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講)

請打開講義七十五面,己三、修息二邊分別止成就中觀。

這個證果篇呢,智者大師依止他的證果的次第,分為空假中三觀。那麼,前面的空觀呢,是觀察諸法的本性,來息滅我們對一切法的執著。那麼這個假觀呢,是分別一切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他這個活動的範圍、觀察的範圍,是從假相去分別。那麼這個中觀呢,他是把前面的空觀和假觀做一個平衡。事實上,這個中觀,他不是另外案例的一個觀法,他是把空跟假兩個觀法圓融在一起,把它達到一種平衡的境界,這個就是中觀。我們看智者大師的開示:

菩薩雖復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經云:前二種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這以下講中觀修學的目的。

為什麼修學中觀呢?說我們成就的前面兩種的觀:空觀,假觀,這是一個方便的觀門而已,還不是一個正式的觀法。那麼以下就以這個《瓔珞經》來引證,說前二種為方便道,前二種就是空觀跟假觀是方便道,那麼因是二空觀,因為我空法空觀的緣故,我們能夠慢慢地進一步悟入到中道的第一義觀,就是實相觀。

那麼什麼是第一義觀呢?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我們一念心現前的時候,同時知道這個眾生他是假借因緣生。這個眾生長的特別的莊嚴,但是這個莊嚴的相貌它不是自性有的,它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當然就會有變化的了。那麼一方面知道它的本性是空,一方面知道它是因緣而有,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這個寂滅就是不分別,對空有二邊都不分別。

所以這個地方講息二邊分別,就是我們要停息對於空假二邊的分別,那麼內心當中流入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子。那麼流入薩婆若海,有什麼樣的好處呢?若菩薩欲於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這個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這個是佛的境界。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這一念心,有這個我執跟法執啊,我們有時候也會起善心,我現在要佈施,我要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的修止或者修觀,但是我們一念心在修一個善法的時候,不可能兼顧另一個善法,比如我佈施的時候,就會忘掉忍辱,我修止的時候就忘了觀,修觀的時候就不能同時操作止,我們凡夫的心裡有這個執著,他就有障礙。

那麼佛的那一念清淨的心,他能夠同時的具足一切一切的善法,沒有障礙。佛陀在行佈施的時候,他一定也具足了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佛的那一念心,他有這樣一種堪能性,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的功德。當然,這個我們非常羨慕了,那應該怎麼辦呢?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看這段文的意思,智者大師是講出了一個消息,我們想要成佛,我們非常羨慕佛陀有這麼大的功能作用,那同樣是一個有情眾生,佛陀那一念心也是有明瞭性,我們這一念心也是有明瞭性,為什麼佛陀那一念心能創造那麼大的功德,我們這一念心就不行呢?這個地方智者大師在講述一個消息,說因為佛陀有中道正觀的智慧。

說這個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管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一切諸佛,他憑什麼成佛呢?他不是憑他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都是共外道的,三世諸佛之所以成佛,憑藉的就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個佛是例外的,沒有一個佛。說他沒有智慧,他成佛了,沒有這回事情。

在這個地方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今天想要成就佛的功德,在一念心中,具足一切法,一切佛法,怎麼辦呢?怎麼下手呢?應該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這個地方等於智者大師讚歎中道正觀的一個功德,勉勵我們去修習。

那麼應該怎麼修中道正觀呢?中道正觀的堪能性這麼大,怎麼修呢?看智者大師怎麼說:

云何修正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這以下講這個中道正觀的一個修法,先講這個正。什麼是正?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說我們現在有三條路,三條路只有中間這條路是正的,那麼我們觀察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空,它也不是完全的就是空;它也不是完全就是假,那麼你能夠去消滅你對於空假的執著,這個就是中。

智者大師講這個正啊,他這個口氣,就類似龍樹菩薩在講《中觀論》的口氣,他用否定的方式來開講,他不用肯定的。那這個心性非真非假,所以你要去消滅你對真假的執著,你真假的執著消滅以後,你內心所呈現的相貌這個就是正。

那麼什麼是中道呢?

