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本源法師文章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眾生欲除苦,奈何...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上竄下跳,流蕩散亂;又像脫韁...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我們的生命體,它是會生滅變異的,它是諸行無常的,你現在的身心狀態,你不可能經常...南宋詞人辛棄疾曾感慨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確,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奏...問: 在菜場面對許多物命,自己無力救度,當如何處置? 本源法師答: 《梵網經》...我們做了各種夢以後,心裡就會牽腸掛肚,想要找人來解夢吉凶。《善見律》云:夢有四...問: 請來的經書該如何擺放?暫時不用的話又該怎麼處理? 本源法師答: 《金剛經...煩惱濁,天台宗稱之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貪瞋癡慢疑五鈍使為體。五即五種煩惱...在毗奈耶雜事卷一三中,比丘分為五類:經師、律師、論師、法師、禪師。善於誦經的為...這個地方講五陰無我,也就是講前面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為什麼這...【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園寺,平常修習極樂淨...佛教認為,三界沒有究竟永恆的快樂,苦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佛陀在經中告訴我們,人生...很多人問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舉行開光儀式,如果缺少這一步,所供養的佛像...問: 助念對於往生西方到底起什麼作用? 本源法師答: 助念顧名思義即幫助臨終者...修學佛法的次第依次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親近善知識,第三、聽聞正法,第四...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他來到這個世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我們知道須菩提尊者,他不是一般的人,他解...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前面我們講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了。慧眼是斷除見思煩惱,證得...我們再看什麼是天眼。天眼是修學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報,天眼是天人所具足的眼界。這...我們講肉眼看問題,肉眼是我們凡夫所具足的眼睛。從空間的角度來講,他只能看到視野...我們講業障通常包括了三大類,哪三大類?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經常在做佛事...臨終關懷是一種比較人性化的世間法,陪伴臨終人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讓一個生命減少...我們要知道,財佈施有兩種,一種是外財佈施,一種是內財佈施。很多人非常願意外財布...如果一個人修學菩薩道,這個必須要知道:不要著相,要具足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行佈施,...那我們到了臨命終時迷惑,往往有什麼呢?一個覺得自己罪業深重,我這樣一個罪業深重...末法眾生障深慧淺,這個障有外障、有內障,我們先看外障。現在學習佛法,比如我們出...宿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障礙著我們讓我們非常的痛苦。所以當我們念佛,...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個世間所有執著的東西學會放下...【原文】 經言:人之謗我也,出初一字時,後字未生;出後一字時,初字已滅。是乃風...【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園寺,平常修習極樂淨...【竹窗隨筆原文】 世人以不識字、不解事為愚,此誠愚也,非愚之愚也。讀盡五車書①...從佛法的因果關係來講,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以前我也特別不理解,這個捨得...這個地方講到多欲為苦,就是講我們對慾望越執著,就會越痛苦。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當...什麼叫愛別離?相愛的人,結果分手了,這個時候也很痛苦啊。所以前幾天有一位善信到...佛法是福慧雙修的法,福慧兩足方能成為究竟圓滿的佛陀。有人說般若是諸佛之母,那我...我們過去曾經造了很多種惡業,所以感召到種種果報。我們現在身心不自在,什麼原因?...我們學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須心口如一。比如我們念一句佛號,很多人念佛號怎...財跟色這兩種慾望當中,哪一種慾望最厲害?大家深有體會,色慾,對啊。普羅大眾,都...問: 要想成為自己人生的大贏家,該怎麼做?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外在環境又紛繁複雜,該如何做到家庭...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個問題。其實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去...按照佛法來講,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廣闊的視野,淵博的學識,看待問題很有廣度...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成佛要經歷這麼久呢?因為有退轉。就拿現在的眾生...有些初發心的菩薩很執著,會產生很多疑問,佛陀既然讓我們不住相而行佈施,我們什麼...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問: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歸本源?它與圓成佛道是一還是二? 慧律法師答: 天地人合一乃道教和儒家的觀念,不屬於...來自【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來自【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來自【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來自【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原文 【解】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