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禪觀與淨土》破障篇,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我們看甲二的內破魔境。

我們這次的主題,是講到佛教的破障法門。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追求的是一種臨終無障礙的環境。因為我們佛號,在臨終必須是一種無障礙的環境現前,這個佛號才是一個穩定的佛號,才有辦法感應道交。如果我們累積了很多的障礙,那麼對我們臨終是非常不利的,佛號變成躁動不安。所以淨土宗的往生,它的基礎就是創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無障礙的環境是我們透過平常的修學,還有預防成就的。

我們要面對兩種障礙,第一個叫做業障,第二個叫做魔障,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第一個、業障是我們要第一個面對,它是可預測的。就你平常就能夠慢慢的觀察出來,不像魔障是不可預測,你隨時要保持警戒。業障的產生並不是說,我們今天造了一些罪業就馬上產生障礙,不是的。它要有一定的相續,它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而你自己一直沒有發覺,到臨命終一次爆發出來。這個相續的問題,在《楞嚴經》它是一個重點。因為《楞嚴經》主要是破相續,它開顯真如本性,一定是破三種相續:

一、果報的相續

我們生命當中,第一個、要注意的是果報的相續。我們的生命從前生到今生,有些因緣是變化了,但是有些果報是相續了。就好像說,我們今天從第一個舊房子破了以後,我們買一個新房子。從舊房子到新房子,我們有些傢具,是把它帶過去的。就是有些傢具、有些裝飾品是繼續使用。雖然房子換了,但是傢具是相續的。你這個房子用了幾十年以後,從B房子又換成C房子,你可能又會從B房子裡面的傢具,又帶過去。

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其實生生世世的輪迴,有些歷史是不斷重複的。從好的方面叫善根。你看有些人佈施善根強,他遇到任何環境,不會障礙他佈施的心。所以他的果報當中,就有一種佈施的富貴的果報相續。你看他前生很有錢,他今生也很有錢,他來生也很有錢。雖然其他的生命,可能他從男眾變成女眾,從女眾變成男眾,他的果報產生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隱隱約約從變化當中,看到某種的相續。你看有些人長得很莊嚴,他上輩子很莊嚴,這輩子也很莊嚴,來生也長得很莊嚴,不管他變成什麼動物,就特別莊嚴。忍辱波羅蜜,他有忍辱的善根。

二、業力的相續

所以果報的相續來自於業力的相續。就是我們雖然生命當中果報不斷的變化,但是每一個人在造業的時候,他有一定的傾向。不是每一個人都一定會把殺、盜、淫、妄所有罪業都造滿,不是的。有些人特別喜歡殺生,他瞋心重,看到小動物就非殺不可;有些人喜歡偷人家的東西,佔人家的便宜;有些人他是容易犯邪淫的罪;有些人喜歡打妄語。眾生的造罪也是有一定的趨勢,叫業力相續。

三、妄想的相續

果報的相續來自於業力的相續,業力的相續來自於妄想的相續。

每一個人各打各的妄想,有一種堅固妄想。業障也是這樣,業障就是你在過去生,已經養成某一種習慣性的等流的妄想,而這個妄想已經是累積很多生。所以累積很多的業力,剛好到今生即將成熟。我們就必須要把它找出來。為什麼這種業障不容易面對,因為它是很多生的累積,不是你三天、兩天的懺悔,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要百日懺悔,因為它業力特別的堅固,要一百天的懺悔,然後把它徹底的給調伏下來。

就是我們臨命終第一個環境,就是一個無業障礙的環境。你臨命終不能讓業障現前,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所有的病痛突然間產生,在加護病房急救,你怎麼往生呢?或者你發生災難,發生車禍,這都是要避免的。就是你不能在晚年累積太多業障。你應該在年輕,身體狀態好的時候,就要把你無始所累積的業障,就要把它處理乾淨了,不能等到晚年。晚年你沒辦法處理了,你精神體力羸弱了。所以要趁年輕的時候拜懺,為你的臨命終著想,創造一個無業障的往生環境,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相對業障來說,業障還是比較好處理,因為它是可預測,你只要稍微靜下來,你就知道,你的人生當中你的問題,你的毛病在哪裡?你的業緣在哪裡?你未來的果報的障礙在哪裡?你會能夠看得出來。

