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面,辛三、出禪。

這一科是說明調三事,調身、調息、調心。智者大師把這個調三事分成三個階段:入禪、住禪跟出禪。前面的入跟住,我們講過了,現在是說,我們現在這個功課已經做完了,準備從止觀的所緣境當中出來,那麼這個出來的過程當中,你也要去調身息心。那麼應該怎麼去調呢?看智者大師的說明:

辛三、出禪

三、出時調三事者,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

出禪的時候調三事,就是我們這個修行人坐禪將盡,這一支香已經結束了,這個時候欲出定時。這個欲出定時,我解釋一下:我們前面在入禪的時候調三事,他是由粗到細,他是先調身再調息、再調心。我們出定的時候,是相反的操作,他是由細到粗,因為你內心是寂靜的狀態,你要恢復到你平常在塵勞活動中的身息心的粗重狀態,所以他是由細到粗。那麼由細到粗,他的操作剛好相反,他先調心再調息再調身,所以這個地方次第不同。

那麼怎麼調心呢?應前放心異緣。這個前就是首先,你首先要放心異緣。那麼你剛剛在打坐的時候,你內心是很專注的去執持佛號,或者去觀察娑婆世界的苦,觀察極樂世界的樂,那個是非常的專注。這個時候你要把你專注的狀態放鬆,讓你的內心自由活動,也可能你也繼續念佛,但是那個念佛的狀態,已經不像前面住禪的時候那麼專心了,那是一個自由活動的,不必假借一種強大念力的一種念佛的方式,這叫做放心異緣,讓它自由活動一下,我現在要出禪了,我現在要出關了,讓內心自由活動,這是第一個,調心。

第二個調息。

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

這個時候調息,你這個出來以後,你可以先吐個氣,就是先吐,吐氣。吐氣的時候,觀想你的百脈,經脈當中的氣息,從你的鼻子嘴巴毛細孔當中散發出來,隨意而散。就是說,我們先調心,先把心放下來,然後吐氣,吐氣的時候觀想,觀想你這整個氣脈透過毛細孔把它散發出來。

這個吐納,智者大師非常重視,你看他的意思,只要你的身心世界有所變化,你是從拜完佛,你剛開始打坐的時候,他要你吐納;你打坐完出關出定的時候,他也要你吐納一次。就是你這個身息心,由粗到細,由細到粗,有變化的時候,他就要你再吐納一次,這個非常重要。你不打坐,你還不覺得這個的重要性,有時候你的氣突然就阻塞,你如果有吐納,它就不容易有這種狀況出現,就是要再吐納一下。那麼這個就是先調心再調息再調身,出禪是逆向操作。

前面是講調心調息,現在看調身。

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臂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

調身它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前面我們在入禪的時候的調身,智者大師是由下而上的調整,先調腳再調手再調腰再調頸等等。這個地方他是由上而下,調身體然後肩膀手臂再頭頸,就是肩膀動一動,手臂動一動,頸部動一動。不過,這個地方的動一動先要慢慢的動,不要太快,尤其是頸部,這個頸部的經脈都非常的微細,有些人轉這個頸部轉的很用力,非常的危險,這個頸部的活動一定要慢慢的慢慢的,因為你已經坐太久了,你坐太久了,你突然間要動,一定是慢慢的,讓自己慢慢的習慣。

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我們的心靜下來,血液循環也會緩慢下來,所以你要從緩慢的狀態變成又是一個勞動的狀態,你也是讓它慢慢動,讓血液的循環慢慢再讓它活動起來,悉令柔軟,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次以手遍摩諸毛孔。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打坐的時候,心一靜下來,毛細孔就打開,它有幫助呼吸的作用,所以心越靜,毛細孔呼吸的功能越大,所以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到四禪的時候,捨念清淨定,這個四禪,呼吸停止了,他不用鼻孔呼吸了,因為這個鼻孔呼吸太粗了,這個人還不是死亡,那個氣是怎麼回事呢?那誰提供給他的氣息呢?毛細孔。這個四禪完全靠毛細孔呼吸了。

所以我們內心一寂靜,毛細孔自動打開。那如果說,馬上出去吹到風,這個風就會跑到毛細孔,就容易風邪風濕,所以這個時候,在沒有風吹到之前,趕快搓一搓,把全身毛細孔擦一擦,使令這個毛細孔關閉起來。

