捉到宮裡面,他一定會給每個人都發。
結果就發著發著,最後沒辦法,止不住了,就把一個人給治罪了。治罪了以後,懲罰了,但是他們已經止不住這個貪慾了,就開始跑出去詐騙,招搖撞騙。開始惡法越來越熾盛,那麼人的福報越來越損減。所以大家要知道,一個人,他的心地入到這個惟得多求的時候,他多求的心有多猛烈,他的福報損得就有多快速,速度就有多快,量就滑落得有多快。
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們回想一下,在我們生活中的種種。這些年國人,比如說隨著生活條件變好,經濟發展,但是我們現在的心比以前長了多少。比如就說這房子,又講到房子,一開始的時候,小小的房子租一個也不嫌,租別人的住的,或者到了哪裡創業,地下室也住著。慢慢有精力了,誒,這個收入也可以了,攢的買了一個。
買完了以後,嫌小,再換一個,又嫌地段不好,再換一個,然後就我們昨天講的往城裡買,往省會買,省會買完了,往大都市一線都市,北、上、廣買,買完了全國各地都想有,風景好的地方,完了又往國外買。最後弄得全國各地都有房子,全球各地都有房子,各國都有好多房子,這樣的人有。那我們一般人聽到,一邊覺得人家的福氣大,一邊還要把他嗤之以鼻。
實際上告訴大家,我們沒有這個機會,也沒到這個因緣中,他原來也是這樣子的,但是為什麼到這兒就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地惟得多求了,人人皆如此,諸位要曉得。我們到了這個地步,或許比人家更貪,所以你看為什麼吃野味吃得是越吃越多,就什麼都想吃,該吃的不該吃的,都要吃。
我們上一講在《安士全書》裡面講到還說殺生的時候說,這個蛇、蝙蝠、鱉這一類的,說這些沒人吃,現在什麼東西沒人吃?惟得多求。所以古來大德裡邊,這裡講到說:終日忙忙為飽饑,方得飽來又思衣,然後衣食俱足了,又覺得媳婦少了,古人一夫多妻,嬌妻美妾嘛。有了媳婦多了,又覺得出門沒轎子坐,有了轎子坐了,又覺得田地太少。田地太少,等成了地主、財主、員外,又覺得沒個人當官,護不住,受人欺負。最後直至當了皇帝,又想長生不老。這就是人。所以菩薩早知道了,說「菩薩不爾,常念知足」。
你看我們總是說古代是古代的事,現代是這樣,我們一直是這樣。商人那麼精明,為什麼特別會掌握人的心理呢?你看他們,比如說衣食住行,做汽車吧,你說汽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款式,價位不一樣,一款一款的出來,從高到低,從賤到貴。為什麼?就是讓人心無厭足。就一個蘋果手機,他不是先把所有的功能都給你擺出來,他是出一次加一個,出一次加一個。然後你就不斷地,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就這樣,這就是跟釣魚一樣,為什麼釣呢,因為我們的心惟得多求。
不僅僅物質方面是這樣的,包括精神層面同樣也是如此,一顆心表達的各種層面。為什麼我們坐在家裡面,可能這段時間大家也看飽了吧,你看叫電視連續劇,為什麼叫連續劇?就是你想知道這個劇情怎麼發展,怎麼進一步反轉,跟你的心裡不斷地加碼,不知足,看看下面會怎麼樣。就這個探奇,這個想知道、好奇的心理,實際上,也是心另外一種惟得多求的體現。所以我常說這麼多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這個國民的大餐,過年的時候,實際上現在你回想跟八幾年第一場的,你比一下,就好得不知道多了多少倍,結果人們是一年罵得比一年多,就覺得不好看,就覺得不行,還不如去年的,就是這樣,為什麼?心無厭足。
