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好。阿彌陀佛!聞思講堂我們蓮池海會各位蓮友們,請大家合掌,恭敬正念端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今天是正月初三,剛好也是我們群三每週三的一個聞思法務。所以今天也是非常歡喜的來跟大家一起,還是學習《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然希望各位同修們在聽講的時候,能夠依著願文真切的領略到極樂世界的這種莊嚴微妙和清淨無為。而且這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它的功德要折射體現在我們娑婆世界的同時,它是有對比性的。我們世間人常說的性價比,就是我們學習願力的時候,對於極樂世界的所有的情形生起跟娑婆的對比,然後激盪我們的嚮往心念的真切心。

特別是今天開講之前插個小曲吧,你看咱們剛剛過的又是中國人的新年。這個在世間法裡面當然我們漢民族中國人,算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大家都在歡度春節。這一股股熱浪波濤就在神州大地,可能大家都非常的興奮。你看我們剛剛給大家來了三天解禁,可以發圖片弄個紅包,然後我們群裡即刻就熱血沸騰起來。這種情形我們要學會對境觀照。

可能大家覺得說那一出家,寺廟道場裡面佛門大概就不過年了,不搞這一套了。跟大家講其實佛門也過年,最講究過年的,但是態度是不一樣的。佛門一個道人一個和合的僧團,他的這種共住規約裡面,就非常清晰的讓大家明白過年的真實相。甚至很多時候祖師們留下來這種傳統,都會利用過年來方便說法。像我們剛出家那會,現在如果一回普陀山也是如此。叢林裡面他會吃普茶,普遍的普喝茶的茶,這個叫年夜。在晚上的時候方丈和尚會講開示。當然他講的開示大都還是勸大家往道上去會,所以通常把年三十也有非常好的妙喻。把年關比作什麼呢?就比作生死之際,看你的道糧備下了多少。俗話都講說有錢沒錢不能欠債過年,臘月三十從古至今那都是欠債要還錢了卻的日子。

所以投射到我們修行道業上來講看我們的道糧,道法上的錢有沒有賺夠。如果說沒有賺夠的人就比較慘,由業力牽引著可能又到哪一道繼續輪迴受生。所以大祖師們開示開悟的時候都會講到說,臘月三十算盤子一打,點滴不漏的要把賬給你算清楚。當然確實現在我們這樣的一個現實狀況,大家也借著過年,法在上面依附了很多的佛味。你看我們發個圖片都是合掌呀,隨喜讚歎呀,阿彌陀佛祝福呀,或者說發個紅包也是吉祥如意,法喜充滿,都帶了好多佛話。

那麼冷卻下來心看,到底利和弊而言哪個大,也是不一定的。就是看我們會不會修,可是基本上我想要說,一定是弊大於利的。你想我們在打開手機大家都有手機,我也有,這個心路歷程誰都知道。每一次的這個點擊也罷,回應也罷都會讓我們莫名的有一種興奮,衝動,欣悅,滿足,舒服,所以你看大家群裡異常熱鬧。

說實在的也就等於說一下就原形畢露了,甚至包括這種與佛法沾邊的這種所謂的歡喜,或者錯以為是的法喜等等這些。可是我們要知道,這一切的起心動念,都可能是我們依然在輪迴中又一次的推波助瀾。所以請大家在學習願文的時候,一定要生起這種穿透力的觀照,就是說與極樂世界相比而言,娑婆世界的年可以稱之為一種「哀樂」,哀傷的快樂。雖然是看上去一時的歡喜呀,激動呀,可是它本質上是隱藏著悲哀的。因為它有可能又給我們再輪迴,甚至緣起裡面注入了新的繼續升沉的動力。

所以請大家在聽法的時候,正好趁著這年味有這樣的境界,我們來反觀提起正念,盡量不要被這個世界的虛情假意給瞞昧了。當然現狀如此,也是我們共同的世間,在我們分享佛法在三寶之處,很多時候大家也會借著年的機緣,也只能說充其量就讓大家少造一些業,多發一些心,就不管出於什麼目標,只要能夠做點功課,修些法,多少能夠守續著正念那麼也是好的。所以在三寶地中,法師的弘揚中,都會覺著說借著年大家也來點歡喜,或者借此會餐,聚集的時候盡量少造點業。總歸原則就是希望大家明白,我們一個世間人,也可以說俗人對於年來講是熱火朝天的,但是它最終導致的一定是曲終人散,它根本上是苦的。

那麼道人觀到的年,它是無常迅速的,它是讓我們的智慧能夠增明的,所以他的底氣上他是樂的。當然這一切的熱鬧可以說都是圍繞著,一個緊緊的核心的根本狀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都有《金剛經》裡面講到的,「我相人相眾生相」。所以我們從娑婆再折射到極樂世界清淨的來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力,對於這方面情況的保障,他的願力是從何發起。這就是我們今天在繼前面講了五通五種神通,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當體具足的這種,可能對於一個修道者來講也很有嚮往心,或者在知見上有一些誘惑力。那麼今天我們要知道,之所以有神通它不是追求出來的,而是退步是向前,修出來的,空出來的。那麼這個根本的空就是要破「我」,「我執」,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導致我們這一番的熱鬧。

