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禪觀與淨土》破障篇,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七面,我們看丙四的明行陰境。

我們這一大科講到破除五陰的魔境。一個佛弟子,當我們下定決心要解決輪迴的問題,要解決生死的問題,你第一個要面對就是你當下的五陰身心世界。因為你所有的造作,拜佛是誰?當然靠五陰在拜佛,念佛是誰?也是靠你的色受想行識在念佛,所以你生命當中所有的工具就是五陰,離開五陰就沒有了。

但不幸的是這個五陰是怎麼來的呢?在《楞嚴經》上說,於妄想中立因緣性。就是我們沒有學佛之前就有五陰了。因為我們前生一種堅固的妄想,創造了業力,而這個業力把今生的五陰給變現出來。

當然,談到妄想,就有好妄想,也有不好的妄想。可能你前生妄想的主流,是佈施的妄想,所以你今生變出一種富貴美好的色受想行識;當然你也可能起慳貪的妄想,那你今生就是一種貧窮卑賤的色受想行識,所以妄想有好有壞。但是妄想有一個共同點,為什麼叫妄想?就是攀緣心,有所得心。所以我們在因地創造今生五陰的時候,它是一種有漏的私心。你前生佈施的時候,可不是為了無上菩提而佈施。你還記得嗎?你前生佈施的時候,是希望能夠因為佈施創造來生的快樂,你帶有私心。這個善法帶有有漏,所以今生的果報,得這個五陰的時候,對不起,因地有漏果報變成有漏。所以我們今生,除了你是聖人,凡夫的五陰都是有漏,也就是說這是不能用的。

那現在問題來了,我們修行要靠現在的五陰,而這個五陰是有漏,所以《楞嚴經》說,根本成妄。就是說如果你不改造五陰直接念佛,會有什麼後果?因為你這個五陰創造的過程是有漏的因地,就好像蒸砂不能成飯,你拿砂去煮,煮了半天叫做熱砂,它不會變成飯,因為砂非飯本,因地不對。我們沒有看到一個有漏的因地,可以創造無漏的功德,沒有這回事情。所以我們在走上菩提道的時候,開始怎麼樣?破除現前有漏的五陰,把它轉成無漏的五陰。所以一開始是修空觀的智慧,來消滅前生留下的一種有漏的五陰。

現在就有個問題了,五陰是我們前生形成的一種堅固的妄想變現出來,某種程度帶有我們很深的、親身經歷的人生經驗,有我們熟悉的想像,有我們熟悉的回憶,有我們熟悉的感受,全部都蘊藏在五陰裡面。我們所有過去美好的回憶,痛苦的回憶,都在現在的五陰當中。所以消滅它就不是那麼容易,它會反彈,它會現出五陰魔境來干擾你。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知道這個問題。

什麼叫五陰?一句話就講完了,你所有的過去就是五陰。你這件衣服穿得這樣久,突然間要把它脫掉,所以它的魔境會出現,就是因為跟你太熟悉了。但是,成敗就在一念間,當五陰魔境出現的時候,表示你即將改變。如果你走過去,那你從此以後海闊天空,真正的揮別過去。恭喜你,你走出了過去,你就是一個新的脫胎換骨。你面對五陰魔境的時候走不過去,打回原點,甚至於更糟糕。所以往往在成敗的一念之間,這是要事先知道的。

當然你今天如果是不了生死,今生只想追求安樂道,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在有漏五陰裡面積集一點善業,你根本不會碰觸五陰,那你什麼事情都不會有。你今生只想去做一點慈善事業,也不去動搖你過去生的根本,你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但是你就繼續輪迴了。所以你一旦是要改變你生死的軌道,從有漏的軌道轉成無漏的軌道,那你遲早要面對你五陰的問題,就你遲早要面對你的過去,遲跟早而已了。

丙四、明行陰境(分二:丁一、總標陰相;丁二、別示魔境。)

好,我們前面講到色、受、想,現在看四、行陰。丙四的明行陰境。這個行陰,相對於色、受、想,它的行相比較微細,它是一種剎那剎那的生滅相。不像前面的色身,就是一個很粗重的肉體。感受,也是一個很粗重的一種情緒;想像,也是心中很多很多的取相分別,色受想都是一種很粗顯的相貌,相對來說行陰非常微細。