種種方方面面,大家知道真的是,為什麼民間的這種信貸一下子斷了,那麼多的人受牽連,這麼多人怎麼進去的嘛,高利貸,跟你借一萬塊錢,馬上就給你兩千利息,他只拿八千,然後這麼輾轉相告,就六親眷屬都傾家蕩產地給他那兒放,最後一巴掌拍沒了,為什麼?也是人最本能的這個能掌握住,實際上他就把人控制住。「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所以我們也前面講到《慾海回狂》,男女關係也是這樣的,一個不行,還要兩個,兩個不行,還要三個,越多越好,在一起吹牛還比,認為得意洋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都是這樣子的。甚至父母讓小孩去學東西,又想學鋼琴,又想拉二胡,又想弄跆拳道,又想畫畫書法,就什麼都想孩子學,就是由著自己要把他硬生生地往那兒塞,也是惟得多求。你看,所有的方方面面,就把我們這個心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都在生活中,哪一樣都缺不了。
甚至咱們是佛弟子,說起來,其他的不要說,就這個做功課吧。我們現在做功課,精進勇猛,量大,當然是好的,可是我們這個心就剝離不出來,就是這個心無厭足,很多時候,他就覺得,我要誦多少部,要各種都要誦一遍,然後弄多少聲多少遍,今天然後一旦有事情,或者什麼,就跟做買賣加碼一樣,馬上說我今天再念幾部幾部。你說本來是很好的這樣的一個淨心的功德,結果我們都把它給擺佈成一個亂心的法門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就不可能出現這個安貧守道,要守道,惟慧是業,這個智慧出不來。
最近我就遇到一個微信上的道友,可能他現在也在聽法,我要把他的例子供養給大家,算給他增點福報。通過了以後就不斷地問我,念觀音菩薩行不行,《普門品》行不行,《地藏經》還怎麼樣,《金剛經》,就不斷地問。問著問著就覺得,哎呀,小孩要好,媳婦要好,他要調到某某局,希望迴向給他的這個局領導能把他調到局裡邊,什麼都要好,什麼都要好,就每天發幾條。所以大家想想這就是我們,本來是安心之法,結果我們就因為「心無厭足,惟得多求」,成了亂心之道。
成了亂心之道,大家想這個罪惡是怎麼生起來的?就在這過程中,我們的這個目標,一旦這個功利起來了,人就跟賭徒一樣,賭徒一樣。你看,惟得多求,增長罪惡,眼睛紅了嘛,賭紅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的道德標準,法律約束,他都會跨過去,都會心存僥倖地一直視而不見。殊不知,很多時候禍根已經就埋在那兒,在這個多求的過程中埋下來的。
有時候講講,你看現在為什麼人都相互欺瞞欺詐,沒有誠信。我也遇到人總說,法師,我被人算計,或者又被人在經濟上算了一筆,給欺騙了一筆,或者怎麼樣,也有這樣的情況遭遇。
反正總是有時候我們實際上替自己想的是自己的一面,或者說的是有利於自己的一面之詞,那麼他們很多時候就還就感覺到說為什麼觀音菩薩不管不救。有一次,也有一個善知識善友也算是提醒吧,他說現在的人為什麼遭那麼多騙,我們感覺到這些人太壞了,心無厭足,多求,騙我,增長他們的罪惡。我們從來沒有反過來說,我們是怎麼來的,我們擁有的這些是怎麼來的,怎麼來的有時候就得怎麼去。大家捫心一下,古人講,人無橫財不富,真的是實打實的。
所以增長罪惡,舉幾個例子,又講到《紅樓夢》。《紅樓夢》這個王熙鳳就機關算盡,最後把自己給算死。她還說,我是不相信什麼陰司報應,結果最後就一張破蓆子卷走了。
還有大貪官和珅,和珅那會兒受寵受到什麼程度,太驕縱。一樣的大臣,兩個人去朝裡邊見乾隆皇帝,那麼這個大臣可能在地方上為官,好不容易可能是哪裡進貢來的一個寶貝,那麼他說想去進貢給皇帝,一塊兒跟和珅往宮裡走。
