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請打開補充講表第一面,附表一、念佛攝心方便法。

我們前面講到修止,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然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達到心一境性的目的。

站在修學淨土的角度,他的所緣境是一個佛的功德相貌,因為淨土法門所強調的是一種感應道交。換句話說,你之所以能夠往生淨土,成就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的功德,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所莊嚴的,不是你在娑婆世界,你持那麼一點點的五戒,修行那麼一點的佈施,就足夠去莊嚴你未來那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神通的果報,不是的。

那麼你到淨土以後,你有這麼莊嚴的正報依報是怎麼來的呢?是感應道交難思議,是你這一念信願持名的心跟彌陀的大悲願力感應道交,仰仗佛力的加被。所以說站在感應道交的角度,你一定要跟阿彌陀佛有一個感應的管道。

這當中有三個管道:第一個觀想;第二個觀像;第三個持名。

你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你觀想或者觀像或者持名,這當中執持名號是最簡易最穩當,不管你是在平常的佛堂的操作,不管你是臨命終時在加護病房,那個時候把佛號現出來,都是最簡易最穩當。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的念佛是單指憶念彌陀的名號的一個攝心方便。這個攝心方便,在《印祖文鈔》,它強調根據都攝六根,淨念相續的法門。這個都攝六根,印祖強調,一句彌陀念誦聽,成就一種專注的力量。那麼這個一句彌陀,這個地方的彌陀,什麼是彌陀?誰能夠代表彌陀?當然,要廣泛的說,《無量壽經》所說的這些依報正報的功德,就是彌陀。

這麼廣大的境界,我怎麼去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呢?根本取不到,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怎麼辦呢?那麼誰能夠代表彌陀?那麼彌陀這個所緣境,我取不到,根本談不到相應,誰跟誰相應呢?所以這個時候《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的慈悲,要求我們執持名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以名號來代表阿彌陀佛,名以召德。

我們在念這句名號之前,印光大師他告訴我們說,你要先想一下,不要把佛號就這樣子念,你想一下,你想說:我是業障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是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你說我在三界中流轉,我一點辦法都沒有,我非常不喜歡在三界裡面一次一次的在那個地方漂來漂去的,生死疲勞,但是,我又出不去,怎麼辦呢?誰能夠救拔我?阿彌陀佛能夠救拔你,阿彌陀佛是你不共的皈依,你除了憶念阿彌陀佛以外,你別無選擇。你這樣子觀想以後,一句彌陀名號,那是你專一的不共的皈依處。所以這個時候,你相信這句名號一定能夠救拔你。

你對這個名號有信心以後,你就可以去念誦聽,這當中共有三個操作方法:

第一個念從心起。

你得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這個所緣境,不是聽別人的聲音,你不能夠直接去聽別人的聲音,這個是會尋聲故流轉,向外攀緣。

這個所緣境的相貌要怎麼產生呢?念從心起,你要從你的內心的深處,你那一念皈依的心,很真誠的生起念佛的一個作意,那這個時候還沒有相貌,但是內心當中作意要念佛,就是那個警覺,那個作意,你內心當中已經開始要念佛了。這個時候呢,這個念頭是從你內心的深處生起。

然後呢,誦:聲從口出。從你的嘴巴的讀誦,嘴巴的振動,創造一個聲相,不管這個聲相是大聲是小聲是金剛念,你一定要創造一個聲相,聲從口出,然後音從耳入,這個時候用這個耳根去取這個所緣境。我們這個所緣境,我們所皈依的這個彌陀的名號,它要透過這個念誦聽這三個程序,使令我們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達到一個專注的力量。

這個善取所緣境主要有兩個地方是要注意的:

第一個,你這個所緣境,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不管在多少大眾當中,幾百個人念佛,別人的佛號只能夠當你的一個增上緣,你要成就這個奢摩他的止,要成就專注相續的三昧,你一定不可以去取別人的所緣境,因為你這樣子是心向外攀緣的,是擾動的。所以你一定要自己聽自己的聲音,這是第一點要注意的。

第二個,要聽你當下的聲音。就是說,你前面的佛號念的怎麼樣,過去了就過去了,覓之了不可得;下一個佛號還沒出現,也覓之了不可得,不要對下一個佛號充滿期待。那我幹什麼事呢?你只要注意當下這一句佛號就對了,你每一句佛號,你都注意你當下的這句佛號,把你當下的每一句佛號都念好。

我們所緣境有過去的佛號、未來的佛號、現在的佛號,那我這個善取所緣境是取哪一個佛號呢?取你現在、當下的這一句佛號,這叫做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取你自己的聲音,取你當下的聲音,這個叫一句彌陀念誦聽。

這樣子以後還做什麼事呢?十句成片三三四。

這樣的專注它是一個點狀的,我們希望它點狀的運轉能夠變成一個片狀的,那怎麼辦呢?印祖告訴我們,你可以把這個十句的佛號當做一個循環。這個循環的念誦過程呢,我們把它分成三個階段,三句三句四句,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這個是一片,十句成片三三四。

印祖把十句佛號分成三三四,這當中有兩個主要的用意:

第一個他容易調氣,就是你的氣息在調整的時候順暢,修止觀後面會講到,調身、調息、調心,你的氣息沒有調好,你的心靜不下來,就是你第一口氣念三聲,第二口氣再念三聲,第三口氣再念四聲,當然這是初學者。

其實你這個調氣調順暢以後,你就不要注意氣息了,注意第二個的主題就是韻調,印祖他提出這樣的十句成片,除了調氣以外,他要創造一個韻調。

在我們的眾生世界當中,有韻調的聲音,他容易攝心,容易把你的心攝住,不容易讓你的心跑出去。所以印祖的智慧和慈悲,他就是把十句佛號創造成一種固定的節奏、固定的韻調,使令我們內心當中去方便憶持這句佛號: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一次一次的重複,你要是追頂念,沒頭沒尾的,你心就不容易相續了,只能夠專注,就不容易相續了,這是一個總原則。

我們也可以把這樣的原則落實到五點記數法。五點記數法主要是約靜坐。我們在靜坐的時候,當然剛開始是會出聲念,出聲念你也可以根據五點在地上運轉,或者你直接聽那個節奏也可以,但止靜的時候,這個止靜不是讓你睡覺,不是說讓你休息一下,止靜是要你自己心中念。

有一個老和尚說,他講一個譬喻很好,他說,出聲念就是煮這個大鍋菜,用大火去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聲念,對治粗重的妄想,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挾持這句佛號對付所有的妄想。剛開始當然治亂世用重典,難免。慢慢慢慢你的心靜下來,大聲就不適合了,就是說這個大鍋菜已經煮滾了,要轉成小火慢慢的燉,這個時候,你在你的心中不必靠地鐘的引導,也不必別人的拉拉隊,這個都不需要,你讓你的心中獨立的把佛號現出來,在寂靜當中一次次的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就像小火燉那個菜一樣,把它燉爛。

所以我們在這個寂靜當中呢,你就必須要靠你心中的力量去運轉佛號。這個時候沒有大眾聲音的幫忙,也沒有地鐘的引導,這個就是看真功夫的時候。

那怎麼辦呢?我們看下面有四個方法:

第一個安置地輪,令心下沉。

就是這五個點,你一定要安住在這個大地上,為什麼呢?使令內心下沉。這個地方,我們說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持名的法門,他的所緣境是一個聲音,聲音當然有相貌,但是聲音沒有處所,《楞嚴經》說,這個聲音是遍滿法界。沒有處所,我們到底到哪裡去取呢?那就是隨便取。隨便取,那有些人就以耳朵,這個聲音就在耳朵當中,在耳朵裡面取這個聲相,這個所緣境太高了,你念久以後頭痛上火。你這個心浮氣躁,這個佛號你就念不下去了,因為身安則道隆。你內心當中這個擾動以後,因為每一個人都喜歡安樂,這個擾動相是不隨順安樂的。

有些老菩薩就是這樣,他一念佛頭就是痛,後來就不敢念佛了,就是他在取所緣境的時候,他就注意耳朵,他以為耳朵就是所緣境,其實聲音遍滿法界的,哪是耳朵。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在地上取所緣境,觀想聲相在地上,這個時候把這氣息往下降,一定是要讓心下沉,不要心浮氣躁,這樣子你的心才會越念越寂靜,越念越明瞭。這是第一個很重要。

智者大師他後面要講到所緣境,智者大師的意思,所緣境不能超過腰部,腰部以下。有一個一貫道的信徒,他很驕傲的告訴我,他的所緣境在這個眉尖。我說你這個在眉尖,你要念個三分鐘可以,你要念十分鐘半個小時,你會頭痛的。

這個眉尖當所緣境只能去對治,最好是不用。它是怎麼回事呢?智者大師說,你念佛念到昏沉了,那你作意一下眉尖,對治一下,但是我看最好還是不要。昏沉的話對治方便很多,打開眼睛取光明相,這個所緣境一定不能在眉尖,否則你一定會得高血壓,這個是事實。

所以我們這個所緣境,後面會講到,越低越好,在大地是最好。因為你放在色身,有些人放在丹田,這個都會有問題,因為我們的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你集中在色身的某一個部分,他的血液的他的氣息就會集中在那個地方,所以產生一個局部的高溫,那不好。所以最好是放大地,離開我們的身心最好,最沒有破壞力。所以說這個所緣境放在大地是最安全的,大地真如理地,實際理地,這是第一個安置地輪,令心下沉。

第二個,所緣行相,清楚分明。

雖然我們今天剛開始操作的時候是依止這五個點的運轉,從外而內,那麼這五個點它是在表達一種相對的位置,你的善取所緣境一定是取佛號的聲相。

是這樣子,我們剛開始,你對五點的操作會比較不熟悉,你這五個點不要太複雜,就是一個相對的位置就好,知道你的心在這五個點活動。那麼這個心在地上活動,把你的心安住在大地上就好,心下沉。但是如果你已經熟念了以後,什麼事情就是熟能生巧,你可以把這五個點變成五朵蓮花放大光明,極樂世界的蓮花是放光明的,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這個蓮花觀在淨土觀想當中是最重要的。

