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色聲香味觸五法,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緣之境,所以叫做五境。...顯教說四智,密教說五智,即在四智之外加上法界體性智,此智為第九阿摩羅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這也是世出...又名五類龍王,即善住龍王,難陀婆難陀龍王、阿耨達龍王、婆樓那龍王、摩那蘇婆帝龍王。...簡稱五大尊,即: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藥叉明王。...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見五蘊條。...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因此五者與煩惱,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五陰又名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它的作用熾盛,把人的真性蓋覆了,使人迷惑顛倒,妄生分別執著,造作諸業,...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2、唯識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唯識宗立五位百法,以總括宇宙萬有。五位者: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百法者:心法八,是識的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不殺害有生命的動物;不偷盜是不盜取別人的財物;不邪淫是不作...佛昔為在家弟子受三皈依後,即授予五戒,使之成為優婆塞及優婆夷,如果在家弟子破了五戒,就不是清淨的士女了。...五戒各有五神,合共二十五神,以保護受持五戒的人。...指釋尊之五時說法。有一首偈說明五時說法的過程: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天台智者大師,判釋尊所說之法,為五時八教。五時是就時間的先後分出,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佛成道後,於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度大菩薩,是為華嚴時。繼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說小乘阿含經,度聲聞緣...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佛在涅槃經中提到乳等五味時,曾以醍醐味來形容涅槃經,後來天台智者大師便...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1、五體的別名,人的兩肘兩膝和頭部等五處都作圓形,所以叫做輪,這五輪著地作禮,叫做五體投地,是表示最尊敬的...佛教以五濁說明世界的丑惡。 一、劫濁,言時代遭逢惡運,災難頻生; 二、煩惱濁,指世人心中充滿貪、嗔...五濁逐漸增長的時期。在住劫中人壽由二萬歲的時候開始,世界便漸漸渾濁而不淨起來,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渾濁不...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種是極端罪惡的行為,任犯一種,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間來;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行人,皆可乘阿彌陀佛的願力,而一齊進入佛真實的報土。...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鼻根能生鼻識, 舌根能生舌識,身根能生身識。 2、指信根...華嚴宗將釋尊一生所說的教法,判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五教者: 一、小乘教,是教鈍...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乃構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謂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構成的人身是虛妄不實的,因為當五蘊分散時,人身也就沒有了,所以說五蘊非有。...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念所生,故此五蘊諸法,如幻如化,從因緣生,本無實性,當體即...又名五惡道,或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九地之一,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等五趣雜居之地,因其皆有欲,故合為一地。...1、指小乘五部,即曇無得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迦葉遺部、婆粗富羅部。 2、指金剛界五部,即蓮華部、金...佛滅後百年間,付法藏第五祖優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於戒律上各持異見,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別,即曇無德部、薩婆...無著菩薩承彌勒菩薩之旨,著五部之大論,即: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頌、金剛般若論。...密宗所依之五部經典,即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只經等加要略念誦經或菩提場經,便成五部。...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光讚般若、仁王般若。...禪法要解經、達磨多羅禪經、坐禪三昧法門經、五門禪經要用法、禪要經。...1、此有三種,第一種: 一、阿門黎灌頂,即傳法灌頂。 二、受明灌頂,又云成就灌頂。 三、息災灌...天台大師選定下列五部為大乘經,即:華嚴經、大集經、大品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五無間業的簡稱,又名五逆罪,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誰要是犯了其中之一項,死後即墮...指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訶俱男。...又名清涼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縣,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淨土宗所立,謂凡兼修他法者,名為雜行,若專修下列五法者,名為正行,即 一、專讀誦淨土三經,名讀誦正行,...