次摩手令暖,以掩兩眼,然後開之。把雙手搓一搓,使令它有溫度,然後用雙手覆蓋雙眼,然後睜開眼。我們正常的時候,打坐的時候,眼睛是關起來的,這個時候用手去按摩一下眼睛,使這個血液循環調為正常了,再打開,這是一種保養眼睛的方法。

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這個地方就是說明,因為你打坐的時候,身體的溫度,毛細孔打開,一出去吹到風,馬上就出毛病,打坐完可以起來拜拜佛,走一走,然後再外出。

隨意出入,這個地方我們再補充兩點:

第一點,你打坐完了,盡量避免馬上上廁所。因為你打坐的時候,內心寂靜,寂靜的時候你的丹田當中會生起一個氣,這個丹田的氣非常的好,有滋養身體的功能,你上廁所,就把那個氣給排掉了。所以打坐完,你盡可能的拜拜佛,打坐一下,讓打坐所栽培的那個氣息,能夠散發到身體的各經脈去,這個時候,你再去上廁所,這是第一個。

第二點你打坐完,絕對不能夠去碰冷水。你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能去碰冷水,因為你這個時候,整個身體是熱的,而且毛細孔是打開的,你一碰冷水,那很可能就有風濕的情況。如果有點流汗,用這個幹布擦一擦,就可以了,不要用濕的毛巾去擦身體,這點非常重要。打坐完絕對不要用濕的毛巾去擦身體,這個過患是非常厲害的。

這是兩點要注意的:第一個不要馬上上廁所,第二個不要碰冷水。

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就警告,說我們今天打坐出來的時候,你一定要緩慢的出來,假設你出禪的時候,你這個調心調息調身,沒有這個次第就出來,那麼你出既頓促,出禪的速度太過於急促,則細法末散,住在身中,這句話要注意。

我們的身息的狀態跟內心有關。我們內心從入禪到住禪,你可能坐了半個小時,或者坐了一個小時,你內心對於所緣境,能夠明瞭寂靜的安住,你內心當中從寂靜要變成躁動的狀態,假設太過於頓促,這樣子,你過去在打坐的時候的細法,那個身息心微細的法,它還沒有緩慢的擴散,還來不及擴散,你就突然間做大的活動,那麼這個細法,它就住在身中,使令你頭痛,乃至於百骨僵硬,節強就是這個骨頭僵硬。筋脈僵硬就是那個氣阻在那個地方不通,就好像風濕病一樣,你下次要打坐,你就煩躁不安了,你就很難坐下去了。

所以我們打坐的時候,如果你有做定課,跟家里人溝通一下,不要突然間叫你,你也不要坐在那個地方好好的,突然起來接電話,非常危險。因為你在打坐的時候,你身息心是一個細法,你從細到粗沒有一段時間的調整,馬上衝起來接電話,到時候這個細法沒有擴散,到時候就住在你身體中,最後你就有問題了。

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也是這樣,有些人他在打坐,他就馬上急著起來開燈,這也非常危險。當然,如果你這支香都沒有靜下來,那還無所謂。你的心也是粗,粗到粗,那不用什麼調。如果說,你這支香坐的很靜,你不要突然間站起來。

所以我們這個打地鐘的開靜,要注意一下,不要太急。比如說我們止靜的時間越長,你這個緩衝的時間也要越長,要兩分鐘,我看,從開靜以後到起來,至少要兩分鐘,讓你的心息身要緩和一下。讓你自己,我現在要從寂靜要到粗重狀態,讓自己緩和一下身體,稍微活動一下。如果說是老參的佛七,他止靜的時間很長,三十分鐘四十分鐘,你起來的時候要更慢,要三分鐘到四分鐘。你就是讓你自己,不要突然間從靜然後馬上粗,這樣很危險。就是剛剛智者大師說,細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你以後要修行,就有困難了,就有障礙。

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

前面是講到了出定的時候,調身息心的方法,是從細到粗,善入住出,善巧的調和入禪、住禪、出禪。這以下智者大師引用一個經典的偈誦,來總持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

如偈說

進止有次第  粗細不相違

譬如善調馬  欲住而欲去

這個進,指的是我們身息心的一種活動狀態,叫進,活動。這個止,是比喻這個身息心是處在一種寂靜的狀態,叫止,寂靜。前面的進是活動,這個止是寂靜。我們在打坐的時候,你從活動到寂靜,就是在入禪的時候;出禪的時候,從寂靜到活動,有一定的次第,不能夠突然的變化,它一定有一個次第。

什麼樣的次第呢?