你看那個《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對依報的觀想:寶樹觀,寶樹八千由旬,寶樹上面有羅網,珍珠,寶樹觀。有樓閣的觀,有蓮花觀,這當中蓮花觀是最重要的,因為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不一定會來,也可能是阿彌陀佛來,也可能是觀世音菩薩來,但是蓮花一定會來,你看那個《觀經》九品,就明顯的講出,三輩九品,蓮花一定會現前,所以你也可以在操作五點的時候,觀想五朵蓮花,每一朵蓮花都是你在念過十聲以後表現一朵蓮花,十聲表現一朵蓮花,那最好是蓮花有光明,有光明能夠對治昏沉。

當然,你剛開始先要熟悉蓮花的相貌,你可以眼睛打開去取這個蓮花燈,把蓮花燈的相貌記下來,它是這樣的一種形狀,這樣的光明,然後你再把這樣的形狀光明在你心中顯出來,所有的所緣境都一定要它在心中顯現,才叫做所緣境。所以我們剛開始這個所緣境,我們可以單純一點依止佛號,慢慢慢慢的就得配合有蓮花燈的造作。

第三個寧可少念,不可草率。

這個觀念很多人一直不能建立起來。很多人念佛就喜歡貪多,我一天要念一萬聲佛號。這個是這樣子的,千念萬念就是臨終那一念,基本上我們跟彌陀感應道交,就是一念,一句佛號而已,當然這一句佛號是你平常在佛堂的栽培的訓練。那麼這句佛號怎麼樣使令他明確而堅固不可動搖,這跟你的專註有關係。

比如說,有些人他得到一種果報,罪障,不可樂果報,這個罪障現前的時候,他很難懺除,他八十八佛拜了好幾年,他的罪障依然存在,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他因地在造作這個罪業的時候,他的內心特別的堅固特別的明確,這個心力強這個果報體就堅固。

有些人業障現前的時候很脆弱,拜了幾部八十八佛,業障好了,就是說他因地造作的時候內心不是很堅固,別人的邀請,他那個時候,在不敢、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情況之下,依稀彷彿的、含糊籠統的去做了,心力薄弱,這個果報也就脆弱。

從這樣的緣起來觀察,我們怎麼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那一念明確而堅定的念頭現前,那就是要專注,而不是數目多。

所以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他並沒有說在持名之多少。就是說,你這句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它是不是非常的明瞭寂靜,非常的清楚的顯現,而不是含糊籠統的這樣隨口溜過,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

就是說,你在安排定課,你一定要去考量你自己的時間,你有多少時間你就念多少佛號,面對現實。但是你要好好的把這句佛號念好,不一定要跟別人比較,自己的功夫自己清楚。這個地方的觀念大家一定要突破,不要被這個數目所障礙,這個會耽誤你一生的,為了求數目多,隨口溜過,到臨命終的時候,每一句佛號都是沒有力量,這個時候你後悔來不及了。

所以說修行一定是要面對現實,你一天當中有多少時間,你就好好的、很真實的念幾句佛號,把每一句佛號都念的如此的踏實、如此的明確,每一句佛號都念到內心的深處。

這是第三個觀念,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句話是弘一大師說的。

第四, 先依記數,再求圓融。

你一定要有定課,你不要說你一天當中我的心不離佛,我們凡夫懈怠的心力是很厲害的,你每天當中給自己一個目標,我今天念六片,清楚分明,一個點十聲,五個點就是五十聲,六片三百聲,清楚分明,就不錯了。從六片到八片到十片,我覺得一個人一堂課能夠念十片念清楚分明,就不錯了。就是說,你給自己一個目標,這個修禪定,修止跟觀,你一定是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讓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讓自己對這個修行有歡喜心,所以你一開始先定一個能夠接受的數目,讓自己慢慢進步,剛開始有個計數。

那這個是五點計數操作的四個原則。

最後我們做一個總結:

一句彌陀法中王,無邊妙義廣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

就著一個往生的因緣來說,這一句佛號是法寶中的王,它是你的根本所依。

這意思是這樣子的,就著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每一位佛菩薩的功德都是平等平等的。就著業障消除,福慧增長的角度,念地藏王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念阿彌陀佛,功德是一樣的,但是,就著跟彌陀的本願感應道交這樣一個因緣來觀察,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最直接的,從這個因緣角度來說,那一句彌陀是法中王;站在你要往生的因緣這個角度來觀察的話,所有的法寶當中名號是最殊勝的。

它是怎麼殊勝法呢?無邊妙義廣含藏,名以召德,這句佛號的聲相,它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依正二報的功德。

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我們透過平常的一次一次的對佛號的專一安住,相續安住,達到臨終的十念相續,那麼就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當然就成就佛道了,就不退轉了。

不在世間論短長,你這樣子的成就跟世間人這樣的一種雜染塵勞的境界,那就不一樣了。這世上的事情,都是無常敗壞的,不在世間論短長,這個論,就是爭,不必要跟世間這個暫時的因緣去論短長。

我們在剛開始念佛的時候,我們在一念的散亂心當中,要把佛號的念力栽培起來,你剛開始要找一個你精神最好的時間,你一天當中這個時候,你的色身的境況最好,你心情最愉快,然後這個時候,在你的雜亂心當中,去拜佛去靜坐,去強迫自己在心中創造一個佛號的相續的力量。