下面就把今天我們要所學的願文給大家貼出來,一共今天大概有四條願文。那麼我們兩條兩條分為兩組來講一下。第十和第十一願叫做「不起貪計身見願」,和「正定必至涅槃願」。現在給大家把這個貼出來。大家來看。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前面所說的一切,因為是有漏的國土與眾生。那麼阿彌陀佛的這兩願,也可以說為我們的無漏也就是無我的這種正定,真理的這種感觀,他作了一個保障和擔當。那這裡講到的「貪計身者」,也就是我們的「身見」。佛法裡面六種不正見裡邊,後面的邪見裡面有一種叫做「身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我見」,有我。那大家都知道嗎?一切佛法的理論和說明乃至它的修行和針對性,它總是緊緊的圍繞著破「我執」而發生的。

所以大家剛才講到《金剛經》裡面說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這就是從三個角度來細化的安立。實際上大家看為什麼有人相呢?還是有我相。為什麼有眾生相呢?還是有我相。所以說無我無人無眾生。包括《心經》裡面講到的「五蘊皆空」,也是在解析我們說精神和物質兩大組合的錯覺,才以為有我的存在。那如果大家再有聽過《楞嚴經》裡面講說,「心不在內外中間」這個其實就是從理上來破我。

後面有二十五種圓通的修行方法,就是從行上來破我,都是為了破我。包括《法華經》《大般涅槃經》,最後講到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是破我。哪怕說修法上從開始「四念處」去觀,雖然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但最後匯總到根本法上就是「觀法無我」。所以你看我們這是從理論上,所有的大乘經論都是如此來解析的。那麼具體操作的可行性,莫過於我們大家都讀過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從禮敬諸佛也罷,是行門上為了破我,淡化我。從廣修供養上,也是為了破我,隨喜讚歎恆順眾生,特別是普皆迴向,每一門都是大破「我執」的妙好方法。

所以確實如此,這種佛陀的聖言裡邊,流露出來的這種修習法門,加持力是非常大的。跟諸位講,你看我這次來五台山拜山,確實是對文殊菩薩真的要知恩報恩,對於文殊菩薩這樣的一個道場加持。為什麼呢?我覺得我每一次雖然來的時間基本上最多也就一個月,有時候那幾年七天,十幾天,這次二十一天。那麼每次就是說不管在禮拜上,在願力上,在懺悔上,特別是在迴向上,都會有增進,他的心力是不一樣的。以前來每次講說拜山拜完了迴向,能總歸是那會希望說道業增進,總歸是同生西方淨土中,這是不會落。但是還有一些具體的,比如說這次有特別的因緣,或者正好同修們有一些小病,違緣,這些病業的,那正好反正看因緣吧,誰有因緣誰有這個福德,這會兒剛好病了,那就給他迴向一下。

但是確實還沒有說從頭到尾,說所有的功德能夠盡情的迴向。你看「十迴向」放在「十住」「十行」後面,確實他境界要高一些,這個心到了那兒才能發出來。所以這次迴向到最後的時候,我就想說真的是從內心生起,就是說一切的功德,不論是拜山也罷,講法也罷,所謂的授皈依,傳五戒等等這些,說到此為止,到當下一念中所有的一切功德,包括迴向之功德的功德,就是點滴不漏,全部徹底的全部迴向給法界眾生。

如果這個心一發出來真的這種大乘佛法呀,當然吹牛吹不得,說得那麼好聽。可是如果我們的心行跟進上去以後,確實這種境界是非常高的速度很快。所以你看在這種迴向的加持力下,確確實實才能夠了解到,我的這個假相。它是同步,我們這邊的迴向心發出了以後,這邊對於我的這種執著,這種自私的心,它一定會往上增長一定是同步的,正比的。

所以你看跟大家講,「普賢十大願王」每一門都是破「我執」的好方法,它也是淨土宗的根本經論。甚至我也不知道我們有時候如果見地高的人,也可以首肯到這種地步。就是有的大修行人,大成就者,到了一定的地位,比如說他修行是按照主旋律,按照正步踏步走來的,那麼到了一定的地步的時候,很可能這種對佛法的正能量,不斷的追求,他會又造成障礙,又增長「我執」,所以才會來個反其道而行。就是說很可能一切依著佛法的知見來,但是一切不依著佛法的行為來,這就是說真的是大修行人,到了高境界的時候用佛法純粹的無我精神,超越跳出佛法這種執著而去修證「無我實相」。這是可以說是一種高難度的修證了吧,但是一般人到不了這個點,甚至很多時候接納不了這種知見的。