粗細不相違。就是說在入禪的時候,由粗而細。在入禪的時候,你先調身,再調息再調心,他由粗到細。那你出去的時候,先調心,先把心放下來,放鬆,心先放鬆,然後再把氣息調整,然後身體再放鬆。出的時候,是由細再到粗,先調心再調息再調身。所以說,這個入禪和出禪,這個粗細的調整不能夠相違背,這個次第不能違背。

這種情況講一個譬喻,譬如善調馬,欲住而欲去。一個善於調馬的人,他要使令馬停止下來,或者使令馬活動,他也一定有一個次第。古時候是騎馬,現在是開車,比如我們說講開車,這個車子你要開,你從剛開始寂靜到開,你一定要先暖機,讓內燃機的引擎在裡面,溫度慢慢慢慢的提升,讓這個冷卻水這個活動,慢慢進入到狀態,然後才開。在開的時候,慢慢開,然後再慢慢加速。從寂靜到活動,它也是要由粗到細,慢慢。你這個車子開完以後要停下來,也不能馬上停下來,先快然後慢,慢慢的停下來,然後引擎再活動一下,然後再停下來,這是說車子在活動狀態下是這樣。你如果說不照這個次第,你這個車子再好,兩三下就被你開壞了。

那我們在調和我們的身心也是一樣,饒你的果報體再好,你打坐的時候,你不根據這個規則操作,這個身體也會被你搞壞。所以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住而欲去。要遵循這個粗細的規則。

這以下引用《法華經》的經文來印證。

《法華經》云:

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這段經文是《從地湧出品》,佛陀講完《法華經》,開權顯實以後,佛陀問這個與會大眾,誰能夠在我滅度以後,繼續的弘傳《法華經》呢?與會的這些阿羅漢都默然,這個時候從地湧出大菩薩,從大地當中,從真如的實際理地當中湧出大菩薩,彌勒菩薩一看到就知道這些菩薩,就讚歎這些菩薩說,此大眾諸菩薩等,都是無量千萬億劫,不是一生一世,那麼這麼長的時間,為了佛道的緣故,勤行精進。

怎麼個精進法呢?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他們也是善於入住出,入於三昧,住於三昧,出於三昧,他們也是善巧的去調和入住出的身心狀態。所以說,他們能夠得大神通,久修梵行。這個梵行是一個體,這個神通是一個用,這個地方的梵行是指五分法身。就是他能夠成就五分法身,這個五分法身當中就顯出種種的神通。

這以下就總結,他為什麼能夠成就百千萬億三昧,得到神通,久修梵行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善能次第,習諸善法。這句話是智者大師所要表示的,他說,他能夠善巧的去調和他的身息心,由粗到細,由細到粗,他要遵循一定的次第規則。

我們這個修行,一定要隨順因緣,就是說這個止觀,它是一個過人法,它是超越我們凡夫身心世界的一個過人的法,是一種無漏的功德,那這種無漏的功德要在我們有漏的身心生起的確是有一點困難。

在這個祖師的開示當中說,你要隨順你現在的有漏的身心世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身心世界已經這樣子了,已經是由業力創造了一個有障礙的果報體,有障礙的色身,有障礙的氣息,有障礙的內心,我們一定要面對這個事實。那面對這個事實,你一定要隨順它的因緣,你修行不能橫衝直撞,你說,我一切不執著,你一切不執著你就有障礙了。

有一個禪師,他讀《法華經》,他讀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他不明白,他說我們這個十法界的身心世界有很多的差別,怎麼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呢?他問他師父,一切法是有很多差別,每一個人的果報體,每一個人的生命體是有很多的差別,怎麼能說是寂滅相呢?

他師父說:且去,我不與汝道。師父講:我不跟你講,你自己去體悟吧。禪宗就是要你自己去思惟,徒弟就去打坐去思惟了。從冬天坐到春天的時候,春天到了,當然是百花盛開了,這時候茅棚外面有一隻黃鶯在柳頭上叫,他聽到這個黃鶯的叫聲,突然間開悟了,開悟以後講一個偈頌,他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春到百花開,黃鶯鳴柳上。