就是說,你剛開始的時候,是在一個沒有煩惱的情況之下去栽培佛號的力量。你不能夠說,一開始你在靜中都沒有基礎,你只是在煩惱活動的時候在念佛,念不起來的。

所以一開始佛號要在心中生根,他一定是要找一個寂靜處,找一個非常適合的地方,甚至於我鼓勵大家把佛堂弄的莊嚴一點,裝上冷氣都沒關係,讓自己在最身心調和的狀態之下,然後在心中建立佛號的力量。但是,這當中要達到臨終的正念要有一個標準,徹悟祖師講出一個標準:

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行要務。

徹悟大師把這個念佛劃出一個標準,說你平常是在沒有煩惱的時候栽培佛號,那麼你要經過什麼考驗才知道你臨終有把握呢?以折服現行煩惱,你平常從佛堂裡面出來,或者去上班或者去做什麼事,我們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觸,就會有煩惱活動了,老毛病老習慣又現前,這個時候要把你在佛堂所訓練的法寶現出來,轉念念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轉要他轉,妄想不能斷,要他斷。那麼你能夠挾持佛號的力量去截斷你的煩惱,你的功夫就有點把握了,這是第一個標準。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栽培佛號的時候,你不能在煩惱的時候栽培,你一定會失敗,剛開始獨處空閑,但是這個佛號的歷練一定是在動中歷練,使令它增上。所以這個地方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平常的修行跟一個遇緣對境的考驗,兩個地方是不一樣的。

這個是講到修止的一個方法,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定課,一天一天的進步。

我們再翻回到講義第四面,修觀。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前面的止是一種念力,成就一種念力,來安住我們的內心,但是這樣的安住,只是做了一半,因為雖然心中的昏沉掉舉都消滅了,內心當中能夠寧靜不動,但是這心中的無量無邊的顛倒都是存在的,就是在這一念不動的心當中,還攝持著很多很多的愚癡跟顛倒,所以我們進一步要修觀。

那麼修觀的體性我們也解釋一下,先看第一段:

觀: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毘缽舍那品。——《菩提道次第略論》

前面的止,它是一種無分別的狀態,對於所緣境的一種無分別的專一安住,相續安住。那麼這個觀呢,它是揀擇,要分別,去觀察、思惟。要揀擇、觀察什麼呢?如所有性跟盡所有性,觀察兩個處所。

第一個,是如。這個如指的是一個真諦理,這個如就是不變,這個真空的體性,二空的真如是不變的。你造了罪業,你的身心世界,還是我空法空;你造了善業,你的身心世界,有善業的功能,但是還是我空法空。這種真諦的道理,不會隨你因緣的造作而有變化,叫作如所有性,你去觀察空性的道理。

這個盡所有性,是一種世俗諦的差別,各式各樣的差別,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相貌,這個是講到因地。那麼果證的相貌,是諸善妙慧,跟這個善法相應的智慧;成就這樣一種無漏的智慧,叫做毘缽舍那品。

我們再看下一段比較詳細的說明: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解深密經》

我們修觀的一個條件呢,是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就是說,他講出了我們修觀是在一種身心輕安的基礎之下修觀的,而不是在一種粗重的擾動的相貌下修觀。所以我們進入佛堂,一定不是馬上坐下去,一定是先拜佛,由粗而細,先修止,這拜佛當然也包括讚歎,身禮拜口讚歎,拜完以後繞佛再靜坐,靜坐以後再修觀,他這個修觀是依止身心輕安做基礎,這個是講修觀的依止。

第二個修觀的方法,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這個時候就是如,如就是就著善思惟法,這個善思惟法就是說你曾經學習過的這些佛法。

這個觀,他要依止傳承,不是你自己在那個地方胡思亂想。我們說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一定是一個清淨的傳承,佛陀、歷代祖師,他們走過的一條能夠走的道,這條道是通往涅槃的道路,他走的很對了,他知道可修性,我們跟著這個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而不是說我要到山上去,我自己拿著鐮刀開出一條道路,不是這樣子的。

就是說,你修習這個觀,一定要遵循祖師大德的指導,就是如所善思惟法內,你曾經在沒有修習之前,都已經把這樣的法好好學習過。

這個時候,三摩地所行影像,就在這個寂靜的心當中,把你這個法義的影像表達出來。這個影像,是相對於本質來說的,比如我們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佛陀給我們講了一個很真實的活在我們現實環境的一個相貌,這是一個本質境,但是這個本質境,我們凡夫的妄想無明給遮住了,我們不能去親證這樣的境界,那我們怎麼樣去觀察這樣的相貌呢?我們根本看不到,我們看到的世間都是常態的。

這個時候,佛陀告訴我們依止這個文字的義理,去引導我們:哦,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世間是那麼的無常,那麼的脆弱,你現在的財富,你的眷屬,你的地位,隨時都在破壞的,隨時都有破壞的情況。那麼從這樣一種國土危脆文字上的引導,我們會對這樣的一個義理生起一種影像,雖然它不是本質,但是它可以隨順這樣的本質。什麼叫影像?假借文字所生起的理解,這個叫做影像。對於這樣的影像,我們做三件事情:

第一個觀察。在這個地方深入的去觀察這個無常相,無常故苦,苦即無我。

通過觀察以後,我們會產生一種勝解,深刻強大勢力的理解,因為我們是在一個寂靜的心當中去觀察,所以這樣的理解你會很深刻,叫勝解。

第三個,捨離心相。這個時候再把這個觀的相貌捨掉,再重新開始;再觀察、勝解,然後再捨離心相。當然你觀過幾次以後,你的心會擾動,然後再恢復到修止,內心當中再重新調整一下,把這個擾動的心再調整,使令它變成寧靜而住,然後再觀察勝解,再捨離心相。這是一個修觀的方法。

第三個講觀的種類: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

我們就在這樣一種寂靜的三摩地當中,把影像現出來,對影像的觀察了解以後,這當中有四個相貌:

第一個,能正思擇。這個思擇是觀真諦理,一種空觀,這個是屬於空觀所收攝。

最極思擇,是觀這個十法界的差別,這個是假觀。

週遍尋思,週遍伺察:週遍尋思是一個很粗的觀察,粗分的觀察,就是大塊的觀察,剛開始都是大塊的觀察。週遍伺察就是微細的很深入的觀察。尋思是粗的觀察,伺察是細的觀察。

到前面都是指因地的修學,這以下講到果地的功德。果地的功德有四個:

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

這個慧是一個體性,觀的體性。前面的止的體性是一個念心所,百法裡面那個念心所,心於所緣明記不忘,你對這個佛號一次又一次的專一相續安住,不要把佛號給丟掉了,這叫做念。這個觀的體性是一個抉擇,這是慧心所。

這個慧心所所表現出來的功德,第一個是忍,透過你的寂靜的觀察以後,你對於這個道理開始隨順忍可了,你過去認為生命是恆常存在的,我根本就不會面臨死亡。那麼這個時候你的思想有變化了,你會隨順這樣的真理,忍可這樣的真理。

第二個是樂,這個樂就是歡喜,這個法都是有功德的。我們內心跟真理相應的時候,寂靜的內心當中有很廣大的法喜出現,這個時候你對佛陀會生起很強大的感恩的心,說無量劫來,我一路的顛倒,我現在才知道生命的真相,真是感激佛陀,人間長夜宇宙暗淡,誰啟以光明?誰能告訴我生命的光明是什麼?生命的真相是什麼?這個時候,你的內心當中會有種感覺,朝聞道夕死可已,我現在死亡都值得,你明白這個道理以後,現在死亡都無所謂了,這一趟人生值得,內心當中生起很大的歡喜。

若見若觀,這個觀,它是一個比量,借相推度,你還得依止文字才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對這個影像的理解叫觀。那麼這個見,他不必假借文字,聖人的智慧,直接親證真理,不必靠文字顯現影像,直接去觀察生命無常苦無我的真相。那當然這個見,就是聖人的境界了,轉凡成聖了;這個觀還是在因地的操作。

這個修觀事實上有四種功德,以慧為總相,所表現出來的若忍、若樂、若見若觀,這個叫做毗缽捨呢?這是一個觀的體性。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這個體性,我們提出兩個來實際的操作。看附表第二,第一個觀就是死歿無常觀。這個觀是非常重要的,這個觀的傳承是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出的一個修觀方法。

第一個,你要思惟今生決定要死。

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

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

——《無常經》

換句話說,你剛開始進入佛堂以後,你對佛陀先禮拜讚歎,讚歎禮拜,讓心保持明瞭寂靜,先把心調整到明瞭寂靜的狀態,然後開始思惟,思惟說,這個生命有生就有死,死亡遲早要到來的,怎麼知道呢?因為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說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的佛陀,他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樣的莊嚴,乃至於獨覺聲聞這樣的功德,這種三乘的聖人,他們來到人世間,尚且要面臨死亡,尚且要棄捨這個無常的色身,何況是我一個凡夫呢。換句話說,連佛陀有這麼廣大圓滿的功德,都不能避免死亡的來臨,我們怎麼可能避免呢?

今生決定要死!決定,這兩個字是個關鍵。

我們為什麼要修這個觀呢?當然觀是在對治顛倒。我們凡夫的一個心情,我們今天活在這個人世間,明天也活在這個人世間,這個老病死的到來,它是很緩慢的,很緩慢的活動。我們一天一天的活在人世間活了幾十年了,我們心中會產生常見,慢慢的慢慢的忽略了死亡的到來。

那麼忽略了死亡的到來有什麼樣過患呢?就是我們會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投入在今生。就是說你會忽略了積功累德的重要,因為你不知道說,你還要面臨來生,這個時候你的思考模式只有今生,我的精神體力用來幹什麼呢?去工作賺錢。賺錢幹什麼呢?金錢能夠得到今生的安樂,是的,金錢能夠給你暫時的安樂,你追求廣大的眷屬,追求美好的地位,這個都無可厚非。

