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好,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我們來開始講《淨土十要》的第一要,也是我們《淨土十要》的第二講,淨土十要之《彌陀要解》,也是《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這部論典。

當然在講之前我們也要說一下,學習這個論典的一個心態。從道理上來講,因為我們聽佛法聽佛法,佛法的載體有很多種,我們現在一直在這個道場以來講法,這個法就是佛說的經法、律法和論法,不外乎這些內容。那麼具體修行上,當然就面面俱到地在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各個境界中體現。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覺得說,這也過不去,那也解不開,或者說有諸多的疑惑,又滋生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什麼會有問題呢?大家反思一下,那麼如果說我們把這個究竟的理徹底明瞭以後,就剩下老老實實去行了,哪裡來的問題?所以說問題是怎麼產生的,理上不明,這是唯一的緣由。所以當我們有時候合掌祈問,或者這樣那樣,其實大家都往這一個道理上會,就可以了。大家認認真真地把這個道理聽圓滿,思維圓滿,行持圓滿,無非就是這個樣子而已,再別無他事,沒有第二件事情。所以有時候有問題,一個是我們的妄想太多,打妄想打得自己打不圓,就產生了隔閡就出來了問題。你就照著這個道理,隨順這個道理,就這麼解就這麼行就可以了。所以大家要認真聽,就這麼來了泛泛地一聽,在這個法會中半聽半不聽,或者一會兒聽著就走神了等等這些,跟你從始至終把它當成一場莊嚴的佛事,念念都在這個法義上隨著這樣地去領解去參悟,這也是兩種校量功德,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把這個神給提起來。

首先我們看一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這個學習態度的最重要的。第一點是什麼呢?就是要把這部《彌陀要解》,看做與佛經正等無異,跟佛經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其他的我們遠的就不說了,就光說印光法師來讚歎這個《彌陀要解》。你看過《印祖文鈔》的都知道裡面盛讚,印祖說:而《彌陀要解》一書,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最精最妙」,大家想「精」的話等於是說已經面面俱到,「妙」的話就是發人所未發嘛,最精最妙!所以他說:自佛說此經以來,這部注典當推第一。即令古佛再出於世,現廣長舌相重注此經,當亦不能超出其上。就這麼來讚歎的,所以我們學習這個要解,為什麼要殷重?他說《彌陀要解》,又說自佛說此經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僅有之註解。那就說明是獨步古今的呀,就不是說前無古人,後也無來者,就這話已經說絕了。所以我們要把這部要解,當做佛經無異地來學習。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想印光法師是什麼人物呀?我們如果約他的這一期的本地風光來講,大勢至菩薩再來。那麼大勢至菩薩能夠盛讚,把蕅益大師這麼盛讚,大家想想蕅益大師的本地風光是誰呀?那最起碼要跟觀世音菩薩持平,要不然就是阿彌陀佛再來,或者古佛再來,否則就到不了這個地步呀。古佛再出世注都不能超出其上,大家想想,是不是要跟佛經要正等無異地來學。這樣讚歎有加,那我們想想不可以等閑視之。特別是對於淨土行人來講,學這部《彌陀要解》,可能學淨土根本經典之外的經,可能更受利,因為它契機嘛。佛講經當時有的經典,是給另外的一些根基講的,我們當時也許不在場,緣法不具,沒有聞熏。就不一定有學這個《彌陀要解》能夠相應,可以這麼說,雖然有點罪過,但我們做一個另外的理解,要當佛經無異。

第二個,學這部論典我們要有兩個目標要達到:一個是要開明心要,第二個是增上念佛,就是一定要達到兩全其美的這個狀態。因為說句實話呀,就是說這個《彌陀要解》它最出彩的地方是什麼?就是他能把理性思辨和這個感性的信仰,能夠結合得再不能完美了。大家隨著後面的學習大家就知道,這個可不容易了,你們知道嗎。為什麼說可不容易?許多古來大德弘法呀,他要麼是唯說理性,也就我們通常說的談玄說妙,就是把這個理能剖析得思辨得非常的圓融,可是他往往不能夠入世,就在事相上他能夠入,可能我們聽者根基不夠就不能夠圓。那麼還有一些大德呢,他是苦口婆心、吐心吐膽地勸修持勸信心等等這些,也是不遺餘力的。可是在這上面,很可能有時我的靈光悟性又上不來,就往往是得了東就可能要失一點西,得了西就入不了東。一般我們都是這樣子的,很多情況下就是這樣,很難同步地把這個理和事,這麼圓融地能夠講出來的。而且特別有一點是什麼呢,就是一般我們講理的話,是讓你在道理上明瞭,講事的話才能激盪你的這個宗教情懷。

但是這部《彌陀要解》,他講理的時候能調動我們的這個仰靠心,事相上的皈依心、念佛心;他講事相上時又能讓你心有所悟能夠入理。所以大家知道就這個成時法師,也就是蕅益大師的弟子嘛,在這部前面作序的時候,他讚歎這個《彌陀要解》,他怎麼說的,說:如燈照色,而非光華。八個字能明白吧,就是好像用這個燈光呀來照明東西,但是我們一看這燈一打開,我們一看燈的時候,都是燈的光芒四射嘛,它的光明。可是它這個時候並非是顯示它的光芒,就像燈照東西讓你一目瞭然,顯現的是我們的心性。不是他寫這篇文章就像燈散發光芒一樣,把他的文字多麼的妙筆生花,能夠詞驚鬼神這樣的一個華彩蘊秀,他不是在文字上的事,大家知道吧。雖然已經他把文字寫絕了,但是你不會在這上面流連,而一定是隨著他文字的這個指月一樣的,能看到月亮。所以叫:如燈照色,而非光華。以義定名,而非擬議。以義定名是什麼?就是說他講的這個道理,已經講得不讓你再講了。而非擬議,擬議就說咱們學了以後,要不要再討論一下呀,要不要再覺得吸收了多少或者怎麼樣,沒必要了。他把這個法已經說盡了說絕了,正正好了,你在這上面就不要再擺弄了,沒有思議的餘地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叫以義定名,他並不是說沒有用文字,但是他用文字就把這個理給說絕了,你再用文字就多餘了,就是到了這個地步,直下承擔信受就可以了。你看後面講到說:不過道屋裡事,而聆者若驚。不外布帛菽栗之談,而未曾有。這是成時法師讚歎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具體就是說:哎呀,就是我們聽了以後說:天天在我們這前面擺著呢,我都沒有知道說原來如此。你看這就是不過「道屋裡事」,屋裡事是什麼意思?就是咱們坐在一塊兒拉家常嘛,他並不是說多麼高多麼妙你完全聽不懂,如雲裡霧裡,不是這樣子的。就在這拉拉家常的話,一下子把你一語道破天機,你說哎呀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樣的家常話。不過是給你擺了一桌子粗茶淡飯,但是你知道說,呀還能做出這個味道,怎麼這麼好吃。就是這麼形容,他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所以就是蕅益大師最佳獨到的,就是把這個本理和這個事相上的恰似其份地給調配出來,發前人所未發。那麼我們一方面既能夠開發我們的心性,因為好多時候我們如果只單純的信仰,說哎呀只聽說西方淨土,彌陀接引,知道有這麼個事。可是道理上為什麼能夠如此,怎麼一念往生?不是很明瞭,卡在那兒受用不了,一旦業力現前的時候你過不去了。旁門左道另外的知見哪怕其他宗教的善知識,來給你,到你面前不斷地洗禮的時候,你經受不起了。為什麼?你在心性上沒有開發淨土的這個明瞭的理。第二個增上念佛是什麼呢?就是有時候我們覺得大道理講的大道理,可是老實下去念佛又安不下來,死不盡這個偷心。所以就是這個上面,從學教中可以讓我們明理以後,好好念佛一定能生。一定能得到這樣的一種效果,這才叫做盡善盡美和學習,這部寶典。

第三點就是希望大家聽,其他的不說,我們就光先說這部《彌陀要解》來講吧,大家習慣聽成一個乾淨利落的風格。我們來學習這樣一部著作,首先你得有佛學素養,大家已經聽了這麼幾年法了,應該一點一點的熏習,也有一點上道了。那麼有一些地方他不一定聽得慣文字,或者名相上的這種解釋,但是你久而久之應該就這樣能夠貫通下去了。而且隨著這個要解的風格,你要有一個學習這個乾淨利落。這是我對大家的一個期望,就不要說有很多時候我們講幾個公案呀,故事呀,佔了十分鐘一刻鐘的時間,今天早上就完了。然後大家呵呵一笑,泛泛地這樣展開,總之不痛不癢就過去了。所以大家看學習要解要解,就是我們要解他這個要,我們不但要解,學這個要解我們要要講,抓住核心來講,抓住核心來學。《淨土十要》、《彌陀要解》都要會到這個要字上來,所以希望能夠形成這種風格吧。至少我們也把這個淨土行人的這個風貌上,我們可以提得高上大一點嘛。不要讓他們總覺得說,好像念佛的人就是馬上說求生極樂,就等著到時候死,然後一堆苦兮兮的,沒道理,婆婆媽媽的形象。這部《彌陀要解》解的就是十方三世諸佛的心要,所以這理是透的,是圓的,是究竟的,至頂的,至理的。所以大家學習《彌陀要解》也是從這兒來入手。

