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菩薩的精神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這段經文講四無量心,這是菩薩道的精神所在。我們學佛是為了超越我們現有的生命狀態,成就圓滿的人格——成佛。成佛先要行菩薩道。菩薩的特點,就是要有慈悲濟世的胸懷,這要從四無量心開始修學。

1.慈無量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慈,是與樂,就是給人快樂。一個人如果擁有慈的心態,他就能做到‘於諸眾生不起惱害’,對於一切眾生不會生起一種惱害的心理。因為一個人有慈的修養,隨時都會想著給眾生帶來快樂、幸福,他自然不會去做惱害眾生的事。

2.悲無量

‘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捨’。悲,是拔苦。與樂是慈,拔苦是悲。悲,是把眾生從煩惱痛苦的深淵裡拉出來,放到快樂的、幸福的地方去。所以慈悲的定義,就是與樂拔苦,給大家快樂,解決人家的痛苦,這就是慈悲。佛教所講的慈悲,與基督的博愛,儒家的仁有些相似,但更深、更廣,思想境界更高。基督教講博愛,並沒有讓我們去愛異教徒。儒家講仁,也是內外有別。他們都不及佛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什麼叫無緣大慈呢?無緣就是不講條件。世間上的人,給人家好處,總是有條件的。這個人跟我有關係嗎?他是不是我的親戚朋友?會不會影響到我的事業?我有沒有必要幫助他?幫助他對我有好處嗎?先反覆計較一番,然後再施展慈心。而一個行菩薩道的人,慈悲眾生,是不講條件的。在菩薩的心目中,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難,他就樂於幫助,不講究任何條件,這就叫‘無緣大慈’。

什麼叫同體大悲呢?同體,就是把眾生和自己看成是一體的。眾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眾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薩要擁有這樣一種胸懷,就像《維摩經》裡講的維摩居士,人家問他為什麼病了?他說,‘因眾生病故,所以我有病’,因為眾生病了,所以他才會生病,這就有點類似母親對待兒子一樣。當兒子生病的時候,作母親的就會很著急,甚至會著急得寧願她死,也不要她兒子生病。母親對待兒子的這種心情,就接近於‘同體大悲’的精神,可惜母親的這種胸懷太窄了,不是‘無緣大慈’,因為她不會對待一切人,對待別人的兒子,她就沒有這種胸懷了。

菩薩的修行是把母親待兒子的胸懷擴充到無限,稱為無量。四無量心,就是範圍無限的意思。無量,以一切眾生為物件。所以一個人要想修四無量心,可以從他的親人開始,把對自己兒子、兄弟、姐妹、父母的慈悲,進一步推廣到自己的親戚朋友,再進一步擴展到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人,最後再把這種慈悲擴展到自己的怨家仇人,再把待人的慈悲心推廣到一切眾生,能夠設身處地替一切眾生著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到這個時候,才能做到‘憫諸眾生,常不厭捨’。

3.喜無量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喜,就是隨喜,隨喜是相對嫉妒而言的。通常人們總有嫉妒心,因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隨喜。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培養隨喜的心態。隨喜心態的培養,首先要從我們的兒子、夫妻、親戚朋友身邊開始培養,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我們要馬上隨喜讚歎,生起歡喜心。接著,把這種對親人的歡喜心再擴展到陌生人身上,乃至跟我們有利害衝突的人,對他們取得的成就和榮譽,我們也要隨喜讚歎,感到由衷地高興,而不是口是心非地說恭喜恭喜。我們還要進一步把這種歡喜心從一個鄉村擴展到一個縣、一個省、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然後再從人類普及到一切動物身上。我們要對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榮譽事情,那怕就是那麼一點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興,這就叫隨喜,這就是喜無量心。

‘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怎麼樣檢驗我們有沒有喜無量心呢?就是當你看到別人修善的時候,是歡喜的心態,還是嫌疑、嫉妒的心態?如果是歡喜的心態,你就有了隨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事,心裡很難過,並討厭他,甚至嫉妒他,這說明你根本就沒有喜無量心。

