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面,我們看乙三的結示迷悟得失。

古德對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講出一句話說:「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古德把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的定義,叫做輪迴的根本,因為它有我們無始劫來的回憶,有我們無始劫來的感受,跟各式各樣的業力都在五陰裡面,它記載了你所有過去的因緣,就是在你的色身、感受、想像、執取,還有倉庫裡面;這五個東西,累積你無量無量的過去。

那有人就說了,說我也沒有說我要輪迴,為什麼一個人自動會輪迴?為什麼一個人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就是說輪迴是要心甘情願--愛取。我也沒有說我要輪迴?你不需要說輪迴;你都不要表達意見自己就會輪迴。因為你的五陰身心,它會主動的把你帶上輪迴的道路,它就是生死的根本。

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我都不處理五陰,那你結果只有一個,就是繼續輪迴。因為你不改變它嘛,它這個水流流到現在,就是一種輪迴的等流性。所以諸位,你最好有心理準備,你如果臨終要正念分明,要脫離三界,你跟五陰遲早一戰,遲早的。而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成王敗寇,衝過去,恭喜你,往生極樂世界。你要失敗了就打下來,它沒有任何的情感可言。

所以面對五陰的時候,你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就這樣子而已,修行就這麼殘酷。你只要失敗了,今生的修行就是失敗,不管你早上幾點起來念佛,也不管你為了淨土宗你犧牲多少,反正臨終一戰就是成敗的一戰,就這樣子而已。從淨土宗的定義很簡單,你沒有往生你就是失敗,是不是!你來生再來,還是要重新開始,這叫退轉嘛。你今生的努力,說殘酷一點就是這樣子,因為你失敗了,臨命終那一關你沒有過。

所以諸位你千萬不要小看五陰,它的可怕就是因為它跟你太熟悉了,知道吧!你跟它太熟了,你的感受、你的想像。因為五陰是你一手培養出來的,你懂嗎?是你一手培養出來的,於妄想中立因緣性。就是你過去生習慣打什麼妄想,才創造你現在的性格傾向,你的色身、你的想像、你的感受全部是你一手創造出來的東西。

當然修行有點殘酷,說我要拋棄過去所有東西,那也不得不這樣子,誰要你了生死呢,是吧!所以你要了生死,要把過去做個了斷。請問大家,什麼叫做過去?過去在哪裡?過去就在你的色受想行識當中,就是你的過去啊,諸位!它是你一手培養出來的身心世界,才有今生的你,點點滴滴的過去、過去、過去、過去,才有你現在的五陰。

但不幸的是臨終你一定要面對它,要克服它,你才能夠擺脫過去,開創一個新的五陰,創造一個極樂世界的五陰。所以修行你真正真妄交攻的時候,就沒有開玩笑了,因為你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無始劫來就看這一戰了,臨終這一戰。

諸位我再講一次,你遲早要面對五陰。平常如果你運氣好一點,你用功一點,打個三七、七七可能你今生提前面對,提前把它調伏,恭喜你,臨終的時候你這一關先過。如果你運氣不好平常都沒有出現,到臨終再出現,你都沒有什麼經驗,那對你就不利了,因為臨終是你最弱的時候,是吧!臨命終是一個人身心狀態最差的時候,也有例外,有些臨終的時候他的福報很大,也沒有什麼病痛,也是有。

但是,最好平常就把五陰給逼出來,就跟它提前決戰。在你的心最寂靜的時候,在佛堂的時候,就把五陰給調伏下來。因為你遲早要一戰,你擺脫不了五陰就沒有什麼未來可言,你走不出過去,哪有未來呢。你被它給catch(抓住),牢牢的抓住,它要你往哪裡走,你就得往哪裡走。你就知道你過去多麼的可怕,過去的你,它是因緣法、是生滅法,但是你稍不小心,你會落入過去的陰影當中。

好,我們來看看,五陰的處理是了生死的人遲早要面對的,你如果處理的好,那就是萬德莊嚴,處理不好就打回原點。我們看迷悟得失,看經文:

乙三、結示迷悟得失(分二:丙一、悟則成得;丙二、迷則成失。)

