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脫者,涅槃三德中之解脫德,得解脫之德,即是成佛。...眾生觀內心之實相,了知本來不生之理,則自然就覺悟了。大日經疏說:於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法相宗所立如來四智之一,即轉眼、耳等前五識所得之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以成就本願所應作之事。...印度小乘中最後成立的宗派,亦即小乘的空宗,酷似大乘,因以訶梨跋摩所造的成實論為依據,故名成實宗。...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聞天王,梵名毗沙門,管領羅剎夜叉,佛令掌擎古佛的舍利塔,故俗稱為托塔天王。...托於淺近事相而顯出深妙法理之法門。...執著而不舍的意思。...苦果的別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為有,如稱三界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煩惱的意思。...有作者的意思,與有為同義,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即有所修學的意思,第四果為無學,即已無可修學的意思。...主張諸法為有之宗派,叫做有宗;主張一切皆空之宗派,叫做空宗。佛教解釋宇宙萬有,原不偏於有,也不偏於空,至於...有是指三界的果報,流是指四種之惑。三界的果報實有,故云有,四種之惑使人漂流於三界之生死海中,故云流。四流者...十八空之一,謂一切有為的事物,其本性皆空。...為無為解脫之對稱。又作無學支,即與無學阿羅漢正見相應之勝解。此勝解為心所有法中十種大地法之一,故稱有為;以...又作無漏有為,即指有為的無漏之法。俱舍宗認為在四聖諦中,苦、集二諦為有為有漏法,滅諦為無為無漏法,道諦則雖...凡夫的分段生死,叫做有為生死,若是菩薩的變易生死,則叫做無為生死。...1、有法和無法。如小乘的七十五法及大乘的百法為有法;如龜毛兔角等絕對無者為無法。 2、有是指常見,即固...固執有與無的二種邪見。有是指常見,無是指斷見。一切邪見都歸納於此二見之中,因由此二見而後生出一切之邪見。...執著有的一邊和執著無的一邊,因為都是一邊之見,所以叫做邊見。...指欲界和色界中具有色身的眾生。...佛於成道之後十二年間,說阿含經,世稱有相教,因阿含經講說諸法實有之道。...1、一切事物有形態可見,謂之有相;因緣所成,自性即空,謂之無相。 2、有相指有為法,無相則指超越有、無...又名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說有的道理的教法,如小乘的俱舍宗和大乘的法相宗是。...謂只有教法而無真正修行和證悟的人。...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因所招感的果報,如人間、天上乃至地獄等是。...以有漏的道法去斷除煩惱,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觀去斷除七十二品之修惑是。...又名世俗智,即帶有煩惱的智慧。...有漏的禪定,也就是不究竟的禪定,如四禪、四無色定等是。...有漏和無漏。漏,為漏泄之義,即指煩惱。有煩惱而輪回生死,叫做有漏;無煩惱而能出離生死,叫做無漏。...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而招感之淨土。唯識家說那是變化土之一種,即眾生以有漏之業因招感有漏心所變現之土。亦即佛為...有法可得的意思。不明白空的道理的人,凡事執著緣生之假相,心中有取、舍的觀念,叫做有所得;但在了知空的道理的...心王、心所之別名。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名。其所依者有三,即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為心王、心所之別名。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緣之境,故名。所緣,謂心識所攀緣之境界,如眼識緣於色,耳識緣於聲等是...在一切的天中,除了無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餘的都是有想天。...方便有餘土的簡稱,四土之一,為無明未盡的人所生的國土,亦即斷除了世間之煩惱的聖者(阿羅漢)死後所生的地方,...1、依小乘的說法,阿羅漢惑業已盡,生死已了,但身體尚在,名有餘涅槃,或有餘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雖盡,但還餘...有者相有,空者性空,相有不離性空,性空也不礙相有,故相性一如,有空不二。般若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善非惡,謂之無記,第八識是無覆無記,第七識是有覆無記,有覆即有染污之義,因為它有四煩惱相應而起,所以有染...二假之一,即在無名的事物上施設一個假名的意思。...1、根機和因緣。 2、從前結過的緣,現在到了熟的時候,也就是機會到了。...佛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種種的身體或是種種的事物。...謂如來所證的一心三觀,是實智的一心三觀,而如來所說的一心三觀,卻是權智的一心三觀。...適宜於一時的教法叫做權,究竟而不變的教法叫做實。...指藏通別三教的菩薩,因他們的功行尚淺,實在還沒有達到真實菩薩地位。...天台宗認為一切法,都是真如實相,或名為如,或稱如是。十法界中, 一、外顯的形相,名如是相, 二、內...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之後,尚須一百個大劫來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業。佛之三十二相,每一相都要修一百種福才能感得,所...如來之三十二相,每一相都要菩薩在成佛之前修一百種福才能成就,所以叫做百福莊嚴相。...1、環境順意時,心生喜悅。 2、釋迦佛的弟子阿難陀,華譯為歡喜,或慶喜。...諸佛歡喜的日子,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日僧眾結夏安居完畢,人人道業增進,所以諸佛歡喜。...盂蘭盆節的別名,因此日由於供養自恣僧的功德,而使到目連尊者的母親得免於餓鬼的痛苦,故取歡喜之意而名之。...