我們今天學呢,請大家先看這三句,這三句內容我們要把它先貫一下:其實也就是這個題和這個譯經大師,一個是題目《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一個是譯經大師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一個是註釋大師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今天我們主要的上半場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三個要講通學透。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我們先把字面上過一遍,當然這次講的話,因為在此之前我們也講過這個《佛說阿彌陀經》,其實內容大部分也是照著要解主要的提供的註釋,那麼也講過《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就把這個佛說乃至阿彌陀佛都已經知道了。大家知道佛是什麼意思,覺行圓滿,無上正覺、正遍知、明行足,十號這就我們一句帶過,不這樣講了。「說」我們也知道了,稱性流露悅所心懷,恨不得眾生都能夠一音說法隨類得解,都是這個功德,都是這個妙用。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這個我們就不那麼說了。那麼我們只要了解一下,首先這個從經而言,佛說阿彌陀是這部經的別題,是講的什麼呢?別題,就是這部經格外的內容,那麼經一般我們稱之為通題,這個概念大家也都聽過了,我們常會聽到這個說法,說別題通題。那麼大家要知道,別題一般代表是這部經典提供的法門,有別另外法門的,就這部經典裡面的主打重要推出的法門,淨土法門。通題代表指歸,就所有的經,佛說那麼多經,最後肯定是讓大家入一個,開示悟入佛知見,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下面會講。所以歸元無二路就是經的功德,一切經典的指歸就是讓我們去歸元。那麼佛法是一味的,佛說的都是為經,所以這就是通別之意。再一個就是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天天在念,他就是他能夠建這個極樂世界,把這個願力能夠擴散到我們這個國土,整個法界。

那麼伴隨著釋迦牟尼佛的出現,能夠用化身佛在我們這個,我們應該知道娑婆世界是幻化的呀,所以我們招感來的佛就是化身佛。釋迦牟尼佛也是八十歲的壽命,一位老比丘的身相,跟我們一樣,如夢幻泡影地在這個星球上這個國土裡面度化眾生,現在已經又如夢幻泡影般地入滅兩千多年了。在這個上面比如說,你就理解《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這個要在哪裡,前者釋迦牟尼佛屬於千百億化身,那麼後者阿彌陀佛屬於實報莊嚴是報身,圓滿報身。我們要從化身的穢土染土到實報莊嚴的淨土,怎麼中間跨越呢?就全憑這個化身佛把這個法門來帶過來,引發在報土中的依正莊嚴。然後我們依著這個自身的反修的這個能力,回到我們本有的實報莊嚴土,就是這樣,叫佛說阿彌陀。就是說這個法門由釋迦牟尼佛說,由阿彌陀佛來演。當然這裡再一個就是說,如果從要解上來講為什麼要解呢,就是全憑這個解我們才能把它通。怎麼通呢?如果說佛佛道同,聽過這句話嗎,那麼在哪個上面同呢?第一個層面是在法身都一樣,所有佛的法身都一樣,常寂光,清淨寂滅世界,週遍遍照國土。那麼法身是佛佛道同,這是一點,報身和化身是各各別解。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各是各的因緣,各是各的功德。如果說放在極樂淨土,就是阿彌陀佛的這個淨土來看,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要解要在哪裡呢?阿彌陀佛的這個顯現,他是以法身同步報身同步化身,是同步顯現的,這也豎著來理解佛佛道同。

我講的你能明白嗎?就是說他的這個即法即報即化,比如說化身的顯現到我們這裡來接引,或許釋迦牟尼佛就是阿彌陀佛報身中法身中顯現出來的一尊化佛,他也代表接引的功能啊,是不是。那麼他的這個接引工作只在前沿,先說這個法門叫大家先修這個行門,然後成功地引導說本尊阿彌陀佛前來接引,這個題目就講的是這個要訣,所以叫做要解。那麼由於釋迦牟尼佛的講呢,讓我們眾生能夠知曉,這樣地去知道了這個極樂世界這個方法,和實踐的這個行,這樣一部法會記錄就叫《佛說阿彌陀經》。從字面上來講什麼叫要解呢?解的意思是疏題,就是註釋的意思。一般古德的這個,不僅僅是佛經了,在世間的書裡面也是,如果是古言文的一部經,不是我們還有十三經嘛,還有這些什麼宋明的這些儒家經典。那麼它最根本的叫做注,就是對經典的進一步解釋,哪個地方比較澀這樣註釋一下,註釋的慢慢地連貫起來就叫註解,再慢慢地對註解進行一個貫通就叫疏,《彌陀疏鈔》,後面叫的就是疏, 疏文的疏。那麼再註釋疏的話就叫鈔,這個鈔的話這裡面引經據典等等,你看《印光法師文鈔》。有這個經典的原文作為理論支撐,然後自己再把它講出來應機的道理。所以這個要解,其實就是這裡疏的題目,這部註釋的題目,這樣理解就可以了。

我們再來看譯經大師,法師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這個我們也以前講過了。羅什法師,大家都是已經耳熟能詳了。姚秦是這個時代年號,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好多秦朝,秦始皇的秦朝,還有這個前秦,就是我們常叫的苻秦,還有姚秦叫做後秦,到姚興這個時代。那麼在這個時代有這樣的一位法師,他是三藏法師。三藏不用講了,經律論能夠通達的。現在想想姚秦是他的年號,三藏法師是他的德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現在我們說藏經樓裡面藏經,不要說律和論,不要說論典了,就是經,經裡面也包括律典,那麼就是這裡面有的經,題目都沒聽過,知道嗎?題目都沒聽過,太浩瀚煙海了。那麼真正作為一個三藏法師,能夠通達三藏的,大家想想這得多大的功德啊,多少世的熏習!

所以我們有時候讀經,現在三藏法師,我們在這講經,今天也是宏海法師來講,這不能比啊,這太不是一個檔次的了,提鞋都沒資格。所以更加要好好學習天天念佛。這個法師呢,一方面說以三藏法為我之師,就是以法為師,我們稱之為法師;另外一個能夠深入三藏,自行化他給別人當這個師範,成為別人的師範依止,這也叫做法師。一個是以法為師,一個是為人之師,這就是法師的意思。鳩摩羅什那,我們就再不講他的這個過程,因為確實以前也給大家講過了,是這個龜茲國的人,爸爸還是高官,後來一路的這個因緣顯現,開始由東土的皇帝想去把他請回來,去打這個國家。然後路上呢,中途東土又亂了,又在那兒停滯了十幾年,把漢語學好了以後,最後又到這個姚興的時候,把他請到長安入到逍遙園裡面開始譯經工作。大家知道這一切都早已經都是安排好的,為什麼?他來這個世界就是為這個工作而來的呀,他七佛譯經之師呀!所以當之無愧這裡說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只有他能譯,譯的不會出問題。我們學的時候也不會學出來問題,而且跟佛當時講得一模一樣,為什麼?圓寂的時候留下舌根不爛為證,到現在還在,所以這是譯經法師。

我們再來看解經法師,就是註釋這部經典,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那這個清朝,我們都知道清這是滿清的年號,這個當時的國號。那麼為什麼這裡用了清呢?是因為蕅益大師稱之為明末清初四大高僧嘛,那麼蕅益大師他的這個生卒的年月是,圓寂的時候已經到了清朝,所以這裡把他的年號記在清朝,因為他生在明朝,圓寂的時候已經到了清朝了。西有是蕅益大師的別號,你看他起這個名字,大家可以知道什麼意思吧。西有嘛,西方肯定有嘛,有在哪裡呢?就在西方嘛,不會沒有嘛!所以說大家想,開悟的人還能夠講這麼個話,給自己立這麼個名,就是為了論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就這兩個一定是有,絕不會沒有。

