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面,辛二、修觀方法。
這一科是正修,說明止觀正式的內容。正修當中,智者大師分成兩科,第一個是坐中修,第二個是歷緣對境修。坐中修又分成兩科:第一科是修止的方法,第二科是修觀的方法。
在修止的方法當中,智者大師提出了三個所緣境:
第一個所緣境是系緣守境止。這個系緣守境止的所緣境是一個色法,是一個色聲香味觸法的色法。
第二個是制心止。制心止的所緣境是一個心法,就是說隨心所取,即便制止,不令其散。所以制心止它的所觀境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假設我們這一念心打了妄想,馬上把它制止,使令它恢復寂靜處,所以說制心止的所緣境是一個心法。
這兩個所緣境,不管是色法,不管是心法,都是一個有為的事相。
第三個是體真止。體真止的所緣境是一種無為的真如理,無為的真如理在我們心中是不能顯現的,不像色法跟心法都是一個現成的境界。這個真如理在我們凡夫的無明心中是不現前的,不現前,怎麼去緣這個所緣境呢?就是你要先修觀,你必須觀察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假借這個文字的引導,把這個真如的道理,把它在心中現出來,把我空的真如理現出來,然後你再把你這一念心安住在我空的真理境界不動,這樣子叫體真止。
這樣的所緣境是一種無為的真理,跟前面的兩個色法心法有為的事相有所不同。但是因為它們都是止,所以它的一個相貌都是這一念心對所緣境的寧靜不動。就是說,這個時候的相貌都是明瞭寂靜,寂靜而明瞭,對於所緣境的一種無分別的安住,這個時候其實是無分別的。
這以下的觀,它是一種觀察思惟。既然是觀察思惟,它的心是有分別的,有分別住,這個地方是不一樣的。止,它的相貌是無分別住;觀,是有分別住。這是簡單的把止跟觀的內涵做一個揀別,看內容。
辛二、修觀方法
二者修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如不淨觀,對治貪慾。慈心觀,對治瞋恚。界分別觀,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此不分別也。
這個觀,當然是對所緣境的觀察思惟。智者大師把這個觀分成兩種,第一個是對治觀,第二個是正觀。
這個對治觀,是針對某一個煩惱來加以對治,比如說不淨觀對治貪慾。我們內心的貪煩惱特別重,這怎麼辦呢?修不淨觀。基本上我們貪心的活動範圍,包括了正報的男女的色身,也包括了依報的國土,但是在這個勢力當中,以貪愛男女的正報最為熾盛。對治的時候,他主要先觀男女色身的不淨,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長流於不止,若漏囊盛糞。
我們觀察我們的色身,不是那麼的清淨美妙,它的內在相貌是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它是一個白色的骷髏頭再加上很多很多的膿血屎尿不淨物,再用這一層皮包起來,所以內相是不淨的。把這一層皮剖開以後,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
從外表來看,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這個不淨物它還不是經常的在裡面呆著,它會透過我們的九孔,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個鼻孔,一個嘴吧,大便處小便處,它經常的白天晚上流出不淨物,就像一個漏囊盛糞,就像一個臭皮囊裝著大小便,這個皮革破了九個洞,經常流出不淨物。
這樣的觀察就能夠使令我們明白這個色身的真相,對治我們的顛倒,我們的心中對於男女的色身打很多的妄想,認為這個是清淨美妙可愛的,這個都是錯誤的認識。不淨觀是對治我們的貪慾,使令我們從顛倒當中慢慢的覺悟過來。
第二個是慈心觀對治瞋恚。有些人是貪煩惱重,他的脾氣不大,他沒什麼脾氣,但是他的貪煩惱重。有些人他貪心很淡泊,但是他脾氣很大,嗔心很重。這怎麼辦呢?修慈心觀,慈悲觀。這個慈悲觀的方法,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阿底峽尊者的傳承,阿底峽尊者的七重因果。七重因果是觀察如母的有情,觀察我們的生命是無量的生命。換句話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過去無量劫有很多很多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的開始都有一個母親。換句話說,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不管是天上的小鳥地上的螞蟻,雖然它現在的果報改變了,但是它們曾經是我的母親的事實是不能改變的,它們對我們都有生育養育之恩。所以說你觀察如母有情以後,你會發現每一個眾生跟你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對你有如此重的恩惠,這個時候我們就容易對它生起慈跟悲,我們就會希望它離開痛苦,希望它能夠得到安樂。這是阿底峽尊者的一個傳承,觀如母有情。
