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三面,乙二、分論。

前面的總論是把止觀的功德跟止觀雙運先做一個說明,這以下我們就正式的解釋止觀的修學方法。

這當中分兩科:初、標章誡勸;二、正示十章。第一科標章誡勸,標出章節來勸勉我們修行。標章誡勸又分兩科,丁一、警誡勸修,就是說,在講到止觀之前,智者大師有一段警誡的話,來勸勉我們腳踏實地的修行: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

以下智者大師把這個止觀分成了十科,來指導我們初學人,它是我們慢慢的趨向於正道的階梯。我們要登上十層樓,他不是一下子登上去,他也有一個階梯,有一個次第。我們對於這樣一種修學的階梯跟次第,我們應該抱持一個什麼樣的心情呢?智者大師就勸勉我們,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我們一個剛開始修止觀的人,應該要有慚愧心,這個修行,這個止觀的功德是不容易成就的,不要說是這個觀,就是這個止的基礎,你一開始要對治昏沉掉舉,那就要一段時間了,內心當中一專注下來,就能夠明瞭寂靜了,這要花一段的功夫了,爾後還要觀,這只是一個基礎而已。

智者大師講這個止,只是一個方便行,智者大師的正修是以觀為主的,所以我們要慚愧自己,無始劫來的流轉,內心當中這個昏沉掉舉的粗重,不要輕視這個文義的淺近,要緊的是能夠真修實證。

再看下一段:

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智者大師勉勵我們在爾後的修止觀當中,重要的一個關鍵是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這個稱就是相應,什麼跟什麼相應呢?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明瞭的心,跟這個言旨,這個言當然不是世間的語言,這個言是佛菩薩開示的法語;這個旨就是文字當中的一個道理旨趣,我們內心當中對於這個文字的旨趣,就是在一眴,這個眴就是眼睛一眨,眨一下的時間,很短暫的時間,乃至於我們這一念心跟佛陀的法義有很短暫的時間相應,這件事情都是智斷難量,神解莫測,我們的智慧光明現前,斷除了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樣的智慧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內心當中不修止觀,我們也會去讀經典,也會偶爾聽法師開示,講到世間無常這件事情,但是因為我們沒有在這個寂靜的心當中去深入的觀察死亡要到來,生命是可破壞,這個無常的理論,這個法在心中就是不深刻,這個無常的觀念並沒有真正的落實到我們心中,我們平常的生活,還是依止常樂我見的顛倒,還是認為生命是常的。

換句話說,這個眷屬就永遠是我的眷屬,這個房子也是永遠為我所有,我的色身也永遠是我的依止處,依止這樣的常見就使令我們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耗損在今生,完全沒有為來生積集資糧的打算,這怎麼回事呢?就是你的思想還沒有變化。

那如果說,我們在寂靜的心中,思惟無常,思惟今生決定要死,思惟死亡隨時會到來,思惟死亡的時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它都沒有幫助,那麼,就在這一剎那當中,突然間,你真正明白佛陀說這個無常的觀念,這個法突然間你心裡生出一道光明出來:哦!原來我也會死亡!你很深刻的跟這個無常的法相應,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有很大的變化,你未來的人生,就跟你打坐之前就差五分鐘而已,但是你五分鐘前對人生的規劃跟五分鐘後人生的規劃完全不同,那種功德跟你去拿三千塊去佈施貧窮人家,或者是蓋個醫院,那種心外求法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這種內心的覺悟,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對整個生命是一個大方向的轉變。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透過真修實證,乃至於內心當中只是一瞬間的跟法義相應,這個事情就不要小看它,智斷難量,神解莫測,這個真修實證還是非常重要。

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如果我們學佛只是停留在剛開始的文字上的理解,當然剛開始是這樣子,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進一步的修止觀,對於法義的理解就是很淺的,完全沒有深刻的體驗,那麼,情乖所說,我們內心當中的狀態還是根據過去的老習慣、過去的顛倒的思想來觀察人生,那麼這樣子,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一輩子一輩子的流轉,那不知道流轉到什麼時候才能覺悟。