所以這是大師的別號。那麼這個蕅益大師呢,蕅益這兩個字呢,也是他修持淨土的一個號。為什麼呢?他有寓意的,因為蕅是什麼呢?大家都吃過藕吧,藕好像是蓮花上結出來的是吧。但是藕裡面還有啥呢,藕為蓮的因,那麼有了藕以後,開花再結籽,完了以後再種在,這個花開了以後才能夠又結蓮,又結蓮花。所以說這個蓮是藕的果,藕是蓮的因,表這個法,就是念佛將來在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所以他自己的這個號也是跟淨土有關的,西有也是說淨土,蕅益也是淨土這個表法的尊稱。那麼這個智旭是大師的法名了,就像我們現在我叫宏海,這是他的法名。那麼為什麼呢?大概他的這個恩師上人,也是說旭是什麼?就是早上的意思,我們不是有個集團叫旭日昇嘛,早上表法師的智慧就像太陽東昇一樣,能夠照破大暗黑夜,光明遍照,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裡叫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沙門我們都知道吧,就是出家人的統稱。當然沙門也分了好多種,像蕅益大師這種屬於什麼呢,叫做勝道沙門,殊勝的勝,不是聖人的聖,殊勝的勝。但是其實就是佛菩薩再來,示現做比丘。

還有一些正在這輩子修行,苦苦地追求,向這個道上持戒修行,向這個道上會,這叫做活道沙門。像我的話可以稱之為說道沙門,就是講經說法為自己所有的工作,叫說道沙門。那麼最次的就是污道沙門,就是給佛門抹黑的。當然外面這些假和尚還算不上,騙人的那些還算不上。就是確實有出家人的身份,但是破戒比丘,一個老鼠害一鍋湯,都是這一類角色叫污道沙門。那麼沙門我們都知道,就是把他全部的年華事業都付到這個出世道業上。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這就是這三句,我們先談一下它的依文解義。

下面開始就是要再拔高一下了,要總持學習下這幾句題名譯者和解者,因為我們既然要要解,那什麼叫要?怎樣來解呢?《彌陀要解》。首先我們知道,這個要解之要啊,第一個叫做住持流通之要。什麼叫住持流通之要呢?大家想如果是阿彌陀佛法藏比丘,不發願,不修行,沒有成佛,不演繹這個法門,不締造這個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可以有這個機會嗎?沒有。所以大家看《佛說阿彌陀經》,首先第一個因緣:阿彌陀佛。第二個因緣,如果說釋迦牟尼佛不出世,不成佛,沒有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既不講又不說,特別是這個無問自說的稀有難得的法門,有沒有人知道呀?沒有人知道,所以才叫佛說阿彌陀。但是,假如果羅什法師不在應運而生,在這個正好法水要東流的這個大潮,這個因緣熟了的時候,他不應運出世,沒有人原汁原味地依佛的意而譯這個原汁原味的經,我們現在能學能聞嗎?這是羅什法師。再一個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如果蕅益大師不出世的話,沒有人能夠注如是的圓融無礙之解啊!所以大家看一下:從彌陀,釋迦牟尼佛,到羅什法師,蕅益大師,這其中缺一點缺一個都不行,弄錯一點都不對。就是法爾具此因緣,法爾呈現這個流通呀!你正所謂我們說依教奉行,就是在這裡面,從阿彌陀佛設的法門,釋迦牟尼佛描繪的修行方法,羅什法師的原汁原味的翻譯,蕅益大師的稱性發揮註解,所有的文字你不能動一點點,如果動了一點點就出了這個核心之要了,所以這就叫依教奉行。

為什麼呢?離經一字就同魔說,不能動的,這就是所謂的住持流通之要,就是在法界就必須這樣來講,就必須這樣來形成這個法門,就必須阿彌陀佛這樣來成佛來演繹,一點都不能亂,一亂整個就亂了,這就叫要解,第一個要,住持流通之要。好,那我們再來,這是從事相上來講,一定要在世間法中依著世間法的軌則來流通,這沒有錯的。那麼我們如果要再換一個角度,從修心觀照之要上來講,大家常會講到什麼,這個非常生活了,你們都會講:修行就在當下,就在生活中。當下在哪兒呀?現在我們學法是不是在當下啊?那我們學到《佛說阿彌陀經》,又學到要解的時候,你作何感想呢?還是有啥心理作用呢?這會兒你怎麼修呢?這也是要呀,所以為什麼祖師們講到說要言言歸真,字字見諦,真諦的諦。你不要覺得生活是我們出了這個道場才叫生活了,我們現在聽法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當然吃喝拉撒也可以這麼同步進行,但是你會不會來觀心呢?

你比如說我們來講,你看第一個:佛,《佛說阿彌陀經》,佛是什麼呢?佛是一個字。為什麼我們就見到一個單人旁,又過來這樣彎兩下,再一撇一豎,就覺得這就是佛,馬上就聯想到大聖人,馬上就聯想到圓滿覺者呢?其他的字就不行。但是這個圓滿的覺者,這個佛的功德是這個字能代表的嗎?還是全部就濃縮到這個字上了呢,是這個字嗎?不是的呀,這個字是假名。如果我們一直以來,認為說,比如說佛吧,但是佛還有一個,有時候我們叫大圓滿覺,有時候叫如來,有時候叫正遍知,有時候又叫應供,那麼多的名號,那如果說每一個名號都是佛的當下的,這個本身就是佛的境界的話,那有多少佛啊!一個佛就有這麼多名,那就說明一個就被切割成這麼多嗎?這都是以假名來表這個法,表佛的功德。所以如果我們觀心的話,你就要知道這個佛是一個名,包括阿彌陀又叫無量光,又叫無量壽,十二如來相繼一劫,無對光佛,無邊光佛等等這些,這都是講的阿彌陀佛。那麼我們在這裡上面就知道,乃至羅什法師,他怎麼叫做鳩摩羅什,他為什麼不叫八摩羅什,七摩羅什,這都不是戲論,你們要悟啊!

為什麼?他就是個名詞概念,蕅益大師,為什麼又叫蕅益,又叫智旭,又叫西有呢?全是假名呀。所以我們在解這個要解,你比如說解題,佛,阿彌陀佛,鳩摩羅什,蕅益智旭,這叫做名假,如夢幻泡影,是假的。你學的時候當體就要往這兒觀,這才叫當下啊,這才叫生活中修行,當體你就往這兒觀。那麼再一個從這個來講,你看,姚秦時期,姚秦是一個時間嘛,清又是一個時間嘛。可是問題是大家知道,我們在佛法裡面時空是一個錯覺啊,是一個假相啊,是一個幻相啊。什麼是清朝呢,清朝在哪兒呢?大家現在給我找找,到哪兒去了?因為我們現在到了當代現代了,所以才說那叫古代,那清朝在清朝的時候人家才是現代,那你說時間有一個定性嗎?姚秦也是,因為姓姚的當了皇帝了就叫姚秦,那要是姓樓的當了皇帝就叫樓秦了。所以這又叫做受假,就是這個時間給了我們一個錯覺,一個覺受,我們以為真的有一個時間在流淌,受假,這也是假的。那麼再我們來看,比如說羅什法師譯翻譯了這個法,蕅益大師解了這個法。那大家想想,你解個啥法啊?這需要你的悟性了,你往哪兒解啊,解個什麼呢?難道真如道本來面目他是解出來的,解開的嗎?誰把你綁住了呀?

所以大家要往這兒悟,這個很重要,你看有羅什法師譯,譯什麼呀,譯個什麼譯呢?這叫做法假。名也是假的,受也是假的,法也是假的,字字言言全是假名,全是名假,都是我們依著心裡所產生的名言,概念,習氣而翻騰出來的這種自以為是的妄想分別,如果你能在每一個概念上都能夠反觀,都能夠往這個心性,往道上會,這就叫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才叫做修心觀要,歸真見諦,就是這麼觀,這也是要。所以就這個來講的話,如果我們依文解義,那叫三世佛冤,你不往心地上會,就跟著這個來學,他就學得解得如此的天花亂墜有什麼用呢?是不是。所以大家要去悟,這就是為什麼叫做要解:一個是住持流通之要,一點都不能亂;一個是修心觀照之要,一點都不能著,執著的著。那麼問題是什麼呢?大家想想這兩者太難完美結合了。那我們現在呢,如果我們字字歸真,歸於真諦,我們馬上就會生斷滅見,知道嗎,就一聽空就下意識說:哎呀,萬法皆空!如果我們歸於俗諦,那麼就又成了一堆文字知見,說:哎呀,講得好,聽得妙!都是在妄想中,就不斷地這樣被卷進去,抽身不出來。所以大家要知道,前面的這個住持流通和修心觀要合起來就是雙美,一旦離開了就雙傷了。你偏於觀心,很多時候你就顧及不到流通了,世間法了,世間因緣了,那佛法就消亡在國土裡面,眾生就永在黑暗之中了。如果你偏執於流通不去徹悟,那佛法結的只是世間的因緣,他沒有出世解脫正因呀。所以說世尊慈悲才設了這麼一個同時具足了流通觀心,也不必自力去完成,以信願持名得度成就的法門,這就是隨順世尊真實教誨之要,法門之要,這才是這部《彌陀要解》的終極要,最重要的在這個上面。

