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轉法輪

指佛說法。佛的教法,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能碾碎一切的煩惱,謂之法輪,故佛說法,度眾生,即叫做轉法輪。...

轉輪聖王

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有四種福報:   一、大富,珍...

轉四諦法輪

佛說四聖諦,教小乘人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使之證悟聲聞四果。...

輪王

轉輪聖王的簡稱,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輪王有四種,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壽增至二萬歲時,鐵輪王出現,統轄南贍部...

輪回

謂眾生從無始以來,輾轉生死於三界六道之中,如車輪一樣的旋轉,沒有脫出之期。...

輪寶

轉輪王的寶器。這種寶器當輪王遊行時,必先自前進,以制伏四方,有金、銀、銅、鐵四種,故有金、銀、銅、鐵四種輪...

迦葉

亦稱摩訶迦葉,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身有金光,映蔽餘光使之不現,故亦名飲光。在靈山會上,受佛正...

迦葉佛

七佛之一。於現世界人壽二萬歲時出世。乃釋迦佛以前的佛。...

迦毗羅衛

國名,即釋迦佛所出生的國家,現在尼泊爾的西部。...

迦旃延

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議第一著稱。...

迦陵

迦陵頻伽的簡稱。...

迦陵頻迦

鳥名,華譯好聲,或和雅。...

迦樓羅

又作迦留羅,華譯為金翅鳥,它取龍為食,為八部眾之一。...

迦膩色加王

原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立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信奉佛教,召集舉行第四次結集,造寺建塔,保護三藏...

金口

1、如來的身相是黃金色的,故其口叫做金口。   2、如來的口舌如金剛一般堅固不壞,故名金口。...

金山

1、(喻)佛的身色。法華經說: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2、指須彌山周圍的七重金山。...

金胎

金剛界和胎藏界。如來的智慧,能破諸惑障,而證實相之理,堅固銳利,有如金剛,所以稱為金剛界,這是表由修而顯的...

金剛

即金剛石,其性堅利,堅故不為他物所壞,利故能損壞他物,故佛經常以之比喻堅利。...

金剛手

手執金剛杖或金剛杵的菩薩。...

金剛山

1、環繞世界的鐵圍山。   2、須彌山。...

金剛眾

手執金剛杵的神祇眾類,亦即金剛神的眷屬。...

金剛智

1、(喻)好像金剛一般堅固的智慧,亦即佛的智慧。 2、(671?-741)為南印度光明國人,幼年出家,後受...

金剛慧

通達事相的道理,而破除諸相的智慧。...

金剛神

執金剛神的簡稱,又名金剛手,或金剛力士等,即手持金剛杵以保護佛法的神祇。...

金剛座

佛成等正覺時的座位,在摩羯陀國菩提伽耶菩提樹下。...

金剛體

好像金剛一般堅固的身體,即佛的身體。...

金剛身

(喻)佛身堅固,好像金剛不可壞。...

金剛定

又名金剛三昧,即菩薩於最後位時,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證得的禪定。...

金剛杵

兵器的名稱,就是現在寺院里韋馱菩薩手里所拿的東西。...

金剛輪

1、金剛的法輪,指密教。   2、五輪之一,即金輪。...

金剛心

菩薩的大心,因菩薩的大心堅固不能壞好像金剛。...

金剛心菩薩

大乘五十二個階位中,第五十一位菩薩,叫做等覺,意思是此覺已經與佛差不多相等了,此時若回顧第十法雲地,已經可...

金剛界五部

金剛界為始覺上轉之法門,轉在迷之九識,成五種之果智,故分類為五部。   一、蓮花部,眾生心中,本有淨菩提心...

金剛後心

菩薩於最後位,斷最極微細煩惱之定,智用堅利,譬如金剛,叫做金剛定。有入住出三心,入時尚居眾生位,出時則成佛...

金剛力士

與金剛神、執金剛、持金剛、金剛羅叉、密跡金剛等相同,乃執金剛杵護持佛法之天神。...

金剛薩埵

菩薩名,因執持金剛杵,故又名金剛手菩薩,密宗以大日如來為初祖,此金剛薩埵為第二祖。...

金剛經六喻

金剛經以夢、幻、泡、影、露、電來譬喻因緣生之法。如夢者,如夢痕之不可捉摸;如幻者,如幻術之暫有還無;如泡者...

金色頭陀

摩訶迦葉的別名,因他的身體呈現金色而且有光,在釋尊諸弟子中,以修頭陀第一著稱,故被稱為金色頭陀或飲光。...

降伏坐

又名降魔坐,即先以右足置於左腿上,再以左足置於右腿上的一種坐法,反之者則叫做吉祥坐。...

降伏法

以威力降伏怨敵或是惡魔之法,如修五大明王之法是。...

青蓮

梵語優缽羅,即青色的蓮花,其葉修廣,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來譬喻佛的眼睛。...

非人

指天龍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非天

阿修羅,因阿修羅的果報似天而非天。...

非色

由四大所造成的一切物質叫做色,非四大所造成的一切事物即叫做非色,如五蘊中除了色蘊之外,受想行識四蘊即是非色...

非色非心

一切有為法分為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非四大所造成的叫做非色,不與心相應的法叫做非心。...

非時

晨朝至日中為時,日中至後夜為非時。...

非時食

不應該食的時候食,即過午之食。...

非梵行

又名不淨行,即不淨的行為,指淫事。...

非有

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緣生法,只有假相,無有實體。...