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

這個中道就是說,你觀察一切法是非空非假,但是呢,你還不能破壞它的空假的存在。就是說,它是非空非假,但是它可也是即空即假,即空即假即中,智者大師經常說,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但是這個空假,它講即空即假,不是有真實的空假的體性可得。那麼這樣子呢,就是中道的意思。

那麼他修行的次第呢,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就是你剛開始先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然後再觀一切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這樣一個意思,這樣的一個次第。

這以下,智者大師引證這個《中觀論》的偈頌來證明這個空假中三觀,他這個觀法是有經論根據的,是根據龍樹菩薩的《中觀論》。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名中道義

這個天台宗的觀心法門,它這個傳承來自於最初的慧文禪師,慧文禪師傳給慧思禪師,再傳給智者大師。而慧文禪師這個三觀的智慧,這個靈感是來自於這個《中觀論》的偈頌,所以這個偈頌我們也應該解釋一下。

因緣所生法,它是一個所觀境。修觀,有一個能觀的心,一個所觀的境界,這個就是所觀境。這個所觀境是怎麼回事呢?是假借染淨的因緣所生的法,當然這個時候又包括了十法界的一切的依正諸法,一切十法界的五蘊六處十二因緣十八界。從天台宗的意思,它偏重在觀照現前一念心性。你也可以簡單的說,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就是你現前這一念分別心。

說我這念分別心,我喜歡這件事,我喜歡那件事,我不喜歡這,我不喜歡那,為什麼呢?為什麼我有這樣的分別呢?這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緣所生法,因為你過去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造作,有這樣的串習,所以你內心當中累積了這樣的等流習性。這個就是你的所觀境,就是你現前一念染淨的心性,當然這當中也有染的有淨的,都是因緣所生法。

那麼我們對現前的一念分別心,應該怎麼觀呢?底下有三種智慧來觀:

第一個,我說即是空。你觀察你心中的一切染淨諸法都是自性不可得,它的本性就是空。

我們一個修行人,有些人他對於自己的障礙,他能夠很快的超越過去。說這個人學習佛法沒多久,他的個性幾乎是脫胎換骨了,這個人跟過去判若兩人了。有些人學佛,你看他學佛三十年,還是老樣子,原封不動,這個是怎麼回事呢?跟修空觀有關係。你一個人不修空觀,那個自性執:哎呀,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子,不能改,能不能改變,不能改,我個性就是這樣子,那果然不能改變了。你認為一個人一定有一個這樣的個性,你一輩子不能改變,你下輩子還是這樣子,這個改造生命,離苦得樂,就是一句空話,因為你的心性不能突破,你怎麼改變呢?

所以說,我說即是空,這句話到是蠻重要的。你要去觀察你心中任何一個想法、一個概念,都是可以改變的。你心中不管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沒有關係,都能改變,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站在因緣所生法的角度我們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它本性是空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造的。他過去喜歡拜佛,他的思想喜歡拜佛,他一拜佛他就歡喜,為什麼,因緣所生法;這個人喜歡持戒,因緣所生法;這個人它不喜歡持戒,它喜歡佈施,這也是因緣所生法;這個人貪煩惱重,這個人嗔心重,都是因緣所生法。換句話說,這些都可以假借因緣來修正,來改變,這就叫我說即是空。

另外一個觀照智慧,亦名為假名,雖然本性是空,但是你動了一念頭,它就會帶動整個十法界的因果的變化,這整個十法界就是一個受生的力量,你動了一個菩提心的念頭,你這個生命體就往這個佛菩薩的功德前進一步;你動了出離心的念頭,就往二乘人的涅槃動了一步;動了一種增上的善心,就往人天的果報動了一步;動了一個增上的惡念,就往這個三惡道的果報近了一步。就是說,在畢竟空當中,你動了任何一個念頭,它就有十法界的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這個就是假觀,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當我們把前面的自性空跟因緣有這兩種道理,把它融合在一起,所謂的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要去障礙真空,這就是亦名中道義,這個中道就是這樣安立起來的。你這個真空的智慧,這個自性空不要障礙因緣有,因緣有也不要障礙你的自性空,這個就是中道義。智者大師的中道,他是傳承於龍樹菩薩的思想。