就是說我們左搖右擺都不得力,只有這個勸誡、佛的教誨,隨著佛在這個經,大師在這個論裡邊註釋裡邊,隨順他們的真實教誨。隨順就是聽他的勸誡,就這麼修,就這麼走,不要再有思維,不要再有妄想了,這叫做隨順,隨順法門之要是《彌陀要解》的根本要。大家聽懂了啊,就是這個道理。大家想想,如果一旦入到淨土法界,不是說光靠文字來流通啊。一切的依正莊嚴,所有國土的萬事萬物都在流通,都在流通這個無上甚深法。而且他不是說在流通的時候,不是說就光我們說的,到處去弘法結果就忘了自己了,修行沒上去。他是在流通的當下,當體本來就能夠徹見法性,就咱們常念的二諦圓融三昧印,就是在念佛三昧裡面全體具足這個,一切事物都在流通表法。而且在一切事物的當體,你不管做什麼事,思維什麼法,當體就在法性中住進去,就是這麼個心要,這才是十方三世諸佛的心要。這是我們講到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要。

今天的課程有點難,其次我們再來看這個解,解有好幾種,你比如說我們一般說的理解,剛才也給大家講了,你要從道理上要明瞭,明瞭了以後就安住在這個道理上不動,依之而行。現在我們有時候有這麼一種認知,就說:哎呀,講了那麼多大道理!確實我們講的都是大道理,可是你要知道這個大道理,很多時候你是不明的。而且你別以為大道理一聽就明瞭,等境界出來的時候,沒有大道理一直純粹地不忘初心地作為支撐,你處理事情,沒有道理你就做糊塗事。為什麼很多人修著修著退了呢,轉了呢?大家還會一窩蜂地跟著說,講了這麼多道理,還不是說食數寶還是怎麼怎麼樣……道理是天大的基石呀!所以首先你要理上要明瞭,理上理解了,我們在講要解,你首先理要解,這個理你都不解,那你怎麼去證呢?所以說第二點,一個是理解,第二個就是證解。因為,我們講了這麼多道理,但是大家知道,這個道理如果你不在生活裡面去練啊,不一點一點地練,你如果想練佛菩薩會成就你的。那麼你不去練,這只能屬於什麼?叫做幹慧。聽過這個詞吧,幹慧,就好像是說一種智慧噴發,但是它是乾的,完全沒有水分,沒有滋潤,是不能用的。所以慢慢地經過,比如說我們說用念佛的功夫來攝心,心地上去觀照,一直向理上來靠攏,就把理給兌現在事上,這就叫證。一點一點地去證,慢慢地在事上去證解,要解要去證。但是我們今天講的這個解是什麼?

叫做信解,《彌陀要解》的解叫做信解,希望你以無縫的這個,就是沒有中間沒有隔閡的信心去對接,一切的正知見你信而得知,你信了這個你就知道了,你信了這個你就入進去了,就是全身心地仰仗佛菩薩的五眼圓明,全部靠上去,對佛菩薩的話沒有二言,沒有二心,這叫做信解。大家不要以為說,哎呀這你說了半天,這個信解這不就是相信嗎,這很容易呀。大家要知道不容易呀,為什麼還要煩勞佛說呢?羅什法師譯呢?蕅益大師解呢?就是因為說理解是容易的,你看很多我們稍微商量一下,因為這個理解這個功能,是每個人本具的一個功德,理解無非就是我們過去種的這些名言種子、這些習氣,引發對道理的一種認可。然後大家都共同期許地說,這個道理你也認為是這樣的,我也認為是這樣的,大家都認為是這樣的,這就真的成個道理了,一下子大家都明瞭了,我們理上都知道了,所有人都具備這個能力,是可以的。但有時候我們會反,以為理解很難,相信很容易。錯了,理解因為參與了自己的妄想和我執,所以他容易自我首肯,一下子就覺得說這個是對的。

那麼從證解上來講,就稍微艱難一些了。為什麼?因為你要依著這個道理一步一步去走嘛,那大家都知道修行的進退之間,前進後退差別相,我們慢慢地了知自己的功夫的增進,境界的提高,但是還是越來越有數了,只要你去修,還是自己能有把握的,自己心知肚明的,這是對的。唯有信解最難,為什麼說信解最難?你想理解來講,他當下可以觸摸到這個規劃也罷,藍圖也罷,他能夠觸摸得到。證解呢,他一步一步地走,他心裡也是有數的呀。他走到這一步他看到前方的路他再走嘛,他一步一步走他是有數的。只有這個信解,太難了,所以我們今天來學要解,學的就是要信解。就是你在徹底沒有觸摸能力,也沒有設想可能的條件下,直接就完全依靠活在另一端的人傳來的信息讓你相信。因為相隔得太遠了,染淨之間,你沒有一點點的連接,也沒有之間的交通,只有你去徹底地信賴,《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這個解就是要你信解,所以請大家慢慢地從理解證解來入這個信解。今天我們好像講顛倒了,都以為說應該信解行證,不是在前面嗎?不是在那個層面上論的,真正在《彌陀要解》的這個解裡邊,信解是最難的。你不要以為大家都說,這是佛說的我相信呀。問題是相信,你經不起考驗呀,你不信試試去嘛。相信佛的時候就沒有我了,相信我的時候就是理解和證解,佛的就不及格了。所以請大家仔細地再琢磨琢磨。這是時間關係,我們上半場的內容就講到這裡,大家休息一刻鐘,繼續。阿彌陀佛。

好,請大家坐定,我們繼續《彌陀要解》下半場的講解,像我們上半場這樣的跟大家講,我想問一下諸位,這樣講,因為我當時不是給你們囑託過嗎,你們覺得剛聽完《楞嚴經》,又開始終於講淨土了,想必是要比原來不那麼繃得緊要舒服點兒了。你看我說《淨土十要》,特別是《彌陀要解》比《楞嚴經》還難講難聽,你們還不信,現在知道了吧。就全是乾的,就要用你的觀行力,你的心地的這種智慧和開發,要把這個幹的要給弄濕了,否則是進行不下去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這個思想準備,雖然我們也會錄視頻也會有直播,但是確實我們主要的聽法眾還是在場的諸位,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心提起來。

我們下半場開始講的第一個就是,既然說到要解最重要的是信解,既不是理解也不是證解,而是信解。那我要諸位要考量一下了,信什麼呢?還是在我們這個三個題目中,就是信這個核心兩個字,要解裡面信解什麼?西有,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有,真的有,現在已經有了十劫了,諸位都知道。那我們自己相互我們考量一下,到底極樂世界是怎麼個有法?你們想過沒有?你說娑婆世界嘛,我們活得實實在在的,難不成極樂世界就跟娑婆世界一樣嗎?咱們不說這個苦樂或者染淨來講,就說這個有法是怎麼個有的?這個你不能瞞心呀,你得自己透過去,透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誰這會兒想盡一切辦法說沒有,他都沒辦法動你了。包括你自己試一下想說,自己說極樂世界肯定沒有,我找點毛病。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疑情在哪裡,或者有時候習氣在哪裡,找不出來。能不能這樣?所以你不要以為說臨終的時候往生,臨終的時候憑什麼來的?憑常日在決定心呀,憑這個圓滿功德成就呀。

為什麼說信願之有無呢?就是在決定呀,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西有西有,怎麼個有法?大家要參究呀,你把這個西有要能夠解透了,信透了,才能承擔這所謂的叫二有法門:西方有世界,彼土有佛,號阿彌陀。那麼首先我們來講,你想如果說西方世界是定有的,實有的。就像咱們娑婆世界,就是桌子是桌子,板凳是板凳,人是人,男是男,女是女,是這樣嗎?是不是這樣子?不是這樣。一不是這樣子,我們就理解不了,因為我們始終以為有就是這麼有的,所以下意識地就會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定有實有,可是問題是一旦是定有是實有,它就不可移了呀,它就定死了呀。就跟娑婆世界我們都知道,你想相信娑婆世界真實的,唯物的。誰會相信,不要說往生西方了,前因後世他都不想相信,信不了嘛。為什麼?就因為他是唯物的,死的,塊兒然的,那麼這個把他障住了,他就靈動盤活不了了。所以首先一個西有西有,它不是我們凡情執著的常有,這不是極樂世界的有,是不靈動,不是無礙的,是有礙的,那確實極樂世界不是這樣子的。你看這個這麼核心的命題就是極樂世界怎麼個有法。那其次,我們說這不是以有而有的,真實的有而有的。那我們下意識又會推到有的反面了,說它是以空來存在的,空性,我們不是常給大家來表達,什麼緣起性空嗎,夢幻泡影嗎,好像是有這麼一個理解。問題是像《楞嚴經》裡面我們講到的,所有的世界萬物,一切的事物,包括我的色身,你我他的芸芸眾生,都是循業發現,就是依照我們的業力,內變根身,我;外變器界,山河大地,就是這麼循業發現。