但是我們今天開始講的魔障,就不可預測了。而且魔障的可怕是,它是隨時出現,它是變化性、不可預測的。而出現以後,它對我們的傷害遠大於業力的傷害,因為它直接破壞你的菩提善根。魔障你沒有處理好,是破壞你的菩提根本。業障不會破壞菩提根本。雖然業障現前的時候讓你很痛苦,但是你頭腦是清楚的,你知道你要往生,你知道你要念佛,你的菩提善根,念佛的善根是不會被業障所破壞。但是魔障,它的可怕是——直接破壞你的思想,直接破壞你的正見,讓你起顛倒。你這個人一旦被魔障所控制,你已經不是佛弟子了。

所以我們要花兩天的時間來談魔障的問題。因為它來的是很突然,而對我們的傷害是根本上的傷害。這個地方是值得我們注意。

甲二、內破魔境(分三:乙一、總標五陰之相;乙二、正明五陰魔境;乙三、結示迷悟得失。)乙一、總標五陰之相(分三:丙一、五陰相狀;丙二、迷真起妄;丙三、破妄顯真。)好,我們來看甲二的內破魔境。這地方有三段,一、總標五陰之相;二、正明五陰魔境;三、結示迷悟得失。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陰有關係,跟五個元素有關係——色、受、想、行、識。所以我們要把這個五陰弄清楚。因為魔境都是從這五個地方出來的。好,我們看丙一的五陰相狀。請合掌。

丙一、五陰相狀

色陰,堅固質礙;受陰,領納感受;想陰,取相分別;行陰,造作遷流;識陰,了別集起;五種生命的作用。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破障篇)

有情生命在輪迴的時候,我們講一個生命體的產生,是五大元素構成的。五大元素其實可以分成兩大類:一個是物質的世界,一個是心靈的世界。

一、色陰—堅固的質礙

物質的世界,我們叫做色陰,就是一種堅固的質礙,簡單的說就是你正報的色身。你如果是個男眾的身體,你就是一個男眾的色身;你一個女眾的身體就是女眾的色身;這個色身就是你的色陰,這是一個沒有明瞭性、沒有分別性的一個物質世界。

二、受陰—領納感受

心靈世界有四塊:最初的是受,一種感受。我們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觸,第一個產生的作用就是感受。感受跟你所接受的教育沒有關係,跟想像也沒有關係,它完全是業力的碰撞,產生的直覺的反應。你看到他感到很高興,這個事有沒有理由!第一念是沒有理由的,就你過去跟他結善緣,如此而已,因為你那個時候想像沒有產生作用。所以我們人對一件事情的直覺反應,第一個完全就是業力,你過去跟他結的業緣。

三、想陰—取相分別

那麼這個感受活動結束以後,下一個會帶動我們的想像。這就比較複雜了——取相分別,感受的時候,我們心中沒有相狀,等到想陰的時候,它第一個於境取相。它取到一個相狀,然後不斷的分別它。比方說榴蓮,榴蓮是一個很極端的植物,很極端的水果,喜歡的很喜歡,討厭很討厭。你看我們每一個人,第一個對榴蓮感受的時候,接觸可能有過去的業力。但是更多的是你的想像,你的人生經驗開始分別它。有些人跟榴蓮有過去美好的經驗,他就用不同美好的名詞來讚美榴蓮,這個味道特別甜美。如果你過去生,可能前生或者今生小時候,跟榴蓮結下惡因緣的,你就會用不好的名言來呵責它,說這個味道真是臭。