但是,當你忽略了死亡的時候,你會忘記了積功累德的時候,等到你到加護病房的時候,你會非常的後悔跟失望,因為你這一生當中所投資的,你所認為最重要的功德,財富、地位、眷屬完全一個都帶不走。這個時候,生命不可能再來一次了,這個時候你後悔來不及了,你會發覺你投資錯誤了,這個無常敗壞是非常殘酷的,死亡一到的時候,全部破壞了。

所以說我們把即將要到來的死亡用來提醒自己。當然,生為一個人,活在人世間,我們花一部分的時間來經營今生,這個是很合理的,也無可厚非的。一個人,你要拔一半的時間來經營今生,生命是要來面對的,而不是逃避的。我們可以拔一半的時間來照顧我們的家庭,使令自己、使令我的家人得到安樂,這個是應該的。但是你也要拔出一半的時間為你的來生做準備,為什麼?因為你遲早要面臨來生,你遲早要死亡,而這個功德、這個資糧它不會自己掉下來。

所以說,思惟死亡的時候,會提醒自己,你不能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耗損在今生的經營,就是有這個對治的意思。

第二個,你要思惟死無定期。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出曜經》

當然了,我死亡到來的時候我什麼都帶不走,應該為來生積集資糧,但是怕什麼,我那麼年輕,不急嘛,年紀大點再來積集資糧,不可以!因為死亡的到來是沒有一定日期的。就是說這個棺材,它是裝死人的,它不是裝老人的。年輕人死亡的因緣是很多的,所以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每天做晚課的時候,說今天又過去了,這過去一天,表示什麼呢?表示我們的壽命減少了,如果我們的壽命是固定的,就少了一天了。

這樣子就講一個譬喻來幫助我們理解,說魚缸裡面的魚是靠水來生活,水就是壽命。那麼這個魚缸破了一個洞,今天流出來,明天流出來,這個魚看著這個水一天一天的減少,它的心情,斯有何樂?感到非常的恐怖不安。

就是說我們積集往生的資糧,積集來生的資糧,一定不能等到晚年,你要把握的是現在,因為死亡是隨時會到來的,你沒辦法去預測,你也沒辦法去規劃的,你所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

第三個,你要思惟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

死後各分散,更況是他親。

——《入行論》

就是說我積集資糧,積集什麼資糧呢?積集佛法的資糧。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更何況他親。孑然,孤獨的,就是這一個色身,生命的依止處就是你這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你在生的時候,有業力的因緣,骨肉相連,器官繼續的運作;死了以後呢,整個骨肉就敗壞了,分離了,骨頭在東邊,肉在西邊,何況是他親,何況是他的眷屬呢。

這個意思就是說,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我們思惟,當我們在加護病房的時候,我們今生的因緣即將要敗壞,我們即將要面臨來生,面臨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這個時候對我們來生有幫助的,不是你的財富,也不是你的眷屬,也不是你在世間上值得讚歎的地位,而是你平常默默的所積集的善業,跟你在佛堂當中,點點滴滴所念的佛號,這個是對你臨終有絕對大的幫助的。臨命終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的皈依處就是你的善業跟你的佛號。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透過這樣的觀察,我們會看到一個生命的真相,我們知道我們活在這個人世間,什麼事情是暫時的因緣,什麼事情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是一種不可破壞的功德,那麼我們平常在抉擇的時候,就知道這件事情應該做到什麼分寸,那件事情應該做到什麼分寸,你就有智慧來判斷。如果一股腦的去追求那些會破壞的東西,到臨命終的時候你一定會後悔。

觀這個死亡的到來,使令我們能夠看到什麼是真實的功德,什麼是虛妄的境界,就會看到這樣的真相。

這以下,我們來講一個偈頌來總結:

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

死時世事均當捨,速修妙法求加持。

就是說我們要觀想,我們今天有一個死仇,是一個仇人,跟我是死對頭,不是我活就是你亡。遺憾的是這個死仇武功高強,它找我很久了,它一找到我,我就必死無疑。換句話說,這個死仇是決定要到來的,不知道哪一天被他找到,彼暗我明,我在光明處,它在黑暗當中,我怎麼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出現?這個武功高強的死仇,但是我知道它一定會到來,什麼時候到來呢?容或今日便降臨。我們也可以觀想,今天就要到來,雖然不一定今天,但是我們觀想今天到來,對自己有幫助,為勉勵自己,能夠把握的時間不多了,趕快利用時間積集善業,趕快利用這個因緣多念幾句阿彌陀佛。

死時世事均當捨,速修妙法求加持。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的財富眷屬聲名,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應該要放下,而你要單獨的去面對來生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速修妙法求加持。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沽,這時候你看到的財富、眷屬、地位是如此的脆弱,這個時候你對這句佛號會生起真心的皈依了。速修妙法求加持,流轉三界中,佛號是我的皈依處,這是第一個死歿無常觀。

再看第二個、界差別觀。

當我們思惟死亡的時候,我們很現實的就是要面臨來生。在來生當中我們有兩個選擇,我們今天在三寶的境界當中也積集了一些善業,也造了一些功德,我希望我這樣的善業功德,我應該要投資到什麼樣的一個方向,這當中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