並且還特別後面又怎麼說呢,說隨其現處,就是當這個事物出現的時候當體全空,都是當體你就要知道它是假的,是夢幻泡影,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的這樣一個顯現出來的。那麼極樂世界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就產生一種懷疑說,那麼如夢幻泡影的話,跟娑婆世界的這種我們習以為常的有法,難道到了極樂世界描繪的那種種種的殊勝,種種的莊嚴,難道就是一個泡影嗎?又會產生了一些想法說,這有什麼意思?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麼是決定有,要麼又是決定的夢幻泡影的有,所謂的真空妙有,這也是一種有,覺得說微妙殊勝,現實的存在,可是總是還覺得不夠能夠說服。所以你看這就是四句,我們常說的佛門有個詞叫做離四句,你們聽過嗎?離四句,要麼是有,就是現實;要麼是空,是形而上;要麼就是中道說亦有亦空,緣起性空,不叫亦有亦空嘛;要麼是非有非空。都不對,你只要有執著有定見都不對。那麼既然我們說都不對,我們能不能用這四種情況來表達極樂世界?能嗎?表達不了,都不圓滿。就剛才我們是以有表達也不對,以空表達也不對,亦有亦空也不行。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說,你說它真是有吧,它如夢幻泡影。你說它什麼都沒有,一巴掌抹掉嘛,它緣起萬法,森羅萬象都在呀。可是你就用這兩個同時存在說即空即有,俗諦,我們說世俗的萬象,和真諦形而上的真理,都是以這兩種同步推出來有,好像還不對。你說它都是二諦俱沒有,就是說空也不對有也不對,以遮詮的方式,否定的方式來求得這個真理,說極樂世界,還不對。

當然你要這麼講,都能這麼說也無妨,只要你認定它是有的,那就說明對你來說是對的,可是我們究到究竟處沒有一樣能夠說服自己,到底西有,這個信解這個西有它是怎麼個有呢?大家要從這裡來了解,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始終什麼呢?是我們所有一切眾生所本具的極樂淨土,就是這麼有,就是本來有,如是有,必定有,就可以了。這是本具的功德,那麼就是假借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做為增上的因緣來讓它全體的顯發。可是大家要知道,我們從信願開始,至十萬億外的佛土,到時候我們成功往生,大家一定要知道沒有一個東西是從心外得來的,就是本來沒有而我們把它賺來的,不是這樣的。是我們本有的,這個西有是什麼有呢?就是我們本具的真善妙有。娑婆世界也是本具的,但是它是不善,知道吧,不是善有,也不是妙有。比如說天吧,天道的眾生,它也是本具的,但是它屬於善有,但是它不妙有。知道嗎,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屬於我們本具的,既是真又是善,而且是妙,這樣一個有。這個有就跟我們說的般若波羅蜜一樣,你怎麼也不能說,只能信。

大家聽過有一句表達說般若就是空境,像大火聚嗎?聽過這個比喻吧,就是你這個般若,好比說四面都著了火了,你觸碰一點兒你就沾上了,就有執著,都不行。而且又說般若是大清涼池,大清涼池什麼意思?就是你從任何一個門進來,或者從任何一個角度跳在這個池子裡面,都得清涼。這個西有就跟般若是一樣的,你根本想都不用想,西方的的是有,絕對沒錯,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才叫西有,叫信解,知道嗎?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淨土法門要吃透。以信功德入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界。所以大家都知道,如果能夠從我們前面,上半場講的,不管是流通也罷,觀心也罷,你把這個要,核心之要,那麼不管是流通也罷,觀心也罷,都很難圓融。只有隨順諸佛真實教誨,信法門真實不虛,這是根本要。那麼再從理解證解歸結到信解,信什麼?唯信西方真實不虛就可以了,不做第二念,大家想想這和禪宗有什麼區別呢?不做第二念,希望諸位認真地去領會。

好,那我們再下來,今天的第二個大的版塊學習,就是要先把前段的序文要講一下,這個我們就要翻開我們的法本了,從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下面開始,就是「原夫諸佛憫念群迷」,找到了嗎?講一下這個序,因為一般以後我們看這個大德的註釋,前面都會有序。序又叫什麼?有時候叫引言,有時候叫導言,還有一個文體叫做跋,聽過吧,一般這個序在前面,跋在後面。本來這個序文一般都是在後面來著,後來就載體變了,隨著時代的流轉就慢慢地變成把序放在前面,後面的叫做跋了。那麼這個序呢,基本上,比如說有自和他兩種。因為大家看到了,像前面我們就不太鋪開來講,因為還有別人給這上面寫的序,對吧。比如他的徒弟成時法師,那麼那個叫做他序。別人寫的序就是對作品的評價,對這部作品領悟了以後做的點評。

這一般屬於他序。我們現在學的這一篇屬於自序。是蕅益大師偏重於講這篇文章寫的緣由、經過,他要說明的宗旨,直指在哪裡,這是屬於自序,我們學的這個叫自序,這個大家先了解。那麼古人一般這個序就是一個文風的代表,也就是說,特別是對於佛經的這樣一種註釋講解而言的話,它更要有這個嚴謹契理契機的功德。那麼這篇序文,我們總的來看,其實它的功用主要是講持名是第一法,執持名號,是《彌陀經》為淨土宗根本中的根本。第二個是什麼呢?他為什麼要做這篇《彌陀要解》這個文章,就是為了讓更明瞭,容易能夠入道,剛剛開始學佛的人也能入道,能夠具足信願來,能夠初登信願這個階梯。所以說從這上面總的來講,無非就是:開示悟入佛知見,攝一切眾生同歸淨土,這是這部序文的功德。

那我們在具體的內容上,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大家看第一句: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這是一個總說,頭兩個字,這古文裡面常見的。夫怎麼怎麼樣,原夫怎麼著,這是一個發起詞,發語,是一個發語,這樣的一個嘆詞。那麼諸佛憫念群迷,大家常聽諸佛菩薩吧。我們去共修,不是每次完都說,頂禮感恩諸佛菩薩,一起向上排班,聞磬聲,禮諸佛菩薩三拜。不要說菩薩,就光這個諸佛,你能不能夠相應到都不一定。你看古德們講到說,說你這輩子你想往生,你還指望往生,你想得個三昧,要求一心不亂,說你都沒有一想起阿彌陀佛就嚎啕大哭,你連這個基礎都沒有,你能念嗎,你能得嗎?說你沒有在睡夢中,睡著睡著醒來以後,發現我夢裡面都沒有念佛,你都氣得不行,說自己太差勁了,沒有這個懺悔慚愧心,你能得嗎?這才叫跟佛相應。佛的功德我們現在能夠得多少呢?不是說我們得他的功德,就是跟他相應,能夠理解佛的這個胸懷,能夠同步佛的知見,能夠徹底承擔佛的神通不思議妙用,我們現在能承擔多少呢?不要說諸佛,就阿彌陀佛吧。

我們都號稱淨土行人,我現在我就覺得我非常慚愧,為什麼?我往往是很多時候,絕大多數的主流時間中,承擔不了那個,說現前的一切境界,都是阿彌陀佛的三身四智所變現出來的,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就全體的這個國土境界。大家想想,如果你真能修到這份上,你念念都在,已經往生了。就是你周邊包圍的全是阿彌陀佛欲令你往生而變化所作的,你能相應到這份上嗎?不要說諸佛了,就光說這個阿彌陀佛,不一定。那歸根結底,為什麼不能相應呢?就是因為對佛的大覺悟智慧和大慈悲心懷沒有相應,所以你看後面講的就是:憫念群迷,隨機施化,就是講佛的慈悲和智慧。為什麼你看我這麼要求大家,你比如說這個憫念來講,憫念群迷的憫念不是指佛的悲心嗎,這個慈悲咱們能不能夠體驗得到?體驗到嗎!能不能體驗到怎麼個悲法?體驗不到呀!我們現在不管幹什麼都是有條件的,你明白嗎,就包括我們修行都是有條件的呀。為什麼是淨土法門設教設得正正好呢,就是只要你信願,他給你的條件就是你往生能成佛,我們出不了現在這個對待法呀。