榴蓮如果會講話,它會說冤枉啊,我就是這樣子了,你們每一個人對我的評價不同。那就是想陰,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會對事情提出他的分別,這跟你的教育有關係,跟你的生活經驗有關係,你小時候的生活經驗有關係,那麼這個想陰很重要,想陰等於主導整個五陰身心。

四、行陰—造作遷流

當一個人從感受到想陰的時候,他下一個就行陰,就落入一種執取了。他生命開始做取捨。他會告訴自己,我什麼東西要取,什麼東西我不要,開始產生取捨,而這種取捨是一種相續的遷流。因為想陰是點狀的,它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但是一旦落入行陰的時候,它變成堅固的執取。

五、識陰—了別集起

最後變成一種業力的儲存,識陰的了別集起。

整個五陰當中,這五個元素裡面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想陰。佛法對想陰有兩個態度: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個人會墮落三惡道,這個五陰裡面,就是你的想像錯誤。你把錯誤的東西想成功德相,你把不好的東西想成好的。你想像錯誤你才會造業,你才會做出錯誤的追求,所以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但是換一個角度,你為什麼會往生西方呢?也是靠你的想像力。因為你從來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他也沒有去過極樂世界,我也沒有去過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透過對佛法的學習,如理的思惟而念想西方。七寶池八功德水,誰也沒看過。所以完全靠自己的想像力,去構建自己的極樂世界的藍圖,所以諸佛正遍知海也是從心想生。

人生有無量的潛力,他為什麼敢發菩提心,他因為想像力。為什麼畜生道不能夠發菩提心?因為畜生道的想陰薄弱,畜生沒有想像力 …完全靠直覺,就肚子餓了,牠就是直覺要吃東西。所以畜生道的可怕就是,牠沒辦法改變牠的生命,牠沒有辦法學習,因為牠想陰薄弱。

所以想陰,祖師給它兩句話,它是眾禍之門;一切的災難就是你錯誤的想像,但它同時也是一個眾妙之門;你別忘了,你今生能夠發菩提心,你一個生死凡夫,你敢發菩提心,你敢發成佛的心,你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也是靠你的想像力的學習。所以在五陰當中,善用想陰是正確的。

好,那麼我們在談到魔境的時候,當然五陰都有魔境,但是最關鍵都是用想陰來破。就是不管什麼魔境,一定透過如理思惟來破這個五陰魔境,所以整個就是靠這個想。就是當你入五陰魔境的時候,可能侵入點是一個色陰;魔境先從物質世界,它變現一個你喜歡的境界來誘惑你,它切入點是一個單點。但是它一旦侵入以後,五陰會互相牽動,你的色陰被攻破以後,你的受想行識全部受到傷害。

而這個時候,你冷靜下來。第一個、要把想陰帶動起來。就是你在佛法裡面學習的正念正知——唯一的救拔,就靠想陰救拔你。就是當五陰被魔境攻擊的時候,是五陰全部沉淪。魔境,它可能第一個是破你的色陰,但是它一旦進去你的身體以後,它五陰都控制,沒有一個倖免。那麼這個時候,唯一反轉就是透過你想陰的思惟來救拔你,你先記清楚。

所以遇到魔境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反應太快;因為你反應太快,你就很容易中招,你落入感受、直覺。因為它一定創造一個美好的感受來誘惑你。你一定要讓你的反應變慢,變成用想陰來主導你,你才有解脫魔境的希望。所以遇到魔境,《楞嚴經》告訴我們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先不要動。不動,讓你自己有很多的如理思維,要爭取判斷的時間。因為魔境,它就是要你快速跟它反應。所以在五陰當中一定要記住,你的生命的反轉救拔,就靠想陰的救拔。好,我們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迷執故有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陰本妄想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那麼我們在破五陰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陰的本質,它到底是真還是妄。我們把真、妄做一個說明,這是更高的層次了。你學佛以後,要做兩種判斷:

第一個、判斷什麼是善、惡?這個是基本功。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什麼事情會讓你痛苦?什麼事會讓你快樂?比方說殺、盜、淫、妄,這是過失相,這個會讓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佈施、持戒、忍辱這是功德相。所以你要學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斷善、惡。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這是你學佛的第一個基本功。

第二個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麼是真、妄。那麼真、妄的基本定義就是,真實的東西,它要永恆不變,它不能改變;虛妄的東西它是暫時的,它變來變去的。我問你,從這個道理你的五陰身心是真是妄?當然是虛妄,你今生長這個樣子,你今生是一個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為一個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來生變成一個男人,你就不是這個五陰了。五陰,它是因緣生暫時有的,所以叫虛妄。虛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暫時存在,暫時存在這叫虛妄。

那真如本性就不一樣——你的清淨心。你今生是清淨心,來生還是清淨心。只是你不去依靠它,你不去認同它,我們喜歡跟著五陰的感受在一起。所以真如本性是不變的,那就是真實的,我們把真、妄做一個區別。

一、真本無陰

好我們看經文,佛告阿難,說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如此的真實,而充滿了光明。而且這當中又充滿圓滿清淨的功德,真如本性是清淨光明而充滿圓滿功德。所以從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來說,沒有生死輪迴,也沒有煩惱業力,乃至於整個外在的虛空,都是因為一念的妄想所變現出來。

那麼這樣子講,五陰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是因為業力的變現。所以這個五陰身心,是我們一念精純光明的心性當中,由於一念的顛倒妄想,加上生死業力所變現出來的,就好像演若達多迷頭認影。演若達多是佛世時候的一個人,這個人早上起床的時候他照鏡子。照鏡子,他突然看到自己的頭不見了。只看到一個黑影,這整個頭的面目完全消失了。那他就很緊張,其實他頭還在但是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身上的頭,寧可相信鏡子上的影像,就是迷頭認影。他不相信自己的頭還在,因為他看到鏡子上的頭不見了,所以他以為他頭消失了。

就是我們凡夫,本來面目是清淨光明的。但是輪迴以後,由業力變現一個暫時的果報體,我們寧可相信現在的身心世界,而不相信你原始的真如本性,這個就是真本無陰。真如本性本來就沒有五陰,那麼五陰是怎麼來的呢?

二、迷執故有

妄元無因,其實就是一念的妄想變現出來的,所以在妄想中立因緣性。凡夫是在一念的顛倒妄想當中,建立了各種因緣。說你今天富貴,富貴為什麼它暫時的,佛陀的富貴為什麼能夠永恆的富貴?佛陀的富貴跟常、樂、我、淨相應,因為他的富貴是從真如本性開顯,他的本質是不生滅性。我們凡夫的富貴是打妄想打來的。是透過一種佈施的妄想,用透過一種想像的學習而來的,不是真如稱性而起的佈施。

我們凡夫的因緣都是從生滅的妄想建立的。所以我們的所有果報通通不牢固,因為因地就有問題,我們凡夫的因緣觀是從妄想而建立因緣。你打佈施的妄想,所以產生暫時的富貴;你打忍辱的妄想,產生暫時的莊嚴;你打瞋恚的妄想,使令你暫時的丑陋。所以外道迷因緣而建立了自然。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其實因緣也好,自然也好,從佛陀的角度,這都是一種錯誤的分別。所以阿難,佛陀知妄所起,說妄因緣。佛陀為了恆順眾生的因緣,所以暫時說:諸法因緣生。

三、陰本妄想

眾生的因緣,其實就是一念的顛倒妄想變現出來,所以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在《法華經》上說,佛陀說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隨他說,一種是隨智說。隨他說就是說,佛陀對於眾生根機沒有成熟的時候,不講他自己的知見,隨順眾生的知見。就是說佛陀隨順眾生先講諸法因緣生,各有各的因緣。你因為佈施的因緣成就富貴,你因為慳貪的因緣而產生貧窮,怎麼辦?很簡單,改變因緣。你把慳貪的心改成佈施的心,這個就是修行。其實這個不是佛陀真實義,因為因緣法是生滅的。