我們看丁一的總標行陰的相狀,行陰相狀裡面先看第一段、正示行陰的區宇,看經文。

丁一、總標陰相(分二:戊一、正示行陰區宇;戊二、懸示行陰盡相。)

戊一、正示行陰區宇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當我們把色、受、想三種粗重有漏的五陰調伏以後,接下來行陰就現前,什麼叫行陰呢?「生滅根元 從此披露」。我們凡夫要輪迴,一定要有一種生滅的力量。就是生起又滅掉,生起又滅掉,它不是一條線的,一條線就真如本性了,就是不生滅了,輪迴它一定是要有變化才會輪迴。所以變化當中,它就是一種生跟滅的結合,這種生相跟滅相兩個結合起來,它同時就出現了。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十方眾生種種的「畢殫其類」。你看到了輪迴的真實相,就是為什麼會輪迴?簡單講,因為我們心不斷的變化,所以會輪迴。

我們的心不管起善念,不管起惡念,它有時候生起,有時候消失,有時候生起,有時候消失,它不像佛陀,佛陀的心一旦生起菩提心,他的菩提心是永恆的,它不生也不滅,不垢也不淨,不增也不減。凡夫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所以這就是一個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們的心變化、動盪。

這個時候,「雖未通其各命由緒」。雖然他看不到生命的差別因緣,但是已經看到生命的共同點,就是一種生跟滅兩種相狀的結合。講一個譬喻,就好像一匹強壯的野馬,它無止盡的奔騰在廣大的草原當中,這個就是行陰。這個馬就不斷的跑,不斷的跑,整個六根的果報的根本,這個就是行陰區宇。

行陰是這樣子,一般會在行陰產生執著的就是外道。因為外道他喜歡禪定,這大家都知道。他不是要追求涅槃是追求禪定。外道修禪定的時候,當然第一個、他非常討厭色身。一塊肉在這裡讓我很難寂靜,這個色身是很粗重,它障礙禪定,所以他就訶責色身,這個色陰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他就把色陰給滅了。色陰滅以後感受就出來,他看到自己的感受情緒變來變去,他也很討厭感受,結果他也把感受給滅了。感受滅了以後變成想像,東想西想也障礙禪定。所以他整個修學,他是用禪定把色、受、想都滅了,因為這三個是嚴重障礙他內心的寂靜。

到了行陰的時候,他要中招了。

因為行陰不障礙禪定。它的形相非常微細,比禪定還微細。所以外道當他克服了色受想以後,因為他沒有修佛教的空性智慧,他只是用禪定壓住,如石壓草的壓住色、受、想;到行陰的時候,它是一個非常微細的我愛執,所以他這個時候就會陷在行陰。你看《楞嚴經》裡面的行陰的魔境,全部是外道中招的。凡夫你一旦走過色、受、想,行陰就不容易中招了,可能在識陰,凡夫的五陰魔境會陷進去的。「色、受、想、識」這四個;行陰陷進去的絕大部分都是外道,你看它十種都是外道。好,我們看行陰的窮盡相狀,看經文。

戊二、懸示行陰盡相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消滅行陰只有一個方法,修我空觀,沒有其他方法。行陰天不怕地不怕,它不像色受想,你用禪定可以滅它。行陰它比禪定還微細,你滅不了它。所以入了行陰的時候,一定修我空觀法空觀才能夠破壞行陰。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這種微細的剎那剎那生滅的相狀,你能夠性入元澄,透過我空法空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個時候就把生滅的行陰,回歸到一念的寂靜的心中。在一念的心中消除無始的波浪,生滅的波浪,把這個波浪化為平靜的海水,這個時候行陰窮盡。

這個行陰是非常麻煩的一個東西,它形相微細很少人會覺知。但是它又對我們的整個生死輪迴,產生關鍵性的一個主宰,它就是一種主宰性。唯識學給行陰講一句話說,行陰壞就壞在它是一個內外的橋樑。這行陰不滅,向外干擾第六意識的想像,讓想像變成有漏。你佈施,持戒本來是一個美好的事情,但是因為你這個行陰的我執,變成所有的佈施通通是一種帶有私心的有漏行為。向外干擾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向內干擾第八識。它把第八識有漏的業種喚醒變成業力。你本來念佛念得好好的,你那個業力都快要沉澱了,可以帶業往生了,你晚年的時候強作主宰,什麼事都想管,結果你又把業力給激發起來。