可是佛的慈悲是沒有條件的,大家想想我們常說度眾生,我慢慢現在有時候會生起這樣的一種歡喜吧,法味,什麼呢?我就設想一下,就這些佛菩薩,聖人,我們如果真的能住到他的慈悲心中去度化眾生,他不會覺得說有什麼回報我才去做。也不會覺得說害怕得罪,我這樣去做一下會,因為度化眾生他有的要正面地去引導,這個還是比較大家都皆大歡喜的。有的他要反面地來折磨,折服他呀,也就是要得罪他呀,你現在我們幾個人能夠經得起這個得罪。可是佛菩薩不但我可以得罪他,我還不計較他,罵我也罷,報復也罷,不計較。所以我有時候想,說真能住到這種菩提心裡面,那成佛太容易了呀,太快了呀!就我們怎麼也爬坡拔不到那個層面去。你想能夠真的就天天住在法上,唯以度眾生為懷,而且根本什麼都不計較,就想方設法就讓他覺,就讓他覺了再覺,不斷地覺。你說能夠住到這裡邊的話,那世間的什麼貪瞋癡根本就挨都挨不著咱們邊了。道力不夠,你菩薩都做不到。所以說,一個是我們幹什麼都有條件,二一個我們都是有親疏的呀,是不平等的。

佛他是完全平等,就對人跟對己。我們要麼說,肯定對自己要比別人強,或者有的人激情上來一演繹,我要為法忘軀,度化眾生,就是對別人好,對自己說怎麼都行。佛就是自己跟別人,別人跟自己是一模一樣,連一點波瀾都沒有,是這樣的。再一個他能夠深入無己,我們都不能夠深入成,能夠一旦觸及到自己的不舒服或者怎麼樣,就算了吧,隨緣吧。我告訴你,佛菩薩他就沒完沒了,攝取不捨,所以你想這種憫念憫念,這個憫這個念,我們做不到。所以大家一定要學習,要這樣發力。哪怕我就是一個小凡夫的情懷,我不斷地對這個貪瞋癡每天都清理,我一定要發心,為什麼說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呢。所以這都是我們慢慢修行,學法福報夠了以後,就會有這些體悟的。哪怕每天有那麼一念都是金子般的純,可貴的,所以這就是需要練。但是雖然我們常說大慈悲父,說一想起阿彌陀佛,不知道怎麼樣的信誓旦旦,根本太差得遠了,憫念。群迷也是這樣子的呀,我們現在為什麼?群迷是什麼?為了拯救群迷嘛!你想我們現在,你不要說去把慈悲心都覆蓋上去了,我們連這個範圍我們都顧及不到,你看群迷的這個群,範圍非常大,而且他這個迷的深淺,也都是差別相也很大。

你像我們現在一般的悲心的話,你說能夠顧及到多少呀。你看無非好多問題來了,都是自己家裡怎麼難度,他不讓我學佛,或者我什麼時候才能讓他也入道,皈依三寶,就這點兒。再稍微弄著,把養的那寵物給你弄過來也是念個三皈依。再好一點的,我們去行放生,這不是剛剛清明放了一次生嘛,就能顧及到畜生道,這算可以了,比一般的強點兒。再就是清明節,又舉行一次超度法會,還能顧及到餓鬼道,也算強點了。這也算就是學佛學得這也精進,心量慢慢打開了,因為你這個心念你能夠顧及到他們,你才會對他們發心嘛。你不痛不癢的,跟你沒關係,你不會發這個心的呀。問題是你超度餓鬼的時候你又忘了地獄,就算有地獄,我們總是說,哎呀三途苦呀怎麼怎麼樣呀,一不小心墮到地獄太苦了,你要遭這個果報。你要知道天也苦呀,比我們強的他也苦呀,解脫的羅漢也苦呀,菩薩沒成佛還苦,都在這個群迷之內,這是佛的視野。他看九法界的眾生,都屬於群迷,這個有多廣有多深!所以我們現在,你想想就動不動放個生或是施個食呀,都不行,還不夠,比一般人強點還不夠,這個慈悲心總是跟心量成正比的。

所以佛的這個慈悲輻射到九法界的眾生,大家知道,淨土法門的本懷就是攝九界同歸呀!所以你看,我們學要解,就每一句都是切中要害的,這樣才能叫要解,是不是?所以這個叫做:憫念群迷,隨機施化。你看,這就講到,前面是講到佛的慈悲,這就講到佛的智慧了。我們說佛八識轉四智,不是有一個妙觀察智,就是觀察所有眾生的根基而隨機教化。你看為什麼那會兒他給那個,這不是剛才講《彌陀經》,就是笨得要命,只能念掃把,周利槃陀伽。他給他就說這個,他只能給他說這個,這叫隨機呀。難陀太好色了,捨不得他的妻子,他就帶著他,先上天去看美女,又下地獄去看油鍋,這都屬於隨機教化。到了這個點了,根機熟了,他正好七寸上一打一按,這個善根的開關就開了。所以說任何人在佛面前,他一目瞭然,妙觀察智。所以你看,我們為什麼說有五乘教法呢,有的人這輩子只能夠在人天堆裡面打轉,你說他了生死,他想都不想。有的人他只想出世,但是他想出世,他只想自己了呀,他連一念顧及別人都不想顧及,只要別人觸及到自己的修行利益了,馬上就放手。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想所有的這些結緣的根性中,為什麼人天乘,還有菩薩乘,為菩薩說六度法門,為羅漢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為人天說五戒十善等等,這都屬於總粗線條的隨機教化。你想我們現在為什麼受戒,有的還受五戒還受不全,我要持這個,我不能持那個,其實這都屬於機。那麼給他滿願,讓他能學一點是一點,就叫做教。所以說隨機施化就是這個意思。特別是有些人,這輩子就能結個緣,只能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所以大家要知道佛的隨機能隨到什麼程度呢,特別平等,就是每個眾生來了都行。你一稱南無佛,我們一般以為說這就是最低的根基了。大家還記得佛在世的時候度的有一個叫做東城老母,就是一老太太,看見佛就眼黑得要命,我們土話就是黒七見了黑八似的,就看都不想看。佛要去度她,她不理,躲起來,背著佛轉,佛用神通就跟四面一樣,在她四面擺著就想讓她看一下佛,結個緣,她眼睛閉起來,她討厭佛,她誹謗。

那大家說說,這個東城老母到底是得度了還是沒得度呢?怎麼得度的呀?讚謗皆是因緣呀,就是我非要給你種個種子,你不能讚歎我,我就讓你誹謗我,非得說佛,非得見佛,非得討厭佛,這才叫究竟圓滿之隨機施化。就是把機都鋪滿了,任何人到了那兒逃不脫,這才是佛的妙觀察智。你看我們總是心量有局限打不開。那麼總歸的功用,前面是慈悲,後面是智慧,所有結合起來的功用就是: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你看這個說得多好。元就是我們本有的真心佛性。回歸到我們的佛性上來,這個本是一樣的,但是路徑不一樣,採取的措施不一樣。

那麼說到路徑,說到措施了,下面要引出來了,因為我們這個《彌陀要解》要講的什麼法,推的什麼主打的項目,大家要知道。再往下看,這就是機鋒轉語了,要轉到這個上面,會到這個上面來:又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兩個概念:一個是至,至是什麼意思?就是發揮到極致,再不能比其有優勢了;至直捷,直捷是什麼意思?直捷就是快。圓頓是什麼意思?就是立馬,圓頓就是快速立馬,而且還是圓滿的,沒有失的,不是有漏的或缺憾的,沒有缺憾的,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就是這個法。所以大家看,再往下: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大家要把這話讀懂,這非常絲絲入扣。第一層是推進什麼?獨顯這個淨土法門的橫超殊勝,所以叫至捷圓頓,一生成佛嘛。其次,念佛中最簡易穩當者是持名殊勝,持佛名號。就連續推出來這兩個方便,一切法門行門皆是方便,但是這一套技巧最殊勝的就是,一個是念佛求生西方,既然念佛求生西方,念佛還有多種,有實相念佛、有觀想、觀像等等,最極的是什麼?最根本的就是執持名號。

所以大家想,就這些話我們都是尋常話,你把他稍微掰開了揉碎了,就知道裡面太說得究竟圓滿了。你看,你比如就說這個至直捷至圓頓者,我們先來講一下這個直捷圓頓,因為好多時候,為什麼大家在這個橫超生死豎出三界,說自力他力的這個簡別之上,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好的認知。你比如說難易來講等等這些,你都要思察清楚了,你才能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但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羊皮上颳風,麻麻木木的呢?就是因為其實有時候我們學佛呀,有的人他根本就不想了生死,知道嘛。他最關注的是現世的利益,來生的果報,這都算可以的了,那沒辦法呀。還有一部分人他知道了生死,但是他不想或者他根本不相信說這一世就能了生死。所以我們來聽這個法,這兩個是最基本的前提,你得到了這個台階上,最基本的前提,直捷快速的風格就在這上面顯現了。比如說這個直捷圓頓,我們合起來講,說為什麼淨土法門,我們找幾個點:第一個為什麼是直捷呢?因為我們依著通途教法的話,大家知道都有信解行證的次第,信解行證,這是四個次第。我剛剛在天津的一個道場也講過,首先開始相信,慢慢地開始理解,隨著理解的教法開始起行,最後能證果,這四個次第。