其次就是寂天菩薩的一個自他交換。這個自他交換就是說,它的一個道理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情有執著一個我,愛著這個色身的我,有這個我見的思想的凡夫,我們心中就會產生一個想法說,在這個有情當中,我要離開痛苦,我要得到種種的安樂,別人怎麼樣跟我沒關係,一個人有這樣的自我執著,就會有這樣的看法。寂天菩薩利用我們這樣的思考模式,利用這樣的一個勢力來修慈悲觀,自他交換。
就是你在任何的境界當中,你把你自己跟對方的立場調換一下,假設你是對方,你希望別人對你怎麼樣?因為我們愛著自己,當我們想像別人是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想像,希望別人也能離苦得樂,這樣,我們就容易去包容別人,原諒別人,這個就是慈悲觀。
寂天菩薩的這個自他交換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利用凡夫他這種堅固的執著來修慈悲觀,不要改變你的思想,但是利用你這種強大的執著心去關懷別人,你觀想成自己,你假想你是別人,這個時候,你希望別人對你怎麼樣,這樣我們容易對別人付出慈悲心,用這個慈心觀來對治瞋恚。
第三個是界分別觀來對治著我。我們認為五蘊身心有一個我,這個界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我們把這個生命分成幾個界限,或者是五個界限,或者十二個界限,或者十八個界限,透過每一個法的觀察,就知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這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對治著我。
第四這個數息觀是對治多尋思。這個數息觀,事實上它不應該是一個觀,它應該是一個止。觀察這個息,這個時候調伏了這個尋伺,這個尋伺就是一種分別。尋是一個粗的分別,伺是一個細的分別。
此不分別也。這個地方智者大師不想詳細的發揮,這個對治觀是容易了解的。因為這個對治觀,都是一個事相的觀法,不管是不淨相,不管是慈悲相,還是界分別相,都是一種有為的事相的觀察,智者大師不想詳細的說明,他的意思,重點在正觀。
二者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
對治觀,它的觀法只能對治一個煩惱。不淨觀對治貪煩惱,不淨觀不能對治嗔煩惱。正觀是對治所有的煩惱,它是從根本去消滅我們的煩惱,這個叫正觀,它是觀諸法的總相。因為這個不淨是一個諸法的別相,不是所有的法都是不淨,只是色身不淨,而且是凡夫的色身不淨,聖人的色身,是報身,功德的報身特別的清淨美妙,所以觀身不淨它只是一種別相,針對某一個因緣所出現的相貌。
正觀,等於是修空觀,這個空性的道理是遍於一切的時間空間,通於凡夫聖人,這個是一切法的總相。觀諸法的無相,一切法本性是畢竟空,無相。怎麼說它無相呢?因為它是因緣所生,它是假借業力的因緣而顯現,凡夫當然是有漏的善業惡業,聖人就是無漏的戒定慧的業力所莊嚴,都是因緣生,從它的本性來觀察都是無自性的,它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這個就是實相,這個就是生命的真相。
它的次第,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先破這個所觀境,然後再觀能觀的心也是畢竟空。這個道理,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講的很詳細了,就不再說明。
以下智者大師引用一個經的偈頌,來總持這個修觀的內涵。
如經偈中說: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
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這個偈頌我們分兩段,第一段,講出一個理論,第二段是講這個修行的方法,先看這個理論。
觀所依止的理論是諸法不牢固。這個世間上的法,不管是有為法,聖人的法或者是凡夫的法,它都是生滅變異的,有變化的,就是不牢固啦。這個不牢固的法是怎麼出現的呢?常在於念中,它是我們一念的心性所變現。這個一念的心性所變現,唯識學講的清楚,唯識學把這個心變現萬法,它分成兩部分來解釋。
第一部分是阿賴耶識,微細的心識,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變現的我們的根身器界,阿賴耶識有很多善業的種子惡業的種子。假設我們這一期生命是善業起現行就變現可樂的根身器界。這個時候阿賴耶識只是如實的把業力轉成我們的依正二報,第八識沒有加上它個人的分別執著,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叫依他起性,這種體性叫依他起性。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根身器界,它只是業力的顯現,沒有我們個人的分別,依他就是依托眾緣而起,眾緣當然指的業力的因緣。