從佛陀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切唯心造。每一個人都是從真如本性當中,一念的攀緣心,從真如裡面現出各種的影像出來。其實這些影像從成佛的角度,通通要消滅的。諸位,有一天,你要開始成佛的時候,我們現在所有的念頭通通不算,連善念都不算。因為通通是攀緣心,通通沒有用。

一旦一個人到內凡位。我們現在外凡位,到內凡加行位的時候,要入初地之前,他一定要經過破妄顯真,就是徹底的把妄想洗乾淨。為什麼禪宗講,修行不能有善念,不能有惡念,說的是對的。因為凡夫的善念是一種生滅的攀緣心,從成佛的角度是不能用的。當然,我們剛開始標準不要那麼高。所以佛法剛開始先從安樂道先講起,安樂道就講因緣生嘛,那說,哎, 雖然都是暫時的,我佈施是打妄想,那暫時的快樂好過沒有嘛,是吧。佛陀鼓勵你佈施享受幾劫的天界的果報,也好過你在三惡道嘛,是吧。

佛陀他的意思就是說,於妄想中立因緣性,這句話很重要!佛陀的因緣觀是從眾生的妄想安立的。反正你也改不了打妄想的習氣,叫你不打妄想也不可能,對不對?那你要打就打一個好的妄想,你懂嗎?你反正要打妄想是吧,叫你無念也不可能嘛,你反正要打妄想就打極樂世界的妄想,你打佈施的妄想,打持戒的妄想,好過你亂打妄想,是吧!其實從真實義來說是,沒有妄想是最高境界。沒有妄想,真如本性顯現出來,那稱性的,那是不生不滅稱性的功德。

他的意思就說,五陰不是好東西。諸位,但是你沒有它也不行,這句話沒有矛盾吧!就是五陰是生死的根本。說,那我不要五陰,你也做不到,你初地之前做不到沒有五陰,所以我們先要怎麼辦呢?諸位,我們現在要講出結論了。我們的態度,對五陰就是借假修真,借而不住。就你不能投入,但是也不能排斥它。因為我們說過,你沒有一個美好的想像力,也擺脫不了現在的五陰,就路還家嘛;我們現在已經搞成這個五陰身心了,你現在把五陰擺脫了,你就永遠離不開五陰了。五陰本來是沒有,但現在已經有了。所以你就正確的面對它,這就是我們講這個經文的意思。

那麼正確的面對它,怎麼面對呢?我們看丙三的破妄顯真,看經文,丙三、破妄顯真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破障篇)

破妄顯真首先我們看,我們把真如本性跟五陰,用一個簡單的表來做一個相互關係。真如本性是中間這個空的清淨心,五陰就像清淨心穿了五件衣服,這五件衣服可能很漂亮。

如果你前身是一個善的因緣、善的妄想、善的業力,你今生的五陰會非常美好:你會有一個健康美好的色身,你的感受,大部分今生的感受快樂的多——色、受;想陰,你有一個美好的想像力;第四個行陰。你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好的執著;最後,你有一個很好的倉庫。恭喜你,你從善處而來,你這個身心世界穿了五件漂亮的衣服。

如果不幸,你今生的五陰是丑陋、痛苦的。你有一個不好的,你不滿意的色身——多病、丑陋,或者一個很多痛苦的感受;而且你的想像非常的,你在觀想事情的時候,特別的能力差;乃至於你有個不好的執著,最後你有一個不好的倉庫。那就是你從惡處來,你穿上五件不好的衣服,但是都沒關係,為什麼你知道嗎?因為從佛法的角度,你一定要把這五件衣服脫掉的,否則你沒辦法修行,沒有一個人可以帶變妄修真的。