所以這個我執是很不好的東西,不管淨土宗的帶業往生,不管聖道門的了生死,這個行陰,這個我愛執是一定要面對的。但是它的問題,它非常微細。好,我們看它所產生的魔境,看經文。

丁二、別示魔境

◎計五現涅槃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分別其相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好的,五陰的魔境有三段,主要講到是執著五種的涅槃,我們看他是怎麼執著的。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一個修習止觀的人,他可能是凡夫,也可能是外道,但這裡指的是外道。「堅凝正心」,他開始收攝身心,所有修行都一定要收攝身心的。他經過了色受想以後,他的特點,一個人超越了色陰、受陰、想陰以後,魔不得其變,外魔不敢干擾他了,也沒有這個本事干擾他了。因為一般到了行陰,他的禪定轉深,禪定都非常深了,至少初禪以上。魔王都是欲界天的,當然不敢去碰初禪以上的人。

所以一旦你如果到了行陰現前,你在打坐的時候,看到你生命的一種微細的生滅相,恭喜你,你已經成就禪定了。所以外魔不可能干擾,你的問題在於內心的妄想執著。

「窮生類本」,這個時候你看到了的輪迴的真實的根本。那種生、滅不斷變化的現狀出現,你就在觀察這種微細的生跟滅的時候,會發覺生命是相續而變化,變化而相續,一種微細的水流。這個時候,外道只有經過禪定的訓練,沒有經過空觀的訓練。所以他在看生跟滅的時候,「於後後有生計度者」。他對未來的生命,就有新的解讀了。

後後有。為什麼叫有呢?我們解釋一下。本來在行陰的時候,他看到兩個相狀,一個生相,一個滅相,對不對?他看到生跟滅兩種相狀,有一種人對「生」產生執著,就是這個念頭滅了以後它又生,在生的當下他執著,這是第一個有,後後有。有一種人是在生跟滅的時候,他對於念頭的「滅」的那一當下產生執著,就變成於後後無。於後後有產生執著的叫做什麼,常見;於後後無產生執著的叫做斷見,就這兩種。外道的思想沒有中道,要麼執著有,生命畢竟有,要麼就畢竟無。這個人是對後後有,生跟滅的時候他對這個生相產生執著,所以就產生了五種涅槃論,這種涅槃不是佛弟子的涅槃,是外道自己創出的涅槃。

我們看他這個五涅槃論指的是什麼東西,看第十八面。

第一個涅槃,他認為「以欲界天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外道在禪定的時候,他看到生相喜歡生相。喜歡生相的時候他就執著後後有。第一個、他認為欲界天就是涅槃,原來佛陀說的涅槃就是欲界天。為什麼?欲界諸天他心想事成,壽命久遠。

諸位,天界的快樂跟我們凡夫的快樂是不太一樣。我們凡夫是拖了一個臭皮囊,所以我們享受快樂的時候有很多障礙。第一個、老。第二個、病,身體病痛。你福報再大身體病痛,你所有的快樂都不可能成就了。諸天可不是這樣,諸天一生不會生病,身體特別健康。而且娑婆世界人道的快樂,你要去勞動去追求,去工作去換取快樂。諸天不用心想事成,他念頭一動,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以諸天的快樂相對人道來說,他有自在力。人道的快樂是有障礙,你很努力的工作去換取快樂。

所以,相對來說,諸天的快樂,外道覺得這個快樂,好!他認為這個就是涅槃,心生愛慕。第一個、他把諸天五欲的快樂當成涅槃,這個第一種論調。

第二個、把初禪當涅槃。當然,欲界天的快樂要跟初禪比,經典說,國王跟乞丐相比了。因為欲界的快樂,它有得失的問題。欲界的快樂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天人沒有安全感。他雖然很快樂,什麼東西都是現成的,他也不用工作,身體也不生病,但是他知道這個快樂有一天會失掉,所以享受快樂的內心深處心常憂愁。因為他看到隔壁的天人死掉了,他看到後面的天人哪一天也不見了,他就知道有一天會輪到他,所以諸天的快樂是心有憂愁。但是初禪,心無憂故。得到禪定的人,他的心安定了。所以這個離生喜樂地,有一種人就認為初禪就是涅槃,為什麼呢?它沒有欲界的憂愁。