我們觀察這個依他起性的相貌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所以說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時候安立做圓成實性。圓成實性跟依他起性加起來就是諸法的實相,一個是真諦理一個是俗諦理,這個是講第八識,第八識所變現的這一切法,就是依他起跟圓成實性這兩個相貌。
另外有一層心識就是第六跟第七。第六識跟第七識去接觸我們依正二報的時候,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就會把依他起性加以變化,經過我們的名言分別以後,這個境界就會有變化,可能變的更好,可能變的更壞。
比如說,我們吃榴蓮。有些人對榴蓮有好印象,他看到榴蓮的時候,他會安立很好的名言,他會說這個榴蓮的顏色特別莊嚴,味道也很甜美。你在受用這個榴蓮的時候,你把它變得太好了,它事實沒有這麼好,你加強了它好的方面的勢力。它不就是一個業力所顯現的一個榴蓮嗎?但是經過你第六意識的分別,你把它的勢力加強了。
有些人對榴蓮有壞印象,他就用不好的名言來安立榴蓮,這個榴蓮顏色也不好看,味道也特別的臭,你在受用榴蓮的時候,你把它的情況變得太差了,它事情上就是一個榴蓮的色聲香味觸法,它是過去的業力顯現的,你自己把它變的太壞了,是你的名言分別把它變壞了。
常在一念中,就是說,我們在受用境界的時候,這個境界本身有兩個變化:第一,因緣變,你過去的業力顯現一個如實的境界出來。第二個,是你第六第七意識的分別,分別變。你去受用這個境界的時候,你心中會生起很多的妄想分別,使令這個境界有變化,這叫遍計執。
我過去也有講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對夫婦生了兩個兒子,這個太太她歡喜這個小兒子,對大兒子印象不好。有一天她去房間的時候,這個大兒子打瞌睡了,手上拿一本書,她很生氣就離開了。她到了小兒子的房間一看,小兒子也在打瞌睡,手上拿一本書,她非常的滿意,點點頭也離開了。
父親回來了,父親就問這兩個兒子表現怎麼樣呢?她母親就描述這兩個兒子用功的情況。說我這個大兒子非常的懈怠,怎麼知道呢?這個人,拿到書本就打瞌睡,平常不打瞌睡,平常不打瞌睡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非常沒有善根的一個人。那小兒子怎麼樣?小兒子非常了不起,怎麼說呢?這個小孩子,打瞌睡的時候還拿著書本,他連打瞌睡都不忍把書本放下去,你看,這個人對法有多麼的好樂。
這件事情我們開始去分析我們凡夫的心態:這個母親她看到了兩個相同的境界,但是她的受,我們講這一念心開始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她去受用這個境界的時候,這個境界給她產生兩個不同的情況,可以說是相反的情況,那這是怎麼回事呢?不就是一個人在打瞌睡拿著書本嗎,就是我們心中的分別,虛妄分別。
我相信我們諸位都有這個經驗,有時候我們誤會一個人的時候,你誤會他偷你的東西,你看他的眼睛,看這個人眼睛就像是一個賊的眼睛,走路也像賊走路的樣子。但是這個事情過了以後,這個東西沒有被偷,在另外一個抽屜,你再看這一個人,哎呀,眼睛也不像一個賊了,走路也非常正派了。那為什麼我們先前看他,我們在受用這個境界的時候會有這個的想法呢?就是我們的遍計執。
這個唯識學的方法非常的妙,唯識的意思就是破遍計執,修無分別智。說你剛開始不要相信你的想法,破遍計執,你對事情的想法跟原來的相貌完全不一樣,這個人對你怎麼樣,你想來想去,事實上他還是他,你心中的想法跟外在的境界那差的十萬八千里,你不能夠觀察到生命的真相,不可以。
所以唯識的意思,你要先否定你的分別心,你要先否定你自己,先破遍計執,才能夠證入圓成實性,從圓成實性當中才能夠看到如實的依他起,這個就是我們說的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一切法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的,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而它怎麼有的?是依止你一念的心性所顯現的,包括你的阿賴耶識的業力顯現,也包括你的六七意識的分別而顯現。那麼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你就會修行了。
怎麼修行呢?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這個時候的下手,是從空下手,從假入空。因為唯識的思想是說,你一開始,一定要先大死一翻,你一開始不能觀依他起,因為你帶有個人的我執法執這樣的色彩,你觀依他起,你看不到依他起的真相。所以說,你一定要觀空。觀空有兩個次第:第一個解,第二個見。先理解空的道理,然後再如實的見,這個見就是證入了。