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方便觀門旨趣。

我們就能夠明白三止三觀的真實內涵。

前面是說明中道正觀的內涵,這以下讚歎中道正觀的功德。這個功德我們分成兩大段,第一個是總標,第二個是別釋。看總標:

當知中道正觀,則是佛眼,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則定慧力等,了了見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則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

這段是一個總嘆。說我們內心當中去觀照中道的正觀,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這樣子表示你開始有佛的智慧了。佛眼,有一切種智了。

你內心當中能夠安住在中道正觀,安住在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正觀,定慧均等,了了見到中道佛性。怎麼個見佛性法呢?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這個是智者大師引用《法華經》的話。我們內心當中念念的觀察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表示我們內心當中安住在大白牛車,行步平正。這個大白牛車走的時候,它是平正,不彎曲,就是說你生命當中不會墮入二乘,而且是其疾如風,直接了當,直趨涅槃城,直接趨向大般涅槃,速度很快,自然流入薩婆若海,獲得一切種智了。

行如來行,就是成就如來的事業。什麼是如來的事業呢?這以下開出來三種:

第一,入如來室。如來室者大悲心,內心當中安住在大悲心。

第二,著忍辱衣,成就這個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如來衣者柔和忍辱是。用這個忍辱的境界來保護自己。

第三,坐如來座,安住在我空法空的座,以如來的功德而自莊嚴。

說你觀照這個中道的正觀,你等於是跟三世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你內心當中,有諸佛菩薩的功德在內心當中慢慢的出現,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總嘆。

這以下別嘆。別釋當中我們分成二門,先講本門,再講跡門。先看本門:

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為其等侶。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嘆授記。

這個是讚歎他本門的功德。

你安住在中道正觀,有什麼好處呢?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這個六根清淨是佛法不共於外道的功德。外道也能夠修禪定,外道也能夠在那一念寂靜的心中:哦,今天有人要來找我,大概幾點來找我,那個人是什麼名字,是什麼事情,外道也能夠在禪定當中顯種種的神通變化,但是外道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不能夠做到六根清淨,他一定有所住,他有很多的執著,他有很多的罣礙。這個大乘的菩薩他也有神通,他也會預知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這個境界跟他的心接觸的時候,六根清淨,他有這個無住的力量,當然這是一種智慧的力量。

那麼什麼是六根清淨呢?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他無染著,一切功德都能自在顯現。成就念佛三昧,我們一般凡夫念佛,我們能念的當然是我們能分別的心,所念的是阿彌陀佛功德的莊嚴,我們一般要不修中道的智慧,這個念佛的心情就是我是業障深重,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了脫生死,能夠念的這念心是有真實性的,我是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我是不能夠解脫生死,所念的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一定能夠救拔我,所以,怎麼辦呢?我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這也不錯。

但是,這樣的念佛是一種有能所的自性的執著,能念的這一念心是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這個體性不能改變了。說我業障深重,真的是業障深重,不能改變了。那麼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我只好去投靠他了,就像一個乞丐去投靠大富長者一樣,當然這樣的心境也是可以往生,不過這叫事持,這樣的念佛三昧是事相念佛三昧。

這個地方講念佛三昧就講的更深刻,更深入了。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既然講念佛三昧,那當然是感應道交了。這個地方的感應道交是怎麼安立的呢?是安立在能念的心,我能念的這個明瞭寂靜的心是畢竟空,那一念清淨心的本性是畢竟空,佛的萬德莊嚴也是假借因緣生,我們把它恢復到原點,它的本性也是畢竟空,一如無二如,所以說,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的萬德莊嚴是我心內的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這個時候的念佛三昧是這樣的意境,是安立在能念所念性空寂的境界,同體的法性見面了,在同體的法性裡面感應道交了,這個當然就更深,更深入了。