那麼總歸一切我們想立足於修淨土道人行人的一個知見,就是「無我般若」的空性它是唯一的佛法,任何國土任何情狀下都不可以違背的。但是在這個國度,要修行難度十分大,就現在來講,幾乎不可能一生就成功,甚至一生能夠到不退位,也是幾乎沒有可能性。所以在我們這個國土的常法中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說入到」無我」是非常非常難的呢?就是因為咱們這個世界,是一個天然滋養「有我」的道場。

你看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就有一個我的生日,大家想我們的生日是怎麼來的,實際上就是因緣和合,我們說是借父精母血胎生出來的,實際上就是化生出來的,幻化。但是我們執以為是,即刻就去登記一個戶口,就去造註冊,就去起名,就有我的名字叫什麼什麼,從此一生這個名字就開始伴隨著我們。殊不知這個名字,他只是安立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假和合體中。但是一切的分別就由此而起,一切的煩惱就由此而現了。比如生下來我們常說如果你叫張三,那麼你就對名字這個稱號,誰稱讚這個名字代名詞的時候,感觀上很愉悅。那麼對這個名字,比如說這個概念有意見,說這個名字不好不好的時候,你就覺得說自己不好,就不高興,這都是我。那麼如果說共業的召感,福報大一點,大家都覺得你長得好,有本事事業成功等等,這又是非常洋洋自得。很可能條件不行始終處在社會的末端,就很無奈。反正是離不開個我。這一切的妄想,都是由我們一個假名而啟動,流淌起來就控制不住。所以說在佛法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名假」,一切的假名都是概念。

那麼如果很多時候你想我們。我在拜山的時候確實也這樣作意過。就是有時候妄想比較熾盛的時候,今天狀態不太好,那麼煩惱粗重的生不起,它微細的這個時候會發現,還噴湧的很厲害。這個時候我們作意一下,說到底我是誰呀?為什麼會有妄想呢?我在這兒拜山,那麼我拜著誰?我是誰?誰在拜?在哪拜?就不斷的這樣徵求這樣去追問。那就發現說到底是誰在拜,俗家的時候我叫如海,出家了我師父給我取名叫宏海,那哪個是我呢?我的這一切遭遇,順著我了我就覺得舒服,就是善。逆著我了,我就覺得惡。樂了我就舒服。苦了我就不爽。一切的這種感受情緒大家想想,瀰漫了我們整個生命的全部過程。

所以你看除了「名假」之外,我們一切的這些感受在中觀般若裡面就講到,「受'我們的感受,也是假的,名假,受假,他是破我的。那麼再一個從生下來開始圍繞著生生世世的這種因緣,我們會遇到有緣的人。有的是家庭關係,有的是社會關係,然後一個一個的這種小我又成為各個不同中的我。團體中的我,大我,民族國家,在其中有很多利益需要去維護。維護了以後又會導致爭執,戰爭,乃至現在所謂的團隊,商業秘密。你看這一切都是圍繞著我。所以還有一個假叫「法假」。一切的現象其實都是假的,只要有我就有存在。所以大家觀照一下,甚至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切的人為都是由我所使的,希望這樣。一切的財富物質,都要為我所佔,希望這樣。甚至一個自然人,在當今的社會裡他的成功標準就是把堅固的「我」推至到極致,才能算是「我」成功了。因為成功的標準就是我怎樣怎樣呀。

那這僅僅是從世間法而言。甚至大家長久也見的多了,有的很多佛弟子隨著以我的態度進入到佛法的修學體系中,他還是以「無我法」會去增「我執」。在佛教的道場裡邊,團隊中。比說要好當頭呀,或者一定要依著自己的意見,作弘法的事業,護法的事業,甚至在學修的法門上,就是要我的知見才對,依我的理解來領悟佛法,一定是自己修的法門對,自己學的好,自己是主要的人物,離開自己不行,這就增長我慢越來越高。入到佛門裡邊還會有這樣的危險性,所以這就是我們當下的一個道場。但是我們想想我到底是誰呢?早上一醒,醒來的時候一念,我就出現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反觀過我到底是誰呢?怎麼起來的,跟大家打招呼的時候,你好我吃過早飯了,又是我的進行中。

為了保持我們這個色身每天都得吃飯,吃的時候吃好的喝好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拉完去回頭仔細看看,出來的都是什麼。那這樣的不淨的色身真的是我嗎?為了去莊嚴這個色身,我們又會去買好多的名牌,新款,前照後顧著自己的青春靚麗,或者風韻猶存,所有的化妝,髮型,高跟鞋。很多時候高跟鞋咯噔咯噔的響在這個寺院道場裡面,我真的有時候覺得非常的刺耳。你就這麼好的色身,你一病了以後你去照照鏡子看看你的氣色,你死了以後再看那塊腐肉。這是我們嗎?