丙一、悟則成得

客不成害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隣,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迷亂由主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必超勝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好,這有三段,佛陀對我們面對五陰魔鏡的一個很重要的開示。他說「然彼諸魔雖有大怒」,所有的魔王都不希望我們修行,不希望你出離三界,最好是陪著他享受人間的快樂,魔王的思想是這樣。所以,他看到你念佛要求生淨土,要離開三界,他心裡可是老大不高興。

但是你要知道一個問題,「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其實你跟魔王是不同道:他是生死道,是塵勞的生死道;而我們走上了菩提道。按說是各走各的道,那怎麼會有交集呢?下面會說了,是因為你惹他。

就是說,「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就好像「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風,我們從來沒有說,看到風把空中的光明給吹滅,不可能。光明不是蠟燭,就是那種電光,就好像刀去斷絕水也不可能。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我們是安住真如,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是眾生本具的。而他活在五陰,那是一種業力跟煩惱的變現,所以他是個堅冰,當然冰塊接觸到火那只能夠融化,冰不是火的對手,你有正氣,你有正念。

所以理論上魔王是一個客,你是主人。意思就是說,理論上他不是你對手,理論上是這樣。本來魔王五陰不是我們對手,因為我們是安住真如,是真實的功德,是主人。五陰跟魔王是客人,竟然弄到最後,怎麼變成客人把主人給打敗,而不是主人把客人趕出去呢?因為在第二段,「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按說你是房子的主人,他是客人。諸位,你看過客人把主人趕走嗎?有沒有,不可能嘛!但是為什麼我們打敗了呢?說這客人把主人給趕走了,因為你主人顛倒了。道理很簡單,就是說你真如本性的安住力量薄弱,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要解決的方法是很簡單,「當處禪那,覺悟無惑,」你加強你的主人的力量,加強你的正念的力量,邪不勝正。那麼「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陰氣遇到光明,它當然被光明所消滅。因為這些五陰也好魔王也好,它是一種陰暗的幽氣。而你修行,你憶佛念佛是一種光明的正氣。我們只看到光明破除黑暗,從來沒有看到黑暗破除光明。

所以,「如何敢留擾亂禪定?」我把這句話講成白話,就是你這個人會被五陰打敗,被魔王干擾,你要負百分之八十的責任。責任不在魔王,他本來不是你對手,是因為你三心兩意,修行人最怕三心兩意,最怕就是這樣。你又想了生死,但是又放不下過去,你懂嗎?我們很想到極樂世界,但是對過去又有一點,有那麼一點點的流連忘返,有一點點的一絲絲的不捨,對不對?好,你有點一絲絲的不捨,就被魔王給抓住辮子了,他要的就是這一點,就是你的決心不夠,問題在這。

就是說,我們的武器是最先進的武器。我問你,全世界的魔王,哪一個是無量光無量壽佛號的對手?你拿的是核子武器,知道嗎?對方是拿一個小刀子,那你為什麼打敗了呢?因為你核子武器沒有發出來,後來被他的刀給殺傷了,這不是武器的問題。理論上五陰不是你的對手,如果你真的想修行,它根本不算個事。五陰就是一個虛妄相,你真如本性無量劫的主人。所以有人問我說往生容不容易?答案是,你也可以說很容易,也可以說很難,說白了就看你有沒有決心。

你看,這段經文就在講決心的問題。你要有決心,生死對你來說不算個事。它是虛妄相,是陰暗相,煩惱本來就是一種陰暗相,你現在依止的是一種清淨的本性,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它哪是你對手呢?但是你猶豫不決,完了,你臨終的時候猶豫不決,一念的遲疑它得其便,五陰得其便,問題就在這。

諸位,你要是失敗,你千萬不要說敵人太強,不是!是你猶豫不決。你有最好的武器,有無量光無量壽的聖號,你有能念的真如本性,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按說生死不是你對手,按說不是你對手。如果大家公平一對一的對戰,它不是你對手。但是你看到你生死輪迴的時候,你一絲的婦人之仁,一念的貪念,所以你才會前功盡棄,是這樣來的。佛陀意思就是說,你的決心是關鍵。所以臨終的時候,除了修行的功力以外,拼的就是決心了,看誰有決心!

