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佛法

1、佛所說之法,即八萬四千法門是。   2、佛所得之法,即無上之真理是。   3、佛所知之法,即世出世間之...

佛法壽命

佛說戒律是佛法的壽命,因為戒律若行於世,則佛法不滅。...

佛性

佛者覺悟之義,性者不改之義,合而言之,佛性即是一切眾生永不變異的且能覺悟成佛之性。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

佛性真如

佛性和真如。能覺悟成佛之性,叫做佛性;不生不滅之實體,叫做真如。佛性和真如,同體而異名。...

佛性常住

謂如來常住無有變異的意思。...

佛具

莊嚴佛壇的法器道具,如花瓶香爐等是。...

佛知見

是指佛證悟實相的智慧。眾生本具如此能力,但由於業障深重,所以不能開。為此,諸佛世尊以其大悲心出現於世,向眾...

佛生日

佛的生日,舊說是陰曆四月初八日,新說是陽曆之五月月圓日。...

佛臘日

七月十五日。臘者歲末之義,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最後一日為歲末。...

佛言量

又叫做聖教量,即以佛神聖的言語作標準而決定是非。...

佛足頂禮

禮拜佛陀的足,這是佛教最隆重的敬禮法。...

佛後普賢

在成佛之後,再修像普賢菩薩一樣利益眾生的行法。...

佛立三昧

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於成就時可以見到十方諸佛立於其前,故名。...

佛成道日

佛成道的日子。佛降生、成道、涅槃等,都在陽曆之五月月圓日。...

佛歡喜日

即七月十五日,因此日比丘結夏安居完畢,眾僧證道者多,十方諸佛歡喜。...

佛四無畏

佛對眾生說法時有四種的泰然無畏。   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乃一切智人而無所畏;   二、漏...

佛壽四喻

金光明經中以四個譬喻來說明佛的壽量。一切諸水可知幾滴,釋尊之壽命無有數,是名海滴喻;諸須彌山能知其斤兩,釋...

作持戒

戒有止持戒和作持戒二種,止是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作諸惡,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策勵身口意三業去造作...

初禪

1、初禪定。   2、初禪天。楞嚴經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初禪梵天

色界之諸天,悉離淫慾而得清淨,故名梵天。梵即清淨的意思。...

初能變

唯識宗說萬法唯識所變,其能變識有三種,以第八阿賴耶識為初能變,末那識為第二能變,前六識為第三能變。...

判教

判別教相。佛教傳入中國後,經中國學者,各據己見,將其分為若干時,或若干類,使發心研究佛教者,較易探討了解,...

判釋

1、判斷經論的旨趣和解釋它的義理。   2、判斷如來一代所說教義的大小深淺,叫做教相判釋。...

別請

在眾比丘中特別邀請一人來供養。若是如法的比丘,是絕對不會接受這種別請的。...

別傳

禪宗於教法之外,特別對利根的人以心傳心,叫做教外別傳。...

別境

心所名,乃面對某種特殊對像才出現的心所,與遍行心所的性質恰相反,亦可說是一些特殊的心理狀態,故名別境。有五...

別願

各別的誓願。如四弘誓願是諸佛菩薩的通願,叫做總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和藥師佛的十二願,即是別願。...

別解脫戒

又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是戒法的別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惡業,別別解脫,故名別解脫。因合於律儀,故又名別解脫律...

別時念佛

又名如法念佛,即特別規定一個時間來念佛。修念佛法門的人,在日常功課中不能勇猛精進,就特別定下一日乃至七日,...

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

劫水

大三災之一,即壞劫時所發生的大水災,由地下水輪湧出,大雨如車軸,二禪天以下,盡為大水所淹沒。...

劫火

大三災之一,即壞劫時所發生的大火災,燒到初禪天,一切都變成灰燼。...

劫災

指壞劫末期所起的火、水、風三災,此三災蕩盡整個世界。...

劫濁

五濁之一。人壽本為八萬四千歲,後因德薄,而壽命亦隨著百年減一歲,減至二萬歲時,即步入劫濁。可知人壽自二萬歲...

融和、不二、不離的意思,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即中

圓教的中諦,乃空假二諦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別於別教之中諦。...

即空

一切法不是滅了之後才空,而是其自性本來就是空,叫做即空。心經說:色即是空。...

即心念佛

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人們的心性週遍法界,本來是清淨之佛體,但為無明所覆蓋,不能顯現,不顯現所以才與彌陀相...

即相即心

其他諸宗是說即事即理,淨土門則說即相即心,相者指西方極樂和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和彌陀,皆不離自心,離自心即無...

即悟無生

人一生到極樂世界,即時開悟無生法忍。觀無量壽經說: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

即得往生

以信佛念佛之因緣,必定往生極樂。這有異時和同時之兩種意思:異時者,來世往生極樂,於彼國土住於不退轉之位,正...

即時入必定

是說念佛的人,以信彌陀之一念,即時進入必定之位。此必定之位,即必定成佛之位。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說:人能念是...

吠盧遮那

又作吠路者那,舊作毗盧舍那,為法身佛的梵名,亦即大日如來。...

含中教

密含中道之理的教法,如天台四教中之通教是。...

聽教

在佛所說的三藏中,只有律藏有制聽二教,依理而制的法叫做制教,隨緣計情而聽許的法叫做聽教。如四重禁是制教,如...