和珅看見了,就是這個東西好,哪裡來的,就這個貪婪心就貪出來了,想要。想要呢,這個同僚很正直,他本身就看不慣和珅,就是今天給皇帝去進貢的,給皇上去進貢。結果把這個東西送到皇上那兒,皇上看了以後玩了玩,等兩個人又一起出宮出來的時候,已經這個東西就到了和珅手上。他就這麼得寵,越貪越貪越貪,貪得最後富可敵國。那麼大家想想,惟得多求,福報多損,增長罪惡,罪惡多增。最後因緣一到,沒有福報了,好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所以有時候,對治這種心無厭足。你看,為什麼秦始皇他想的倒是美來著,秦始皇想求長生不老,成了千古的笑柄了。而且還美滋滋地覺得自己秦朝說,這個秦始皇,秦二世,就想著秦三世、秦四世,就這麼一直下去了,這不就是心無厭足嘛。結果太造孽造得多了,把聖賢之書給焚了,燒掉,活埋知識分子。那你想想,這樣的大業造下去,連二世都沒出,那就被起義軍給覆滅了。
所以,大家想想我們現在,你看說王熙鳳這是小說裡面的事情,實際上我們世間有多少王熙鳳,正在算計,正在弄權。現在的世人,很多時候真的是現這個貪婪相,幾乎是只信自己,不信因果,不信因緣,不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沒有不要強求。那我們講講世間你太去貪了,心無厭足,去求這個,欲無止境太多了,增長罪惡,還算是旗鼓相當,因果相當的。
在這個出世間道場裡邊你依然還這樣,那可就沒得商量了,這個罪過是成立次方的增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想在三寶道場中謀利,我跟大家講,因為我在佛門,那麼聽說的也不少,見聞的也很多。就是這樣來的,這個心太貪了,那麼世間你做什麼產業,你去辛辛苦苦賺,你去運作,對吧,你去發心去創業,都好。他非要到佛門裡邊來,非要立次方的增長這個罪惡。
多少開始,他一開始本來在道場裡面,廟裡邊,誒呦,弄點項目,弄個傢具,建寺院,或者說佛像,等等可能會做這些。總歸廟裡邊十方來十方去,但是還需要具體的這一些日常運作呀,那好,他這個生意因緣做到這裡來。慢慢慢慢就是這個利慾熏心,就心術不正了。怎麼不正了呢,就開始覺得這個廟裡師父們好說話,很慈悲,也是外行,他們說什麼是什麼,就開始偷工減料。大家要知道,你欺騙佛菩薩,明著欺騙,佛菩薩還大慈大悲,護法就要收拾你的呀,他看不過去啊,護法最恨的就是這種人。
所以有時候以次充好,佛像的質量甚至都不行,這還算是可以的。慢慢慢慢變本加厲到什麼程度,把道場當做投資,他要分功德箱裡面的錢,你說這個錢拿去,不但害自己,還害死家人,誰花這個錢誰麻煩。那麼功德箱的錢完了以後還不滿足,最後要自己動腦筋,自己蓋廟,自己投資,自己弄功德箱,僱一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剃成光頭,當職工在廟裡充和尚收錢。你說這個一念心,從開始本來是結的三寶緣,應該是生恭敬心、供養心,培福增慧的,結果他反其道而行之,最後把自己徹底是,株連六親眷屬,全部埋的下地獄種子。所以這種罪過呀,更是麻煩,切莫去動三寶常住的物,真的是把自己給往絕路上逼。
所以說,這就是說增長罪惡,在這個過程中,人家叫積德積德,我們叫造罪造罪,造得沒完沒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滿足這顆貪得無厭的心。所以為什麼這裡講到說「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要知足。
我們今天實際上這個主題換成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真的是:本無外賊唯防我,我們這個心,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到這個世間來,他都有自己的福量,你是多少就是多少,你真的是,別人的你眼紅也眼紅不來,你就哪怕就是想個法子用點計策給弄過來,我告訴你,不是你的,你還拿不住,不是你的拿不住。