第一個,你選擇繼續在三界中流轉,隨業流轉,這也是個方向,就是你選擇在娑婆世界裡面流轉。

第二個,你選擇願生西方淨土中,你要把所有的功德迴向到淨土去,這當中的選擇是有差別的。

一、娑婆世界——煩惱障 業障 報障

惡夢者也  添夢者也  厭離

假設你今天在娑婆世界流轉,這當中有三種障礙:煩惱障、業障、報障。

就是說,你在三界得一個果報,哪怕這個果報是一個尊貴的轉輪聖王,第一個有煩惱的障礙,內心當中有煩惱的活動,而煩惱的活動,是煩躁惱動惱害身心,煩惱會障礙你的安樂,因為安樂的基礎要建立在寂靜的基礎,就是說內心當中不寂靜,談什麼安樂呢?你內心當中煩煩惱惱,擾擾動動的,你吃再好的東西,住再好的房子,你也不會快樂,煩惱障障礙你的安樂現前。

第二個業障。煩惱一活動就有罪業,有罪業就使令你心不安,你經常恐懼不安也障礙你的安樂。

第三個報障。這個老病死,尤其是這個死亡,當然病痛也會障礙我們安樂,你一想到死亡的時候,你就會恐怖,你雖然貴為大富長者,轉輪聖王,或者諸天,但是你想到死亡的到來,你內心當中就恐怖,也障礙你的安樂。

所以這個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添夢者也,它是一場惡夢,煩惱障業障報障,而且它是添夢,一次一次的流轉,它會增長你的煩惱的勢力,容易退轉。

你看那個蘇東坡,蘇東坡過去生是五祖戒禪師,他一念的差遲做了蘇東坡,我看蘇東坡的一生也沒有覺悟,學習佛法,他到臨終的時候,講那個話還是顛倒的,他那個第三世第四世,一世一世會越來越差的,跟三寶的緣也越來越差。那個秦檜也是,《印光大師文鈔》說,那個秦檜,他過去世是雁蕩山的一個高僧,你看雁蕩山的一個高僧,幾十年山上的苦修,換得一個宰相的福報,但是造了罪業。

這個娑婆世界的問題在哪裡?它的問題,我們講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就是說我們一次一次的面臨生命,當然這個變化這是事實,但是最可怕的是虛偽無主,我們面臨這個生命,我們一點都沒有辦法自主。就是說你今生死掉了,你下一世去哪裡?誰也不敢講,對不對?誰也不敢講誰去哪裡,就是隨業飄動。

就是說你每一次都要抽籤,有六字簽: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你想到說,你每一次生死都要抽一次簽,這當中有地獄的簽在裡面,我不知道大家對生死疲勞這句話有什麼感覺?我們也可以說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裡面流轉,但是這樣的流轉,這樣的變動,他完全是在一種不自主的情況。就是說,你這今天這個果報體死了以後,下輩子要去哪裡,你完全是前途茫茫,完全不知道。

所以佛陀說這個苦諦,他這個苦諦是安立在無常的角度,無常故苦。就是說,我對我的生命完全沒有完全感,講一句白話就是這樣。我今天死了,我完全不知道我臨終的時候是起善念起惡念,我臨命終時候是觸動善業是觸動惡業,完全不知道,因為我的內心當中,我的生命當中,有惡業有善業,我的生命有無量無邊的可能性,到底哪一個要起現行,誰也不知道,這個叫做苦。我們說的苦是這個意思,無常故苦,苦即無我,苦就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第二個,我們選擇極樂世界,我們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那這有什麼好處呢?

二、極樂世界——法身德 般若德 解脫德

好夢者也  醒夢者也  欣求

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有三種功德:第一個法身德,對治於報障。他沒有報障,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意生身,他隨順於法身的,他的壽命無量,沒有死亡的恐懼。就是說,你這個房子,你的就是你的,你可以長時間使用,而不是在地震帶,不要怕睡覺睡到一半會地震,不要怕,這個房子就是你的,直到成佛為止,除非你要棄捨它,否則這個房子是完全屬於你的,沒有這個死亡的恐懼,法身德。

第二個般若德。你這個果報體是隨順於無漏的,般若德是對治煩惱障。

過去有一個香港的法師,這個香港的法師他說他去過極樂世界,寫了一本書,他做夢的時候,說有人引導他到極樂世界,看到有很多蓮花,看到有很男男女女,吃飯幹什麼的。我的恩師,就是上具下慧老和尚,上課的時候就指出他的這個地方有問題:第一個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相貌,他講極樂世界有女人;第二個極樂世界吃飯的時候,他講出的話,那個內心的狀態是跟煩惱相應的。

極樂世界在受用五塵的時候,他是自然念佛、念法、念僧,極樂世界的受用法界,是莊嚴的是清淨的,不可能跟煩惱相應,它是隨順於般若德,所以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到了極樂世界,到哪一個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了,但是肯定不是極樂世界。

第三個解脫德,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他們沒有業力的障礙,還能供養他方十方億佛,不像我們要離開三界是不可能的,有業力的障礙。所以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醒夢者也,它有安靜的功德、有清淨的功德,使令我們欣求。

我們把它做一個簡要說明: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變,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應該要冷靜下來,觀察生命的真相,我們再從內心當中做出一個堅定的抉擇。