這種情況講一個譬喻,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這種情況就是貧窮人,他幫他的主人數錢財,數了半天,都不是他的,這些錢財都跟自己沒關係,自己不能真實受用。

這個地方我們講一念的相應,佛法的觀念,佛法對於生命的看法,是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空的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無量無邊的因緣,無量無邊的可能性,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體性。我們每一人的內心當中攝持了很多善業,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也攝持了很多的罪業,但是,到底我們的生命,生從何來死將何去,下輩子應該去哪裡,因為空的緣故,你下輩子有無量無邊的可能性,你也可能到三惡道去,也可能再來人天,也可能到極樂淨土去,你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這當中的關鍵就在你一念之間的抉擇,這個就很重要。

比如說我們,不要說臨命終那麼大的抉擇,就看平常的生命,我們平常的生命就面臨很多的抉擇,你到了這個時候,前面兩條路,你選擇了甲,那是一個甲的因緣,你選擇了乙,又是一個乙開展出來的其它因緣,每一個抉擇都會影響到你生命的差別相。那當然到臨命終的抉擇更重要了,有兩個抉擇:第一個你對三界的愛取,在三界得果報,或者是人天,或者是三惡道;第二個,你正念現前,觀察這個人世間是無常、苦、無我,觀察極樂世界的種種功德莊嚴,堅定的往生極樂世界,那又是一個不同的因緣。那這個差別有多大!

你在三界流轉和你在極樂世界,那這個因緣有天壤之別。

所以說,這個一念的相應,他的功德,那種智慧的覺悟,心中的光明的生起,覺悟,那就不是我們平常散散亂亂的佈施持戒的功德能夠比的。當然,我們就會想,我心中對法義的覺悟誰能夠給我們呢?那只有自己的修行,誰也不能給你。宗喀吧大師講一句話說:

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將己德移於餘,唯為說法令解脫。

佛陀的出世,佛陀以大悲心要利於有情,佛陀是用什麼方式來利於有情呢?佛非水洗眾生罪,佛陀不是用手跑到你的內心當中,把你心中的煩惱跟罪業給你拔掉,不是的。亦非手拔有情苦,佛陀不是用水洗去我們的罪業,也不是用手拔除我們的痛苦;也不是將已德,將自己無量無邊的六波羅蜜的功德把它移植給你,非將己德移於餘,那麼佛陀為我們眾生做什麼事呢?唯為說法令解脫。佛陀的說法,他抉擇了很多解脫的法門,但是每一個法門都必須去靠你自己的內心去體驗,讓你內心自己去覺悟。

這個地方,就是智者大師強調這個真修實證的重要性。

丁二、標列章名

這以下智者大師把小止觀的章節分成了十章:

具緣第一;訶欲第二;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

這十科,我們也可以大致把它分成四段:

這個具緣、訶欲、棄蓋、調和跟方便,屬於修前的方便,就是你在正式修止觀之前,你必須具足的一個方便,二十五方便。

正修第六是講到正修止觀,實際的一個止觀的操作。

善發、覺魔跟治病是一種對治破障,透過我們的修學,內心當中有止跟觀生起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當中就會真妄交攻,無始劫來,落實到我們心中的顛倒和妄想,它是我們的老朋友,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的一個新的朋友就是止觀,真妄一交攻的時候,身心會有一些事情變化,會有一些相貌出現,我們面對這樣的相貌,我們應該如何的去抉擇,應該如何的取捨,怎麼去對治,怎麼去破除這個障礙,這是講到善根發相,覺知魔事,乃至於治病,這三科是對治破障。

第四部分就是證果篇,講到功德的相貌,我怎麼知道我內心當中有什麼功德出現,這個是講到證果,功德相貌。

這是我們把十科分成四段,第一個是修前方便,第二個正修止觀,第三個是對治破障,第四個講功德相貌,這四段開展出來就是十科。

今略此舉十意,以明修止觀者,此是初心學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習之,可以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也。

我們如果能夠根據這十科來修行,一定能夠安心免難,安定我們的妄想,免除種種內外的魔難,經過這個障礙的排除,他就能夠發定生解,發起禪定生起智慧,乃至於最後證得無漏的聖果。