安住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就是修這個首楞嚴大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怎麼個普現色身法呢?下面解釋了:

普入十方佛土,他還不是一個身體了,現出各式各樣的色身,到十方國土去,幹什麼呢?一方面教化眾生,一方面嚴淨佛土。他還能供養十方諸佛,供養諸佛,他還能聽聞佛法,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等為其伴侶,也有這種境界。這個中道正觀,他在自受用的本門有這麼多的功德。

這以下總結本門的功德。

總之修中道正觀的人,他的那一念心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嘆授記。佛陀要給一個人授記做佛,這個人要入正定聚才行,說佛陀為你授記作佛,結果你這個人造業到三惡道去了,這是不可以的。所以成就諸佛的授記,他這是入正定聚,那一定是初地以上。

這是讚歎本門的功德,這以下講跡門的功德,從本垂跡。

則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魔怨,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則是初發心菩薩也。

跡門的功德就是說他能夠從前面的本門,法報二身能夠變現出一個應化身,先到兜率天,賢劫千佛都是在兜率天準備,然後降神母胎,然後出家,然後到菩提樹下修行,然後降魔,然後成就無上菩提,轉法輪入涅槃,八相成道。當然他不是在一個國土示現八相成道,在十方國土示現一切的八相成道,成就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真就是法身報身,是本門;這個應,就是應化身,這個就是初發心菩薩。

這個地方是讚歎修習中道正觀能夠成就這麼多的功德境界。

這以下就引經典做證明。

《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經》講初發心,他發起的那一念心是清淨心,清淨的菩提心,這個時候就是成佛了,當然成的是分證即佛。分證即佛是什麼樣的境界呢?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明白一切法的真實體性是即空即假即中,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就是說這個智慧的開展是我們自性本具的。

所以這個止觀它的方向…我們一路學過來,智者大師他說這個止觀的方向,就是莫向外求,他用止用觀,這兩個工具來開發你內心的智慧,果地的功德是你內心本具的,假借止觀兩個工具把它挖出來。

所以修止觀,你一有念頭,要心外求法,要跟誰呀,要假借外力感應道交,你遲早要出狀況的。這句話到是蠻重要的,《華嚴經》的這一句話,所有慧身不由它悟,無量無邊的智慧都不是外來的,是你自性本具,假借止觀的修德開顯出來的。

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當然佛陀的這個法性身能夠變現無量無邊的應化身。初發心菩薩就是佛,這是分證即佛,跟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了,同一個生命體了。

《涅槃經》云:

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這個地方講發心。初發心菩薩,畢竟就是佛,初發心菩薩的那一念心跟佛的那一念清淨心是沒有差別的,沒有差別是講本質沒有差別,量是有差別的。說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這個本質是無差別的,但十五的月亮的量比較圓滿。

如是二心前心難,在成就這麼多的清淨心,初地的清淨心,二地清淨心,乃至於十地的清淨心,這個初地是最難的。因為你從凡夫到初地障礙特別多,初地以上就容易了。《華嚴經》講一個譬喻說,就像我們從此岸到彼岸,這個船,你剛開始要離開陸地很困難,這地心引力,你要用力劃,等到這個船到了中央以後,有了風,離開了大地的吸引,你就順著風向掌握好方向就好了,它很自然的往另外一個彼岸去前進。

就是說我們初心菩薩,煩惱障礙你,你起煩惱了,我不發心修菩薩道了;罪業障礙你,你過去有殺盜淫妄罪業了,他也障礙你;果報體,老病死,它也障礙你的菩提心,三障。所以說成就這個初心是比較困難的。