所以為什麼這講的是「常念知足」,知足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該來的一定會來,一點也少不了,那麼正正好就好了,你不要在上面再去動那個心思。你看說到這裡,真的有時候為什麼這裡講到叫安貧,這個安,守道這個守,就是安守在自己隨緣的這個因緣中。
我給大家講兩則,這個是我親身親眼親自參與的事情。在白華庵這邊道場裡邊,十方來的師父們不是來掛單嘛,我記得兩個師父特別有意思。一個師父是在這裡掛單房掛了單,他來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他是另一種風格,應該在其他廟裡面具體的做一些事情,或者說發心。我們這兒是閱藏,他跟這個氣場就格格不入有點兒。
當時我還跟另外一個師父說,哎呀這個師父,可能咱們這兒,可能沒因緣。結果果不其然,我頭一天動了一念,因為掛單房叫外寮,那我們住到那邊的叫內寮,就是說已經常住下來了,準備讓常住了。我頭一天動了一念,說希望他常住的話,就問知客師父說,要常住就給搬過去也可以,就動了這麼一念。第二天他就跟知客師說,他要走,他不住了,不方便住了。
那麼,有意思到什麼程度呢?他在我們這住了,剛好那一天有齋主供齋,好像給一個月的下來發了五百塊錢,他在這個廟裡邊一共就是領到五百塊錢的單資,住了一段時間。可是這個五百塊錢真是他拿不住,不是該他的。他拿了這五百塊錢了,結果就遇到一件事,另外有一個同修道友,從佛頂山拜山下來以後,路過這兒很累坐在那兒,那麼就到這個掛單房了,借著歇了一會兒,走的時候,落下一件T恤,夏天,這個T恤第二天走了以後落在那兒了,他認為走了就走了沒用了,就把這T恤,穿過的舊的,那就這麼給處理了,就扔了。
結果過了一天,人家又來要,說這個T恤還是什麼弟子給的,很好,是洋品牌外國貨,很值錢。結果最後討來討去,討來討去,沒有辦法,說怎麼辦?說你給我賠五百塊錢,一共領了五百塊錢,一巴掌拍過去。就是什麼東西都是恰恰好,正正好,不多不少,你仔細觀察去。如果您能把這個觀察清楚了,自然而然心就安了,就守道了,就守得住。
還有一個法師,現在還在我們這兒住著,今天有意思的事兒,給大家說說道場裡面的趣聞。因為師父們都特別的慈悲,也很純真,實際上這裡講到的安貧守道,除了我們說在物質上知足,生活過的去,而且心地最好要單純,守著我們的信仰心行,不要滋生那麼多雜念,直心直口。這樣的人是最有福報的,因為你一點兒都不要去操那個閑心。
我們這裡有一個法師,他就是一個老參吧,這麼多年特別精進,很有修行,現在還在我們廟裡住著。他進單的時候,我們佛協進單,就是等於說給你進編製了,那每個月也要給發一點單資,他要買買生活用品、牙膏啊什麼,這些。發一點單資,他有差別,因為還有一個保險,現在你看確實是,給僧人也上個保險,菩薩慈悲,道場。
因為人生是無常的,那出家人說實在的,出家這麼多年了,沒兒沒女,如果有時候在道場還行,出去雲遊或者什麼,沒有這個打個保票的話,也是很苦,太苦了,一下子退了道心,就很可惜了,都有保險。那麼這個師父他有福報,他的弟子給他做過這個保險了。按山上的規定,那麼你如果沒有投保了要在我們這兒保,如果投了保了就不保了,在山上不保了,他還給你補償一點點錢,不知道百分之多少,就是補償一小部分。結果,這個師父進單的時候,這個補償要到五十歲,但是他差一個月到五十歲,那沒有辦法。法師很豁達,說,哎呀這就是因緣,沒有這個福報因緣,說算了算了就不補償了,說差一個月,進單就進單。
結果,你看這個事情,該是他的就是他的。剛好這老和尚因為他住禪堂住了好久,在我們道場裡面,現在負責禪堂領眾,就是帶著大家一起坐坐禪,那麼我們要給他掛個職叫公務,也就是等於說執事的意思。這個執事在待遇上還有點差別相,就跟比如說辛苦,更對於發心的一種,從這個俗物錢上面的一種表達,就把他正好缺的那份錢給補回來了,就不在東頭就在西頭補回來了。補完了以後,那我自己現在暫時當家師,我還覺得說,哎,我說真的修行人現在啊,真的修行的師父反而更不容易。因為他要用功辦道,有時候脫俗,甚至不會來事兒,這個人情世故不是很通,他反而走到哪裡都碰壁,都不受歡迎。