好,我們看迷則成失,看經文:

丙二、迷則成失

迷則成失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較量淺深

墮淫害淺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雖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

墮魔害深

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那麼如果你今天,主人很安定很堅決,那你就成功了;生死就在你一念間,你就跳脫過去,到了極樂世界成就新的五陰。如果你在這個當中猶豫不決,那這個問題就複雜了。「若不明悟,被陰所迷,」被你過去無陰的感受想像所迷惑,那麼你就會變成魔子,或者墮入魔道中變成魔人,它的過失就比破戒更嚴重了。

他舉一個例子,說摩登伽女在楞嚴會上,摩登女是一個淫女,她是從事淫慾的一個女眾,阿難尊者在托缽的時候,她看上了阿難尊者,她就用咒語去迷惑阿難尊者。結果阿難尊者就不小心破戒了,但是阿難的破戒,對他的傷害是小的,因為他有很多戒,出家眾二百四十八戒他只破一條。而且破戒的傷害,它不傷害你的正念正知,「心清淨故,尚未淪溺。」他破戒沒有破見,所以他的菩提性還在,隨時可以恢復功力,他只要如法懺悔,他的功力隨時可以恢復。

但是你面對五陰的時候,稍加遲疑落入魔境,那就不是這麼簡單了,「乃隳汝寶覺全身,」它傷害的是你整個全部的身體,「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就像一個朝廷做官的,結果你得罪誰不好得罪了皇帝。得罪皇帝的後果,就取消你貴族的資格降為平民。拔其官位奪其財產,最後流落民間「無可哀救」。

所以面對五陰,你一念的慈心,後果不堪設想,就是說,當你跟你過去的五陰對戰的時候你要調伏它,要麼它調伏你。你只要失敗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你不能猶豫不決,因為這是牽扯到你菩提善根跟魔種之間的戰爭。

就是說一個人犯了戒律還有救,叫做破戒。你的道心、你的菩提心、你的正念正知都還在。你一旦落入五陰魔境就沒救了,因為你根本被破壞了,菩提善根被破壞了。這個地方是非常現實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好,我們看最後甲三的結示勸修,甲三、結示勸修(分二:乙一、懺除業障;乙二、破除魔境。)乙一、懺除業障

我們把這個淨土懺簡單的跟大家說明一下。就是我們要拜懺,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必須在身體健康、思想頭腦很清楚的時候,預先為臨終掃除障礙。我們找一個懺法來跟大家簡單的說明,好,我們先看第一小段,一個總說:

我弟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皈命懺悔。(就禮一拜,長跪合掌)。

我們拜懺之前都有一個總說,就是你為什麼拜這個懺,你的目標;修行先有目標再有過程。你看佛陀先講苦諦再講集諦,因為有痛苦,要解決痛苦所以才要斷煩惱。滅道,因為有涅槃,我要追求無上的菩提,所以我才修道。佛法都是先講果地再講因地。你花了一百天,拜懺那麼辛苦幹什麼呢?要斷除三障,要一心皈命阿彌陀佛,在皈依的情況之下,如法懺悔業障。先把你拜懺的定位、目標講清楚,就是要皈命懺悔。好,這是第一個。

好,有了這個總說以後,我們來看各別解釋。所有的懺法基本上就分成三塊:懺悔、皈依、發願,先有一段的發露,我們看經文:

懺悔

我弟子○○及法界眾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習不善法,廣造十惡及五無間,一切重罪,無量無邊,說不可盡。

在拜懺之前要有一個發露,你一定有一個本尊,比方說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或淨土懺是阿彌陀佛。

發露有兩種:一種叫通懺,一個叫別懺。

通懺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過去生所有的六根三業,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五逆十惡等等。就是我沒有針對哪一個罪業,反正所有我能夠意念到的身口意三業,我通通懺悔,這可以,因為取相懺力量很大。

你也可以別懺,針對你今生可能你造的某一個重大的殺盜淫妄的罪業,說我這一百天,就專門懺這個罪業,也可以,叫別懺。你就把這個罪業,你在什麼時候造什麼罪業,就講某一件事情也可以,發露有通懺和別懺兩種。我們看皈依,先看事修:

皈依

事修

十方諸佛,常在世間,法音不絕,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淨光明,照觸一切,常住妙理,遍滿虛空。我無始來,六根內盲,三業昏暗,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以是因緣,長流生死,經歷惡道,百千萬劫,永無出期。