4.捨無量

‘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捨,是平等的心態,就是要怨親平等,對怨家和親戚朋友都一視同仁,在順境、逆境面前,不起愛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處之。把這個心態推廣到任何環境,推廣到一切人的身上,一切眾生的身上,這就是捨無量心。

十、攝化眾生的方便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這段經文講的是十善與四攝的關係。四攝,是菩薩攝化眾生的方便。

四攝,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或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在社會上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威信,你才有能力度化眾生,否則您想度化眾生,眾生還不要你度呢!假如人家不買你的帳,你怎麼幫助他呢?也許他還會說,我才不稀罕你幫助,這該怎麼辦呢?修習四攝法門,就能避免這種情況。四攝,是作為一個佛教徒應具有的為人處事方法。有了它,你無論用於修身做人、為人處世、經營工商業,乃至從政,你一定都能順利,很成功;無論走到哪裡,人家都會對你無比的歡喜。有了這樣良好的群眾基礎,你就是競選總統,人家都會願意選你。所以,四攝法門非常重要。那麼,四攝法都有哪些內容呢?

1.佈施

佈施,是培養一種樂於助人,樂善好施的習慣。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或當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哪怕是國家機關的普通公務員或公司裡的顧員,你都要懂得關心你的部下,關心你周圍人的生活。當你的部下或同事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開導他,解決他在思想上的困惑;假如對方在經濟方面有困難,我們將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

2.愛語

愛語,不是花言巧語,而是具有愛心的語言。愛心的語言有兩種:一是真實的語言,對你的上司,對你的部下,對你的同事說真話,不欺騙他們。另外,說話算數,言而有信。你說的話,一定是對他人有利益的,無益他人的話不會說,傷害別人的話更不會說。

3.同事

同事,具有兩種意思:一是參與,當你周圍的人在做一件有利於社會的事,或成就一種事業時,你能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他,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給予最大的支持。當然,要是在幹壞事,你可千萬別參與,你要參與了,那你也會完蛋。二是關心,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要關心別人。關心,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觀念,強加給人家,尤其是做父母的,總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兒女,結果影響到兒女天賦的發揮,搞得兒女很不高興,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作法。

4.利行

利行,就是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對別人有利的,絕對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想一想,作為一個公司的總裁或政府的領袖,他如果能夠處處為別人服務,他肯定會受到別人的擁戴的。這種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

四攝法門,是菩薩應有的處世態度。菩薩只有按四攝法門去修行,才能夠‘常勤攝化一切眾生’。也就是說,只要眾生看到他能生起歡喜心,他才能夠度化一切眾生。

十一、趨向解脫的法門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非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

這段經文講在十善的基礎上修三十七道品,還附帶講了一下止觀和方便。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學佛修行是為了解脫煩惱、解脫生死。三十七道品就是解脫道,是成就解脫之因。但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也要建立在十善的基礎上,不能離開十善而修三十七道品。

1、四念處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念處,指的是四念處。一個修行解脫道的人,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該如何安住自己的念頭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要依四念處而住。

(1)觀身不淨:我們凡人最執著的是什麼呢?是這個身體。人的一生,都在為身體的吃、穿、住而忙碌著。其實,身體是非常不乾淨的,所謂‘九孔常流不淨’,在我們身體上有九個窟窿,不管是上面,還是下面的,沒有一處流出來的是乾淨的。夏天一出汗,渾身散發出異味,令人掩鼻。人一旦死了,就更可怕了。常人迷惑於假像,才會貪著此身體。我們要透視身體的實質,認識到它的不淨,才能減少貪著,所以要觀身不淨。

(2)觀受是苦:受,是對環境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是樂受;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或者心情不愉快的時候,是苦受;還有一種不苦不樂感覺。以佛法的智慧來透視,這三種感覺都是苦的。苦受,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苦;樂受怎麼也是苦呢?佛教把快樂叫做壞苦,就像我們吃好東西的時候覺得很快樂,但是吃多了,撐得肚子又脹又難受,嚴重的還要得胃病,這時就不是快樂了,而是變成痛苦了。就樂受的本質而言,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當我們在感受快樂的當下,只是出於某種慾望的需要,由慾望的滿足取得內心的平衡,我們覺得快樂。快樂的實質是什麼?所謂的快樂,是人們某種慾望得到滿足後的一種快感。快樂並沒有一個實體,快樂是很無常的。所以無論是苦受,還是樂受,都是動盪的心態,不安的心態,正像一個人痛苦的時候固然睡不著覺,但在興奮的時候,同樣也睡不著覺。所以佛陀告誡我們,要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要認識到我們的心念是無常變化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快樂不是永遠的快樂,痛苦也不是永遠的痛苦。心情好,不會永遠的好,心情壞也不會永遠地壞下去。心念總是變化不定的。我們認識到心境的變化,緣起性空的道理,我們就知道了如何去改造心境,要經常觀心無常,不要去執著於某一種感覺。