首先我們看看過去的生命,我們把生命分成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生命,是委骸回視積如山。委就是回顧,回顧我們過去死亡的尸體累積起來就像須彌山一樣,我們因為離別所流的眼淚像四大海這麼多。就是說,事實上我們在三界當中已經經歷過無量的生死,當然也包括去地獄油鍋,也包括人天的安樂,這種無量無邊的生死都經過了。

那麼現在呢: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我們從因緣觀察我們今天也要面臨死亡,今生的果報體也是世界到頭終有壞,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這是你要面臨的一個事實。

那麼我們未來的果報是怎麼樣呢?成男作女經千遍,帶角披毛歷萬端。你也可能會面臨好的果報,但是你也可能會面臨痛苦的果報。

我經常講難陀尊者,難陀尊者出家以後,他一方面也持戒,一方面也打一些妄想,後來佛陀帶著他看了果報,他未來的果報是生到忉利天做天主,忉利天功德天的天主,享受五欲樂;但是他也曾經造了罪業,從天上下來以後,直接去了地獄的油鍋。

如果你是難陀尊者,你願意這樣做嗎?

就是說,讓你得到一個可樂的果報,但是下一個果報是刀山油鍋等著你,你願意這樣做嗎?就像佛陀說的,有一個人他向天乞求,功德天出現了。功德天來到他家裡頭,功德天可以給他種種的身心的安樂。但是沒多久功德天的妹妹出現了,黑暗天。他說,你來幹什麼?她說:我要給你種種的災難,讓你的身心得到極大的痛苦。我不要你!不可以!

就是說你選擇了我姐姐,你就一定要選擇我,為什麼?因為我們兩個是在一起的。這個是有智慧的人,說這樣子我兩個都不要。把姐姐趕了出去,把她妹妹也趕了出去。

佛陀就讚歎,這個人是真實的有智慧的,放棄了世間的的流轉,一心的追求聖道。

換句話說,基本上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三界會流轉,我們求的是什麼,不就是求的那個五欲的安樂嗎?但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五欲的安樂,而沒有看到五欲背後的過患,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捨之患。我們只看到刀上的蜂蜜,誰也沒有看到蜂蜜下面那把刀。

就是說,我們為了要追求那麼短暫的五欲樂,結果我們付出很多很多痛苦的代價,但是我們不在乎,因為什麼?我們心裡所想的就是希望那個五欲再出現,為了那個五欲樂,受再大的痛苦都值得,這個就是顛倒。所以祖師大德勸我們: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所以說,我們看到這樣流轉的生死,完全在一種不自主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在內心的深處許下一個堅定的心願: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要正念分明,不容許任何差錯。這古德說,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你臨命終的時候,瞥爾情生,動了一念的感情,對不起!三界枷鎖,萬劫纏繞,你所付出的代價就是生生世世的流轉,而每一次的受生都夾雜無量的痛苦。

所以,你要保持臨終時的念頭沒有任何的滲漏,你一定是平常很冷靜的觀察,你遲早要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必須在三界流轉;第二個,我真正一心皈依阿彌陀佛,我真正離開娑婆世界,完全放下。

就是說這棵樹有兩個發展方向,你要麼往東邊,要麼往西邊,你必須做出抉擇。這個抉擇不是到臨命終的時候再決定的,因為娑婆世界是我們的熟境界,極樂世界是我們生疏的境界,假設我們不能夠在平常的時候,你真正的依止佛陀的文字的引導,看到了流轉的過患,看到往生的功德,你臨終的時候要不生起情感,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念佛不能只是靠一念的感情,當然信心是有需要,但是,蕅益大師講,信願具足。這個信願,蕅益大師把它判做慧行,念佛是行行。就是說,你為什麼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不能只是感情,感情用事是不能對治煩惱的,一定是透過智慧的觀察,知道流轉三界當中,這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痛苦,而整個流轉當中你完全沒有自主性,這一念心死掉,下一念心要飄到哪裡去,誰也說不準。這種不安全感,這種恐怖性,那麼你能夠依止這樣的觀察,你真實的許下心中的誓言——願生西方淨土中,這個就是觀的一個內涵。

今天我們講的比較多,可能大家也會覺得負擔比較大,但是你今天這個地方過關以後,後面就容易了,後面的止觀的操作,就是把我今天這兩堂課的內涵再把它開展出來,當然施設很多的方便,但是我希望今天的兩堂課所講的,大家能夠好好的體會,因為這個止觀,它完全是扣著一個生命的真實相在操作的,它對於臨終的正念有決定的影響力。

如果我們對於生命的目的,我只想修修佈施持戒,修人天善法,那當然就另當別論;如果你的心情啊,你決定今生要有個了斷,無量無邊的生死,你不想再流轉下去了,想到生死的可怕,這個時候,決欲現生出煩惱,你下定決心,決心今生一定要出這個煩惱的牢籠,這個時候你止觀就非修不可。除了修止觀,沒有其它的方法。

就是你的念頭的調整,除了你自己的力量以外,除了你自己的用功以外,還是你自己的用功,佛陀不能深入到你的內心,把你內心的止、內心的觀建立起來,佛陀是引導,開出這樣的方法,讓你照著這個方法去操作。所以這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