這個大乘的懺法,很少人直接修懺,都是要先修皈依。因為你要有佛菩薩的加被--仰仗佛力,因為在大乘角度認為佛陀沒有滅度。不像小乘,小乘懺悔就是兩個兩個對著懺,它不把佛陀扯進來。但是大乘佛法一定要仰仗佛力,所以他一定要先修皈依,是在皈依的情況之下懺悔,在某種程度仰仗佛陀的攝受。

皈依主要有兩個內容:

第一個、你的本尊的功德。比方說阿彌陀佛,你要觀想阿彌陀佛功德廣大,常住在世。他沒有離開我們,他一定可以救拔我。

第二個、你觀想你自己業障深重求出無期。我自己沒有懺悔的能力,所以我對阿彌陀佛只能怎麼樣,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一方面讚美你所依靠的本尊功德廣大,第二個、觀想自己業障深重,百千萬劫求出無期。所以對你的本尊一心歸命,這是事修,我們看理觀。

理觀

經云:「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無非佛法,而我不了,隨無明流。是則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今始覺悟,今始悔改。奉對諸佛,彌陀世尊,發露懺悔。當令我與法界眾生,三業六根,無始所作,現作當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若憶不憶,若識不識,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這個理觀的關鍵就在畢竟清淨。諸位,有些人懺悔他只修皈依,不修理觀,你這個懺悔不可能懺乾淨。按智者大師的說法,一個人不修理觀,你會留一個罪根;你會懺悔業障,一切罪障皆懺悔,但是你的罪根未拔,因為罪根就是攀緣心,所以你一定要觀到真如理,然後再配合事修才能夠拔掉罪根,才能夠畢竟清淨。

我們看看什麼叫做理觀?這以下說,「經云:毗盧遮那,遍一切處。」所以這個理觀,它就不是觀想應身佛。前面的應身佛是講佛陀的化身--應化身,這地方講法身常住,觀想佛陀的真如本性。佛陀的法身所住的叫常寂光。「是故當知」這以下重點,「一切諸法,無非佛法,」其實佛法就是,你要安住真如的時候,世間沒有好壞,叫順逆皆方便,就沒有對立心了。

但是我因為沒有迴光返照真如本性,活在妄想,所以活在妄想的後果只有兩個,「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在一念的清淨的菩提心中,我自己顯現不清淨,這個「見」就是顯現不清淨的煩惱業力。於本來就解脫,真如本性本來就沒有生死沒有纏縛,你自己招感生死。所以,「今始覺悟,今始悔改。奉對諸佛,彌陀世尊。發露懺悔。」

理觀跟事修的角度不一樣。諸位,一面鏡子上面很多的灰塵,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只注意灰塵。你只注意灰塵這個灰塵你就永遠擦不乾淨了,這樣懂嗎?叫做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怎麼辦呢?你要先注意鏡子,再注意灰塵。站在本來就沒有灰塵--鏡子本來就沒有灰塵,站在鏡子的角度來面對灰塵。

修行為什麼很難,因為我們看到問題的本身,就全神貫注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對了,你要把這個問題拉到真如來看。就是說發現灰塵,第一個先安住在鏡子,這樣你們聽得懂嗎?聽得懂說明很有善根,這就對了。就是要先注意鏡子,再注意灰塵,知道吧!否則你這個灰塵就永遠擦不乾淨了,這樣懂嗎!

你要觀想我本來沒有灰塵。鏡子剛買回來本來就沒有灰塵,灰塵是後來有的。後來有的它是因緣法,所以它因緣生,才可能因緣滅,它無自性。如果你一開始買鏡子的時候就有灰塵,那這個灰塵就鑲在鏡子裡面,怎麼懺得乾淨呢?對不對!所以沒有理觀,你懺悔就不可能畢竟清淨。就留一個根--罪根,然後春風吹又生,很容易又再犯。

所以它這個事修跟理觀是配合的,可能比例的問題。你可能剛開始理觀薄弱,沒關係,你可能事修皈依佔七成,理觀佔三成沒關係,你有三成的理觀,力量就夠大了,知道嗎!要慢慢增加。總之,事懺事修就是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阿彌陀佛,憶佛念佛。理觀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我本來就沒有煩惱,我本來就沒有罪業。你不斷的去憶念真如。好,我們看最後的發願:

發願

我懺悔已,六根三業,淨無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淨。皆悉迴向,莊嚴淨土,普與眾生,同生安養。願阿彌陀佛,常來護持,令我善根,現前增進,不失淨因。臨命終時,身心正念,視聽分明,面奉彌陀,與諸聖眾,手持華台,接引於我,一剎那頃,生在佛前,具菩薩道,廣度眾生,同成種智。(懺悔發願已,歸命禮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懺願儀軌》

好,在透過懺悔皈依以後,最後至心的迴向發願。當然淨土懺的好就好在,它所有的懺悔功德,並不是為了追求人天快樂,是要「莊嚴淨土,普與眾生,同生安養,」導歸淨土。

導歸淨土的過程當中,它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願阿彌陀佛從平常的角度,常來護持我,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令我善根增長不失淨因。這是你沒有往生之前,通過這個懺悔,希望阿彌陀佛能夠經常來護持我。

第二個、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身心正念,六根分明不起顛倒。臨終能夠見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來接引我,一剎那頃往生西方,這是臨終。

第三個、是往生以後幹什麼呢?快速的成就菩薩道的功德--六度的功德,廣度眾生同成佛道。

這就是我們最後懺悔的三種迴向--平時得到阿彌陀佛的護持;臨終能夠正念分明蒙佛接引;往生以後能夠快速的成就無上菩提。

懺悔發願已。到這個時候再禮拜四十八拜,或者禮拜一百零八拜, 淨土懺就結束了。它是先懺悔、皈依、發願,最後再拜阿彌陀佛做一個收尾。好我們看乙二的破除魔境,最後總結:

乙二、破除魔境

諸位,所有的修行只有一個原則,站在真實的角度來破虛妄,這是最有利的,就是內觀真如。先把你的真如本性現出來,先把鏡子現出來,再來面對灰塵。這個道理永遠是這樣子。你不要直接面對灰塵,直接面對灰塵,你這個灰塵就擦不乾淨了,就越擦越複雜了。

所以我們一開始都要先,就是我們現在要面對生命的現象,面對很多的過去,都沒關係。先把生命拉到原始點,回到你的本來面目,把生命拉回到原始點去。諸位還記得嗎,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說我從輪迴而來,那輪迴之前呢,你沒有輪迴之前是幹什麼?當然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所以處理過去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生命拉到原始點。拉到原始點你就佔優勢了,輪迴對你來說就是夢幻泡影,你知道嗎。如果你不拉到原始點,輪迴對你來說就是真實的輪迴。那就完了,你就很難抗拒它。

當輪迴變成一種真實的力量的時候,那你想想看,你無量劫的生死怎麼可能今生處理的完,這不開玩笑嗎?其實解決生死問題是很殘酷的。如果你今天就因緣來論因緣的話,什麼叫了生脫死?就是你想把無量劫留下的問題今生解決,這句話就講完了,對不對。如果你不理觀的話,大家從因緣上來拚搏,那你就不是它對手了,如果你今天不拉到原始點。輪迴是因緣,我也是活在因緣,那完了。那怎麼叫了生死?簡單一句話就講完了,就是你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今生要解決,一生解決。那變成是impossible,不可能。

但是,如果你把心回到原始點,你本來沒有輪迴,那它變成如夢如幻了,如夢如幻的東西就好處理了。師父這樣講你們聽得懂嗎?這很重要!你先把對方變成如夢如幻再來處理。當它是真實的時候,你就不好處理了。

所以這個人生的角度不一樣,你回到原始點,無量生死就是如夢如幻,就跟做夢一樣。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那你這是主動,輪迴對你來說,它就是一個夢幻泡影,你走過去就走過去了。但是你不回到原始點,輪迴對你來說是真實的,那你就很麻煩了,你要面對無量的生死輪迴留下的煩惱業力。

所以成敗這個是關鍵--內觀真如。先把自己站在一個有利的位置。就是把你的生命拉到你的原始點,然後回過來再提起佛號。就構成了蕅益大師說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你安住的是一個最有利的一念的真如心。第二個、所念的佛不可思議。輪迴根本就不是你對手了,五陰也不是你對手。