所以我有時候覺得說,這裡講到的安貧守道,就是我們說的要常念知足,但是多多少少有一點點備用金,算是,以防萬一,特別越是修行的師父,我現在有時候,實際情況,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我這個是個人的意見。誒,那我想想,想照顧一下,給他再爭取一下這個事情,看能不能爭取回來,因為已經過了一個月了,我就問一下看我們佛協的相關制度。但是人家說不行了,那我想一個辦法,有一個什麼辦法,除非他從我們廟裡面再出單,完了再進單,誒,這就夠五十歲了,能夠達到那個標準。
可是後來我這個腦子進進出出一想,只要他一出單,這個公務執事又拿不到了。也就是說只要那邊一補,這邊又得扣,反正就這麼一模一樣的這麼量的錢,你只能拿到一份,就不行,就這個因緣,誰都沒有刻意去卡,或者是人為的為難,沒有,就因緣中一切都是人算不如天算,算得剛剛好。
所以大家看,為什麼叫常念知足,我們有句話說,你把這些事情,稍微你放下一些東西,就是放下這個對它的執念,實際上並不會真正的少什麼,少的就是煩惱,少的就是煩惱。所以所謂的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慢慢慢慢,大家要知道,能夠守出來一個什麼呢,守出來一個「惟慧是業」,智慧就會出來了。你的心知足了,那麼一直是一個安靜的安分的狀態,慢慢心安分的狀態,久了以後,心就乾淨了,心乾淨了,心就會清淨,清淨了,智慧就現前。
所以,大家仔細琢磨琢磨,你還不要說還跟菩薩輩說,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這裡。我們就算一個凡夫俗子,你正當這段時間以為說,哎呀,運勢來了,追求一些外在的物質的時候,猛烈得你的心都停不下來,一天都是躁動的。那麼你稍微自己這麼停下來想一下,琢磨一下,心往這兒會一下,就這麼去作意思惟一下,你都馬上會覺得是很坦然很安分的,心是一種安寧的狀態,不是那種躁動的,把自己逼著好像一股力量推著就身不由己一樣的。所以這就是說,世間的這種智慧清涼的感覺都會生起來,出世間更是如此,更是如此。
實際上呢,安貧守道,真的是這樣。我們說有時候除了,為什麼我們說物資物資,佛門裡面叫道糧,道糧就是夠你吃住,衣食住行夠用的,或者哪怕說以防萬一的有一點,剩下的不要太多。為什麼,因為錢還好處理,說實在的,錢哪天一發心了,因為它可以等價代換,所以說佈施就佈施了。有時候你像我自己的東西,誒呦,過去我說這也是貪心招感的吧,這個東西,現在有時候是隔幾天再收拾一次,能捨的就集在箱裡面,跟師父們誰要結緣吧,反正也不敢說供眾,因為有的是用過的,有的是不要的,誰需要,就像我們叫平心藏,有一個地方,現在沒了,就是箱子放在那兒吧。
你把那個東西圍在你周邊,你都覺得壓得不行,難受,這真正人清淨一點,修道的人都有這個共感,難受。那麼你清除一點,再清除一次,越來越屋裡邊堆積的少,你的智慧,你的這種心地上的清涼就會出來的多。它一定是成一個,像連通器一樣,天平一樣,這邊上去了,那邊就下來了,那邊下來了,這邊就上去了。這是必然的一個「安貧守道,惟慧是業」,智慧就會現前。
所以很多時候,安貧守道,我們從外相上也是能夠感受得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真正是一個守道的人,他的氣場,諸位特別是居士們你們去親近三寶,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假如果他不殺生,常行不殺生,心慈悲,那麼他的氣場就是讓你們特別想親近,特別覺得在跟前,可以無猜地講話,不會有提防感。