(4)觀法無我:我們要認識到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因果緣起的,沒有任何一種主宰的、不變的一種實體。

世人在接觸世界時,由於對宇宙、人生缺乏正確的理解,出現常、樂、我、淨四種顛倒看法。修解脫道的人,要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以智慧觀照宇宙、人生,時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而解脫無明、煩惱。

2、四正勤

‘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勤,是勤奮,具有對治懈怠的意義。正勤,是合理正當的勤奮、精進、努力。世人成就一種事業都需要勤奮;學佛修行更需要勤奮。學佛者的精進方針是依四正勤:1、已生惡令斷,即努力斷除已經生起的惡法。2、未生惡令不生,努力使沒有生起的惡法不生,即嚴持律儀,慎守威儀,不令惡起。3、未生善令生,努力使未生的善法能生起,即通過聞思經教,隨教入觀,依理起行。4、已生善令增長,努力使已生善法增長。依四正勤修行,能夠‘斷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3、四神足

‘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神足,是產生神通的基礎,也就是禪定。由修習禪定,才能引發神通。所以佛教以禪定為神足。四神足又是成就禪定的四種因緣。1、欲,是慾望。慾望在佛法裡不認為絕對是壞的。慾望有三種:即善法欲、不善法欲、無記欲。像有人想幹壞事,這是不善法欲;但如果想佈施,想持戒,這就是善法欲了。無記欲就是一種中性的慾望,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那麼,修禪定,首先要有修禪定的意欲,有了對禪定的希求,才能修禪定。2、勤,是努力,是精進。仔細了解禪定是怎麼回事,努力按經教所說或禪師指示的方法去修。3、心,定是依心而修,是心一境性。修定是訓練心的專注,把心止在一處上。因此需要在心念上去修。4、觀,是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觀想無常、無我、不淨。由正思維而引發正念、正定。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禪定,能‘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使我們的身心經常保持在輕鬆、和諧、安樂的輕安狀態之中。

4、五根

‘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非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五根是五種趨向解脫的增上力量。1、信:對三寶、四諦的信仰,要‘深信堅固’,不能有絲毫的懷疑。2、精進:在正見、正信的指導下,生起正精進。‘精勤非懈’是勇猛精進、不懈怠的意思。3、念:保持正念,不要被那些妄想、煩惱、習氣拉著跑,一會兒東,一會兒西,要把握好念頭,使念頭處於 ‘常無迷妄’的狀況中。4、定:由正念而引發正定。定,能使我們的心態寧靜、安祥、和諧,達到‘寂然調順’的效果。5、慧,就是智慧,由定能引生智慧,智慧能‘斷諸煩惱’。

5、五力

五力,就是五種力量,它的內容跟五根是一樣的,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根是增上的意思,力是作用,是一種強烈地摧毀力量,它的功用要比根強大。先依五根修行,五根修到一定的程度就轉化為五種力量,它能夠降伏妄想、煩惱,而不為它所伏。所以經文說:‘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6、七覺支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覺支,是成就智慧、覺悟聖道的因。共有七支,稱為七覺支。1、念覺支:常念緣起、無常、無我,不隨妄念所轉。2、擇法覺支:聞思經教,以正見如理思維,抉擇諸法。3、精進覺支:依法修行,精進不懈。4、喜覺支:從法的體驗中,得到法喜與禪悅。5、輕安覺支:身心遠離粗重,進入寂靜、安祥的狀態。6、定覺支:遠離昏沉、掉舉,治心一處。7、捨覺支:心無偏頗,不取不捨,保持平衡。經文說‘常善覺悟一切諸法’,就是通過這七個方面的修行,能夠使我們開智慧,成就聖果,能夠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