能念的心加所念的佛,最後結果:真能破妄。

諸位,解決生死問題是要靠智慧,你懂嗎?智慧跟決心兩個東西就夠了:第一個、你要有方法,方法要對。你不能跟它硬幹,你跟它硬幹,你就變成黃花崗七十三烈士了,多一個烈士。因為你跟它硬幹的話,它是無量劫留下來的因緣,所以第一個內觀真如。

第二個外順彌陀。最後你要相信,你站在真實方,它安住在虛妄方,我們沒有看到一個虛妄的東西來破壞真如,你要有信心,你做得到。因為真能破妄,真如本性是你本來有的東西,輪迴是後來才有的。你是一個鏡子,它是一個灰塵,它後來才有。

好,這個就是我們把一些臨終可能出現的障礙,包括業障、魔障都先跟大家帶過一遍,你事先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你只要了生死,當你想要離開三界的時候,這兩個都會出現。師父的建議是,最好讓它早點出現,早出現對你有利。在你身體健康,在你內心寂靜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就把業障跟魔障先處理掉,這樣會比較好。

好,我們這個課就上到這,最後回答三個問題。請說【學員提問】:師父吉祥,阿彌陀佛,請問師父要是去一些道場參加法會和共修、誦經,那裡方方面面的一些不如法,有佛友說只是依法不依人,沒關係,會有什麼過患嗎?請師父開示,謝謝。

【師父回答】:不如法那得要看程度,我們修行一定要有個底限,對不對?如果他已經邪知邪見,那當然就……佛法是這樣,不如法有兩種:一種只是道不同。他可能修的不是淨土宗。對你來說這個法跟你不相應,但是他還是佛弟子,他講的還是佛法,這個道場還是可以護持。佛法的底限就是,你的思想不是佛弟子了。你講感應神通,對師父來說,感應神通是我的底限。任何一個人跟師父學法,師父都沒有意見,但是師父的底限就是,你不能跟我講感應神通。因為你講感應神通,就不是佛弟子了,你是外道種性了。我怎麼可以跟外道種性往來呢?

就是說正知正見是我們的底限。在正知正見的基礎之下各有表現,你喜歡持咒,他喜歡拜懺都沒關係。本來佛教就是方便有多門,佛教是有包容性的,各取所需。但是你的思想是邪知邪見,對不起,那你就不是佛弟子了,咱們倆個道不同。所以我們是有一個底限的,知道吧!底限就是起碼你是正知正見。

至於,你也正知正見,我也正知正見,你喜歡修什麼法門那叫互相尊重,沒關係。你覺得他的課程,這個法你有需要你就參加,這個不需要你就不要參加,沒關係。但是如果是邪知邪見,那就拒絕往來各走各的。因為佛法對初心菩薩還是要保護,因為我們善根,菩提幼苗栽培不容易,你到了邪知邪見的團體,你度不了他,結果他把你給影響了。

所以菩薩戒對於初學者,它為什麼不允許你跟外道往來,因為你會受他影響。很奇怪,佛弟子跟外道在一起,往往不是你度他,你被他度走了,很奇怪。因為外道合乎我們的人性,就是跟我們過去的習性比較接近,佛法往往是違背我們習性。因為我們認為生命是常的,佛陀說無常。我們認為生命可以主宰,佛陀說生命不能主宰。所以你要建立這種逆生死流的思想,本來就很不容易。你本來在建立佛法正知正見就充滿了掙扎,結果你倒好,去參加外道的團體,你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嗎?是吧!你的善根沒有到堅固的程度。所以菩薩戒保護,就是菩薩戒,初心的菩薩你只能跟同見同行的菩薩往來。因為他怕你的思想受到影響。好,第二個。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師父前天講到,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只要有願力,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如果弟子念其他佛或菩薩名號,或修其他法門,比如持咒、誦經,而將功德至心迴向極樂世界,也能往生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師父回答】:不是這樣子,你們誤會師父的意思了。師父是說,你媽媽已經改不過來了,對不對?你媽媽八十幾歲了,她念了三十幾年觀世音菩薩,你教她念阿彌陀佛,她肯定跟你鬧翻,對不對?她改不過來,你只好順她。就改變她的思想,但是你現在改得過來,你現在有選擇,當然念阿彌陀佛。