又名歡喜苑,或歡樂園,或喜林苑,為忉利天帝釋四園之一,在喜見城外之北方,一切天人到此,就自然而然的生起歡喜...人死亡的相狀。由這種死亡時的相狀,可以驗知其人將來投生之處。瑜伽論立死相有六驗,即 一、若作善之人將死...死亡使人在這一生中無法再繼續修行佛法,故謂死為魔。四魔之一。...又名竹園,為頻婆娑羅王建築以供佛說法的道場,在王舍城,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羊車、鹿車、牛車。羊車是喻聲聞乘,鹿車是喻緣覺乘,牛車是喻菩薩乘。這種譬喻是以羊鹿牛車所能運載數量的多寡,...比丘虛受信眾的佈施,死後成為一座大肉山,以償還其債。...又名生身菩薩,即此父母所生之身已是菩薩。...眾生己親、見生驚怖、壞他信心、行人不應食、羅剎習氣、學術不成、生命同己、天聖遠離、不淨所出、死墮惡道。...1、是進退無礙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脫離了煩惱的繫縛而通達無礙。...指五種法身中之法界身,或四種法身中之自性身。...地藏本願經說,恭敬禮拜供養地藏王菩薩的人,當得二十八種之利益。 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三、集聖上因;...1、自體的本性,亦即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清淨本然之個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來具有之佛性。...即大乘戒。系以佛性為戒體,因佛性與自性無異,故叫自性戒。又作本性戒,如十善戒者,乃不待佛之製定而自性便可受...自性本具之三寶,即眾生具有靈明覺照的佛性為佛寶,其性常寂圓淨為法寶,有融妙和樂義為僧寶。...自性就是彌陀。依心性的道理說,自他本來是不二的,念佛人不生不滅的心性與彌陀佛不生不滅的心性毫無差異,故念彌...謂吾人的心本來清淨,也就是心性本淨之意。此心又稱為如來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這是法相宗所立之三身。 一、自性身,又名法性身、法身,這是諸佛如來真淨法界,離相寂然,常住不滅之真性。...聲聞緣覺的修行方法,其方法是自調、自淨、自度。智度論說:求福德皆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僧眾於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已畢,便在大會中,任由眾人恣舉自己所犯之罪,並對著其他比丘懺悔,叫做自恣,又名隨...指結夏安居的最後一日。...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有廣長舌相,此相乃是表示多生多世都不妄語。...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色和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質;心是指無形的精神。...由四大等色法所組成的肉身。...色與心本來是不二的,若說心具有三千諸法,則色亦具有三千諸法,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這里所說的色具,乃是天...一切物質顯現於外可以眼見的形相。...天台宗所說空、假、中三諦中之假諦的別名。...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眾生,但有色相,而無男女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範圍包括初禪至四禪等一共十八層...在色界中一共有十八層天。...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其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簡稱識處定,即無色界第二天識無邊處的禪定,為四空處定之一。...1、身口意所造作的業。 2、可以召感苦樂果報的善惡行為。...行事的相狀。行相有粗有細,如前六識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識的行相細而難明。...(1628-1682)清代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代祖師。江蘇宜興人,俗姓蔣,號截流,常住虞山普仁寺,復興蓮社,...禪僧為了尋師訪友及求證佛法而到處旅行。...指修行與誓願。行與願必須合一,若只有願而無行,則永遠不能達到目的。...指菩薩修行圓滿而證得無上境界之十佛,乃華嚴經所說的十種佛身,即:願佛、業報佛、住持佛(又名正覺佛)、法界佛...衣指出家人的袈裟,法指正法,內傳法以印證宗門的佛心宗旨,外傳衣以表示師承的信實無虛。...衣指袈裟,缽是出家人用來盛放施主供養食物的應器,二者都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並可作為師承的信證,衣缽的授受即...1、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質。色有變壞、質礙、示現等義。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體色身,及五識所接觸的...指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因其土凡夫與佛菩薩共同居住。...位於須彌山西方的大洲名,因其地多牛,以牛為貨易,故名為牛貨。...宋天台遵式法師,製定勸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即今所流行之觀音懺法。此懺法勸請觀世音及一切三寶加被,消除三業,...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1、觀音菩薩的別名,因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 2、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即集中心念以觀想真理。...即以智慧來觀察事、理諸法,而照見明瞭的意思。...
成就佛道。菩薩修六度萬行,究竟圓滿,而成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