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是那種「不是閑人閑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時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為寺內的住眾講課。昨日開了一門新課《賢首五教儀》,屬於研習華嚴系列的。學習到華嚴三祖賢首國師的傳記時,裡面說道,賢首大師「二十六歲時,往釋迦彌多羅尊者所,請受菩薩戒。眾告曰,是居士能誦華嚴,兼講梵網。尊者驚嘆曰,但持淨行一品,已得菩薩大戒,況義解耶」。
這段文的大意是說,賢首大師二十六歲時還是居士身份,前往釋迦彌多羅(此是梵語,華言能友。這位尊者是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的出家人,是三果聖人)尊者住的地方,請求受菩薩戒。
旁邊的人告訴尊者說:「這位居士誦持《華嚴經》,並且兼講《梵網經》。」尊者聽後,非常驚奇地讚歎說:「只要受持《淨行品》,就已經得到菩薩大戒了,何況還能演說講解大乘經義!」這是尊者在強調發大心的殊勝,若想得菩薩戒,還是要通過儀式而受的。
我們學習《華嚴經·淨行品》,就是要了知發菩提心的功德,學會「善用其心」。練習在動中修行,任勞任怨,借境練心,「勤轉念證菩提。」
昨日一位居士來訪,說道:「天熱、心熱,太熱惱了。」
我說:「心靜自然涼。」
「心靜自然涼」,這句話源於唐朝白居易的詩: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即涼。
據說在暑天酷熱的天氣下,有一天詩人白居易前去拜訪一位禪師。見禪師在房間內安靜地坐著,白居易問道:「禪師,您這房好悶熱,怎麼不換個清涼的地方?」禪師說:「我覺得這裡很清涼啊!」白居易深受觸動,於是作了這首詩。
「心靜自然涼。」這是告訴我們,無論身多忙,心不能亂;無論順境逆境,都要轉成修行佛道的增上緣。不喜不憂,善調自心至清涼。心平氣和,積極進取,以感恩的心把握好每一個當下,認真發揮自己,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