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起貪慾、憂愁、瞋恚、睡眠等,諸障道法。
簡單來說,只要這種五塵的境界,目的都是擾亂我們,使令我們失去善法,起諸煩惱。這個地方的次第,魔要來干擾你,他一定要先讓你分心,一定要讓你失掉止和觀的功德。比如說你現在本來是念佛念得很好,他一定要讓你忘失所緣,你一定要先把佛號丟掉以後,他才能夠進一步破壞你;如果你佛號還在,他不能破壞你。所以令失善法,這一定是第一個次第,魔一定要先想辦法,讓你心中所皈依境失掉,他才能夠採取第二步的行動。
失掉善法以後,你就沒有依靠處了,那你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就任他主宰了,起諸煩惱,都是魔軍。破壞我們這個平等佛法,使令我們生起貪慾、憂愁、瞋恚、睡眠等諸種種的障道法門。
這個地方,魔境有三種:精魅鬼、堆剔鬼和這個魔,有三種魔境。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說,為什麼會有魔和鬼神來干擾你呢?這個人多數邪想坐禪,才會有這種事情。什麼叫做邪想坐禪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個,他當初修止觀的時候,因地發心不正。他修止觀,可能就是要追求神通,不是要追求聖道,無上菩提,不是發這樣的心。你因地的時候就想追求神通,那當然「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等到你有一點禪定的時候,你內心有這樣的一種染污,魔王就會知道了,你就會跟他感應道交了。這第一個,你的因地發心不正。
第二個,就是說你這個人因地發心很正,真為生死發菩提心而修止觀,但是你可能在修止修觀當中突然間生起一個邪念,突然間。我們散散亂亂的人生起邪念,那也沒什麼特大感覺。你內心當中在專注的狀態,那個內心是特別得有堪能性,力量很強,你生起一個邪念不得了。說你這個人開車,車子開得很慢,方向盤稍微有點偏差,無所謂,再開回來就好,反正速度很慢。你開的速度是一百五十,二百的速度,你方向盤一點的偏差都不得了,在禪定的內心當中起一念的邪念,那不得了。 所以就是妄想做禪,才會有這個問題。
《楞嚴經》講到五十陰魔,也是這個觀念。《楞嚴經》說: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你內心當中沒有煩惱活動,外魔不會生起,這個世間上是感應道交。所以這個地方其實面對魔王是不容易,不像前面的堆剔鬼、精魅鬼,你訶斥他就沒事,這個魔王那就不是訶斥的問題。智者大師以下就是告訴我們了,你要先調伏你內心的問題,內魔不生,你外魔自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