解、見、空的相貌是什麼呢?一切無想念。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心中沒有個人的分別的想念。這個無想念,如果你內心當中是一個無分別的狀態,但是這個境界是了了分明,套一句唯識的話說,破遍計執,但是不消滅依他起。心中把你的名言拿掉,就是說,你這一念心跟人事境界接觸的時候,你心中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講,把那個話都拿掉,你自己加油添醋的很多名言,全部拿掉,這就是回歸到境界的本來面目,那樣就是那樣,這個就是一切無想念。
這個方法我們在操作的起來,非常的微妙不可思議,尤其是你能夠跟佛號來配合使用,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我們會打很多個妄想來繫縛自己,讓自己打妄想讓自己很痛苦,這個時候,你用佛號切斷你的名言。讓這個佛號切斷名言是表示什麼意思呢?這當中有一個很大的意義在裡面。
我們講懺悔,我們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真的是想要把它懺悔清淨,當然懺悔有事懺跟理懺。理懺當中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個罪的根源是心生起的,身口是不能造罪業的,一定是你打妄想,你心中的意樂,當然這個罪一定是一個染污的意樂,由染污的意樂的推動你身口去造罪業,造殺盜淫妄的罪業,所以說罪業的根源是從心起,即從心起,還從心滅,你要從心去消滅;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句話在修行上有很深的道理。
如果你念佛的時候,你的佛號能一次一次的去截斷你心中的妄想、名言,這表示你無始的罪業已經慢慢的消滅了,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個心地法門,它的這個力量很大的。說你一天到晚拜八十八佛,你內心的思想原封不動,我看你滅的罪很有限,非常有限,係縛你的罪障還是繫縛著你。你要能夠在你心中的名言分別活動的時候,你能夠不能念要它念,妄想不能斷要它斷,你這個佛號的力量果真能調伏你的名言分別,這個時候繫縛你的業力就鬆動,就沒有力量了。雖然不一定能夠斷,但是這個業的力量薄弱了,如果講帶業往生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古德把帶業往生劃了一個標準,以折服現形煩惱為修行之要務。你現在的名言分別活動的時候,你的佛號提起來,你得要折服了它,才表示你這個往生的業力超過了三界的業力,這個就是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你能夠從你的心中消滅你的名言,去破壞你的遍計執,這個時候你整個三界的業力,三界的顛倒的想念,慢慢慢慢就消滅了,這個是修觀所產生的這麼大的力量,它對你的生命是從根本上的改變,跟你在外面,做個慈善事業,你出多少我出多少,那個不同,你那種悠悠的善業,點狀的善業,讓你得到一時的安樂,但是對你整個生命大方向的改變,是沒有改變的,沒有作用的,你非得從心地上下功夫才可以。這叫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它能夠達到這麼大的力量。
這個是第一科,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
己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
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其心暗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
對冶心沉浮病修止觀,就是我們在修止修觀的時候,會有昏沉跟掉舉的煩惱出現,這個時候應該對治,所以第一科它是一個止觀的總說,二三四五是一個對治了。
說我們在坐禪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什麼相貌呢?其心暗塞,內心當中一片黑暗,明瞭性失掉。這個塞,就是你的心不得自在,內心當中修止也不可以,修觀也不可以。什麼叫暗塞呢?它有兩個相貌:第一個無記瞪瞢,或者是無記,這個瞪瞢這是迷迷糊糊,迷糊不清的樣子,叫瞪瞢。這個是昏沉剛開始的相貌,如果你經常的昏沉都不對治,就會變成或時多睡,一坐下去就打瞌睡。
這個昏沉你剛開始不對治,我們內心狀態是這樣子的,我們講真如受薰,我們清淨本然的心它是受薰的,你經常起某一個煩惱,起久了它的勢力就大;你經常修止觀,這個止觀的影響力也會大,就是什麼事情在你的心中重複出現久了,它的勢力就會大。那麼昏沉在你的心中一次一次的活動,你都放縱它,時間久了,就變成這個樣子,或時多睡。不管你睡多久,你身體調的多好,你一坐下去就昏沉,它就習慣了。