這個是讚歎經過這十科的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丙二、正示十章

這以下就正式講到修習止觀的十科,先看第一科。

丁一、具緣第一

分五:初、持戒清淨。二、衣食具足。三、閑居靜處。四、息諸緣務。五、近善知識。 今初我們在修止觀之前,所必須具足的五種因緣,先看第一個因緣,持戒清淨。持戒清淨分兩科:第一明持戒相貌,第二示懺悔方法。先看第一科。

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

我們發心要修行,修止觀,首先要具足五種因緣,第一個因緣就是持戒清淨。為什麼修止觀要持戒清淨呢?這以下就引經典,在《遺教經》佛陀開示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說禪定跟智慧的生起,是依止清淨的戒法生起的,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不管你修止,不管你修觀,所依止的就是一念心,當然這當中的操作,身體有時候禮拜,有時候經行,有時候打坐,這是為了調身的方便,但是真正能夠修行的是你的一念心性,我們這一念心在修止修觀跟我們心中的業力有關係。假設我們一個人造的罪業太重,這個罪業的體性是擾動性的,是粗重性的,所以你造了罪業,以唯識的思想,這個業力有薰習你的心的功能,你就被你的心給攝持住了。這一個人內心當中攝持罪業重的人,他的內心就是煩躁擾動,他坐在那個地方,坐不住,他的心特別的不安定,那他怎麼能夠修止修觀呢,就很困難。

那麼反過來,一個人的內心當中假設他攝持很多的善業,這個善業的體性是輕安性的,是寂靜的,我們造了善法以後,我們內心的感覺是寂靜的,是輕鬆的,不像前面的粗重性、擾動性,那麼你在這種持戒清淨的角度之下,你的罪業會減少,善業會增長,你內心當中在這種寂靜的、輕安的體性之下,修止修觀就比較容易,比較隨順。

所以佛陀就說了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所有的禪定跟智慧的開發,一定是以持戒做基礎。所以說比丘應該持戒清淨,當然這當中也包括七眾弟子。

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

這以下講述持戒的相貌,這三種相貌有差別,看第一項: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皈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如果有一個人,他未做佛弟子之前,就是還沒有學佛之前,他不造五逆,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他沒有學佛之前,他可能也會造殺盜淫妄,也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但起碼他不造五逆,當然他前面沒有持戒,也就沒有所謂破戒,不管破不破戒,肯定是不能造五逆,這是第一個條件。

後遇良師,教受三皈五戒,為佛弟子。後來受到善知識的開發,啟發他的善根,他正式皈依三寶,乃至於受了五戒,為正式的佛弟子。或者他有因緣出家,或者沒因緣出家,假設他出家的話,他受沙彌十戒,乃至於比丘、比丘尼戒。他的情況是從受戒來,是清淨護持,無所毀犯。

那這個人他沒有學佛之前那不講,他受了戒以後,不管是輕戒,不管是遮戒,清淨護持,無所毀犯。對這個持戒,皎如冰霜,塵點不壞,這個是上品持戒人也。這樣的人他在修止觀的時候,他在今生必證佛法的功德,或多或少,對於佛法的體驗,或多或少一定會有受益。講一個譬喻,就像一個清淨的衣服,它容易染色,它沒有油垢,容易染色。這種人現在是少,像法時代、正法時代多,說這個人受了戒以來,輕重等持,無所毀犯,這種上品持戒的相貌,恐怕在末法時代,這種善根薄弱環境的染污之下,比較少。

再看第二種持戒相貌: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淨,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