所以你一旦講到了生死,你一定要照見五陰皆空,這是必然的。就是,你要對五陰身心全盤否定,然後再重新開始。所有的修學都必須要先破妄,然後再開顯真實的五陰。從真如本性顯現的五陰才是真實的五陰。

我們淨土宗,很多人犯一個很嚴重的盲點,他都不知道。就是說,他知道五陰很重要,他知道想陰很重要,然後呢,然後他用他的想像力,每天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他就試著把自己五陰的方向,把它導入極樂世界,這樣做對不對?對一半。因為他沒有大死一番。就是說,這是一個舊衣服,有過去的味道,按照佛法的角度,因為你本質是妄。

就是說,修行人不可以把過去的習氣,直接用來憶佛念佛,不可以。你一定要先全盤否定,把過去的五陰全部的調伏下來,再重新啟動一個新的憶佛念佛。

沒有一個人,穿上舊衣服再把新衣服往上加的,對不對!所以淨土宗很多人他不破妄。這種情況會有什麼問題呢?臨命終的時候兩種力量。他不破妄只顯真,就是說,他平常該打什麼妄想,他照打妄想。只是說在無量的生死妄想中,多了幾句佛號,你懂嗎?它本質是妄想。你看很多老菩薩到了佛堂的時候,念珠拿來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出來以後,該幹嘛還幹嘛,完全一樣。

那麼這種人就變成兩種力量,憨山大師說的——不破妄,只顯真。他的生死業力也在增長,往生的願力也在增長。你們猜猜看,哪一個力量會大?當然是生死業力大,熟境界。淨土宗很多人忽略一件事情,你在娑婆世界待這麼久,養成很多娑婆世界的習氣跟妄想,它不會自己消失掉。它是你培養出來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你沒有讓它消滅的因緣,它當然還存在。就是說你現在家裡面有一堆垃圾,你也不把它掃乾淨,你就買一盆花放在垃圾旁邊。那結果呢,結果當然垃圾跟花同時存在,當然是這樣子。

所以你帶業往生,就是說,你沒有讓生死業沉澱,業力是不會放過你的。你臨命終變成拉扯。生死業力在拉扯你,往生的願力在拉扯你,對你臨命終的時候會變成矛盾狀態嘛。兩種力量,哎,怎麼娑婆世界有一個力量在拉你,廢話,你沒有處理,它本來就有生死業力。

很多人不處理厭離娑婆這一塊,他直接攻欣求極樂。這個是有問題的。

所有正確的修行都是雙向,先否定過去,你才可以重新的開啟未來,沒有例外。除非!你這個人過去生修得很好,今生根性生性淡薄,對娑婆世界本來都不執著了。就你前生已經把破妄這一塊修的很好了,這是少數的個案。比方說六祖大師,你看六祖大師也沒有什麼破妄顯真。當然你要找佛教界的特例,很多,我可以找很多特例給你。但是你看看人家前生是怎麼做的。

當然我的意思就是說,諸位,我的建議是這樣,你千萬不要把你觀想成六祖大師,這種是佛教界的少數。你最好把自己觀想成,你是標準的生死業障凡夫——從基礎做起,最好。

我們今天談五陰,就是說五陰有我們過去的煩惱,有我們過去的習氣,有我們過去的思考模式。只要你要了生死,要脫胎換骨,一定要先把過去的破掉。就是修離相清靜觀,最後再借相修心,再帶動一個新的。如果是走聖道門,那他就是憶念菩提心,建立一個菩提的五陰;如果是求生極樂世界的,那就憶佛念佛,建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的五陰。所以一定是有兩個過程,破妄、顯真,這一個情況。

好,那麼我們把五陰,先建立一個基本概念。就是說,結論,來,五陰是不好的東西,但是你現在必須要借它的功能。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說,在進入五陰魔境之前就要知道,五陰是一切煩惱罪業的根本,但是你生命的反轉還是要靠它,就這樣子。就是帶妄修真,就這句話。