《大品經》云: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

說初發心就能夠安住道場,轉正法輪,這個菩薩跟佛是沒有差別的,這是講本質沒有差別。

《法華經》中,龍女所現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已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

這個初心菩薩就像《大品經》中的阿字法門,阿就是無生的意思。也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也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等等,這個都屬於初發心菩薩的證果之相。

智者大師講這個證果,本來佛菩薩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智者大師把這些功德會歸到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智慧,就是內心的智慧,他這段經文一路讀過來,他表顯佛菩薩很多很多的功德,他處處讚歎這個功德的根源就是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

過去臨濟宗的祖師,黃檗禪師,有一天在行腳的時候,碰到一個修苦行的比丘,他們兩個人相約同時行腳,走到河邊的時候,黃檗禪師在那等船,那個修苦行的比丘他有神通就踏著水,一步一步踏著河走過去了,走到對岸去了,到了對岸以後,黃檗禪師坐的船也過去了,黃檗禪師說,饒你神通變化,步步蓮花,佛法還是在老僧這一邊。意思是說,這種神通變化的境界,是共外道的,佛法的功德是約內心,佛法三世傳承的是內心的智慧。

為什麼佛陀那麼重視內心的智慧呢?而不重視這種外表的東西呢?

因為你內心有智慧,你但得本不愁末,你總有一天會開顯出外表的功德。你一開始就從外表去下手,會讓你起顛倒心,而這個外表的東西,你沒有智慧的支持,你還不一定造善業,反而讓你墮落,所以他這個地方講它的根本。

古人講,什麼是佛法的根本?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

我們今天把法界攝用歸體,法界當然指十法界,十法界的差別,法界整個圓融體會歸,就是我一念心性的迷悟,依體起用來說,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我一念心迷悟的心就開展出染淨的十法界。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這句話怎麼體會?我想我們每一個念佛人,我們在內心的深處去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幾年來,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應該有感應的事情出現,但是你會發覺,為什麼你同樣憶念一句佛號,但是你不同的心境,感應不同?當你內心越真誠的時候,阿彌陀佛在你的心中表現的功德就越大;當你的心越隨便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名號在你的心中表現的功德就越小。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表示說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無自性的,所以,你那能操作的一念心是關鍵點。

這個意思就是說,修止觀是很重要的,雖然你今天在那個地方打坐,什麼事情都不幹,但是你是在改造內心,這是一個大事業。你無量無邊生命的變化,就在你那一念、念念之間的止觀當中慢慢成就,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你從根本上去調整你內心,你整個生命的法界就開始變化了,是這個意思。

這個地方是講這個初心菩薩的證果之相。

戊二、明後心菩薩證果之相

後心菩薩,是指初地以後,初地的後心,乃至於成佛。

次後心菩薩證果之相:後心所證境界,則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終不離止觀二法。

這以下我們講後心證果之相。後心當然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了,不可思議我們怎麼知道呢?根據教理的說明,我們也能夠判斷不離止觀,這以下就引證:

所以者何?如《法華經》云:慇勤稱嘆諸佛智慧。則觀義,此即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廣辯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涅槃則止義,是約止以明果也,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法華經》中雖約觀明果,則攝於止,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涅槃經》中雖止明果,則攝於觀,故以三德為大涅槃。此二大經雖覆文言出沒不同,莫不皆約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據定慧二法以明極果。

二地以上的菩薩,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不可思議,事實上他的功德也離不開止跟觀的功德,這以下智者大師引經典來證明。

《法華經》使令二乘人發菩提心,他是用什麼功德來引發二乘人呢?佛陀是慇勤讚歎諸佛智慧。還是以智慧來代表佛的功德,當然這個是觀的意思。

《涅槃經》講佛的功德百句解脫,解釋大般涅槃,涅槃是止義,以這個止義來發明果。大般涅槃就是常寂定,這當然是止的意思。

前面是個別講止跟觀,這以下把止觀給會歸在一起了。

《法華經》中隨約觀來說明佛果,但是當中也有止的意思,所以說,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這是體真止。