7、八正道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修學佛法的要領,是趨向解脫的不二中道。我們從修學佛法開始到最終成佛,都離不開八正道,如果偏離了八正道,片面地修某一個法門,這種修行就難以相應。八正道的內容是:1、正見:如實地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2、正思惟:正確的思考面對的一切人生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志向。3、正語:說真實語、利益語,不說虛妄語、損害語。4、正業:保持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如法如律。5、正命:遠離邪命,不做違反與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事情。6、正精進:依正見的指導下,在斷惡修善的過程中,勇猛精進。7、正念:將念頭安住在佛法上,念緣起性空、念無常、念無我,念念保持正念,念念契入真實。8、正定:由正念相續,從而引發正定。只有通過八正道的修行,才能夠成就智慧。正如經文所說:‘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8、止觀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止,是止心於一處。止能停息我們的妄心,止能降伏我們的煩惱。但是,要徹底解決煩惱,光是止還不能做到,還需要有觀。‘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觀,是正觀、觀照。就是如實觀照宇宙人生的真實。有了這種正觀之後,能引發般若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真實,徹底斷除人生的煩惱。

9、方便

‘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在修學佛法中,我們想修行,度眾生,都需要有方便善巧,有了善巧方便,才能承辦一切。佛法所說的智慧,除了根本智以外,還有方便智;除了實智,還有權智。學佛修行不但要成就根本智,更需要有方便智,因為只有‘方便莊嚴故,速能成滿為無為樂’。也就是說,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離不開方便智。

十二、結說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段經文總結說明了修十善業的殊勝。佛陀最後告誡龍王說,你應該知道,‘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十力,就是佛陀所成就的十種力量。無畏,指四無畏,是佛所成就的四種功德。十八不共法,也是屬於佛果上的功德。佛果上成就的這些功德,都要以十善業道為基礎才能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既然十善業是這麼的重要,聽後就要重視起來,認真地修學。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佛陀接著用幾個譬喻向龍王說明修十善業的重要性。就像所有的城市、鄉村都建立在大地上一樣,佛陀及三乘聖賢所成就的一切功德,都建立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又譬如,‘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就像一切花草樹木依賴大地才能生長一樣。‘此十善道,亦復如是’,十善業也是這樣。‘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人天的果報,都要經過修十善業才能獲得。我們前面講過,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的護照,沒有五戒十善的修行,就沒有人天的果位。所以欲界天的天人,看到世間人做壞事就十分苦惱,看到世人做好事就很開心。為什麼呢?因為世人壞事做多了,升天的人口就少了;而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裡的人口就越來越多了。反過來說,世人善事做多了,天上的人口就越來越多了,正義的勢力就越來越強大了;而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裡邊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邪惡的勢力就越來越小了。

‘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行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聲聞乘的果位,獨覺乘的果位,菩薩乘的果位,乃至成就佛的果位,都要依十善業道為基礎,經文比喻為‘十善大地’。三乘賢聖果位的證得,如果離開了十善業道,就像在空中建樓閣和種水稻一樣不切合實際,根本沒門。由此可見,十善業道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必經之路,是成就三乘聖果不可缺少的資糧!十善業道在我們修學佛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佛陀講完這部經之後,龍王及諸大比丘、大菩薩和一切天人、阿修羅等眾生,都根據各自的根機,得到了《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利益,法喜充滿,感到無比的歡喜,都紛紛表示依教奉行。

後記

97年春季,我應蘇州戒幢律寺普仁法師的邀請,舉行為期五天的講經活動,宣講《十善業道經》。法會莊嚴隆重,因緣殊勝。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一年多了。非常高興,五卷的《十善業道經》錄音帶,現已成書,並根據講授的內容,給它取名為《幸福人生的原理》。此書的形成,由沈月新居士將《十善業道經》的錄音帶記錄成文字,李尚全居士做文字整理,慧聞居士又做了文字的修飾、校對,使文稿增色不少。陳立居士發心幫忙輸入部分文稿,為我在電腦上修改提供了方便。在此一併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