說,從本性上來觀察,諸法從本來,的確是常自寂滅相,一切法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是事實,就是我們把生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它是寂滅相。那為什麼有各式各樣的果報出現呢?春到百花開,黃鶯鳴柳上,這是因緣,由於春天的這種因緣,春天這種溫暖的氣候,百花盛開,黃鶯在柳頭上叫。假設是遇到秋天這種肅殺的氣候,秋天的因緣,那百花就凋零了,所有的鳥也就消失掉了。所以這個現像界的出現,它要假借因緣才能夠出現,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

所以說,我們在修行,也要隨順因緣,你不能說你這個果報體是一個欲界有障礙的果報體,然後你修行你不根據這樣的規則操作,不可以!你不根據這樣的規則操作,你的身心就有障礙,有障礙,你修行就有困難。所以智者大師提醒我們,善能次第,習諸善法,你要遵守這樣一個粗細的修學次第。這一科是講到調和五事。

丁五、方便行第五,這個是前方便的最後一科。首先我們解釋標題,什麼叫做方便:

以微少善根,成就廣大功德,故名方便。

說我們這一念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礙的,我們的這個善根是很薄弱的,不管禪定的善根,不管智慧的善根,都很薄弱,但是沒關係,我們假借這五個方便的法門,它能夠使令你成就廣大的功德,這叫方便。

比如說,有一個珍寶,放在一個十公尺高的平台上。這個珍寶當然是一個廣大的功德,我們想要得到這個功德,但是我們的身體是微小的善根,我根本就沒有輕功,我能夠爬的範圍也很有限,它超過我能爬的範圍。那怎麼辦呢?有個方便,就是拿一個樓梯來,你拿一個十公尺的樓梯,你跨在平台上,它一階一階的樓梯不是很高嘛,對你來說是做得到嘛,你不可能一下子到十公尺高,你分幾個部分總可以吧。你就透過這個樓梯的方便,得到了這個珍寶。這個樓梯對你來說,就是得到珍寶的一個方便,它能夠使令你以微小的善根而成就廣大的功德,這叫方便。

這以下有五個法門:

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這個修止觀,我們是一個微小的善根,這個第一個方便,就是你心中有一個欲,有一個希望。什麼樣的希望呢?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我們臨命終的時候隨業往生隨念往生,一般人內心當中這種妄想顛倒的境界,當然是隨業往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一定是落入極端的昏沉或者是極端的掉舉,那當然就隨順你無始的業力在六道裡去飄動,就在這裡面投胎,你自己一點都沒辦法做得了主。

這個隨念往生,你在內心當中要培養一個強大的正念的力量,在臨終的時候要把你平常那個止觀,要把你那個信願持名,持名信念的那個正念力要現前,這個時候要調伏你無始的妄想,然後直接跟彌陀的本願相應,感應道交,然後彌陀現前,接你到極樂世界。

所以說,你要成就淨業,你就是心中要有這樣的希望,你真正是要離開心中的顛倒妄想,你真正的希望在你有生之年,你要在你的心中栽培一個精進的正念的力量,使令你臨命終的時候,能夠隨著這個正念,調伏你無始劫的業力,而往生極樂世界。當然,你有這樣的希望,主要是來自於你對娑婆世界這種苦諦的觀察,你真正覺察到生死的痛苦,就像蕅益大師說的,從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

你下定決心,今生一定要把這個生死做一個了斷,我不要再流轉下去了,這個時候,你就會很注意你是不是把正念栽培起來了。如果說你對生死無所謂,管它念不念,反正我今生做了善業,下輩子得到可樂果報,其它以後再說了。

所以說,你一定是生死心切,你才會著急,要趕快,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趕快在我這個生命結束之前,把我心中佛號的念力,把我心中對佛號信願的觀察的智慧力生起。那麼這種情況,又叫做志向,又叫做願力,又叫做好樂等等。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

這以下引證,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佛法的功德是以這個願,希望做根本。

這個止觀修行,跟我們平常上班不一樣,平常上班,你來到這個地方,打個卡,下班時間回去,時間到了,就有薪水給你了。這個止觀是心地法門,你心中沒有想要得到止得到觀的功德,你坐在那個地方進步很慢的,因為你心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希望,不是說你時間到了,你做定課,止觀就能生起,不是的;不像你上班,我上了班反正時間到了就有錢領。這種心地法門,你心中一定要生起好樂,有善法欲,你內心真正想要得到。

你有這樣的好樂有什麼好處呢?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的障礙,你一定會想辦法把它排除,沒有辦法一定會想出辦法出來,因為你覺得這件事情太重要了。蕅益大師說,這件事情曠劫眼磨,無量劫來最大的一個事業,曠劫眼磨,這個磨是磨練的磨,所以說這是一個成就功德的方便希望。

