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聖嚴法師文章(第2頁)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這是不變的真理。可是,有許多人只看到現實的、眼前的利益...
在現今社會上,有一些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華,出入坐的都是名車,甚至是加長的豪華轎...
所謂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會有情緒,但是在平常生活裡可能還是會有情緒,不過這個...
念佛禪與佛七最大的不同,在於無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應、要迴向願生西方淨土,...
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的確,我國有些人士喜歡如此地批評佛教,因為他們見到佛教的...
諸位要參禪嗎?那你必須提起話頭,放下萬緣。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時也唯有放...
今天講的題目是「鍛煉心」,也就是討論怎麼來鍛煉我們的心。 一、鍛煉 首先解釋「...
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還在當小沙彌的時候,看到年紀上了五十、六十歲的人,心裡總會...
如果我們缺乏生命的意志,並且對生命價值沒有正確的認識,那我們就會生活在煩惱中,...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絡愈來愈複雜,關係也愈來愈疏離淡泊,於是很多人都想遠離塵囂過隱...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
一、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論顯密,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他人對我們是何種態度,都...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每天出門前、回家後,一定會...
答案只有四個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說用慈悲、用智慧來處理我們的人際關係。 ...
雲岩曇晟生重病,道吾宗智問他:「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相見?」云岩答:「不生不滅...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釘子,所謂「眼中釘」,要不要恨上對方一輩子? 碰釘子是很正...
有個父親因長期失業,家庭壓力過大,情緒失控,用滾燙的水,傷及還在念小學的兒子背...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智慧、優...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聞慧, 從聽講開示、看佛經書而摒除邪見,...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為事煩心。無論遇到任何人生難關,都不能因而損傷到健康。...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常想著過去、想著未來,能夠...
生與死,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場。這個主題,...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時常覺得不安全,有次他請我去他家做客,我發現他家窗戶全都裝...問: 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響力,而力不從心或放棄自我,如何轉變此一負面的人生態度?...
要談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從心調整對環境的適應力。以我為例,因為我的免...
某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游泳比賽,由日本選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別是蘇聯、美國...
歌舞倡伎,是娛樂,以世間法來說,人之對於娛樂,是不能缺少的,人類自初民開始,便...
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間。既然你處在現在...
人生觀,本是哲學名詞,是指對於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個人對於處世的態度。可因各人...問: 有人因為被朋友傷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情和需要掌握的原則? 聖...問: 芸芸眾生中,良師益友如何尋覓?結交「益友」的標準為何?有了這些朋友,我們就會不斷的進步嗎? 聖嚴法師...
有些佛教徒問我說,把佛法用在工作場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讓忍耐、不與人爭;而且...
謙恭不是一種表面姿態,而是一個人內在品德和修養的高度表現。 聖嚴法師 佛陀說:...
佛教徒常常發願,一般人則常常發誓,那麼發願與發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願都...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會裡才需要,在古代的社會也同樣需要。未來的世界究竟...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東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
世間的人之所以貪財,因為財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份、地位的陪襯。古人說:有錢能使...
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風水的原則,這些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聖嚴法師表示,現在社會普遍有種不安定感,這種不安定感是由每...念佛與持咒,本來源於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淨土教法及密宗教法獨立成派之後,便與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體...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起很多麻煩。佛教有所謂的妄語,不論是一般人喜歡聽的虛偽奉...一、禪是什麼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並不離開禪;禪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從禪而獲得;禪...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這是學佛修行的基礎。 (1)戒:...
很多人都知道,把錢放在自己家裡並不保險,因為可能會被小偷偷走,也可能被一把火燒...
人類的欲求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私自利的貪求,這種貪求會讓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
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觀世音菩薩由於修習《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證入諸佛智慧、妙覺本體。我們又該如何修習、契入這個法門呢? 耳...
在《雜阿含經》卷三三第九二七經等的規定,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稱為五法具...
問: 日本有年輕人透過自殺網站相約自殺,而台灣也有自殺網站,既然人生是苦海,為...問: 網絡為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例如上網查資料、購物已成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近來網絡交友也大為流行,...
一、共修念佛 當我們要來寺院念佛的那一天,應該從早上就開始作好身心的準備。這一...
一、建立婚姻的共識 我們講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從你們兩個結婚開始,就是一個佛教...
原則上說,不殺生戒的重心在不殺人,所以,殺人是重罪,殺其它動物是輕罪。眾生固然...
禪宗所說的悟,是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
婚姻暴力不是現在才有,在中國歷史上,古小說中,都有描述類似的問題。 發生婚姻暴...
許多慢性病,都是由於生活壓力和精神緊張所引起,透過禪修,能令身心放鬆、平衡和促...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心就在做什麼;手在做什麼,腳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禪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次的信仰心,因為信仰本身是屬於感性,而禪修的人,多重視自...人世間有很多人都能夠忍苦耐勞,即使在非常艱苦的生活狀態下,還是過得很快樂。孔子的學生顏回住在窮困的陋巷里,...我們現在每一個念頭都與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經開悟無煩惱了,而我們卻仍被煩惱所遮蓋。念頭的本質都是相同的,...有位女士的說話音量驚人,即使只對一、兩個人談話,也是非常大聲,尤其是在群眾中,只要她講話,別人的聲音都聽不...「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此句節自傅大士的禪詩。 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時代的...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振錫揚瓶,繞祖三匝,六祖說:「沙門應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是來自何方,...問: 有句玩笑話:心臟本來就是偏一邊,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對父母來說,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父母該怎麼培育孩子? 聖嚴法師答: 對孩子而言,有個懂得他們...問: 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我們可否用佛教的義理和智慧,建立新的親子關係和觀念? 聖嚴法師答: 當孩子小的時...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情的本質是什麼呢?此外,眾生皆有情,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情...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卻是沒有福的人。我們現在提倡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六和敬」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基本原則一共有六個項目,分別是︰身和同住、...團體的領導者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權威型,在他的領導下,部屬多半敢怒不敢言,不敢不接受領導,因為不服從的話,也...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道人才在哪裡,我們可以針對工作的性質與內容需求開出條件,...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對人對己都有傷害,應該加以避免,辦公室裡卻仍然常常發生言語暴力。...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閑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真、全神貫注於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換取金錢,因此而失掉了身...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同時物質慾望太高,以致於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勞頓。長期生活...我常說:「工作要趕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雖然速度要快、進度要趕,但是工作的態度及心情不能著急。有人看...我們做事情要有效率,但並不是急著追求效率,面對工作的態度是「要趕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時間之內,衡量自己的能...我常勉勵人︰「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然而,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是為什麼而忙,...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庭裡的和諧,內心裡雖然波濤洶湧,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靜地...最近幾年來,失業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說與經濟不景氣有關。其實,人力需求減少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因為公司經營...受到中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觀念的影響,很多年輕人剛出社會就躍躍欲試,想一圓老闆夢。其實年輕人畢業後馬...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想像,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經、拜佛、閉關、打禪七等行門的修持,這其實只說對了一半。佛法...佛法講「正命」,所謂正命是指正當的工作、正當的職業。正當的職業必須符合幾項基本條件: 第一,不可對人、對眾...青年朋友乍入職場,年紀輕沒有經過磨煉,比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這種反應...有句話說:「畢業即失業」,就業問題經常是社會新鮮人最大的困擾。在美國,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會向政府貸款...被上司賞識、陞遷,本來是件好事,卻惹得同事眼紅、流言不斷。該如何化解,改變人心? 人事陞遷可由三方面來談。...道信禪師十四歲就出家了,他一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但願大師慈悲,能教我解脫的法門。 三祖就問他:是誰把你綁...(一)前言 很多人以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張有家庭,不希望人家結婚,這好像是說,信了佛教的人都應該出家,這...曹山本寂禪師的《語錄》記載:一次,有僧問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請您老人家替我醫病。曹山禪師回答說:我不醫。僧...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隨著佛法的興盛,學禪打坐的風氣也越來越流行,可是,禪宗有一句口頭禪「開悟不靠腿,說法不在嘴」,可見得開悟不...聖嚴法師教人對付生氣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腳底、數呼吸、念佛號都是,但要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這個世間...(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問: 您怎麼看安太歲、點光明燈這類民俗?在這個科學年代還有價值嗎? 聖嚴法師答: 凡是宗教信仰和民俗的現象...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如何花錢花的有意義