假如果一個道人他不貪,不貪財不貪東西的話,那麼他散發出來的一個,就是說你很信賴他,或者有一些拜託他做的功德,你就會無怨無悔的,一點都不會生懷疑,或者提防地說,覺得他行不行,值不值得?是自然而然,就是順勢而為,還很歡喜很放心。甚至有時候你去供養一點什麼的這些,都會覺得法喜充滿,這就是說一定是他從心地上真的有這個功德。不是說東西剛拿出來眼睛就活靈活現地轉,就盯著不放,這自然而然久而久之大家也會辨別,修道人。
這就是為什麼說「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因為多欲不知足的人,最障的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所謂的道,佛法裡面講的道,戒定慧最後的落腳點就是智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也是講的般若波羅蜜。
所以我們要常這樣去訓練,因為說實在的,我們常講,說法師講好像我們出家人,實際上大家都是出家人,出家人就是雲水生涯,我們常說走哪兒算哪兒,死哪兒埋哪兒,反正就天下的寺院叢林你就去住。我們每個人到娑婆世界來,也是來掛單來了,也是來雲遊來了,所以要常做這樣的訓練,慢慢地安貧守道。比如說,守出來一種什麼效果,就是慢慢地你的心清淨的無為的,我離了一切人一切事都行,你不會有空落落的感覺到沒靠了,很緊張,害怕失去,在這上面沒有執念。
那麼一切的人或者事,不要我,我也行,離開我了,我也行,我離開也行,離開我也行,既沒有期望也沒有失望,一切隨緣自在,這就叫「身心自在,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真正的安貧守道,一方面是從相上來講,就是對於物資或者這些不要太貪著。二一方面,就是你的心是坦白的,是平靜的,是無為的,不要有那麼多的想法,應緣應景就可以了,這個就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那好,今天有一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是有同修提出來的,昨天不是說到少欲無為,前天還講到說五陰無我,那麼這位同修就問了說,既然五陰無我的話,那麼,讓我們跳出自我,這個世界上可是我們仍然在說我吃好了,我上班去,我做好了,我睡覺了,說如果無我的話,怎麼說這個上面的話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為什麼每一部經典之前都有「如是我聞」,實際上阿難他也是證了阿羅漢了,人家才證的無我。但是他不是隨著佛的境界,就徹底把這一切否定了一樣,好像空了,不是這樣,這是我們對佛境的錯解。就算佛證到佛的境界,他依然還會隨著世間法世間相,隨著這個相,假說有我,依隨情說我,隨著眾生的情見說有我。但是實際上在聖人的證量中,不管你說有我也罷,無我也罷,他都是實際性的無我的。我們現在在凡夫的煩惱中,不管你說有我也罷,或者思惟什麼是無我,實際上我們都是有我的,你要把這個搞清楚。
我想這位同修,雖然問題好像提得很密集,但是我斷定你沒有好好聽法。因為這些話已經講過好多次了,每部經典開始都講,所以我們提問題有一點,就是說大家真的是發自內心坦誠的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打妄想,為了提問題矯揉造作出來一個問題,沒有必要。
那謝謝這位同修提的問題,正好讓我以點帶面地說一下,大家要聽法,要多聞。因為後面我們就會講到多聞很重要。
好,今天就到這裡,請大家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十念)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隨喜大家聞法,我們明天再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