二者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法道。

當然有希望又要有實際的行動,就是要堅持禁戒,持戒為本,棄於五蓋。這個棄於五蓋,等於是修止觀的意思,止觀雙運,乃至於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講出一個譬喻,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

精進有兩個要注意,第一個精,就是專一而不夾雜,就是你這個所緣境不要換來換去,你是以佛號為根本所緣境,你就是扣住一個佛號,不要換來換去,不要你今天念佛,念了一期,下一期念地藏王菩薩,下一期念觀世音菩薩,你很難成就念佛三昧。這個止跟觀的功德,你的所緣境一定要專一,專一不夾雜。

第二個進,就是相續不間斷。它還不在乎你功夫用的長,它要你不間斷。你這個修止觀,不是說你一年打一個佛七,其它時間放逸就可以,點點滴滴,滴水長流則能穿石。屋簷的水滴,它為什麼能夠穿過堅固的石頭呢?它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這個水滴它經常是滴在同一個地點上,它方向不換來換去;第二個它長流,它前一滴下來,下一滴接著下來,它時間長了就能夠把這個石頭穿破。修行就是這樣,專一而相續,相續而專一,這就是精進,這也是成就止觀的一個方便。

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這個念就是明記不忘。你經常要能夠記住一件事情,就是世間的五欲樂是欺誑可賤的,它是欺誑性的,表面上看起來很快樂,但事實上可是不快樂的。

我們前面也說過,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這個世間的五欲你要追求的時候很辛苦,得到的時候心中很多的怖畏,很害怕失掉,失掉的時候懷憂惱,所以一切無樂時。表面上看起來五欲是多麼的可貴,但事實上你詳細的分析,從你追求的過程當中,你得到以後,到你失掉,這整個過程,你都是在痛苦當中,所以它是欺誑。就是說,他本身不是這樣的相貌,但是你以為它是這樣的相貌。

那麼禪定是尊重可貴,為什麼呢?它能夠發出無漏的智慧,成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成就自利功德,乃至於廣度眾生,是為可貴,這個就是念。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前面的念,他只是把這件事情記住;這個慧,他是深入的觀察抉擇。他怎麼抉擇呢?籌量世間快樂跟禪定智慧樂,它的一個得失輕重,這件事情很重要,這件事情是我們能不能成就止觀的一個關鍵。

怎麼個籌量法呢?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世間的快樂,這當中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它樂少苦多,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世間的五欲樂,往往你在受用的時候,都夾雜著煩惱跟罪業,你這樣的安樂會給你的未來帶來極大的痛苦。因為煩惱跟罪業正是招感痛苦的因緣,就好像說一個甜美的食物,雖然你吃的很甜美,它會讓你得到一個暫時的幸福感受,但是吃下去以後,後患無窮,樂少苦多,你得到的是極少的快樂,但是你未來得到的是很多很多的痛苦,來彌補你得到快樂的代價,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虛誑不實。就是說,它的體性是不真實的,如夢如幻。

所以說之所以我們無量劫來去受用五欲的快樂,我們永遠都得不到滿足,我今天受用了五欲,我接下來又要受用五欲,這整個過程它沒有滿足的時候,因為它跟我們的真如佛性不相應,它完全是一種妄想的境界,妄想那當然是得不到滿足的,那是虛妄的想像,所以說它是失是輕。

那禪定的快樂不同,禪定的快樂無漏無為。這種禪定的快樂,還有這種寂靜的快樂,你在受用的時候,它沒有任何的過失,你在禪定生起的時候,那種法喜的快樂,你可以盡情的享用,它不夾帶煩惱也不夾帶罪業,而且寂然閑曠,內心沒有任何的罣礙,不像受用五欲樂,你有很多的罣礙、很多的煩惱,內心是非常的寂靜開闊,而且沒有罣礙,可以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這個背後的動力就是來自於智慧的觀察,對生死的厭惡,對極樂世界的欣求,有這樣的動力有這樣的抉擇,才能夠使令我們去精進的修行。

五者一心: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迴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一心,就是透過前面的欲、勤、心、觀,這等於是四如意足了,前面的欲、精進、念、巧慧,就是欲勤心觀,這四個以後做了一個總結。