《涅槃經》雖然明顯的講到這個止來發明佛果,但是,他止當中也有觀,所以三德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是止,但是他裡面有三種功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個般若德就是觀的意思。

所以這兩部經,雖然文字上有出沒的不同,出就是顯露,沒就是秘密。《法華經》偏重在觀,以觀為顯露,以止為秘密;《涅槃經》是以止為顯露,以觀為秘密。但是,事實上都是以止觀二門來說明佛果的究竟,而且以定慧二法來說明這個極果。

我們剛開始修止觀,止就是止,觀就是觀,因為我們凡夫的心有所得,很難說這個止觀雙運,因為止是無分別住,觀是有分別住,這個對我們凡夫有所得的心來說,這兩個是不可能同時操作的,但是聖人的那一念心就不同,他能夠止觀雙運,二地菩薩有這種境界,他止中有觀,觀中有止。

乙三、結論

行者當知,初中後果皆不可思議!故新譯《金光明經》云:前際如來不可思議,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後際如來常無破壞。皆約修止觀二心以辨其果故。

最後的總結,智者大師引這個《金光明經》來說明。

前際如來,指的是初發心,初地菩薩,見道位的菩薩,他那一念清淨心現前,是不可思議的,離開一切的名言分別,一切戲論。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不但不可思議,他有種種的莊嚴。初地菩薩開始從空出假,開始廣度眾生,有各式各樣的功德莊嚴。後際如來就是究竟佛果,常無破壞,常樂我淨的功德是恆長的受用,常無破壞。這是以止觀來成就,來辨別它的佛果。

最後智者大師講一個偈頌做總結:

《般舟三昧經》中偈云:

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色,有學此者成大道。

說諸佛的解脫,他不是改變別人,也不是改變環境,那諸佛是怎麼解脫的呢?諸佛是從他自己的內心去成就解脫,三世諸佛都是以止觀的力量來調伏自己的煩惱,而成就解脫,不是去改變別人。

他這個解脫的相貌是什麼呢?心者清淨名無垢,剛開始是先求清淨心,就是修空觀來調伏自己的我執和法執。

第二個修假觀:五道鮮潔不受色,能夠觀察這五道,這五道實際上等於是六道,這六道的差別的因緣果報,都能夠鮮潔,能夠清楚分明,但是又能夠不執著,這是假觀。這個不受色,意思是這個假觀是從空裡面出來的,從空出假,所以他能夠不受色。

有學此者成大道,你能夠從這兩個方向,空假二觀去學習,你就能夠成就佛道。

誓願所行者:須除三障五蓋。如或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

修止觀還是要從內心的煩惱去調伏,三障五蓋。

甲四、結示勸修

我們這個小止觀,將述此義,大科分四,有四大科:

甲一、解釋標題,解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的標題。

甲二,作者略史,介紹智者大師的簡要歷史。

甲三,隨文釋義,我們就隨順智者大師的本文來解釋。

甲四,結示勸修。

這個是第四科。結示勸修是說我們剛開始修止觀的那一念心,有雜染的也有清淨的,所以它有空白的,也有黑點。換句話說,修止觀的目的就是把那個雜染的黑點去掉,這怎麼辦呢?這當中依止兩個法門:

第一個,自依止。這個自依止就是依止我們的菩提心,你剛開始依止你的菩提心,你修止觀的目的是不求人天福報,不求感應神通,你修止觀的目的,就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修止觀,依止你內在的菩提心。

第二個,法依止。依止佛陀的正法,就是止觀二法,當然這當中也要有持戒做基礎,你還得要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以持戒做基礎,然後來修止修觀。

根據自依止、法依止,我們這一念心慢慢慢慢就能夠從雜染成就清淨,我們的生命也就能夠從痛苦轉成安樂。

我們這次的止觀就跟大家學習到這個地方,我們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