就是說她改不過來了,她八十幾歲你要讓她怎麼改呢?她一路念觀世音菩薩念習慣了,對不對?但你那麼年輕,剛開始,觀世音菩薩你也沒有念的很深,對不對?你一天念個幾聲,還可以改,趕快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正修。你感應道交,跟誰感應道交?當然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感應道交。

所以如果你現在才剛開始修學,當然要選擇一個捷徑,念阿彌陀佛是捷徑。所以你不要誤會師父的意思,師父就是說她已經改不了,沒辦法了,那就算了,改變心態比較快。如果你還年輕,師父的建議是,諸法因緣生,每一個佛有他的因緣,阿彌陀佛的因緣,從往生的角度是最有利,從往生的角度。當然你要想消業障,你念地藏王菩薩、念觀世音菩薩都一樣,從消業障的角度念佛菩薩都有能力。但是從臨終接引的角度,當然念阿彌陀佛最有利了,師父這個意思。好,第三個問題。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淨土法門通常講往生三資糧,是信、願、行具足,而聽師父剛才的開示提到,念佛人如果能衝過色、受、想陰,往生就有把握,而大部分淨土行人是沒有學過《楞嚴經》,這樣的要求對淨土行人是否過高,請師父進一步開示。

【師父回答】:如果你今天不了解,那就看運氣了,也有人衝得過去,也是有。但是,你事先知道對你有利。反正你往生就是一個生命的改變,什麼叫往生?我講一下,就是說你本來的跑道是在娑婆世界,是吧。結果你要換到極樂世界的跑道去,娑婆世界是一個有漏國土,這個大家可以同意吧,對不對。極樂世界是一個無漏的功德,它不是業力所感,那是彌陀本願創造出來,那種清淨無漏的功德,那是一個淨土,娑婆世界是一個穢土,所以這兩個是一個很大的生命的改變。當然你說有些老菩薩,他沒有懂五陰。如果他的信心很堅定,願力很強,他也可能衝得過去,那就各憑本事。

你反正五陰一定要改變,五陰改變的過程,它一定會反彈。至於你用什麼方式;就是反正這條河你一定要衝過去,它波濤洶湧,你自己游泳過去,你坐船過去,用什麼方式沒關係,你只要能夠成功就可以了。所以,沒有標準答案,這樣懂嗎?

但是,你知道的越多對你越有利。因為你知道你遲早要面對什麼,會增加你的成功率,這樣懂嗎?增加你的成功率。不過成敗還是看你臨終時候,你的正念跟你的決心,這是成敗的關鍵。但是你對五陰更了解,人都是這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對對手了解,你知道它是虛妄的,對你是有一定加分效果,對不對,一定有加分效果。不是說你聽了五陰以後,就一定成功,不是的。加上你的決心,你的正念。

你今天要改變五陰,就是你要厭離娑婆,你要拋棄你過去的身心世界,這個身心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越了解它,面對它的時候你更有底氣更有信心,是吧!就這樣子。所以教觀、教觀,教理懂得越多,你觀照更深入,看事情看得更透徹,所有的修學最大的障礙是什麼?你們知道嗎?叫做愚癡,就是你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你心裡就害怕。我怎麼念佛會出現這種事情?這種事你去問別人都來不及了,因為五陰魔境要侵入是當下的。你說,我趕快去打電話給我師父,看看是怎麼回事,我問你,你臨命終你去給誰打電話。

所以你對你的身心世界了解越多,它反彈的時候,你越有把握,就這樣子。很多事情你看透了,它就不是什麼障礙,但是你如果不知道,因為障礙都是自己生起的,你就害怕,害怕你就失敗一大半了,你一害怕,你的信心就動搖,信心動搖就傷害你的願力,信跟願是互含互攝,信心一動搖就傷害你的願力,你起一個念頭說,我到底會不會往生,就全部都崩潰了。

所以有時候五陰對你的傷害,它可能從一個點破壞,它破壞你的信仰,破壞你的願力,最後你佛號全部崩盤了。那你今天如果能夠知道,真如本性是如此的強大,五陰是如夢如幻,它出現的時候,你那個信跟願兩根柱子站著非常堅固。所以你懂得越多,對你的佛號有強化的效果,它不容易受到干擾,你知道吧!因為你狀況越清楚,你這個佛號越有信願,力量越強。反正你一定要面對,所以你早點知道對你有好處。

我們破障篇就上到這,感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好,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