這怎麼辦呢?爾時應當修觀照了,應該修觀,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心太沉默了,我們應該用觀照的力量把心提高。對治昏沉主要是修觀,尤其是觀光明相,最好。或者觀你,讓你歡喜的事情,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的功德莊嚴,想想你未來到極樂世界有種種安樂的境界,這個觀就是觀些喜樂的境界,或者觀想光明的境界。
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
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它是浮動相貌,輕躁不安,這個就是你的分別心太強了。或者你去分別世間法,或者分別佛法,就是這個觀太強,這個時候,你應當修止,讓內心在佛號當中專一相續的無分別住,把分別的勢力停下來。
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
對治止觀,你一定要善識藥病之相,這個病相就是昏沉跟掉舉,你要知道什麼是昏沉什麼是掉舉,先把這個病相抓到,其次這個藥相就是止跟觀的方法,你要把這個病相跟藥相都能夠明白,然後一一的去對治。如果你不能夠善巧對治,就會有乖僻之失,有過失。這是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這個是約一般的情況。
己三、隨便宜修止觀
前面的對治心沉浮修止觀,一般人就是心太沉默的時候修觀,心太浮動的時候修止,這一科是說,隨著個人的方便事宜來修止觀,有時候有特殊的個案。
三隨便宜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雖然對治心沉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應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
坐禪的時候發現有昏沉的相貌出現,內心開始昏暗,失掉了明瞭性,一般我們是應該修觀照,或者觀光明相,或者觀我們喜樂的境界。但是這個時候心還是沒有明瞭性,而且心還沒有法利,感覺這個觀沒有什麼法味,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試看修止,就是專注的念佛就好,讓心無分別住,如果你修止的時候,覺身心安靜,就是安樂跟寂靜的相貌出現,那就對了,這個時候你就是適合修止,應用止來安心。
這個昏沉能夠用修止來對治,一般來說你這個止有一點功夫了,不是一個初學者能夠對治的,你這個禪定你這個佛號能夠念到一種功夫了,那麼一點昏沉出現,你只要一攝心,昏沉就消失掉了,你多少有一點止的功德了。
若於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寂然安隱,當知宜觀,即當用觀安心。
我們在坐禪的時候,發現這個對治心浮動一般是修止,但是其心不住,亦無法利。
這個事情是這樣,一般的浮動,就是有煩惱活動,有貪瞋癡慢的煩惱活動,來障礙你這個止觀,一般的情況就是修止,妄想起來以後,就把佛號提起來,轉念念佛,一般就會過關了。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煩惱的勢力太強,來勢洶洶,你讓你的心無分別住,不行,這個煩惱一次一次的干擾你。就是說你把它提起來以後三分鐘,它又出現,經過幾分鐘又出現,這個時候,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不是無分別住就壓得住的。
這個時候,你把佛號先放下來,你只好面對它,面對煩惱,然後你用訶五欲的方法,把這個煩惱這個相貌這個過失,從頭到尾把它觀察一遍,什麼是煩惱?它是假借因緣生,它不是一個獨立體性的,它沒有因緣是不能活動的,它是沒有根的東西,是一個虛妄的東西。先觀察到無自性,然後再用過患來訶責它,它像一個賊,一個煩惱賊,奪我的功德,像大火讓我熱惱,你用前面種種的訶五欲的方法,來訶責它,去觀察它的過失,慢慢慢慢,它就調伏了。
而心不住,就是說,這個煩惱的勢力太強烈了,這個時候,你不是修止能夠壓得住的,爾時應當修觀,當試修觀,用觀來觀察它是空性的,觀察它的過患,來訶責它。在觀當中覺得心神明淨,寂然安隱,這就是煩惱消滅了,恢復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了,心神明淨,寂然安隱,這個時候,就知道:哦,應當用觀來安心。
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這個是講到隨便宜修止觀,關鍵就是你要能夠善約便宜修之,用各人的方便事宜來對治。
這個止觀的對治,昏沉掉舉到底是修止修觀,一般的原則是浮動的時候修止,昏沉的時候修觀,一般。但是有特殊的情況,也會有另外的情形出現。這個就是說熟能生巧,你要不斷不斷的修止觀,從經驗累積當中,你就知道你現在應該修止應該修觀,隨便宜修止觀就是你要有一些個人的經驗。這個就是隨個人的便宜,隨他適合的情況修止觀,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