或者以二禪,定生喜樂地。二禪當然禪定更深,他已經沒有初禪擾動的身心粗重之苦,他不但沒有身苦,連心苦都沒有,所以以二禪為涅槃。

或者以三禪,有為快樂三禪是最殊勝了。因為三禪是離喜妙樂地,他把那個粗重的喜悅捨掉,只要微細的妙樂,三禪是最快樂。

或者是以四禪,外道很多都是以四禪。因為四禪認為說,我連快樂也不要,因為快樂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擾動相,我要的是寂靜。所以四禪是苦樂二亡,他把喜悅、快樂也捨掉,他就享受那種捨受,那種不苦不樂寂靜的捨受。

當然這個都是三界的果報,都是要輪迴的。外道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他把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做五涅槃,所以「迷有漏天,作無為解」。把有漏的快樂,當做出世的解脫。把五處的安穩,當作是正式的清淨的功德。如是循環五究竟處。所以他的生命,因為禪定的福報,他就在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在這些地方循環的享受快樂,等到福報享盡,墮落輪迴。

所以結論,「由此計度五涅槃論,墮落外道,惑菩提性」,傷害你的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於有漏的五陰中安立五涅槃論,這是一種心顛倒,是錯誤的認知。

這個行陰是這樣子,行陰就是兩種相狀。就是剎那生、剎那滅,樂觀的人,對生命有期待的人,就你這個人個性就是樂觀,看到行陰以後,往往會執著那個生相,你會忽略滅相。悲觀的人在看到念頭生跟滅的時候,會執著那個滅相,就產生斷滅見。就是人死如燈滅,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也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當然這個就是在學習止觀之前,都沒有建立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實相,所以在整個行陰現前的時候,產生了錯誤的判斷,這是行陰的魔境。

丙五、明識陰相(分二:丁一、總標陰相;丁二、別示魔境。)

丁一、總標陰相(分二:戊一、正明識陰區宇;戊二、懸示識陰盡相。)

好我們看最後一個,丙五的明識陰相,識陰相,先總標陰相,這個地方分兩段。先看第一段正明識陰的區宇,看經文。

戊一、正明識陰區宇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一個人突破了行陰,這個人基本上了分段生死了,他要面對的是另一個——變易生死。所以識陰基本上已經是不障礙三界的分段生死了。淨土宗你能夠修到識陰,就可以很輕鬆的帶業往生了。你只要行陰一過,後面這個識陰破不破都無所謂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把識陰講出來,還是要解釋一下識陰,什麼叫識陰?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一個人突破了色身的執取,突破了感受的執取,突破了你的想像的執取,突破了你那種生滅念頭相續的執取,恭喜你,進入到一種寂靜的狀態。這個寂靜就好像涅槃天,這個天空太陽即將出來,但是還沒有出來,將大明悟。就是那個空中的太陽即將出現,那種中道的真如光明即將出現。就好像雞叫的最後一次,表示天快亮了。你往東方一看,雖然太陽沒有出來,但是隱隱約約有一種微弱的光明出現,「已有精色」。這個時候「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六根的攀緣心也全部調伏下來,「內外湛明,入無所入」,內六根、外六塵,也都是一片寂靜。這個時候根塵合為一體,能入所入已經合為一體了。

「深達十方十二類眾生」,看到眾生輪迴的根本,輪迴根本有兩種:粗的是第七意識,就是行陰。細的就是第八識,第八識的輪迴根本指的是變易生死。所以「觀由執元,諸類不召」,這個時候在第八識當中,因為第七意識的行陰被破壞了,所以它只有業種,沒有業行,它這個業種不會轉成業力,因為業力要我執才可以把業種帶動,變成業力。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回歸到生命的共同點,生命的共同點就是寂靜安穩。「精色不沉,發現幽秘」,這個時候精純的光明心性,若隱若現,將現而未現,這個就是識陰。識陰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寂靜安穩的狀態。前面的行陰,還有剎那剎那生滅,到了識陰就是一個寂靜安穩的狀態。好,我們看識陰什麼時候被破,看經文。

戊二、懸示識陰盡相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假設一個人回歸到一種寂靜的識陰當中,他能夠進一步「銷磨六門,合開成就」,把六根的區隔完全破壞。誰說眼識一定要從眼根出來,他可以透過耳朵來看東西,他可以通過眼睛來聽聲音。所以他六根的功能已經是怎麼樣,互含互用,可以互相使用,他可以透過鼻子來看東西,也可以透過眼睛來聞香,等等。