所以你看,從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說「無我」,不要有「我見」,不要有「身見」。這是一個再真實的再不能多說的一個真理,但是我們當下就是體悟不到。總是誤入我的幻覺,啟動輪迴的機製,生生世世拓展輪迴。不要說我們說一生一世了,甚至每一天每一念,就是不斷的在塑造我,每一個人都對自己來講,是一個精雕細琢的行家了。所以你想在我們根本世界提倡去「無我」的話,他沒有多大的市場。縱然有一些知道「無我」之理,他很難入無我之境,難呀。

那麼回過頭來,所以說阿彌陀佛也就是法藏比丘,看到我們這個世界,乃至同等水平還有其他的世界更甚者,貪計身的相狀,執著為「我見」的這樣的一些世界眾生。在這個貪計下他成為輪迴受苦根源,而觀到以後他發起了慈悲心。我們對於淨土極樂世界的見解,一定要記住有這樣一個啟建原理,怎麼個原理呢?就是法藏比丘他一定修證通達一切法的本性,就是「空無我」,沒有主宰的諸法本性,他證到空性了以後,其次又用他的願力來構建,就是用淨土的願力來引導萬行成就了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也是由《四十八願》作為引擎,其中一個主動力就是讓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截斷這個輪迴的根本,與願力加被,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中,同步的不會起貪計色身的念頭。

大家想如果一旦往生,不會起貪計色身的念頭,意味著什麼呢?就是再也不會有輪迴不止的現象,從根上把它給端掉了。所以你看佛陀在這裡先設置了沒有三惡道,再具足了有五神通,最後還得免去輪迴的現象。可以說這種願力的設置是步步為營,為我們這個世界量身定做的。這一願講到說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不會有貪計身見。也就是「有我」。

那麼我們再往下看,下一願。就是可以說娑婆世界是一個劣勢的國土,但是劣勢的國土裡面它還有絕對的優勢。為什麼?因為我們能夠聽聞到難聞的佛法。而且也有勤修解脫梵行,也有這個習氣。這是相對於不學佛的人來講,可以說沉浸在「我」的這種執著海中的眾生而言,可以說進了一大步,皈依三寶進入佛法,從信解行證的體系中邁步。但是比起極樂世界這種優勢的國土而言的話,那我們的這種優勢,又成為劣勢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可能我們更大的煩惱和憂患,在開始修學佛法,甚至修行的境界越高的時候,才出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世界知見不正,誤入歧途就是入到「邪定聚」。第二個我們這個世間的特色,是一定會退,絕不可能一生必至滅度。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大家來看,第十一願緊接著就跟上了說。「正定必至涅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假如我成佛的話,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一定會住到「正定聚」,而且一定會得「大涅槃」。那麼就是說,不會有「邪定聚」,也不會有「不定聚」,也不會退,也不會停止。

所以首先我們來看,為什麼要免這兩大禍患呢?在咱們這修行「邪知見」可以說是很容易出現的。你從大的一個相續上而言。你看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學佛,為了什麼?到底這相續中,學佛帶著什麼目的,終極目標是不是為了徹底得解脫涅槃,如果偏離一點,就在我們相續中埋下了很大的禍根。這是從大的範疇來講。那如果發心的動機擺不正的話,就會直接導致將來修行的麻煩非常多,搖曳的很。再一個就是不能善解佛意,這也是「邪知見」。自己杜譔主意來領悟佛法,好像有的他記得佛經一句他可能自己比較受用,他就認為這就是整個三藏十二部了。我記得那會回老家的時候,遇到這麼一個,因為那會兒老家都是佛法斷滅之鄉嘛。那麼他可能純粹對佛法一概不知,他只有一句話找到感覺了。他說:「真佛無相,真法無行」。他就咬死這句話以後,給他講因果他也不信,給他講輪迴他也頗不以為然。還動不動就說我就咬定這個了,咱們應該怎麼修法,還那會說要建一個小廟,甚至說如果有什麼我下地獄,你們好。我心裡想你要真相信有地獄,你敢說我下地獄嗎?你有地藏菩薩的魄力嗎?

所以你看這就是把上好「醍醐」,他就當作毒藥給吃了,馬上一個錯誤知見就上來了。甚至前幾天,年前我在南方某寺院講經的時候,好多居士同修們就問,有的人能提出來問題呀,讓人擔憂,為什麼呢?就是說他是讀了很多經的,甚至有一些《金剛經》裡邊的一句話他隨便抽出來就提問。可是他,事和理搞不清楚,他一會從事講理,一會從理去判事,讓他好好修行多拜佛或者什麼,他說一切法都是應無所住的,既然說一切法應無所住,你能會的上這個理,他過一會又說怎麼能夠到這個境界。這就叫差別和本質他搞不清楚,這也是一種憂患「邪知見」。有的還有一些比如說不能夠契理契機,抉擇法門,也不會把廣學多聞好好的為一門深入服務。甚至有一些得少為足,只要稍微稍微有點不是感覺的感覺,他就以為得力了,甚至跟開悟禪定就聯繫上了,那麼容易嗎?

