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不分老少的

夢想往往被認為是年輕人的專利,但也不盡然。夢想是不分老少的,它屬於每個渴望創造精彩人生的人。

在中國歷史上,玄奘大師可謂無人不知。他離開長安,只身前往印度取經的時候,剛剛30歲,正值而立之年。在他之前230年,一位年過花甲、年齡有他兩倍大的老和尚,也是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的,他就是生活在東晉時期的法顯。

如果我們把玄奘的長征稱之為「壯舉」,那麼法顯的長征則不能不說是「奇跡」。這告訴我們,成就一番偉業,盡管需要某些外在因素,但它們不是決定性的。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是認準目標、持之不懈的願力。

人在年輕時,有著健康的體魄與充沛的精力,但思想尚未成熟,經驗有待積累。到了老年,思想完全成熟了,經驗充分積累了,可體魄和精力卻逐漸衰退了。這是人生的自然過程,遺憾在所難免。但在法顯看來,這些都不重要。

去印度取經,是他的一個遠大理想。在周圍人看來,更像是一個「幻想」,因為並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讓大家信服,此行非要他親自去不可。想必在他出發前,一定會有好心人苦口婆心地勸他放棄那種瘋狂的想法,懸崖勒馬還來得及。畢竟年紀老了,體力差了,前方幾萬里的跋涉更是太過艱苦、太過危險了,讓其他人代替也未嘗不可嘛。但是法顯還是要去。

任何想法在剛剛誕生、尚未付諸於現實的時候,都是一個夢。不過法顯這種對夢想的執著,跟年輕人的狂熱是不同的。所謂狂熱,是由於缺少經驗與智慧而草率行事,結果一旦遭遇現實,幼稚的想法即刻便被打回原形。法顯則很清楚此行的艱難困苦和自身將要付出的巨大代價。在經過多少日夜的深思熟慮和利弊權衡之後,他的想法逐漸清晰、條理化了。於是,夢想就變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夠付諸實踐的具體思路,只要堅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在為實現理想的漫漫征途中,年紀與體力,還不是法顯面臨的最大障礙。真正的障礙是他要放棄前60年來打下的基業,丟下眼前的所有名譽利祿,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異邦,從頭再來一場「二次創業」。如果還年輕,他盡可以拚搏進取,就像玄奘那樣,反正無所罣礙,即便失敗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一旦上了年紀,人生的攻守之勢就變了,以前是攻者,現在則是守者。守的是什麼呢?守「成」——過去的成績、成果、成功、成就。人一旦執著這些榮耀,就會更加保守,更加計較,反倒阻礙了自己的繼續前進。

放棄一切以往的成就,法顯不但去了印度,還學會了梵語,搜集抄寫了數百萬字的經典。他在70多歲的時候回到中國,與他同行的10人裡面,只有法顯一人完成了夙願。他九死一生的傳奇經歷被完整記錄在他的作品《佛國記》裡。這不僅是一筆巨大的歷史文化財富,更是一座人類夢想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