所以他見聞的六根的功能,可以說是互相通用,外在的十方世界跟內在的身心世界,也都是內外明澈,好像一個清靜的琉璃。就表示你識陰已破,當然識陰一破真如就顯現了。

古德在解釋《楞嚴經》的時候,對識陰有一句話說的好。他說【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這個無心指的是誰呢?說的就是識陰。說一個人修行,不斷的都攝六根,不斷的念佛,你念佛是違背你的五陰。因為五陰就是要活動,五陰一個有漏的生命體,它就是希望你越躁動越好,越攀緣越好,來滿足它的習氣,結果你不是,你整天有事沒事念佛。

你這個佛號的寂靜,當然跟你原來的,你穿的五陰衣服違背。兩個抗拒,抗拒到最後當然它不是你對手,真能破妄。哦,色陰消滅了、受陰消滅了、行陰消滅了,進入一種寂靜的狀態。你佛號一提起的時候,一片寂靜。但這個時候還沒有圓滿,為什麼沒有圓滿呢?因為你的妙用沒有生起。所以你要把那個寂靜的狀態再破掉,就恭喜你,太陽出來了。但是很多人會認為寂靜的時候就是圓滿。所以莫謂無心,這是古德提醒我們,【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你真正修到中道實相是:【若時無心無不心】,他是到了真空妙有。

我們前面說過,在行陰產生執著是誰?外道,外道的禪定,所以在行陰裡面中招。在識陰產生執著是誰?二乘人,看看就知道二乘人。二乘人把這個寂靜當涅槃,因為他只要自受用就好,他不一定要產生功德妙用。好,我們看經文。

丁二、別示魔境

◎定性聲聞

心游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迷執成墮

於命明中,分別精粗,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好,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識陰的魔境。這個魔境是怎麼產生的?「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一個人會把行陰滅掉,我們說過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修我空觀,照見五陰皆空,五陰無我。所以他在觀察一切法空的時候,把行陰的生滅兩種相狀都滅了。都滅的時候他進入寂靜狀態,這個識陰沒有破,識陰現前所以「精妙未圓」,他進入一種寂靜的識陰。

他進入識陰以後做什麼事呢?二乘人,我們看二乘人在識陰裡面做什麼事。「於命明中,分別精粗」。他就在一念寂靜的第八識中,開始思惟觀察人生的精妙跟粗重的問題。什麼叫精妙呢?他的結論是苦集滅道,道滅二諦,你修學聖道成就涅槃,這個叫做精妙。你輪迴生死,苦集二諦,叫做粗,或者「疏決真偽」,他認為道滅二諦是真實的功德,苦集二諦是虛妄的假象,所以他就分別人生有各式各樣的有漏因果跟無漏因果,因果相酬,人生因為苦集二諦成就了有漏因果,因為道滅二諦成就無漏的因果。所以唯求感應,他希望能夠跟道滅二諦產生感應。

這種思想從小乘法是對的,小乘法就是要取捨,小乘法就是二分法,我討厭生死,喜歡涅槃。但是從大乘的角度,這個是違背大乘的中道實相。大乘實相是你不能把生命切兩塊,大乘佛法是中道,就是不取生死、不入涅槃,它要中道實相。現在你要放棄生死,追求涅槃,這個從大乘角度來說就違背中道實相。

所以他過度的「見苦斷集,證滅修道」,而「居滅已休,更不前進」。他就在寂靜當中,就住在寂靜裡面不出來了,他覺得這個是安穩就夠了。所以二乘人來說,他不需要功德莊嚴,他只要能夠寂靜安穩就好了。以此產生勝解,「是人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比丘,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當然他也付出了代價,他對成佛之道從此斷絕。好,我們看下面總結,

「是則名為第九圓精應心」,在一念的精純的心中,他選擇了偏空的涅槃,所以「成趣寂果」,追求小乘的涅槃之果,違背了大乘中道的圓通思想,背離了大乘的涅槃之城,而落入了偏空的涅槃。