當然這些點點滴滴,我們這兒知見誤入歧途,這都比較說算步履蹣跚的。還有一些是徹底背道而馳的,魔頭嘛,「邪定聚」嘛。你像有一些異類附體,妖通鬼通開始就「顯聖」了,就把好端端有一些善根好的佛苗子,徹底引到邪路上去了,就追求這個。再一個還有一些可能過去帶著不正的知見,可是培了些福報,那麼這輩子他有一些號召力。那麼到了佛法裡面他是不管住持佛法的健康,正確的流傳的。他是不該幹的他要幹,該幹的他不幹,好當教主,把我慢心帶出來,一時就亂來了。等等這些你看這都是我們這個世界,大家都能夠接觸到的什麼呢?常情常景了。可是我要跟大家說,這還是一般的。我們越往後學越深入這個知見,才知道阿彌陀佛的願力意味著什麼,就是有更高端的「邪知見」,還在大境界中等著我們呢。

你看,大家本來發心修行的指向目標就是成佛。可是我們依著通途的自力的法門,這個過程是要險象環生的。為什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像《首楞嚴經》裡邊講到的五十種陰魔,那你自己根本就認不清道理,如果沒有佛加被的話,你不要說境界出來,你解都解不過去。所以說在咱們這個國土裡面,你以為進一步的殊勝境界修出來的時候,很可能正是退下來最危險的關口。

所以說就退而言,咱們修證上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三次大的關頭很難過。第一個就是出三界,這是一個關口,脫離三界生死輪迴。依照咱們常規講的話,一定要把見思的煩惱給斷盡,才能永離生死證到阿羅漢的無生的果位。這對末法時期來講有幾個人呀?了生脫死。大家想想要是不憑藉阿彌陀佛的大願去往生橫超生死,那你如果依法而修的話最基本的需要的加行,我們現在拚命都做不到了。這是其一,了生死是一個關口。第二個就是了生死後,又是一個大關口。也就是我們縱然真的斷了見思惑,就憑你自己的力量,這也其本上幾乎不可能被你可能了,證得了羅漢的果位。可是這個時候,對於凡夫來講阿羅漢當然是聖人了,可是對於佛或者大乘菩薩而言,這個時候是很危險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畢竟咱們學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一方面容易說「玄談「。很多時候我們說不可以小看小乘,當然如此,不能夠小看小乘。可是在知見上我們也一定要把大小要分別而論的,它確實不一樣。要不然佛為什麼在經典大乘經裡面把羅漢的地步叫作化城,甚至叫作焦芽敗種,就是永遠不能成就佛果了。他正如這個「偏真涅槃」就墮到無為坑裡面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說自己拚命的修到阿羅漢,了了生死了。可是大家要知道誰能夠不見好就收呀。真正證到了生死,斷了見思煩惱,對於空性的這種執著,馬上想住到裡邊就不出來了,這時候你就控制不住的就會想去取證這個「偏真涅槃」。可能我們現在從理上坐在這覺得說那不可能,道理明白了我不會了,你到那時候你控制不住呀。你想我們現在稍微有點好事你馬上就hold不住了,就猶如說見了西瓜誰不會去丟芝麻呀。可是在撿西瓜的時候具大的滿足感,完全投入,他絕不會想後面還有榴蓮還有菠蘿蜜他不想。所以從見解上特別是咱們修淨土見解上這個要搞清楚,就是說依照我們三界內而言,我們說害怕落到三惡道,所以說人天乘是上游。因為三界內來講嘛。

那麼如果說出了輪迴以後,從界外,就是三界外來講。阿羅漢就猶如我們所說的落到人天道了,害怕你落入三界內,所以說有三界外修行,讓你修阿羅漢。可是他不是大乘的究竟法。所以這是第二個關口退。退到阿羅漢地位,不想再進了。那麼第三個就是到「阿惟越致」,這是經裡邊講的,也就是破無明到不退。因為你進退無懼的話,進進退退就沒完沒了麼。所以這個時候「正定聚」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就是這願裡面講的「一定必住正定聚」。因為如果會輪迴的話,還屬於「邪定聚」。那麼有的會不會解脫,會不輪迴還不一定話,這叫作「不定聚」。只有不落到輪迴一定會成佛,這叫做「正定聚」。

所以大家看,就不要說我們現在世間的這些稍微修法的知見,有點虛浮信心。就真正修上來的時候,那是越往後越危險,可以這麼說。在這國土通途裡邊你的陷阱歧途是無處不在的,隨時發生的,從外到內從高到低,一直是這樣的。所以大家我不知道在「三論宗'下面,它就是對這個有很大的一個理論的支撐,它在破斥一切執著的時候它都分了好多種。開始是「催外道」,就是催滅外道的邪知邪見。然後叫做「折毗曇」,「毗曇」就是小乘的教法。還要「排成實」,就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大乘佛法。最後還要「呵大執」,就是呵斥學習大乘佛法而生起執著的人。大家想想你看這純粹到什麼程度。呵斥有所得的大乘,學大乘法你如果有所得,還是錯的,還屬於「邪定聚」,不是「正定聚」。所以佛的法就是無所得法,任何時候有所得你就有所不得,無所得能無所不得。任何地步任何時候能夠守准這個,那麼一定不會落到「邪定聚」。