壞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進入毀壞的時期。壞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之一個小劫壞器世間。...

壞色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壞之,故名壞色。有三種之壞色,即青壞色、黑壞色、木蘭壞色,...

坐禪

靜坐修禪。禪者,梵語禪那的簡稱,華譯為靜慮,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見性的一種修行方法。六祖惠能大師說:外於一切...

坐禪十種行

坐禪的十種行法,即   一、令觀處明淨;   二、遍起看諸根;   三、曉了於相;   四、制令心調;  ...

五塵之一,四大種所造,屬於色法,為耳根所對之境。...

聲聞畏苦障

聲聞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於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為證悟無上佛果的障礙。...

聲聞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聞佛音聲和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為聲聞乘。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

妙色

美妙的色相。佛的報身和報土都有美妙的色相。...

妙戒

指菩薩所受的大戒,對於小乘的粗戒而言。...

妙法

1、微妙的佛法。   2、古德解說妙法蓮華經之妙,約有四義:   一、巧妙,是指本經巧開方便門、巧示真實相...

妙法宮

如來以妙法為宮殿,時常住在其中。...

妙觀

天台宗謂圓教圓融的三觀為妙觀。...

妙觀察智

法相宗所立如來四智之一,即轉第六意識,妙觀諸法之相、眾生之機,而施展說法斷疑之用。...

妙有

表面像是有,實際卻是空,也就是非有之有。...

妙有真空

妙有者,不有之有;真空者,非空之空。...

妙覺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德不可思議,稱為妙覺,為佛果的無上正覺,證得此正覺的人,被稱為佛。...

妙蓮華

(喻)佛的真知灼見,在染亦不污,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妙高山

須彌山的譯名,此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而且是諸山中之最高者,故名妙高山。...

壽者相

執著一期生命的長短。此相一立,則不了知緣生如幻的道理,焚香祈禱,妄圖長命,永為三有之所束縛,而不得解脫。...

應人

1、應受人天供養的人,是如來十號之一。   2、阿羅漢的義譯。...

應土

又名化土,即應眾生之機緣而化現的國土,為二土或三土之一。...

應供

應受人天供養的人,即阿羅漢的義譯。...

應現

應眾生之機緣而現身。金光明經說: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應應

法身之感應,叫做法應;應身之感應,即叫做應應。...

應化身

如來現佛身教化眾生,名應身,現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稱為應化身,為三身之一。...

應化利生

諸佛菩薩應現,都是為了向眾生說法,利益眾生。...

應病與藥

(喻)佛對根機不同的眾生,而說種種不同之法,有如醫生對癥下藥一樣。...

忌日

又名諱日,即人死亡的日子。因追懷其人,而忌作逸樂之事,故名忌日。...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環境而不生瞋恚的心。   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於理而不動搖,也是承認、認可...

忍位

1、七善根中忍法之位。   2、總稱證悟真理之位。忍即安忍,心安住於道理而不動搖的意思。...

懷海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後居百丈山,作禪門的儀式,稱為百丈清規。...

有三種的我,即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來所證的八大自在我,也就是人人本具各各不無之真如、佛性;假我是凡夫...

我見

又名我執,一切眾生的肉體和精神,都是因緣所生法,本無我的實體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執為我,叫做我見...

我人四相

一、我相,即在五蘊法中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我,有我之所有;   二、人相,因為執著有實在的我,站在我的立場,就...

我空

又名生空,或人空,眾生雖然都有一個心身,但那是五蘊假合而成的,沒有實在常一的我體,叫做我空。...

我空觀

二空觀之一,即觀五蘊之中無我的真理。例如,坐禪時,閉目反觀:我由五蘊所組成,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其中...

我慢定

又名慳執定,即取著禪定中所現的種種異境以為特殊微妙。...

防非止惡的意思,不但惡事不可做,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又名清涼,因人能止惡行善,則必心安理得,俯仰無愧,故...

戒刀

比丘所佩的小刀,此刀乃割切三衣之用。...

戒體

授受戒法之後,受者體中,得到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謂之戒體,此戒體雖屬色法,但外表無相,故又名無表色。...

戒經

說戒律的經典,如梵網經、優婆塞戒經等是。...

戒相

戒的相狀差別,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

戒珠

(喻)戒律潔白,可以莊嚴人身,就好像晶瑩可愛的寶珠。...

戒善

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間,前生受持十善者,今生得生天上,此皆持戒的功德所致。...

戒定慧

又名三學,或三無漏學。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戒能伏貪愛心;定能伏瞋恚心;慧能伏邪癡心。...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以上五者叫做五分法身,戒者防身之惡,定者使心不亂,慧者破妄證真,解脫者離諸繫縛...

戒律

防止佛教徒邪惡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

護戒神

守護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經三歸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護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

護世四天王

又名護世者,四天王是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因此四天王是守護世界的善神,所以叫做護世四天王。...

護國四王

又名護世四天王,即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他們住在須彌山四方的山腰,時常護持四天下,故名護世,又名...

報身

佛三身之一,此身是諸佛修福修慧功德圓滿時,所顯現的自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來迎

佛菩薩從極樂世界前來迎接念佛的人。...

極靜

至極的靜慮,亦即高深的禪定。圓覺經說: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

極難勝地

簡稱難勝地,是菩薩十地中之第五地名。...

沙門

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