你內心當中很清楚分明的覺察到世間真的是可患可惡,定慧的功德是可尊可貴,你內心當中真正的讚歎止觀的功德,訶責五欲的過患。這個時候應當一心決定修習止觀。內心當中猶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迴易,終不退轉,是名一心。

這個事情是這樣,當然我們修止觀,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是從因緣所生法來說,你有一支香的薰習,就有一支香的力量。比如我們這一念心,真如受薰,清淨本然,而循業發現,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過去由於在雜染法的薰習,出現很多的煩惱罪業,我們現在也可以透過清淨法的薰習,出現止觀的功德。

講一個譬喻,光明能夠破除黑暗,不管你這個黑暗是幾千年,這個光明的出現隨時可以破壞它。就是說,只要我們老老實實的在因地上栽培,那麼終不退轉,這個就是一心。

這以下講一個譬喻,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就是我們在前進的時候,先知道這個道路是通是塞,通往極樂世界的叫安樂的,叫通,你選擇繼續在三界裡流轉,這個就是塞,痛苦的。你必須冷靜的告訴你自己,你今生遲早要面臨死亡,而你面臨死亡的時候,你有兩條路:第一條,你淨業成就,到極樂世界去,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永遠的解脫生死。第二條路,你繼續的流轉下去,在三界繼續的漂泊。那當然到極樂世界是一個通,那繼續流轉就是一個塞。那麼經過這樣一個思惟以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這以下引證:

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沒有禪定的寂靜很難生起智慧,但是你沒有智慧的覺察這個生命的通塞,你要修禪定也有困難。禪定能夠幫助智慧,智慧也能夠幫助禪定,義在此也。

一般人對生命的看法,他看到的是這一期的生命,他沒有看到未來無量的生命,所以說他今生的所做所為,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到碩士,讀書,為什麼要讀書呢?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十年寒窗為什麼呢?就是找一個好工作。為什麼找一個好工作呢?就是賺錢。為什麼賺錢呢?就是享受世間的五欲樂,就是這樣子。

為什麼這樣子呢?

因為我的父親是這樣子,我的哥哥也是這樣子,大家都是這樣子,所以我也就是這樣子了。當然我們今天沒有遇到佛法,這樣的生活是很正常的,就是他的思考完全鎖定在今生,今生安樂最重要了,來生誰也不知道。

但是佛法,一個覺悟的一個菩薩,他利用生命,他不是這樣的辦法,他能夠知道恆轉如暴流,生命的水就像無量無邊的水流,從過去生流到今生,也會從今生流到來生,流到無量的生命。所以說,你必須做出抉擇,你這個生命要怎麼利用。你的抉擇它一定會影響到你未來的生命,你選擇今生享受,那你來生就要準備到三惡道去;你選擇今生剋己復禮,好好的克制自己,好好修止觀,你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永遠解脫生死的痛苦。

這個生死流轉,它的一個可怕點在三惡道,這個三惡道的可怕點在地獄,刀山油鍋。這有什麼好可怕的呢?

我們說,已做地獄業,云何安穩住。說我們內心當中的阿賴耶識,攝持了無量無邊的善業,哎呀,太好了,未來的生命有種種的諸天,人天五欲樂等著我們,但是你不要忘了,你的內心當中也有地獄的罪業在等著你。我們不要說太多了,讓你到天上享受一劫的五欲安樂,享完以後,你到地獄享受一天的刀山油鍋,我看你都不願意,就像那個難陀尊者一樣,他死掉以後到天去享受忉利天的快樂,那再死掉以後到地獄裡的刀山油鍋裡面炸,他也怕了,趕快修行善道。

就是說,我們在思考這個人生的規劃的時候,你要想,來生有地獄的果報等著你,已做地獄業,云何安穩住,你就會下決心趕快利用有限的生命,在內心當中栽培信願持名栽培止觀的功德,你就會下定決心,因為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內心當中有殺盜淫妄的罪業,這個罪業在哪一期生命當中,不小心觸動了,就到地獄去了,那是一個不得了的境界啊。

所以這句話,智者大師說的好,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所以這個佛法修行,它不要你盲修瞎練,它要你在修行之前,你先想一想,你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說,你不修行有什麼過失?你修行有什麼功德?經過這樣子的抉擇以後,你那個修行的力量才真實。怎麼能夠糊里糊塗的,看到別人做定課你也做定課,那個力量是薄弱的。

所以這個地方一定要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你才能夠決定一心涉路而進,這個就是方便行,修止觀之前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