非有非空

唯識論所說之中道。一切諸法有偏計所執性(凡夫迷於所現之虛妄相,如見繩以為是蛇)與依他起性(因緣所生之法,如...

非有想非無想處

在無色界的第四處,也是三界的最高處,生於此處的人,沒有下地粗想的煩惱,故叫非有想,又叫非想,但不是沒有細想...

非情

指草木土石等無情識的植物或礦物。...

非情成佛

這是圓教之極談。圓教之意,中道佛性,遍於法界,故不問有情無情,悉皆成佛。密教也說萬有本來,為六大所成,不見...

非生非滅

謂釋迦佛之出生和滅度,不是真的生滅,他法身的壽量,無量無邊,但為了教化眾生,非生現生,非滅現滅。...

非想非非想天

無色界共有四天,此天即是無色界的第四層天,也是三界中的最高天,故又名有頂天。此天的禪定,無如下地的粗想,故...

頂禮

以我最高之頂,禮佛最低之足,這是一種最崇高的敬禮。...

頂相

如來的頭頂上有肉髻,一切人天不能見,故名無見頂相,為三十二相之一。...

剎那

華譯一念,指極短的時間。經上說,一彈指之間,即已含有六十個剎那了。...

剎那三世

一剎那之間就已含有三世,即現在的一剎那叫做現在,前剎那叫做過去,後剎那叫做未來。...

剎那無常

謂在一剎那之極短時間中,就已具足生住異滅之四相,變化無常。...

剎帝利

印度四姓階級之第二,華譯田主,或王種。...

人類的感官與外界接觸時所產生的感受。受有三種,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受記

從佛處接受將來必當作佛的記別。...

受隨

受是受持具足戒;隨是隨著戒體而去如法修行。...

受戒入位

受持佛戒,便等於進入了佛菩薩的法位。...

受想行識

五蘊中之後四蘊,此四蘊屬於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蘊。...

變化

轉換舊的形狀叫做變,由無而忽有叫做化。變化是指佛菩薩的神通力,能變化出種種的事物。...

變化生

不須父母之緣而忽然而生之身,亦即四生中之化生。...

變易

變易生死。這種生死是菩薩於三界外心念上生滅遷變轉易的生死,是屬於精神上的生死,與三界內凡夫肉體上的分段生死...

變易身

變易生死的身體,是三乘聖人在三界外淨土所受的正報。...

變易而熟

謂一切法的種子,熏習成熟,由因位變易而成為果報。...

竺摩

(1913-2002)浙江樂清縣人,俗姓陳,名德安,自號雁蕩山僧。為太虛大師之高足,受大師革新思想感染,奠...

竺法蘭

中印度人,與迦葉摩騰,同來中國,宏揚佛法。...

到彼岸

梵語波羅蜜多的義譯,謂越過生死的大海而到達涅槃的彼岸。...

雨華瑞

法華六瑞之第三瑞,釋尊將要說法華經而入於三昧時,天空中即如雨般落下四種的花,叫做雨華瑞。...

枝末煩惱

又名隨煩惱,即依根本煩惱而起之其他煩惱。據俱舍論說有三種,即: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

拈花示眾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說,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請佛說法,釋尊拈花示眾,並不說法,一時百萬人天,皆不解...

撥無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報應的道理。...

呵佛罵祖

唐朗州德山院宣鑒禪師,一日上堂說:我這里,佛也無,法也無,達摩是個老臊胡,十地菩薩是擔糞漢,等妙二覺是破戒...

盲人摸象

這是涅槃經所記載的一則故事:有王告大臣,汝牽一象來示盲者時,眾盲各以手觸。大王喚眾盲問之:汝見象類何物?觸...

耶輸陀羅

悉達多太子的夫人,羅睺羅的母親,她後來跟隨摩訶波闍波提出家。...

週遍法界

謂法身的功德充滿於無邊的法界。...

絕待

絕諸對待。對待是兩方對立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惡等等是。絕待是真如平等,無法可得,故絕諸對待,簡稱絕待。...

葷辛

葷是肉類的食物,辛是氣味辛辣的蔬菜,如蔥、蒜等,為佛家所戒食。...

段食

四食之一,即以香味觸三塵為體,用鼻舌分分段段而食,我們的食,即屬此種。...

剃髮

剃掉鬚髮,是佛弟子出家之相,也是表明去除憍慢和跟外道的出家有別。...

省常

(959-1020)宋時高僧,為淨土宗第七代祖師。俗姓顏,錢塘人。宋淳化中,住南昭寺,結淨行社,領導念佛,...

俗我

又名假我,亦即凡夫所執著的妄我。...

俗戒

1、指有漏的戒。   2、指五戒和八戒等在家戒。...

信慧

五根中的信根和慧根,信根能破邪見,慧根能斷無明。...

信解行證

謂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後必能證悟道果。...

信受奉行

信受如來所說的法,和切實奉行如來所說的法。...

信外輕毛

(喻)信心動搖,就好像輕毛一樣隨風飄忽不定。...

修行

修者修正,行者實行。實行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叫做修行。...

修善

1、斷惡行善。   2、本有之善叫做性善,由修而成之善叫做修善。...

修惑

又名思惑,即貪、嗔、癡、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錯誤。...

修因

修行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結成佛的果。...

修因感果

修什麼樣的因,就會招感什麼樣的果。...

修多羅

華譯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意思,貫穿法義,使不散失。...

修道

1、修行正道。   2、菩薩於見道之後,再進一步,登入初地,漸進而至十地,此時稱為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