第二種持戒清淨的相貌就是說,這個人受了戒,或者受了五戒,或者受了菩薩戒,他對這種根本的重戒,殺盜淫妄他不會犯,但是於諸輕戒多所毀損,對於這種遮戒,他還是控制不了他自己的身口意,多所毀損,但是他現在想要在內心當中成就止觀的功德,所以他必須要如法懺悔,他能夠如法懺悔也算是持戒清淨,也能夠在今生當中得到一些定慧的功德。講一個譬喻,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就是說這個衣服雖然有垢膩,把衣服用肥皂洗乾淨,顏色還是可以染著上去。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對於戒法有所違犯造了罪業,當然你不斷的造,罪業就會慢慢的增長,這個增長會有什麼問題呢?就是你一念的心在思惟念死無常的時候,你一念的明瞭心性跟無常的法,這中間感覺到有一種障礙。就是說,我也經常的觀修無常,但是無常的覺受在我心中都沒有生起,為什麼呢?他修無常,他一下子就改變了,這個無常的法就跟他的心和合在一起了,那我想這個無常想半天,我在內心當中一點都沒有感覺,我還是認為這個生命是常的。就是你一念的心性,跟這個法當中,有油污,就這個布跟顏色之間,為什麼染色染不上去呢?就是有這個油污,戒垢,要把它洗乾淨才可以,是這個意思。那麼如果能夠把它洗乾淨,也算是持戒清淨。這個是犯了中下品。

這個中下品的罪,如果是下品的,就責心懺,訶責自己,斷相續心;若是中品的,那就對首懺,找一個同凡行的,你受了五戒,就找一個受了五戒的,你受了菩薩戒,就找一個受菩薩戒的,他這條戒沒有犯到,至少你向他懺悔的這條戒是清淨的,就可以了。這個是講到犯輕戒而如法懺悔的情況,也算是持戒清淨的相貌。

再看第三種: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

第三種持戒清淨的相貌就是說,這個人受了戒,但是不能堅心護持,他的意志力非常薄弱,依著染污的因緣,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不但遮戒犯了,連那個殺盜淫妄的根本罪也破壞了,這個怎麼辦呢?這當中有兩種情況,如果依小乘的法門,他不可以懺悔,如果依大乘法門,還可以取相懺。

這個業,業的本質,業的體性,在大小乘經論的解釋是不同的。小乘的經論是認為,我空法有。小乘的思想認為,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的變化,在這個剎那剎那的變化當中,我們找不到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我不可得,但是這個法是真實的,涅槃跟生死是真實的,你創造一個善業,這個善業就存在法界,法是真實的,既然是真實的,就不能改變的,定業不能轉,那你破壞了戒體,就不能恢復清淨了,因為這個法是真實性的,既然是真實性那就是不變異,不能改變的,你一定要去得果報的,你不可能改變它的相貌,不可以。

大乘教法的思想,是我空法空。我不可得,一切法也是因緣生,那麼這個法是隨順什麼因緣而生呢?萬法唯識一心,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一切法的性質是約你的內心安立的,你的心改變這個法就會改變,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法是沒有真實性的,這樣講的話,既然法不真實,那當然是可以消除,因為它假借因緣而生,也就能夠假借因緣而滅,假借這個懺悔的因緣而消除。

所以說在這個在四重戒法的毀壞,在小乘的這個教法定業的思想,就不可以懺悔,就是說,你已經沒有彌補的機會了。你今生完全沒希望了,你對於聖道的修學完全沒希望,你只能修修福報,跟三寶結個緣而已。但大乘的思想它不是這樣的看法,大乘的思想是認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一切的法都如夢如幻。這個人他造五逆十惡,也能夠變成清淨,大乘的思想是依止這個清淨的本性來觀察,任何的罪業都可以來懺悔,任何的罪業,問題是你是不是下定這個決心而已,這個是大小乘的不同。當然,那你犯了根本戒,那你就只有大乘的取相懺,那麼你能夠在取相懺當中見到好相,那這樣子也算持戒清淨。

所以最後,智者大師做了一個總結:

故經云: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

佛陀在《涅槃經》中說,佛法的修學,有兩種健康而不生病的人:

第一個,他根本就未曾生病過,這個人受戒以後,從來不犯戒,受戒以後,皎如冰霜,塵點不犯,這個人是千年的冰山雪蓮。

二者作已能悔。他雖然犯罪,他能如法懺悔,這樣子也是健康的,也算是清淨,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

持戒的相貌有三種:第一種是完全不犯戒,第二種是犯了輕罪而懺悔,第三種是犯了重罪而取相懺,這樣子都算是清淨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