如何化解當下的情緒

念佛禪與佛七的不同

【推薦】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如何鍛煉我們的心

【推薦】你在苦中作樂嗎

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推薦】貧不等於苦,富也不等於樂

【推薦】「怨憎會」與「愛別離」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推薦】11種念佛的方法

要如何化解情緒呢

不要老是生活在懷疑之中

如何使人際關係不複雜

在不生不滅處相見

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

不拔眼中釘

小不忍則亂大謀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推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

【推薦】不眷戀,也不逃避

遇到任何難關,都不能損傷到健康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生死的體驗及觀察

想做就做,想丟就丟
如何轉變負面的人生態度

不要老回頭看過去的痛苦

樣樣與他人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推薦】佛教戒律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克服憂慮和疑慮的最好方法

【推薦】人生觀的四個層次
交朋友時應注意什麼事情和原則
良師益友如何尋覓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推薦】謙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發願與發誓

如何提升人品

從禪修立場使得自我消融
想賺錢要靠努力與福報

命可以算嗎

聖嚴法師的三個安心法
念佛與持咒有何不同
淨化我們的語言,減少口舌是非
從小我到無我

戒定慧三學,學佛修行的基礎

錢要放在哪裡才保險

爭奪的心總是讓人痛苦

智慧與福報
透過聲音使心靈穩定下來

在家居士應具足的五個條件

聖嚴法師關於自殺的問答
對網絡交友應抱持什麼看法

三種念佛的方法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殺生的定義和範圍是什麼

禪的方法和求生的願力兩者並重

婚姻的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