所以你看阿彌陀佛就是看到這樣的真實情狀他發心,一定要住到「正定聚」,而且必至滅度。所以大家想想,這兩條願力是非常對於一個修道者來講這是莫大的一個,可以說是在修行的路途中,一個最大的一個後顧之憂就給我們搞定了。總而言之這個世界存在就是我之煩惱,從而引發了一定會落到惡道。那麼一旦開始修行就會偏,就會停,就會退,這是全盤有可能的。而這兩條願,對於極樂世界的這兩條保障就是,極樂世界往生了以後,他存在的當下就是無我的清淨的,他起修一定是沒有歧途可入,只會進不會退,最終還畢竟能夠成無所得法。他就是這樣的,環境很重要。大家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沒有,淨土法門的修法訣竅從始至終,成始成終就是一個換環境法,心地上徹底改。

這次我也特別是領略到為什麼說環境很重要。跟大家說一個事例,也是好玩的一個事例。這次來上山拜山,有的同修弟子給供養了幾雙襪子,那麼有一雙襪子穿的久了那天洗一下換了一雙,這雙襪子一直就塞在我這個也算洗過了,塞在我住的這邊寮房裡,隨便拿出來就穿,也不知道以前我穿的還是別人穿的落在這的。結果大概這個襪子被真菌感染過,我這腳快半個月了沒臭的腳,穿這個襪子穿了半天就臭了。而且臭得,拜山不是每天出去要走嗎?回來以後脫了這個,上到經堂,那些天,天天誦《華嚴經》嘛,上了經堂去誦經的時候,我覺得怎麼今天這是誰的腳味道呀?記著我的腳沒有味道嘛。旁邊一小徒弟他鼻子塞的,結果他把鼻子清了一下呢,他說師父我聞到了好像是有點臭。你看這就叫環境的重要性,穿那雙襪子沒有真菌的時候我十五天沒有臭,他就自然就不臭,生不起來呀,穿這個襪子穿了半天就臭了,一樣的腳一樣的穿,可是就因為襪子不一樣,這就叫環境的問題。在咱們這兒的話,要麼就即刻臭要麼就聞不到,要擤一下鼻子你才能聞得到。所以這個淨土的殊勝,真的就是從這個環境的徹底改變上顯現出來的。

這是我們對於這兩願的理解。再往下看我們就是要第十二願,「光明遍照十方願」和第十三願,「壽命同佛永久願」。這兩大願就是可以說境界非常的其力恢弘了,大家讀一下。

「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這就是指的光明和壽命了。首先我們來看光明。如果我成佛的光明他是沒有限量的,就是最低的限度這個光明的輻射,要到百千億億的諸佛剎土。其實就是說光明遍照,沒有限量的。那我們首先要理解一下,所有的經典裡面就大量的談到佛放光,怎麼理解這種光。大家要知道阿彌陀佛的無量光之光,他不是太陽月亮星星,乃至電燈的這種或者霓虹光。這些光都跟我們的業力,跟我們的衣食有關的。而佛的這種光明,他是從大圓鏡智相應了以後,他不是感官上的一種明亮,而是一種週遍,現前,通透的無障礙感,所以你看我們常把佛所居的國土,稱之為常寂光土。他有光明的這個功能,但是他沒有光的局限,沒有光的這種染著,是這樣的一種境界。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把他理解為一種輻射,不可思議的波。所以這一願就特別奇跡在什麼地方呢?就是用這個體現徹照本性光明的這種能量,阿彌陀佛就巧妙的在願力上他做了一個移植。

為什麼呢?因為常寂光土是法身佛所居的,所以叫做徹照光明,常寂光嘛。但是他把法身佛所具的光明,他用佛自境界的這種自然作用,他用願力給移到色身上來,移到名號上來。這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是一個很巧妙的事情,也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只有阿彌陀佛因地想到了,他讓聞到阿彌陀佛名號十方一切國土的眾生,都能夠得到彌陀願力的這種加持作用而迴心,來回應極樂世界的召喚,隨順著召喚,生起求往生的念佛之心。大家要理解這些。所以一旦由他的願力這樣的攝持,他就能夠起到,怎麼講呢?可以用願力來具足這種光,又用這種願力來推廣這種光,而且又以這種光來具足了願力,又以光來推廣願力。就這樣一種巧妙的鉤鎖關係,把法界眾生都給攝受在其中了。

所以你看本經,在《佛說無量壽經》裡面就講到佛的光明差別呀,有照幾十里的,有照幾百里的,有一個佛國有一百個佛國,甚至多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由於他在求道之時所發願力的功德大小。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為第一。你看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到他的光明遍照十方眾生,攝取不捨,就是這個意思。特別是大家在本經中,也講到了說阿彌陀佛又稱「十二光如來」。也就是他的這種光具足了十二種功德。無量光,無邊光,無對光,無障礙光,超日月光等等這些,都是從各個層面角度來講佛的光明功德,對凡夫眾生有這種心性的開顯作用。

