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在電影、電視劇目中出現和尚的形象時,總見那頭頂上十二個很顯眼的香疤。電影《少林寺》反映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武功高強的和尚,個個頭頂上香疤突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有人問起,如何辨認中國漢族和尚。答案是:看他頭頂。

其實,中國佛門戒子,並不都在頭頂上燙香疤。西藏、青海、內蒙古的喇嘛,從古至今不燙香疤。廣東的鼎湖山及周邊其他寺院,香疤燙在左前臂內側,不在頭頂上。

至於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以及尼泊爾、泰國、緬甸等這些西天佛國,也從無這種燙香疤的儀規。

為什麼唯獨中國的漢族和尚,在受戒時要在頭頂燙上九個香疤呢?

一說:「是唐以後逐漸形成的一種習慣,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見中國佛教協會1994年4月20日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

一說:「清雍正帝(1723-1735)中止官發度牒後,和尚轉借燃疤,作為辨識之法。」(《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下冊59頁)

一說是:破相求戒,表示從此終身虔誠信佛之誓。

一說元朝初立時,統治階級為了防止漢族人民偽裝僧尼進行反抗活動,下令以燒香疤的辦法來辨別真偽,防止抵護法令的漢人逃到僧眾裡面去。從此以後,漢族地區各寺廟庵堂,在吸收信徒出家、舉行傳戒儀式時,不顧本人意願,均在頭頂上燙九個或十二個香疤,作為標記。實際上,含有歧視漢僧的意思。

上述種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因年代久遠,又無史乘可供查考,無法確認燙香疤的起始緣由。

燙香疤對出家後接受三壇大戒的戒子來說,類似酷刑,當艾絨燒著頭皮的剎那,念佛節奏越來越快,有的甚至全身顫抖,喊痛不能,便連聲稱「佛、佛、佛……」不止。一時的痛楚,如煎難挨,平安度過倒也罷了,如預防措施不當,會損及視覺,嚴重的甚至失明。

近年來,人們在一此年輕和尚的頭頂上,已經看不到這點點香疤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就不由人回憶起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蘇州西園寺已故方丈明開法師的無量功德。

1982年5月,原江蘇省佛教協會、蘇州市佛教協會會長、西園戒幢律寺方丈明開法師,在參加中國佛教協會四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會同蘇州靈岩山寺方丈明學法師,以及當時在江蘇、上海,後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的茗山法師、明暘法師以及真禪、能勤、普雨等諸山長老,聯名提案:「根據新的憲法修改草案第35條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損害公民身體健康……。為此,請求中國佛教協會通令全國嚴禁今後漢族地區諸山大寺傳戒時,在新戒頭頂上燙香疤,以保障公民身體健康。」這個提案,被中國佛教協會接受。並在1994年4月中國佛教協會四界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決議中稱:「燙香疤一事,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元代起流傳了七百多年的陋習,從此廢除。知情人感嘆稱這真是明開法師的開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