唐善導大師說往生淨土之行業,除五正行之外亦可修其他之諸善萬行,以回向淨土。雜行無量,姑舉與正行相對之五雜行...五種其性猛利的煩惱,這也是五種迷於理而起之惑。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又名五通,或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即寶勝、妙色身、甘露王、廣博身、離怖畏等五佛。在施餓鬼之法時,念此五如來之名,則以佛之威光加被於餓鬼,令其...五種供佛的器具,即花瓶一雙,蠟燭檯一對,香爐一個。...比丘尼的具足戒。本來只有三百四十八戒,以大數而稱為五百。...五識與八識。五識是眼、耳、鼻、舌、身;八識即第八阿賴耶識。...淨土宗所立,即 一、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屬禮拜門; 二、口業執持彼佛名號,讚歎彼佛相好功德,屬讚歎門...五種其性鈍拙的煩惱,即:貪、嗔、癡、慢、疑。...四念處、八背舍、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五種的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自死、鳥殘。...色界之第四禪天,為證得阿那含(不還果)的聖者所生之處。其處共有五天,即:無煩天(無一切的煩雜)、無熱天(無...五種的僧衣,即:有施主衣、無施主衣、往還衣、死人衣、糞掃衣。...五種能宣說佛法的人,即佛自口說、佛弟子說、仙人說、諸天說、化人說。...眾生的心有五種的散亂,即 一、自然散亂,謂眾生的五識不守自性,隨逐外境,念念變遷; 二、外散亂,是...就淨土門所立四不退中之第四處不退而立五種之不退,即:大悲攝持不退、佛光照觸不退、常聞法音不退、善友同居不退...五種的推理法,即 一、相比量,即依照所見的去推理其他; 二、體比量,如由甲之體性而推乙,由一部之體...一、詐現異相,博取信仰,如辟谷、得道、神通等事。 二、自說功德學問。 三、占凶吉相。 四、高聲...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施飢餓者、施智法人。...五種問難的原因,即:不解故問、疑惑故問、試驗故問、輕觸故問、利樂有情故問。...一切食物要依照五種方法清淨之後,才適宜比丘進食,叫做淨食。淨是離過的意思。 一、火淨,即是食物如宜用火...1、 一、蓮華念誦,即誦聲自聞於耳; 二、金剛念誦,即聲在唇齒之間; 三、三摩地念誦,即定心一...受持法師、讀經法師、誦經法師、解說法師、書寫法師。...義甚深、實體甚深、內證甚深、依止甚深、無上甚深。...五種不應佈施給人家的東西,即非理之財物、酒及毒藥、置羅機網、刀杖弓箭、音樂女色。...又名五增上緣,或五緣,是念佛人現在與未來二世所得到的五種增上緣。 一、滅罪增上緣,又名現生滅罪增上緣,...一、上界天,即色界及無色界之諸天; 二、虛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於虛空之天; ...真言宗所說,謂此五類法身,皆含攝在大日如來一大法身內,所有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天龍鬼神,有情無情,皆是毗盧遮...又名五重玄談,天台智者大師在講解佛經之時,皆立五重之玄義。 一、釋名,即解釋經題; 二、辨體,即辨...人們應對父、母、親教師、軌範師、病人等常作供養。...謂世間財物為王、賊、火、水、惡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獨享,故無須強求。...五相具備而成就佛身的觀法。菩提心論說:一是通達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剛心,四是金剛身,五是證得無上菩提獲金...能使五種過失停止於心的觀法,亦即聲聞乘人在入道之初所應修習的五種觀法。 一、不淨觀,即觀察一切根身器界...謂當前五識現起時,意識一定隨同俱起。...法性土、實報土、色相土、他受用土、變化土。法性土是如來清淨法身所依之土;實報土是如來圓滿報身所依之土;色相...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 一、戒法身,謂如來三業,離一切的過失。 二、定法身,謂如...簡稱五分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這是以香來譬喻五分法身。...指菩薩五十二位中之等覺位。...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說:若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次第南遊,參見五十三位善知識。...梵網經上所說的十重與四十八輕戒,合共為五十八戒。...謂佛滅後之五個五百年,在每一個五百年中,各有一個堅固,以示佛法的興衰。 一、解脫堅固,謂在佛滅後之第一...法相宗所修的觀行,從淺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識觀。 第一重是遣虛存實,即遣除遍計所執的虛妄計度,而存依他...1、菩薩瓔珞經所說的五種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即證如如之理的實智; 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無畏等...不與心及心所相應,也不與色法相應,故名心不相應行法。行是有為法的總名。又這些法為五蘊中行蘊之所攝,故名行,...是釋迦佛入滅至彌勒佛出世之年數。菩薩處胎經說: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王下成無上等正覺。...六根入六塵,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別名,入是涉入之義,...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六者都是凡夫位,所以叫做六凡。...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叫六門。...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回...六根的別名。處是出生之義,謂六根緣六塵而生六識。...又名六喻。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以夢、幻、泡、影、露、電等來比喻世間的...即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因此六塵是凡夫們所時常迷妄的境界。...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者染污之義,謂能染污人們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又名六境,即六根...(喻)六波羅蜜,因六波羅蜜如舟,能渡人到達涅槃快樂之彼岸去。...1、指大乘別教所立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等因地之六位。 2、俱舍論說凡有為法之生,必依...
1、指女人身體所有的五種障礙。法華經提婆品說: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