所以大家看為什麼在經文裡邊阿彌陀佛敢發這樣的願,他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呢?也就是他可以把這種光明功德,佛本來具足的光明功德,他體現在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只要有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有阿彌陀佛的光明。只要有光明所照之處,就有阿彌陀佛的名號。那麼光是超十方的,名自然也就超十方,這就是無量光的內涵。「光明無有限量」。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如何理解呢?就是說每一位眾生他由於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來開顯我們每一個眾生的自性光明。念一聲就是一聲光明自性的積累,以點成面以面成體,念念中顯現出這種自性光明。那麼就每個人的業力不一樣,福德不一樣,他的功夫不一樣,隨著念佛的淺深,他一定會給與相應的光明顯現。從往生前到往生後我們念到什麼境界,他顯現到什麼水平,這也是光明不可限量的一個內涵。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作如是理解的話,那就對這句名號,對《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這種巧妙設置,會生起莫大的信心和參與感。那當然光明它屬於是空間的範疇,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時間,阿彌陀佛的壽命也是不可限量的。剛才我們給大家讀的第二願,你看多麼嚴謹的願力。阿彌陀佛他也是觀到,我們乃至有生死的世界的這些眾生,他想修行成佛,可是生死的現象就使得修行的進度上大打折扣,甚至浪費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積累。所以說這種所謂的時間流淌的這種假相,對如如不動的法身是一個極大的損毀。由此他就發這一願,作為一個國土的教主,如果他想要盡最大範圍的去度化眾生,那麼首先他的存在一定要除了面要廣,空間之外就是要時間要久,壽命要長。所以同樣阿彌陀佛把法身的這種無始無終的壽命體現,又用願力體現在他的色身上。你看《佛說阿彌陀經》裡面「阿彌陀佛,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

大家要知道這光壽無量呀,我們一般理解說這個光壽有多麼多麼的長,多麼多麼的廣,可是反過來領悟的話,他恰恰體現的就是不生不滅的法。因為衝破時間空間的約束了。那麼阿彌陀佛就用願力,把這種不生滅的這種情狀,展示在有生滅的有為世界中。所以大家想想,這種號召力有多大。把不生滅的情狀展現在有生滅的世界裡,他的誘惑力有多大。很簡單的舉個例子,不要說光壽無量,佛門裡邊誰活的長,老和尚其實他度的眾生就更多,更方便了。因為雖然在生死之中,我們說生死是一種錯覺,但是世間的壽命他還是一種福報的體現。所以很多老和尚活的久了不要動嘴,只要說我今年九十多了,一百多了,像本煥長老,像現在五台山的夢參長老,大家就信了。說確實佛法真實不虛的,老和尚活的久呀。所以你看這就是壽命無量,從高往低都有這種功德。

那麼我們這裡也插播一下,就是關於壽命我們佛法的解釋裡邊,首先壽命是什麼呢?就是「受也」,受業力的所感這一期的果報,這叫作壽命。再一個叫作「不隔」,也就是說在我們人的能力範圍內,這八十年的一生,那麼我們從前到後從始到終,他是一目能夠瞭然,能夠望得到邊的,這也叫壽。再一個就叫「相應」,跟真理同步不壞,這叫做「相應」。

那一般我們從壽命理解,從佛的三身,我們都知道佛是有法身佛,報身佛和應化身佛,從三身來理解壽命是什麼呢?這個法身佛他是以不動的本性為體的,不生不滅佛性,無始無終,這是他的壽命,沒有時間感。那麼報身佛他就是修成的,以開始修的智慧慢慢的向本覺的佛性真理脗合,最後成就了。所以他是有始而無終的。應化身佛他是以什麼為壽命呢?他是以因緣為壽命的,他跟這一世跟哪個世界哪個眾生有緣,他就示現成一個跟這個世界差不多的眾生去度化,那麼完了以後又入滅。像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就是眾生的世緣度盡了。他是有始有終的。這就叫壽命。

那麼阿彌陀佛這個體現的壽命,他是同時體現了法身報身的壽量。從法身而言,他是無量的無量,從報身而言,他是有量的無量。我們要這樣去理解這個壽命無量。而且真正的最高境界其實無量光壽的內涵,體現出的就是沒有空間和時間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光壽無量。所以說彌陀願力他巧妙就在這裡。應化身和報身和法身壽命是不一樣的,可是他把這三身的壽命圓融無礙的弄為一體了。就是可長可短,這就叫有量的無量。無長無短,這就叫無量的無量,他是圓融不可思議的。

所以為什麼說這個法門,叫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他就是從這處處體現的。另外一個我們怎麼來理解這個光壽無量,特別是壽命無量呢?到處經文裡面都講到壽命無量,也就是說我們所往生的眾生,可以說是如果一旦成功往生極樂世界他沒有輪迴了。這也是另外一種層面的無量壽的體現。你看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講到說往生的人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當然這個是從修證的境界而言的。我們一生補處菩薩不是都叫候補佛嗎?叫等覺菩薩,再入一位就叫妙覺菩薩了。那麼這種一生補處他是流通整個法界通行的,都是這個所證的境界到了這了,就可以稱之為一生補處菩薩,進入壽命無量。唯有極樂世界還有一種另外可以稱之為一生補處,是怎麼叫呢?