好,我們看講義的下一段。對五陰有一個基本認識以後,我們就可以來破五陰魔境了。乙二、正明五陰魔境。五陰魔境裡面先看色陰裡的魔境:看丁一的總標。

乙二、正明五陰魔境(分五:丙一、明色陰境;丙二、明受陰境;丙三、明想陰境;丙四、明行陰境;丙五、明識陰境。)丙一、明色陰境(分二:丁一、總標陰相;丁二、別示魔境。)丁一、總標陰相(分二:戊一、正示色陰區宇;戊二、懸示色陰盡相。)戊一、正示色陰區宇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色陰對我們產生了區宇,這個區宇就是障礙。就是這個色陰,對我們修真如本性的人來說,開顯真如的功德來說,它有什麼障礙呢?

佛陀講一個譬喻,如明目人,處大幽暗。一個眼睛很健康的人,但是,他處在一個黑暗的地方,所以他什麼也沒看見。他沒看見不是他眼睛不好,他眼睛好的很。但是你這個環境沒有光明,所以他的眼睛施展不開來。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真如本性因為長時間我們有漏五陰的遮蓋,使令我們心性的光明不能顯現。

這個色陰的障礙,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說德山禪師有一天參訪龍潭祖師,德山禪師就做龍潭祖師的侍者,古代的侍者是要跟師父學習的,他也經常跟龍潭祖師討論佛法、法義。有一天天黑了,龍潭祖師說,要天黑了,你趕緊回寮房休息吧。然後,龍潭祖師就拿一個蠟燭,遞給了德山禪師,說你現在可以回去了。這樣講完的時候,龍潭祖師馬上轉過來,把蠟燭給吹熄。吹熄以後,他本來蠟燭已經交給德山禪師了,德山禪師拿著蠟燭,結果被吹熄了。龍潭祖師馬上問他,汝今見否,你有看到東西嗎?德山禪師當下開悟。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容易被色陰所騙的人。我們在有光明的地方,看到光明,但是當光明消失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看不到東西,對不對?你如果點頭表示你被色陰騙了;其實你看得到東西,你看得到黑暗,你懂嗎?你看得到黑暗,黑暗是一個色相,這樣懂嗎?

就是真如本性是隨光明見到光明,隨黑暗見到黑暗。所以真如本性它不受色陰乾擾。

但是我們習慣被色陰乾擾的人,認為說,哦,有光明我們看得到,在黑暗我們看不到,對不對?其實你真的看不到嗎?其實你看得到,你看得到黑暗,你看到暗相。你看瞎子,他看得到他看不到?瞎子他看到眼前一片黑暗的相狀,他也看得到,你知道嗎?只是看到是一個暗像而已,這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說,一個人要擺脫動、靜二相,擺脫明、暗二相,這就是色陰,你要突破的。就是我們活在五陰的人了,很容易被這種五陰給障礙、區隔。

好,我們看色陰窮盡的相狀。

戊二、懸示色陰盡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

如果一個人,他雙目明朗、雙眼明亮,而且看十方看得很清楚。就是你把燈關了,我看得到黑暗;你把燈打開,我看到光明。明、暗二相對我來說,我不再被外境所轉,那你就超越了色陰了。就是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明、暗二相瞭然不生。對你來說,生命沒有什麼黑暗光明的對立了。就是隨緣見一切法,隨光明見光明,隨黑暗見黑暗,所以你已經活在見性,而不是活在眼根的五陰,是人超越劫濁。

這個色陰,如果你一個人經常會被色陰迷惑。就是你喜歡光明,討厭黑暗;你喜歡漂亮,而討厭丑陋;那麼這個地方就埋下一個魔境的禍根,下一堂課會說明。為什麼魔王有辦法去控制你,因為他知道你有這個習氣,你有對立心,你有分別心。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訓練自己。就是說,光明也好,黑暗也好,對我來說我都見得到,那麼你這樣子等於是先打預防針。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