當然這個地方,聲聞人他在寂靜的識陰裡面,他選擇住在上面是有道理的。我解釋一下,就跟你剛開始發心有關係。所以諸位,我們一開始修行,你不要隨便發願,因為你的願一發下去就是一個種子,這影響到你後面的結果,因地心,果地覺。聲聞人跟菩薩種性,在《法華經》上說,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人。同樣佛弟子,根性不一樣。聲聞人在修學,他是以苦諦為初門,所以人修行他是有一個動力的。聲聞人以苦諦為初門,菩薩種性的人是以道諦為初門。這什麼意思?《法華經》在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說我怎麼知道我是聲聞人?就你這個人對痛苦有很大的厭惡,這個厭惡有可能來自你小時候的經驗,也可能來自於你前生的經驗。總之,你非常討厭痛苦,只要能夠離開痛苦幹什麼都好,所以聲聞人的厭苦,極度厭苦激發他的出離心,聲聞人不發菩提心的。說,哎,你這個追求功德莊嚴,對他來說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只要離開痛苦就好了。他看到痛苦的根源是什麼,當然輪迴嘛。你沒有飯吃,你生病,這個對聲聞人來說是小case,真正的根本在輪迴,輪迴不解決痛苦不會結束。你只要還有生命體就一定會痛苦,沒有例外。就是你的三界果報,只要你還在得果報,不管得天的果報,得到人的果報,你就有痛苦。

所以聲聞人,他今天願意努力放棄了所有的快樂,他願意努力修學,就是因為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就是一個概念,我要解決痛苦,要解決痛苦我就要解決輪迴問題,所以他以苦諦為整個生命的主軸的時候,對於功德莊嚴,你跟他講極樂世界什麼依報莊嚴,正報莊嚴,他完全沒有好樂心,他追求是一種人生的寂靜安穩。他只要說,我沒有太大的志向,只要痛苦不要來干擾我就好了,只要我沒有輪迴現象就好。

所以《法華經》把他叫作志向卑劣,他沒有偉大的志向。當然他可能以後遇到佛陀,佛陀會跟他開示說:你這樣子不對的,你的真如本性這麼好,這麼具足,你要把它開顯出來,要不然你可惜了。當然到了法華會上佛陀會有辦法引導他們回小向大,但是在楞嚴會上的意思就是說,這種人會落入涅槃的寂靜,跟他因地有關係,個性有關係,討厭痛苦。

菩薩不是,菩薩的修學是什麼動力?好樂功德。對了,對菩薩來說痛不痛苦無所謂。痛苦,可能他認為反而是一種對我的激勵。所以,菩薩對痛苦是有免疫性的,知道吧!他是看到六度的功德,追求功德,菩薩一開始是有所得,沒關係,剛開始都是從有所得心下手。所以菩薩是發菩提心的,他要成就無上菩提。這就是為什麼菩薩修行到了識陰的時候,他很快走過去,他知道這個寂靜對我來說,不是我要追求的,我要追求的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我哪是那麼小的志向,追求一個寂靜就算了。所以菩薩到了識陰的時候,對他來說很輕鬆走過去了。

菩薩道最難調伏的五陰,就是前面三個。諸位,你淨土宗色、受、想這三個陰被你破了,你大概往生就有把握了。這個最粗的,剩下就交給阿彌陀佛了,你帶業往生了。

那麼外道最大的盲點在於行陰,這種生滅相。二乘人最大的盲點在識陰,識陰他過不去的,因為他就好樂這一念的寂靜。所以識陰現前剛好寂靜,剛好滿他的願。所以阿羅漢的涅槃,其實就是一種識陰顯現,還是一個生滅相。

好,這是說明了整個五陰。對我們凡夫人來說,當然我們要面對的就是色、受、想。第一個、對物質的貪著;對感受的在乎,你太在乎感受要牽動業力的;你太在乎你的妄想,打一個妄想你就要滿足他,那你這個正念就很容易破壞。所以一個人佛號能夠堅固,臨終的時候你提起佛號不受干擾,起碼你要調服三陰。

色陰——你在臨終的時候,身體不管怎麼折騰你,你不為所動,你已經擺脫了色陰對你的干擾。這個色身就是一塊肉,我這個一念心超越色身。

感受——你觀想感受都是暫時的,它一下子舒服,一下子痛苦,你別管它,生滅法。

第三個,想像——你能夠擺脫色、受、想,你這句佛號就不容易受到干擾了,就非常堅固了。

好,以上講到五陰魔境的差別。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