雖然他沒有證到等覺的境界,從修證上來講他不可以稱作為一生補處。可是問題是什麼呢?他不存在生死輪迴了。他全部的這種都能夠安住在願力的加持這種狀態下,他不是像咱們這樣,生生世世的修行成佛,他們一直修行,一直至成佛,他中間沒有生生世世。那大家想想那就是說什麼時候成佛,什麼時候他的一生才盡,而且這種盡也不是說死了以後再轉生成佛,而是圓滿的佛的境界。大家想想從這個境界上來講是不是也叫無量壽呀。因為極樂世界沒有死亡感,無量呀。

這是一個非常,可以說真的是把橫超法的這種內涵給體現到極致了。你讓怎麼說呢?你如果按通途說的話,這絕不可能。可是他就讓這種不可能變成可能,而且在不可能的情況下轉成可能。所以請大家細細的領悟。這兩條願力可以說是祖師們判為叫做「攝法身願」,也就是阿彌陀佛願力把法身的功德用他的色身給體現出來,而這種色身體現出來又讓我們凡夫眾生用色身去領略去直接替換成法身。所以大家想想,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其實正是我們自心自性所具的這種心源之體呀。如果說光明無量了就含攝了壽命無量了。如果說壽命無量了就具足了光明無量了。你再怎麼形容,他就是法界的這種心性的一個常態而已。

那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本來這個心性的常態本來就是無量光壽的,難在什麼地方呢?大家一定要見解從這能夠領悟過來,否則我們就沒辦法理解阿彌陀佛願力的偉大之處。難在就是阿彌陀佛用願力體現出來的這種直接穿透力,把法身的功德穿透到凡夫的染土來。這是一個願力的偉大創舉,「設我得佛」,怎樣怎樣不取正覺。所以你看我們要從這兒來認知的話,淨土之所以從凡夫能夠橫超到聖人的淨土,恰恰就是建立在佛從聖人的淨土橫超到染土的這種願力橋樑,來體現的。

就像蕅益大師講到的說以光壽無量的境界,就用名號來現前體現。怎麼體現的呢?他能夠讓持名者,用光明和壽量同佛是無異的,一樣的。我們仔細想想,這是蕅益大師的開示法語,大家聽一聽。他說「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怎麼去現前徹證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你看這個開示說得多好呀。即是把圓頓法門用我們所理解的層面就這樣給表達出來了。所以請大家安住在這個法裡面,自然而然就知道淨土的微妙。請大家安住在其中,請大家領悟無上了義的第一方便之法。他的核心轉化就是用阿彌陀佛的願力來進行的。

所以這次給大家來講這《四十八願》的願力真是真的不好講。你說平鋪直敘的這麼一說,不知道能不能讓我們從信心或者從見地溝通渠道建立上來。那你說我們再往深裡講透,很難悟得到跟的上來,因為確實這個法太圓頓了。他圓頓到就是說即簡單又圓頓,方便到三位一體。就是讓我們凡夫的第六意識這種思維很難從理解力上把它能夠通透了,何況深入的去切入到佛的這種因地果覺的智慧連通中,我們是做不到的,因為我們的能量太有限了。所以只能說盡量我們說從信心上往開了引,從見地上往起來見,能夠上到什麼程度,說明我們的受用就到什麼程度,再加上我們平常對於阿彌陀佛的信願力和名號的執持力,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好。

所以請大家多讀誦《四十八願》,這是淨土法門的精髓和基礎也是它的全部體現。這個法確實是很微妙。那好今天時間關係就到這裡。那麼再另外給大家說一下,因為確實這段時間放寒假,放寒假時間上沒有什麼保障。那因為五台山這邊有一個拜山的計劃,圓滿了以後很可能還要看去一下我自己的師父,回一下常住。可能在路途中,所以我們可能有時候確定有時候不確定,一直能到三月一號以後,才能恢復保證每週三的正常。那我們其中,在此其間我們盡量能夠保障,也請大家諒解。

因為那天也有同修說起了,說不是還有一個正法學堂在講《地藏經》嗎?所以有時候是不是,當然也是開玩笑話說。師父偏心,說正法學堂講不在聞思講堂第三群講。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跟大家說一下,因為《地藏經》已經講過一遍,是先前的復講,所以也就是說在講的途中也許有一些發揮,或者依照原來的進行就可以了。那麼給大家講《四十八願》是新課。所以這就一方面需要我自己也在聞思上自己去體悟,那麼盡量再供養給大家,所以這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和清淨的環境。所以在此致歉,現前不能夠保障在這段放假期間請大家諒解。沒有偏心。好。那麼今天法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認真的體悟和領解。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