淨土的直捷在哪裡呢?淨土的關鍵宗旨是什麼:信願行。為什麼淨土法門這麼強調信呢,因為在信解行證這四個次第裡面,最大難過的關口是解這一關。解不是咱們說認得幾個字明白道理是什麼,真正的信解行證的解是要你在學教你得大開圓解,也就是禪宗裡面講的話得明心見性才叫解,你的知見跟佛是一樣的,這才叫解。這個解就非常難呀,你想我們禪門宗門下面,這個禪寺裡面的大叢林這個古道場裡面的這些人去參禪,參禪是怎麼參的呀,生死度外去參的呀!直接就是天天把生死掛在胸懷,什麼事都不考慮,這樣去離開心意識地去參,不在妄想中,而是離開心意識向上一路地去參,一輩子不知道能不能到頂兒,能夠到頂兒的算人中丈夫。我常給大家講,趙州禪師都八十歲了還去行腳,為心頭沒有悄然,就是沒有明心見性,有的人四十年就天天琢磨這個事兒才打成一片。所以這些修證上的這些好漢們呀,一輩子搭進去都未必能到這個解點,信解行證解,解不開嘛,越到末法時期越是這樣。那麼淨土是什麼呢?就不在解上面論了,你解不開就算了,不解了。

怎麼樣呀?他把解的這個難度,給你四兩撥千斤,給轉到信上來了,這就叫直捷圓頓,就不跟你在那個上面論了,所以說至直捷至圓頓,這是一個。第二個,如果說你看剛才我們從解上來講,就比如說開悟吧,宗門下的人來講,如果你不開悟,所有的修行都屬於盲修瞎練,其實也是如此,因為你的佛知見沒開,都屬於盲修瞎練,都屬於世間法、輪迴法。那麼你要去禪宗的這個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個直接痛快啊,聽起來好像很暢快淋漓。可是你要知道他只是開悟了呀,只是見性而已,明心見性,論修的話一步還沒有走呢。可是淨土法門念佛的時候,我們都學過《觀經》,《觀經》裡面怎麼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句話還記得吧?諸佛菩薩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所以我們心想佛時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大家讀懂了嗎?就是說,如果你要開悟,你要離開心意識,你的靈光的顯露的時候,才叫做見性,非常難。如果要念佛,念佛憶佛觀佛,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即為作佛,總結一點就是開悟難成佛易,容易,這就叫直捷圓頓。

為什麼祖師這裡講至直捷至圓頓者呢,就在這個上面論分曉。說白了,我告訴諸位,我們現在的話,得人身都比往生難,你知道嗎?就是你不往生,你就得不了人身,你就要落三途了。就像咱們修行人也最多最多弄成個阿修羅吧,這算你的好結果,你知道吧。因為我們現在嗔恨心那麼重,到佛門裡邊了還天天攀比互相是非,全是修羅種子呀,一念就上來了。你不信試試,我試驗了太多了就禁不起,我試自己我都試了,都是修羅因。所以這是從這個信解行證,從法門抉擇上,我們才能體悟到他的這個至直捷至圓頓。第二個,至簡易至穩當,這是又是一層了,就講到說持名法的穩當。比如實相念佛,其實就是參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求開悟。那麼如果去觀想念佛的話,你想這個境界這個細,我們的心是粗的呀,你們試試,你們現在觀一觀試一試嘛,連十秒都定不住呀,連三秒都定不住,定不住的。你觀像的話,你到了殿堂裡邊,這個佛像也在,你一出殿堂,你到了廁所裡面,你去觀像,哪兒找像去呀?所以唯有這個持名一法能夠上道兒,而且這一道兒裡面包括了所有其他的道兒,才叫做既簡易又穩當。

這個簡易你們要搞清楚,他是化繁為簡,就是隱了繁而顯的簡,不是離開繁另外給你弄一個簡單的套路放在這兒,不是這個意思,明白吧,否則就不叫總持法門。所以大家要把這個簡也要搞清楚,不是離開繁而獨立成的簡,就是讓我們現前的這個所有微妙法裡,都在這個上面能夠顯現出來,所以這個上面,我們才叫做至簡易。為什麼說穩當呢,大家想想為什麼說穩當,你們讀過大的不必說了,就是四十八願裡面: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的功德,這個叫穩當。就是說這個接引的功德其他的都沒有,你想想為什麼叫西方接引啊?咱們說接引的是說的,這都是理上的接引,明白吧,我們現在只要得度了,就等於說已經蒙佛接引了,都是理上道理上我明白了,這叫做理上的接引,只有阿彌陀佛事上也來接引。就這一尊佛能做到這個,因為他願力中就發進去了,所以他理上讓你明白了教法,這等於說接引得度了。可是事相上的話,你得靠自己,到他接引的那兒,他在那兒等你的接引,只有阿彌陀佛是你在這兒等他來接引,所以叫穩當,就這麼個穩當法。大家要知道什麼叫穩當,就這麼個穩當。所以你看為什麼穩當,圓瑛法師講過,他說了三點,我們這裡也學習一下,第一點是什麼呢,念佛的眾生常為阿彌陀佛光明所照,「攝取不捨」在經典裡面講,而且又為十方諸佛所護念,你看我們讀《彌陀經》下面講到,當信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所以這樣的話,從始至終第一個穩當就是你不會招魔事的,念佛的人不會著魔的。參禪觀心的人可不一定,那一但境界出來你沒把持住,你一旦被轉了,你就著魔了,《楞嚴經》裡面說的非常明確。第二個是什麼呢,念佛的人為什麼說穩當呢,我們現在修行人有一點最不穩當的是什麼呢?就是前生後世隔這個生死。一隔生死,就把過去修行的這些意志給磨得乾乾淨淨,甚至都想不起來了呀,或者轉化成世間福報了。你看為什麼世間有好多人,這個到了佛門裡面突然間要濃濃地哭一鼻子,看見哪部經典或哪個師父,突然間恍若隔世想起來,那就是他們過去一塊修行,結果他心發了求世間的福報,這輩子可能有點地位,有點錢,但是入不到三寶門中來,出去了就進不來,緣分不具了。

所以這個穩當是什麼呢?就是說臨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就把我們隔陰的這個驚險就沒有了,生死隔陰,讓我們的修行功德打大折扣,不會打,而且只能增不會折了,一入淨土,這也是穩當。第三個穩當是什麼呢?念佛的人具足了信願資糧往生到西方以後,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咱們這兒剛才說的開圓解,就是你得明心見性,太難了嘛。念佛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祖師們給我們開示了嘛:「若能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是千穩萬當之法呀,所以說,這裡講到的至簡易至穩當,就這麼一個簡易穩當,大家要往這兒會。總之,就說了這麼多,什麼直捷圓頓簡易穩當,為什麼這樣,還有一個證據,就是佛講了這麼多經,沒有一部經典能提到說,法滅了以後還有一百年的時間,只留這部經,只留這個法門還止住百歲,就從這一件事足以證明這個法門就是穩當就是圓頓,還能獨擋百年嘛,是不是。這些法平常我們都聽了,一往這兒會,就等於說這段話就明瞭了。

我們再往下看: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你看這就是給你說證據,有理有據論文一樣,說論據了呀。淨土三經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佛說阿彌陀經》,並行於世是大家都知道就流通在世間。為什麼把這個《彌陀經》單單列為出家佛門禪門的五堂功課之一呢?他有道理的呀,就因為這裡面: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這就是蕅益大師讚歎,說這個之所以列為日課,那古德都是開了正法眼藏的人啊,他為什麼就把這部經典選進來,就是因為淨土廣大,所有三根都能入的進來。很多人有時候覺得害怕把自己的根基給委屈了,說萬一我能參禪參開悟了的話,你讓我念佛不是給把我給法身給斷送了嘛。大家想想,你如果參禪能參開悟,你念佛絕對得一心,念佛也能念開悟呀。不是說入到念佛就把你另外的功德和那個可能性給沒了,也在這裡面能開悟,而且還能往生。所以這裡講到說:豈非見於持名。就是只說執持名號,普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

就是誰都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古人講的上至官場文士,下至販夫走卒都能念,個個可念人人會念,那麼這裡邊就事來講,你老實念。有的人他只能到這個,就是說我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我老老實實念,我以我能念的心,念我真的所念的佛,我就這樣念,念念之間,行住坐臥一直念,這就叫做事修。這不是講到說:攝事理以無遺。念得如果說你,比如說你是一個根性好一點的人,那麼自然而然不委屈。怎麼不委屈呢?你從理上來念,念的時候,念的心也沒有,念的佛也沒有,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完全不二,打成一體,這時候就「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顯現了,也不虧待你。這叫做事理無遺,一點都沒落下。統宗教而無外,「宗」就是禪宗,「教」就是教下,教法。就是教法裡面學的,宗門的悟性,教法的修證次第等等這些,都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的功德中。我記得以前講《徹悟禪師語錄》的時候,非常感恩《徹悟禪師語錄》,對我的法身慧命的長養。我相信大家也有的可能受我影響也去翻閱過。我們講這個《彌陀要解》,真的《徹悟禪師語錄》裡邊,真的提供了好多就是直接這麼講的。

你比如說,不要說這個「統宗教」和「攝事理」了,就他講到什麼呢,他說:不僅僅說宗教,他說普天之下所有的這些各行各業,什麼學者,什麼小商小販,什麼政府官員等等,就是我們只要活著,哪怕你不念佛,甚至你不信佛,乃至不知佛,哪怕是這樣的,但是你也不能出念佛法門的這個範疇。大家能聽得懂嗎?就是你只要活著,你修的就是在修念佛法門這個原理,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也其實在修念佛法門。修回來,修出去,我們現在修出去了,修到三界內了,出了這個淨土了。再修回去,還是用的這個法。所以他就是說,去來動靜等等這些都在這個道兒裡面,只不過我們百姓一天日用而不知而已。在其中而不知道,就是這個法。法界只有這個法,沒有第二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凡夫,是心作凡夫。其實就是心想事成,就這麼個法。這就說到究竟一念了。

我們再往下看: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這是講到說,自古以來,為這部經作註釋的很多,但是有的流通的因緣比較淺,有的流通的因緣比較深廣。所以到現在看來,他說世遠就湮,時代久遠了,大部分都淹沒了,都找不著了。所存無幾,下面只有兩部,這是蕅益大師特別提出來的,這也有用意啊。一方面提出來這兩部,跟《彌陀要解》一起,我們學習《彌陀經》,就依著這三部主要的註釋。另一方面,另外兩部的特色不具備的,由《彌陀要解》蕅益大師給補足了。所以我們往下看就知道他這個意思,你看: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就是《彌陀疏鈔》,《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他講到:廣大精微。雲棲和尚知道是誰嗎?就是蓮池大師。

他注過這個《佛說阿彌陀經疏鈔》,講的這個義理非常的寬廣,文辭精細。你們有機會去讀一下,他用的都是用華嚴的教理,華嚴都是非常富貴的,玄門嘛。所以他在裡面,他講經都沒有講後面的五重玄義,而是用的十玄門。開始講為什麼說這部經,用了十個理由,等等這些。所以這裡講到說雲棲和尚。「和尚」是尊稱,有時候又叫做「和闍」,就是「阿闍梨」的那個「闍」。羅什法師把「和尚」還翻譯過叫做「力生」,就是有力量的力,生長的生。就是以這個師尊的功德力來生我本具的智慧的意思,所以叫「力生」。但是讀起來比較繞口,現在我們都叫和尚,是尊稱,不是俗稱了。這是指的蓮池大師。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你看,為什麼他叫師伯呢?那就說明他比幽溪大師晚了一輩,就是傳燈大師,天台宗下的大德。

他呢,因為他在天台的這個幽溪高明寺,所以以這個地名而我們一般把他稱為幽溪傳燈大師。他講過一部《圓中鈔》,《圓中鈔》不是直接註釋這個《彌陀經》的,大家要知道。《圓中鈔》是以這個圓滿中道之理來鈔,鈔就是進行再註釋嘛,註釋什麼呢?北禪寺的大佑法師曾經作過一個《彌陀略解》,有這麼一個著作。那麼傳燈大師就是在《彌陀略解》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個講說,所以叫《彌陀圓中鈔》。就是這麼個意思。那麼這裡講到的是什麼:高深洪博,這是另一個特色。但是為什麼呢?你看講到: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大家都曉得,都學習。問題是這兩部書只能夠利益久修久學之士,剛剛開始的初機的人,一般上不去,這是一個遺憾。這也是蕅益大師寫《要解》的初衷,他說了: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太深廣了,太高深了。或致初機淺識,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的呀,而且特別的是攝受這個根器不夠的人能夠入。所以你看,初機就是初開始學的,或者見解還比較淺陋的,信願難階。這是點睛之筆,就是他一方面說了另外兩部讚歎他們,另外一方面說了另外兩部的特色,他為什麼要寫《彌陀要解》。

還有一點就是點出來說,真正地去學習淨土,去解《彌陀經》要從信願上著手,後面講到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只有信願了才能好好地行,才能念起來。所以這裡信願難階,這是前兩部的不足,可以這麼理解吧。當然蕅益大師不是用我慢心,他只是一個就是說,你看,他後面就講到了:故復弗揣庸愚,這是自謙詞,就是說雖然我自己不濟,很不濟,但是我也沒在乎自己這麼差勁。怎麼樣呢,再述要解,我再進行注一個《彌陀要解》。下面這兩句就是: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就是我不敢跟兩位前輩去競爭他們這個文采和義理的發揮,但是我也不必,就是我不必牽強附會,與二翁去強唱這個同一個調子,不必與二翁強同。

最妙的比喻是最後的這個結尾,大家看: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這個比喻妙吧。你們去過東林寺嗎,東林寺都去過,這不是我要問的。後面我要問你們去過西林寺嗎?你看,西林寺是一個女眾道場,就在東林寺的旁邊,有一個台灣的一個老尼師。現在蘇東坡的《題西林壁》還在那兒有一塊碑上面,怎麼講來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我記得東林寺的對面就是香爐峰。香爐峰那個怎麼說: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香爐生紫煙,這是誰寫的來著,是李白。你看吧,所以說這些大人物都跟這兒有緣啊。東林寺就在香爐峰的對面,西林寺,東林寺。所以你看這個比喻多妙啊!

《題西林壁》從事上講是講廬山的面目,山勢不同,身至其中很難窺得這個全貌。但是從理上來講,大家要知道蘇東坡也是佛法曾經悟過的大禪師呀,是五祖戒的後身。所以他就比喻悟道的人對這個心性,心性來講的話,循業發揮,就是一會兒是嶺,一會兒是峰,一會兒是山,一會兒是霧,等等這些。就是隨你的這個本有的如來藏性去發揮,也就表達我們的心性隨你在染土也罷,淨土也罷,正報也罷,依報也罷,都是我心唯心所現的。所以叫做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那麼在這個階段,我們就一定要知道,你要想去嶺就得去嶺,想到峰就得到峰。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想去極樂,你必須離開染土。雖然都是本心所具的,可是這會兒你不能夠一覽心性全貌,你不能夠返璞歸真,不知道本來面目,心性本有,那麼就只能依著心性去從嶺見峰,從峰窺嶺,從東往西,從西接引,就是這樣子的。但是這個本有心,這個比喻真的非常妙。再一重意義上,各家各派都有對《彌陀經》的註釋。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但是各個闡的都是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這份苦心呀,這個是一樣的,就是廬山真境都是這個境,就是讓一切眾生往生西方。

所以說雖然各自發揮,不能夠盡情地舒展佛心佛的意,但是都不失,都沒有離開佛心佛意。還是表達了一部分的佛心,一個層面的佛意,所以叫橫看成嶺側成峰。這是從事上講,從理上講,從初衷上講。那麼從比喻上講來也特別妙,其實比喻什麼啊?你看他講到說,縱然是成嶺成峰,皆不盡廬山真境。就是皆不失各各親見廬山真面目。那是什麼意思呢,表什麼法呢?就是我們但念阿彌陀佛一名號,就等於念十方三世諸佛名號,這就叫做只要見到一點廬山,就代表了全部的廬山。但入極樂世界一佛國土,即入十方三世一切佛土。但見阿彌陀佛一毛孔光,即見十方三世諸佛之光。所以叫做各各親見廬山而已。所以這段序文大家也要認真地去體悟和學習。

那麼講到這裡,下面開始:將釋經文,五重玄義。下一次就更難了,十六號講,就是講到開始從這個五重玄義講起。希望大家要先開始預習一下。這裡邊講到:釋名,辨體,明宗,論用,什麼是體,什麼是宗,什麼樣起用。特別是講到以大實相為體的時候,什麼是實相,等等這些。裡邊如果你沒有預習,跟著你繞,你繞進去就繞不出來了,再不要說去理解去聽了,所以希望大家能殷重心來學習這部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